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野生荷花资源考察

合集下载

荷花调查报告

荷花调查报告

荷花调查报告荷花调查报告荷花,又称睡莲,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水生植物。

它以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生长环境而闻名于世。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荷花的生态特征和保护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荷花调查。

一、荷花的生态特征荷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区和湿地中。

它的根系发达,能够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起到稳定植株的作用。

荷花的叶片圆形或卵形,呈现出深绿色,表面光滑而有光泽。

花朵一般为白色或粉红色,有些品种还会呈现出黄色或红色。

荷花的花瓣多层叠加,形成了美丽的花蕾,散发出一种淡雅的香气。

荷花的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

它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量的水分供应。

同时,荷花对水质的要求也很高,它偏爱清澈、富含氧气的水体。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能在湖泊、池塘和河流中看到荷花的原因。

二、荷花的保护现状荷花作为一种珍稀的水生植物,其保护现状备受关注。

目前,荷花的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保护:为了保护荷花的生态环境,一些湖泊和池塘进行了水质净化和环境整治。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让荷花能够繁衍生息。

2. 种植保护:一些地区建立了荷花保护区,专门用于种植和保护荷花。

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繁殖技术,保护区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加荷花的种群数量。

3. 教育宣传:为了提高公众对荷花保护的认识,一些地方组织了荷花文化节和主题活动。

通过展览、讲座和互动体验,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荷花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三、荷花的文化意义荷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被赋予了诗意和美好的寓意。

它象征着纯洁、高雅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被誉为“花中君子”。

荷花还与诗词、绘画和建筑艺术紧密相连。

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以荷花为题材,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同时,荷花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古代建筑和园林设计中,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四、荷花的未来展望尽管目前对荷花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荷花的研究报告

荷花的研究报告

荷花的研究报告荷花的研究报告摘要:荷花是一种美丽的水生植物,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本研究报告对荷花的生态特征、分类、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旨在增加对荷花的了解和保护。

一、引言荷花是属于灯心草科的一种水生植物,具有丰富的观赏价值和文化象征意义。

我国因拥有广泛的水域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被誉为“荷花之国”。

荷花的研究对于保护水生植物资源,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中国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荷花的生态特征1. 荷花的形态特征:荷花根系发达,茎高可达2米,叶大且圆形,花朵多为白色或粉红色,花瓣呈鐘形。

2. 荷花的生长环境:荷花适宜生长在水域中,要求水质纯净,光照充足,水温适宜。

3. 荷花的花期和繁殖方式:荷花的花期一般在夏季,繁殖方式主要通过种子和分株繁殖。

三、荷花的分类1. 学名:荷花的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2. 分类:荷花属于草本植物,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草本植物目、灯心草科、莲属。

3. 荷花的品种:荷花的品种繁多,主要有单层莲、重瓣莲、混色莲、浮叶莲等。

四、荷花的文化意义1.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高雅、纯洁、完美、吉祥等。

2. 荷花在艺术中的应用:荷花是中国古代诗词和绘画中常见的意象,被广泛用于表现和传递美好情感。

3. 荷花在食品和药材中的应用:荷花的花瓣可以做成茶叶,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荷花的根、叶和种子也可以用于制作中药。

五、荷花的保护与研究1. 荷花的保护意义:荷花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起到关键作用,保护荷花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荷花的保护措施:加强对荷花生长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污染源;加强对荷花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荷花遗传多样性的保持和开发利用。

3. 荷花的研究与推动:加强对荷花的系统研究,深入了解荷花的生理特性和分子机制,推动荷花的栽培与生产技术的创新。

佳木斯市野生荷花——红莲引种栽培

佳木斯市野生荷花——红莲引种栽培

佳木斯市野生荷花——红莲引种栽培宋晓光【摘要】红莲是黑龙江省特有的野生荷花品种之一,自1995年开始,历时10年在佳木斯市杏林湖公园引种栽培成功,近几年又大面积的推广栽培,介绍了引种栽培管理经验,供寒冷地区引种荷花栽培参考.【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野生荷花;红莲;人工栽培【作者】宋晓光【作者单位】佳木斯市园林风景区管理处,黑龙江佳木斯15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2荷花(Lotus flower)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野生荷花——红莲是黑龙江省特有的荷花品种之一。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由于地处高寒地区,荷花在园林中少见栽培。

