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

合集下载

美国博后

美国博后

当你有了到美国作博后的打算时,当你准备发CV时,首先要考虑好三个问题:(仅限生命科学)1 博后是干什么的?答:干活+training2 为什么要来做这个?答:个怀鬼胎3 能做一辈子么?答:可以,但你想么?博后没有什么确切定义,但总的来说就是一种training。

读完phD后再继续的training。

虽然有人说本科生就可以来做博后,其实是错误的,博后名字起得很明白,各位受过教育的看官为何还要故意曲解它的意思呢?其实对美国人来说博后就是博士毕业后的一段training,但是有很多中国人本科毕业后在这里也作博后呀,其实是钻了空子,用的都是所谓的MD。

关于这个问题,奉劝各位本科同学,这条路不好走,因为虽然你可以这样来美国,但是很难再有发展,除非你再上学,或除非你非常优秀。

我想没有谁想一辈子带着postdoc的title 吧,当然,只要你愿意你能做到的,就像6级士官的志愿兵。

当你作了一段时间后面临选择时怎么办?进大学作faculty?去公司找工作?对不起,现在形势真的不同以往了,几乎大学里每个faculty职位都要求phD学位,而且,而且,一般是要求美国的学位,很不幸,当然,在外国比如中国拿得学位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是后话。

现在做faculty大多要求postdoc 的经历,现在在美国有说法是生物、化学等几个专业,postdoc甚至类似于最终学位了,几乎90%以上的毕业生都在作。

美国的本科生呢?能不能在实验室工作?能,但是是作tech 或volunteer,也许会做一辈子tech,但大多是为了先找个实验室位置,一来可以暂时糊口,二来为今后作打算,也许读护士学校,也许准备读医学院,也许读师范学院lawschool............. OK,所以说周围很多朋友同学找faculty的经验就是要么是美国名校牛老板的phD,如果是国内拿的学位或米国差一点的学校的phD,当然也不会太差了,要不然没有资格发phD学位,那就要再投一次胎,就是做博后了。

美国读博后

美国读博后

基本都是去美国读博后的. 美国科研实力最强, 指平均水平. 另外, 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大熔炉, 没有欧洲那么排外, 歧视. 美国博士后位置多, 等等.不论你在哪儿,只要你表现的足够优秀没有人会看不起你的,社会越来越融合,老外也不是傻子,如果他搞不好同中国的关系,他们会损失更大,因为国内的劳动力价格比国外的人低多了!不论美国还是欧洲都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看个人的追求是什么,欧洲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也不少,所以不要总是盯在美国上面,机会多的是,关键是自己摆正位置,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对于移民来说,美国以前容易一些,但是现在很多欧洲国家也不难,政策已经放开,对于某些专业来讲可能更容易一些。

从拿绿卡的时间看,美国并不快。

大多数人往美国跑,因为工作机会多;但是要出头的话,背景机遇都很重要。

也许美国某个领域强,做到faculty 不容易;而欧洲这个领域弱,你也许有机会,先找个合适的国家站住脚再说。

对于大多数博后来说,做到一定阶段就会碰到玻璃天花板,升上去很难,老大不小而又不上不下的,不能一辈子这样吧。

个人认为生活远比研究要重要。

欧洲的工作节奏没有美国快,相对悠闲一些,教授和博后的关系没有那么赤裸裸的利益化;教授对实验进展不会太push,短时间内没有结果不会马上踢你出局。

生活,美国和欧洲各有所长。

美国物价便宜;欧洲好像更人性化一些,起码美国女性工作合同期间,怀孕生小孩是没有带薪假的,这点欧洲就不一样,福利好一些。

语言,当然在美国更好一些,不用在30多岁的时候再费力学那些小语种;不学还不行,生活不方便,信息不畅通。

歧视,傲慢和偏见那里都有,中国更多。

在和他们本国人抢工作的时候,除非你比对方优秀的多,否则没有优势。

虽然老外一般不会表现歧视你个人,但会歧视群体。

欧洲和美国都一样的虚伪,不要过分在意,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不管美国还是欧洲,建议大家注重生活,多生几个娃,改变他们国家的种族结构。

最近申请博士后,联系了一个瑞典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生物医学中心。

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

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

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今天在网站上看到一例美国博后辛苦工作14年后神经错乱被遣返中国的报道,2年前加拿大双料博士自杀的新闻仍历历在目,2个月前加州大学SD分校男博后下毒同实验室女技术员同胞的案子还未了结。

