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闭库设计方案说明书
金矿有限责任公司老尾矿库闭库设计说明

目录1 概述 (4)1.1建设项目简介 (4)1.2建设单位概况 (4)1.3自然环境概况 (4)1.3.1 地理位置与交通 (4)1.3.2地形地貌 (5)1.3.3气象及地震条件 (5)1.3.4社会经济 (6)1.4库区水文地质概况 (6)1.5库区周边情况 (6)1.6老尾矿库基本情况 (7)2 设计依据、设计原则 (9)2.1设计依据 (9)2.1.1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性文件 (9)2.1.2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规程、标准 (10)2.1.3其他相关资料 (10)2.2闭库设计基本原则 (10)3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 (12)3.1尾矿库现状及存在问题 (12)3.1.1尾矿库现状 (12)3.1.2尾矿库现状存在问题 (16)3.2尾矿库安全度 (17)4 尾矿库闭库设计方案 (18)4.1尾矿库闭库工程等级确定 (18)4.2尾矿库闭库设计方案的确定 (18)4.3初期坝体加固 (19)4.4排渗设施治理 (19)4.5滑坡段治理 (20)4.6防洪排水 (21)4.6.1洪水计算 (21)4.6.2防洪排水系统设计 (23)4.7观测设施 (24)4.8施工要求 (27)4.8.1 总体要求 (27)4.8.2筑坝材料 (27)4.8.3坝基、坝肩的开挖及处理 (28)4.8.4 浆砌石砌筑的施工 (28)4.8.5排渗设施 (29)4.8.6库区整平 (29)4.8.7排洪明渠施工 (29)4.8.8滑坡治理 (29)4.8.9拦洪挡墙 (30)5 环境保护 (31)5.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31)5.2环境保护标准 (31)5.3主要污染源 (31)5.4环境监测 (31)5.5环保措施 (32)6 项目实施进度 (33)7 安全专篇 (34)7.1设计依据和标准 (34)7.2尾矿库失事后对下游的影响分析 (35)7.3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36)7.4防洪能力分析 (39)7.5安全管理措施 (39)7.6尾矿库事故处理 (40)7.7施工主要安全措施 (41)8 尾矿库治理效果 (43)9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4)10 投资概算 (45)10.1编制原则 (45)10.2概算总投资 (45)10.3编制依据 (45)10.4综合概算 (46)附图:1. 尾矿库闭库前总平面图;2. 尾矿库闭库工程总平面布置图;3. 尾矿坝治理工程剖面图;4. 初期坝加固剖面图;5. 排水明渠、观测设施结构图。
尾矿库闭库设计(安全专篇)

尾矿库闭库设计(安全专篇)**县**镇**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工程闭库设计安全专篇工程号:LXWK-H13068副总经理:总工:项目负责人:矿业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4月矿业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参加设计人员名单专业名称设计人审核人部门主管审定人水工目录1 设计依据 (1)1.1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章程 (1)1.2 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2)2 工程概述 (4)2.1 工程概况 (4)2.2 现状安全度评述 (6)2.3 设计概况 (6)2.4 尾矿库现状概述 (7)2.5 安全设施投资 (10)3 尾矿坝安全 (11)3.1 闭库整治内容 (11)3.2 闭库主要工程 (11)3.3 原回水铁管注满填实 (12)3.4 新建观测设施 (13)3.5 滩面平整及绿化 (14)3.6 标示牌设立及主要内容 (14)3.7 主要工程项目、工程量 (15)4 坝体边坡抗滑稳定计算 (16)4.1 堆积坝渗透计算 (16)4.2 稳定计算条件 (17)4.3 稳定计算公式 (18)4.4 理正软件计算条件 (18)4.5 计算指标 (18)4.6 稳定分析结果 (19)5 防洪安全 (20)5.1 洪水计算 (20)5.2 泄流能力计算 (22)5.3 调洪验算 (23)6 安全管理 (25)6.1 安全管理机构 (25)6.2 日常管理 (25)6.3 尾矿库防汛要求 (27)6.4 应急管理 (28)7 附图 (29)1设计依据1.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章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5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30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2003年9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6年4月1日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施行);(12)《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00年9月20日施行);(14)《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实施办法》(劳动部劳部发[1994]502号);(15)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1997年12月22日施行);(16)《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2009年6月8日施行);(17)《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8号,2005年2月1日施行);(18)《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2011年7月1日施行);(19)《关于进一步加强尾矿库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承市安监督字[2012]13号,2012年1月12日);(2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尾矿库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12〕32号,2012年3月22日;(21)《关于印发《2012年尾矿库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和《2012年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承市安监字[2012]76号,2012年3月5日。
