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查漏补缺试题
北京海淀区2010年高三查漏补缺数学

海淀区高三数学查漏补缺题2010年5月一、函数部分: 1.已知函数ln ()()x af x a x+=∈R (Ⅰ)求)(x f 的极值;(Ⅱ)若函数)(x f 的图象与函数()1g x =的图象在区间],0(2e 上有公共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设3244()2 ()333f x x x m m =-+-≤≤. (I )求)(x f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II )求方程()0f x =的实数解的个数.3.如图,矩形ABCD 内接于由函数1,0y y x y ==-=图象围成的封闭图形,其中顶点C ,D 在0y =上,求矩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二、数列部分:1.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n n S a =-(1,2,)n =L . (Ⅰ)证明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Ⅱ)若1(1,2,)n n n b a b n +=+=L ,且13b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2.数列{}n a 满足112,(3)2nn n a a a λ+==-+,(1,2,3n =L )(Ⅰ) 当21a =-时,求λ及3a ;(Ⅱ)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其通项公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三、统计与概率部分: 1.(理科学生做)某班级举行一次知识竞赛活动,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现将初赛答卷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Ⅰ)填充频率分布表中的空格(在解答中直接写出对应空格序号的答案);(Ⅱ)决赛规则如下:参加决赛的每位同学依次口答4道小题,答对2道题就终止答题,并获得一等奖.如果前三道题都答错,就不再答第四题.某同学进入决赛,每道题答对的概率P 的值恰好与频率分布表中不少于80分的频率的值相同.①求该同学恰好答满4道题而获得一等奖的概率;②记该同学决赛中答题个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理科学生做)袋子里有大小相同的3个红球和4个黑球,今从袋子里随机取球.(Ⅰ)若有放回地取3次,每次取1个球,求取出1个红球2个黑球的概率; (Ⅱ)若无放回地取3次,每次取1个球,①求在前2次都取出红球的条件下,第3次取出黑球的概率; ②求取出的红球数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3.(文科、理科学生做)已知(1,2),(,)a b x y =-=r r,(Ⅰ)若x 是从2,1,0,1-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y 是从1,0,1-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a b ⊥r r的概率.(Ⅱ)若x 是从区间]2,1[-中任取的一个数,y 是从区间]1,1[-中任取的一个数,求,a b r r的夹角是锐角的概率.4.(文科学生做)一个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黑球和红球,已知袋中共有5个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得到黑球的概率是52.现将黑球和红球分别从数字1开始顺次编号. (Ⅰ)若从袋中有放回地取出两个球,每次只取出一个球,求取出的两个球上编号为相同数字的概率. (Ⅱ)若从袋中取出两个球,每次只取出一个球,并且取出的球不放回.求取出的两个球上编号之积为奇数的概率.5.(文科学生做)据统计,从5月1日到5月7号参观上海世博会的人数如下表所示:其中,5月1日到5月3日为指定参观日,5月4日到5月7日为非指定参观日. (Ⅰ)把这7天的参观人数看成一个总体,求该总体的平均数(精确到0.1);(Ⅱ)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非指定参观日中抽取2天,它们的参观人数组成一个样本.求该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2万的概率.四、解析几何部分1.如图,椭圆22:13620x y C +=的左顶点、右焦点分别为,A F ,直线l 的方程为9x =,N 为l 上一点,且在x 轴的上方,AN 与椭圆交于M 点(1)若M 是AN 的中点,求证:MF MA ⊥.(2)过,,A F N 三点的圆与y 轴交于,P Q 两点,求||PQ 的范围.2.(理科学生做)已知圆()22:11F x y +-=,动圆P 与定圆F 在x 轴的同侧且与x 轴相切,与定圆F 相外切.(Ⅰ)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Ⅱ)已知()0,2M ,是否存在垂直于y 轴的直线m ,使得m 被以PM 为直径的圆截得的弦长恒为定值?若存在,求出m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理科学生做)已知,A B 是抛物线24x y =上两个动点,且直线AO 与直线BO 的倾斜角之和为4π,试证明直线AB 过定点.4.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以两个焦点和短轴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一个面积为8的正方形.(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设()4,0P -,过点P 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M N 两点,当线段MN 的中点落在正方形内(包括边界)时,求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解:(Ⅰ)2)(ln 1)(),,0()(xa x x f x f +-='+∞的定义域为 令ae x xf -=='10)(得当)(,0)(,),0(1x f x f e x a>'∈-时是增函数当)(,0)(,),(1x f x f ex a<'+∞∈-时是减函数∴111)()(,)(---===a a ae ef x f ex x f 极大值处取得极大值在(Ⅱ)(i )当21e e a <-时,时1->a ,由(Ⅰ)知),0()(1aex f -在上是增函数,在],(21e e a -上是减函数.1max ()a f x e -=又当],(.0)(],0(,0)(,2e e x x f ex x f e x a aa ---∈<∈==当时当时时,1()(0,]a f x e -∈所以,1)()(=x g x f 与图象的图象在],0(2e 上有公共点,等价于11≥-a e 解得1,1,1≥->≥a a a 所以又. (ii )当121-≤≥-a e ea即时,],0()(2e x f 在上是增函数,∴2222)(],0()(e ae f e x f +=上的最大值为在,所以原问题等价于.2,1222-≥≥+e a ea解得 又1-≤a Θ∴无解说明: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研究函数方法的运用:给函数解析式之后,能否通过研究函数的工具导数研究函数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函数在区间的端点处的函数值或符号进一步了解函数的准确的变化状态.