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宣教

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宣教

冠脉造影及支架术宣教
冠脉造影及支架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一种心血管微创介入诊断治疗技术,术中一般只需要在穿刺部位局部麻醉,患者可以保持神志清醒。

常规选择的手术入路是上肢桡动脉或下肢股动脉。

一般术后即可下床。

术前准备
1完成常规检查(血、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及心脏彩超等)
2检查双侧桡动脉及股动脉有无异常
3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
4术前保证睡眠,按时服用常规药物
5术前更换棉质宽松衣服,取下饰品
术后宣教
1经股动脉入路者,术后沙袋压迫6小时,加压包扎平卧,12~24小时可床上翻身或坐起,如无血管并发症24小时后下床活动。

2经桡动脉入路者,术后压力止血器加压包扎,每间隔2小时左右值班医生或护士会给予逐步减压处理,6~12小时后给予解除包扎。

患者不需卧床,保持穿刺侧肢体平伸,尽量不屈曲。

3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肢体有疼痛麻木等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4尽量多饮水,以便促进造影剂排出。

出院指导
1术后一周:可以进行一些常规家务活动,如:做饭,散步,做广播体操。

但应该尽量避免:承重;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爬楼梯;进行剧烈运动。

2术后两星期,可根据医嘱,进行适当的活动,并可以恢复工作。

以渐进的方式进行运动,是冠心病患者运动的最佳方式,切忌突然进行剧烈的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血压和心律。

3用药方面:根据医嘱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停药或加减量,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4复查随访:定期门诊复查(出院后第一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以后至少每半年门诊复查)。

建议一年复查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及支架介入术ppt课件

冠脉造影及支架介入术ppt课件

球囊和导丝都是一次性使用,出于安全考虑,避免交叉感染,不能重复
使用);以上过程,对医生的经验和手法要求非常高,确保球囊撑开得
新疆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恰到好处。
16
6.植入支架
通过导引导丝送入输送系统(球囊+支架),上图为电脑制作图,
显示球囊预扩后,血管内的斑块被挤压紧贴血管内壁,球囊带支架可以
支架的进入;
新疆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3
5.球囊扩张
上图为刚拆封的球囊尚未张开,中间是空的,需要沿着导引导丝送 入病变血管位置;
新疆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4
5.球囊扩张
球囊到达预定位置后,医生使用压力泵为球囊加压;
新疆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5
5.球囊扩张
右图为加压后的球囊,变得充盈。左图为使用后,撤出来的球囊(
冠脉造影及支架 介入术
1
目录

冠脉支架介入手术
过程

关于冠脉支架的15
个问题
2
冠脉支架介入手术过 程
3
1.消毒、局部麻醉
冠脉支架植入路径多是选择右手桡动脉,手术前需要对手臂进行全 面的消毒处理,然后铺巾,保证手术台面处于无菌状态;
新疆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4
1.消毒、局部麻醉
注入适量麻醉剂,进行局部麻醉。
道。
新疆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8
4.开始造影
将造影导丝及造影导管通过外鞘送进血管,这里的导丝不是一般的
金属丝,而是可以由医生操作进行灵活弯曲和转向的导丝,穿越复杂的
血管路径,从桡动脉逆行到大血管。导管则能顺着导丝的路径在血管中
新疆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蜿蜒穿梭,直到冠脉口;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操作过程:1.术前准备:麻醉师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了解其病史、过敏史及其他相关情况,确保患者适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麻醉医师会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一般包括局部麻醉或全麻。

2.插入导管:麻醉师会在患者的股动脉或桡动脉处消毒并局部麻醉,然后插入一根导管,通过血管到达冠状动脉血管。

导管的尖端通常会被涂抹一些对比剂。

3.注入对比剂:当导管插入到冠状动脉血管后,医生会通过导管注入对比剂,使得冠状动脉血管显影。

对比剂进入心脏血管后,医生会通过X 射线或者荧光屏观察冠状动脉的形状和血流情况。

4.检查鉴别:借助对比剂的显影,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的情况,包括狭窄或堵塞等异常。

