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标准化生产看农产品质量安全

合集下载

立足农业标准化生产科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立足农业标准化生产科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0 0 万袋 ) 。
2 . 助 农 业 龙 头 企 业 发 展 农 业 标 准 化 示 范 基 地 6借
家, 品2 , 产 0个 发展规模 10 0 10 公顷 。 还有雁鸣湖 工贸 、
宝利 祥蜂业 等 5 企业 ,4 产品分别 被评为 “ 家 1种 国家级
5整 顿市 场 。 . 健全农产 品质量安全监管体 系
亩。
农药 、 化肥 、 种子等农 资市 场的监管力度 。
5. . 1突出重点产 品整治 在农 资的购销旺季 ,结合 1
3做好检测服 务 , . 健全农产 品质量安全检测体 系
敦化市农 产品质量 安全检 测中心 , 有检测 人员 8 省 、 现 州农委 《 资打假 专项治理行动 实施 方案》 《 农 、打击侵 人, 检验 ( 化验 ) 1 间 , 器设备 4 台 ( )能够 定期 室 1 仪 1 套 ,
有据可查 有理 可依 , 完善了质量安全监管体 系。
品牌是标准化的产物 , 更是企业的生命。敦化市高
度 重视培 育特 色品牌 、 争创省 级 国家级 名牌 产品 , 支持
2 . 4创新 科技推 广服 务 方式 结 合农 业科 技入 户和 做大做 强优势产业 , 增强整体市场竞争能 力。 同时 , 发挥 农民培 训项 目, 结对培 育农 业示范户 20 00多户 , 加快 了 市场 引导作 用 , 过各类农交会展览 、 通 展销等形式 , 不断 农业标准化技术成果转化 。 主要技术成果 的入 户率和 应 扩大名牌影响 , 加快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 价格优势转 用 率达 到 7 %以上 , 全市农业标准化 生产 发挥 了重要 变 。截 至 目前 , 5 对 全市有鸿发 食品等 2家可使用有机 食品
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问题 , 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 提高了 合 5个 乡镇 农 产 品质量安 全检测站对 农产 品批 发市场 农产 品的 质量 安全和效 益 ,深受农 民群 众的欢迎 和好 的农产 品检 测次 数 1 0次 , 测种 类 1 检 5种 ; 中心市场 对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的相互促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只有保证
01
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实现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通过实施
02
农业标准化,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相辅相成,相互促
03
进,共同推动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的相互促进,有助 04 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
促进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的基 础,只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促进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高农产 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 于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 形势严峻,存在
诸多问题
农药残留、重金 属污染等问题突
04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制定农业标准:根据农产品质量安 全要求,制定相应的农业标准
培训农民:对农民进行农业标准化 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标准化意识
推广农业技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 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监管: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 监管,确保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效果
农业标准化的成效
01 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标准 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和安全性
0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标准化 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03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通过标 准化生产,促进农业科技创 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04 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标准化 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增 加农民收入

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农业安全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建立和推行一套科学、规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高效、稳定进行的一个过程。

标准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风险,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目标是保证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标准化对于农业安全生产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标准化能够确保农业生产环节的安全。

通过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化农业生产行为,减少人为因素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

例如,在农药使用方面,标准化管理能够确保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安全存储,减少农药残留风险。

其次,标准化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通过建立产品质量标准,规范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

例如,在农产品包装方面,标准化能够确保包装材料的安全无毒,减少对农产品的污染和变质。

再次,标准化能够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灾害防范措施,能够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例如,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标准化能够规定种植技术和施肥方法,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灾害风险。

最后,标准化能够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标准,能够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土壤保护方面,标准化能够规定土壤养分管理和土地利用标准,减少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总之,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能够全面规范农业生产行为,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竞争力,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产标准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产标准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产标准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农业生产标准化成为必要的措施之一。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产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和消费者利益的影响。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长、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和消费过程中,无毒、无害、合法、合规、合格,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的特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饮食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果农产品质量不达标,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还可能导致市场混乱和社会不稳定。

因此,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生产标准化的作用农业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标准,规范农业生产活动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还能够加强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和管理,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推行可以有效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规范使用农药、化肥和兽药的使用,减少农产品中农残、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的含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