此题也可以做如下引申:“若函数()f x 的图象与函数()1g x =的图象在区间2(0,]e 上有两个公共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解:(I )2()22f x x '=-,由2()220f x x '=-= 得 1-=x 或1=x .所以,)(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和),1(+∞,单调递减区间为)1,1(-;极大值为4(1)3f m -=+,极小值为4(1)3f m =-. (II )由于4433m -≤≤,所以4(1)03f m -=+≥,4(1)03f m =-≤.① 当43m =-时,(1)0f -=,即1x =-是方程()0f x =的一个解.又因为448244(1)0,(3)276120333333f f =--=-<=⨯--=->,所以,方程()0f x =在)3,1(内至少有一个解.根据函数)(x f 单调性可知,方程()0f x =有两个不同的解.②当43m =时,4(1)03f m =-=,即1x =是方程()0f x =的一个解. 又因为4484(1)0,(3)1203333f f -=+=>-=-+<,所以方程()0f x =在(3,1)--内至少有一个解.根据函数)(x f 单调性可知,方程()0f x =有两个不同的解. ③当4433m -<<时,4(1)03f m -=+>,4(1)03f m =-<,所以方程()0f x =在)1,1(-内至少有一个解.又由(3)120f m -=-<,知方程()0f x =在)1,3(--内至少有一个解;由(3)120f m =+>,知方程()0f x =在)3,1(内至少有一个解.根据函数)(x f 单调性可知,方程()0f x =有三个不同的解.说明:通过本题考查学生几个方面的能力:(1)能否将“求方程()0f x =的实数解的个数”问题转化为函数)(x f 的零点问题; (2)对于函数问题,是否能够主动运用导数这一工具来研究函数整体的状态、性质.3.解:由图,设A 点坐标为(x ,x ∈,则(1B -,由图可得1x >,记矩形ABCD的面积为S ,易得32(1S AB AD x =⋅=-=--+令t t =∈,得32S t t t =--+ 所以'2321(31)(1)S t t t t =--+=--+,令0S '=,得113t t ==-或,因为t ∈,所以13t =. '由上表可知,当13t =,即19x =时, S 取得最大值为527,所以矩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为527. 说明:本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经历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建立函数的解析式及确定定义域再研究函数的变化状态的思维过程. 二、数列部分:1.(Ⅰ)证:因为 32n n S a =-(1,2,)n =L ,1132n n S a --=-(2,3,)n =L ,所以当2n ≥时,1133n n n n n a S S a a --=-=-,整理得132n n a a -=. 由32n n S a =-,令1n =,得1132a a =-,解得11a =. 所以{}n a 是首项为1,公比是32的等比数列. (Ⅱ)解:由1(1,2,)n n n b a b n +=+=L ,得1(1,2,)n n n b b a n +-==L .所以21132211,,,n n n b b a b b a b b a ---=-=-=L L从而 1111213132[]3253212n n n n b b a a a ---⎛⎫- ⎪⎛⎫⎝⎭=++++=-+=- ⎪⎝⎭-L .2133332[1()......()]54()542222n n n T n n -=++++-=⨯--. 说明:数列的n a 与n S 问题是数列的基本问题,通过两者之间的转化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学生应该落实的.本题的第一问也可以改为“求数列{}n a 的通项”或“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提高思维的强度.2.解:(Ⅰ) 12212,1,(3)2,(1,2,3)a a a a n λ==-=-+=Q L32λ∴=,故232322a a =-+,所以3112a =.(Ⅱ) 112,(3)2nn n a a a λ+==-+Q ,21(3)224a a λλ∴=-+=- ,232(3)421016a a λλλ=-+=-+,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则213227130a a a λλ+=∴-+=494130∆=-⨯<∴Q 方程没有实根,故不存在λ,使得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则2132a a a =g ,即222(21016)(24)λλλ-+=-解得:4λ=.12nn n a a +∴=+21232343112222n n n a a a a a a a a --∴-=-=-=-=L L将1n -个式子相加,211222n n a a --=+++L ,12(12)2212n n n a --∴=+=- (2,)n n N ≥∈又11,2n a ==符合条件,2n n a ∴= *()n N ∈11222n n n n a a ++∴==,故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2n n a =说明: 本题给出的是数列1+n a 与n a 两项之间的递推形式.在第二问中,通过特殊方法,得到λ的值,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结果并非充要条件,而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需要进一步的验证,而且在验证过程中,使用了叠加法,可以为学生说明其结构形式和解题策略要让学生掌握归纳的思想,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 三、统计与概率部分: 1.(理科学生做)解:(Ⅰ) ① 8 ② 0.44 ③ 6 ④ 0.12 (Ⅱ)由(Ⅰ)得,P = 0.4①该同学恰好答对4道题而获得一等奖,即前3道题中刚好答对1道题.第4道也能够答对才获得一等奖,则有1230.40.60.40.1728C ⨯⨯⨯=②答对2道题就终止答题,并获得一等奖,所以该同学答题个数为2、3、4. 即X = 2、3、42(2)0.40.16,P X ===132123(3)0.40.60.40.60.408,(4)0.40.60.432.P X C P X C ==⨯⨯+===⨯=分布列为:20.1630.40840.432 3.272.EX =⨯+⨯+⨯=说明:本题考查统计问题:用样本估计总体,考查概率问题:满足特殊条件的概率的事件如何求其概率,要求同学 把条件真正弄清楚之后,再动手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求同学们分清一些典型的分布问题. 2.(理科学生做)解:(Ⅰ)记“取出1个红球2个黑球”为事件A ,根据题意有12334144()()()77343P A C =⨯=; 答:取出1个红球2个黑球的概率是144343.