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答案】D
学以致用
【3】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理想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牛 B.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顿 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 第 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一 【4 】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 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定 所以撕成两截。
律
惯性现象的应用与防止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小结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提出问题,引起争议
创立方法,引导方向
补充完善,深化知识
牛
顿
第
牛顿
系统总结,形成定律
一
定 牛顿第一定律: 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
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物体的惯性及应用
学以致用
一 问题:1.怎样解释撕纸游戏呢?
定
2.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律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历史回顾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伽利略(1564-1642)
1642-1727
一、历史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000多年前古希腊)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
一切运动物体终将归于静止。
牛 动情况得出怎样的判断?
顿 (1)细线竖直悬挂: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 (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
一 斜:向左减速或向右加速;
定
(3)细线向图中右方偏 斜: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 。
律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 (共25张PPT)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 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通过介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科 学探究精神。
如何落实:
1、展示表格,分析力和运动发展的历史过程,让学生知道一 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并非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是人类不断探索,付出艰苦努 力形成的,并明白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和科学家为此所付出的 努力和心血。
六、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
提问:抛出的 球(水平方向 不受力)为何 能与车一同匀 速前进? 再问:力和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物体的运动是否 需要力来维持?古人是如何研究?
新课教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然过 渡,引入古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 理论依据:好奇心是探究开始的。
一、回顾历史(学生阅读、总结)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 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 如何落实:
如何落实:在教学设计中体 现。
1、学会推理,掌握理想斜面实验的探究精髓。 2、深入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意义,并通过实例巩固、理解。 视频与实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强化对惯性的认识,总结质 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
理论依据:物理规律是人脑对物理 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 象的产物。教学中尽量多创设情景, 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注重师生 间的协商、对话、交流。
模拟实验探究法、实例分析法、逐层分析引导法、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法。
阅读、猜想与假设,论证、分析归纳、学生抢答、搜寻、体验等。
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 而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是 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一定的 力量(包括教师)和必要的学习资料 , 建构体系,学会学习。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28张PPT)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 直接证明。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是不存在的,但物体 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和不受外力作用相 同。
开动脑筋
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惯性定 律
惯性
物体为什么会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不受力。(外因)
(寻找内因)物体自身的属性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 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设计
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有什么感觉? 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释上述现 象.
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 里士多德认为:必须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 力的作用,物体就要 静止在一个地方,即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通过直觉和思维
2、伽利略的观点
伽利略认为:物体 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 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 力作用。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锤头松动了,为 什么把锤柄向下撞击 地面就能紧固锤头呢?
向下挥锤柄时,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 柄撞击地面时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 要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 锤柄上了。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小狗淋湿了,是 怎样利用惯性将身上 的水抖掉的?
3.(力与运动的关系)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 车,小车便开始运动,以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19
(2)实验结论: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实验意义: 伽利略采用“科学猜想-设计思路-推断结论”这 一思维过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近代力学的 建立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假设法、 极限法等也是这种方法的迁移。
20
2.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则这个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有以下三种 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改变。
6
2.理想实验的魅力 (1)伽利略理想实验:小球沿斜面由静止滚下,再滚 上另一斜面,如不计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 高度 处,放低 后一斜面,仍达到 同一 高度,但要滚得更远。若放平 后一斜面,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2)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 论是:力不是 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
7
3.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 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或 静止 状态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牛顿 第一定律又叫 惯性 定律。
16
17
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1)实验程序:
①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
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 滚到另一斜面上。
图4-1-2
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18
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此斜面上 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 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 动下去。
8
(3)惯性与质量: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 们的质量 ,质量只有 大小,没有方向 ,是标量。 符号是m,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千克 , 符号为 kg。
(2)实验结论: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实验意义: 伽利略采用“科学猜想-设计思路-推断结论”这 一思维过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近代力学的 建立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假设法、 极限法等也是这种方法的迁移。
20
2.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则这个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有以下三种 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改变。
6
2.理想实验的魅力 (1)伽利略理想实验:小球沿斜面由静止滚下,再滚 上另一斜面,如不计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 高度 处,放低 后一斜面,仍达到 同一 高度,但要滚得更远。若放平 后一斜面,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2)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 论是:力不是 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
7
3.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 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或 静止 状态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牛顿 第一定律又叫 惯性 定律。
16
17
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1)实验程序:
①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
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 滚到另一斜面上。
图4-1-2
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18
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此斜面上 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 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 动下去。
8
(3)惯性与质量: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 们的质量 ,质量只有 大小,没有方向 ,是标量。 符号是m,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千克 , 符号为 k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课件共17张PPT含视频

牛顿第一定律
撕纸条实验
一张纸已剪成三截,但未完 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 边,纸会断成几截?
