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学案(八年级生物)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案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案篇一: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设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设计教学思路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前两节《基因控制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
同时这节课的学习也是《人类性别遗传》的基础。
这一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先用单眼皮和双眼皮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提问,引出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再从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过程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理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
在课程中穿插一个小试验,帮助学生理解杂种子二代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基因组成。
最后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学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的生物学现象。
孟德尔遗传学定律讲究灵活运用,因此在课程结束时设计了两道“课后继续探究”,以便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深入研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孟德尔,了解豌豆杂交试验。
理解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2.运用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探究生物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能力目标1.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的能力2.尝试借鉴运用数学方法探究生物学问题情感目标认识生命的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1.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2.孟德尔遗传学定律3.运用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探究生物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教学难点1.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2.由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推导出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教学方法讲述法、推导和实验综合使用教学过程一引言子代获取了父母遗传下来的基因,但子代的性状和父母并不完全一样,有些些地方像父亲,有些地方却又和母亲相似。
例如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观察并统计父母和自己以及兄弟姐妹的眼皮性状。
很多同学发现了父亲是双眼皮、母亲是单眼皮(或者反过来),不同家庭的孩子中既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用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来解释。
二孟德尔遗传学定律1 孟德尔个人介绍提出问题①孟德尔选用什么植物作为实验对象?纯种豌豆②研究了哪些相对性状?豌豆的茎杆高度,高豌豆和矮豌豆学生作答①孟德尔选用纯种豌豆作为实验对象②实验研究了豌豆的茎杆高度这个性状,有高豌豆和矮豌豆这对相对性状 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遗传学定律(1)(2)由上图可以得出结论Ⅰ: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分为两类,纯种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的性状叫隐性性状(3)孟德尔做了一个猜想:生物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如上述实验中的高茎,表示为D);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小写字母表示(如上述实验中的矮茎,表示为d)。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3、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高植株DD矮植株dd高植株Dd结论: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后代Dd只表现显性性状;只有基因组成是dd时,才表现隐性性状;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联系实际,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2、禁止近亲结婚人类遗传病相当一部分是由治病基因引起的。
如果是显性的,从外观就可以发现;如果是隐形的,只有是aa时才表现。
近亲结婚,这种aa的组合率会大大提高,使后代患病。
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看书分析讨论表述交流相互质疑得出结论表述交流归纳整理得出结论表述交流相互质疑得出结论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创设情景:A双眼皮a单眼皮AAaaAaAa其表现型是什么?组织学生看书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思考问题)质疑:双眼皮的父母会生出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吗? AaAaAaAaAAAaAaaa双双双单质疑:为什么不允许近亲结婚呢?联系实际举例分析组织学生看书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备课

、CC、cc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B.控制人类性状的基因都是显性基因 C.人体中1个显性基因和1个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显性性状 D.如果无耳垂的基因组成为dd,则有耳垂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
4、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可能性大的原因是( ) A.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
如果父母都有耳垂,其子代中出现了无耳垂个体,那么父母基因型分
别是( )
A.父亲:AA,母亲:Aa
B.父亲:Aa,母亲:Aa
C.父亲:Aa,母亲:aa
D.父亲:aa,母亲:AA
7(2014十堰). 已知马蛔虫体细胞内有2对染色体,下列图示能正确表
达马蛔虫生殖细胞中染色
体组成的是( ) A a
A b
a B
(1)图中③的基因组成为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能卷
舌与不能卷舌中_
为显性性状。
(3)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有
种类型,若他们的一个孩子表现为能卷舌,则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为
。
达标测评平均分
达标率
备注
宁阳实验中学
初二 年级 学科: 生物 备课人:
课题名称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总 课时
课标要求 举例说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认同优生优育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显性性状,什么是隐性性状。 2.举例说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并能利用图解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之间禁
限时作业
宁阳实验中学
年级 学科:
备课人:
一、选择题
初中基因的显隐性教案

初中基因的显隐性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
2. 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3. 能够运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
教学重点:1.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
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教学难点:1.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规律的推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1. PPT课件:介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相关的实例。