(Ⅱ)①方法一:记“在前2次都取出红球”为事件B ,“第3次取出黑球”为事件C ,则321()767P B ⨯==⨯,3244()76535P BC ⨯⨯==⨯⨯,所以4()435(|).1()57P BC P C B P B === 方法二:()3244(|).()3255n BC p C B n B ⨯⨯===⨯⨯ 答:在前2次都取出红球的条件下,第3次取出黑球的概率是45. ②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取值为0,1,2,3 .3343374(0)35C A P X A ⋅===,2134333718(1)35C C A P X A ⋅===, 1234333712(2)35C C A P X A ⋅===,3333371(3)35C A P X A ⋅===.所以418121459012335353535357EX =⨯+⨯+⨯+⨯==. 说明:首先让学生清楚有放回与无放回这两种模型的区别,应该清楚每种情况对应的基本事件空间是谁,同时要弄清楚序的问题,一个总的问题:分子和分母同时有序或无序.还要注意条件概率问题中的相关定义,谁是条件.3.(文科、理科学生做)解:(Ⅰ)设“a b ⊥r r ”为事件A ,由a b ⊥r r,得02=-y x)}1,2(),0,2(),1,2(),1,1(),0,1(),1,1(),1,0(),0,0(),1,0(),1,1(),0,1(),1,1{(-------=Ω共包含12个基本事件;其中)}1,2(),0,0{(=A ,包含2个基本事件.则61122)(==A P (Ⅱ)设“,a b r r 的夹角是锐角”为事件B ,由,a b r r的夹角是锐角,可得0>⋅,即02>-y x ,且2y x ≠-{(,)|12,11}x y x y Ω=-≤≤-≤≤{(,)12,11,20,2}B x y x y x y y x =-≤≤-≤≤-≥≠-则11(2)3522()328B P B μμΩ⨯+⨯===⨯ 答:(Ⅰ) a b ⊥r r 的概率是16;(Ⅱ),a b r r 的夹角是锐角的概率是说明:对于文科学生来讲,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是两种重要的概率模型.要注意分清两种概率模型的基本特征,并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4.(文科学生做)解:设袋中有n 个黑球,则由已知可得525=n ,即2=n 所以,袋中有两个黑球,编号分别为1,2;袋中有3个红球,编号分别为1,2,3. (Ⅰ)设“取出的两个球上编号为相同数字”为事件A)}(),(),()()(),(),(),()()(),(),(,(({(332313,22,13322212,22,12312111,21,11,红红,红红,红红,黑红,黑红,红黑,红黑,红黑,黑黑,黑黑,红黑,红黑),红黑),黑黑),黑黑ΛΛ=Ω 共包含25个基本事件; 其中A ={(黑1,黑1),(黑2,黑2),(红1,红1),(红2,红2),(红3,红3), (黑1,红1),(黑2,红2),(红1,黑1),(红2,黑2)},包含9个基本事件. 则9()25P A =(Ⅱ)设“取出的两个球上编号之积为奇数”为事件B)}(),()()(),(),(),()(),(),(,({(2313,22,13322212,12312111,21,红红,红红,黑红,黑红,红黑,红黑,红黑,黑黑,红黑,红黑),红黑),黑黑ΛΛ=Ω 共包含20个基本事件;其中}(),(),()(){(1)3(1),33111,31,11,红红,黑红,红红,黑红,红黑,红黑=B ,包含6个基本事件.则103206==)(B P 答:(Ⅰ)取出的两个球上编号为相同数字的概率是259. (Ⅱ)取出的两个球上编号之积为奇数的概率是103. 命题意图:两个问题分别为有放回的事件和无放回的事件,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基本事件空间是不同的.建议对于两次取球或两次掷骰子等问题,在列举基本事件的时候,最好考虑有顺序的列举,不容易出错. 5.(文科学生做)解:(Ⅰ) 总体平均数为3.15)1412915132321(71≈++++++ (Ⅱ)设A表示事件“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2万”从非指定参观日中抽取2天全部可能的基本结果有:(15,9), (15,12), (15,14), (9,12), (9,14), (12,14),共有6个基本结果; 事件A包含的基本结果有:(15,12), (15,14),共有2个基本结果. 所以, 所求的概率为3162)(==A P 说明:此题将概率问题与统计问题简单综合,既考查了概率的计算,又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重要的统计思想. 四、解析几何部分1.(1)解:由题意得)0,4(),0,6(F A -,9N x = 32M x ∴=又M 点在椭圆上,且在x 轴上方,得235=M y155(,(,227575044MA MF MA MF MA MF∴=-=∴⋅=-+=∴⊥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2)(方法一)设),9(t N ,其中0>tΘ圆过N F A ,,三点,∴圆心在线段AF 的中垂线上设圆心为),1(b -,半径为r ,有2222)(()91()41(t b b r -+--=+--=)75(212752tt t t b +=+=∴,2421222+=-=b r PQ0>t Θ,3575=⋅≥∴t t b ,当且仅当,75tt =即35=t 时取“=” 116992=≥∴PQ .PQ ∴的取值范围是),116[+∞(方法二)解:设),9(t N ,其中0>t ,Θ圆过N F A ,,三点,∴设该圆的方程为022=++++F Ey Dx y x ,有⎪⎩⎪⎨⎧=++++=++=+-0981041606362F tE D t F D F D 解得 24,75,2-=--==F t t E D ∴圆心为)),75(21,1(t t +-半径r 2)75(4125t t ++=∴22)75(4124212t t r PQ ++=-=,0>t Θ31075275=⋅≥+∴t t t t ,当且仅当,75tt =即35=t 时取“=” 116992=≥∴PQ ,PQ ∴的取值范围是),116[+∞说明:此题的第1问用向量方法去证明垂直问题,既体现了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又体现了解析几何中重要的基本思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第2问考查了与圆有关的基本问题及典型方法——如何求圆的方程及如何计算圆的弦长. 2.(理科学生做)解:(Ⅰ)设动圆P 的半径为r ,则1PF r =+.设(),P x y ,根据圆P 与x 轴相切,以及动圆P 与定圆F 在x 轴的同侧,可得0r y =>,1y =+.化简得:24x y =.所以,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240x y y =>.(Ⅱ)设2,4PP x P x ⎛⎫ ⎪⎝⎭,则以PM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2,128P P x x Q ⎛⎫+ ⎪⎝⎭,半径2PM r ==若存在满足题意的直线,设方程为y a =,则圆心到该直线的距离为218Px a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该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l 满足:2222128P x l r a ⎛⎫=-+- ⎪⎝⎭,即 ()()()22222222222422222184444P P P P P x x x l r a x a x a a a ⎛⎫⎛⎫=-+-=+--+-=-+- ⎪ ⎪⎝⎭⎝⎭要使l 为定值,需且只需1a =.