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PPT 30张)
金融风险管理第二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简明教程PPT课件

芬兰(1991-1994年)不良贷款和信贷损失在信贷总量中的比例于1992年高峰期达到13%。1991年9月出现流动性危机 法国(1991-1995年)1994年,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量的8.9%。里昂信贷银行所发放的贷款的15%成为不良贷款,部分其 他银行业遭遇到巨大损失 几内亚(1980-1985年) 国有银行体系瓦解,贷款的20%成为不良贷款 印度(1991-1996年)27家公共事业服务银行的国内不良贷款约占贷款总量的9.5%
案例分析
• 2007年底,美国爆发了次级债危机。长期以来,有些美资 商业银行员工违规向言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 较重的人提供贷款,由于房地产市场回落,客户负担逐步 到了极限,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偿还贷款,形成坏账, 次级债危机就产生了。危机使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大跌,众 多机构的投资受损,并进一步致使银行问资金吃紧。危机 殃及了许多全球知名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 使长期以来它们在公众目中稳健经营的形象大打折扣。 • 上述信息包含了什么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1. 概述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2. 风险管理框架2.1 风险管理委员会2.1.1 职责2.1.2 成员构成2.2 风险管理政策和指导方针2.2.1 风险接受政策2.2.2 风险评估和测量政策2.2.3 风险监测和控制政策2.2.4 风险报告和沟通政策2.3 风险分类2.3.1 信用风险2.3.2 市场风险2.3.3 流动性风险2.3.4 操作风险2.3.5 法律和合规风险 2.4 风险评估和测量方法 2.4.1 定性评估2.4.2 定量评估2.5 风险监测和控制2.5.1 内部控制体系 2.5.2 风险限额与限制 2.5.3 内部审计2.6 风险报告和沟通2.6.1 内部报告2.6.2 外部报告3. 流程与责任3.1 风险识别与评估流程3.2 风险监测与控制流程3.3 风险报告与沟通流程3.4 风险管理的责任分工3.4.1 高级管理层3.4.2 风险管理部门3.4.3 业务部门3.4.4 内部审计部门4. 风险管理工具和系统4.1 风险评估工具4.2 风险监测工具4.3 风险控制工具4.4 风险报告工具4.5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5. 法律和合规要求5.1 相关法规和规章5.2 内部合规要求5.3 风险管理政策的法律效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银行风险管理政策及相关程序的委员会。
- 信用风险:由于借款人或其他方无法按时履约而导致银行资产损失的风险。
- 市场风险:由于市场行情波动引起的银行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波动风险等。
- 流动性风险:银行在面对现金不足时难以及时偿还债务或满足其他支付义务的风险。
- 操作风险:由于内部流程、人为失误、系统故障等引起的损失或不利影响的风险。
- 法律和合规风险:由于违反法律法规或合规要求而导致的法律责任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精品课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框架

➢ 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 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 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
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要素
➢ 内部控制环境。 ➢ 风险识别与评估。 ➢ 内部控制措施。 ➢ 信息交流与反馈。 ➢ 监督评价与纠正。
7 银行应保持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了解银行的运营架构,包括在低透明度 8 国家或在透明度不高的架构下开展业务(即了解银行的架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原则
1
完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 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2
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 义务
德尔菲方法
风 险
情景分析法
识
故障树分析法
别
专家预测方法
方
法
筛选—监测—诊断法
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
风险计量
风险计量 是指在识别银行的业务活动
可能面临某种类型的风险之后,应用一 定的方法估计和测定发生风险损失的概 率和损失大小,以及对银行产生影响的 程度。
➢风险计量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二步, 是银行进行风险控制的基础。
➢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公司治理定义
为:“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他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原则
董事会成员应称职,清楚理解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有能力 1 对银行的各项事务做出正确的判断
董事会应核准银行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准则并监督其在全行的传
方
操作风险
法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教材.ppt

(4)the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h.D Seminar in Financial Economics,Spring 2008 ,Tong Yu
Behavioral Fin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Security Issues Market Microstructure Asset Pricing Tests Derivative Pricing Variance Decompositio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Behavior Pension,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Banking, Credit and Loan Performance Fixed Income Securities and Credit Risk Liquidity Risk and Limit to Arbitrage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Stock-bond Return Relations
(2)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的权利、义务;
(3)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5)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
制。
国际组织关于公司治理的要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公司治理准 则。OECD提出了良好的公司治理应符合6条 原则。P36
Jean Tirole, 2001, Corporate Governance, Econometrica 69 (1), 1–35.
La Porta, R., F. Lopez-de-Silanes, A. Shleifer, and R. W. Vishny (2002),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57, 1147-1170.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PPT课件