如果在中间的纸下面夹一 个夹子,然后迅速撕两边, 纸会断成几截?
力和运动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 观点:力是物体维持运动状态的 原因 方法:观察+生活经验
伽利略 1564~1642
| 观点: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爱因斯坦 (1879-1955)
笛卡尔的完善和补充
笛卡尔 (1596-1650)
如果运动中物体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
度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 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在水平面上,若没有阻力, 球将永远滚下去。
伽利略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
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中国古代关于力与运动的观点
• 马力既竭,輈犹能取一也——周礼·考工记·輈 人
• 力,刑之所奋也——墨经
课后作业
• 阅读教材P70科学漫步 • 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1~4题
谢谢指导 .
18 、人人都愿顺风顺水,却不知绝处逢生的意义。坎坷要有,困难要有,不然如何变得更强大。 6 、人的一生要面临许多选择,而每次选择都会带来一阵阵剧痛,而这种剧痛叫做成长。 17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12 、财富不是一个人的专利,独富不如众富。 14 、没有追求和付出,哪来的成功,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只要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止脚步。 19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7 、生活中,我们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有了梦想,少了思想。 2 、大路走尽还有小路,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9 、跟自己说好,悲伤时可以哭的很狼狈,眼泪流干后,要抬起头笑得很漂亮。 2 、没有人可以打倒我,除非我自己先趴下! 6 、个人致富不算富,带领全村农民共同致富才是真正的富。 10 、待人对事不要太计较,如果太计较就会有悔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3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3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62aa8d050876323012121d.png)
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 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二、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
3、两层含义
①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因果关系!
1、一开始是运动的
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
结果
原因
原因
一
切 力是产 物 生加速 体 度的原
因。
运动状 态改变
速度 改变
所受合 外力不 为零F合 ≠0
A.悬浮在空中不动 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练一练
3.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 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A从静止开 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B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B
A
C.无规则曲线
第一、二章研究的是物 体的运动
运动学
第三章研究的是物体的 受力
力学
思考:物体的运动和物体受到的力之间有 什么关系呢?——这是第四章研究的内容。
发射“嫦娥一号”实 况
体验力与运动 F
A B
发射嫦娥号卫星为何要用火箭?
体验力与运动
如何控制、修正卫星按预定轨道运动? 这又要用到运动和力的关系。
生活体验力与运动 用力蹬车自行车运动。
这些例子能让我们得出力与运动是什么关系?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 不用力了,为什么会停下来?
不蹬自行车停下来。
因为这时阻力还有,是地面的摩擦力使自行车停了 下来。
所以,是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结果。
因此-------
同
学
们
站
在
了
牛
顿
的
二、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
3、两层含义
①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因果关系!
1、一开始是运动的
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
结果
原因
原因
一
切 力是产 物 生加速 体 度的原
因。
运动状 态改变
速度 改变
所受合 外力不 为零F合 ≠0
A.悬浮在空中不动 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练一练
3.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 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A从静止开 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B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B
A
C.无规则曲线
第一、二章研究的是物 体的运动
运动学
第三章研究的是物体的 受力
力学
思考:物体的运动和物体受到的力之间有 什么关系呢?——这是第四章研究的内容。
发射“嫦娥一号”实 况
体验力与运动 F
A B
发射嫦娥号卫星为何要用火箭?
体验力与运动
如何控制、修正卫星按预定轨道运动? 这又要用到运动和力的关系。
生活体验力与运动 用力蹬车自行车运动。
这些例子能让我们得出力与运动是什么关系?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 不用力了,为什么会停下来?
