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3 高中低温热液矿床
低温热液矿床

低温热液矿床低温热液矿床是指形成温度低于200℃的各种热液矿床,形成深度大多在2km至地表范围内。
矿体主要受各种断裂系统、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等构造控制。
矿体形态复杂多样,由充填作用形成的矿体主要呈各种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等。
由交代形成的矿体主要呈囊状、似层状和层状浸染体等。
围岩蚀变有高岭土化、明矾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青磐岩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石膏化等。
矿石常由一系列的低温矿物组成,金属矿物有辰砂、辉锑矿、雌黄,雄黄、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黝铜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白铁矿等。
非金属矿物有石英、冰长石、萤石、重晶石、明矾石、高岭石、沸石以及碳酸盐类矿物等。
矿石结构一般具细粒结构、胶状结构等,矿石构造包括脉状、条带状、浸染状、角砾状、皮壳状、梳状、环状及晶洞构造等。
据研究,低温热液矿床的热液来源比较复杂,不完全是与岩浆活动有关。
近年来对碳、氢、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携带成矿物质的热液主要来自循环的大气水热液。
低温热液矿床主要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以及似层状汞、锑矿床等四大类。
一、(一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epithermal deposits)最初由林格伦(1933)将其定义为形成深度小于1km 和温度低于200℃的一类矿床。
但现在这个概念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主要特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成矿温度小于150℃,极少数情况下可达300℃,矿床的形成深度主要集中在地表到地下1km,个别情况下可达2km。
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多数以大气降水为主)的一类金、银(多金属)矿床。
形成于拉张构造动力学背景条件下,与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形成的挤压背景条件存在显著区别。
该类矿床工业意义很大,包含许多世界级的超大型金银矿床,并伴生有较多的铜、铅、锌等金属。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分类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最近三十多年来在找矿和矿床学研究方面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的一类矿床。
热液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的 形 成 条 件
物理化学条件
形成压力与深度
交代过程中,CaCO3分解生成CaO+CO2,这对形成矽 卡岩具有重要意义,如: CaCO3+MgCO3+2SiO2→CaMgSi2O6(透辉石)+2CO2 如果形成部位过深,压力过大,上式中的CO2就难以 从CaCO3中分出,从而不利于矽卡岩的形成。 据 Einaudi 等( 1981 )对 130 个研究较好的矽卡岩型 矿床的统计,其形成压力为3×107~3×108Pa 矽卡岩矿床大多形成于中深条件,有的形成于浅成 环境。
矿种多——Fe、Cu、W、Sn、Mo、Pb、Zn、Au、Be、B、石棉等
品位高——富铜、富铁
综合利用程度高——经常伴生Ni、Bi、Se、Te、Au、Ag等稀有、
分散和贵金属元素,有的含量很高,可综合利用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的 形 成 条 件
物理化学条件
岩浆岩条件 围岩条件 构造条件
III.高、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i.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a) 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型矿床;b) 钠长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 ii.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a)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b) 中温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IV.低温热液矿床
