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脱氢酶的检测方法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作业指导书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作业指导书1.实验原理脲酶-谷氨酸脱氢酶(Urease-GLDH)连续监测法。
尿素被脲酶水解产氨。
在NADH的存在下,氨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NADH同时被氧化成NAD+。
NADH的减少和样品中尿素浓度成正比。
本法是连续监测法。
脲酶尿素+ 2H2O 2 NH4++ 2 HCO3-谷氨酸脱氢酶NH4++α-酮戊二酸+NADH L-谷氨酸+NAD++H2O2 标本:2.1 病人准备:血清无特殊要求。
要留取24小时尿样。
2.2 类型:血清、血浆(不可使用肝素铵)、新鲜尿液。
无溶血和凝块的血清,如果必须使用血浆,建议使用无铵离子的抗凝血剂,如EDTA和肝素钠。
用新鲜尿液作样品时,用蒸馏水作1:100稀释。
3. 标本存放:血清或血浆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年。
尿液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个月。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申能尿素测定试剂盒(142 3107170 1 试剂1:6×64ml+试剂2:6×16ml)6.1.1 试剂组成试剂1:Tris缓冲液pH7.8 120mmol/Lα-酮戊二酸7mmol/LADP 0.6mmol/L谷氨酸脱氢酶≥1000U/L脲酶≥6000U/L试剂2:NADH 0.25mmol/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
不要入口,吞下有害。
保护剂为叠氮钠,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与下水管中的铅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即使只含有少量的叠氮钠,如果排向下水道请用大量的水冲洗。
血清尿素氮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1.实验原理脲酶-谷氨酸脱氢酶(Urease-GLDH)连续监测法。
尿素被脲酶水解产氨。
在NADH的存在下,氨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NADH同时被氧化成NAD +。
NADH的减少和样品中尿素浓度成正比。
本法是连续监测法。
脲酶尿素+ 2H2O 2 NH4++ 2 HCO3-谷氨酸脱氢酶NH4++α-酮戊二酸+NADH L-谷氨酸+NAD++H2O2 标本:2.1 病人准备:血清无特殊要求。
要留取24小时尿样。
2.2 类型:血清、血浆(不可使用肝素铵)、新鲜尿液。
无溶血和凝块的血清,如果必须使用血浆,建议使用无铵离子的抗凝血剂,如EDTA和肝素钠。
用新鲜尿液作样品时,用蒸馏水作1:100稀释。
3. 标本存放:血清或血浆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年。
尿液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个月。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申能尿素测定试剂盒(142 3107170 1 试剂1:6×64ml+试剂2:6×16ml)6.1.1 试剂组成试剂1:Tris缓冲液pH7.8 120mmol/Lα-酮戊二酸7mmol/LADP 0.6mmol/L谷氨酸脱氢酶≥1000U/L脲酶≥6000U/L试剂2:NADH 0.25mmol/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
不要入口,吞下有害。
保护剂为叠氮钠,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与下水管中的铅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即使只含有少量的叠氮钠,如果排向下水道请用大量的水冲洗。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1.实验原理脲酶-谷氨酸脱氢酶(Urease-GLDH)连续监测法。
尿素被脲酶水解产氨。
在NADH的存在下,氨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NADH同时被氧化成NAD+。
NADH 的减少和样品中尿素浓度成正比。
本法是连续监测法。
脲酶尿素+ 2H2O 2 NH4++ 2 HCO3-谷氨酸脱氢酶NH4++α-酮戊二酸+NADH L-谷氨酸+NAD++H2O2 标本:2.1 病人准备:血清无特殊要求。
要留取24小时尿样。
2.2 类型:血清、血浆(不可使用肝素铵)、新鲜尿液。
无溶血和凝块的血清,如果必须使用血浆,建议使用无铵离子的抗凝血剂,如EDTA和肝素钠。
用新鲜尿液作样品时,用蒸馏水作1:100稀释。
3. 标本存放:血清或血浆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年。
尿液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个月。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奥林巴斯尿素测定试剂盒试剂1:+试剂2:6.1.1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2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3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4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
不要入口,吞下有害。
保护剂为叠氮钠,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与下水管中的铅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即使只含有少量的叠氮钠,如果排向下水道请用大量的水冲洗。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
6.2 校准品:使用奥林巴斯公司提供的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 文件。
6.3 质控品: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7. 仪器: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8. 操作步骤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SOP文件8.2 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文件9.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 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谷氨酸脱氢酶(GDH)试剂盒说明书

谷氨酸脱氢酶(GDH)试剂盒说明书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100管/96样注意: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测定意义:GDH(EC 1.4.1.2)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共同参与谷氨酸的合成,在氨同化和转化成有机氮化合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测定原理:GDH催化NH4+、α酮戊二酸和NADH,生成谷氨酸和NAD+,引起340nm吸光度下降。