不蹬自行车停下来。
因为这时阻力还有,是地面的摩擦力使自行车停了 下来。
所以,是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结果。
因此-------
同
学
们
站
在
了
牛
顿
的
物理必修1人教版 4.1牛顿第一定律(共19张PPT)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 运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B物体如果向正北方向运动,其外力方向必指向正北 C如果没有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将匀速直线运动下 去 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
小试牛刀:
2.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目的(D)
A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B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C增大加速度,使运动状态不易变化 D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 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 变这种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 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思考: (1)定律的前半句揭示了什么? (2)定律的后半句确定了哪个物理量的含义? (3)定律是不是实验定律?实际生活中不受外力 的物体是否存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想实验: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的发 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方法,是人类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 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思考:没有力维持的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
笛卡尔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 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 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 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 向。
牛顿
小结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二、牛顿第一定律
观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不受力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改变这种状态
三、惯性与质量
小试牛刀:
1.下列现象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的是(CD )
小试牛刀:
2.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目的(D)
A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B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C增大加速度,使运动状态不易变化 D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 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 变这种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 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思考: (1)定律的前半句揭示了什么? (2)定律的后半句确定了哪个物理量的含义? (3)定律是不是实验定律?实际生活中不受外力 的物体是否存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想实验: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的发 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方法,是人类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 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思考:没有力维持的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
笛卡尔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 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 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 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 向。
牛顿
小结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二、牛顿第一定律
观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不受力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改变这种状态
三、惯性与质量
小试牛刀:
1.下列现象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的是(CD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牛顿第一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教学课件

运动小车不受任何阻力时,小车就 跑的无穷远,即根本停不下来。可 见没有阻力,小车可以一直运动下 去。小车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笛卡儿进一步补充: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 将永远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物体不受阻力作用时,运动快慢不变做匀速运动。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只是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 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 在一个地方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 现象:当球沿斜面向下滚动,它 的速度增大,而向上滚动时,速 度减小。
• 猜想:当球沿水平滚动时,它的 速度应该不增不减。
• 实际观察结果:沿水平面滚动的 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阻力对物体的影响实验
动力学第二类问题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物体受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式
物体运 动情况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例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 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 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某路段 限速40 km/h,在该路段的一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 刹车线长度是14 m,查取相关数据得到汽车轮胎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 m/s2,则: (1)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多大? (2)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速?
4.1 牛顿第一定律
目录
CONTENTS
01 力与运动的关系 02 牛顿第一定律 03 惯性与质量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 与力的关系的理论称做运动学;研究运动与力的 关系的理论,称做动力学。
1、力与运动是什么关系?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笛卡儿进一步补充: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 将永远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物体不受阻力作用时,运动快慢不变做匀速运动。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只是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 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 在一个地方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 现象:当球沿斜面向下滚动,它 的速度增大,而向上滚动时,速 度减小。
• 猜想:当球沿水平滚动时,它的 速度应该不增不减。
• 实际观察结果:沿水平面滚动的 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阻力对物体的影响实验
动力学第二类问题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物体受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式
物体运 动情况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例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 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 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某路段 限速40 km/h,在该路段的一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 刹车线长度是14 m,查取相关数据得到汽车轮胎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 m/s2,则: (1)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多大? (2)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速?
4.1 牛顿第一定律
目录
CONTENTS
01 力与运动的关系 02 牛顿第一定律 03 惯性与质量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 与力的关系的理论称做运动学;研究运动与力的 关系的理论,称做动力学。
1、力与运动是什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 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7. 不肯下一点功夫,永远不会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又将立足于何处。
理想实验的魅力 伽利略的推理:
“梦想高度”
补充: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笛卡儿 (1596-1650)
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
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
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 顿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1642-1727)
思考:
那力对于运动有什么作用?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那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
和其他因素无关。质量大,惯性大。
习题巩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但是( D )
A、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B、运动越快,物体的惯性就越大 C、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
小结
1、历史的回顾:亚里士多德 → 伽利略(理想实验) → 笛卡尔 → 牛顿(牛顿第一定律)
有力物动,撤力物可 以不停
矛盾了!哪个才是正确的?
因此力和运动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好奇的?
那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阅读课文:P68-69,了解研究科学家们的 想法并选择你想扮演的角色,待会儿进行 一场跨时间的情景争辩
跨历史的对话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 )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物理观念
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3.理想实验的推出
(小实验)初体验:通过以下两个小实验,体会力与运动的关系
1、要让静止在桌上的物体 动起来,该怎么办?
