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磁铁游戏》说课稿定稿
好玩的磁铁说课稿中班

好玩的磁铁说课稿中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磁铁》。
下面我将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以及活动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设计意图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磁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神秘感。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一些与磁铁相关的物品,但他们对磁铁的特性和作用了解较少。
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操作,让幼儿亲身感受磁铁的神奇,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二、活动目标基于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了解,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的特性,知道磁铁有两极。
2、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实验和操作,发现磁铁的秘密,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对磁铁的探究活动感兴趣,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做了以下准备:1、物质准备:各种形状的磁铁、回形针、铁钉、钥匙、积木、塑料玩具、纸张等材料;磁铁实验操作板;记录表格。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对磁铁有一定的初步认识。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我会通过一个小魔术来导入活动。
我先将一枚回形针藏在手中,然后将手在一块看似普通的板子上轻轻一挥,回形针就神奇地吸附在了板子上。
这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初步感知1、我会拿出一块磁铁,向幼儿展示并介绍:“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叫磁铁。
”然后让幼儿观察磁铁的外形,引导他们说出磁铁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2、我会把磁铁放在桌子上,然后将一些材料,如回形针、铁钉、钥匙、积木、塑料玩具、纸张等放在旁边,让幼儿猜测哪些材料能被磁铁吸住。
(三)探索发现1、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将各种材料一一靠近磁铁,观察哪些能被吸住,哪些不能,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实验结束后,我会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分享,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有趣的磁铁说课稿

《有趣的磁铁》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说课的内容是粤教版上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电与磁》的第2课《有趣的磁铁》。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准备、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想和相关的理论依据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有趣的磁现象》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奇妙的电与磁》单元的第2课。
与它相关联的还有《指南针》,都是对磁现象的研究,教材安排4课时教学,本节是第一课时,它包括了“磁铁能吸起什么”“磁铁哪个部分磁性最强”I“两块磁铁的探究”三个活动内容。
磁现象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五年级小学生来说,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
本节课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探究磁的性质,感知磁的作用,推动学生对磁现象的探究,使学生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①使学生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②使学生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②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自主探索实验认识磁性、磁极和磁铁性质。
难点: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讨论,得出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
二、说教学准备:结合以上教材分析,为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1、教具:条形、蹄形、环形磁铁各一块,没标明磁极的磁铁,回形针或大头针一盒,实验记录表。
2、学具:学具每组一份(铁片,铜片,铝片,塑料片,石墨,一元硬币,五角硬币,小刀,铅笔等,条形磁铁一对,蹄形磁铁一个。
)三、说教法与学法《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为主,教师作适当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运用指导观察、分组教学、提问设疑等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动手,通过自主探索,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来认识磁铁的性质。
有趣的磁铁说课稿

有趣的磁铁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引导幼儿学习磁铁的吸引和排斥原理,通过实验和观察,让他们亲自体验磁铁的有趣效果。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引导幼儿学习磁铁的吸引和排斥原理,通过实验和观察,让他们亲自体验磁铁的有趣效果。
三、教学准备
准备与磁铁相关的实验材料,如磁铁、铁钉、铁片等。
了解幼儿对磁铁的认知和问题,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相关的观察指导和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磁铁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幼儿对磁铁的兴趣和好奇,让他们表达对实验的感受和理解。
2. 观察和实验
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并进行实验,让他们亲自尝试吸引和排斥铁钉、铁片等物体。
3. 学习原理
教授幼儿磁铁的吸引和排斥原理,如磁场的形成和磁力的作用,让他们理解磁铁的有趣效果。
4. 创作和展示
鼓励幼儿创作与磁铁相关的作品,并展示给同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幼儿参加其他与磁铁实验相关的活动,如制作磁铁游戏、观察磁铁的吸附力等。
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其他与观察和实验相关的知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有趣的磁铁说课稿

有趣的磁铁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我们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二节《磁铁》这一部分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极性和磁铁的应用。
我们会学习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如磁性、磁化、去磁等。
接着,我们会深入了解磁铁的极性,包括南极和北极,以及如何判断一个磁铁的极性。
我们会学习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铁如何用于制造电机、扬声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磁化的过程。
2. 学会判断磁铁的极性,并理解磁铁极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通过对磁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铁的极性判断和磁铁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磁化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磁铁和一些铁屑。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
2. 讲解:我会用PPT展示磁铁的基本性质,然后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磁铁的示意图,讲解磁化的过程。
接着,我会用磁铁的极性为例,讲解如何判断磁铁的极性。
3. 实践: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磁铁和铁屑,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加深对磁铁性质的理解。
4. 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电机、扬声器等,让学生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磁铁2. 板书内容:a. 磁铁的基本性质b. 磁化的过程c. 磁铁的极性判断d. 磁铁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磁铁的基本性质。
b. 解释磁化的过程。
c. 学会判断磁铁的极性,并说明判断方法。
d. 举例说明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a. 磁铁的基本性质: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
b. 磁化的过程:磁铁在外力作用下,磁畴的取向趋向一致,从而获得磁性。
c. 判断磁铁的极性:用已知极性的磁铁接近待测磁铁,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确定待测磁铁的极性。
幼儿园有趣的磁铁说课稿