近年来发现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有大量野生红莲分布,为保护和利用野生红莲资源,1995~2005年我们对依兰县红星乡晨光村附近的野生红莲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试验地为杏林湖公园,公园位于市中心,南邻前站路,北邻佳木斯市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佳木斯大学医学院,西邻市重点高中,地理位置优越。

是市区内唯一有人工湖面的公园。

水域面积3.23hm2。

由于公园建于杏林河中上游,河水穿湖而过,因此得名杏林湖。

历尽10年时间越冬栽培实验成功后,于2005年定植杏林湖公园。

杏林湖湖面近1000m2,同时栽植少量睡莲、香蒲等水生植物。

2007~2008年增加荷塘面积近5000m2,引入白洋淀红莲、菱、美人蕉、千屈菜供观赏。

2009年塘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到9000m2,在主水面增设荷花仙子浮岛一组、雕塑市鸟—白鹳十只。

进入夏季荷花陆续开放,市民赏荷涌入公园纷纷拍照、赏荷。

为市民打造春观杏、夏赏荷、秋品菊、冬戏雪景观。

现将引种栽培情况介绍如下。

1 野生红莲引栽1995年6月10日从依兰县采挖野生红莲种藕3株,栽于花圃人工池内。

根据莲花喜阳、喜温、喜水等特性,池地选择花圃北端向阳背风处,四周无遮挡。

池长2.5m、宽1.5m、深0.8m,整个池底铺塑料膜,防止渗水。

大庆龙凤湿地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探究

大庆龙凤湿地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探究

大庆龙凤湿地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探究沈赫(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有着“地球之肾”称号的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不仅为水生植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空间,同时还为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提供了繁殖保护。

湿地可以有效地调节全球气候变暖,有着特殊低洼地形的湿地还可以起到抗洪防旱的作用,其污染降解功能为生态平衡提供了很大帮助。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保护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以大庆龙凤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内水生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分析水生植被在湿地中的生态功能,针对湿地环境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庆龙凤湿地;水生植物;生态功能1国内外湿地及水生植物研究现状1.1国外湿地及水生植物研究现状国外对于湿地科学的研究较早,理论和实际运用都早于国内。

国外湿地科学是以湖沼学和沼泽学为出发点,并在17世纪开始对湿地进行研究工作,关于湿地最早的研究内容是莱兰德的一本旅行游记,在莱兰德看来沼泽是由森林演变而来的[1]。

在湿地科学建立前期,欧洲学者们就开始对沼泽进行深透而系统的研究,包括物质来源、物质类别、开发利用的方式等,并依据这些研究成果成功创造建立了湿地科学基本理论[2]国外在湿地植物的传统培植和利用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公元前4700年,将睡莲花瓣编为花环就已经被用于古埃及帝王和僧侣的葬礼仪式中。

后期大量睡莲和水生植物被埃及帝王种植并用来观赏。

意大利人在16世纪开始把睡莲种植在园林中,将其应用为绿化装饰水池的背景物。

王莲在1801年的发现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勾起了人门对湿地植物研究的兴致。

19世纪40年代末是人们利用水生植物装饰、建造花园的第一个巅峰时期。

当时的富豪们痴迷于通过建造水景园以彰显其社会地位,各种热带水生植物被他们狂热地栽培和种植,他们花费重金和大量人力去寻找珍贵的水生植物品种,使得水生植物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

荷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荷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荷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荷花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在园林中的应用广泛,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荷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园林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荷花资源的特点、荷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荷花资源的特点1. 生长环境广泛荷花原产于东亚地区,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就有栽培荷花的记录。

如今,荷花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水塘等水域。

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需要的水质较为清澈,温度适宜即可生长。

2. 耐寒性强荷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对温度要求较高,但是在寒冷的冬季仍能存活。

它能够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分株繁殖。

3. 观赏价值高荷花的花朵美丽,色彩丰富,花型多样,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

而且它的花期较长,能够在夏季持续开放,成为园林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4. 药用价值丰富荷花的根、茎、叶、花等各个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提取的药物能够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尿、降血压等功效。

二、荷花在园林中的应用1. 观赏功能荷花在园林中主要用于观赏,其优美的花朵成为园林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园林设计中,常常会将荷花与其它花卉结合,打造出优美的花园景观。