同时,农业生产标准化还能够规范农产品的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确保农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和质量要求,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产标准化的互动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产标准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最终目标和成果,而农业生产标准化则提供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和手段。

农业生产标准化强调规范和标准,要求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减少质量安全隐患。

通过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农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促使农业生产走向标准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爆发和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增加,迫使政府和农业部门加强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指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进行种植、养殖、加工等环
节的生产活动。

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来谈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首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严格遵守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标准规定,可以有效控制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减少农药、化肥等对农产品的污染,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其次,标准化生产可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农产品更
容易通过质量检验和认证,获得市场的认可和信任,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

另外,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
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首先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标准意识和
操作技能。

其次要加强监管和检测,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违反标准的处罚力度,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标准化生产的认识和支持,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市场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总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认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方向迈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积极贡献。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指按照国家、地方或行业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农业生产的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以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
品安全、提高农业效益等目的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严格管理每个环节,遵循科学技术标准,控制各种农药、化肥、
饲料等对农产品的污染,以及不良气候条件对农产品的影响,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
加值,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信心。

2. 保障食品安全
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和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多种标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止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化学物质,杜绝农产品中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超标现象,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为人
民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食品。

3. 提高农业效益
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规范化管理不同环节的生产流程,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和生产能力,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
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步伐。

4.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一种先进的农业现代化生产
方式,从种植、养殖、加工到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完全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能够促进农业
产业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水平,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之,农业标准化生产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效益、促进农
业现代化具有重要而且深远的意义,也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 来 。为 提高沙湾县 农作物标准 化种 植 水平 、单产 及增加种植 的可 比效益 ;沙湾 县质监局和农 业局强 强联 手 ,依照 县委 政府 指 示,提 出了制定我县农 业地方标准 。依据 国家 、 自治区农业 生产有关标准文 献和我县 多年来农 作物栽培技 术;充分考虑 了我县地 域特 点和 气候条件 ,并根据无 公害、绿色食 品农业标 准化生产 技术指导 原则、产地环境 技术 条件、农 药合理使用准 则、肥料使用准 则等相关 内容和要求 ;技术指标来源于多年、 多点的试验 、示范和高产 典型经验 。对我 县 农 业种植技术 标准进行 了技术备案发布 ,标 准涉及全 县种植 的 5大类、2 1 种农作物 、2 6 种 栽培技术 。农业局将标 准文本装 定成 “ 沙 湾 县农业地方 标准备 案材 料汇编 ”发放到全 县 各 相 关 单 位 ,使 全 县 种 植 业 标 准 化 生 产 有 了统 一 的标 准 参 照 实 施 生 产 。农 民 按 标 准 化 组织生产 ,全县完成标准化示范点 2 0 0个, 通过事 实证 明 “ 一 项 标 准 胜 过 十 万 精 兵 ”农 业 标 准 化 正 在 成 为 农 民脱 贫 致 富 的金 钥 匙 。 在 此基础上 ,县委 、政府 把现代农 业示 范 区 建 设 做 为 推 进 农 业 现 代 化 建 设 的载 体 和 突破 口:一 是全县建成标 准化 、规模 化的现 代农 业示范区 1 O个 。县财政 向 9个示范园区 补助 7 O万 元 资 金 用 于 示 范 区建 设 ,农 业 局 整 合相关项 目资金 ,加大 对示范 区支持力度 , 免费发放有机肥料 2 3 6吨 , 微肥 2 O吨 ,频 振 式杀虫灯 1 6 0盏 。 在 全 县 3 8个 标准 化 示 范村 建立涉 及棉花 、小麦、玉米 、辣椒、番茄 、 打瓜等 1 3种 作 物 、 辐 射 带 动 6 O万 亩 的农 业 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 。 二 是创建全 国绿色食 品原料基地 。申报 创建全 国绿色食 品原料基地认证 3个 ,面积 4 5 . 8万亩 ; 目前我县 已获得创建全 国绿色食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生产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生产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日益严格。

农业标准化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农业标准化,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