医生会详细观察和记录冠状动脉的情况,并进行鉴别诊断。

5.结束检查:当检查结束时,医生会将导管从血管中拔出,并在针孔处使用缝合线或者压力带进行关闭。

患者会被送到恢复室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出现。

规范操作:1.术前评估:医生在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2.术前告知:医生应该向患者详细说明冠状动脉造影的目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做好准备。

3.麻醉与监护:冠状动脉造影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全麻,这需要由专业的麻醉师进行操作,并且应有专门的监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4.感染控制:为了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程序,包括局部皮肤消毒、穿戴手套、面罩等,同时还需要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

5.辐射保护: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需要使用X射线,为了避免辐射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的伤害,医生应该合理控制X射线的剂量,并佩戴好防护装备。

6.并发症处理:冠状动脉造影虽然是常规的检查过程,但仍然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过敏反应、血管损伤、血肿等。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PPT课件

药物治疗
定期复查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药物治疗方案,长期服 用抗凝药物等。
术后定期进行复查,监测支架通畅情况。
05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效果与预

手术效果评估
01
手术成功率的评估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评 估手术是否成功开通了阻塞的冠 状动脉,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02
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03
心功能改善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 基础知识ppt课件
•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概述 • 冠状动脉造影的过程 • 支架植入的过程 •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风险与并
发症 •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效果与预

01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利用X线检查冠状动脉的形态,确定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和程度 的一种诊断方法。支架植入是指在冠状动脉造影基础上,通过导管将支架植入狭窄的冠状动脉内,以恢复冠状动 脉血流的方法。
发展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技术不断发展,包括导管材料的改进、新型造影剂的出 现、介入器械的创新等。同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冠状 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适用人群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主要适用于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药物治 疗的患者。对于有严重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是一种有效 的治疗手段。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并发症,需进行心电监测 和及时处理。
心肌梗死
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坏死,需及 时进行再灌注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护理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护理课件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 植入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 由于导管刺激或造影剂影响所致

预防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患者心脏 功能,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以及术中保持患者安静、稳定
情绪,避免过度紧张。
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应立即 停止手术,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和心电监护,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出血和血肿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概述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是一 种用于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疾病 的医疗技术。
目的
提供支持
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鼓 励患者积极面对手术,保 持良好的心态。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
完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实验 室检查等必要的术前检查,确保
手术安全。
备皮
清洁手术区域皮肤,预防感染。
禁食禁水
告知患者术前需禁食禁水的时间 和要求,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3
术中护理
术中配合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准备
疼痛管理
03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康复指导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逐步提高心 肺功能。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等,以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了解冠 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情况, 并根据需要植入支架以扩张狭窄 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宣教内容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宣教内容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宣教内容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经过位于腹股沟的股动脉(多选择右侧),一个是位于手掌上方的前臂动脉(多选择右侧桡动脉)。

通俗地说,就是从“腿上”做和从“手上”做两条途径。

一、术前有什么准备?1.用药准备:(1)术前口服氯吡格雷(波立维),首次口服300mg,以后每天一次,一次75mg;阿司匹林100-300mg/d,急诊手术者一次顿服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各300mg。

(2)术前一晚入睡困难可遵医嘱口服佳乐定或安定1-2片,保证充足睡眠。

(3)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地西泮(安定)5-10mg,镇静、缓解紧张情绪。

2.皮肤准备:术前一天医生或者护士进行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右上肢腕关节上10cm皮肤准备。

目的是去除手术区的毛发和污垢,以减少切口感染。

手术日清晨更换好病员服(脱掉内衣、胸罩、内裤、袜子),带好腕带。

3.穿刺准备:一般选择左侧手臂留置静脉套管针。

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4.术前训练:术前进行深呼吸、屏气、咳嗽训练,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排大小便,以适应术中需要及术后卧床需要。

术前半小时排空大小便,如有活动的假牙,应摘下妥善保存,手表、发卡、首饰也要摘下,贵重物品交予家属保管。

5.心理准备:冠状动脉介入术也会像接受手术一样躺在手术台上一段时间,也许会有一点点恐惧、担心、激动,这些情绪都不利于介入治疗的过程,所以请放轻松,调节心态,保持乐观、平和、积极地态度,消除疑虑,安定情绪。

6.饮食护理:术前禁饮食6-8小时,或根据医生护士指导少食。

手术顺序的安排兼顾患者病情轻重缓急、手术医生的时间、精力、体力状态。

一般原则是先急诊、后平诊;先安排冠脉类再安排人工心脏起搏器术,最后行射频消融术。

停服手术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1.监护:介入手术后的患者根据病情返回普通病房或进入监护室,进行心电监护,医务人员通过监护仪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基本知识.