2. 净化水域荷花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它的根系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盐和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一些城市公园的水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荷花的身影。

3. 保护水域生态荷花的茎叶在水中能够为水中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成为水域生态的一部分。

荷花能够隔离水域,保护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资源。

除了在园林中的观赏价值外,荷花的药用价值也为人们所重视。

在一些园林中,也会专门种植一些药用荷花,以供催花、饲养观赏鱼或者提取药材。

1. 荷花资源的多样性研究目前,对于全球范围内的荷花资源多样性研究并不充分,许多野生或者珍稀的荷花品种尚未得到详细的研究和利用。

加强对荷花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荷花栽培技术研究目前,关于荷花栽培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长环境、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黑龙江省野生红莲引栽研究

黑龙江省野生红莲引栽研究
的塘泥 。
3 野 生红 莲 栽 后 生长 发 育情 况
19 5年 栽 后 7 发 现 钱 叶 , 后 长 出 浮 叶 和 立 9 d 而 叶 , 长 势 较 弱 . 叶 很 少 挺 出 水 面 , 径 2 ~ 但 立 叶 5 3 c , 柄 高 3c 左 右 , 片 密 集 , 闭 池 面 7月 5m 叶 0m 叶 封
全越 冬 。

1月
2 日 7 9日 2 日 4
35 . 低 温 下 可 以安 C的
田, 使池 内土壤 泡透 。将种 藕均 匀栽 于池 中 , 时顶 栽
表 1 19 96年 1 4月 池 温 与 气温 变 化 情 况 -
温 度
5日
1月
2 8日 9日
2月
维普资讯
1 6
现 代 化 农 业
20 02年 第 4期 ( 第 2 3 ) 总 7期
芽 向南 与 地 面 呈 3 。 斜 栽 , 端 露 出 土 面 初 栽 时 0角 尾
黑龙江省野生红莲引栽研究
宋 晓 光
( 黑龙 江省 佳 木 斯 市 园球 花 圃 , 木斯 1 4 0 ) 佳 50 7
时 , 面 上 覆 盖 草 或 秸 棵 3c 厚 , 后 覆 盖 一 层 1 冰 0m 然 0

红莲资 源 ,9 5 8年 我们 对依 兰 县 红星 乡晨 光 1 9 ~1 9 9
村附近 的野生 红莲 进行 了引栽研 究 。
2c 厚土 , 防覆草 被风 刮走 。 0m 以 c池 温 监测 . 19 9 5年 1 1月 1 防寒 同时 , 5日 在
气 温 变 化 情 况 看 ( 表 1 . 温 最 低 值 是 在 1月 . 见 )气 2

建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建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建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发表时间:2011-10-24T10:50:59.73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刘震威[导读] 随着建三江的不断发展,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建三江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米都”。

刘震威(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黑龙江绥化 152061)中图分类号:S71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37摘要:随着建三江的不断发展,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建三江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米都”。

大量游客来此旅游,游客们除了关注建三江的绿色农业旅游景点外,更多的游客是冲着三江境内的几大自然保护区而来。

本文针对建三江三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进行分析,以便为游客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关键词:建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引言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处于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

具有“地球之肾”美誉的湿地有40多万公顷,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挠力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为出名,而且这三个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也较为典型,本次研究主要以这三个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介绍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及自然概况。

一、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同江市与抚远县交界之处,地跨同江市与抚远县两个行政区域,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其东为建三江前锋农场,西为建三江洪河农场,北以浓江防洪堤为界,南面与建三江鸭绿河农场接壤,地理坐标为E133°34′38″~133°46′29″,N47°42′18″~47°52′00″,其东西宽约17公里,南北长约19公里,总面积25161.8公顷,其核心区面积为7000公顷。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1984年1月11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11月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1月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五大连池——意料之外的美丽

五大连池——意料之外的美丽

水利史话收稿日期:2021-02-18兴凯湖是中国陆地边境地区最大的淡水湖,面积4380km 2,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境内,是中国、俄罗斯的界湖,南属中国(1080km 2),北属俄罗斯。

湖水从东北方溢出,最后流入乌苏里江。

在满语中,“兴凯”的意思即为水从高处流往低处的地方。

一提到湖水,人们脑海中呈现出的,或是水平如镜、波澜不惊的静谧,或是波浪翻滚、水光粼粼的壮美。

而在兴凯湖中,水波不兴与波浪滔天这两种景致却同时呈现了。

兴凯湖由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两部分组成,两部分虽然距离很近,但景观却迥然不同。

