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教育活动:《加油干》
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加油干》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加油干》2. 年龄段:中班3. 学科:音乐4. 课时:1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X月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学唱歌曲《加油干》,理解歌曲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如音准、节奏、咬字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勤劳、自主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加油干》,理解歌曲含义。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咬字清晰,音准准确。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钢琴、教学课件、音乐道具(如小鼓、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进入音乐状态。
2.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加油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3. 学习歌曲(7分钟)教师分段教授歌曲,讲解歌词中的劳动场景,让幼儿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勤劳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唱歌姿势和发音。
4. 练习唱歌(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练习唱歌,注意调整音准和节奏。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情感。
5. 创意表演(3分钟)教师分组,让幼儿用音乐道具表演歌曲,如小鼓、铃铛等。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生动表现歌曲中的劳动场景。
6. 总结与反思(2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勤劳的重要性。
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户外音乐活动,如音乐会、街头表演等,让幼儿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唱歌技巧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2. 家园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学习情况,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八、教学改进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中班音乐活动:《加油干》(2篇)

中班音乐活动:《加油干》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感知劳动性质的音乐,并尝试用声音和动作表现乐曲热情有力的情感。
活动准备:钢琴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唱支节日歌》、《小指勾一勾》、《豆浆真好喝》。
2、律动练习:《头发、肩膀,膝盖、脚》、《手腕转动》、《摘果子》。
二、幼儿进行倾听歌曲,引导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请幼儿进行倾听乐曲,说说乐曲的名称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乐曲的名称)2、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和以前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幼儿今天讨论然后说说自己的观点。
3、教师随钢琴伴奏用稍慢的速度的演唱歌曲,注意在演唱中唱到“嗬嗨”的时候,做挥拳的动作,一表达热情活力的劳动状态。
三、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感受劳动号子。
提问:刚才我唱歌的时候做了一个动作,你们发现时什么动作了吗?“嗬嗨”是劳动号子,喊出来考验鼓励我们大家加油干!(2)幼儿学唱。
提问: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唱,唱到“嗬嗨”的时候,和我一起做挥拳的动作。
教师和幼儿一起学唱歌曲祔衬词部分。
提问:在乐曲里,我们还可以加上的歌词,你们觉得是哪一句啊?这是歌曲的衬词,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戚哩哩哩,嚓啦啦啦。
嗦罗罗罗呔。
教师弹钢琴幼儿跟随琴声一起练习歌曲两遍。
提问:现在我们小朋友来跟随音乐做动作,看看你们是如何把这首劳动性质的音乐表现出来的。
(用合拍的拍手表示干活,轻快的拍手表示劳动的快乐、边拍手边跺脚表示很用劲)教师进行小结:刚才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拍的非常的好,但是刚才有一段非常快的音乐,我们小朋友拍手的时候,应该轻快点,这样才能好听,(带领幼儿单独练习一遍)。
四、结束部分1、歌表演《我们大家做的好》。
2、小结活动下课。
效果分析:中班音乐活动:《加油干》(2)《加油干》是一首非常有活力和鼓舞人心的歌曲,非常适合用于中班音乐活动。
这首歌可以帮助孩子们展现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勇往直前,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加油干》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加油干》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歌曲《加油干》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快乐,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2. 技能目标:通过跟随音乐节奏拍手、跺脚,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参与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合作、分享的乐趣,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词卡片、小礼物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自由活动。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邀请幼儿跟随音乐节拍拍手、跺脚,感受音乐的快乐。
2. 教学歌曲(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歌词卡片,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2)教师播放歌曲《加油干》,让幼儿聆听并跟着音乐唱出来。
(3)教师指导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帮助幼儿准确演唱。
3. 实践活动(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劳动场景,如种地、浇水、施肥等。
(2)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并表演歌曲中的动作,如拍手、跺脚等。
(3)每组展示自己的表演,其他幼儿为其加油鼓劲。
4. 总结环节(5分钟):(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参与劳动,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劳动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歌曲《加油干》的歌词学习。
2. 劳动主题的绘画活动。
3. 制作劳动工具的手工活动。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和劳动动作。
2.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劳动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步骤1.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加油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旋律。
幼儿园中班《 加油干 》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加油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加油干”的含义,认识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学会为他人加油鼓劲。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加油干”的含义及用法。
2. 通过手工制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习为他人加油鼓劲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关爱他人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加油干”的含义,学会为他人加油鼓劲。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手工制作材料、游戏道具等。
2. 环境:宽敞的活动场地,便于幼儿动手操作和游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主题,让幼儿了解“加油干”的含义。
2. 基本环节:a. 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小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b.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为他人加油鼓劲。
c. 分享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加油干”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
4.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在家中和家长一起进行“加油干”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六、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导入主题。
2. 直观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加油干”的行为,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互动评价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理解“加油干”的含义。
2. 第二步: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第三步:组织团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为他人加油鼓劲。
《加油干》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加油干》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第一章节:活动背景与目标一、活动背景1. 歌曲《加油干》是一首富有节奏感、生动有趣的中班音乐活动曲目,通过歌曲中勤劳的小蜜蜂、快乐的小喜鹊等形象,引导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
2. 音乐活动是中班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唱歌、跳舞、节奏打击等,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歌曲《加油干》的内容,知道勤劳的劳动者,培养幼儿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唱歌、跳舞、节奏打击等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节: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加油干》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 乐器:铃鼓、木鱼等。