冠状动脉造影基本知识.

• Directed towards the Apex of the heart • It’s branches are septals & diagonals
The Circumflex (CFX)
• Supplies blood to the;
– Lateral & posterior walls of the Left ventricle – Left Atrium – SA Node
血管入路的建立
1. 股动脉途径:在股骨头中下1/3处进行穿刺。 该处和腹股沟韧带下2至3cm处相对应。一般于 利多卡因局麻下在腹股沟皮褶下2cm采用改良 的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并留置血管鞘。
2.肱动脉或桡动脉途径。
穿刺途径:经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
血管穿刺过程
穿刺成功后搏动性血流 从穿刺针流出
The Left Main
• Average length : 2 to 20mm • Average diameter : 2 to 6mm • Divides into : (LAD)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 (Cx) Circumflex artery
One of them has had a heart operation yesterday
冠脉介入治疗的基本过程
1. 血管途径的建立 2. 冠脉造影,对病变充分评价 3. 选择指引导管并沿0.035-0.038英寸导 丝送至左冠或右冠开口,调整好同轴性 4. 选择PTCA导丝,塑形后经指引导管送 入体内,通过靶病变后送至血管远端 5. 选择球囊沿导丝送入后扩张病变 6. 选择支架植入 7. 即刻造影结果的评价

