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知识讲解
监控量测施工方法

监控量测施工方法
一、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对施工地点进行安全防护现场检查,推行“安全生产检查
制度”,做到“安全生产随带随行”,确保施工安全及全员安全;
2、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安全监督条例;按照安全标准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高安全警觉性;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
护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3、按照施工程序和技术规范进行监控量测,在施工现场做好生产日志,严格把关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知识,贯彻安全
生产标准,提高安全意识;
5、任何施工行为都必须按照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来进行,严格把关
施工的安全操作;
6、发现任何危险隐患时,要立刻调整施工方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7、及时准备救护器材,以备任何不测的事件发生;
8、及时清理现场杂物,保持现场整洁;
1、选择适当的监测点,需要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保证反映监测施
工工程的全过程,有助于控制和调整施工工程;
2、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确定监测点的位置、深度等;
3、施工时,要及时测量施工范围内地表高程和施工深度。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完整)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完整)第六章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一、监控量测的意义本纠倾工程是一项技术难度大、影响因素多的技术密集型工作,建筑物的回倾实质是基础各个部分的沉降在不断调整的一个动态过程,由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进行精确的科学计算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使信息化施工显得格外重要,因而现场监测工程师要密切关注倾斜建筑物变形,并及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项目部,项目部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对下一步的施工程序做出科学决策,确保倾斜建筑物“线性、平稳、安全”的回归。
目前,对高层建筑物,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的同时就做出了相应的变形监测设计。
因此,对于纠倾加固工程,在借鉴原有变形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本项目部建立一整套属于自己的监测系统,以保证信息化施工过程中需求的大量信息。
工程建筑物按其变形类型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种:①静态变形,静态变形是时间的函数,观测结果只表示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形,如定期沉降监测、倾斜监测等。
②动态变形,指在外力(如风、阳光等)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它是以外力为函数表示的。
对于时间变化描述其观测结果表示其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变形,如温度引起的变形。
由于纠倾加固工程,针对的是建筑物变形随时间发展的不良结果,而与外力作用的变形没有关系,所以一般只作静态变形观测,但应考虑建筑物的动态变形对静态变形的影响。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对象包含建筑物本身(基础与上部结构)、建筑物地基及其场地等。
从建筑物纠倾工程的角度讲,主要是建筑本身的变形观测。
二、监控量测内容1、倾斜监测1.1、测点布置如图1-1、1-2所示,704#南侧6组观测点,在房顶墙角上各布置1组观测点,各单元间布置2组观测点;北侧3组观测点,分别位于房顶墙角及北侧中间;704#东西两侧各2组观测点,分别位于房顶墙角处。
共计13组倾斜观测点(每组观测点均由同一平面内上下两个十字反光片组成)。
709#的倾斜观测点分别位于房顶墙角处,共计8组观测点。
采用强力胶水将十字反光片统一粘贴至女儿墙外侧柱子的顶部与底部。
施工方案中的工程测量与监控

施工方案中的工程测量与监控在现代建设工程中,工程测量与监控是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帮助施工方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监管和管理。
本文将从工程测量和工程监控两个方面探讨施工方案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工程测量与监控方法。
1.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在施工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通过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对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尺寸和变形进行测量,从而为施工方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在施工前,通过工程测量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布局和定位,为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可以监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在施工后,工程测量可以验证施工的精度和质量,为后续的维护和改造提供基础。
常用的工程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激光测距仪测量、GPS定位测量等。
全站仪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式,可以通过激光射线和自动水平仪等功能,实时获取测量数据。
激光测距仪则可以通过激光测量物体的距离和高度,适用于测量长距离和高度差。
GPS定位测量则主要用于测量建筑物的位置和坐标,在大型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工程监控工程监控是施工方案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工程的各项指标和参数,帮助施工方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和控制。
工程监控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现,通过采集和处理实时数据,提供对工程状态和变化的全面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监控可以监测土壤、水位、温度、湿度等参数,及时预警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例如,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压力和裂缝的变化,保证地下水位稳定和隧道的安全。
在高楼建筑的施工中,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对建筑物的偏差和倾斜进行监测,确保建筑物的稳定。