博士后们在美国/国外的生活以及工作状态,大家了解多少?国内亲友真正关注过海外博后们吗?他们可不是风光的海外侨民,大部分人苦苦挣扎求生存而已。

每次看到国内对海外博后的报道,都能看到“攻读博士后”的词汇,错了,国外的博士后不是什么学位,只是博士生毕业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一段过渡性工作经历而已,可长可短,1年就成功坐上大学院校Faculty职位的人凤毛麟角,3年左右有人走上公司岗位(Industry 有人出了研究成果在大学开始从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慢慢爬起,当然还有大量博士后连教学职位(teaching 也找不到(尤其是来美国做博后的外国人)就在实验室开始了漫长且漫无目的的博士后生涯。

美国大学对博后职位通常从工作年限上有限制,有的学校专门设“postdoc 博后”职位(3年左右),有的学校规定招收的博士后人员按照“Research Associate 研究助理”职位(6年左右),时间长了,由B级升到C级,工资可不一定涨多少,看到C级的博士后,就能猜出其大概年龄了。

所以使用“做博士后工作”的字眼更为适当。

外国人也会把博士后经历看做一种锻炼,但不是职业。

公司招人广告上有的会注明希望有2-3年博士后工作经历,但5年以上博后经历的人公司通常不会考虑了,原因很复杂。

博士后们多半拖家带口的在美国工作生活,博士后的工资标准仅仅高于读学位的留学生一点点,年薪税前3万到4万美元,税后每个月2200到3000美元左右,有的老板按照行业课题申请到的经费标准给自己的博后定工资,有的老板为了省钱,就从博后工资上扣些出来放到科研上。

我认识的一位博士后带着老婆孩子来自祖国,老婆因为身份限制无法工作,孩子上幼儿园,所以一家经济上非常紧张。

出国读博士后

出国读博士后

出国读博士后出国读博士后篇(一):美国读生物类博士VS国内读完博士再去做博后我也和你有同样的困惑,总结了一下大家的观点最后还是要自己权衡甲:直接出国读博士和国内读博士再出国做博士后,高访如果很优秀加上幸运当然可以本科毕业出国最好去USA!有人说做博士后比较爽做高访就更爽了钱也多国内也安定了(找个老婆呵呵)我现在其实想找个好地方好好的做做科研找个敬业的科学家学点精髓所以我甚至想与其费很多精力申请受挫再申请不如找个国内顶级得研究所读博士以后机会还很多现在出国不像几年前那样容易了我觉得分心有时候不值得真是厌烦了G T都好办可是因为心里有出国的事眼前的东西往往视而不见对我们的祖国好象一种遗弃的感觉有人说做纯粹的海龟有苦有乐乐我们都知道都羡慕可是苦呢不知道国外(比如美国)找工作是不是也不容易出国的同胞保重!身体第一!看着国内读研的一对一对他们也很幸福啊不是么?乙:作博士后你要考虑到这些问题:1。

国内博士不好混,压力很大2。

国内好的实验室工作压力很大,如果不好的实验室,你出去作博士后的机会就很小3。

博士后拿的是j1,有时候是h1签证,但是总的来说没有f1这样还签证,就算在上海这样好签证的地方,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二签以上4。