这些标准和规范涵盖了农产品的品种选择、生产环境、生产技术、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稳定、安全可靠,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农产品安全生产,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或减少农产品受到污染、变质、损坏等情况,从而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不仅关系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农业标准化对于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能够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稳定。

通过明确规定种植、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如施肥、用药、灌溉等,能够有效控制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从而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例如,在蔬菜种植中,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控制农药残留量,能够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其次,农业标准化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强调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避免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同时,标准化还鼓励采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再者,标准化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符合国际标准或国内先进标准的农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

然而,当前我国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农民对于农业标准化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许多农民习惯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对于标准化生产的理念和技术了解不足,认为标准化生产会增加成本和操作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农业标准化生产看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为例戴强鲁怀坤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摘要: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而生产是基础性环节,没有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就没有食品安全。

按照优质、无害进行标准化生产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项主要措施和途径。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河南是全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研究入世后如何迎接国外优质小麦对我们的冲击,对河南乃至全国意义重大。

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河南优质小麦在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难点与困惑,提出了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优质小麦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Abstract: Food safety is an item of system engineering. It involve all the parts of produce、transportation、store、machining and sales. Prod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among all the parts. Because there is not corps produced safely, food production must not be safety. Producing according to high quality and innocuity is a mostly measure and approach ensuring food safety.Wheat is one of three corps in china. Henna is the largest main production area of wheat cultivated. Wheat sown area and total output is in the head of all whole China. It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henna and even all the country studying on how to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impacting from the foreign high quality wheat after China entering the WTO.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ly research, this article ha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 and ponder with the question、difficulty and puzzle of wheat standardization production in Henan.Key words:high quality wheat;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food safety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或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然而,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却日益严峻,农产品中的有害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导致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每年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不仅危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一个主要“瓶颈”。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从农业标准化生产这一源头抓起,没有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无从谈起。

本文以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为着眼点,重点探讨与解决农业标准化生产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

一、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的现状(一)基本现状河南是全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

2001年全省小麦面积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19.5%,总产量占全国的24.5%。

特别是近几年来,全省小麦生产连年丰收,总产量自1996年连续6年超过200亿公斤以上,最高历史水平达到237.2亿公斤,标志着河南小麦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河南从1998年开始着手进行小麦的品种、品质结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999年全省种植优质小麦284万亩,2001年增加到1514万亩,2002年发展到2170万亩。

200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调整小麦的品种、品质结构,并抓好小麦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以此带动全省粮食生产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提出“十五”期间,要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优质小麦主导品种逐步明确,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按照“专家推荐、示范鉴定、市场引导、企业确认、农民自愿”的原则,河南省已初步评价和确定出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加工用途需要的主导与搭配品种和早、中、晚茬,强、中、弱筋配套的优质小麦品种群。

二是优质小麦区域化布局渐趋合理,规模化连片种植面积明显扩大。

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生态条件、土壤质地和品种品质性状表现,全省已初步形成了豫北、豫西北地区土壤质地偏粘、肥力水平较高、小麦全生育期特别是抽穗后降雨量偏少、光照相对充足的强筋小麦种植区;豫南淮河沿岸中低产沙土地和稻茬土区的弱筋小麦种植区;豫中、豫东和豫东南、豫西南以中筋小麦为主、兼种强筋小麦的种植区。

同时,为便于各类专用优质小麦单收、单打、单储、单销,避免混杂,确保品质性状的一致性和质量的稳定性,各地普遍实行集中连片种植。

三是订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不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基本形成。

随着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粮食部门、加工企业与农业部门、基层政府或农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了诸如“龙头企业+科研单位+种植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使我省优质小麦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二)标准化生产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在生产方面,一是真正能够满足市场和企业要求、达到既高产又能完全替代进口的过硬优质小麦品种还很少,不能适应大规模发展优质小麦的需要。

近十年来,我国育出了不少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但从整体水平看,与进口小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例如:判断面筋含量和质量综合指标的沉淀值,国外面包小麦一般都在50毫升以上,而我国品种一般只有20至30毫升。

二是缺乏优质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和专用的化肥农药。

在我们调查的几个县中,虽然也看到了技术部门和收购企业发给农民的“明白纸”之类的优质小麦生产的技术资料,但没有国家或地方统一的操作规程标准,更没有优质小麦生产的教科书。

