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四章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四章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四章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一些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及重大减灾项目||,知道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2.知道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3.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方法||。

一、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1.指导方针:①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措施

(1)颁布和实施了与②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2)成立了中国“③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领导并开展了减灾的一系列活动||。

思维活动

1.2019年和2019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都是“减灾始于学校”||,想一想||,该主题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答案学生是脆弱的群体||,连续两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确定为”减灾始于学校“||,说明对学校尤其是学生的重视||,加强在灾害中学生的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同时在学校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具有高效性||,传播速度快||,这样也有利于社会上人们防减灾意识的增强||。

二、我国重大减灾工程项目

工程措施效益

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加固堤防、平垸行洪、

④退湖还田、移民建镇、

修建水库等

摆脱了“⑤人争水地||,水致人

灾”的恶性循环局面||。在长江上

游地区实行⑥退耕还林、⑦封山

育林措施||,有效遏制了长江上

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采取⑧人工造林、封山

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

林、实行⑨乔、灌、草

结合||,带、片、网结合

||,多树种、多林种结合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⑩乔、

灌、草得到有效治理||,?荒漠

化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

上得到改善

淮河流域治理

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对?

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

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

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

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

水保证率||。发挥巨大的社会、

经济和环境效益

思维活动

2.你了解我国有哪些防灾减灾工程?

答案如我国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淮河治理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和太湖综合治理工程等||。

3.我国有哪五大防护林体系?

答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含京津周围绿化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等为我国五大防护林建设工程||。

探究点一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的原因

探究活动读“流域内四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和“长江某年份某河段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回答问题||。

流域内的行政区①②③④

圩垸(个) 141 143 1359 332

淹没土地(平方千米) 750 250 1180 210

受灾人口(万人) 45.1 36.6 135.3 14.6

(1)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答案(1)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升高;围湖造田、不合理的建筑||,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2)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

(3)修建水库;建立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裁弯取直||。

反思归纳长江流域洪灾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如下表所示:

因素长江洪灾成因解决措施

自然因素洪水

来量

流经湿润区||,流域广||,支流多||,

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

游支流洪水量大||。雨期大范围内

普降暴雨||,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

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

需要从宣传、管理和工

程建设等方面入手||,

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以及生物措施同时实

施;上游退耕还林、封

特大洪水

山育林||,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中游兴修水利||,退耕还湖、还林||,修建蓄洪区;下游疏通河道||,加速径流的排泄等等;实行防洪保险

滞洪、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滞洪、泄洪能力差

人为因素

滥伐

森林

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不仅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削弱

迁移应用1 近些年||,长江流域洪灾频发||。请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两图所示问题与长江流域洪灾频发的关系||。 (2)列举改变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的对策||。

答案 (1)图甲反映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洪水增多;图乙中反映出湖泊面积缩小||,导致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水增多;洪水增多也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面积进一步缩小||。

(2)退田还湖;植树造林||,加强河流上游的水土保持||。

解析 两图反映了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湖泊面积缩小||,必然导致洪水增多;因此||,要加强水土保持||,退田还湖||。

探究点二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探究活动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三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3)“三北”防护林为何要建成一个“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4)有人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你认为对吗||,理由是什么? 答案 (1)东北 西北 华北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农业垦殖、战争、统治者大兴土木||。

(3)“三北”防护林建设范围大||,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

种结合”可以使防护林区的物种多样化||,生态系统复杂化||,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对||。“三北”防护林所处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容易形成沙尘暴或受沙尘暴影响;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滞尘等作用;“三北”防护林对风沙来说||,就好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降低沙尘暴的危害||。因此||,“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

反思归纳“三北”防护林体系

工程范围

包括西北、华北、东北的陕、甘、宁、青、新、京、津、冀、

晋、内蒙古、辽、吉、黑等

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目标减少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干旱等灾害

造林方式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飞机播种造林

具体内容

“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

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工程

效益

生态效益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发展观光旅游

(1)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

D.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2)①防护林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

①霜冻②干旱③土地荒漠化④泥石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1)C(2)B

探究点三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

探究活动2019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反思归纳淮河流域多水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