博士后在实验室是什么性质?我觉得就是佣人的性质,拿了钱然后干活,定期处东西,所以很多博士后在哪里就是拼命干活努力攒钱。

由于是比较纯粹的雇佣关系,压力要超过一般的学生。

science以前有个封面文章就专门讲述美国的博士后压力问题,总之会比较累丙:1。

国外博士好混么?压力不大么?其实国内过得惬意多了。

当然,可能各个专业不同吧~2。

国外博士毕业后,还是不少人选择做博后的...甚至有人跟偶说,博士也就是一般般作作实验,主要是学习。

实验室搞主要课题的都是博后,所以不少前辈说,还不如申请个一般的大学,尽早毕业后,然后在名牌大学做博后...还有一点想法,国内的博士毕业,出国博后,不知道能不能学到核心技术什么的?另外,J1和H1的签证,可能因地制宜吧..成都走的不少:)总结陈词,如果有洋博士情节的(比如偶:)....还是无论如何地硬着头皮上吧~~~~如果觉得国内博士也可以的话..做博后也是一种选择~不失为一种曲回的办法:)偶想,这个问题可能真的和所学专业实际情况有关....丁:1. 国内博士不好混常常是导师学术方面不是水平不行就是没时间心不在焉实验设备就不说了,不过国外的博士也不好混吧?有的很累如果在国外不拼命的话那么一般是读了博士就回国呵呵想在国外出人头地在物质条件足够的情况下我想更需要人的毅力智慧和对科学的执著吧 2.国内好的实验室压力很大确实如此比如中科院系统的博士生跟一般重点大学的博士相比工作十分繁重但是据我所知出国机会是不少比如做博士后 3. 签证的事情我不是太了解了还想请高手指点难签是因为怕我去了不回来??4. 其实我觉得在国外博士做到助理教授可以缓缓气??呵呵那时候可以选择回国或者继续向副教授挺进~~ 有时候太强求自己觉得很累戊:国内的博是难混不光是因为导师的问题,实验设备,至少我觉得再好的实验室里面这不是问题。

留美博士归国后的待遇

留美博士归国后的待遇

留美博士归国后的待遇美国留学博士后的待遇情况到底怎么样呢?很多博士生在留学前,可能会查找以下博士生归国后的工作待遇情况,那么留学博士归国后的待遇到底怎么样呢?跟着小编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美国博士生归国后的工作待遇美国博士后一般是全职的研究工作。

每周要求工作四十个小时。

平均年薪大概在四万美金左右。

博士后的薪水从三万美元到5万美元不等。

同时雇用单位提供健康保险等福利。

这样算来,一个博士后的工资对一个三,四口人家的家庭是基本上可以保证小康水平的。

每年除了生活费,房费,养车等的花费,应该稍有结余。

在美国,一些研究性强的专业(象理工科,医科),博士后的职位较多。

而且薪水丰厚。

做博士后似乎已经成了做专职教授,专职研究员的一条必经过渡之路。

一般来说,随着近几年中美关系的友好,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频繁,申请美国博士后的中国学生也越来越多,原因多方面:第一,科研环境好。

对于申请人来说,希望能有更好的平台,进行学术研究,国外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氛围是国内的很多研究机构远远达不到的。

第二,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领先的研究成果,众所周知,美国多个领域生物,医药,均领先世界,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能加入这样的团队,自己的文章及研究成果也会得到显着的提高。

第三,对于以后有移民的倾向的同学,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中国学生到了美国做博士后,是拿J-1签证,比较容易被领馆批准。