有力物动,撤力物停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
再体验:
请观察,用力推物品,撤 去推力,会怎样?
——牛顿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回答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2)对物体施加外力,物体会怎样?
惯 性 :一切物体总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课前思考
我们坐车时,车启动时为什么会往 后仰,刹车时为什么会往前仰?
人 教
牛
版 必
顿
修第
一 第
一
四 章
定
第 一
律
节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 论,领略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魅力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意义,力和运动的关系,通过角色扮 演定律严谨推出感受科学家们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伽利略 (1564-1642)
现象:沿水平面滚动的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质疑:滚动的球停下来,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球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伽利略恰恰从这一现象出发对亚氏的观点提出质疑。
思考:球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伽利略又对此进行了什么推论,依据是什么 ?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5min,并推选出发言代表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 质量有关。
回归课前
用惯性来解释下,我们坐车时,车启动时为什 么会往后仰,刹车时为什么会往前仰?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谢谢!
4、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 15、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9、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5、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8. 凡事不要想得太复杂,手握的太紧,东西会碎,手会疼。 9.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1.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8、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 5、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13、理论彻底,策略准确。然后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勇气和精神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 10、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8.有些梦想,纵使永远也没办法实现,纵使光是连说出来都很奢侈。但如果没有说出来温暖自己一下,就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3.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二、你若不坚强,懦弱给谁看!日子过得再不好,也不要逢人就说,而是要积极向上,努力改变现状。
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
怎样才能让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施加外力
轻的人容易推倒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同样大小的风吹一本书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结合生活,想一想惯性的 大小(运动状态的改变难易) 与什么因素有关?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和物体质量有关,
7. 不肯下一点功夫,永远不会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又将立足于何处。
理想实验的魅力 伽利略的推理:
“梦想高度”
补充: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笛卡儿 (1596-1650)
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
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
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 顿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1642-1727)
思考:
那力对于运动有什么作用?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那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
和其他因素无关。质量大,惯性大。
习题巩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但是( D )
A、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B、运动越快,物体的惯性就越大 C、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
小结
1、历史的回顾:亚里士多德 → 伽利略(理想实验) → 笛卡尔 → 牛顿(牛顿第一定律)
有力物动,撤力物可 以不停
矛盾了!哪个才是正确的?
因此力和运动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好奇的?
那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阅读课文:P68-69,了解研究科学家们的 想法并选择你想扮演的角色,待会儿进行 一场跨时间的情景争辩
跨历史的对话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 )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物理观念
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3.理想实验的推出
(小实验)初体验:通过以下两个小实验,体会力与运动的关系
1、要让静止在桌上的物体 动起来,该怎么办?
有力物动,撤力物停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
再体验:
请观察,用力推物品,撤 去推力,会怎样?
——牛顿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回答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2)对物体施加外力,物体会怎样?
惯 性 :一切物体总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课前思考
我们坐车时,车启动时为什么会往 后仰,刹车时为什么会往前仰?
人 教
牛
版 必
顿
修第
一 第
一
四 章
定
第 一
律
节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 论,领略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魅力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意义,力和运动的关系,通过角色扮 演定律严谨推出感受科学家们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伽利略 (1564-1642)
现象:沿水平面滚动的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质疑:滚动的球停下来,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球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伽利略恰恰从这一现象出发对亚氏的观点提出质疑。
思考:球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伽利略又对此进行了什么推论,依据是什么 ?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5min,并推选出发言代表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 质量有关。
回归课前
用惯性来解释下,我们坐车时,车启动时为什 么会往后仰,刹车时为什么会往前仰?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谢谢!
4、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 15、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9、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5、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8. 凡事不要想得太复杂,手握的太紧,东西会碎,手会疼。 9.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1.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8、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 5、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13、理论彻底,策略准确。然后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勇气和精神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 10、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8.有些梦想,纵使永远也没办法实现,纵使光是连说出来都很奢侈。但如果没有说出来温暖自己一下,就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3.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二、你若不坚强,懦弱给谁看!日子过得再不好,也不要逢人就说,而是要积极向上,努力改变现状。
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
怎样才能让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施加外力
轻的人容易推倒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同样大小的风吹一本书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结合生活,想一想惯性的 大小(运动状态的改变难易) 与什么因素有关?
注:图片源于搜狗图片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和物体质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