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作业设计书
小南海湿地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

小南海湿地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湿地建设项目造林规划前言小南海原名小瀛海,距黔江城区32公里,系聚板夹溪水等而成的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堰塞湖泊,水域面积平方公里,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XX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重庆市小南海湿地建设项目”正式立项,拟实施湿地建设与保护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备建设,全面加强对小南海湿地的保护力度,完善湿地功能,提高生态质量,项目建设期3年,分2期实施XX年12月,按照重庆市黔江区林业局的要求,黔江区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队对小南海湿地保护建设项目中的湖周植树、退田还湖和经济林建设等内容进行了作业规划规划采用1:地形图实地调绘作业面积,现地调查小班各项立地因子在树种设计上,根据各作业区立地条件、适地适树原则及农户意愿,选用用了桤木、落叶松、厚朴、栾树、垂柳等生态林造林树种,优良嫁接板栗、脆红李、猕猴桃等经济林造林树种,以及银杏、桂花、枫香等景观林造林树种,并根据各造林树种及模式分别确定了造林、抚育管理措施,力求做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兼顾统一项目建设涉及黔江区小南海镇、石会镇和黔江国有林场,规划建设总规模公顷,其中一期工程公顷,含湖周1植树造林公顷,退田还湖公顷;二期工程营造经济林公顷项目建设共需苗木株、种籽kg,项目建设总投资为万元,其中国家及市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80%;区级配套万元占总投资的20%1基本情况自然情况⑴地理位臵重庆小南海湿地位于重庆市东南缘黔江城区北部方向,距重庆市中心km,地理坐标东经°37′45″—°45′48″,北纬29°33′26″—29°43′21″⑵地质构造黔江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走向为北东—南西出露岩层由老到新为:下古生界发育完全,寒武、奥陶系以碳酸盐岩积为主,下、中志留统以砂页岩为主,上泥盆纪以石英岩为标志,二迭系假整合于中志留纪或上泥盆纪以上,以灰岩为主,三迭纪沉积于二迭纪以上,下为灰岩、白云岩,中为紫色砂页岩与灰岩、泥灰岩侏罗纪假整合于三迭纪以上,以砂页岩为主,夹以少许生物碎屑灰岩上白垩纪零星分布于正阳盆地内,为紫红色砂砾岩第四纪除河流冲积层外,普遍常见有炭酸岩和残积、崩积物,其岩性主要有石灰岩、页岩、粉砂岩、2砾岩等⑶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属云贵高原与鄂西山过渡地带,巫山、大娄山这间的中低山丘陵区地形以中、低山为主,间有少量平坝谷地,切割深度约m,属浅、中切割的中低山地形境内山峦起伏,溪流纵横⑷水文小南海是因地震在阿蓬江支流段溪河的上游形成的天然地震堰塞湖泊,湖面长余m,最宽处余m,湖泊历史最大面积 hm,湖中最深处60余m,平均水深30余m,水库坝址以上汇水面积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水库原有库容万m,其中死库容万m,有效库容万m经湖水防渗整治后,现总库容可达万m,正常蓄水以下库容为万m 有效库容万m小南海系XX年地震形成,水面面积平方公里,具奇、秀、幽特点,素有“深山明珠”之称,极具旅游、科研等开发潜力,也是城区主要的生产、生活供水源⑸气候项目区内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垂直气候和局部小气候的特点年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最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mm在海333333322拔m以下地带,四季分明;m以上地区,以热量条件衡量,基本无夏,只有春秋冬三季,冬季最长垂直气候差异大,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呈递减趋势,降水量则呈递增趋势,无霜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年平均日照时数为⑹土壤本区境内土壤种类多,土层薄,带粘性土壤以黄壤土类为主黄壤土类分黄壤、生草黄壤2个亚类,又分为粗骨性黄泥,矿子黄泥,老冲积黄泥,厚层生草黄壤4个土属,垂直分布在海拔-m地带海拔m以下地带,分布水稻土类冲积土主要分布于溪河沿岸,土层较厚社会经济概况⑴行政区域小南海湿地项目区涉及小南海镇的双岩村、荆竹村、新建村、小南海居委、塘莲村、双堡村,石会镇高峰村,以及黔江国有林场的八面山工区全部林区⑵土地和资源权属小南海湿地建设项目区面积 hm2,权属为集体和国有其中:集体 hm2,占%,国有,占%按地类分,林地,占%,非林地,占%在林地面积中,国有林地,占%,集体林地hm2,占%⑶人口与民族4根据XX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黔江区总人口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项目区现有人,人口平均密度74人/km2⑷交通、通讯及电力黔江区正在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渝东南和武陵山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有黔江—重庆市、黔江—湖北省恩施、黔江—张家界等二级公路km,国道高等级公路纵贯全境渝怀铁路在黔江建有二级站,从黔江可通过火车直达上海、广州、宁波、厦门、长沙、桂林、重庆、成都等地3C级黔江舟白机场将于XX年竣工通航小南海镇距黔江城区32km,保护区内各行政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简易道路,通车里程达km,交通较为方便,但路况极差项目区内通信畅通,固定电话、移动通讯已基本覆盖乡覆盖电力供应网络完善⑸地方经济XX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其中种植业亿元,林业亿元,牧业亿元,渔业