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上机实验课11[1].16要点
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1

《统计学原理》实验一一、实验名称:数据的图表处理二、实验日期:2012年12月13日三、实验地点:软件工程学院实验室四、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实验,熟练掌握利用Excel,完成对数据进行输入、定义、数据的分类与整理。
要求:就本专业相关问题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 30),利用EXCEL进行如下操作:1.进行数据排序2.进行数据分组3.制作频数分布图、直方图和帕累托图,并进行简要解释4. 制作饼图和雷达图,并进行简要解释五、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个人电脑(人/台),EXCEL 软件六、实验过程(一)问题与数据下面是一种金属零件重量的误差数据单位:g表1-1(二)实验步骤1、将上表数据复制到EXCEL中;2、将上述数据调整成一列的形式;3、选择“数据-排序“得到由小到大的一列数据。
4、选择“插入-函数(fx)-数学与三角函数-LOG10”图1-1计算lg50/lg2=5.64,从而确定组数为K=1+ lg100/lg2=6.64 这里为了方便取为10组;确定组距为:(max-min)/K=(87.8-19.1)/10=6.87 取为7;5、确定接受界限为 24.0 31.0 38.0 45.0 52.0 59.0 66.0 73.0 80.0 87.0 分别键入EXCEL 表格中,形成一列接受区域;6、选“工具——数据分析——直方图”得到如下频数分布和直方图金属零件重量误差的频数分布表1-2金属零件重量误差的直方图图1-27、将其他这行删除,将表格调整为:表1-38、选择“插入——图表——柱图——子图标类型1”,在数据区域选入接收与频率两列,在图表标题中输入频率。
做出的图形如下图所示:图1-39、双击上述直方图的任一根柱子,将分类间距改为0,得到新的图.图1-410、选择“插入——图表——饼图”,得到金属零件重量的误差饼图:图1-511、选择“插入——图表——雷达图”,得到金属零件重量的误差雷达图图1-6(三)实验结果分析:从以上直方图可以发现,金属零件的重量误差大致呈对称分布,其中54.0—60.0出现的频次最多,从饼图和雷达图也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出这样的结果。
管理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

管理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管理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Spss上机内容:上机一:SPSS的启动、退出及定义变量,以汽车平均日租金为例:1定义变量2录入数据上机二:SPSS的图形制作,以汽车平均日租金为例:1、Spss操作过程:2、1)定义变量3、2)录入数据4、3)直方图:点击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Frequencies-Charts-Histogram.With normal curve饼形图一次点击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Charts-Pie chart茎叶图一次点击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Plots-Stem-and-leaf2、结果直方图饼形图茎叶图上机三:SPSS求数据测度指标的应用,以茶叶题为例:1、Spss操作过程:2、1)定义变量3、2)录入数据4、3)定义加权变量Data—Weight Case5、4)一次点击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6、结果上机四:SPSS的参数估计,以工人干部题为例:1、Spss操作过程:2、1)定义变量3、2)录入数据4、3)定义加权变量Data—Weight Case5、4)一次点击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6、结果7、上机五:假设检验,以工人干部题为例:1、Spss操作过程:2、1)定义变量3、2)录入数据4、3)定义加权变量Data—Weight Case5、4)一次点击Analyze-Compare Means-One-sample T Test6、结果7、上机六:方差分析,以包装类型,设计方案题为例:1、Spss操作过程:1)定义变量2)录入数据3)一次点击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2、结果上机七:相关分析,以广告费和销售收入题为例:1、Spss操作过程:1)定义变量2)录入数据3)一次点击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2、结果上机八:回归分析,以广告费和销售收入题为例:1、Spss操作过程:1)定义变量2)录入数据3)一次点击Analyze-Regression-Linear2、结果。