监管原则——CAMEL(原则)
• 是美国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原则,我国也 采用了这一原则。主要对金融机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监管:
C— capital Adequacy(资本) A— asset Quality(资产质量) M—management(管理水平) E— Earnings(盈利能力) L— Liquidity(资产流动性)
第31页/共37页
2004新资本协议的特 点
• 特点: • 对各种风险均提出了一整套循序渐进的资本计量方法,通过灵活的制度
安排,力求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银行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 系统,进而更为准确地测定一定风险状况下所需要的资本水平; • 重视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对最低资本要求的补充作用,力求将资本管理与 风险管理有机结合,避免出现过度强调资本充足,而忽略银行业内控建 设因其他风险而使银行陷入经营困境的现象; • 允许满足监管标准的银行采用自己的内部数据来确定操作风险监管资本。
IRB高级法 银行提供的估量值 银行提供的估量值 银行提供的估量值
期限(M)
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或者 由各国监管当局自己决定允
许采用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但不包括某些风险暴露)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但不包括某些风险
暴露)
第28页/共37页
监管的原则:
1.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 持资本水平的战略; 2.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战略,以及银行 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 3.监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本高于最低资本监管标准比率,并应有能力要 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 4.监管部门应争取及早干预,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需的最低水 平。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培训课件PPT(共 72张)

资金 缺口
利率敏 感性 比率
利率 变动
利息收 入变 动
变 动
幅 度
利息支 出变 动
净利息 收入变
动
正值 >1 上升 增加 >
增加
增加
正值 >1 下降 减少 >
减少
减少
负值 <1 上升 增加 <
增加
减少
负值 <1 下降 减少 <
减少
增加
零值
1
上升 增加 = 增加
不变
零值
1 下降 减少 = 减少
不变
• (3)运用
• 如果银行难以准确地预测利率走势,采取 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显得更为安全。规避 缺口风险,获取正常的银行收益。
• (4)不足
• 银行资产利率和负债利率的变动幅度与市场利率 不一致;
• 在一定的时间点上,有些资产和负债要判断其是 否可以重新定价往往很困难;
• 利息敏感缺口管理没有考虑利率变动直接对银行 整体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3)持续期的计算
• 内容二:持续期缺口管理 • (1)资产组合的持续期 • (2)负债组合的持续期 • (3)持续期缺口 • (4)银行净值的价值变化 • (5)凸性Convexity • (6)持续期管理的局限性
(1)资产组合的持续期
• 其中: • wi= 组合中单项资产的价值占总资产价值的比例 • DAi= 组合中单项资产的持续期
•(1)利率敏感缺口度量之一
利率敏感缺口=利率敏感资产-利率敏感负债
正缺口:银行在利率上升时获利,下降时受损; 负缺口:银行在利率上升时受损,下降时获利; 零缺口:银行对利率风险处于“免疫状态”。
• (2)利率敏感缺口度量之二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第2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2.1.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1.定义和内涵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控制、管理商业银行的一种机制或制度安排,是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
其核心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
2.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原则和做法(1)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公司治理原则OECD认为,公司治理应当维护股东的权利,确保包括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受到平等的待遇;如果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他们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治理结构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为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治理结构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的信息(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并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2)巴塞尔委员会的公司治理准则①董事会成员应称职,清楚理解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有能力对商业银行的各项事务作出正确的判断。
②董事会应核准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准则,并监督其在全行的传达贯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价值准则应当禁止外部交易和内部往来活动的所有腐败和贿赂行为。
③有效的董事会应清楚界定自身和高级管理层的权力及主要责任,并在全行实行问责制。
④董事会应确保对高级管理层是否执行董事会政策实施适当的监督。
高级管理层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部门,为防治内部人控制,董事会必须对其实行有效监督。
⑤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有效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外部审计单位及内部控制部门的作用。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审计是至关重要的,审计的有效性会保证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职能的实现。
⑥董事会应确保薪酬政策及其做法与商业银行的公司文化、长期目标和战略、控制环境相一致。
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图库精品PPT课件