所以,存在垂直于y 轴的直线m :1y =,使得m 被以PM 为直径的圆截得的弦长恒 为定值,定值为2.说明:本题通过直接法得到抛物线的轨迹方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梳理抛物线的概念,要注意0>y 的发现.第二问实际考查的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要求学生尽量利用几何条件解题:弦心距、半弦长、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知二求一. 3.(理科学生做) 解: 显然,直线AB 与x 轴不垂直,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m =+,代入24x y =,得:2440x kx m --=.设()11,A x y ,()22,B x y ,则:12124,4,x x k x x m +=⎧⎨=-⎩设直线AO 与直线BO 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则αβ+=4π, 又112212tan ,tan 44y x y x x x αβ====, 所以,()()12124tan tan 1641tan 1tan tan 161644x x k kx x m mαβαβαβ++=+====--++. 即44m k =-,直线AB 的方程为44y kx k =+-,即()44y k x +=+, 所以,直线AB 恒过定点()4,4--.说明: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一般方法:研究直线AB 过定点的问题就要通过直线AB 的方程y kx m =+讨论问题,也就是要找到k 与m 的关系.为此,直线AB 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个点及对于条件“直线AO 与直线BO 的倾斜角之和为4π”进行必要的有效的代数化就成为解决本题的主要任务.4.解: (Ⅰ)依题意,设椭圆C 的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 +=>>焦距为2c ,由题设条件知,28,,a b c == 所以221 4.2b a == 故椭圆C 的方程为22184x y += . (Ⅱ)显然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所以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4)y k x =+.如图,设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112(,),(x y x 线段MN 的中点为G 00(,)x y ,由22(4),184y k x x y =+⎧⎪⎨+=⎪⎩得2222(12)163280k x k x k +++-=.由2222(16)4(12)(328)0k k k ∆=-+->解得22k -<<. 因为12,x x 是方程①的两根,所以21221612k x x k +=-+,于是1202x x x +==22812k k -+,0024(4)12k y k x k =+=+ 因为2028012k x k =-≤+,所以点G 不可能在y 轴的右边, 又直线12F B ,11F B 方程分别为2,2,y x y x =+=-- 所以点G 在正方形内(包括边界)的充要条件为000022y x y x ≤+⎧⎨≥--⎩ 即222222482,1212482,1212k k k k k k k k ⎧≤-+⎪⎪++⎨⎪≥-⎪++⎩ 亦即222210,2210.k k k k ⎧+-≤⎪⎨--≤⎪⎩解得1122k -≤≤,此时②也成立.2故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1[,].22-说明:本题通过正方形的面积转化为边长,要求学生能通过椭圆的定义,得到椭圆的相关基本量.第二问对于“线段MN 的中点落在正方形内(包括边界)”是学生的思维难点,进行有效的代数化是解题的关键.可以让学生回忆数学中关于平面区域中位置的判断方法,找到它的充要条件.。
2010年北京海淀区高考一模试题:理综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0.04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6页,第II 卷7至14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Cl 35.5Fe 56Cu 64Zn 65第I 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
每题6分。
共12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是生物学的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核退化,可为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B .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核大、体积小,且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C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使其表面积加大,易于生化反应的进行D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彼此间黏着性显著降低2.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 和P 同时存在时开紫花。
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1F 开紫花;1F 自交,2F 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 与ccPPB .1F 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C .2F 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D .2F 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3.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图1所示。
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图I IAA 对月季生根数量的影响A .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B .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C .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D .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4.将采自加州和阿拉斯加的肾叶山蓼种子在相同环境中培养4个月,任其萌发和生长。