统计学课内实验报告(详解+心得)1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一)目的实验一: EXCEL的数据整理与显示1. 了解EXCEL的基本命令与操作、熟悉EXCEL数据输入、输出与编辑方法;2. 熟悉EXCEL用于预处理的基本菜单操作与命令;3. 熟悉EXCEL用于整理与显示的基本菜单操作与命令。
实验二: EXCEL的数据特征描述、抽样推断熟悉EXCEL用于数据描述统计、抽样推断实验三: 时间序列分析掌握EXCEL用于移动平均、线性趋势分析的基本菜单操作与命令。
实验四: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掌握EXCEL用于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操作与命令。
(二)要求1.按要求认真完成实验任务中规定的所有练习;2.实验结束后要撰写格式规范的实验报告, 正文统一用小四号字, 必须有页码;3、实验报告中的图表制作要规范, 图表必须有名称和序号;4、实验结果分析既要简明扼要, 又要能说明问题。
二、实验任务实验一根据下面的数据。
1.1用Excel制作一张组距式次数分布表, 并绘制一张条形图(或柱状图), 反映工人加工零件的人数分布情况。
从某企业中按随即抽样的原则抽出50名工人, 以了解该企业工人生产状况(日加工零件数):117 108 110 112 137 122 131 118 134 114 124 125 123127 120 129 117 126 123 128 139 122 133 119 124 107133 134 113 115 117 126 127 120 139 130 122 123 123128 122 118 118 127 124 125 108 112 135 5091.2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并绘制直方图。
1.3 假设日加工零件数大于等于130为优秀。
实验二百货公司6月份各天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257 276 297 252 238 310 240 236 265 278271 292 261 281 301 274 267 280 291 258272 284 268 303 273 263 322 249 269295(1)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众数、中位数;(2)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极差、标准差;(3)计算日销售额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题目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专业电子商务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任明利时间:2013 年 5 月29 日实验1:数据整理一、项目名称:数据整理二、实验目的(1)掌握Excel中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2)学会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
三、实验要求1、已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数据整理中的统计计算问题;已阅读本地实验引导,了解Excel中相关的计算工具。
2、准备好一个统计分组问题及相应数据(可用本实验导引所提供问题与数据)。
3、以Excel文件形式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记录、疑难问题发现与解决记录)。
四、实验问题与数据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根据以上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五、实验步骤1、在单元表中输入原始数据。
(如图)2、计算原始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3、确定合理的组数,根据组数计算组距。
4、根据步骤3的结果,计算并确定各组的上限、下线5、绘制聘书分布表框架6、计算各组频数:(1)选定B20:B23作为存放计算结果的区域;(2)从“插入”菜单中选择“函数”项;(3)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统计”函数FREQUENCY;(4)单击“插入函数”中的“确定”按钮,弹出“FREQUENCY”对话框;(5)确定FREQUENCY函数的两个参数值,其中:Data-array:原始数据或其所在单元格区域(A2:E9)Bins-array:分组各组的上限值或其所在的单元格区域(G2:G5)(6)按住Shift+Ctrl+Enter组合键,得到结果如图所示;(7)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利用求和函数计算频数合计。
统计学知识点