幼儿园有趣的磁铁说课稿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我们要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磁铁!嘿,你们一定听过磁铁吧?没错,就是那个能够吸住铁钉、钢铁的神奇小东西!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探秘磁铁的秘密!你们准备好了吗?我可是超级兴奋的哦!磁铁,这个东西看上去小小的,像块普通的铁片,可是它却有着特别的魔力!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地上丢了一颗铁钉或者一块小钢铁,它们竟然会自己飞到磁铁上,黏住!是不是像魔法一样?我就觉得,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从魔法世界里走出来的!而且你们知道吗,磁铁有一个特别厉害的本领,那就是能“吸”住东西,能“排斥”东西。
看似普通的磁铁,居然还能分出“南北极”!真是太神奇了!南极和北极的力量可不一般,它们之间的磁场比我们想象中的强大多了!想象一下,如果你站在北极那边,可能连你最喜欢的小玩具都能被吸到磁铁上。
多么酷啊!今天咱们就要一起玩个游戏!来看看谁的磁铁最强,谁能吸住最多的铁钉,谁能发现磁铁的秘密!大家准备好了吗?把你的眼睛睁大,耳朵竖起来,接下来可有好玩的事儿发生了哦!我现在就要给大家一个神奇的实验!大家看好了哈,磁铁能吸住一些东西,但是它不会吸住所有东西。
像纸、木头,它是吸不住的!哎,磁铁只喜欢铁和钢这些东西,真的是有自己的偏好,哈哈,真像人一样挑食呢!就像你们有的喜欢吃巧克力,有的喜欢吃水果,磁铁也有它特别喜欢的东西!如果你们手里有磁铁,可以试试把它放在不同的物品上,看它能吸住什么,不能吸住什么。
这样你们就能发现更多的秘密!看看能不能找到磁铁的“心头好”!你们也可以拿磁铁试一试,在家里找找看有哪些东西能被吸住。
妈妈的锅盖、爸爸的工具箱,甚至是你们的小汽车,都会被磁铁“亲亲”!但注意哦,不是所有金属都会被吸住,有些像铝啊、铜啊,它们就不感冒!所以,磁铁也是有选择性的,就像挑选朋友一样,有时候遇到一个“心动”的对象,才会去接触哦。
来,我们再来聊聊磁铁的另一个神奇能力,那就是它的“极性”!说起这事儿,你们可得认真听了!磁铁总是有两个极,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磁铁说课稿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磁铁说课稿中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磁铁一、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识和了解磁铁,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磁铁。
2. 学习磁铁的属性,如吸引力和斥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思维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 一些小型磁铁- 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头、纸张、橡胶等- 一些可吸附的物品,如纽扣、图钉等- 白板、彩色笔等教学用具2. 教学环境- 教室有一张开放的桌子供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
- 教室的白板上有足够空间进行内容的展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引入主题:老师展示一块小型磁铁,并问学生他们知道这是什么。
- 引导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曾经使用或见到过磁铁的地方。
- 提问引导:问学生知道磁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他们的观点。
2. 探索与发现(20分钟)- 实地观察:老师分发一些小型磁铁给学生,让他们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和材质,并讨论它们的相似之处。
- 实验探索:老师给每组学生准备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头、纸张、橡胶等。
让他们用磁铁试验不同物体的磁性,并观察结果。
- 讨论分享: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观察到的结果和现象。
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并解释这些现象。
3. 磁性的探索(20分钟)- 实地观察:老师用磁铁演示吸附纽扣和图钉的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和倾听。
- 实验验证:向学生提出问题:“磁铁对纽扣和图钉有相同的作用吗?”让学生使用磁铁进行实验验证,并观察和记录结果。
- 结果归纳: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出磁铁对不同物体的作用是否一样,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4. 吸引力和斥力(20分钟)- 引导学生:老师将两个小型磁铁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 操作实验:让学生尝试不同方式将两个磁铁放在一起,并描述他们的变化。
-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向学生解释吸引力和斥力的概念,并鼓励他们探索更多有关磁力的问题。
有趣的磁铁说课稿