201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化学查漏补缺题

海淀区高三化学查漏补缺题最后阶段的复习应加强以下几点:查漏补缺,提高针对性做好试题的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对6套题中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问题进行归类,找出学生的问题点。
然后进行组内交流和学生访谈,或者进行试题难点分解反馈,找到学生的失分原因,尽量避免根据教师自己简单的主观分析确定失分原因。
针对具体的失分原因,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能见效的问题首先进行专题突破.................。
梳理考点,回馈课本,落实基础结合区统考的6套题,依据试题回馈考试说明的要求和课本知识内容。
一定要让学生做。
差一点的学生教师要利用课上带着做,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自己整理,但是教师一定要有检查机制。
通过该活动,确保学生在高考前基础知识不出现大的纰漏。
进行答题策略的指导根据2009年北京市高考试题各小问得分统计,可以看出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是每道题都是由易到难,因此应该让学生把化学大题每题的前面几问都认真做一下,不一定按照题序,非要把前面试题的最难一问做出来。
此外,实验题由于考虑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有可能出现前面几问偏难,应该建议学生把整道题看完。
查漏补缺题使用说明:查漏补缺题是在海淀的6次统练基础上的补充,针对学生在历次统考和平时练习中比较明显的问题进行整理,教师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进行选择,并结合选择题目的目的(题中红字)进行教学处理。
选择体现本校学生主要问题的习题进行训练讲评,以期在考前将这些问题点有效落实。
当需要落实的内容较多时,选择内容时遵循的原则是:首先选择失分明显且容易突破的内容进行落实,对所有学生都是难点的问题应放到最后有时间的时候处理。
化学与生活1(1)配料中,属于着色剂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防腐剂的是,属于调味剂的是。
(2)从上表中可以分析得知,该食品主要提供等三种营养素。
2.下列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B.为提高运动员的兴奋程度服用麻黄碱C.为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服用适量维生素CD.使用酚醛树脂做绝缘、隔热、难燃和隔音器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高B.陶瓷、塑料、橡胶是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C.油脂是重要的体内能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以NaClO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不能作游泳池和环境的消毒剂4.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D.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制作航天服的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北京海淀区2010届高三二模试题分析(语文)(3)

原⽂: 元⼈杂剧之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学(如唐诗、宋词、明清传奇),就是它慷慨悲歌、本⾊当⾏的时代风貌。
选项: D。
作为“⼀代之⽂学”的元杂剧,与唐诗、宋词、明清传奇⼀样,都体现了慷慨悲歌、本⾊当⾏的时代风貌。
15.根据⽂意分别简要概括本⾊派和⽂采派的关系、共同遵循的创作原则以及价值。
(5分) 15.(5分)要点:①关系:⽂采派是在本⾊派的基础上发展⽽来(2分);共同遵循的创作原则:当⾏(1分);②价值:共同使元杂剧成为“⼀代之⽂学”(或共同代表了元杂剧的艺术成就)(2分)。
重点考查,信息的筛选、整合、归纳、概括。
这类题的解题⽅法:顺藤摸⽠。
16.请你根据上⽂对“本⾊派”或“⽂采派”的论述,从下⾯三段曲词中任选⼀段,分析其所体现的流派特点。
(200字左右)(10分) 【滚绣球】有⽇⽉朝暮悬,有⿁神掌着⽣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推船!地也,你不分好⽍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泪。
(《西厢记·长亭送别》)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马⼉,不由⼈熬熬煎煎的⽓;有甚么⼼情花⼉、靥⼉,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枕⼉,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袖⼉,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久已后书⼉、信⼉,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西厢记·长亭送别》) 【滚绣球】有⽇⽉朝暮悬,有⿁神掌着⽣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推船!地也,你不分好⽍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16.(10分)评分原则:有观点,能利⽤⽂本信息并结合某段曲词有理有据地分析,语⾔通顺,得8-10分;有观点,分析不具体,语⾔通顺,得5—7分;有观点,但缺少具体分析,或观点和分析都有⼀定问题,且语⾔不够通顺给1-4分。
2010年北京海淀区高考英语一模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英语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When did the man probably leave the gate?A.At 12:00 B.At 12:30.C.At 1:00.2.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A.Seeing the movie.B.Going to bed early C.Staying up till eleven 3.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In a restaurant.B.In a grocery C.In a library.4.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bus service?A.Dissatisfied.B.Pleased.C.Puzzled5.What is the man doing?A.Making a phone call.B.Making a visit.C.Making an appointment.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