水系

处于江淮之间||,流域面积较大||,扇形水系||,支流众多||,众多支流的

降水同时集中到干流

气候季风气候显著||,6、7月梅雨季节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势

河流流经的地区多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落差小||,洪水下泄十分

缓慢

河道河道曲折狭窄||,下游缺少入海的通道||,导致淮河下游排水不畅湖泊由于泥沙的淤积||,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人为原因上游滥伐森林||,下游围湖造田

迁移应用3读“淮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湖)||,B.________(河)||,C.________(海)||。

(2)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淮河的水系特点||。

(3)受________的影响||,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简述其洪涝的整治措施||。

答案(1)洪泽湖京杭大运河黄海

(2)上中游水系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支流众多||,水流缓;淮河没有天然入海口||。

(3)夏季风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1.我国减灾防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①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就②成功防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③建立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④自然灾害防治的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D

2.下列关于“三北”防护林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

B.“三北”防护林主要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

C.“三北”防护林对沙尘暴没有影响

D.“三北”防护林的目的是保护草原不被破坏

答案 A

3.三峡工程的最主要作用是()

A.防洪B.航运

C.发电D.养殖

答案 A

4.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答案 D

5.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这种环境恶化对下游有什么不利影响?

(2)材料3所反映的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其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问题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草场退化||。使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泥沙增多||。

(2)①长江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携带泥沙量大②长江源区草场退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③中游地区森林遭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面积迅速增加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加重洪涝灾害[基础过关]

1.我国减灾防灾的指导方针是()

A.以抗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B.以救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C.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D.防抗救同等重要||,无主次之分

2.下列属于我国防灾减灾中重要的法律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3.属于我国防灾减灾工程措施的是()

A.开展防灾减灾科学研究

B.加强保险与救援工作

C.建立和健全各类灾害预警系统

D.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

答案 D

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目的不包括()

A.使长江中上游各省山区沙化、石漠化速度下降

B.涵养水源

C.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答案 D

解析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的作用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治沙化、石漠化||,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的作用||。

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答案 A

6.世界上最大的已建成的绿化生态工程是()

A.“三北”防护林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C.绿化撒哈拉大沙漠D.太行山绿化工程

答案 A

7.我国通过植树造林来治理泥石流、治沙造田较为成功的案例是()

A.云南东川B.黄土高原

C.东北三江平原D.云南路南

答案 A

8.实施防灾减灾对策要因地制宜||,下列对策不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上海市要注意采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

C.我国西南地区要建设护坡工程和抗震工程

D.华北平原应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 D

[能力提升]

新华网2019年7月18日讯: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1036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初期的6.9%提高到13.4%||。治理区初步形成了乔木、灌木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6000多万亩农田、8000多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的保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关于“三北”防护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护农田

B.“三北”防护林最终能将我国“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左右

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的13个省、市、区||,总面积可达全国的40%以上

D.“三北”防护林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答案 C

10.“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

答案 C

回答11~12题||。

11.荆江分洪工程建成后||,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效果||。基本实现了以下哪一项减灾防灾目标() A.建立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B.加强灾害研究||,改进了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C.避免了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D.提高了对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

12.该项工程属于下列哪一项减灾防灾行动()

A.建立健全灾害管理体系

B.开展减灾工程建设

C.建立和完善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D.加强灾害保险与救援工作

答案11.A12.B

13.下列防护林工程兼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的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

答案 D

14.下面的三幅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甲、乙两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

(3)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受沙漠危害较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治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甲(2)CAB(3)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滥垦滥牧、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破坏(4)东北华北西北“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后||,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长江流域仅发生两次特大洪水灾害||,1954年||,洪峰流量是434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4.5米;2019年||,洪峰流量是28 8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5.94米||。

材料二长江水系图

(1)试分析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

(2)简要说明防御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长江支流南北分布且间隔较远||,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正常年份洪峰会错开;中游众多湖泊有调节作用||。

