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歌PPT课件
中唐文学优秀PPT课件

(四)具体表现:
A、注重雕琢炼饰,追求诗歌丽藻与远韵的统一,如 大历诗风。
B、崇俗尚质,追求诗歌浅切尽露的平易之境,如元 白诗风。
c、崇奇尚怪,追求诗歌“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 如韩孟诗风。
第一节 大历诗风
大历(766年-779年)唐代宗李豫的年号 大历年间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时期
一、大历诗风: 大历诗风是指大历到贞元年间活跃于诗
《初过龙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岑参)
万里奉王事。一生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塞下曲》(高适)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出入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想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抒写自己生活的艰难辛酸,表现自己孤独寂寥的苦况。
夜雨、黄叶树、残灯、白头人创造一种凄凉清冷的意境。
明谢榛《四溟诗话》:“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 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 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 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以五古成就最高。 •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代表作:《观田家》《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歌描绘了一幅恬静而优美的风景画, 诗人偏爱无人赏识的小草和无人光顾的 小舟,表现出恬淡、潇散和退缩的情怀 及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投宿主 人家以后的情景。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 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
唐诗的发展ppt课件

三、盛唐(713-765)
• 诗坛璀璨晶莹,美不胜收。风格 流派,百花齐放;各体均有革新创造; 开创出一代新风,出现了李白、杜甫 两颗诗坛巨星。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四、中唐(766-859)
• 这一时期的诗歌发展依旧繁荣。不仅诗人 和诗作数量超过盛唐,而且流派繁多。但 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诗歌的 现实主义精神完全取代了昂扬乐观的情调。 这个阶段涌现出大量代表诗人。比如:边 塞诗人李益、卢纶;山水诗人韦应物、刘 长卿;新乐府诗人白居易、元稹;奇险诗 人韩愈、孟郊、贾岛等。
• 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刘 长卿
• 边塞诗——高适、岑参、李颀、李益 • 浪漫主义——李白 • 现实主义——杜甫 • 新乐府诗派——白居易、元稹
七、风格
• 王维——清淡自然 • 孟浩然——恬淡孤清 • 高适——苍劲古朴 • 岑参——活泼奔放 • 李白——雄奇飘逸 • 杜甫——沉郁顿挫 • 白居易——通俗平易 • 韩愈——奇骏险怪 • 李贺——奇幽冷艳 • 杜牧——俊逸豪爽 • 李商隐——沉博艳丽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六、唐诗的诗歌流派
八、雅称
• 诗骨——陈子昂 • 诗杰——王勃 • 诗佛——王维 • 诗仙——李白 • 诗圣——杜甫
《草》白居易ppt课件

《草》的创作契机
《草》是白居易在长安任职期间创作的,旨在表达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感慨。
白居易在长安任职期间,目睹了官场的腐败和人性的丑恶,深感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草》的创作也受到了白居易个人经历的影响,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
《草》在白居易诗歌中的地位
《草》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被誉 为其诗歌的经典之作。
描述一位烧炭老人艰辛生活的诗歌。
VS
详细描述
全诗共四百一十四句,通过卖炭翁的形象 ,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艰辛 。诗歌中描绘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 的艰辛过程,以及最终被官吏掠夺的悲惨 结局。诗歌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 白居易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THANKS
感谢观看
历任左拾遗、刑部尚书等职,晚年辞官归隐,致力于文 学创作。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 人之一,与李白、杜 甫齐名。
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 矛盾和民生疾苦的诗 歌,被誉为“人民诗 人”。
他倡导新乐府运动,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通俗,深 入浅出。
《琵琶行》
总结词
描述白居易听琵琶女演奏的心情和感受的诗歌。
详细描述
全诗共六百一十六句,通过描述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之美,表达了白居易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将琵琶演奏的旋律、节奏、音色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 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卖炭翁》
总结词
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 自然,意境深远。
他的诗歌在形式上讲究平仄和韵 律,注重音乐性,易于传唱。
02
《草》的创作背景
《悯农》ppt课件