站在大、小兴凯湖之间的新开流水闸上向大兴凯湖眺望,只见湖水连天,波光粼粼,巨大的浪花冲击着湖畔的沙冈。

如遇大风,湖水掀起的浪更高、更大,实有一种置身大海之滨的感觉;而水闸另一侧的小兴凯湖,水则是静悄悄的,水面平如明镜。

这两个湖泊一动一静的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此等奇观的玄机,在于大小兴凯湖之间绵延着一处长达100多km 的天然沙冈,沙冈上密密地长满了当地特有的兴凯赤松,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

因此,当北风从俄罗斯方向吹来之时,大兴凯湖即显出一派波浪翻涌的景象,而风到了小兴凯湖一边,由于兴凯赤松的阻隔,便已是强弩之末,无力兴风起浪了。

兴凯湖是一座水源不断的淡水湖,几十条大小河流源源不断地向湖里注入,造就了这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春天,冰消雪融,兴凯湖的冰面开始破裂,形成大小不一的冰排,漂浮于水中,这冰排在湖风的吹动下互相撞击,堆成一座座“冰山”,间或有渔船在“冰山”之间穿行,宛若周游南极一般。

春夏之交,兴凯湖十几米长的湖岸上,杏花竞相开放,粉红一片,娇媚无比。

兴凯湖中还生长着许多荷花,每年夏季,这里便成了荷花的世界。

在世界湿地中,像这样如此大面积的野生荷花群是极为少见的。

而此处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被称做北大荒的湿地。

总面积330万多亩的兴凯湖湿地是世界上少有的面积广阔、极少污染、物种多样的湿地之一。

现在,它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野生荷花资源考察荷花原产中国而非印度,本世纪80年代,中国花卉科技工作者用大批无可辩驳的史料、论据,予以澄清。

对中国事荷花的世界散布中心和栽培中心,在海内外学术界取得共鸣。

然而,荷花的来源中心和散布中心在中国何处?各地野生荷花在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生境下生长发育状态及其变异,对研讨栽培种的演进规律,领导荷花育种,全面开发应用荷花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极为主要。

70年代以来陆续见有黑龙江省发明野生荷花资源的报道,尽管这类报道零星、简略,却为我们供给了宝贵信息。

笔者于1996年8月赴黑龙江省对野生荷花资源进行了一次考核,考核运动是沿黑龙江的重要支流及分支松花江、牡丹江、乌苏里江、穆棱河、挠力河、虎林河等大小7条河流而行,道路11市(不包含哈尔滨市、大庆市)和三江平源,深刻到农村僻野,对各市县所辖的大小8个湖泊、泡子,3个人工塘堰和种植池进行了实地考核,足迹涉及半个黑龙江省。

现对该省野生荷花的散布范畴、生态环境、生长状态、种或类型、维护应用等介绍如下:一、散布黑龙江野生荷花资源散布甚广,这次考核所到的8处湖泡,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黑龙江省西部的许多市县、甚至在纬度更高的北部五大连池邻近亦有野荷散布。

黑龙江野荷散布的地理地位为东经125°30′~134°17′,北纬43°30′~48°22′之间,笼罩了黑龙江省东南部。

在这大片土地上,野荷散布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其支流呼兰河、拉林河、蚂蜓河、牡丹江、穆棱河、虎林河、挠力河等河流两侧支叉旁的泡子里,或大型湖泊的边沿。