通过测定340nm吸光度的下降速率,计算GDH活性。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研钵、冰和蒸馏水。
试剂组成和配制:提取液:液体100mL×1瓶,4℃保存;试剂一:液体20mL×1瓶,4℃保存;试剂二:粉剂×2瓶,4℃保存;粗酶液提取: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
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测定步骤:1、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样本测定(1)在试剂二中加入10mL试剂一充分溶解混匀,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水浴5min;现配现用(配好后12h内用完);(2)在微量石英比色皿或96孔板中加入10μL样本和190μL试剂二,混匀,立即记录340nm处20s时的吸光值A1和 5min20s后的吸光值A2,计算ΔA=A1A2。
人谷氨酸脱氢酶(GDH)酶联免疫分析

人谷氨酸脱氢酶(GDH)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人谷氨酸脱氢酶(GDH)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谷氨酸脱氢酶(GDH)水平。
用纯化的人谷氨酸脱氢酶(GDH)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谷氨酸脱氢酶(GDH),再与HRP 标记的谷氨酸脱氢酶(GDH)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 显色。
TMB 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谷氨酸脱氢酶(GDH)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谷氨酸脱氢酶(GDH)浓度。
试剂盒组成:样本处理及要求: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 分钟,离心20 分钟左右(2000-3000 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者柠檬酸钠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 分钟后,离心20 分钟左右(2000-3000 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 分钟左右(2000-3000 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
离心20 分钟左右(2000-3000 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 万/ml 左右。
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
离心20 分钟左右(2000-3000 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
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
尿素测定试剂盒(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法)

尿素测定试剂盒(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法)标准化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实验室操作,保证检验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特制定此规程。
2 授权操作人经培训且考核通过的实验室检验人员。
3 适用范围:本试剂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尿液中尿素的浓度。
4 检验方法本试剂盒采用酶法测定尿素的浓度。
5 检验原理样品中的尿素在试剂中脲酶的催化下与水反应生成氨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氨与试剂中的α-酮戊二酸在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催化下产生谷氨酸,同时NADH 被氧化为NAD+,从而使340nm处的光吸收值下降。
通过监测340nm处光吸收值下降的速率,可以测定计算出样品中尿素的浓度。
尿素+H2O−−→−脲酶2NH3+CO2NH3+α-酮戊二酸+NADH −−−→−GLDH谷氨酸+NAD+6 标本要求6.1 血清或血浆样本应及时离心分离,不得使用溶血或被污染的样本。
血浆样本应采用肝素钠或EDTA抗凝。
请勿使用氟化物防腐的血清和肝素铵抗凝的血浆样本。
6.2 尿液样本应用无氨污染的去离子水1:20稀释后再测试,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6.3 样本应于2℃~8℃保存,以免细菌分解尿素。
7 试剂及配套品7.1试剂来源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尿素试剂盒(酶法)7.27.3试剂的稳定性与贮存7.3.1 试剂在2℃~8℃条件下,干燥、避光、密封贮存,有效期为18个月。
7.3.2 试剂开封后在2℃~8℃条件下可稳定30天。
7.4试剂的变质指示若试剂混浊,或以水为空白在340 nm处吸光度值低于1.100A时,则不能使用。
8 实验仪器及性能指标8.1 实验仪器迪瑞C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8.2试剂性能指标8.2.1 试剂空白:试剂空白吸光度:A≥1.100。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04/min。
8.2.2 分析灵敏度:测试1mmol/L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A/min)<-0.005。
8.2.3 线性范围为0.2mmol/L~35.7m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00;[0.2,7] mmol/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1.3mmol/L;(7,35.7] mmol/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5%。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作业指导书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作业指导书1.实验原理脲酶-谷氨酸脱氢酶(Urease-GLDH)连续监测法。
尿素被脲酶水解产氨。
在NADH的存在下,氨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NADH同时被氧化成NAD+。
NADH的减少和样品中尿素浓度成正比。
本法是连续监测法。
脲酶尿素+ 2H2O 2 NH4++ 2 HCO3-谷氨酸脱氢酶NH4++α-酮戊二酸+NADH L-谷氨酸+NAD++H2O2 标本:2.1 病人准备:血清无特殊要求。
要留取24小时尿样。
2.2 类型:血清、血浆(不可使用肝素铵)、新鲜尿液。
无溶血和凝块的血清,如果必须使用血浆,建议使用无铵离子的抗凝血剂,如EDTA和肝素钠。
用新鲜尿液作样品时,用蒸馏水作1:100稀释。
3. 标本存放:血清或血浆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年。