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个,实现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5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全年地方财政支出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65%,教育支出增长%,医疗卫生支出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项目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元XX年,旅游总收入亿元,黔江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增长%其中住宿设施接待旅游人数万人次,减少%;景区景点接待旅游人数万人次,增长%蒲花河农业开发园区创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小南海被命名为“巴渝新十二景”、“重庆市十大标志性景观”⑹社区发展黔江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其中小学所,中学1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20所,中职2所,电大1所;有在校学生人,其中小学人,初中人,高中人,特教64人,幼儿园人,中职人,电大人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辍学率为0;初中入学率为%,辍学率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小学毕业6率为%,初中毕业率为%;初中升高中阶段比例达到%脱盲巩固提高率达%,15周岁人口非文盲率达%中职教育全年实现招生人,增长%,区职教中心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全区拥有卫生机构37家,卫生技术人员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张全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传染病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发展迅速,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已达到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项目区内共有医院或医疗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们的健康能得到较好的保障社区内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乡镇内均设有初中,行政村设有小学,能保证学龄儿童及时接受教育2设计原则及依据设计原则⑴坚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⑵坚持集中治理、突出重点⑶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⑷采取多林种、多树种,造、管、封并重的措施⑸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⑹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设计依据⑴《重庆小南海湿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⑵《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小南海湿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⑶《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小南海湿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⑷国家林业局《造林技术规程》;⑸国家林业局《造林作业设计规程》;⑹国家林业局《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⑺国家及重庆市种苗质量标准 3设计概况建设规模及内容规模及范围黔江区小南海湿地保护建设项目“湖周植树及退田还湖”实施总规模为公顷,其中:一期工程公顷,二期工程公顷设计范围涉及黔江区小南海镇、石会镇及黔江国有林场,计6个村、1个管护站项目建设范围表镇(乡)合计石会镇小南海镇黔江国有林场建设规模(公顷)合计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涉及村(居委、管护站)7高峰荆竹、小南海、双岩、塘莲、新建八面山建设内容⑴一期工程公顷8以改善湖周森林生态质量,完善湿地生态体系为建设重点,实施湖周植树造林和退田还湖其中:建设生态防护林公顷,分别布局于小南海镇荆竹村、小南海村等、石会镇高丰村及黔江国有林场八面山管护站,其中:新造生态防护林公顷,实施生态防护林补植公顷营造生态景观林22公顷以小南海湖区的主要水源板夹溪沿线为重点,实施道路绿化公里、水系绿化公里,栽植桂花、香樟、桤木、枫香、垂柳等大规格苗木,美化沿线路堑边坡及绿化隙地,改善沿线生态景观退田还湖公顷,分布于小南海镇塘莲村⑵二期工程公顷以小南海镇新建村、小南海村、荆竹村及双岩村为重点,营造优质板栗、李及猕猴桃经济林项目建设内容按造林模式划分表9一期工程(公顷)生态防护林林种面积(公顷)小计补植新造垂柳景退田观还湖林二期工程(公顷)经济林桤红叶栾落叶松栾树木杨树+厚朴小计板栗李猕猴桃合计石会镇生态林经济林退田还湖小计生态林小计小南生态林海经济林镇退田还湖场生态林土地种类及面积其中分地类(公顷):镇(乡)合计石会镇小南海镇黔江国有林场合计(公顷)灌丛地宜林地农地滩涂及道路隙地需苗量按各造林模式设计密度计,项目建设共需苗木株、种籽kg 生态防护林、经济林需苗量表生态防护林补植镇乡需苗量桤木落叶松厚朴杨石会镇小南海1红叶栾树垂柳栾树板栗李桃生态防林新造经济林猕猴10 场小计景观林需种、苗量表需苗量(株)镇乡计小南海镇垂柳刺槐黄花槐桂花香樟枫香桤木三叶草需种量(kg)工程量用工量测算⑴测算标准整地:每人每天完成土方量3m 栽植:小苗株/工日人;大苗75株/工日人抚育:按造林后抚育2年,小苗株/工日人;大苗75株/工日人⑵用工量经测算,湖周植树及经济林建设整地、栽植、抚育等环节总用工量为个投资量测算测算标准⑴种苗单价指标根据重庆市森林工程XX年主要造林树种及城市绿化苗木指导价,确定各树(草)种测算单价如下:单价桤木落叶红叶厚朴松杨6垂柳栾树板栗李猕猴黄花爬山桂刺槐桃槐虎花310大叶三叶枫香樟草70403元/株(kg)11⑵劳务费:60元/工日⑶肥料费:元/kg ⑷病虫害防治费:45元/公顷⑸规划设计和检查验收费:按项目基本投资的1%计⑹退田还湖:元/公顷投资测算⑴总投资项目测算总投资为万元,其中种苗费万元、劳务费万元、病虫防治费万元、肥料费万元、退田还湖费万元、项目设计及验收费万元项目投资按建设内容、构成测算表一期工程项目合计小计全区合计小计石会镇小南海镇国有林场小计整地劳务费石会镇小南海镇国有林场小计栽植劳务费石会镇小南海镇国有林场小计抚育劳务费石会镇小南海镇国有林场生态防护林补植生态防护林新造退田还湖二期工程景观林经济林12 小计病虫防治费石会镇小南海镇国有林场小计小南海镇小计作业设计费石会镇小南海镇国有林场退田还湖小南海镇⑵投资来源中央投资万元,占80%;区配套万元,占20% 4营造林技术措施及退田还湖设计营造林技术措施设计造林树种、密度、整地方式及规格⑴生态防护林建设造林方式造林模式株行距(m) 造林密度(株/公顷) 混交方式混交比例整地方式整地规格(cm)桤木3×3 3×4 穴状40×40×40生态防护林补植落叶松+厚朴3×3 行间 5:5 穴状40×40×40红叶杨3×4 穴状栾树3×3 穴状生态防护林新造垂柳3×3 穴状栾树3×3 穴状40×40×40 40×40×40 40×40×40 40×40×40⑵生态景观林水系绿化造林模式株行距(m) 密度(株/公顷) 整地方式整地规格(cm)垂柳 3 穴状80×80×80枫香+栾树 3 穴状80×80×80道路绿化桂花香樟黄花槐边坡、弃土场绿化爬山虎刺槐2×2 穴状40×40×40三叶草3穴状80×80×803穴状80×80×80补植穴状50×50×50鱼鳞坑50×25撒播13⑶经济林造林模式株行距(m) 造林密度(株/公顷)整地方式整地规格(cm)板栗3×4 穴状60×60×60李3×4 穴状60×60×60猕猴桃2×3 穴状60×60×60种植点配臵图式沿等高线平行布臵种植点,按设计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配臵生态防护林⑴桤木、落叶松+厚朴造林模式⑵红叶杨、栾树造林模式⑶垂柳、栾树造林模式14景观林道路绿化⑴海口—鸭子胎段,全长公里对沿线两侧5m范围内根据缺窝情况分别补植黄花槐株,沿线裸露地遍撒白花三叶草籽整地规格50×50×50cm⑵鸭子胎—土家博物馆段,绿化地段全长公里沿线两侧宜绿地段栽植1行,株距3m其中:鸭子胎—原后坝乡*段,配臵彩叶树种枫香,间以桤木,以丰富景观色彩;原后坝乡*场镇段配臵桂花;后坝乡*—老熊坝段配臵大叶樟沿线裸露地均遍撒白花三叶草籽树种配臵如下图:15路堑边坡垂直绿化⑴土质边坡绿化计7处,长度米,路肩以上至坡顶,视坡度开挖小鱼鳞坑,回填客土,种植爬藤类植物爬山虎,规格50×25cm,坑深50cm,间距2×2m,交叉开挖呈品字形⑵石质边坡绿化计11处,全长米,路肩堡坎上采用攀援类植物爬山虎逐步进行覆盖沿堡坎顶在风化石砾中开沟,沟宽30cm,深 20cm,选用大规格营养砵培育的爬山虎苗,带土团植入,株距30cm覆土并在植株与与石质边坡间采用拦沙网等工程措施拦阻风化砂石弃土场绿化共计5处,面积亩以刺槐充当先锋树种块状整地,回填客客土,整地规格40×40×40cm,株行距2×2m水系绿化采用垂柳对板夹溪沿线两侧常年洪水线上可绿化地段公里进行全面绿化,株距3米经济林16整地、造林时间 XX年3—4月种苗苗木规格苗木名称地径cm 桂花香樟枫香桤木落叶松厚朴红叶杨栾树垂柳刺槐黄花槐爬山虎三叶草板栗李猕猴桃8 8 8 ≥ ≥ ≥ ≥3 ≥ 8 3 4 0.8 1 0.8≥ 苗高m 3米截干 3米截干≥ ≥ ≥ ≥3 ≥ 3米截干苗龄备注全冠大苗大苗大苗播种苗移植苗播种苗扦插苗播种苗大苗播种苗草籽嫁接苗品种嫁接苗品种嫁接苗1-0 1-1 1---017供苗要求苗木应无病虫害并具有检疫合格证、苗木合格证及苗木标签(即一签二证)大规格苗木的起苗、包装和运输(1)起苗时按带足土球,切根处切口光滑,无劈裂⑵包装以草绳包装为主,绳略嵌入土球为度,如属壤土和砂性土壤应采取密封式包装物包装,以防土球散落⑶运苗前应按要求截干,剪除枯死枝、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垂枝并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种植,以减少苗木根系暴露时间,保持根系水分装卸车时,必须轻拿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土球远距离运输的要用保湿性较好的草绳、稻草等材料包裹主干和较大分枝,并用塑料薄膜包扎截口,避免消耗树干、树枝水分,保持枝干湿润;种植前,对裸露的苗木根系要加以修剪施工技术规范⑴种植穴配臵施工作业前应认真核对施工作业图,确保按图施工挖穴前要定点放线,以保证排列整齐苗木种植前,要先检查种植穴大小及深度,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按设计规格进行修整⑵种植技术规范种植时先踏实穴底土层,填入表土至合适高度,而后将苗木臵入种植穴内,填土至1/3时,轻提树干使根部与土壤结合紧18密,分层填土踏实苗木种植深度需与原种植线一致,种植后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倾斜经济林苗木种植前,按/穴施入复合肥作基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匀栽植猕猴桃时,需配臵授粉品种,雌雄比例5~6∶1,并设立“T”形架抚育管护技术设计抚育抚育方式为锄抚,主要是穴内松土、除草,培土抚育次数按次年起每年抚育1次,连抚2年抚育时间为次年起5-7月养护⑴做好苗木的防寒越冬工作入冬前对树干进行涂白,涂白材料为生石灰,并采取覆土、地面覆盖等方法对苗木加以保护⑵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苗木移栽成活后,因截干、伤根等原因,树势较弱,抗性差,易遭病虫害危害因此,必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做好防范工作勤检查,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理”一旦发生病情,及时防治,对症下药,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全面推行无公害防治⑶养护期内苗木死亡或丢失的应及时补植树体萌芽后,要特别加强防治病虫害等日常养护工作,保证新梢的正常生长退田还湖设计利用海口泄洪闸提升湖区水位,对海拔以下的鱼塘、低洼田土公顷实施退田、塘还湖,并间种荷叶、脖荠等水生19植物或实施养殖鱼业,同时实行封育保护,逐步恢复湖岸湿地生态系统5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