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Dinner.B.TV program.C.Weather.7.Why have they decided to go inside?A.They feel rather cold outside.B.They try to avoid the sunshineC.They want to watch a TV program.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适应性训练(文综)(2010海淀零模)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学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I至8页,第II卷9至13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1月15日发生了一次日环食现象。
日环食从非洲中部开始,经过印度洋、斯里兰卡、印度、缅甸,从中缅边境进入我国,最后在山东半岛结束。
日食始于初亏,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
结合材料和表1,回答1~3题。
表l:世界部分地区1月15日日环食的观测数据表(表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地区观测数据非洲中非共和国中国云南大理中国山东青岛初亏时刻12:07 15:07 15:37食甚时刻13:18 16:45 16:55食甚时太阳高度角7°23°1°1.关于表1中三个观测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地中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大理B.三地中该日最早见到日出的是中非共和国C.食甚时中非共和国当地正值早晨D.山东青岛的观测时间比云南大理长2.下列与日环食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环食是发生于地月系的天文现象B.日环食发生时地球公转速度比较慢C.日环食影响了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D.日环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3.图1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带环日落”的日环食景观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景观出现在观测者的正西方B.该景观出现在观测者的西南方C.该景观属于气象气候景观D.该景观应选择特定的角度观赏图2为“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4.①~⑤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环节对该大陆水资源补给有重要意义B.发生在F地形区内的水循环均属内陆循环C.东北向气流是②环节的主要动力D.①~⑤环节均参与了海陆间的水循环5.有关该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H地沿岸有自南向北运动的暖流B.G山地对F地气候特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C.F地内陆地区是小麦—牧羊混合农业区D.E地沿岸是该国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区图3分别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
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生物查漏补缺题讲解

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生物查漏补缺题2010年5月亲爱的老师们,你们好!紧张的高三教学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曙光就在前面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还要做最后的努力……。
以下提供给大家的“查漏补缺”题,是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比我区几次统考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欠缺或未涉及的部分,编制的一套练习题。
由于此次组题时间比较短暂,仔细研磨也不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还请各位教师们多多包涵。
这次提供给大家的练习题,有一定的难度!切忌不分主次、不经筛选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一个都不放弃”全做。
千万注意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的目的是“补漏”,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和讲评好这套练习题。
另外,请教师们把高三5套练习题,再让学生们好好看看,特别是做错的题!注意在最后时间里,一定要鼓劲呀!祝高考成功!进修学校生物教研室周然一、选择题1.在生产面包和啤酒的过程中都有利用酵母进行酒精发酵。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A.酵母进行发酵是因为它们的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的缘故B.每产生1分子乙醇,就会有1分子CO2释放C.糖酵解是发酵的主要过程,能产生少量的ATPD.生产啤酒时会有CO2的释放,用发酵法生产面包则不会产生【说明】本题主要针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反应式、糖酵解的概念编制的一道新题。
以此带动学生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比较深刻地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非细胞生命体B.以复制的方式繁殖C.控制病毒性状的基因位于DNA或RNA上D.在细胞内增殖,在细胞外代谢【说明】有关病毒的知识,看似比较简单,但是仔细分析起来,有些学生惯有的理解,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
病毒在细胞外是没有代谢的。
3.右图是有关抗原进入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细胞代表能够分泌抗体的效应B细胞B.乙细胞代表能够识别靶细胞的效应T细胞C.a和b分别代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者共同作用消灭抗原D.c过程表示特异性免疫细胞凋亡,保留下的细胞发育成为记忆细胞【说明】关于“免疫”的内容,两套教材差异较大,但是共同点也比较明显,主要让学生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区别及两种免疫的关系即可。
