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精选)
北洋军阀统治-PPT课件

返回标题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返回主4 页
么4 思这 想一 开文 始件 深中 入表 人明 心了 ?什
一3
文 件 的 什 么 原 则 ?
“
宣 言 ” 中 体 现 了 哪
返回主页
21 当国
时民
为党
什从
么哪
要一
进组 《
行织 改改 组组
国 民
?而 党
来 ?
宣 言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日本入侵山东 袁世凯复辟帝制
提出二十一条
护国运动
袁世凯垮台
(1915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返回主3 页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经过
1、强迫国会选举袁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3、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4、修改总统选举法 5、建号“洪宪”,复辟帝制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一节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到主页 到问题页 到习题1 页
帝国主义
北洋军阀
反 对
民主 共和
维 护
革命党人
(地主买办阶级)
(资产阶级)
破坏约法,控制 内阁,削减革军
刺杀宋教仁
镇压二次革命
立法限制
改组国民党 宋教仁组阁
二次革命
(1913年)
--袁世凯
1、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制的实质是什么?对袁世 凯的权力有何威胁?
2、宋教仁为政党政治奋斗,是否能把袁世凯“摆在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①、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地主和买办联合专政的专制政权)。
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这个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政府。
二、袁世凯专权——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外交:袁世凯“善后”大借款是以盐税、海关税为抵押,金额是2500万英镑。
主要用于内战,镇压国民党人。
三、二次革命1、原因:(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同盟会改组国民党的目的一是通过改组,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
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宋教仁案”。
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3)袁世凯大量举借外债,用于扩大个人势力。
2、过程:袁世凯在1913年罢免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然后派兵南下,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
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3、性质: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4、失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
三、袁世凯称帝1、袁世凯的复辟活动: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
成终身总统有世袭的权利,从此中华民国名存实亡;1915年接受21条,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2、护国运动——①、原因:袁世凯的志国和复辟帝制。
②、孙中山的讨袁活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维护共和制度。
1916年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袁世凯 83 天皇帝梦
【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那么快就破灭了?又何启示?】
历史的审判
审判团 公 诉 团
历史不会忘记
申 辩 团
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袁世凯失败原因: 孙中山等领导的护国讨袁 辛亥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失败启示: 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必败
袁世凯在河南的奢华陵墓
本节两条线索
三、袁世凯称帝:
1、步骤: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3)废《约法》颁《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4)修改《大总统选举法》,成为终身大总统
浓缩记忆:党—会—法—制—法
2、对外: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日本————————袁世凯 实质 独变 占中 的国 殖为 民日 地本 原因 对为 其了 称换 帝得 支日 持本
——
遇刺后的宋教仁
刀 大 杀 人 多
二
次 革 命
2、二次革命的过程:
时间: 1913 年
地点: 赣、粤、皖 领导: 孙中山、黄兴、李烈钧
结果: 失败
败因: 力量涣散、敌强我弱、未发动民众等
想
想
1、为什么这次革命被称为“二次革命”? ■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2、与辛亥革命相比,它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 性质、领导、任务
袁世凯 亲信 无党派 立宪派 同盟会
一、袁世凯专权: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时间:1912年3月 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2、袁世凯专权:
政治:破坏《约法》,控制内阁
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表示政府虽有
“共和”之名, 实为猿(袁) 家之天下也。
二、二次革命:
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袁世凯称帝
1、过程
1)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3)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4)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5)修改总统选举法; 6) 1915年 5月9日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影响: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2、“二十一条”: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袁世凯 亲信 无党派 立宪派 同盟会员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内阁总理: 陆军总长: 内务总长: 海军总长: 外交总长: 交通总长: 财政总长: 司法总长: 教育总长: 农林总长: 工商总长: 唐绍仪 段祺瑞 赵秉钧 刘冠雄 陆征祥 施肇基 熊希龄 王宠惠 蔡元培 宋教仁 陈其美
袁世凯 亲信 无党派 立宪派 同盟会员
3、失败原因:
(1)主观: 国民党内部不统一,力量涣散, 行动不一致 (2)客观: 北洋军力量强大,帝国主义 大力支持袁世凯 (3)没有组织和发动群众是不能取胜的重要原因
4、斗争方式:
合法斗争方式 重新采用武装斗争方式
李烈钧,江西武宁 人,父亲曾参加过 太平天国运动。中 日甲午战争,中国 的惨败,使年仅十 二岁的李烈钧萌生 了投笔从戎之志。 后到日本学习,回 国后参加 革命活动, 牢牢掌握着江西的 兵权,积极反袁。
表示政 府虽有 “共和 ”之名 ,实为 猿(袁 )家之 天下。
刀 大 杀 人 多
二、二次革命
1、背景: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时间: 1912年8月 (1)国民党成立 领导人: 孙中山 宋教仁 目的: 重组内阁 限制袁世凯
时间:1913年春 地点:上海 (2)宋教仁被刺 幕后策划:袁世凯 目的:阻止国民党组 织责任内阁
为 宪 法 流 血 , 公 孙 真 中 第 山 一 人
北洋军阀的统治