悯农诗歌中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敬重,启示现代社会应尊重劳动价值,弘扬勤劳、奋斗的精神品质。
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
加强劳动教育
悯农诗歌中强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启示现代教育应加强劳动教育,培养 学生勤劳、节俭的品质和热爱劳动的 意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悯农诗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启示现代教育应加强对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对 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美景,如山水、田园等,通过这些描 绘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
领略诗歌韵味
悯农诗歌作为古典诗歌的代表,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通过学习 和欣赏这些诗歌能够让读者领略到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提升审美境界
通过学习和欣赏悯农诗歌,能够让读者的审美境界得到提升,从而 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
03
悯农诗歌的意义与影响
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注
表达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 情
悯农诗歌通过描绘农民的劳作和贫困生活, 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注。
揭示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
悯农诗歌不仅关注农民的苦难,还揭示了当时社会 的贫富差距和不公现象,唤起人们对农民的关注和 同情。
倡导人文关怀与民本思想
悯农诗歌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民本思想 ,强调尊重和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权利和福 祉。
05
悯农诗歌的现代价值
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重视农业基础地位
悯农诗歌强调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启示现代农 业应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
倡导绿色发展
悯农诗歌中表达的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保护意识,启示现 代农业应注重绿色发展,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模式,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五章中唐诗歌精品课件专用精品课件

五章中唐诗歌精品课件专用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第五章中的唐诗歌精品。
具体内容涉及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如李白《将进酒》、杜甫《春望》、王之涣《登鹳雀楼》等。
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些诗歌的主题、意境、韵律及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唐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2. 领悟唐代著名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唐诗歌的韵律、格律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唐代著名诗人的创作风格、艺术特色以及诗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代历史背景,引出唐诗歌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教材第五章中唐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知识,分析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
a. 李白《将进酒》:讲解其豪放洒脱的写作风格,分析其意境和修辞手法。
b. 杜甫《春望》:解析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沉郁顿挫的写作特点。
c. 王之涣《登鹳雀楼》:阐述其豁达的胸怀和宏伟的景象描绘。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仿诗人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教材中的诗歌鉴赏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唐诗歌的基本知识(韵律、格律等)2. 著名诗人代表作品分析a. 李白《将进酒》b. 杜甫《春望》c. 王之涣《登鹳雀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从教材第五章中选取一首唐诗歌,分析其主题、意境、韵律及修辞手法。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条理清晰,分析透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唐诗歌作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可以组织诗歌朗诵、鉴赏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重点诗歌选取与分析。
唐诗课件ppt课件

形式创新
初唐诗人在创作中注重形 式的创新,如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等,为后来的诗 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表现手法丰富
初唐诗歌表现手法多样, 如象征、隐喻、比喻等, 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 染力。
03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的发展概况
盛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 ,文化艺术发展繁荣,诗歌创作
尤为突出。
初唐时期,诗歌逐渐摆脱了齐梁 诗风的束缚,吸收了民歌的精华 ,涌现出一批诗人,如陈子昂、
王勃等。
中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 出现了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大 批优秀诗人,他们作品的思想性
和艺术性都得到了高度发展。
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李白
《将进酒》、《行路难》、《庐 山谣》等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社 会和自然的感悟,具有强烈的个
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杜甫
《春望》、《登高》、《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等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 现实,表现出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 注和同情。
中晚唐诗歌的艺术特色
意象运用
中晚唐诗歌在意象运用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诗人通过具象的物象 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情感表达
中晚唐诗歌注重情感表达,诗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和情感体验。
艺术风格
中晚唐诗歌的艺术风格多样,包括豪放奔放、清新自然、婉约含蓄 等,体现了诗人各自的个性和审美追求。
05
代表女性诗人及其作品
李冶
《送别》、《相思》等作品展现了她的才华和情感。
薛涛
《春望》、《别离》等作品表达了她对人生、爱情的独特思考。
杜秋娘
《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等作品展现了她对人生的热爱 和追求。
唐代歌谣的特点与价值
特点
唐代歌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以及人们对生活 的感受和思考。它们语言简练、节奏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04
主题思想探讨
秋天之美:自然与人生哲理
秋天的自然景色
刘禹锡通过描绘秋天的天空、山水、草木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秋 日画卷。
秋天与人生哲理
诗人借秋景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哀叹,以及对 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
的共鸣。
06
知识拓展与延伸
刘禹锡其他代表作品欣赏
《乌衣巷》
01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
寻常百姓家。”
《竹枝词》
02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
无晴却有晴。”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0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
精神家园的构建
诗人通过诗歌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精神家园,这个家园充满了美好、和 谐与安宁,是诗人心灵的寄托和归宿 。
05
跨文化对比研究
中西方秋天诗歌比较天诗歌多抒发悲凉、萧瑟之情 ,而西方秋天诗歌则更多表现对自然 美的赞美和向往。
中国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含 蓄表达,西方诗歌则更注重形象的描 绘和情感的直接抒发。
坚持创作。
现代秋天主题诗歌推荐
01
02
03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秋夜》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 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 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
《秋怀》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 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 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
THANK YOU
第八讲 中唐诗坛ppt课件

