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答案】D
学以致用
【3】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理想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牛 B.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顿 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 第 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一 【4 】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 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定 所以撕成两截。

惯性现象的应用与防止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小结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提出问题,引起争议
创立方法,引导方向
补充完善,深化知识



牛顿
系统总结,形成定律

定 牛顿第一定律: 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
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物体的惯性及应用
学以致用
一 问题:1.怎样解释撕纸游戏呢?

2.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历史回顾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伽利略(1564-1642)
1642-1727
一、历史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000多年前古希腊)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一切运动物体终将归于静止。
牛 动情况得出怎样的判断?
顿 (1)细线竖直悬挂: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 (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
一 斜:向左减速或向右加速;

(3)细线向图中右方偏 斜: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 。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 (共25张PPT)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 (共25张PPT)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 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通过介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科 学探究精神。
如何落实:
1、展示表格,分析力和运动发展的历史过程,让学生知道一 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并非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是人类不断探索,付出艰苦努 力形成的,并明白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和科学家为此所付出的 努力和心血。
六、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
提问:抛出的 球(水平方向 不受力)为何 能与车一同匀 速前进? 再问:力和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物体的运动是否 需要力来维持?古人是如何研究?
新课教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然过 渡,引入古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 理论依据:好奇心是探究开始的。
一、回顾历史(学生阅读、总结)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 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 如何落实:
如何落实:在教学设计中体 现。
1、学会推理,掌握理想斜面实验的探究精髓。 2、深入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意义,并通过实例巩固、理解。 视频与实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强化对惯性的认识,总结质 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
理论依据:物理规律是人脑对物理 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 象的产物。教学中尽量多创设情景, 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注重师生 间的协商、对话、交流。
模拟实验探究法、实例分析法、逐层分析引导法、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法。
阅读、猜想与假设,论证、分析归纳、学生抢答、搜寻、体验等。
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 而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是 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一定的 力量(包括教师)和必要的学习资料 , 建构体系,学会学习。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28张PPT)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 直接证明。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是不存在的,但物体 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和不受外力作用相 同。
开动脑筋
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惯性定 律
惯性
物体为什么会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不受力。(外因)
(寻找内因)物体自身的属性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 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设计
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有什么感觉? 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释上述现 象.
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 里士多德认为:必须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 力的作用,物体就要 静止在一个地方,即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通过直觉和思维
2、伽利略的观点
伽利略认为:物体 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 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 力作用。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锤头松动了,为 什么把锤柄向下撞击 地面就能紧固锤头呢?
向下挥锤柄时,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 柄撞击地面时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 要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 锤柄上了。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小狗淋湿了,是 怎样利用惯性将身上 的水抖掉的?
3.(力与运动的关系)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 车,小车便开始运动,以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19
(2)实验结论: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实验意义: 伽利略采用“科学猜想-设计思路-推断结论”这 一思维过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近代力学的 建立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假设法、 极限法等也是这种方法的迁移。
20
2.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则这个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有以下三种 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改变。
6
2.理想实验的魅力 (1)伽利略理想实验:小球沿斜面由静止滚下,再滚 上另一斜面,如不计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 高度 处,放低 后一斜面,仍达到 同一 高度,但要滚得更远。若放平 后一斜面,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2)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 论是:力不是 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
7
3.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 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或 静止 状态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牛顿 第一定律又叫 惯性 定律。
16
17
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1)实验程序:
①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
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 滚到另一斜面上。
图4-1-2
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18
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此斜面上 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 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 动下去。
8
(3)惯性与质量: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 们的质量 ,质量只有 大小,没有方向 ,是标量。 符号是m,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千克 , 符号为 k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课件共17张PPT含视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课件共17张PPT含视频

牛顿第一定律
撕纸条实验
一张纸已剪成三截,但未完 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 边,纸会断成几截?
如果在中间的纸下面夹一 个夹子,然后迅速撕两边, 纸会断成几截?
力和运动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 观点:力是物体维持运动状态的 原因 方法:观察+生活经验
伽利略 1564~1642
| 观点: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爱因斯坦 (1879-1955)
笛卡尔的完善和补充
笛卡尔 (1596-1650)
如果运动中物体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
度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 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在水平面上,若没有阻力, 球将永远滚下去。
伽利略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
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中国古代关于力与运动的观点
• 马力既竭,輈犹能取一也——周礼·考工记·輈 人
• 力,刑之所奋也——墨经
课后作业
• 阅读教材P70科学漫步 • 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1~4题
谢谢指导 .
18 、人人都愿顺风顺水,却不知绝处逢生的意义。坎坷要有,困难要有,不然如何变得更强大。 6 、人的一生要面临许多选择,而每次选择都会带来一阵阵剧痛,而这种剧痛叫做成长。 17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12 、财富不是一个人的专利,独富不如众富。 14 、没有追求和付出,哪来的成功,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只要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止脚步。 19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7 、生活中,我们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有了梦想,少了思想。 2 、大路走尽还有小路,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9 、跟自己说好,悲伤时可以哭的很狼狈,眼泪流干后,要抬起头笑得很漂亮。 2 、没有人可以打倒我,除非我自己先趴下! 6 、个人致富不算富,带领全村农民共同致富才是真正的富。 10 、待人对事不要太计较,如果太计较就会有悔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3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3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 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二、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
3、两层含义
①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因果关系!
1、一开始是运动的
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
结果
原因
原因