此外,工程监控还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视频监控和图像识别,提供施工现场的实时信息和影像资料。
这有助于施工方分析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总结综上所述,工程测量与监控在施工方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方案

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方案一、引言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是工程项目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准确的测量和监控,可以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本方案旨在对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的方法、工具和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工程测量1.测量方法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两种方法。
静态测量适用于需要准确测量的地形、建筑物、道路等工程项目,主要采用全站仪、测距仪等传统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动态测量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测的工程项目,主要采用GPS、激光测距仪等现代化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2.测量工具针对不同的测量目标和环境,工程测量所用的工具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包括全站仪、测距仪、GPS定位设备、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附属设备,如三脚架、测量杆、电脑等。
3.测量流程工程测量的流程主要包括确定测量目标、选择测量方法、准备测量工具、实施测量、处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制定测量报告等步骤。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监控量测1.监控方法监控量测通常包括结构监测、环境监测和工程施工监测等内容。
结构监测主要是对工程结构的变形、振动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一般采用动态监测和静态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环境监测包括对空气质量、噪音、水质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一般采用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工程施工监测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和参数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监控工具监控量测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一般包括传感器、监测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监控平台等设备。
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监控目标和环境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点和布设。
3.监控流程监控量测的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监控目标、选择监控方法、准备监控工具、实施监控、处理监控数据、分析监控结果、制定监控报告等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完整版)监控量测施工方法

隧道监控量测方法1、监控量测目的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 进行监测,为喷锚支护和二次衬砌的设计支护参数调整提供依据,确定 二衬的施作时间,依据量测资料采取相应措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 下加快施工进度;积累量测数据资料,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把量测的数 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信息及时反馈给设计和施工,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和 施工方案,达到安全、经济、快速施工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信息化施工 的基础,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 施工中应把它当作一个工序来管理。
结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综合 分析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施工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2、量测项目监控量测项目及内容 :监控量测项目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严 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监控量测工作。
监控量测项目及内容见《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及《监控量测选测 项目表》。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序号量测主要项目测试方法和仪表主要内容开挖面围岩自稳性;岩质破碎带、褶皱节理 等情况;核对围岩类别及风化变质情况;地 下水情况;支护变形开裂情况;洞口浅埋地 表下沉情况。
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目测 1数码相机 JSS30A 收敛计、隧 道激光断面仪、全 站仪周边收敛 根据收敛情况判断围岩的稳定性;支护设计 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模筑砼衬砌时间。
2位 移 水准测量的方法, 水准仪、钢尺 监视拱顶下沉值,了解断面变化情况,判断 拱顶的稳定性,防止坍方。
3 4拱顶下沉 洞口地表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 水准仪、水准尺 监控仰坡和洞口外 35m 范围内的地表沉降情 况,判断洞口及仰坡稳定。
(h ≤ 2b 时) o沉降缝两侧底 板及洞口段与 路基过度段不沉降缝两侧底板(或仰拱填充层面)沉降及 洞口底板(或仰拱填充层面)与洞口过度段 的不均匀沉降观测5三等水准测量均匀沉降观测监控量测选测项目表测试方法和仪表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塔尺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塔尺 多点位移计 序号 1 监测项目 地表下沉 测试精度 备注 1mm h >2b 时o2 隧底隆起 1mm3 围岩内部位移 钢架受力 0.1mm 0.1MPa4 钢筋计5 锚杆杆体应力 喷砼受力 钢筋计 0.1MPa 10με6 砼应变计 7二次衬砌内应力砼应变计0.1MPa注:h -隧道埋深; 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讲课讲稿