i.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a) 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b)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ii. 卡林型金矿床; iii.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iv. 似层状汞、锑矿床 a)似层状汞矿床;b)似层状锑矿床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的 形 成 条 件
岩体的凹入部位要较凸
出部位更有利于成矿
图 辽南铜矿地质剖面图
低温热液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分类
❖Heald等(1987)
❖明矾石-高岭石型(酸性硫酸盐型) ❖冰长石-绢云母型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条件
❖地层条件
➢围岩主要为陆相火山岩。 ➢大部分矿床产于火山活动中心(破火山口或火山锥)附近,以发 育火山碎屑岩和熔结火山碎屑岩为特征,少数产于远离火山口的火 山岩中 ➢含矿的火山岩具有偏酸性和碱性的特点 ➢低硫化型矿床的围岩成分范围变化大 ➢高硫化型矿床的围岩绝大部分是流纹英安岩,高硫化型矿床的围 岩与矿化有成因联系,围岩本身可能就是提供成矿热能和成矿物质 的深部侵入体的一个连续组成部分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条件
❖构造条件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一系列火山环境中,金 矿床与火山口或破火山口构造关系密切,只有少数矿 床中没有火山岩出露。 ➢受区域性深大断裂的控制,在很多情况下,区域性深 大断裂与破火山口的环状断裂的交汇部位是重要的控 矿部位;但是,大多数矿床并不直接产于深大断裂中。 ➢断裂构造和热液角砾岩筒构造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的两种重要容矿构造形式。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时代
• 东太平洋:110-9Ma K1--晚中新 世
• 西太平洋:中新 世、上新世、第 四纪
• 岛弧:上升快 0.1—1mm/a
• 大陆弧:上升慢 0.01mm/a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高硫化型
➢ 围岩主要是流纹英安岩、钙碱性安山岩、英安岩,偶见低硅流 纹岩。
➢ 金矿化与淋滤的残余多孔状硅核密切相关,矿体主要呈不规则 体型
热液矿床各论(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第六章热液矿床各论四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一)概述1、概念:在火山喷发作用的晚期或间歇期,喷气和热液活动非常强烈,气液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化合物,在一定的地质条件和物化条件下,这些气液与围岩、与海水或气液之间发生作用,使其中的有用组分聚集和沉淀,形成火山热液矿床。
2、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的特点:(1)矿床常产于火山岩地区,在矿区内或其附近常有同期的火山岩、次火山岩或侵入体分布,矿化主要发生于火山活动的晚期或间歇期;(2)矿化主要发生于地表、海底或地下浅处(<1~2km=,成矿温度范围较大(50-500℃);(3)成矿介质复杂多样,有喷气、热液,或火山口附近被烤热的湖水、地表水、海水等;(4)火山机构控矿明显,如火山口、火山颈、角砾岩筒、环状裂隙、放射性裂隙等,因此矿体常具复杂独特的形态和产状特征;(5)多数矿床围岩蚀变强烈,既有高温蚀变(如钾化、云英岩化、黑云母化、钾长石化等),又有中低温蚀变(如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蚀变范围广,与矿化关系密切;(6)矿石物质成分复杂,组构多样,主要的金属矿物主要有元素单质(Cu、Ag、Au 等)、氧化物(磁铁矿、锡石、黑钨矿等)、金属硫化物(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等)。
3、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的工业意义: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分布很广,规模较大,矿种多,矿石质量好。
主要矿产有Fe、Cu、Mo、Sn、Pb、Zn、Au、Ag、U等金属矿产、稀有分散元素(Be)以及萤石、明矾石、硫等非金属矿产。
(二)火山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和主要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火山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有三:(1)火山喷气作用(2)火山热液作用(3)次火山热液作用。
据此,并根据产出的环境,将该类矿床分为四个亚类:(1)陆相火山喷气矿床(2)陆相火山热液矿床(3)陆相次火山热液矿床(4)海相火山热液-沉积矿床。
