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艺术之名的伪艺术

假借艺术之名的伪艺术
假借艺术之名的伪艺术

假借艺术之名的伪艺术

指导老师:文海红

班级:08美教2班

姓名:曾冠添

学号:20084010037

【关键字】现代艺术伪艺术

【内容摘要】

艺术和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一种此高彼低的形态出现的。在艺术拔升生活的同时,它自己顺带着也站在了某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又因为它的价值是仁者见仁的缘故,接受的不确定性让它有种难以识破的面目。许多打着艺术的幌子的伪艺术作品就出现了,她们破坏了、糟蹋了真正的艺术。这些伪艺术令许多人对艺术的错误定义,认为艺术就是恶心,艺术就是另类等等,让很多人对我们艺术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们对于这些伪艺术应该揭露她,批判她,把她们逐出神圣的艺术之门。

【正文】

引言:

艺术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还存在与我们的思想中,甚至也存在我们的客观世界里,每一行职业,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每一种形态都可拥有艺术的成份。自然界更是最大手笔的艺术家。而任何事物,无论战争、科学、爱情、文艺、生产制造等等都可以发展到艺术的层面。艺术是一种可以同时被绝大多数人赞同与惊叹的自然或人类的产物。它的表达方式种类不同,但都是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当任何平凡的事物演绎至艺术的层面,将几近于完美。

人类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艺术文化的本质特点,就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发生的基础是人类的语言,有效的艺术创造必须完全借助于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不借助语言的所谓艺术创造,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戏创造。在娱乐功能的层面上,艺术与普通的娱乐游戏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然而,艺术与普通的游戏在文化形态上毕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文化的社会功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被认真关注的必要。

由此可见艺术必须是服务于人类的精神需要的,用于沟通的,用于愉悦身心的,是一种近乎于完美的文化现象,艺术应该是雅俗共赏的,应该是顺应人类本性的东西,不应该有违背于人类审美本性的东西存在。

但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思想的进步,同时我们的艺术也随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科学技术的完善使得我们所想的东西能够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由于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许多创新的思想应运而生,多种多样千奇百怪的艺术形式也开始应运而生。

起初,人们都认为艺术是一个高尚、高雅的现象,然而,近年来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称为“行为艺术”的艺术形式,他们号称是“前卫”的行为艺术,源起于西方,曾经表现了工业社会压抑之下,一些人们“反秩序”、“反主流”的“叛逆”。后来走火入魔,走上了反人性、反道德的异端,早已被西方社会普遍唾弃。这些“行为艺术”以其血腥、怪诞和过激,令人关注并倍受争议,甚至对某些行为艺术的批判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此,我举出以下例子与你共享,看看这些“行为艺术”是匪夷所思还是曲高和寡:

作品一:植皮

在一张白色的单人床上,放着一块猪肉,在它上面缝着艺术家从自己身上移植的一小块表皮。作者试图把它摆放成像人躺在床上的状态。

作品一:植皮

作品二:烙印一位行为艺术家用烙铁在自己的背上烙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妈呀!这不是在受“酷刑”

吗?如果这样认为,那你就错了!艺术家解释曰:“体验是作品的一部分。

作品二:烙印

作品三:复活节快乐拟将猪的胸腔打开,露出跳动的心脏,然后再缝合好。活动一开始,嚎嚎大叫的大肥猪被七手八脚地抓住打了一剂麻醉针后抬上手术台,捆住四肢。第一刀下去,血冒了出来,医生们非常专业、非常熟练地用纱布将之抹去。再下去,第二刀、止血钳,有条不紊地上了猪胸腔。但大约5分钟后,猪发出了一声微弱的叫声。由于药量不够,猪叫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大声。随着几声撕心裂肺的痛苦惨嚎,被捆住的猪开始了剧烈地挣扎,血大量涌出,一个近距离观看的女孩从头到脚被溅了一身。作者和医生赶紧扑上去死死按住猪。整个现场弥漫血腥,观者脸色苍白,以手捂嘴……于是“作品”大告完成,一个展现“人与动物间良好关系”的主题得以“表现”……

作品四:植草过程:不施麻药,在背部切开两个1公分的刀口,将青草种入。2000年11月5日上午10:00,在上海苏州路1133号“不合作方式”展览现场的二楼,临时搭了手术台。通过一名外科医生的配合,在不使用麻药的情况下,用手术刀在左肩胛骨处,切开了两个1公分深,1公分宽的刀口。把从苏州河边采集到的两株新鲜青草种入,整个过程45分钟。

作品四:植草

作品五:放血一件题为《嘀嘀嗒嗒,嘀嗒嘀嗒》的作品:3位艺术家在自己的手臂上插上抽血的针头,让血自然流出,一滴、两滴、三滴……就这样在流血的过程中,艺术家“真的是挺开心的,无聊而刺激的”,或逛超市或坐在马路边,或抽烟喝酒或玩游戏机──天哪!这不找死吗?这样认为,那你又错了!原来这是我们可爱的艺术家在“倡导艺术家的责任和自律”。

作品六:食人一位艺术家在大快朵颐地吃放在长盘里的婴儿(不知死的还是活的,生的还是熟的),旁边还放着一杯不知何物的饮料,看后让人头皮发麻,胃里翻浆。艺术家如此解释自己的食人行为:“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那就是人为什么不可以食人?”