9
第三单元复习 第四章 北洋军阀特征
• •
• 反对张
•
• 勋复辟 (1917)
结果: 袁世凯绝望而死,北洋军阀基础未动摇 起因: “府院之争”-张勋拥戴溥仪复辟帝制 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 概况: 各地各界群众通电反张
结果:“讨逆军”进京,段祺瑞重掌实权
5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
起因:段祺瑞拒绝恢复(约、会) • 护法运动期 概况:非常国会、护法军政府 (1917-1918) 孙中山遭西南军阀排挤 结果:孙辞大元帅职,护法失败
思考题:
• 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思想基础方面分 析袁世凯复辟帝制破产的原因。 • 参考答案: • 根本原因: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 违背民主共和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 社会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帝制缺乏长期生 存的思想基础。
12
袁世凯主要罪恶活动 1
• 一、破坏镇压人民斗争 • 1、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出卖 维新派。 • 2、义和团运动期间,1899年袁世凯任山东 巡抚,疯狂镇压义和团。 • 3、辛亥革命中,凭借帝国主义支持和北洋 军力量 ,利用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篡夺辛 亥革命胜利果实。 • 4、1913年,派人刺杀了宋教仁,镇压“二 次革命”
3
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督Leabharlann 起因:“宋教仁案”—袁罢免三都 孙、黄号召南方各省独立
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北洋军阀是近代中国革命期间涌起的地方反动势力,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教学内容: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4)—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二、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四、主要教法:讨论,概述,提问五、教学过程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1、时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2、根源:半封建性和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3、性质:封建、卖国的反革命军事、政治集团。
3、过程:①清末:1905年袁在天津小站练兵,利用师生、部属关系,笼络大批亲信。
②1905年: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建立北洋新军六镇,形成雏形。
③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帝国主义选中袁世凯为新工具。
④1912年: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集团掌握了政权。
⑤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分为直、皖、奉三大派系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袁世凯的黑暗统治(1912--1916年)1、外交: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举例:2、内政:违背民主潮流(对内专制独裁事实有哪些?复辟倒退过程?)①大搞复辟活动:A、政治上 B、军事上 C、刺宋案,镇压二次革命。
②加紧复辟帝制:第一步: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后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
第二步:1914年炮制《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将大总统的权利扩大到几乎与皇帝一样。
接着修改《大总统选举法》。
暴露其当皇帝的野心。
第三步:公开恢复帝制(1915年12月12日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社会条件(1)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革命果实反被袁世凯窃取。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

一、历史发展旳脉络
毛泽东思想萌芽 新三民主义思 想
马克思主义 民主科学思想 实业救国思想 民主共和思想
二 护护
次 革 命
新 文 化
国法 运运 动动
五 四
运
运
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
1912 1915 1919
“四
北 ·一
伐 中 国战 共 共争 诞 合开 生 作始
二”、 “七 ·一 五”
——两段材料皆据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旳观点,列举1923年到1923年间体现近代中国 “沉沦”旳主要历史事件。(4分)
“沉沦”了解应是列强加紧对中国旳侵略
事件:《辛丑公约》旳签订、《二十一条》旳签订、巴黎和会外交 努力失败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08广州一模) 近代中国历史旳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
政变
1921 1924 1926 1927
袁
《
世
二
凯
十
就
一
任
条
临
》
时
大
总 民资进一步发展
统
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
国际大背景 重大历史事件
阶段特征
资本主义国 家:第一次 世界大战;
1919--1929 年处于相对 稳定时期
政治上:①北洋军阀旳统治 总特征:
(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接 ①北洋军阀统治
③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旳序幕,无产阶级 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旳当代化有了新旳 领导力量。
④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 上推翻了北洋军阀旳统治。因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 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经济上: 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旧民主主义革 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②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B .黄 兴
C.唐继尧 D.李烈钧
练习:
选择题:
1、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说明一个什
么道理
(C)
A.资产阶级革命
B .统治阶级内部政变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众叛亲离,必将失败
练习:
选择题:
2、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B)
A.孙中山
B .宋教仁
C.李烈钧
D.黄 兴
练习:
选择题:
3、曾先后领导“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 是 (D) A.蔡 锷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
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武装政治集团。 这个集团是清末封建专制政权所赖以维持的反动武装力 量。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小站练兵,他采用日本、 德国的训练方法,购进外国装备,还利用师生、部署关 系,笼络了大批亲信,到1905年,建立了北洋新军六镇, 形成了北洋势力的雏形。后来,北洋势力逐渐扩充,袁 世凯为满洲贵族猜忌,曾一度失势,但他的羽翼已经丰 满。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不得不起用袁世凯。袁世 凯利用手中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仅逼迫清帝退位,而且 迫使革命党人让步,终于夺取了革命果实。袁世凯由此 建立了北洋军阀政权。该政权对外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分为 直系和皖系,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自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 军阀的反动统治,基本是推翻了其反动统治,到1928年 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一、袁世凯专政
1、政治上:控制内阁 2、军事上:削弱革命军
二、二次革命
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2、宋教仁案
3、二次革命的发动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