1、陆相火山喷气矿床此类矿床仅限于火山活动区,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形成温度高(600~1100℃)。
矿床学课件——第六章 热液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2.围岩蚀变及分带
蚀变围绕侵入体中心呈同心圆状产出,自岩体中 心向外依次出现四个蚀变带:
(1)钾质蚀变带 (2)石英-绢云母化带 (3)泥质蚀变带 (4)青盘岩化带
3.其实就是矿化了的蚀变围岩,有一定的矿化分带。 工业矿化位于(1)、(2)带。
4.矿床成因 (二)富金斑岩型矿床
(三)围岩条件
为碳酸盐类岩石。
矽卡岩按成分可分为钙矽卡岩和镁矽卡岩 (四)构造条件 (1)接触带构造 A:整合型 B:不整合型 (2)围岩层理和层间破碎带 (3)断裂和裂隙 (4)褶皱构造 (5)围岩捕掳体
二.矽卡岩矿床的地质特征
(一)矿体的形态、产状与规模
矿床产于中酸性岩浆岩和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 多产于外接触带.距接触面100-200m以内. 矿体形态复杂、连续性差,多数矿床为中小型。 (二)矿石特征
云英岩化 3.矿体地质特征
(1)大脉型矿体 (2)中-薄脉带型矿体 (3)网脉型矿体
黑钨矿-石英脉“五层楼”分布规律,矿脉自下而 上分为5个带: (1)微脉带 (2)细脉带 (3)中脉带 (4)大脉带 (5)稀疏大脉带 4.矿石特点 5.矿床成因 代表矿床:江西省西华山钨矿床
(二)钠长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 二.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成矿温度在300-200之间,受断裂控制。 矿体产于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中 围岩蚀变发育,为中温热液蚀变组合 金的重要来源 (一)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1.太古宙脉状矿体 2.中国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具有又老又新的特点,分为石英脉型(含金硫化物石英脉,矿化
矽卡岩矿物组合,成分复杂、结构构造多样,矿 石有块状构造、浸染构造,矿石多为带:交代岩浆岩形成的矽卡岩带。主要为高温矿 物。
内带:交代碳酸盐围岩形成的矽卡岩带。主要为中 温矿物。
热液矿床概述

2、矿化阶段
3
第六章 热液矿床概述
二、热液成分与性质
1、 H2O ① 是含矿溶液的主要组分,是矿物搬运矿质的介质; ② 是弱电解质,可部分电离出H+和OH-,使溶液中的物质发生 水解,形成化合物沉淀出来。
SnF4+2H2O=SnO2↓+4HF ③ 另外,H+和OH-增加可影响溶液物质变化,主要是酸碱性 (pH值)。
第六章 热液矿床概述
第二节 成矿物质的来源
一、介质的来源
1、岩浆热液(包括侵入岩浆热液和火山热液)
岩浆热液是岩浆中所含的水及其他挥发组分在岩浆上侵和冷凝 结晶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和成分的变化与其所溶解的化学 成分一起被析出形成的。
2、变质热液
变质热液是岩石在变质过程中随变质温度和压力不断增加依次 释放出来的粒间水、矿物的结晶水和结构水溶解了成矿物质形 成的。
4
第六章 热液矿床概述
二、热液成分与性质
2、S 含矿溶液中硫的多少与H2S的解离有关,H2S的解离形式与温度 有关。 ①高温热液阶段 T>400℃,将分解为H2和S2分子。T>1500℃,将全部分解为 H2+S2分子,随着温度降低,又结合成H2S。 300~400℃,H2S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不参与化学反应,因 此很少有硫化物出现。 ②中温阶段(300~200℃) 随着温度的下降,H2S在水中的溶解 度增大,同时将发生电离作用。 ③低温热液阶段(<200℃) 位于地表浅处,氧气较充足,溶液 中的硫往往氧化高价硫,形成一些硫酸盐矿物(重晶石、石膏5、 天青石、明矾石等)。
热液矿床的类型及特征59页PPT

END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热液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热液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的 形 成 条 件
物理化学条件
形成压力与深度
交代过程中,CaCO3分解生成CaO+CO2,这对形成矽 卡岩具有重要意义,如: CaCO3+MgCO3+2SiO2→CaMgSi2O6(透辉石)+2CO2 如果形成部位过深,压力过大,上式中的CO2就难以 从CaCO3中分出,从而不利于矽卡岩的形成。 据 Einaudi 等( 1981 )对 130 个研究较好的矽卡岩型 矿床的统计,其形成压力为3×107~3×108Pa 矽卡岩矿床大多形成于中深条件,有的形成于浅成 环境。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的 形 成 条 件
物理化学条件
形成温度——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温度范围由
900~200℃左右,为气化至热液阶段的产物,是一类特 殊的热液矿床