作品七:《连体》两位艺术家分别坐在一对连体婴儿标本的背后,从他们的胳膊里抽出血来,通过医用输液管,分别输入到婴儿的嘴里。

作品七:《连体》

作品八:大酱缸场景:架设了一口直径1.5米、高1.2米的传统造型的大缸,缸下堆满易燃的木柴,缸中倒入八成满的酱油。然后艺术家裸体进入酱油大缸,抱入一头60斤重、捆住四蹄的活猪,并让助手在酱缸下点火加热。猪经过剧烈挣扎后复归平静,火势熊熊,两位旁观的女孩不禁失声痛哭。

作品九:《与水对话》在吊车协调动作下,艺术家倒吊空中,用一把刀将河水分为两半。河流速度为150米/分钟,作品实施30分钟,这条河留一道长4500米,深30厘米的伤痕;何云昌两臂开1厘米深刀口,血顺手臂流入水中,30分钟后,血消融于河流,冰刀融化,而山水依旧。全过程历时90分钟。

作品九:《与水对话》

作品十:五月二十八日诞辰

一块洁净的白布上躺着一头被剖腹的死牛,艺术家裸体出场,在众人面前

钻进牛腹,再钻出来,全身血迹斑斑,地上也到处都是,空气里弥漫着血腥味。

作品十:五月二十八日诞辰

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陈履生先生最近出了一本书——《以“艺术”的名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它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极端的“行为艺术”和人体彩绘,进行了具有学理性的批评,不仅揭示了它的祖源,还指出了它的社会危害。

陈履生说:在中国近几年所产生的行为艺术中,有些基本上和停尸房、屠宰场没有区别,其中有一些令人不敢目睹,比如吃死婴、给死婴喂人油、在自己的身上烙身份证号码,以及最近出现的“把自己的孩子喂狗吃”等等。而另外像和驴子结婚、雇民工打自己的耳光、上海街头的裸奔等等,都是以“艺术”的名义,因此也就成了“艺术”。指出“行为艺术”中的极端表现,不仅便于认清这种极端的“行为艺术”对社会和艺术的危害,同时也可以帮助进一步认清行为艺术的有关问题。

“行为艺术”在中国出现20余年,走向一种难以容忍的极端,已超越了艺术界限。“前卫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残忍、恐怖,已经把艺术推到了一个挑战人性、道德、法律的可怕的边缘”,“不管何种艺术的行为如何前卫,只要以艺术的名义,就应该在‘艺术’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越社会道德和法律以及人性和公共利益。”

艺术的崇高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一部艺术史就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史。艺术的崇高在人们的心里占有很大的空间,并具有难得的持久性。因此,“艺术”之名很容易被人所利用。一段时间以来,“艺术”之名成了社会上特殊的通行证,只要以“艺术”的名义,似乎就可以为所欲为,那些极端的行为艺术正是如此。

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紧锣密鼓中,我们看到,文化高贵的勋章上贴上了商业化的标签,艺术也开始了它堕落的历程。于是,曾经在清净的唯美的空间张扬自我张扬个性张扬深度的行为艺术,也走向了难耐的庸俗。所谓艺术,在商业化的操纵和强暴中,露出疲惫和没落的神情。

极端的行为艺术之所以能够畅通无阻,是因为管理者(包括评论界)害怕被说成是不懂“艺术”,而那些只顾赚钱的商人们也就轻而易举地高扬着“艺术”之名的大旗,使艺术一不留神就成了商业的“托”。如果对此疏于管理,或找不到管理的办法,那么,这种“艺术”之名很有可能得到普遍性的运用,结果是红灯区成为“艺术一条街”,色情场所成为“艺术之家”。相信,这样的结果是大家不愿看到的

专家们表示,我们需要更多富有东方精神的、民族特色的、时代特征的和多样化个人风格的作品。假若以为艺术的“现代性”就是不顾一切地表现个人隐私、人性中丑陋阴暗的另一面,寻求官能刺激、甚至以不避鲜耻、他虐自戮……,那么这样的现代艺术就很难使人将之与社会进步、文明以及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联系起来,甚至令人怀疑它的真实动机。

专家们认为,那些挑衅社会法律和公共利益的极端行为,超越了人性,背叛了艺术的真谛,已不在艺术的范畴之内。新闻媒体和美术批评应正确的引导舆论,明确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不要“炒作”,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专家们呼吁在美术创作中坚决反对一切血腥残暴的恐怖倾向,反对以浮躁和扭曲的心态对待艺术。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依法惩处。要充分利用政策的、行政的、法律的、舆论的手段,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教育和管理,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落后、颓废文化和价值观对人们的侵蚀与危害,铲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和环境,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价值观建设的舆论氛围和形成保障公民道德价值观建设的社会条件。

行为艺术与众多的艺术表达方式有着相互交叉、重叠的错综关系,即使在其发源地的西方,也因其流派、观点的不同而具有多样性,关于行为艺术的争议,至今也没有停止过。中国画研究院的陈履生曾对行为艺术作了一个最简单的定义:“行为艺术最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在以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

行为艺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具有一定的特征,与中国当代其他一些文化泊来品一样,行为艺术属于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范畴。后现代主义的大文化对过去历史的宏伟叙事持否定态度,不再迷恋历史理想或伟大主题与英雄主角,而是要在本土与世界,他者与自我,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中心与边缘,精英与通俗的矛盾与互容中重建自身。

【参考】

《以“艺术”的名义》

《人民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