(2)做好流域内的植被保护||,建防护林;退田还湖||,保护湖泊湿地;疏通河道等||。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章末整合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章末整合 章末整合 教材P34活动探究 1.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灾害类型为主||。 内地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类型为主||。 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沙尘暴、寒潮等灾害类型为主||。 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类型为主||。 2.还可以向当地的××局报告||。 教材P36 活动探究 ~37 1.降水相对变率越大||,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大||,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大;降水相对变率越小||,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小||,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小||。 2.由“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可知||,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4~5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知两地春季最易出现干旱||。 3.我国江南丘陵7~8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知该地盛夏季节最易出现伏旱||。 教材P38阅读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灾 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教材P38图2-4我国洪涝分区 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我国洪涝灾害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可分为:多洪涝区、次多洪涝区、少洪涝区、最少洪涝区四种类型||。其中||,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洪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洪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少洪涝区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洪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在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其中海河中下游、淮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的多洪涝区||。 教材P39 活动探究 ~40 1.6~9月城陵矶水文站总体流量高于其他月份||,7月份流量在这几个月中略微偏低||。水位和流量变化大体上成正相关||。但2019年该段流量远低于历史最大流量||,但其水位却一直居高不

2021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选修3旅游地理教案湘教版.doc

旅游地理 [考纲展示]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3.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5.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6.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7.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8.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和保护措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76页 考点一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经典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 800 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规范审答 我的答案: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

坏景区环境等。 1.概念及特性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其内涵及特性如图所示: 2.旅游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社会文化繁 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 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1.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张家界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家界市旅游和GDP发展指标 年份 项目 1989 1991 1995 1999 2003 2006 游客量(万人) 56.6 126.1 160.0 327.4 759.6 1 676.0 旅游收入(百万元) 24.9 44.4 256.8 946.2 3 201.0 7 938.0 游客人均花费(元) 44.1 35.2 160.5 289.0 421.4 473.6 人均旅游收入(元) 17.0 30.0 170.0 612.8 2 033.3 4 916.7

高中地理_高二区域地理《中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武夷山区为例 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中亚是学生在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介绍了中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即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本区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 二、教学目标: (一)区域认知目标 1、能利用局部区域图对中亚进行空间定位 2、能利用整体性原理,结合图表资料分析中亚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综合思维目标 1、以农业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探究中亚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三)人地协调目标1、通过问题探究,探寻中亚发展的方向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材整合:长期一来,我们的教学都是以教材为蓝本来组织教学,自由度较小,限制了老师教与学生思维拓展的空间,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空间较小,现在我从区域地理的整体性出发,整合区域地理和必修自然地理的课程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进学生实际的内容,组织学生探究中亚地区,为学生学习此类地区提供了普遍适应的模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效果。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综合性比较强,但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应有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能通过一些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和比较,本节课突出学生的分析讨论过程,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重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模式和发展问题 2、难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意义 3、重难点突破:区域的发展与自然地理条件密切联系,还受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节注重学生获取、分析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本节的教学重难点,除了由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外,关键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相关资料,充分调用原有地理知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六、教学设计:

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4]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关系: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 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 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购、娱 ※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 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 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促进文化交流(○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总体促进文化繁荣)特色和吸引力○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 值)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 低了旅游质量 4.有关“旅游业”的几种正确评价[4] ○1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2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3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4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开发式扶贫。 第二章旅游资源 5.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 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基础测试

第2章第3节 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形成唐家山特大偃塞湖,经党和政府的努力,终于消除这一巨大隐患,唐家山偃塞湖形成的原因不是() A.地震诱发B.滑坡 C.地形破碎、坡度大D.河流侵蚀 【答案】 D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 B 3.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B.干旱、台风 C.暴雨、高温D.暴雨、低温 【答案】 C 4.我国东部最强烈的地震带与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台湾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会处 B.燕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会处 C.秦岭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D.天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答案】 A 5.青藏高原曾发生地震的下列地区中,距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较近的是() A.牦牛坡(34.2°N,86.5°E) B.墨竹工卡(29.6°N,92.2°E) C.察雅(30.6°N,98.1°E) D.甘孜(31.6°N,99.9°E) 【答案】 B 6.1999年上海有人传言说8月31日晚有地震发生,此传言不可信的原因是() A.上海不在地震带上,不是地震的多发区 B.1999年不是地震的多发年 C.上海是平原地区,不可能发生地震 D.地震预报还不能准确到这种程度 【答案】 D 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一地震(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靠近板块的生长边界②靠近板块的消亡边界③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④震区两侧地壳发生挤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8.海啸发生最多的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处于太平洋西海岸,海岸线绵长曲折。但大多数地区发生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 ①我国海区是浅海大陆架②外围成串的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③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④我国海区没有海沟构造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A 一个记者报道:凌晨3点10分,一个沉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从窗外望去地平线上有耀眼的光出现。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很多人来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据此回答9~10题。 9.该现象预示着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震 C.火山喷发D.滑坡 【答案】 B 10.此类灾害() A.主要发生在海洋边缘地带 B.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C.此类灾害一般多发生在暴雨集中的季节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强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答案】 B 11.下列铁路线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是() A.京广线、京九线B.石太线、石德线 C.成昆线、宝成线D.包兰线、兰新线 【答案】 C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12~13题。 12.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 是() A.水土流失B.滑坡、泥石流 C.冻土D.火山