3. 道具:小蜜蜂、小喜鹊等头饰。
二、环境准备1. 音乐活动室:保持干净、整洁,布置温馨、舒适。
2. 座位安排:幼儿围成一个大圈,方便活动进行。
第三章节: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身体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转圈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 唱歌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欢快的歌曲,如《小星星》,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二、歌曲学习(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加油干》的内容,讲解歌曲中的劳动者形象,引导幼儿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2. 教师教唱歌曲,让幼儿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学习歌曲。
三、实践活动(5分钟)1. 舞蹈表演:教师教授歌曲中的舞蹈动作,如模仿小蜜蜂、小喜鹊等劳动者形象,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舞蹈表演。
2. 节奏打击:教师教授歌曲中的节奏打击部分,如拍手、敲击乐器等,让幼儿在唱歌过程中进行节奏打击。
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加油干》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加油干》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和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1.2 通过唱歌、跳舞等环节,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1.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1.4 教育幼儿要勤劳、勇敢,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音乐CD、歌词卡片、小道具等。
2.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2.3 幼儿准备:穿着轻松舒适的服装,心情愉悦。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3.2 唱歌环节(5分钟)教师播放《加油干》音乐,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
教师适时教幼儿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他们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舞蹈。
3.3 互动游戏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加油干”主题的游戏,如搬运货物、拔河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4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教育幼儿要勤劳、勇敢,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在家陪同幼儿一起唱歌、跳舞,增进亲子关系。
4.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与“加油干”主题相关的图片、道具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强化劳动意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2 家长反馈: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是否愿意参与劳动、是否能的歌唱等。
5.3 幼儿自评: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他们不断提高。
第六章:活动一:拍手唱歌游戏6.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6.2 活动准备:教具准备:音乐CD、歌词卡片、小道具等。
幼儿园中班教案《加油干》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加油干》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词汇。
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学习“加油干”的口号和动作。
2.分小组进行协作活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口号和动作素材。
2.制作分组卡片和奖励卡片。
3.安排活动场地。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集体活动1.热身(5分钟)引领学生进行身体运动热身,如做拉伸、跳跃等。
2.学习“加油干”(10分钟)教师给出口号“加油干”,并带领学生一起鼓掌、跳跃和鼓掌的动作。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动作细节,如节奏、力度、姿势等。
3.群体活动(15分钟)将班级分成2-3个小组。
每组一名小组长,教师将口号和动作再次复述,让小组长传达给自己小组的成员,并明确活动的规则和要求。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班级分配的任务进行协作完成,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获得一些奖励卡片。
任务分配:教师在小组卡片上写下任务要求,并在课室内分布随机放置。
任务包括:1.认真学习口号和动作。
2. 合作完成挑战任务。
第二阶段:小组协作1.协作进行时间(25-30分钟)小组成员根据任务进行协作完成,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与指导和鼓励。
2.活动结束(5分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强调活动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总结学生们协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反思。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因为分组卡片的不同而进入了不同的小组,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但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小组长只负责传递任务而没有具体参与及小组成员不愿意完成任务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任务完成。
同时,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奖励,也更加能够激励学生表现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儿歌加油干教案

幼儿园中班儿歌《加油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加油干》,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乐趣。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热爱劳动、自主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儿歌《加油干》的歌词学习。
2. 儿歌动作的编排与练习。
3. 劳动实践活动的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歌《加油干》的歌词记忆、动作编排及劳动实践。
2. 教学难点:儿歌节奏的把握、动作的协调性及劳动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
2. 模仿法:教师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培养幼儿的协调性。
3. 实践法:组织幼儿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加油干》歌词卡片、劳动工具。
2.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户外劳动实践场地。
3.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舞蹈垫。
教案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师示范儿歌《加油干》的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模仿。
二、学习儿歌《加油干》(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儿歌《加油干》的歌词,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幼儿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2. 教师带领幼儿反复朗读歌词,帮助幼儿记忆。
3. 教师示范儿歌中的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练习。
三、劳动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根据儿歌内容,设计劳动实践活动,如擦桌子、摆椅子等。
2. 教师带领幼儿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
3. 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参与劳动,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交流他们在劳动实践中的感受,让幼儿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有趣的故事形式引入主题,引发幼儿对劳动的兴趣。
2. 新课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加油干》,讲解歌词意义,让幼儿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艺术教育活动:《加油干》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图示拍出相应的节奏,感知节奏的快慢变化。
2、学习看指挥来演奏乐器。
二、活动准备:
1、乐器:铃鼓、圆舞板(与班级幼儿人数相等)。
2、幼儿坐成马蹄形。
3、教学挂图、音乐。
4、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用力做事情的体会。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倾听乐曲,并说明情境,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音乐想要和你们一起分享,听完了之后我想问一问小朋友们,它和之前听过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随钢琴伴奏用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注意在演唱中唱到“嗬嗨”的时候,做挥拳动作,以表达热情活力的劳动状态。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感受劳动号子。
①教师:“刚才我唱歌的时候做了一个动作,你们发现是什么动作了么?”
②教师:“‘嗬嗨’是劳动号子,喊出来可以鼓励我们大家加油干!”(2)幼儿学唱。
教师:“请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唱,唱到‘嗬嗨’的时候,就和我一起做挥拳的动作。
”
(3)教师和小朋友共同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两遍。
3、引导幼儿创编身体动作。
教师先让幼儿听辨这首歌曲哪个部分唱的快、哪个部分唱的慢。
然后再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在慢的部分启发幼儿根据歌曲中的劳动内容,做相应的劳动动作;在快的部分用拍手等动作表示劳动快乐。
4、学习打击乐器。
(1)在全体幼儿动作熟练的基础上,教师分配乐器给幼儿,引导幼儿看指挥做分声部动作。
老师的手指向哪一边,哪一边的小朋友就要随乐打击乐器。
(2)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听前奏,认真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四、活动延伸:
继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劳动场面。
五、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