2010年北京海淀区高考二模英语试题(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英语试题2010. 5本试卷15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 (共三节,30分)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 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is the woman going to the airport?A . By taxi.B . By bus. 2. What does Jim plan to do next summer?A . To study for his degree.B . To go on a tour.3. What is the main's job?A . Doctor.B . Teacher. 4. When will t hey probably discuss the agenda this evening?A . Before the dinner.B . During the dinner. C. After the dinner.5.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Mr. Wood in this conversation?A. He left his wallet in the garage.B. He will pick up his wallet in the bank.C. He wallet was stolen in the post office.第二节 (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271)北京市海淀区查漏补缺试题2010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查漏补缺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组是()A.殷红/湮灭不闻羸弱/擂鼓助威暴殄天物/恬不知耻B.女红/股肱之臣箴言/缄默不语一丘之貉/涸辙之鲋C.熨帖/积极参与讣告/物阜民丰拾级而上/退避三舍D.瓶颈/以儆效尤炽热/炙手可热嗤之以鼻/妍媸毕露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内陆城市特别是中部城市的竟相发展,为加速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了严峻挑战和迫切要求。
B.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
C.在我们的校园里,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课外口若悬河、说话很自信的一些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着老师讲话时却唯唯诺诺,甚至禁若寒蝉。
D.既使横在我面前的是一条没有渡口的江河,只要能穿过晨雾眺望一下对岸风光,我就不会感到沮丧。
3.用括号里的成语替换下列句中加点的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不喜欢这样做,就算是做了,也做不好,你凭什么要牛不喝水强按头呢?(强人所难)B.就在吴荪甫被这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弄得措手不及时,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个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
(祸不单行)C.你要提防他啊,这个人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明争暗斗)D.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因此,我们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
(贪得无厌)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她形象姣好,口齿伶俐,举止得体,天生一块主持人的料,这次艺术节让她担任主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找对人了。
B.这座度假村建在山的最高处,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远远望去,的确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家乡腊月二十七夜拜小年,是个盛典。
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这些都是装大盘子的。
B.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丑行金奖获得者谈元说,师傅经常教导他不要轻视丑角这一行当,无丑不成戏。
C.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找到了族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D.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起源于宋代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论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议论方式,以析透彻为宗旨,一般而言,人物论、史论等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
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
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
未久而罢。
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
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
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
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
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
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
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
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
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
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
诚圣主所宜思量。