中国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五盂高速LJ9标段项目经理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批准: 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校核: ________________编制: _______________二0—年十月城轨14-1费跃铖1448043105杨康1448043136第1章工程概况 0第2章隧道施工方法 0第3章监测目的 (2)第4章监测内容 (2)4.1 ~般规定 (2)4.2监控量测项目和技术要求 (3)第5章监控量测方法 (8)第6章量测数据处理与运用 (9)第7章组织管理 (12)第8章保证措施 (13)第9章安全保证措施 (13)第1章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下细腰隧道为小净距隧道,右洞长1502m左洞长1530m最大埋深88.6米,洞门墙采用C25级砼浇筑,洞内路面采用280mn厚水泥混凝土。
1.2隧道地质(1)工程地质下细腰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低山区,由于长期剥蚀作用下,山顶相对较平缓,山坡为中陡坡,山体总体呈东西走向,山势西高东低,南北两侧山坡冲沟发育,基岩大面积出漏,微地貌表现为基岩山梁、冲沟及中陡坡等。
左洞地表最低海拔高程663.56m, 最高海拔高程747.91m,相对高差84.35m,右洞地表最低海拔高程660.68,m,最高海拔高程757.36m,相对高差95.68m,五台端洞口位于上社镇下细腰长家欲购右岸斜坡上,坡向323°左右,坡脚在25° ~30。
之间,盂县端洞口位于上社镇樊家会村北侧约0.3km基岩山斜坡上,坡向190°左右,坡脚在20° ~25°之间。
遂址区范围内被较发育,以草丛及灌木为主,覆盖率约为45%(2)水文地质1、地表水隧道两端洞口所处冲沟均位于龙华河河域一级支流方向,沟内只有雨季时暂时性水流汇集。
2、地下水隧址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隧址区中部在雨季期可能造成洞体内线产生线状滴水现象。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施工现场的监测,一般指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的实时监测
和采集,从而对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本文结合有关
对施工现场的监测量测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以保证施工
安全有效进行。
一、环境监测量测
环境监测量测,是施工现场监测量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施工现
场的地下水位变化、土壤变化、空气质量以及地表水质的监测,以及周围
环境参数的监测,如温度、湿度、风速、噪声、放射性、负氧离子等,以
及污染物的浓度监测等。
1、水文地质环境监测
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变化、土壤变化、
地表水质的监测,以及周围环境参数的监测,如温度、湿度、风速、噪声、气象因素等。
(1)地下水位变化监测: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变化监测采用地下水
自动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通过现场监测设备及时发
现地下水的变化,以判断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土壤变化监测:施工现场土壤变化监测,可以采取抽样、测量、分析等形式,根据施工影响区域的大小和变化程度,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施工地点的土壤进行分析,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土壤变化动态监测。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测量及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它可以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障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的具体方案。
1.方案准备阶段在开始道路施工之前,要进行详细的测量规划和设计。
首先,确定施工的位置和范围。
其次,制定测量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包括道路宽度、坡度、标高等参数的测量。
最后,确定监控设备的配置和安置位置。
2.测量设备的采购和准备根据施工测量的具体要求,配置相应的测量设备。
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电子经纬仪、GPS等。
同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精度,并进行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施工测量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进行实地测量。
通过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进行道路线形、标高、坡度等参数的测量。
同时,进行道路纵断面、横断面等断面测量,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要求。
4.监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等。
根据测量设计要求,确定监控设备的位置和角度,并进行调试。
确保监控设备能够准确、稳定地记录施工过程,并提供实时监控和数据。
5.施工监控阶段通过监控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包括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材料的使用情况等。
同时,对施工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包括挖土量、填土量、施工时间等,以便后期统计和分析。
6.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比对测量数据和设计要求,评估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并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7.报告和总结在施工结束之后,编写测量及监控量测的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测量数据、监控记录、问题和隐患分析等内容。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进行道路施工的测量和监控量测工作。
它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事故。
同时,也为后期的道路维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为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围岩压力、二次衬砌内力、纵向位移、地应力。
根据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选测项目,指导施工,如锚杆轴力、孔隙水压力等。
表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
序号
监测项目
测试方法和仪表
测试精度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地质罗盘,数码相机
/
2
净空变化
隧道净空变化测定仪(收敛仪)、全站仪
多点位移计、全站仪测定
11
地应力
应变计测定
12
钢架内力
钢筋计、应变计测定
7.3监控量测方法