矽卡岩矿物组合形成温度:900~500℃; 金属氧化物的形成温度:600~350℃; 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温度:450~200℃;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矽卡岩型矿床的概念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矽卡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 矽卡岩矿床的类型和特征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的
概
念
矽卡岩——是一套蚀变岩组合,主要由石榴石、辉石及
其它的钙、镁、铁、铝的硅酸盐组成,赋存于火成岩与碳酸
盐岩及其它含镁、钙较高的沉积岩的接触带附近。
矽卡岩矿床——是指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或凝
中温范围——300~200℃;
低温范围——200~50℃; 深成——大于3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1. 概念及特点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albitite-greisen deposit)
—通过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花岗岩类岩石形成 的,与钠长岩和云英岩在空间上和成因上密 切相关的,以产稀有和稀土元素为主的一类 矿床。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1. 概念及特点
—钠长岩:主要由钠长石(>50%)和少量微 斜长石、石英组成的中 细粒浅色岩石 —云英岩:主要由中粗粒的石英和白云母组 成的蚀变岩石。可分为:
云英岩(石英60 75%,云母25 40%) 富石英云英岩(石英>75 %)
矿物组合
矿物有30种以上,以石英、黑钨矿、白云母为主,其它矿 物含量较少
矿石组构
矿石结构复杂,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等 构造有块状、浸染状、条带状等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变质岩 花岗岩
正常 云英岩 锡石
图 西华山钨矿床围岩 蚀变垂直分带与矿物 分布关系示意图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2. 形成条件
围岩条件
—含矿岩体的上覆围岩通常是渗透型较差、化 学性质不活泼的硅泥质沉积岩和变质岩(起 屏蔽作用,防止挥发分的向上、向外逸 散)。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2. 形成条件
大地构造条件
——与成矿有关的钠长石化-云英岩化花岗岩主 要产于褶皱造山带和地台活动区,区域深大 断裂继承性的多期活动,导致花岗质岩浆的 多次侵入,成矿岩体常沿构造断裂带和不同 方向断裂交汇处分布。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云英岩型矿床-----西华山钨矿床
矿区面积约4.5km2,有 宽10cm以上的矿脉400 余条,西华山黑云母花 岗岩呈岩株状产出。 围岩为前泥盆系浅变质 千枚岩、板岩及石英砂 岩等,构成向西倾伏的 背斜。 断裂构造发育,以 NEE 向的正断层为主,走向 8 0 ° , 倾 向 NNW, 倾 角50~60°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2. 形成条件
岩浆岩条件
—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浆本身,有关岩浆岩 主要是黑云母和二云母花岗岩及偏碱性花岗岩。 —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体多为多期、多阶段复 式岩体演化到晚期、晚阶段的产物,岩体多 具 酸 性 - 超 酸 性 、 富 碱 ( K2O+ Na2O > 8%)、铝过饱及富氟的特征。 —含矿岩体多呈岩株、岩瘤或岩钟状产出;在 规模巨大的花岗岩基中,成矿物质仅在大岩 基的突出处富集。
气化−高温热液的碱交代作用(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使赋存于黑 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等载体矿物中的成矿元素活化转入溶液,形 成含矿热液 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晚期析出富含碱(K2O、Na2O)和挥发分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H2O、CO2、F、Cl等)的气化 −高温热液
与钠长岩有关:Li、Be、Nb、Ta、Rb、Cs、REE为主 与云英岩有关:W、Sn、Be、Mo、Bi为主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1. 概念及特点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的特点