设规划了经济林公顷,建设投产进入盛果期后,可年产板栗、李、猕猴桃干鲜果品余吨,年产值余万元,将大大改善保护区农户的经济状况,进而促进对保护区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生态效益分析项目建设成后,小南海湿地保护区内将新增有林地面积公顷,新增景观林带22公顷,按每公顷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为-m、蓄水价值元/m及每公顷森林的年固土能力t计算,可年涵养水源万立方米,价值万元,年固土万吨,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将更为完善,结构体系将更为稳定社会效益分析⑴通过实施更新造林,有林地面积的增加将使土壤保熵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降低区域性旱灾、洪灾、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保证粮食稳产和人畜饮水,改善保护区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⑵项目建设中整地、栽植、抚育等生产环节需用大量的季节性工人,将增加保护区农户现金收入,丰富农户的收入结构20336作业管理工程组织黔江区小南海湿地保护建设项目由黔江区湿地保护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主要是:依据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工程工期及招投标等相关事宜,科学确定标段、标的及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等,做好与相关部门及工程区涉及的石会、小南海镇、黔江国有林场的协调和工作衔接,洽接中标单位,确保工程工期不被延误工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营造林工程建设的相关规定,一是实行招投标制由区*招标办牵头,区林业局、区财政局、区纪委监察部门共同参与,确定中标单位二是实行工程建设过程监理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施工期间,由监理公司组织人员对施工质量及过程进行全程追踪,以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执行作业设计,按设计区域、整地、造林方式、规格等各项技术标准,组织施工作业,并认真做好整地、栽植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三是严格执行工程种苗“一签二证”管理制度,集中采购工程用苗,并由区林业种苗管理单位统一验收;四是实行工程资金阶段兑付制,各阶段完工后,严格按检查验收办法的规定标准进行面积核定及成活率检查,对低于标准的,坚决不予兑现工程费用四是落实管护制度和管护人员,确保造林成效21。
人工造林工程作业设计模板

201*年**县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林业建设项目作业设计前言根据《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2013—2022)》和承发改农经(201*)**号《关于下达承德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201*年,我县(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林业建设任务*万亩,其中人工造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
依据行业技术规程和有关文件规定,我县(区)组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地形图勾绘和GPS测量方法核定项目区各小班的位置、面积,调查立地条件、植被状况等因子,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编制《201*年**县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林业建设项目作业设计》。
第一章项目区基本情况一、项目区范围项目区涉及**个乡(镇、场)**个村。
其中人工造林涉及**乡(镇、场)、**乡(镇、场),计**个乡(镇、场)**个村;封山育林工程涉及**乡(镇、场)、**乡(镇、场),计**个乡(镇、场)**个村。
(只写乡、镇、场名称,不写村名)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地质过渡带,属于冀北山地地貌类型。
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内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
(根据项目区具体情况表述)2、气候。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年均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无霜期**天,年有效积温****—****℃。
年均降水量**mm,集中在6、7、8月份。
(根据项目区具体情况表述)3、土壤。
项目区成土母质以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和风积沙为主,主要土壤类型为棕壤、褐土和高山草甸土。
土层较薄,土壤养分含量低。
(根据项目区具体情况表述)4、植被。
项目区植被主要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等森林植被组成。
主要乔木植物有山杨、桦树、油松、落叶松、柞树、榆树、山杏等;主要灌木有榛子、绣线菊、溲疏、胡枝子、荆条、酸枣等;草本植物以菊科的蒿类、禾本科杂草以及莎草科苔草等为主。
东至县龙泉镇古楼村油茶造林项目作业设计说明书

东至县龙泉镇古楼村油茶造林项目作业设计说明书1、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龙泉镇位于东至县最南端,与江西省接壤,号称“东至县南大门”。
古楼村地处龙泉镇西南部,西南两面与江西省交界,土地总面积16293亩,其中林业用地8589亩,旱地2237亩,水田4096亩,水面745亩,其他用地626亩。
林业用地中,有林地7720亩,疏林地65亩,灌木林地140亩,人工造林未成林地210亩,封育未成林地180亩,荒山荒地54亩,采伐迹地220亩。