金矿有限责任公司老尾矿库闭库设计说明

目录1 概述41.1建设项目简介41.2建设单位概况41.3自然环境概况41.3.1 地理位置与交通41.3.2地形地貌51.3.3气象与地震条件51.3.4社会经济61.4库区水文地质概况61.5库区周边情况71.6老尾矿库基本情况82 设计依据、设计原则82.1设计依据92.1.1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与规性文件92.1.2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规程、标准92.1.3其他相关资料102.2闭库设计基本原则103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113.1尾矿库现状与存在问题113.1.1尾矿库现状113.1.2尾矿库现状存在问题153.2尾矿库安全度174 尾矿库闭库设计方案184.1尾矿库闭库工程等级确定184.2尾矿库闭库设计方案的确定18 4.3初期坝体加固194.4排渗设施治理204.5滑坡段治理214.6防洪排水214.6.1洪水计算214.6.2防洪排水系统设计234.7观测设施244.8施工要求274.8.1 总体要求274.8.2筑坝材料274.8.3坝基、坝肩的开挖与处理284.8.4 浆砌石砌筑的施工294.8.5排渗设施294.8.6库区整平294.8.7排洪明渠施工304.8.8滑坡治理304.8.9拦洪挡墙305 环境保护315.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315.2环境保护标准315.3主要污染源315.4环境监测315.5环保措施326 项目实施进度337 安全专篇347.1设计依据和标准347.2尾矿库失事后对下游的影响分析35 7.3尾矿坝稳定性分析367.4防洪能力分析397.5安全管理措施397.6尾矿库事故处理407.7施工主要安全措施418 尾矿库治理效果429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4310 投资概算4410.1编制原则4410.2概算总投资4410.3编制依据4410.4综合概算45附图:1. 尾矿库闭库前总平面图;2. 尾矿库闭库工程总平面布置图;3. 尾矿坝治理工程剖面图;4. 初期坝加固剖面图;5. 排水明渠、观测设施结构图。
(完整word版)原汝城钨矿尾矿库闭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原汝城钨矿红卫一期尾矿库闭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经理:设计编制:审核: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第二章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5)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 (15)第四章施工总布置与重要临时设施 (23)第五章工程质量与保证措施 (24)第六章安全管理与保证措施 (27)第七章环境保护措施与文明施工 (32)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与措施 (35)第九章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 (37)第十章主要机具使用安排 (38)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汝城县小垣镇镇西4.0km左右,交通较为便利。
本工程分为初期坝加固、尾砂库治理、尾砂库绿化、废石堆削坡。
本设计初期坝为干砌石坝,坝顶宽14m,坝长35.83m,坝脚标高为774.7m,坝顶标高787.7m,实际坝高13m,外坡比为1:2.0,坝内坡比为1:1.0。
设计尾砂库尾砂堆积最高高程为862.0m,坡比为1:3.0,在800.0m、815.0m、830.0m、845.0m、860.0m高程处设有浸润线观测点,在高程787.7m处设有8根水平排渗管与初期坝顶排水沟相连。
尾砂库排水设施有两条坝肩排水沟、6条坝坡排水沟和1条滩面排水沟,坝坡排水沟与坝肩排水沟相连。
设计尾砂库内绿化为草皮、15cm营养土、15cm粘土。
设计废石堆削坡坡脚标高为772.0m,坡顶标高为840.0m,实际高度68m,坡比为1:2.3。
二、施工工地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条件本区属于温湿炎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春季潮湿,年平均气温为17.0~18.5○,极端最高气温为40.5○,最低气温为零下12○,温差变化较大,年平均降雨量为1547.1mm,最多年份为2303.6mm,最少年份为1051.9mm,雨量充沛,降雨多集中在3~9月份。
最大降雨量192.0mm/24h。
场地内地貌类型属中低山构造剥蚀地貌,最高标高1100.00m,最低标高800.00m,高差200.0m,山坡坡度缓处多在25~45○之间。