工作一到两年后,可以申请免去J-1签证必须回国服务的要求,转为工作签证(H-1),进而申请绿卡。

一般的美国博士后的工作期限是一到两年。

做完一个博士后之后,可以申请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博士后的工作。

但一个人做博士后工作总的期限一般在五年左右。

以上是留美博士归国后待遇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到您。

推荐阅读美国大学奖学金申请理由美国研究生热门申请专业美国打击假大学想了解更多留学资讯,请访问www.。

在美国做博士后

在美国做博士后
气无力# 锦里藏针) 此外" 中国人常用
+);%6%2. ! 比 如 导 师 让 某 博 士 后 主 抓 一 科
研 项 目 "美 国 学 生 见 习 "结 果 该 美 国 学 生 主动向导师邀功 " 成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 再比如你发明了一系列样品 " 并证明它有 优异性能 " 隔壁实验室的人闻风而动向你 索要样品和配方" 然后快速做了后续实 验 " 抢着发表 ! 博士后不能成为 $ 不粘锅 %" 而要多留心 " 并锻炼沟通协调能力 ! 国外很多中文网站充斥着负面新闻 和无谓争论 " 切不可沉湎于此 ! 建议可以 读一些教育 # 科研伦理 # 英语 # 写作 # 管理 # 心 理 学 和 励 志 方 面 的 书 " 如 &58>%&’ 6-"
!%’-6 5)B". ’# &E6 6-" H";*/ E I8A)! ,86),9 :8B%’86), ’# &G86 J-#6 K,)’ L ’#
4.1
’))$ 来 形 容 一 个 人 " 但 是 在 老 外 眼 里 " ’))$ 就 是 一 般 ")16.68&$%&’#"D2";;"&6 # A,%;;%8&6 #"D6,8),$%&8,9 才 是 好 ) 因 此 " 申
请者应认真梳理简历 " 多与推荐人沟通自 己的业绩 # 优点和理想 " 以获得强力推荐 !
美国是盛产博士后的科技大国 ! 很多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接着 做博士后 " 也有些是从其他国家到美国做 博士后 ! 对于当今理科博士来说 " 要当上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助理教授或者被国内 一 流 大 学 引 进 为 教 授 #副 教 授 "一 般 需 要 有博士后经历 ! 本文从申请博士后 # 科研 生活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做些介绍 ! 美国的博士后是导师直接招收的 ! 申 请者可根据职业理想和专业兴趣 " 通过查 阅 论 文 #浏 览 课 题 组 网 页 #参 加 国 际 会 议 等方式找到导师信息 " 然后发电子邮件询 问有无空缺 " 并附上简历 ! 有的导师回信 说没钱 " 有的干脆不回信 ! 这时不要灰心 " 要继续 $ 撒网 %! 有时导师正好申请到新的 项目 " 或者组里的博士后另谋高就使得导 师急需找 $ 替补队员 %" 那么机会就增加 了 ! 如果导师对你感兴趣 " 会积极回应并 索要推荐信 ! 国内不大重视推荐信 "但国外很看重 ! &!"#$%&’ ()*+,"-"&.%)&/ 0122".. %&

美国博士留学毕业后的四个就业出路

美国博士留学毕业后的四个就业出路

美国博士留学毕业后的四个就业出路盘点美国博士留学毕业就业四条出路,根据学术中国,Warald总结了读完博士之后的出路,主要有四种(有的专业实际上远小于四种)。

第一种出路:终身教授读完博士最典型的出路就是去学校做老师,尤其是终身教授。

如果做的好的话,一般六年之后,就可以成为终身教授,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

有的人牛,去牛校做牛活出牛成果,虽然成不了顶级富翁,但是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了。

做老师,就意味着要教书,同时也很可能要做科研。

大家平常看得有排名的学校,基本都是要求老师教书、科研及培养学生同时都要做好,这里面,教书+科研是最累人的了。

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学校,如果没什么科研要求,教授们可能就是一辈子教书。

学校规模小一些,工资不会那么高,但是没有做科研的压力,所以有的人也很喜欢;牛校标准高,要求科研出成果,压力大,很辛苦,当然相应的工资待遇好,事业成就高。

成为终身教授之前不容易。

要上很多课,要回答一些本科生的疑问,而且每天光是国际学生的陶瓷信估计都够删除一会儿的,同时还要写Proposal申请经费带学生做科研写论文;极少数的学校,终身教授可能跟难拿,比如说招3个Assistant Professor,但是6年以后只留一个,这种一般是顶尖牛校,会很累。

但是绝大部分学校会根据反馈意见帮你改进,最终的目的是留住你,而不是6年以后赶你走。

如果你就是一门心思削尖脑袋要去校牛校,那肯定累,不然其实没那么恐怖,主要就是第一年刚开始的时候会累一些,熟悉了以后就好多了。

此外,每年暑假有3个月的假期,一些老师自然是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做科研,否则出去旅游或者回国短期旅游,过的很幸福。

拿到终身教授之后,科研就不会作为硬性要求。

斯坦福哈佛MIT等牛校的有些牛老师,学校给的工资反而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二种出路:去公司有的人念完博士以后不想留在学术界,找不到好的professor的职位,所以就选择去公司。

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上不如硕士容易,但是只要找到了工作,工资一般都会比硕士高。

美国博士后待遇及我的加州生活小记

美国博士后待遇及我的加州生活小记

美国博士后待遇及我的加州生活小记美国博士后待遇及我的加州生活小记看了好多的兄弟,都申请到美国西部的offer,也看了不少知识人网分享成功申请的文章,也想自己写点当初的想法,因此我以我自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兄弟姐妹们分享一下美国博士后待遇以及我自己的感受。

对那些即将打算去美国西部-加州,旧金山一带的兄弟姐妹们,提供一些参考。

必须声明,我当时呆美国的时候,我的工作单位不在美国加州,由于本人的工作原因,在加州呆很长一段时间,有些体会也许不对。

要是不对,请兄弟们批评指正:(1) 博士后待遇:加州要是老板的offer,一般的钱大概不会超过4.5万/每年,要是牛的系或者是政府资助,如加州理工大学,现在最近已经超过5.0万美元/每年,现在已经能见到了。