① 矿化主要集中分布在钠长石化和/或云英岩化 花岗岩体顶部的内外接触带或大岩体附近的小 岩株中,矿化富集程度及矿体规模取决于原岩 的含矿性和蚀变的强度。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西华山钨矿床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西华山钨矿床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1. 时代较新的复式花岗岩体发育地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勘查评价要点
2. 常与花岗伟晶岩型、热液石英脉矿床产于同一地区 3. 分析花岗岩中SiO2、K2O、Na2O含量,确定岩石偏
碱性程度
4. 岩体内存在钠长石化和云英岩化 5. 寻找岩体顶部边缘突出部位及围岩下的接触带附近 是否有矿化 6. 研究矿物组成是否含稀有稀土金属矿物
(Ⅰ)微脉带:由一系列微细裂隙组成的 矿脉自上而下可分五个带(图): 蚀变带,此带由宽小于1厘米的云母-石英细 脉组成,不具工业价值,是深部找矿标志
1. 概念及特点
(Ⅱ)细脉带:由微脉合并而成。脉宽l~5 厘米,少数可达10厘米。具一定工业价值
(Ⅲ)中脉带:由细脉带合并而成。脉幅宽10厘 米,个别宽可达50厘米,脉成组平行排列,具有 重要工业价值 (Ⅳ)大脉带:由中脉合并而成,单脉宽数十厘米, 常出现宽超过1米的巨脉,是最有工业价值矿体 钨矿床的“五层楼”分带图
富云母云英岩(云母 >50 %)
黄玉云英岩(黄玉10 50%) 电气石云英岩(电气石>5%)
萤石云英岩(萤石>10%)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含辉钼矿云英岩
灰白色;鳞片中粒变晶 结构;脉状构造; 主要矿物组成:白云母、 石英、辉钼矿
云英岩化钠长岩
交代溶蚀结构和残余结构等。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1. 概念及特点
⑤ 矿石组成 矿物成分除造岩矿物外,主要为各类金属 的氧化物和含氧盐类(铌钽铁矿、细晶石、 烧绿石、褐钇铌矿、褐钇钽矿、磷钇石、 独居石、锆石、锡石、白钨矿、黑钨矿、 磁铁矿等), 次为硫化物(辉钼矿、辉铋矿、毒砂、磁 黄铁矿等)和含挥发分的矿物(电气石、 黄玉、萤石等)。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矿体形态
断裂构造控矿,形态一般为脉 状 由充填作用形成的矿体,主 要呈简单的比较规则脉状,但 也常呈复脉状以及网脉状、梯 状和鞍状矿脉 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矿体,以 网脉状、似层状为最常见,其 次为扁豆状、囊状、柱状等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2. 形成条件
物理化学条件
— 成 矿 温 度 一 般 为 600 250℃ ,压力多为 20 110 MPa , 成 矿 深 度 1 4.5 km , 多属中 深成环境。 — 钾长石化温度650−550℃ — 钠长石化温度550−400℃ — 云英岩化温度450−300℃
(Ⅴ)稀疏大脉带:又称尖灭带,分布于花岗岩中。矿 l-花岗岩;2-围岩;3-含钨石英脉 脉不仅稀疏,而且随幅宽变小而逐渐尖灭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2. 形成条件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大地构造条件
岩浆岩条件 围岩条件 物理化学条件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3. 成矿作用
3NaAlSi3O8+K++2H+=KAl2[AlSi3O10](OH)2 +3Na++6SiO2
在酸性溶液作用下,H+交代作用(云英岩化)占优势,W、Sn、 Be沉淀富集 温度和压力降低,气态溶液转变为液态,导致络合物的分解,Nb、 Ta等沉淀富集;酸性阴离子(F-)析出,使溶液的酸度增强
大脉
细脉浸染状矿体
花岗岩类
产 于 外 接 触 带 的 矿 脉
花岗岩类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③蚀变和矿化具明显 的垂直分带现象, 由下至上:
围岩蚀变:钾长石化带 钠 长石化带 云英岩化 带、似伟晶岩带 W-SnBe石英脉带 矿化类型:TR Nb、Ta Rb、Cs W、Sn、 Be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1. 概念及特点
⑥与云英岩化关系密切的矿化明显受各种
裂隙构造控制,矿体的形态由裂隙的性 质决定。多成脉状产出。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矿 床 学
第六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三)
高中低温热液矿床
本节内容
一. 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300 ℃ ) 二. 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300 ℃ - 200 ℃ ) 三. 低温热液矿床(< 200 ℃ )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