统计学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统计学的定义和范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数据收集方法普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抽样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数据整理与描述分类数据的整理与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集中趋势的度量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离散程度的度量方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概率基础事件的概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概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率的加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率的乘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续型随机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分布(如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抽样分布样本均值的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比例的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方差的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参数估计点估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间估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统计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拒绝域与接受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统计学的定义和范围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表达的科学方法。
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

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2010096122 沈丹薇第一次上机实验报告:一、上机项目名称:EXCEL、SPSS绘制统计图表二、上机时间、地点:2010年10月13日,下午2:00—4:00基础楼MBA实验室三、上机目的、内容、步骤及结果目的:掌握EXCEL、SPSS统计图表的基本操作内容:教材29页4题EXCEL;30页6题SPSS步骤及结果:29页4题:1、在C1、C2、C3、C4、C5分别填入TV show、Millionaire、Frasier、Chicago Hope、Charmed。
2、在D1中输入Frequency,利用函数统计出值。
3、在E1中输入Percent Frequency,算出所得值。
4、在F1中输入Cumulative Frequency,算出所得值。
5、分别用C栏D栏画出柱形图,C栏E栏画出饼图,C栏F栏画出折线图。
a.NO30页6题:a Book四、上机心得体会:这是第一次真正地运用excel这个软件,感觉有点新奇,也觉得很实用,也是第一次听说并实用了spss,特别的简便好用。
希望还可以学到更多的excel的相关应用。
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一、上机项目名称:EXCEL、SPSS做单变量描述性统计指标计算二、上机时间、地点:2010年10月20日,下午2:00—4:00基础楼MBA实验室三、上机目的、内容、步骤及结果:目的:掌握EXCEL、SPSS做单变量描述性统计指标计算内容:教材86页5题EXCEL;95页19题SPSS步骤及结果:86页5题:一、将所需要的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
二、将所要求解的量mean、median、mode、standard dev、Variance、Q1、Q3、IQR、percentile(20)、skewness、kurtosis三、通过EXCEL插入函数——统计——选定函数名,计算如下值95页19题:一、将数据输入到SPSS软件中;二、用鼠标点击工具栏中的分析——描述统计——频率——统计量,再在统计量中勾选所要求的数,以下是统计量的结果:统计量Starting SalaryN 有效12缺失0均值2940.00中值2905.00众数2880偏度 1.091偏度的标准误.637峰度 1.719峰度的标准误 1.232全距615极小值2710极大值3325百分位数20 2812.0025 2857.5050 2905.0075 3025.00四、上机心得体会:通过本次上机课的学习使我更加了解如何使用软件解决实际的统计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日后的学习与工作,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使我使我对软件应用有了浓厚的兴趣。
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实习报告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1002座号3100509209姓名蔡小强日期2012年4月20日《统计学》实验一一、实验名称:数据的图表处理二、实验日期:2012年03月27日三、实验地点:经济管理系实验室四、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实验,熟练掌握利用Excel,完成对数据进行输入、定义、数据的分类与整理。
要求:就本专业相关问题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 30),利用EXCEL进行如下操作:1.进行数据排序2.进行数据分组3.制作频数分布图、直方图和帕累托图,并进行简要解释4. 制作饼图和雷达图,并进行简要解释五、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个人电脑(人/台),EXCEL 软件六、实验过程(一)问题与数据下面是一种金属零件重量的误差数据单位:g27.3 67.9 74.1 55.6 32.5表1-1(二)实验步骤1、将上表数据复制到EXCEL中;2、将上述数据调整成一列的形式;3、选择“数据-排序“得到由小到大的一列数据。
4、选择“插入-函数(fx)-数学与三角函数-LOG10”图1-1计算lg50/lg2=5.64,从而确定组数为K=1+ lg100/lg2=6.64 这里为了方便取为10组;确定组距为:(max-min)/K=(87.8-19.1)/10=6.87 取为7;5、确定接受界限为 24.0 31.0 38.0 45.0 52.0 59.0 66.0 73.0 80.0 87.0 分别键入EXCEL 表格中,形成一列接受区域;6、选“工具——数据分析——直方图”得到如下频数分布和直方图金属零件重量误差的频数分布表1-2金属零件重量误差的直方图图1-27、将其他这行删除,将表格调整为:表1-38、选择“插入——图表——柱图——子图标类型1”,在数据区域选入接收与频率两列,在图表标题中输入频率。
做出的图形如下图所示:图1-39、双击上述直方图的任一根柱子,将分类间距改为0,得到新的图.图1-410、选择“插入——图表——饼图”,得到金属零件重量的误差饼图:图1-511、选择“插入——图表——雷达图”,得到金属零件重量的误差雷达图图1-6(三)实验结果分析:从以上直方图可以发现,金属零件的重量误差大致呈对称分布,其中54.0—60.0出现的频次最多,从饼图和雷达图也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出这样的结果。
统计学课程笔记整理、统计学相关知识点总结(实用)

关于显著性检验,你想要的都在这儿了!!(基础篇)无论你从事何种领域的科学研究还是统计调查,显著性检验作为判断两个乃至多个数据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科研领域。
笔者作为科研界一名新人也曾经在显著性检验方面吃过许多苦头。
后来醉心于统计理论半载有余才摸到显著性检验的皮毛,也为显著性检验理论之精妙,品种之繁多,逻辑之严谨所折服。
在此,特写下这篇博文,以供那些仍然挣扎在显著性检验泥潭的非统计专业的科研界同僚们参考。
由于笔者本人也并非统计专业毕业,所持观点粗陋浅鄙,贻笑大方之处还望诸位业界前辈,领域翘楚不吝赐教。
小可在此谢过诸位看官了。
本篇博文致力于解决一下几点问题,在此罗列出来:1.什么是显著性检验? 2.为什么要做显著性检验? 3.怎么做显著性检验?下面就请跟随笔者的步伐一步步走入显著性检验的“前世与今生”。
一:显著性检验前传:什么是显著性检验?它与统计假设检验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做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实际上是英文significance test 的汉语译名。
在统计学中,显著性检验是“统计假设检验”(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的一种,显著性检验是用于检测科学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是否有差异以及差异是否显著的办法。
实际上,了解显著性检验的“宗门背景”(统计假设检验)更有助于一个科研新手理解显著性检验。
“统计假设检验”这一正名实际上指出了“显著性检验”的前提条件是“统计假设”,换言之“无假设,不检材料宝库的店验”。
任何人在使用显著性检验之前必须在心里明白自己的科研假设是什么,否则显著性检验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先对科研数据做一个假设,然后用检验来检查假设对不对。
一般而言,把要检验的假设称之为原假设,记为H0;把与H0相对应(相反)的假设称之为备择假设,记为H1。
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检验的结论却劝你放弃原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