2009年,即使是政府资助的最多可以拿到48000美元/每年。

(2) 前两年要是你的签证类型是J1的话,根据中美协议,你还可以免税,可以省下一大笔。

要是签证类型是H1那就要自己交税。

所以,我建议对于那些没有打算去办绿卡的兄弟,没必要和老板申请一定要H1签证,因为要提前半年申请,要你老板出1000多dollar 去帮你从美国移民局申请。

费了半天事,唯一得到的就是还要多缴税。

(3) 生活:在加州生活的相当好,气候也非常不错,不知道阁下是哪个学校,我原来一个加州理工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兄弟,讲他们的生活节奏也并不是很快,老板绝对没有东部的博士后老板那么push,但水平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我在旧金山亲自见识了当地的消费,尤其加州是美国的旅游胜地,房租可能有点高。

(4) 吃和用:在San Fransisco,那里有美国最大的唐人街,china town,都是华人,可以讲汉语,什么都是中文的,包括招牌、店老板以及每个店员,非常好的地方。

不夸张的说,真是人间天堂。

一到旅游旺季,可以说有来自亚洲、欧洲以及美国本土的人,都去那里旅游和购物,东西相对美国东部纽约低很多倍。

你要是看过电视剧<黄飞鸿>,那里和电视里讲的是差不多的,都是原来到美国西部淘金的闽南人,基本都讲闽南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
今天在网站上看到一例美国博后辛苦工作14年后神经错乱被遣返中国的报道,2年前加拿大双料博士自杀的新闻仍历历在目,2个月前加州大学SD分校男博后下毒同实验室女技术员同胞的案子还未了结。

博士后们在美国/国外的生活以及工作状态,大家了解多少?国内亲友真正关注过海外博后们吗?他们可不是风光的海外侨民,大部分人苦苦挣扎求生存而已。

每次看到国内对海外博后的报道,都能看到“攻读博士后”的词汇,错了,国外的博士后不是什么学位,只是博士生毕业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一段过渡性工作经历而已,可长可短,1年就成功坐上大学院校Faculty职位的人凤毛麟角,3年左右有人走上公司岗位(Industry 有人出了研究成果在大学开始从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慢慢爬起,当然还有大量博士后连教学职位(teaching 也找不到(尤其是来美国做博后的外国人)就在实验室开始了漫长且漫无目的的博士后生涯。

美国大学对博后职位通常从工作年限上有限制,有的学校专门设“postdoc 博后”职位(3年左右),有的学校规定招收的博士后人员按照“Research Associate 研究助理”职位(6年左右),时间长了,由B级升到C级,工资可不一定涨多少,看到C级的博士后,就能猜出其大概年龄了。

所以使用“做博士后工作”的字眼更为适当。

外国人也会把博士后经历看做一种锻炼,但不是职业。

公司招人广告上有的会注明希望有2-3年博士后工作经历,但5年以上博后经历的人公司通常不会考虑了,原因很复杂。

博士后们多半拖家带口的在美国工作生活,博士后的工资标准仅仅高于读学位的留学生一点点,年薪税前3万到4万美元,税后每个月2200到3000美元左右,有的老板按照行业课题申请到的经费标准给自己的博后定工资,有的老板为了省钱,就从博后工资上扣些出来放到科研上。

我认识的一位博士后带着老婆孩子来自祖国,老婆因为身份限制无法工作,孩子上幼儿园,所以一家经济上非常紧张。

一次同其老婆聊天,她憧憬着做医学基础研究的老公能像某位做数学理论研究外国邻居的老公一样能到大学做教授,我听后点点头,出于好心没有点透,人总要有愿望的,对吧。

在美国通常化学、生物学、医学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大批的劳动力,也就是高级实验工作者,但这个行业对美国本土的学生来讲没有什么吸引了,费时费力又挣不到钱,做起来完全凭兴趣而已。

美国大学每年这些专业都会从外国招收大批留学生,并提供高额奖学金。

近些年大批来自印度、中国的拥有祖国颁发的高学历证书的人员充斥着类似博士后/技术员的研究位置,工资低、身份不稳定(靠J签证、H签证入境,签证期限到之前需要考虑续签或离境H签证家属陪同入境的没有任何工作权限)。