2. 教学材料:有关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如基因的概念和性状的遗传。
2. 提问:我们知道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性状会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来,而有些性状却不会表现出来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显性基因是指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来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指在生物个体中不表现出来的基因。
2. 讲解基因的传递规律:当一个生物体拥有两个相同的显性基因或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它会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一个生物体拥有两个隐性基因时,它不会表现出该性状。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实例:以人类的眼睛颜色为例,解释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如何影响眼睛颜色的表现。
2. 引导学生分析实例:通过观察和推理,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个体中的表现。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遗传疾病的预防。
2. 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讨论。
五、小结和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理解。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如为什么子女会继承父母的某些特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初中生物_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列说出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什么是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让学生了解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是如何传递下去的,并了解显性性状的基因型的写法,隐性性状基因型的写法。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增强学生勇于向传统挑战的勇气。
(3)让学生认同优生优育。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2.掌握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3.描述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是如何传递下去的。
(二)难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准备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示意图。
(2)准备大量的红色卡片和透明颜色的卡片。
(二)学生准备(1)做好课前的复习及预习。
(2)多媒体课件。
(3)搜集科学家孟德尔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五、作业设计一、相信大家都知道达尔文,他是19世纪伟大的生物学家,也是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和表妹爱玛美好的爱情故事也让世人很是羡慕,然而,他自己却受到了自然规律的无情惩罚。
从科学角度来看,达尔文与其表妹适合结婚吗?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吗?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有遗传缺陷的人呢?请说出你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六、板书设计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实验一:高茎×矮茎→高茎DD × dd →Dd实验二:高茎×高茎→高茎:矮茎=3:1Dd × Dd →DD Dd Dd dd高茎为显性性状DD或Dd 矮茎为隐性性状dd(二)禁止近亲结婚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学情分析:在学习了前两节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符合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一个生物科学综合门户网站,包含了生物学各个领域的最 新研究成果和资讯动态,有助于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前沿 进展。
科普文章阅读指导
1 2
如何阅读科普文章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科普文章的方法,包括快速浏 览全文、抓住文章主旨、理解专业术语等技巧。
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
介绍科普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素养。
06 资源推荐与拓展 阅读
相关书籍资料推荐
《遗传学导论》
适合初中生阅读的遗传学入门书 籍,内容浅显易懂,有助于理解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
《基因的故事》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介绍了基 因的发现、遗传规律以及基因技术 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 遗传学的兴趣。
《生物学基础》
针对作业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 应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和作业设计,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
习需求。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薄弱环节, 教师应加强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帮助 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拓展活动,如生 物奥赛、科技创新大赛等,以提高学生
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
基因显性与隐性的概念及其与遗传现 象的关系。
难点
如何运用基因显性与隐性的知识解释 一些复杂的遗传现象,如多因素遗传 、基因互作等。同时,学生对于抽象 概念的理解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02 教材内容解读
基因显性与隐性定义及特点
显性基因
能够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通 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成中仍然存在。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基因显性与隐性的概念,理解遗传现象中显性与隐性的关系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遗传现象。
【预习导学】《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导学案(解析版)

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适用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
2.掌握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3.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4.近亲结婚的危害。
重难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重点)用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命现象。
(重点)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命现象。
(难点)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孟德尔将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又把子一代杂种高茎豌豆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子二代植株也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
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了解释。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如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表现出的性状(如矮茎),叫做隐性性状。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
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例如,亲代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即Dd。