②审核实施方案
风险管理委员会
审计和关联 交易控制委员会
风险控制委员会 (信用风险)
①评估信用风险 ②在董事会批准的
框架范围内制订 策略/政策 ③最高级别的信用 审批机构
董事会
监事会
审计委员会
管理 审核与监督
行长室
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 (流动市场风险)
①确定资产/负债管 理目标
②确立有关流动性/ 市场风险和监管 执行方面的政策/ 流程
各行信用卡管理模式汇总表
中信银行
信用卡业务管理模式 事业部
工商银行
渤海银行 兴业银行 建设银行
事业部
尚未建立 事业部 事业部
深圳发展银行
总行一级部
招商银行 民生银行
事业部 成立信用卡股份公司
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
是否派驻风险总监
信用卡风险管理委员会统筹 未派风险总监 管理信用卡业务相关风险; 卡中心建立独立风险控制部 门。 卡中心建立独立风险控制部 未派风险总监 门。总行风险管理部统一开 发零售评级模型。
操作风险报告
©2010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发展银行风险管理架构
风险类别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归口部门
管理模式
分管领导
信贷管理部 信贷审批中心
垂直管理模式, 首席风险执行官 由总行指派分行 CRO 的风险执行官, 实行垂直上报, 个人负责。
内部状况评审委员会 (操作风险)
①对全行范围内的内 部 控制系统进行评 审
稽核监督管理委员会 (内部审计)
①保持内部审计的权 威性、独立性和有 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2.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
2.1.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1、定义:公司治理是指控制、管理机构的一种 机制或制度安排,其核心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 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而提出 的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的组织体系安排和监督制 衡机制。 2、目的: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与利 益冲突,确保公司永续发展和实现价值最大化, 核心: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设。 3、银行公司治理的特征:高杠杆性;高不对称 性;高关联度;对经营失败的低容忍度。
3、构成:由风险管理理念、知识和制度三个层次组成,其 中风险管理理念是风险文化的精神核心,也是风险文化中最 为重要和最高层次的因素,它对员工的行为具有更直接和长 效的影响力。 4、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主要包括: (1) 风险管理水平体现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是创造资 本增值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手段。 (2) 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是消除风险, 而是通过主动的风险 管理过程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3) 风险管理战略应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之中, 并服 务于业务发展。 (4) 商业银行应充分了解所有风险, 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 机制, 对不了解或无把握控制风险的业务,应采取审慎态 度。 培植风险文化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商业银行的一项“终 身事业”。商业银行无法通过突击式的培训和教育达到培育 风险文化的目的。应当建立管理制度并实施绩效考核,将风 险文化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
3、实现路径 战略目标决定实现路径,商业银行的各项 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战略目标展开,风险管 理过程本身就是实现风险管理目标以及整 个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
2.1.5 风险偏好
1、定义:Risk Appetite,商业银行在追求实现 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愿意且能够承担的风险类型 和风险总量。“风险胃口”。 2、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设定为银行战略层面的内容,是董事会在 考虑利益相关者期望、外部经营环境以及自身实 际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风险管理的底线。 3、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阐述风险 偏好。定量指标通常包括:资本类指标、收益类 指标、风险类指标和零容忍度类指标。 体现全面性和重要性;稳定性和合规性。
2.1.4 商业银行管理战略
1、定义:是商业银行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内 部管理状况以及同业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整 套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 行动方案。包括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两方面内容。 2、战略目标:可以分解为战略愿景、阶段性战 略目标和主要发展指标等细项 战略愿景主要描绘商业银行的理想境界 阶段性战略目标明确在未来某一时间段内,商业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业务发展、风险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具体领域希望实现的目标。 阶段性战略目标可细分为主要发展指标,使目标 进一步细化并量化,增强可操作性。 如果说战略愿景是遥远的终点,那么阶段性战略 目标就是成功路上的若干个里程碑。
2.1.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1、定义: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 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 方法, 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 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 制。
2、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必须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 的原则: (1)内部控制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 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 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 (2)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尤其 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均应当体现“内控优先” 的要求; (3)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 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 及时反馈和纠正; (4)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 设、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 告的渠道。
3、我国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许多 薄弱环节 (1)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 制衡机制还有待完善; (2)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尚末形成; (3)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对内部控制监 督及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亟待提高。 2012年巴塞尔委员会修订了《有效银行 监管的核心》,要求商业银行应培育良好的 内部控制环境,以保障开展业务时考虑其风 险状况。
4、在风险偏好设置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 意的问题: (1)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2)将风险偏好与战略规划有机结合 战略决定偏好,偏好约束战略 (3)向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传导 (4)持续的检测与报告
3、我国公司治理的主要要求: (1) 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议 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2) 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 务; (3) 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4) 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5)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4、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应具备的特征: (1)银行内部有效的制衡关系和清晰的职责边界; (2)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3)与股东价值相挂钩的有效监督考核机制; (4)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5)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 能够为产品定价、成本核算、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2.1.3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
1、定义: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 的风险管理理念、哲学和价值观,通过商业银行的 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广大员工的风险 管理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企业文化。 2、健康的风险文化应包括的内容: (1)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2)加强高级管理层的驱动作用。 (3)创建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