这里属平原,地势较平坦,江河两岸邻近多沼泽。

凡有沼泽处,多有野荷或其它野生水生花卉繁衍。

(一)属松花江水域方正县德善乡莲花池,面积约1600亩;桦川县江川林管站莲花泡,面积约225亩。

(二)属黑龙江水域富锦市新建乡新龙村莲花泡,面积约2100亩。

同江市乐业乡东风村敬老院后莲花泡,面积约100亩。

(三)属乌苏里江水域宁安市镜泊湖小北湖野荷,面积约8000亩;虎林县月牙泡(湖),面积约4000亩;密山市小兴凯湖白泡子,面积约2500亩。

据董振发等“黑龙江省荷花资源及应用”(《北方园艺》2期,1996)介绍,野生荷花在黑龙江还有23市县52处有散布。

其散布面之广,生长野荷的湖、泡数量之多,他处少见。

二、生态环境黑龙江省东南部江河纵横,湖泡棋布,水源、光照充分,土壤有机质丰盛,是驰名全国的“北大荒”黑土地域域。

在该省农业区划中属1-3积温带,野荷多散布在年积温2200~2600℃之间的第二、第三积温带的东南部。

具有代表性的哈尔滨地域(东经126°38′北纬45°45′,海拔117米)、佳木斯地域(东经130°5′北纬46°09′,海拔70~90米)和虎林地域(东经132°09′北纬45°40′,海拔50米)地理地位相距较远,但各景象因子差别并不明显(表1),较能反应黑龙江东南半个省的气象特点。

黑龙江东南部与武汉地域遥隔万水千山,气象差别极明显,而荷花却能在南北方生长良好,表明荷花对气象因子的适应性特殊强,这也是荷花能在黑龙江得以生息的症结之一。

黑龙江省东南地势低而平坦,构成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乌苏里江水系的支流、分叉密集如网。

降水高度集中,汛期到来,江河常泛滥。

水退后,邻近尽成沼泽。

这种大大小小的沼泽地,时而与江河贯通,时而各自成“泡”(所谓“泡”,含义基础与南方的湖或塘同)。

泡子里水流迟缓,有时干枯,面积历来无定数。

但水浅,一般水深0.3~1.0米,深者1.0~1.8米,最深3米。

土层深厚肥沃,属典范的沼泽泥炭土,厚度多在50厘米以上,呈微酸性反映。

这种松软而富含有机质的轻粘壤和相对稳固的静水,且无污染,非常合适荷花生长。

诚然,泡子水位涨跌无常,变更幅度大,对荷花的生长发育有影响,但并不危及生存。

这是因为荷花对环境具有很强的的适应性。

当枯水季节,泡子缩小,边沿一带暂时变成陆地,地面干燥,而地下仍坚持必定湿度。

荷花的地下茎——藕会伸向含水的土层,接收水份和养分物资,为地面上的荷叶供水助长,故人们常在莲花泡旁见到“旱荷”。

只要地下茎不干瘪、不冻坏,来年进水后,可萌发新叶。

荷花一般能耐1.5米深水,水深超过1.8米,立叶全被吞没,时光超出5天以上,则荷花逝世亡。

而散落在泥水中的当年新莲子和历年老莲子,自我维护机能特殊完美,在恶劣条件下,不萌发,一旦条件成熟,便萌发新株延续后代。

荷花的这种奇特本事,是长期适应水生环境而形成的。

荷花的地下茎不耐-5℃低温。

据黄砥龙介绍,虎林月牙湖荷花散布面积1200亩,水深0.8~3.0米(荷花散布区水深0.5~1.7米)。

每年11月上旬结冰封湖,2月份湖外冻土深达1.8~2.0米,这时在荷花散布的湖面上打洞测量:冰层厚65~70厘米,冰、水间空气层20厘米,水深10~30厘米,水温2℃左右。

湖泥未冻,莲藕安全,与哈尔滨太阳岛引种野生荷花后历年情形相似。

证明黑龙江省的野生荷花,凡长在水深1米以上的湖、泡子里,地下茎安然无恙。

长江流域的无霜期长,大湖里的荷花年生育期为180~190天,而黑龙江东南部地域的无霜期短,野生荷花生育相对缩短为100~130天。

南北方冬季气温差距大,达17~18℃,夏季相差6~9℃,而且黑龙江东南部7、8月平均气温达20℃以上,日照时数比江南长得多,这对长日照植物荷花的发育极为有利。

故7月份是那里野生荷花的盛花期,这段时光,与长江流域荷花齐放。

花后,黑龙江荷花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光足够完成后期发育(即莲实成熟期)。

考核组所到的8个湖、泡,其中镜泊湖未见荷花,虎林县月牙泡因涨水荷花被淹,仅见几片荷叶,其它6处罚为两类:一类是人为干涉较多,野生荷花所在的自然生境原貌不同水平的有所转变,如初步开发为旅游景点的密山市小兴凯湖泊泡子、方正县德善乡莲花池、桦川县江川林管站莲花泡和离居住区过近的同江市乐业乡东风村敬老院莲花池。