(一)刘长卿:秋风夕阳的诗人
刘长卿年辈与杜甫相若,是由盛唐入中唐的诗人,创 作高峰在其中后期,尤工五言律绝,自称为“五言长城”, 与钱起并称“钱刘”,代表作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送灵澈上人》等。有《刘随州集》十一卷,存诗500多 首。
由于身逢衰乱的时代,再加上自身仕途的坎坷,刘长 卿诗中虽然也有激昂慷慨的报国之志,但更多的是对国家 命运的悲叹,对唐政权的失望,对自身命运坎坷、孤寂无 援的哀伤和无奈,充满冷落凄凉情调。其诗往往以寒水、 夕阳、孤舟、荒村等荒寒意象与冷寂、杳暗、寥落等语词 来呈现荒疏萧瑟之景与悲凉哀愁之情,风格凄婉清切。
11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12
(三)“大历十才子”
指中唐大历年间群聚京洛、诗风相近并交游酬 唱而齐名的十位才子诗人。“十才子”之名,最初见 于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 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除 了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 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 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格 调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擅长细腻雕 琢,以五言律为主,大多写得精致工整,以钱起、卢 纶成就较高。
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其边塞诗常常在壮烈、
慷慨之中带有伤感和悲凉。虽带有盛唐诗的一些特色,但
其诗中的感伤悲凉情调,应与大历时期的时代风貌有关。
14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15
中唐后期诗人—刘禹锡和柳宗元
(一)刘禹锡(772—8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2、贾岛
贾岛出身寒微,早年栖身佛门,后还俗,曾任长 江主薄,一生安于寂寞的生活境遇。贾岛与孟郊齐名, 均以苦吟著称,成就不及孟郊。苏轼以“郊寒岛瘦” (《祭柳子玉文》)评价二人的诗风。其诗题材内容 比较狭窄,多写个人孤寂的生活与情感,以及与朋友 的交往。常常以枯冷萧瑟的景象抒写孤寂凄清的心境。 贾岛诗以五律著称,在描写物象与抒情上都显示了较 高的艺术技巧,意境凄清而优美。在艺术上最著称的 就是苦吟与字句的推敲琢磨,譬如关于《题李凝幽居》 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传说,以 及自言“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送无可上人》 诗注),都反映了他的苦吟和锻炼字句的艺术风貌。 所以其诗锤炼出了象“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忆江上吴处士》)、“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寄朱锡珪》)那样的佳句,但其诗“诚有警句, 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山石》:“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 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 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调张籍》:“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不知群
儿愚, 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 举颈遥相望。”
.
9
二、孟郊和贾岛
1 、孟郊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 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 有信,嫁与弄潮儿。”
.
8
第二节 韩孟诗派
一、韩愈
古文运动的领袖,在革新文风的同时,也致 力于诗歌的革新。他极力推崇陈子昂、李白、杜 甫的诗歌,意欲纠正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在继 承李、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自成一家,并开 辟了以奇崛险怪为特色的新诗派。
.
3
一、刘长卿和韦应物
1、刘长卿
诗歌总是渗透着孤寂冷漠、愁苦失意的心态, 诗中经常运用“孤城”、“孤舟”、“独鸟”、 “归鸟”、“秋风”、“落日”等意象。他的诗 歌风格清雅,体物精细,语言省净,意境幽远, 丰韵情调颇近王维、孟浩然。刘长卿擅长近体, 尤工五律、五绝。曾自誉为“五言长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 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11
第三节 李 贺
1、出身皇族,但家族没落生活贫寒。他的诗歌体 现了清高与失落,抱负远大与怀才不遇等各种思 想情怀的交织。其诗歌有针砭讽刺现实、关怀民 生疾苦的,如《荣华乐》、《猛虎行》、《吕将 军歌》、《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之一) 等;有表现抱负、渴望建功立业,以及壮志难酬 的苦闷与悲愤的,如《南园》(十三首之五)、 《秦光禄北征》、《雁门太守行》、《马诗》(二 十三首之五)等,但更多的则是抒写人生的痛苦和 生命的短暂,发泄愤懑和牢骚,如《秋来》、 《开愁歌》、《浩歌》、《致酒行》等。此外, 还有一些妇女题材的闺怨、恋情诗等。
.
2
第一节 大历诗风