东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具有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冰冻期短的特点,是油茶的适生区。
1.2社会经济情况全村辖20个组,总入口1538人,现有党员4 3人,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全村只有40%的老人及小孩在家,2010年人均收入1780元,全村大部分组、院落修有公路,但只有l-3组的公路完成硬化,其它的17个组公路没有硬化,境内有小二型病险水库(岩门前水库)一座,山塘2 3口。
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古楼村是我县的贫困村。
1.3油茶生产现状我县的油茶有近五百年的经营历史,解放后,油茶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油茶林发展到48.6万亩,茶油亩产达到l0公斤,我县被列为湖南省的油茶基地县。
油茶产业曾是我县农业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至县是全国油茶基地建设示范县,2009年10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名东至县为“中国茶油之都”,在古楼村发展油茶生产,是产业建设的需要,也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选择。
2、造林及低改作业设计的原则和依据2.1作业设计的原则2.1.1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统一规划、实事求是、突出示范、注重实效”的原则。
2.1.2坚持基地建设主体目标的原则。
2.1.3坚持产业建设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扶贫帮困、全村贫困群众共同增收的原则:2.1.4 坚持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2.1.5坚持良种壮苗的原则。
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提纲)

、尸■、■刖言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财农[2010]103号)和《湖南省林业厅、财政厅关于开展2010年国家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2010年7月)两个文件的要求,2010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我省确定在金洞管理区等五个单位。
金洞管理区领导非常重事这一工作,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大力宣传,并迅速组织人员落实好造林直补各项工作,由金洞管区林调队,组织了10名技术人员,历时15天实地调查,选取了造林质量高,并相对集中的地段共计19000 亩,作为造林直补的对象。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⑴地理位置金洞管理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南部,地处东经110 °53 43 〃勺12 °13 37〃,北纬262 1 0 "-26 °21 37 〃之间,东靠常宁市,南抵双牌、宁远、新田、桂阳县,西临永州市零陵区,北接祁阳县。
东西宽约33公里,南北长约36公里,总面积54840.4 公顷。
⑵地形地貌金洞管理区位于湘江流域的中、上游,南岭余脉阳明山脉的东北部,境内山峦起伏、山体密集、坡度陡峭、沟河纵横。
最高海拔1435米,位于白果市乡与大江林场交界处的熊霸岩主峰;最低海拔108米,处在金洞镇附近的新家滩。
山脉走向由南向东北延伸,西南高、东北低。
境内河流和小溪众多,其支流贯穿全林区。
溪河蜿延曲折、易涨易落,但大多水量较足,对林区的灌溉、小水电开发十分有利。
⑶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金洞管理区属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 C,极端最高气温40 C,极端最低气温-8 C。
年降水量1600〜1890毫米,年蒸发量1225毫米。
年有效日照时数为1617小时,相对湿度为75〜82 %,全年无霜期260〜344天,植物生长期280〜300天,二10 C的活动积温为4700〜5720 C。
②土壤金洞林区成土母岩主要是古生代的志留系和泥盆系的浅变质砂岩、板页岩以及印支早期的花岗岩。
造林作业设计书

造林作业设计书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时间:二00 年月设计说明书(提纲)一、概况。
包括乡镇基本情况,年度造林总任务,涉及村,各林种类别、面积、造林小班个数,计划完成时间,栽植苗木数量、造林组织形式,管理方式,主要施工措施等二、整地。
包括整地时间、方式等三、造林。
包括造林方式、方法、造林密度等分林种、树种说明。
四、造林苗木。
包括苗木品种、种类(容器、裸根、种子或其它等)、规格、质量五、造林后抚育管理。
包括松土、扩穴、除草、修枝、病虫防治等措施。
六、投资概算。
七、有关设计图示。
包括整穴图示、栽植点配置图示、混交图示等。
造林小班自查统计表检查人:检查时间:3(正面)造林小班档案卡片县(市、区)________乡(镇处、林场)________村(林班)______小班,GPS纵坐标__________,GPS横坐标__________,权属__________,项目工程类别____________ ,林种___________。
一、地类:_______________,面积________亩。
二、立地条件:海拔______m,微地貌________,坡向_______,基岩_______,土壤类别______,质地_______,土层厚度______cm,地下水埋深______m。
三、植被:植物种类________,盖度________,分布_______,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整地:时间_________,方式_________,规格__________,用工量___________。
五、施肥:时间______,方法__________,种类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苗木:级别___________,苗龄_______,苗高________,地径_______,种类_______。