切 力是产 物 生加速 体 度的原
因。
运动状 态改变
速度 改变
所受合 外力不 为零F合 ≠0
A.悬浮在空中不动 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练一练
3.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 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A从静止开 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B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B
A
C.无规则曲线
第一、二章研究的是物 体的运动
运动学
第三章研究的是物体的 受力
力学
思考:物体的运动和物体受到的力之间有 什么关系呢?——这是第四章研究的内容。
发射“嫦娥一号”实 况
体验力与运动 F
A B
发射嫦娥号卫星为何要用火箭?
体验力与运动
如何控制、修正卫星按预定轨道运动? 这又要用到运动和力的关系。
生活体验力与运动 用力蹬车自行车运动。
这些例子能让我们得出力与运动是什么关系?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 不用力了,为什么会停下来?
不蹬自行车停下来。
因为这时阻力还有,是地面的摩擦力使自行车停了 下来。
所以,是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结果。
因此-------








物理必修1人教版 4.1牛顿第一定律(共19张PPT)

物理必修1人教版 4.1牛顿第一定律(共19张PPT)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 运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B物体如果向正北方向运动,其外力方向必指向正北 C如果没有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将匀速直线运动下 去 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
小试牛刀:
2.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目的(D)
A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B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C增大加速度,使运动状态不易变化 D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 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 变这种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 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思考: (1)定律的前半句揭示了什么? (2)定律的后半句确定了哪个物理量的含义? (3)定律是不是实验定律?实际生活中不受外力 的物体是否存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想实验: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的发 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方法,是人类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 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思考:没有力维持的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
笛卡尔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 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 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 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 向。
牛顿
小结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二、牛顿第一定律
观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不受力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改变这种状态
三、惯性与质量
小试牛刀:
1.下列现象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的是(CD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牛顿第一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牛顿第一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教学课件
运动小车不受任何阻力时,小车就 跑的无穷远,即根本停不下来。可 见没有阻力,小车可以一直运动下 去。小车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笛卡儿进一步补充: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 将永远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物体不受阻力作用时,运动快慢不变做匀速运动。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只是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 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 在一个地方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 现象:当球沿斜面向下滚动,它 的速度增大,而向上滚动时,速 度减小。
• 猜想:当球沿水平滚动时,它的 速度应该不增不减。
• 实际观察结果:沿水平面滚动的 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阻力对物体的影响实验
动力学第二类问题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物体受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式
物体运 动情况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例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 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 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某路段 限速40 km/h,在该路段的一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 刹车线长度是14 m,查取相关数据得到汽车轮胎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 m/s2,则: (1)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多大? (2)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速?
4.1 牛顿第一定律
目录
CONTENTS
01 力与运动的关系 02 牛顿第一定律 03 惯性与质量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 与力的关系的理论称做运动学;研究运动与力的 关系的理论,称做动力学。
1、力与运动是什么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 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7. 不肯下一点功夫,永远不会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又将立足于何处。
理想实验的魅力 伽利略的推理:
“梦想高度”
补充: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笛卡儿 (1596-1650)
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
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
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 顿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1642-1727)
思考:
那力对于运动有什么作用?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那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
和其他因素无关。质量大,惯性大。
习题巩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但是( D )
A、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B、运动越快,物体的惯性就越大 C、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
小结
1、历史的回顾:亚里士多德 → 伽利略(理想实验) → 笛卡尔 → 牛顿(牛顿第一定律)
有力物动,撤力物可 以不停
矛盾了!哪个才是正确的?
因此力和运动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好奇的?
那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阅读课文:P68-69,了解研究科学家们的 想法并选择你想扮演的角色,待会儿进行 一场跨时间的情景争辩
跨历史的对话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 )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物理观念
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3.理想实验的推出
(小实验)初体验:通过以下两个小实验,体会力与运动的关系
1、要让静止在桌上的物体 动起来,该怎么办?
有力物动,撤力物停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
再体验:
请观察,用力推物品,撤 去推力,会怎样?
——牛顿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回答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2)对物体施加外力,物体会怎样?
惯 性 :一切物体总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课前思考
我们坐车时,车启动时为什么会往 后仰,刹车时为什么会往前仰?
人 教

版 必

修第
一 第

四 章

第 一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 论,领略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魅力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意义,力和运动的关系,通过角色扮 演定律严谨推出感受科学家们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伽利略 (1564-1642)
现象:沿水平面滚动的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质疑:滚动的球停下来,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球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伽利略恰恰从这一现象出发对亚氏的观点提出质疑。
思考:球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伽利略又对此进行了什么推论,依据是什么 ?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5min,并推选出发言代表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 质量有关。
回归课前
用惯性来解释下,我们坐车时,车启动时为什 么会往后仰,刹车时为什么会往前仰?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谢谢!
4、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 15、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9、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5、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8. 凡事不要想得太复杂,手握的太紧,东西会碎,手会疼。 9.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1.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8、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 5、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13、理论彻底,策略准确。然后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勇气和精神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 10、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8.有些梦想,纵使永远也没办法实现,纵使光是连说出来都很奢侈。但如果没有说出来温暖自己一下,就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3.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二、你若不坚强,懦弱给谁看!日子过得再不好,也不要逢人就说,而是要积极向上,努力改变现状。
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
怎样才能让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施加外力
轻的人容易推倒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同样大小的风吹一本书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结合生活,想一想惯性的 大小(运动状态的改变难易) 与什么因素有关?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和物体质量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