另一类是人为干涉极小,自然生境保留较完好的莲花泡,如富锦市新建乡新龙村莲花泡和宁安市小北湖。

小北湖位于镜泊湖北50公里,面积约8000亩,由一养殖场看管,邻近无居民,四周林木葱茏,环境幽雅。

湖水深0.5~3.0米,透明度0.8~1.5米,ph值6.2,底泥为炭土,厚约50厘米。

野生莲群丛成块状散布在湖的若干边沿或稍近湖心。

盖度(8月8日)为80~90%。

伴生种沉水类有狐尾藻、黄花狸藻、大茨藻等。

挺水植物有芦苇、香蒲,岸边有千屈菜、水蓼、红芒稗等。

在莲群丛前浮水类有荇菜、菱、白睡莲等,尤其是白睡莲笼罩度极大。

部分野荷被水淹,仍有大批立叶面矗立水面。

荷花正盛开,有的挺水尺许,有的贴水,较繁密,红艳喜人。

由全部植被构成大的水生生态景观,实属罕见。

三、性状特点黑龙江东南部的野生荷花生长健旺,植株挺立,花朵硕大,花色艳丽,可与关内野莲和栽培品种媲美。

其特色是能耐1.8米深水,花高于伴生立叶20厘米左右,故欣赏价值高。

黑龙江东南部荷外部形态特点十分接近,但与山东微山湖红莲、湖北洪湖红莲不尽雷同(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原产于黑龙江东南部各市县的野生荷花,其叶径、花径、瓣径、瓣数、雄蕊数、心皮数等略有差别。

现代分类学和进化理论以为:组成同物种的不同个体或居群,并非同一模式的原封不动的拷贝。

相反,在这些个体或居群之间存在着各种情势和水平不同的形态变异。

可见各地野生荷花有这些差别就不足为奇。

而且,很大水平上是受不同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成果。

联合前面讨论,我们认定黑龙江东南部各地的野生荷花在形态、生理、遗传和适应性上基础一致,属同一生态型物种。

如果将黑龙江东南部野生荷花视作一个品种看待,则定品种名称为‘黑龙江红莲’[(nelumbo nuifera cv.heiilongjiang honglian)(hialong-ji ang rose)]。

微山湖红莲、洪湖红莲基础同属另一生态型,与黑龙江红莲的重要差别为:后者立叶长宽比大,达10厘米左右,前者仅在5厘米以内;后者花托呈钟状,顶端稍凸,内边沿下陷成沟状圈。

前者花托呈环杯状,顶平,内边沿无显明沟状圈。

尤为突出的是心皮数相距甚大,黑龙江红莲最少为21枚,最多达60枚,平均30枚。

而微山湖、洪湖红莲最少14枚,最多22枚,平均17枚。

心皮数的多少与原始状有关,胡特钦朗早于70年前在《显花植物家族ⅰ.双子叶植物》[《the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 ⅰ.dicotyledong》by j.hutchinon龙门书店翻印本,1926年]中有阐述:“同种植物中多心皮者较少心皮者原始”。

据此可知,黑龙江红莲比微山湖红莲、洪湖红莲更原始。

四、种质源流莲属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来源最早的种属之一。

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在北半球许多水域地域已有散布。

前苏联尼古拉·巴甫洛夫1926年就指出:遗传变异最丰盛的处所作为该种植物的来源地,这是推断植物来源的最基础的方式。

进而他把地球上很多作物来源分成8个区域,其中属中国地域来源的列有24种,莲为其一。

前苏联另一古植物学家a.h.克里会托弗维奇明白指出:莲属发明于北美北极地域和亚洲黑龙江流域的白垩纪,以及欧洲和东亚(今俄罗斯库页岛以及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古植物学》1965)。

以上均证实中国事荷花来源地。

后遭遇第四纪冰期低温劫难,北半球的大部分植物均绝迹,而莲属的两个种,一是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另一个美国莲(n.lutea)居然与中国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boides)、中国鹅掌楸(lirodendron chinese).银杏(ginkgo biloba)、美洲红杉(sequoia sempervirems)、美国鹅掌揪(l.tulipifere)等同为孑遗植物的代表而幸存下来。

当时散布在黑龙江地区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news/lunwen/201212217274340055.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