选修三_旅游地理_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和购物。 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 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池、山水组合—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护区、气象与其他 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华山:暖温带,花岗岩;、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 (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座在中国—— 平遥古城、古城)。 革命纪念地和标志物,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客体(红色旅游的意义:保持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分布:

2020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课时1 干旱与洪涝学案 湘教版选修5(考试专用)

课时1 干旱与洪涝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干旱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主要特征:一是出现次数多。二是持续时间长,经常出现季节连旱,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旱灾甚至长达几年。三是影响的范围广。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2.成因 (1)降水方面的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是形成全国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在7、8月份降水较少,易形成伏旱;华北和东北地区,易形成春旱和春夏连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比较严重。 (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二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的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三是我国人口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成因 (1)自然原因: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 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直接原因。 (2)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2.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地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2)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

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概念、对象和执行主体。 2.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及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3.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 2.环境管理的概念 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 1.环境管理的对象 (1)个人: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 (2)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政府:政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1)主体:国家和政府。 (2)作用: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 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1.环境管理的手段 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

2.对公民的要求 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约束自身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 3.公民违反环境法律的原因 (1)经济利益的驱动。 (2)不懂法律。 1.单靠技术手段不能解决任何环境问题。(√) 2.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3.要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和“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 B ) A.制定法规B.环境管理 C.公众参与D.限制发达国家的发展 4.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A ) A.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 C.教育手段、新闻媒介手段 D.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5.世界环境日当天环保部门都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 D ) 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D.宣传教育手段 读教材P76图5.1,探究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项内容。 (2)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为:________,合理布局,综合利用,________,依靠群众,大家动手,________,造福人民。 (3)说出我国环境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和两控区。

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复习提纲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 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

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 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护区、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华山:暖温带,花岗岩;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 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 (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 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座在中国——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革命纪念地和标志物,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客体(红色旅游的意义:保持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促进地方经济发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 湘教版选修5

第一章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某山区的自然灾害链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与上图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2.该示意图所反映的自然灾害特点是( ) A.区域性 B.联系性 C.周期性 D.不可避免性 解析:第1题,地震所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为堰塞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暴雨所产生的短时大频率降水使破碎的物质大量运动阻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第2题,灾害链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答案:1.C 2.B 读下图,完成第3~4题。 3.B处多水灾的原因是( ) A.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上,排水不畅 B.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洼 C.冬季冰凌阻塞河道,造成决口 D.区域内河流多为地上河,容易决堤 4.图中A处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灾害 B.泥石流 C.干旱 D.地震 解析:第3题,图中B位于孟加拉国,属于恒河三角洲地区。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主要有: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游,多条支流汇集;海潮顶托,河水水位上涨。第4题,A处属于印度河平原,位于塔尔沙漠之中,常年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 答案:3.B 4.C

热带风暴“清松”于2013年1月3日20时在菲律宾苏禄海海面上生成,4日凌晨移入我国南海南 部偏东海域,4日05时其中心位于北纬8.9度,东经116.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 002百帕。据此完成第5~7题。 5.热带风暴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 ①强风②风暴潮③暴雨④干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关于热带风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风暴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 B.热带风暴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 D.热带风暴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7.热带风暴“清松”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①代表风向)?( ) 解析:第5题,热带风暴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热带风暴的危害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第6题,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常出现在夏秋季节,热带风暴现象可发生在多个海域,西北太平洋是发生热带风暴最多的地方。第7题,热带风暴是热带低气压形成的,北半球的低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 答案:5.C 6.C 7.C 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10题。 滑坡 8.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9.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10.人类在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往往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洪涝 C.滑坡 D.火山喷发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五教学设计43自然灾害与我们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