尿液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个月。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奥林巴斯尿素测定试剂盒试剂1:+试剂2:6.1.1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2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3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4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
不要入口,吞下有害。
保护剂为叠氮钠,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与下水管中的铅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即使只含有少量的叠氮钠,如果排向下水道请用大量的水冲洗。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
6.2 校准品:使用奥林巴斯公司提供的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6.3 质控品: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 文件。
7. 仪器: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8. 操作步骤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SOP文件8.2 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文件9.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谷氨酸脱氢酶(GDH)检测在慢性肝炎中的应用

谷氨酸脱氢酶(GDH)检测在慢性肝炎中的应用【关键词】谷氨酰基转移酶(GDH)慢性肝炎谷氨酸脱氢酶(GDH)是一种变构酶,在体内主要的生化过程有有氧化脱氢、转氨、联合脱氢和非氧化脱氢,其中以联合脱氢最为重要,它催化可逆反应。
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细胞线粒体基质中,以肝脏含量最高,其次为肾脏、胰腺、脑、小肠黏膜及心脏等脏器。
测定外周血中该酶活性是了解肝脏实质损害的敏感指标。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DH)测定主要采用速率法。
目前,由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及相应试剂盒的生产,为临床实验室进一步开展生化项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近几年我们实验室引进了芬兰产的SM-3000自动化分析仪,为GDH的常规测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探讨谷氨酸脱氢酶(GDH)在慢性肝炎诊断及肝实质损伤程度上的价值我们检测记录了正常人和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中GDH的含量。
1 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分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肝病组近两年来本院就诊患者共186 例,男127例,女81例,年龄16---69岁。
其中轻度慢性肝炎40 例,中度慢性肝炎69例,重度慢性肝炎77例。
慢性肝炎的诊断及临床分型按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定标准划分。
正常对照组选自近两年来本院健康体检者共789例,其中女297例,男492例,年龄20-55岁。
1.2实验方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脱氢酶(GDH)。
仪器:用芬兰产的SM-3000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英国郎道公司提供的校准血清对仪器进行校准;试剂均采用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按试剂盒说明书上所提供的基本测定参数设置。
1.3统计方法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
阳性判断界限采用正常对照组的X±2s。
2结果2.1正常对照组和各组肝脏疾病的GDH测定结果如下分组例数 X±S(U/L)正常对照组 789 1.9±1.3慢性肝炎(轻度)40 8.2±3.5 ①慢性肝炎(中度)69 17.6±4.1 ②慢性肝炎(重度)77 37.9±8.9 ②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①P ﹤0.05, ②P ﹤0.012.2GDH与常用肝功能指标阳性率比较如下表组别 ALT(%) AST(%) GDH(%)慢性肝炎(轻度) 53(21/40) 52(21/40) 55(22/40)慢性肝炎(中度) 70(48/69) 74(51/69) 80(55/69)慢性肝炎(重度) 74(57/77) 88(68/77) 92(71/77)3 讨论GDH主要存在与肝细胞线粒体基质内,而且其在肝小叶不同区域的肝细胞分布有所不同,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中活性为周边细胞的1.72[1]从我们检测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在40例轻度慢性肝炎中,GDH的阳性率与ALT、AST等基本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LDH检测方法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SDZ500140
1. 目的
本程序是为了建立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的活性检测方法,适用于GLDH成品的活性检测。
2. 检测
2.1原理
α-Ketoglutarate + NH3 + NADH + H+L-Glutamate+ NAD+ +H2O
NADH的消耗可以通过340nm的光吸收进行检测。
2.2试剂:
A 0.1 M Tris-HCl 缓冲液, pH 8.3
B 1.5M NH4Cl溶液
C 0.225M α-酮戊二酸溶液(pH 7.0-9.0)
D 7.5mM NADH溶液
E 酶稀释液: 0.1 M Tris-HCl 缓冲液, pH 8.3
试剂的配制方法详见各试剂配制记录,配制人员需完整填写配制记录。
3 操作规程:
3.1仪器参数设定
若仪器中无已保存参数,按以下参数设定。
若已有相关参数,调取后确认。
检测方法:动力学扫描
测量波长:340nm 测量时间:180s
延迟时间:60s 积分时间:120s
系数/因子:6.776 测量温度:30±1℃
3.2 样品准备
若待测样品为固体,可以按10mg 样品/1000ul 超纯水比例溶解。
溶解后于2-8度放置30min。
3.3 检测方法
3.3.1 在石英比色皿中加入2.5ml 试剂A, 200ul试剂B,100ul 试剂C, 100ul D于30度孵育
2min。
3.3.2 加入50ul 样品后, 温和混匀后开始测定。
3.3.3 测定结束后,记录相应数值:起始读数、△A/min test、活性值(U/ml)。
3.3.4 活性值(U/ml)范围为0.1-0.3U/ml,若超出范围,待测样品需经试剂D稀释后再
次进行检测。
3.3.5测定样品前需检测空白反应值,即其他操作不变,用500ul E代替样品加入比色皿后
进行反应,测定△A/min blank。
3.3.6计算公式活性(U/ml) =(△A/min test-△A/min blank)×6.776×df (稀释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