七、造林:时间_______,树种______,株行距____ ,密度____混交方式__________。
造林作业设计书

造林作业设计书一、引言造林作业是指经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将荒山、荒地或者砍伐过度的森林进行重新种植的一项工作。
它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还能保护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增加森林资源等,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造林作业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二、前期准备在进行造林作业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植被恢复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测,了解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其次,根据调查结果,确定适宜的树种和种植密度,确保植物能够适应生长环境并形成稳定的林地。
同时,还需要编制详细的造林作业计划,包括种植时间、种植方法、施肥措施等,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造林设计要点1. 树种选择在进行造林作业时,选择适宜的树种是至关重要的。
树种的选择应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
例如,在湿润地区可以选择杉木、柏树等喜湿树种,而在干旱地区则应选择适应干旱的阔叶树种如刺槐、沙柳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经济价值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树种,以提高造林项目的经济效益。
2.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树木数量。
种植密度的选择应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和目标林分的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来说,苗圃培育的苗木生长较好,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而野外移栽的苗木生长较弱,应适当减少种植密度。
同时,在山地等地形复杂的地区,还需要根据地形地貌的差异,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平衡和林分的稳定性。
3. 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确保造林作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进行种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健壮的苗木,根系发达、树姿端正的苗木生长潜力较大,更易存活。
其次,进行适当的修剪,修剪可以促进树木的分枝生长和根系的发达,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再次,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树种的需求,进行科学施肥,以提高树木的抗逆性和生长速度。
最后,注意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造林作业设计书

株行距
成活率
保存率
造林合格面积
生长状况
抚育情况
幼林保护
备注
横坐标
纵坐标
检查人:检查时间:
(正面)
造林小班档案卡片
县(市、区)________乡(镇处、林场)________村(林班)______小班,GPS纵坐标__________,GPS横坐标__________,权属__________,项目工程类别____________,林种___________。
十一、责任制落实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建档时间: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建档人:________________。
(反面)
林分生长状况调查记录表(一)
调查日期
树种组成
树龄
树高(米)
胸径(厘米)
郁闭度
密度(株/亩)
四、造林苗木。包括苗木品种、种类(容器、裸根、种子或其它等)、规格、质量
五、造林后抚育管理。包括松土、扩穴、除草、修枝、病虫防治等措施。
六、投资概算。
七、有关设计图示。包括整穴图示、栽植点配置图示、混交图示等。
造林小班自查统计表
乡镇办事处单位:亩、万株表2
村
小班号
设计面积
工程类别
GPS
权属
造林时间
林种
一、地类:_______________,面积________亩。
二、立地条件:海拔______m,微地貌________,坡向_______,基岩_______,土壤类别______,质地_______,土层厚度______cm,地下水埋深______m。
三、植被:植物种类________,盖度________,分布_______,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
造林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提纲(以县为单位)

XX县能源林基地2017年度造林工程作业设计X X县能源基地2017年度造林工程作业设计设计部门:.设计文号:部门负责人:设计负责人:调查设计人员:制图:审核:设计时间:前言1、调查设计时间及过程2、设计范围、面积概要3、地方政府、林业部门支持及参与设情况4、设计目的,与地方哪些林业项目相结合5、其他情况目录每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附表1、立地类型表2、造林类型表3、造林小班现状调查登记表4、造林作业设计表5、用工、材料需要量及经费预算表第三部分附图1、基地造林位置示意图2-1、挖穴整地造林典型图式2-2、鱼鳞坑整地造林典型图式3、造林小班设计图县级造林作业设计提纲县级造林作业设计文件,由三部分组成。
即:第一部分: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造林作业设计表;第三部分:造林作业设计图(小班造林作业设计图、造林典型设计图式)。