现场监控量测应根据已批准的监控量测实施细则进行测点埋设、日常量测和数据处理,及时反馈信息,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施工异常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计划。
7.3.1洞内外观察
⑴ 洞内观察包括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段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内容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有无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漏水、工作面稳定状态、围岩变形等;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图,填写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图1 监控量测流程图
7 监控量测
7.1 监控量测布点方法
Ⅲ级围岩开挖完后直接在围岩岩面打眼,埋设监控量测点;
Ⅳ级围岩无钢架地段,开挖后在围岩岩面打眼埋设监控量测点;
Ⅳ、Ⅴ级围岩有钢架地段,开挖完成后,在岩体中预埋Φ16倒三角钢筋。
7.2 监控量测项目
隧道分为普通段落,洞口段、浅埋段,断层、岩溶发育段,大变形段,根据不同段落的特点,监控量测项目及测点布置方式如下:
4.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配置监控量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满足监控量测人员工作需要。
5
5.1操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收敛仪、水准仪的使用。
5.2操作人员要熟练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及时指导现场施工。
6
施工程序为:埋设监控量测点→进行量测并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指导施工
0.01mm
3
拱顶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铟钢尺
1mm
4
地表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塔尺
1mm
浅埋段
5
爆破振动
振动传感器、记录压力盒量测
7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接触压力
压力盒量测
8
水量、水压力
三角堰、流量计、水压计量测
9
隧底隆起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测定
10
纵向位移
原则上布设在拱顶轴线附近1个,隧道跨度较大时,在拱部增设测点。
⑵ 对已施工段观察每天至少一次,应记录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钢架是否变形及二次衬砌效果等。
⑶ 洞外观察重点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沉陷、开裂、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
⑷ 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并派专人进行不断观测。
观察手段: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
7.3.2拱顶下沉、净空变化收敛量测
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收敛量测布置在同一断面。
表2 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m)
每断面测点数量
净空变化
拱顶下沉
Ⅴ
5-10
采用台阶法开挖时,每台阶布置一条水平测线,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测线。全断面开挖时,布置一条水平测线。
柿子园隧道位于安县-高川区间,为双线隧道,高川车站伸入隧道出口端;进口D2K76+696~D3K87+350段10654m为单洞合修隧道,其余段为双洞分修隧道。除进出口均位于直线上外,隧道洞身有2处左偏曲线和2处右偏曲线,线路纵坡为17.8‰及6‰的单面上坡。进口里程D2K76+696,左线出口里程D2K90+765,右线出口里程YD2K90+758,单双线分修起点里程D3K87+300=YD3K87+345.59,隧道左线全长14069m,分修段右线全长3412.41m。轨面高程为733.927~980.048m。本标段施工里程D2K76+696~D3K85+560,共8864m,单洞合修。
1普通段落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为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
②洞口浅埋段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为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爆破振动(当隧道上方有重要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时)。
③岩溶、断层发育地段、向斜核部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为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围岩压力、水量、水压力。
④大变形段落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为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围岩压力、水量、水压力、钢架内力、二次衬砌内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隧底隆起、纵向位移、地应力。
3
(1)为了掌握隧道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动态信息及稳定程度并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作业,保证施工安全。
(2)经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及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稳定。
4
4.1内业技术准备
编制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施工图纸,熟悉监控量测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对量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熟悉量测方法和技术。
(5)《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施工图安县隧道设计图》(成兰施隧-01)
(6)《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施工图柿子园隧道设计图》(成兰施隧-02)
(7)《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参考图隧道施工工法及辅助措施》(成兰隧参(11)19)
2
安县隧道位于安县-高川区间,为双线隧道,单洞合修。进口里程D2K73+335,出口里程D2K76+350,全长3015m。隧道洞身位于半径为3504.525的右偏曲线上,进出口均位于直线上,线路纵坡为17.8‰的单面上坡,内轨顶面高程为674.101~727.768。隧道进口接路基工程,出口紧邻睢水河双线大桥,隧道最大埋深320m。
隧道监控量测
1
根据隧道的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进行编制。执行规范如下:
(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