▪ 从杜甫去世到白居易等人的崛起,唐诗出现了一个 低谷,文学史上称之为“大历诗风”,主要指大历 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 貌,他们的诗歌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由雄浑的风 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 趣。
▪ 这个时期的诗人以韦应物、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 为主。他们的诗歌词语,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 瑟乃至暗淡的色彩。通过象征性和描述性两种意象 类型,表达寂寞冷落的情思。
▪ 孟郊仕途坎坷,家境贫寒,因此有些诗歌能够反 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对百姓的贫苦充满了同情, 更多的诗歌是抨击世道的昏暗、抒写自己的贫寒 与愤懑,此外,还有一些描写骨肉亲情的诗歌。
▪ 孟郊的诗风与韩愈接近,也有奇崛险怪的风格, 韩愈称赞孟郊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荐士》)。但孟郊的气度和才力不及韩愈, 又因仕途坎坷,家境贫寒创作心态也不一样,所 以他的诗歌在奇崛险怪之中带有幽僻清寒、凄凉 苦涩的情调。《新唐书·孟郊传》所说“思苦奇涩” 就是对其诗风的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6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 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 青。”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 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卿宿别》:“故人江海别, 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行,上有黄鹂深树
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5
二、大历十才子和李益
1、大历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翃 、钱起、司 空曙、苗发、崔峒、耿湋 、夏侯审、李端。 (《新唐书·卢纶传》)
他们的诗多是唱和应制、题赠送别之作,多 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主题,也有 一些边塞题材的诗歌。他们的诗歌有着比较一致 的特色,就是由盛唐诗歌的浑厚雄放转向了工巧 细腻。诗歌风格清雅淡远,意境清幽,刘熙载说 “王、孟及大历十才子皆清雅”(《艺概·诗 概》)。但其诗歌过于讲究技巧,注重形式,已 无盛唐的浑厚气象。
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愁心一倍长离忧, 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 孤舟······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
7
2 、李益
中唐前期最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受盛 唐气象的沾溉,也有时代的悲凉伤感的情调。其 诗众体皆有佳作,而尤以七言绝句最佳,明人胡 应麟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 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 《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 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诗薮·内编》卷 六)
第六章 中唐诗歌
.
1
中唐诗歌可为前后两期,大历至贞元 年间出现了韦应物、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 的诗歌创作、元结、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 诗歌创作,以及以钱起、卢纶等“大历十 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创作。贞元以后出 现了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张籍、王建、 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出现了以韩 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 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此外,刘 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独具一 格。
.
4
2、韦应物
早年生活放浪,负侠任气,后经历了“安史 之乱”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早期写过一些昂扬 向上、意气风发的作品,带有盛唐诗歌的遗风余 韵。后期也有关注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指斥时 政的诗歌。但其诗歌成就最高的还是山水田园诗。 这类诗歌风格高雅简淡,情趣闲适,“发纤秾于 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书黄子思诗集 后》),受到陶渊明、大小谢和王、孟的影响。 其诗以五言最佳,白居易曾评论说:“其五言诗, 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