第一部分:作业设计说明书××县××年度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1 概述1.1造林作业区范围:阐述所在的行政区域涉及的乡、村、组。
1.2造林面积:阐述设计的造林小班总数、造林面积;各林种和亚林种的造林面积。
1.3经营权所有人:××公司;法人代表:×××。
1.4 施工单位:单位名称、法人。
如系个人应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与住址;如系村委会或林业局、林业站等则直接注明单位名称。
(不明确则本小节删除)2 县域自然社会经济情况2.1 项目县地理位置:省市县,四至、经纬度,国土面积等。
2.2 自然条件: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水系等情况2.3 林业情况:森林资源情况,林业企业情况,木材消耗量等2.4 社会经济情况:乡、村人口数,农业人员数,国民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等等。
3 造林作业区现状3.1立地条件:主要介绍作业小班的平均情况:包括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土壤名称、土层厚度、石砾含量、母(质)岩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作业设计书1造林作业区概况1.1造林作业区位置与范围图1 造林作业区域图1.1.1作业区位置: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官山林场大洲山分场官山林场地处永丰县中部,位于东经115°18′~115°40′,北纬27°00′~27°19′。
地形属低山丘陵类型,起伏较小,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山脉主要为南北和东北走向,交通方便。
1.2造林作业区范围: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官山林场大洲山分场杉木采伐迹地10.35亩。
2林地权属2.1经营权所有人:官山林场2.2现在承包人:官山林场3施工单位:官山林场4设计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5造林作业区现状5.1小班调查:小班是造林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单位,一般要求小班内条件基本一致。
小班的最小面积为0.5~1ha即(7.5~15亩)。
小班调查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等。
5.2确定立地条件:根据小班立地调查表描述每立地条件类型的主要特征来分析造林技术措施的要求。
5.3编制造林类型表:根据每类立地条件类型的特点,选择造林树种,进行典型设计,编制造林类型表,设计出完整的造林技术措施。
5.4造林费用:造林费用的计算是造林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兼顾生物学和经济学原则。
包括劳动工资和造林材料的支出。
表1 地形因子调查表小班号标准地号海拔m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平均值变幅母岩及裸露情况1 1-1 100 东南25⁰斜下坡直线坡红黏土1 1-2 120 东南15⁰缓中坡直线坡红黏土1 1-3 139 西北26⁰陡上坡直线坡红黏土表2 土壤因子调查表小班号标准地号地表侵蚀状况枯落物厚度cm腐殖质厚度cm淋溶层厚度cm淀积层厚度cm石砾含量%土壤质地土壤紧实度级别侵入体新生体根系分布含水量级别1 1-1 片蚀2 6 23 55 5% 砂壤紧实铁多1 1-2 片蚀 3 6 25 61 6% 砂壤紧实铁较多1 1-3 片蚀 2 7 24 53 10% 砂壤稍紧实铁较少表3 植被因子调查表小班号标准地号散生木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灌木草本树种胸径cm树高m年龄树种地茎cm树高m生长情况优势种覆盖度%平均高cm优势种覆盖度%平均高cm1 1-1 苦槠20 8.9 26 杉木12 10 良好杨柏6% 60铁芒萁20% 301 1-2毛冬青10.1 7.1 25 杉木12.5 9.6 良好石斑木3% 53 狗脊25% 301 1-3 钩藤10.5 6.8 24 杉木11.6 9.3 良好细齿叶柃10% 35阔叶麟毛蕨16% 30表4 造林地立地条件类型表立地条件类型名称立地条件类型编号小班号地形土壤植被面积(公顷)缓坡厚土类型 1 1-1 下坡红壤杉木0.0667缓坡厚土类型 1 1-2 中坡红壤杉木0.0667缓坡厚土类型 1 1-3 上坡红壤杉木0.06676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6.1指导思想以改善建设区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依托,统一规划、重点治理。
6.2设计原则6.2.1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早出成效的原则。
6.2.2坚持因地制宜、实地适树与改善环境、选地适树结合的原则。
6.2.3坚持生态效益为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
6.2.4坚持政府投入引导,各种社会主体和经营者共同投入的原则。
6.2.5坚持创新体制机制,确保绿化成效可持续保持的原则。
7造林设计表5 造林类型典型设计表造林类型树种造林图式株行距造林地清理整地方式造林方法苗木规格幼林抚育间伐次数年限培育目的新造杉木杉×杉2m×2m 火烧清理带状整地植苗造林d=0.7,h=30 3次/年3年杉木大径材7.1整地方式与方法设计方案7.1.1整地方式造林整地是人工造林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造林整地可以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及方便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等。
带状整地:采用小型挖掘机械与人工结合 50×50×50cm7.1.2树种设计图2 杉木株行距示意图7.2造林树种:杉木根据树种特性、防护功能、立地条件确定各树种造林密度。
株行距,杉木 2m×2m 167株/亩。
7.2.1种苗来源:按照“保证质量、经济合理、就近取苗”的原则,项目造林尽量就近选用本地优质苗圃地的苗木。