(4)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
如果子一代之间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均等,子二代决定豌豆高、矮茎的基因组成会有DD、Dd、dd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高茎,也有矮茎。
可见,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二)禁止近亲结婚1.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2.当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纯合时,个体表现为有病,很多在婚配或生育前就可察觉,但是,如果基因是杂合时,个体表现是无病的,却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婚配或生育前一般是不清楚的。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指导杂交育种;预测和控制某些遗传病的发生。
伴性遗传规律
伴性遗传的概念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 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的特点
交叉遗传(色盲和血友病基因是 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 孙的);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 病(色盲);父患女必病,子患
母必病(血友病)。
3
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包括 分析问题的思路、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等。
拓展延伸:现代生物科技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介绍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其在遗 传病治疗、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前景。
基因诊断与治疗
介绍基因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如基于基因突变的疾病预测、基因 疗法等。
手段。
细胞移植
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培养和扩 增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如造血干 细胞、心肌细胞等,用于细胞移植 治疗。
组织工程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和生物材料,可 以构建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组织 或器官,用于修复或替代受损组织 或器官。
发酵工程在医学领域应用
抗生素生产
通过发酵工程技术,可以生产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细菌 感染等疾病。
孟德尔遗传实验及其定 律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 遗传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 念,掌握孟德尔遗传实验 及其定律,了解基因型与 表现型的关系。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 物遗传现象,解释基因显 隐性在遗传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理解生物遗传的奥秘, 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学案(八年级生物)
1、基因有和之分,大写字母表示,小写字母表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隐性基因不能够遗传下去
B、性状可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基因也可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C、显性性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表现出来
D、隐性基因是不能表达出来
3、下面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4、一只雄老鼠由基因组成为Dd的受精卵发育而来,那么该个体能产生()
A、一种精子D
B、两种精子D和d
C、一种精子d
D、一种精子D或d
5、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结婚的是()①直系血亲②直系亲属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④三代以内的旁系亲属⑤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
A、①③
B、③⑤
C、①④
D、①③⑤
6、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A、近亲结婚后代一定会后遗传病
B、近亲结婚后代得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人类的疾病都由隐性基因控制
D、近亲结婚后代都会得遗传病
7、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夫妻的基因组成都是Bb,那么他们子女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A、BB Bb
B、Bb Bb
C、BB bb
D、BB Bb bb
8、番茄果皮红色(R)对黄色(r)是显性。
如果把纯合的红色果皮番茄的花粉授到黄色果皮番茄的柱头上,则黄色果皮番茄植株上结出的番茄,果皮是()
A、黄色、基因型为rr
B、红色、基因型为RR
C、红色、基因型为Rr
D、半红半黄、基因型为Rr
9、一对夫妻,丈夫惯用右手(RR),妻子惯用左手(rr)。
他们生了一个惯用右手的儿子(Rr),由此可推断基因是显性。
婚配方式家庭数目子女父亲母亲蓝眼褐眼①蓝眼蓝眼1506250②蓝眼褐眼158317322③褐眼褐眼302582
10、人类的眼睛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
在丹麦。
蓝眼睛的人相当的多,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的调查后得到以下数据:(1)根据表中第组数据可推知褐眼基因是性基因,蓝眼基因是性基因。
(2)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写出上述三组婚配中双亲的基因组成:① ② ③ (3)第二组家庭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如果他们与褐眼异性婚配,所生子女中为蓝眼的概率是。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班级姓名
1、人的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其来源是()
A、有的来自父方,有的来自母方
B、女孩的来自母方,男孩的来自父方
C、没有任何规律
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的组成是()
A、44+XY
B、23+Y
C、22+X或22+Y
D、23+X或23+Y
3、下列有关男女性别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男生女决定于女性
B、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C、总体上看,我国人口的男女比例大约是1:1
D、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同的
4、人的性别决定与染色体有关,男性的表示方式是,女性的表示方式是。
5、下列细胞中不具有成对染色体的是()
A、玉米叶肉细胞
B、皮肤细胞
C、青蛙的受精卵
D、鲫鱼排出的卵
6、下列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A、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下一个单眼皮小孩
B、高秆小麦和矮秆小麦杂交后代为矮秆小麦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一个有耳垂的小孩
7、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A、长期在外做事的民工皮肤都很黑
B、同株玉米上结的种子有大有小
C、缺少氮肥的植物叶片发黄
D、同种花生在肥沃处的种子比在贫瘠处的种子要大些
8、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生物变异称为,只是由环境变化而引起的生物变异称为。
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的生存有利
B、变异成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C、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的生存不利
D、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
10、科学工作者将一种高秆的开白花的水稻与一种矮秆的开红花的水稻作亲本进行杂交。
在子代植株中出现了白花、高秆,矮秆、红花,高秆、红花,矮秆、白花四种类型的水稻,选出其中的高秆、红花进行培育,经若干代选择培育后便得到高秆、红花的新品种。
据此回答:(1)题中提到的水稻的相对性状有哪些?
(2)子代中出现了和亲本一样性状的水稻,这种现象叫。
(3)子代中出现了赶秆、红花,矮秆、白花两种新类型,这种现象叫。
这种新类型出现的原因是。
(4)这种人工选育新品种的办法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