有趣的磁铁说课稿
本次科学活动旨在通过探索磁铁的特性和应用,帮助幼儿了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造力。
1. 介绍磁铁的概念
我会向幼儿介绍磁铁的概念,如磁性、磁极等,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图片展示,让幼儿了解磁铁的基本原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2. 探索磁铁的吸引力
我会组织幼儿进行磁铁的吸引实验,如用磁铁吸引钉子、吸引纸片等,通过实践,让幼儿亲自体验磁铁的吸引力,并通过观察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探索磁铁的排斥力
我会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排斥现象,如两个磁铁的相互排斥等,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发现磁铁的排斥力,并通过讨论和总结,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4. 制作磁铁实验器材
我会引导幼儿制作磁铁实验器材,如磁铁指南针、磁铁车等,通过制作,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分享和展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磁铁游戏和应用
我会组织幼儿进行磁铁游戏和应用,如找出隐藏的磁铁、用磁铁吸引物体等,通过游戏和应用,让幼儿巩固对磁铁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互动和竞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应对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相信幼儿能够在有趣的磁铁科学活动中,了解磁铁的特性和应用,培养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造力,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好玩的磁铁说课稿

好玩的磁铁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关于磁铁的性质和应用。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的特点以及磁力的大小等。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如吸引铁质物体、有磁极等。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实验、分析等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总结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理解磁极的特点。
难点探究磁力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磁铁现象。
二、说教法1、实验法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讲授法讲解磁铁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生活中的磁铁现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说学法1、自主探究法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观察分析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利用磁铁的玩具或工具,如磁力小车、指南针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磁铁有关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作用。
2、新课讲授实验一: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准备各种材料,如铁钉、回形针、塑料片、木块等。
学生分组实验,用磁铁分别靠近这些物体,观察哪些能被吸引,哪些不能。
总结得出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实验二:探究磁铁的磁极给学生提供条形磁铁和磁针。
指导学生用磁针的一端分别靠近条形磁铁的两端和中间,观察磁针的指向。
发现磁针在条形磁铁的两端指向固定,而在中间可以自由转动,从而引出磁极的概念。
实验三: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将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观察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磁铁游戏》说课稿
济源市济水东园学校李玉侠
一、说教材
《有趣的磁铁游戏》是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以游戏为载体来进行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做游戏,发现磁铁的各种特性。
活动一开始,就让学生充分汇报对磁铁已有哪些了解,把学生已有的但还不十分确定的认识尽可能的“调”出来,并以此作为即将通过“玩磁铁”来证实的猜想。
四组游戏活动,都是学生对磁铁性质猜想进行的验证。
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好问好动,遇到问题喜欢追根究底,总想亲自去尝试。
结合教材的编排特色,以做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四个游戏让学生说一说、猜一猜、做一做,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磁铁的特性。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探究磁铁指示方向的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2、能相互配合,协作完成探究工作,作好记录。
3、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探究磁铁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向学生提供
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本节课引导学生在做游戏的活动中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发现磁铁的性质,所以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方法来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回忆旧知,谈话导入:
二、活动探究,验证猜测。
三、总结特性,拓展应用:
首先回忆旧知,谈话导入:
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探究式学习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看法和经验为起点,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引导学生聚焦到合适的探究问题上。
让学生交流平时是怎样玩的,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玩法,但都会和磁铁的性质有关,然后顺势导学,过渡到探究磁铁的性质上。
所以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磁铁摩擦过的小针能指方向,两针尖还互相吸引,那磁铁是否也能这样呢?大家平时是怎样玩的?”
第二活动探究,验证猜测。
四个游戏的呈现没有固定的顺序,可以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相机出现。
前三个游戏让学生先猜测,预测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然后再通过游戏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如在“谁的力气大”中,“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大头针能被小男孩的磁铁吸走吗,为什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按自己的想法试一试”。
不急于给出答案,更不简单地给予肯定和否定,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充分展开讨论,让学生猜测磁铁能否被吸走,引导学生明白科学应该实事
求是,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肯定。
再者每次游戏之前,教师都会出示游戏要求,意在指导学生如何去验证,活动后及时整理材料渗透了进行科学实验操作的基本程序。
汇报形式多样,可以口头表述,可以呈现活动记录,还可以进行展示,只要学生汇报清楚明白即可。
第三总结特性,拓展应用。
联系生活说一说,将学习和生活应用相结合。
“磁悬浮列车的开通,我国是世界上继日本和德国之后第三个掌握磁悬浮技术的国家”更激起了学生的自豪感。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简单明了,使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