7.2.2苗木规格与质量:优质苗木是确保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子之一,项目造林应选择顶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发达没有伤害的苗木。
建设共需苗木1725株7.3栽植方法设计方案本次官山林场造林采用全面回填客土并挖穴,带土球苗木进行栽植,具体栽植技术要点如下:7.3.1树坑挖好后。
栽植前,先将土碾碎,回填土10厘米左右。
7.3.2放入树苗。
培土到一半时,暂停培土,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提苗后,不要立即埋土,这时要将已埋的土向下压实,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和土壤紧密接触,尽快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以便扎根生长。
有利于树木的成活和生长。
图3 标准树坑示意图7.3.3接着将剩下的土埋入,一直埋到与地面平齐,进行第二次压实,目的是使树苗树干挺直,也使树苗与土壤紧密结合,以防被风吹斜。
7.3.4浇足定根水。
8幼林抚育设计方案为保证树木造林绿化成活率,使新栽树木尽快成活、郁闭,应及时对新栽树木进行抚育。
连续抚育3年,2018-2020,第1年各抚育3次,时间分别在5月、7月、10月,第2年抚育2次6月、10月各抚育1次,第3年抚育2次6月、10月各抚育1次。
抚育主要内容有除草、松土、砍灌、浇水、抹芽、扶正、培土等,应避免在旱季抚育,松土时不宜太深、避免伤及根系。
9辅助工程设计方案9.1水土保持隔离带设计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根据坡度情况,沿等高线方向在造林地小班中间设置水土保持隔离带,隔离带宽1.5米,隔离带内播撒草籽,防止回填客土在植被未能郁闭时被暴雨冲刷而形成水土流失。
9.2排水沟设施设计沿大洲山山山脚周边修建排水明沟,排水沟深60厘米,沟底宽60厘米,沟面宽100厘米,毛石砌筑,水泥砂浆找平。
9.3施工安全措施设计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应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应急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教育,培训上岗,施工地段应有安全警示牌和安全防护设备。
9.4宣传工程设计为加强建设的宣传作用,建设单位应建立宣传牌,介绍建设规模、内容、期限等。
9.5森林防火措施设计方案9.5.1森林防火应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9.5.2考虑到建设区周边人为活动较多,为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应在建设区的路口或显著位置设立警示牌,宣传防火知识,护林人员应加强新造林的管护。
9.6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设计方案9.6.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9.6.2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宜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必须遵守有关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证人畜安全,减少杀伤有益生物。
10施工进度10.1整地时间: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
10.2造林时间:为确保造林成活率和项目建设按期完成,造林时间选择在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
10.3抚育时间:连续抚育3年,2018-2020。
11工程量统计表612用工量测算表6表6 劳动工资计算表造林类型工作项目进行的时间工作量劳动定额需工数工资单价(元)工资总额(元)杉木新造清理2017.1010.35亩30-50/亩5 60-100 300-500 整地2017.11-2018.210.35亩50-60/亩7 70-90 490-630 造林2018.310.35亩30-40/亩5 60-80 300-400 栽植2018.41725株40-50/亩7 60-70 420-490 抚育2018.510.35亩50-60/亩10 50-60 500-60013经费预算表7 造林材料费支出计算表造林类型材料名称所需数量单价(元)材料费总额(元)杉木新造苗木1725 0.2-0.25 345-431.25肥料80斤3/斤240农药2瓶/亩10/瓶207合计792-878.25表8 造林费用(元)总表造林类型面积(公顷)造林地清理费整地费种植费幼林抚育费补植费材料费合计每公顷成本杉木新造0.69 300-500 490-630 420-490 500-600 200 792-878.25 2702-3298.25 3915.94-4780.0714效益分析14.1森林资源动态展望建成后可使建设区森林面积增加10.35亩。
14.2生态效益建成后可使现有林地水土流失减少、水源涵养功能增加,有利于形成不同的森林植被,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不断丰富和有效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14.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建设改善建设区生态环境,可为建设区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建设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15组织与保障措施15.1管理形式为保证建设的顺利实施,由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成立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建设的实施。
15.2建设资金管理建设单位要备足建设资金,切实保障建设的运行。
15.3提高科技含量,确保工程质量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设计,选用良种壮苗,严把造林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