三是优质小麦生产规模化程度整体不高。

据统计,2001年全省1514万亩优质小麦中3000亩方880个,5000亩方317个,万亩方174个,3000亩以上成方连片种植面积占优质小麦面积的46.5%;整乡种植优质小麦的有13个,5万亩以上的乡镇12个,20-30万亩的县有17个,30万亩以上的县有16个。

虽然也取得了这些成绩,但优质麦生产面积仍有50%以上不能成方连片。

在产品品质方面,主要是整体品质较差且不稳定。

与进口麦相比,国产优质麦的品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品质不全面与品质不稳定两方面,即部分单项指标很高、综合指标不高,同一品种品质不稳定。

国外进口小麦之所以受面粉厂的欢迎,其原因是多年来同一标号的小麦品质指标稳定一致。

而我国的优质小麦由于千家万户种植,管理上千差万别,同一个品种不同年份间品质指标变化很大。

同一个品种、同一个年份间不同的货源质量相差很大。

据国家粮食局2001年优质商品小麦品质测报结果,在测试的456份样品中,所有指标达到优质小麦国家标准的仅为79个,其余样品因粗蛋白或湿面筋、稳定时间两方面指标达不到要求,均无法达到优质小麦国家标准。

另外,加工企业使用国外优质麦,取七八次样就知道如何配比,而国产优麦有时竟要取样八九十次甚次上百次,成本太高。

在产业化经营方面,一是产业化经营的链条还不够稳定和完善,甚至有些地方还没有形成产业链条。

二是订单收购的比例偏低。

据我们对延津、沈丘、获嘉和临颍等县130家优质小麦种植户的实际调查,按订单种植的农户为37户,仅占被调查农户的28.46%。

即使已经签订收购合同的订单,由于缺乏制约监督机制,违约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是精深加工的规模、能力、程度不高。

我国目前虽有面粉加工企业1万余家(日产面粉50吨以上),但具有精深加工能力的日产1000吨以上的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不足10家,而这些企业加工的面粉品种大都不超过20个,而美国有100多种专用粉,英国有70多种,日本有60多种。

与国外相比,专用粉的品种还远远不能满足食品工业的要求。

四是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中介组织还比较缺乏。

在我们调查的四个县中,只有延津县有小麦协会,而这一协会也只是粮食部门的附属。

其他县都是靠政府、加工或销售企业直接与农民合同收购。

五是缺乏知名品牌。

据我们调查,河南省以原粮出售的优质小麦只有延津的“金粒”一个知名品牌。

六是粮食收购部门缺乏优麦检测设备。

虽然国家明确规定优质小麦的收购价要高于普通小麦10%,但由于优质小麦从表面上看不出与普通小麦的差别,测定优质小麦是否优质,关键要看其蛋白质含量、烘烤品质和面筋含量等综合指标,而当前大部分粮食收购部门却没有这些检测设备,由收购人员凭感觉、靠经验作为优质小麦鉴定标准,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二、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的难点与困惑(一)分散的家庭经营问题优质小麦的种植不同于普通小麦,必须采用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做到单种、单管、单收、单打、单运、单贮才能保证其质量。

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小麦品质之所以远高于国产优质小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小麦都是按不同的生态区划定种植区域,一个区域内大规模连片种植同一个品种,从而保证了小麦品质的稳定。

但目前我国优质小麦仍然采用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据我们在河南省发展优质小麦最好的延津县的调查,石婆固乡集南村一个村就有8901、9023、豫麦34、新麦9号、矮早等5个品种。

这种优麦品种小规模混杂种植,是导致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在诸多农作物品种中,小麦是最适宜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容易实现标准化的作物,如何突破我国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家庭经营模式,就成为理论上、政策上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农民素质问题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改革、发展的大局。

农民素质也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的关键,标准的掌握、新技术的实施、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应用等都与农民的素质有密切的关系。

据我们对河南省延津县、沈丘县、临颍县、获嘉县等地的调查,在农村高中生15.92%、初中生29.27%、小学生19.44%、文盲35.36%,并且大部分高学历的劳动力还都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绝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妇女,这部分人恰恰是较低文化素质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