冠脉造影及支架术前宣教

冠脉造影及支架术前宣教
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每周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的有氧运动。 饮食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少食脂肪、多吃水果、 蔬菜。 戒烟 吸烟能够使冠心病,发病的风险增加2-4倍。 坚持不懈地实现戒烟的目标, 调整心理状态 调整情绪,不生气、不焦虑,坚 信自己能够克服冠心病。 社交活动 与其他冠心病康复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随时与他们交流康复心得,促进更好的康复。 治疗与冠心病相关的疾病 控制血压和血脂、积 极治疗糖尿病。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一周:您可以进行一些常规家务活动,如 : 做饭, 散步,做广播体操。 但应该尽量避免: 承重; 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爬楼梯;进行剧烈运
动。
术后两星期,可以根据医嘱, 进行适当的活动, 并可以恢复工作。以渐进的方式进行运动,是 冠心病患者运动的最佳的方式,切忌突然进行 剧烈的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 您的血压和心律。
签署手术同意书
手术的前一天,负责您的医生会向您 和您的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预期 效果、手术的过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然后签署手术同 意书。
术前的准备(一)
术前配合主管医生完成术前血尿常规、肝 肾功能、凝血功能及感染性疾病筛查、胸 片及心脏彩超等常规术前检查。
检查双侧桡动脉及股动脉有无异常 。
术后注意
用药方面: 1、根据医嘱,服用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阿斯匹 林,氯吡格雷)至少一年以上,并定期复查肝 肾功能及电解质。 2、继续服用以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 复查随访:定期门诊复查(出院后第1月、3个 月、6个月、1年,以后至少每半年门诊复查)。 定期随访,建议半年复查冠脉造影。 冠心病常规康复治疗。
术后宣教
经股动脉入路者,术后沙袋压迫6小时,加压 包扎平卧,12-24小时可床上翻身或坐起,如 无血管并发症24小时后下床活动。 经桡动脉入路者,术后压力止血器加压包扎, 每间隔2小时左右值班医生或护士会给予逐步 减压处理,6-12小时后给予解除包扎。患者不 需卧床,保持穿刺侧肢体平伸,尽量不屈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影,无意中将造影剂直接注入右冠状动脉内
使其清晰显影;
这一偶然事件开创了冠脉介入技术的新纪元。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 史
1966年Amplatz、1967年Judkins进一步 改进了导管顶端形状、弧度和导管插入技术, 结合经皮股动脉穿刺技术
(Seldinger法,1953年),使选择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 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介入心脏病学简 介
是通过经皮导管技术进行心脏病诊断和治疗 的学科,为过去20多年临床医学领域中发展 最快学科之一。其突出的特点是大量新概念 与新技术、新器械不断涌现,并迅速广泛和 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 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使冠心病快速和 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 病等主要病种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对冠状 动脉解剖即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 行的放射性影像学检查,属介入性诊断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目前,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已成为心 导管检查术中一种既常用又安全的临床检查 方法,是冠状动脉疾患明确诊断的
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得到广泛应用。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国际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 史
第一次选择性冠脉造影:1959年,Sones 第一次成功的PTCA:1977年,Gruentzig等; 第一次支架植入术:1986年3月 Puels等;
我院第一次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2005年 我院在院内第一次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2014年1月 我院第一次永久起搏器植入术:2005年
改进为主动脉窦(Valsalva)内造影, 分
别显示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优于非选择
性造影,目前临床上仍然应用;该方法容易损
伤到主动脉根部及瓣膜结构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 史
第三阶段: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1959年Sones利用特制的尖端呈弧形的造影导
管,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进行主动脉
果为目的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确立冠状动脉疾患诊断为目的
1、不典型胸痛如胸痛综合征、上腹部症状 包括胃、食道症状,临床上难以与心绞 痛进行鉴别,为明确诊断者;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2、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绞痛症状,无创性 检查如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核素显像 等提示心肌缺血改变者;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 史
第一阶段:非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用猪尾导管采用主动脉根部造影,使左、右冠状 动脉同时显影;目前在特殊情况下临床上仍然应用; 其局限是造影剂不能充分充盈整个冠状动脉血管树 使之清晰显影;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 史
第二阶段: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介入性心导管检查技 术
心导管检查包括左、右心导管术两种 右心导管:
1.测定右心腔及肺动脉压力或连续测压,获得 右心腔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资料 2.取血标本了解心脏多部位的血氧含量,判明 心脏内或大血管内有无左向右或右向左分流 3.某些畸形的存在,心导管进入异常通路
3、无创性检查如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 试验及心肌核素显像等提示有心肌缺 血改变,而无临床症状者;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4、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性室性 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
5、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 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进行 鉴别;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BMS与DES的选 择
≥3mm的大血管病变应用廉价的裸金属支架 (BMS)
<3mm的小血管病变、长病变、糖尿病患者药 物涂层支架(DES)
左主干、多支病变,尤其伴糖尿病首先考虑 搭桥手术(CABG)
DES植入后,尽可能延长使用ASP和氯吡格雷 的时间,从目前的9-12月疗程延长到两年。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冠心病介入治疗3个主要发展阶 段
阶段一:单纯球囊扩张术 单纯球囊扩张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的同时, 也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1992年以前,冠心病介入治疗仅局限于单纯 球囊扩张 尚待解决问题:球囊扩张后的急性血管闭塞, 术后靶血管再狭窄率高达30%-50%,弥漫性 血管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纤维化、钙 化病变手术成功率低。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阶段二:冠状动脉支架术 支架置入术拓宽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但不能从根本上防治再狭窄。使靶血管中远 期再狭窄率比单纯球囊扩张术下降了15% 。
阶段三: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应用 DES的临床应用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的 里程碑。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6、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激光、旋切、旋 磨或PCI等)或CABG术后反复发作的难 以控制的心绞痛;
7、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 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 防队员等或医保需要;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8、非冠状动脉病变如先天性心脏病和瓣 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其易合并有冠状 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 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介入性心导管检查技 术
4. Swan-Ganz导管监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泵功能的评价 5.探查电极导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左心导管 冠脉加左室造影,诊断冠心病、先心病、瓣 膜病,确定手术指征和术后疗效的考核等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金标准!
然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也有其严 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至关重要!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和操作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 症
以确立冠状动脉疾患诊断为目的 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或评价治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