【板书】3.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是防灾减灾的必由之路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当然它对自己的本行一一气象数据的获取,在天气预报中的用途就更多了。我国目前已经发射的气象卫星系列一一风云1号、风云2号,在生产、科研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 全球定位系统与减灾防灾让学生阅读以下材料:资料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介 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3月完成其整体部署实现其全天候、高精度和全球的覆盖能力现在GPS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使得测定地球表面三维坐标的方法丛静态发展到动态丛数据后处理发展到实时的定位与导航极大地扩展了它地应用广度和深度。载波相位差分法GPS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相对定位精度。在小范围内可 以达到厘米级精度。此外由于GPS测量技术对测点间地通视和几何图形等方面地要求比常规测量方法灵活、方便已完全可以用来施测各种等级地控制网。GPS全站仪的反展在地形和土地测量以及各种工程、变形、; 地表沉陷监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精度、效率、成本等方面显示岀巨大的优越性。 (1)GPS系统的组成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一GPS E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一GPS信号接收机。 (2)GPS的定位原理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岀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3)GPS系统的特点 GPS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资料五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教材P.89 ) 通过材料,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1 )全球定位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工作原理 (2)全球定位技术在减灾中的主要作用:①灾后的通信联络、减灾当中的灾情跟踪和监测②物资空头位置 的精确定位③导航④洪水到达的实时监控⑤森林火灾发生地点的准确预报 三、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 1. 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点拨: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提高灾害的 管理水平,提高减灾防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2. 生物工程技术 如营造防护林、增强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 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如清洁能源技术 4.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阅读“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了解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包括人工防雹、人工增雨、人工消雾、人工消云、人工抑制闪电、人工削弱台风等。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全册教案

目录 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教案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 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 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 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四章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一些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及重大减灾项目||,知道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2.知道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3.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方法||。 一、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1.指导方针:①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措施 (1)颁布和实施了与②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2)成立了中国“③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领导并开展了减灾的一系列活动||。 思维活动 1.2019年和2019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都是“减灾始于学校”||,想一想||,该主题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答案学生是脆弱的群体||,连续两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确定为”减灾始于学校“||,说明对学校尤其是学生的重视||,加强在灾害中学生的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同时在学校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具有高效性||,传播速度快||,这样也有利于社会上人们防减灾意识的增强||。 二、我国重大减灾工程项目 工程措施效益 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加固堤防、平垸行洪、 ④退湖还田、移民建镇、 修建水库等 摆脱了“⑤人争水地||,水致人 灾”的恶性循环局面||。在长江上 游地区实行⑥退耕还林、⑦封山 育林措施||,有效遏制了长江上 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采取⑧人工造林、封山 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 林、实行⑨乔、灌、草 结合||,带、片、网结合 ||,多树种、多林种结合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⑩乔、 灌、草得到有效治理||,?荒漠 化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 上得到改善 淮河流域治理 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对? 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 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 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 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 水保证率||。发挥巨大的社会、

作业: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反思(1)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以“西北地区”一课为例作为高二地理学科的教师,从教多年来,有收获有失败,很多教学环节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不断反思中学习、进步。经过了解大部分学生本身在初中并没有怎么认真学习过地理,而我们高二又要整合初中地理的内容,这些原本是复习熟练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就像是新课一样。另一方面,有学习的愿望但是没有学习动力,自主性差。比如让学生自主看书,并提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要求,有许多人书上是一片空白。要求学生看图,并把一些重点的线描出来,他们茫然不知所措,需要老师一个个指导。 本节“西北地区”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进行复习,内容结构应该说比较清晰,如果学生能够按照以往的常规复习思路,应该迎刃而解。但是学生仍然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总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而且大部分学生难以将前后知识加以联系,综合能力较弱。比如在复习西北地区“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时,学生还不能够和前面的“中国地形”相联系,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总的来说,学生的情况不够理想,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所以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要强化他们的基础,多做练习。 区域地理最使人感到困惑和焦虑,因为这是初中学过的知识,有些学生已经忘记,有些学生在综合的掌握这些知识时就茫然不知所措