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注:黄中内润: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就业:求学B.则亩益三斗益:增加C.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宠:受宠D.为首为讳乎首:头领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世祖引允与论刑政B.臣少也贱,所知唯田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C.复何忧哉何其不直D.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与论刑政,言甚称旨遂除田禁,悉以授民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竟为世祖所疏非因农隙,不有所兴宜渐致之,不可仓卒A.B.C.D.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
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
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
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四、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4题。
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我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
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现的。
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
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
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
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雨中,我们的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
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孤寂,那种落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可谁能象黄仲则说得这样透彻?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拨动别人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
我在读古诗词时经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
仅以近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比如陆游的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比如吴文英的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比如袁凯的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比如张文光的偶得故人天上句,如怀明月夜中行,他们会让我感到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迁流。
这些诗句象烙铁一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般选家都不会注意的《己亥杂诗》第八十首: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
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出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诗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年龄和阅历有关。
如以上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大概也是不会选的。
但近日先师严迪昌先生遽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刹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悲凉。
读诗,说到底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
1.下列关于情理交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所谓理,则更倾向于指人生体悟。
B.在优秀诗歌中,没有纯粹的情和理,两者常常共生交织,同时出现。
C.我们只有做到和古人情理交通,才能真正读得懂诗歌,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D.情理交通不仅指诗歌中的情理共生交织,更指读者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和古人交通。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对孤寂和落寞的感悟,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很有这样的感触。
B.名句之所以为名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人们普遍存有的情感、体悟,从而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C.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和上文黄庭坚、吴文英、袁凯、张文光的诗句内涵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D.由于悲痛的心情和《己亥杂诗》第八十首思师友的情景十分契合,所以读后如中雷击,于是他读懂了诗歌的沉痛和悲凉。
3.对全文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读者能不能读懂诗歌,不仅和他的艺术修养有关,更和他的人生体悟相关。
B.常人的境界不高,因为他们没有把读诗上升到一种生命方式。
C.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的,应该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情理交通关系的诗句。
D.我们的人生体悟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诗歌反过来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4.以前读不懂《己亥杂诗》第八十首,现在读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