为什么来美国做博后?在自己问自己之前,相信大使馆的签证官员已经得到了答案:提高自己在本专业领域水平,更好的报效全人类、报效祖国(常见签证问题解答里能找到类似的回答)。

成功需要努力也需要机遇,大学里拿到正式职位的教授、副教授们都有过此经历。

接触过一些印度来的博士后,他们更多的会抓紧时间充实自己,比如旁听一些课程,将新的阅历写进简历,预备进入理想的美国公司就职,印度英语尽管难懂,但美国人容易理解,语言的优势再加上来自人口高密度国家的人群特有的精明劲头使得他们在公司混起来如鱼得水,弄个一官半职不是很费劲,比起我们的中国同胞在公司底层用智慧勤勤恳恳的干要划算的多。

年前经济萧条开始时,一位投资房产失败的华人工程师枪击了“欺压”了自己许久的3位上司,其中一位就是印度人。

为什么不适时走人回祖国?“这个U turn 不好打!”,一位朋友语重心长的说。

近年来回国人员剧增,未必都如冯巩春晚所说“赶上金融风暴了吧?”。

除却出国进修的人员,很多人来美都是赤手空拳的,加带上亲属的殷切期盼。

事业上没有起色、腰包里没有剩余,如何打道回府?国内用人单位对海归的期待越来越高,富裕起来的亲朋鲜有人相信你的倾诉发自肺腑。

一位朋友的父母从国内兴致勃勃来美帮女儿带孩子,因为劳务费问题起了争执,女儿咬咬牙将孩子送进幼儿园(1个阿姨带3个宝宝的行规,北方幼儿园平均每月1000美元,南方幼儿园平均每月750美元),而其母亲坐在女儿家里坚持按月收钱。

不是自己的父母,听得我都心痛。

“穷家无孝子”,来美国奋斗的第一代手头紧啊!记得自己当年
也考虑过早点回国就业,父亲一听急了“外国多好,工资乘以8多高啊!回来干什么?”“这边花钱也要乘以8呀!工作不好找、签证要到期。

”父亲聪明的说“你不是有个美国国籍的孩子吗?那不就可以留在美国了吗?”“我的天啊!原来养儿防老,父亲就这么用上了!”“当然不可以!”我也有过郁闷,“我活一生为了什么?”。

为什么事业有成的华人老板也掉头呢?北大清华的外聘华裔教授们年薪上百万了,放弃了国外永久职位又何妨?什么是自由,什么叫做归属感,问问他们便知道。

赶上布什政府,3年总计30万美元的课题经费只有7%的通过率,何去何从,聪明的华裔老板当然算得清这个账(美国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年薪税前也就12-15万美元,高收入高税收,这个阶层的收入大概要交30%以上的税;曾有个做副教授的比利时老板50出头,去了趟中国就领了个40多岁的东北未婚妻过来,那女人告诉我他这位未婚夫每个月工资7千美元,“是不是骗我?”东北女人问我。

我肯定的说“美国的副教授工资就这水平,看你图什么?”)。

一位来自上海的高材生做了近7年的博士后,老父第二次来美国时发现儿子一年不如一年,这次儿子终于结了婚,有了孙子,怎么变得穷困潦倒,好歹也是个博后呀。

因为儿媳妇是来自国内的硕士生,日前自费读书,期冀将来能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可这学费使得一人挣钱的小家越发变得捉襟见肘,孙子快4岁了,幼儿园去不起,一家老少挤在2室一厅的木板房里,周末吃个自助餐都要事先想想30美元的饭费值不值得花的问题,这就是老人理想中的天堂?据说这次美国之行让老汉断了移民美国的念头,儿子绿卡还在排期,老汉今年70出头,就算移民了又怎样?新年来了,陆续接到朋友们的电话,一位大姐欣喜的说,老公的老板在学校当了官,答应帮助她老公申请课题,看来可以多干几年了,公婆终于回国了,婆婆黑在美国3年,忍着由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也终于可以医治了(给探亲的老人家买医疗保险奇贵,大概每月700美元以上)。

好消息,我真心替朋友高兴。

牛年来了,我也将走进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祝各位博后们早作安排,保重身体、活出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