了。这部分知识非常细碎,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看地图,利用经纬网来锁定位置,掌握地理特征。知识不难但是识记量大,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识记。以往我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的反应,但在学法指导上,仍以自己为主,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不高。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我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我不敢放手,老是习惯包办。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作进一步研究。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间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何将导学案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习题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结合实例,学会判断自然灾害。(难点) 3.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重点 )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自然灾害的概念 阅读教材P 2~P 4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灾害 (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自然灾害: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如地震、 台风等人为灾害: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如交通 事故等 2.自然灾害 (1)概念: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 ①自然属性: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活动只有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 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

正误判断: (1)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6.7级地震属于自然灾害。() (2)2015年8月18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属于自然灾害。() (3)2016年1月24日暴风雪袭击美国致17人丧生,11个州进入紧急状态属于自然灾害。() 【提示】(1)√地震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2)×危险品仓库爆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3)√暴风雪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教材整理2自然灾害的特点 阅读教材P4第2段~P8,完成下列问题。 1.意义: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特点 (1)广泛性与区域性 ①分布范围很广。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①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且出现增加的趋势。 ②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3)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①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②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 ①自然灾害发生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 ②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5)危害具有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程教学设计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教学设计作者: 学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 章节:第五章第一节 一、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 运用资料,说明世界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 二、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城市和乡村有所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 三、教学难点: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 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2.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3.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二、影响聚落发展 1. 交通枢纽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 2. 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 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

化。 3. 新建的乡村聚落一般临近区域主要公路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讲授新课》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人类活动一方面需要从环境中索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向环境排放度弃物。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甚至破坏,进而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由此,人类深刻反思、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具有怎样的地理背景? 维护海洋权益、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有什么重要意义? 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多媒体展示】图5.2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 【学生活动】观察图中的各个箭头,说出其代表的含义。 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 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 ③环境影响人类社会

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五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1.识记我国地震带、泥石流与滑坡的空间分布。 2.理解泥石流、滑坡的形成原因。 我国的地震灾害 【自主学习】 1.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种类齐、分布广、危害大。 2.我国的地震灾害 (1)基本特点 ①分布范围广。 ②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③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2)成因 ****************** ①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 ②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分布 西部东部 分布天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等台湾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等特点不均匀,呈条带状,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1.我国为什么多地震灾害? 提示: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加之又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发。 2.祁连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燕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等并非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为什么这些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区呢? 提示:内陆地区地震带大体上与我国山脉分布相吻合,而山脉本身就是地壳剧烈运动的结果。 【核心归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构造断裂活动强烈,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发生。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左右,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我国地震的分布、成因与危害如下:

(1)我国地震西多东少,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比东部更加复杂,构造运动频繁,地壳更加脆弱所致。但灾情却是西轻东重,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度大,所以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特别大,灾情特别严重。 (2)地震灾害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恐惧心理最严重的灾害,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与地震烈度和财产的易损性有关。 【跟踪训练】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台湾高雄市2016年2月6日凌晨3点57分发生里氏6.7级地震,全台都有震感,其中台南市受损最为严重,多处建筑倾斜甚至倒塌。截至发稿时,已有245人获救,11人死亡,400多人受伤,目前仍有人员受困,救援仍在持续。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台湾多断层分布的原因。 (2)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成因。 (3)列举②处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解析: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碰撞地带附近,地壳强烈活动形成断层。 ①地发生地震,较近的②地震中距小,附近断层多、地壳稳定程度差,所以烈度更大;此地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剧烈,导致岩层受力断裂错位。 (2)②较大。原因是②地距震中较近,且地质构造不稳定。 (3)滑坡、泥石流。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自主学习】 1.泥石流灾害

2020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二册: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环境不同的□01态度和□02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2)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03不恰当、□04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1)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05环境承受能力时。

(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06自身的净化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1.判断正误。 (1)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就是指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压力②城镇化进程加快③资源不合理利用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简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提示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自然资源枯竭,自然资源枯竭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1)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01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02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环境污染:□03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3.全球性与局域性 (1)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08全球变暖等。 (2)局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事件等。 1.判断正误。 (1)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污染程度也低于发达国家。(×) (2)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当前,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减轻。(×) 2.下列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 ①酸雨②土壤盐碱化③臭氧层破坏④噪声污染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A 解析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和噪声污染主要发生在特定区域。 3.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严重? 提示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