尾矿库闭库治理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尾矿库闭库治理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日期:目录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3)1.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的原则 (3)1.2管理目标 (3)1.3使用范围 (4)2 工程概况 (4)2.1工程简介 (4)2.2分部工程内容 (5)2.3施工工地对外交通 (6)2.4自然气象条件 (6)2.5施工用水用电 (7)2.6临时用地 (7)2.7施工工期 (7)3 施工部署 (7)3.1部署概述及工期安排 (7)3.2施工平面布置 (7)3.3施工准备 (8)3.4测量放线 (8)4 施工组织 (10)4.1 施工组织机构 (10)4.2 项目经理及各部门的职责 (10)4.3 劳动力计划 (13)5 工程机械保障计划 (13)6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3)6.1土方开挖及场地清理 (13)6.2 反滤层施工 (14)6.3土工布施工 (14)6.4坝体排水沟及截洪沟 (15)6.5钢筋混凝土排水井 (15)6.6隧洞开掘与掘进 (18)6.7隧洞衬砌 (23)6.8排水系统封堵 (24)6.9排渗设施 (25)6.10道路 (25)6.11坝坡覆土及绿化 (25)6.1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31)6.12.2冬季施工 (31)7 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 (32)7.1公司质量方针 (32)7.2本项目的质量目标: (32)7.3本项目的质量目标: (32)7.4技术措施 (33)8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5)8.1说明: (35)8.2土石方 (35)8.3钢筋混凝土排洪部分 (35)9 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36)9.1工程工期确定 (36)9.2工程工期保证的技术措施 (37)9.3赶工期、促进度的组织措施 (37)10 文明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38)10.1文明、安全施工目标 (38)10.2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38)10.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40)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1.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的原则我公司近年来在尾矿库工程施工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编写了本施工组织设计。
尾矿库闭库设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尾矿库闭库设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沟尾矿库闭库设计前言XXXX尾矿库原为一家民营企业,因种种原因企业破产,尾矿库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现为无主库。
2008年12月,河南黄金科技实业公司编制了《汝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X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认为该尾矿库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整改并进行闭库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01)、《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2006.06.01)、《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等有关法律、规章、标准的规定,依据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统一格式内容,我公司承担了XXXX尾矿库的安全闭库设计工作。
本着安全、经济、可靠、合理的原则,确定闭库设计方案并对闭库后库区的的恢复工程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和实施意见,为尾矿库闭库的下一步工作和有关行政部门监管指导提供依据。
在设计过程中,我公司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于2008年12月21日,对XXXX尾矿库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并收集和查阅了有关资料。
在现场检查和检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汝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X尾矿库安全闭库设计(送审版)》。
2009年2 月4日,在汝阳县召开了汝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X尾矿库闭库设计(含现状评价报告)审查会议,专家审查组对该设计提出了宝贵意见,经设计组人员集体研究,对专家审查组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编制完成了《汝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X尾矿库闭库设计(备案版)》。
在设计中,得到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委托单位的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致谢!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设计依据 (1)1.2尾矿库简介 (2)1.3设计内容和范围 (3)第二章尾矿库现状及安全状况 (4)2.1尾矿库现状 (4)2.2安全隐患排查 (4)2.3安全评价主要内容 (5)第三章尾矿特性及工程水文地质 (11)3.1尾矿物理力学指标 (11)3.2工程水文地质概况 (11)第四章闭库设计方案 (12)4.1坝体整治方案 (12)4.2库面整治方案 (19)4.3尾矿库排洪系统整治方案 (19)4.4尾矿库观测设施整治方案 (20)4.5周边环境整治方案 (21)4.6闭库后尾矿库管理要求 (22)第五章安全专篇 (24)5.1库区安全状况分析 (24)5.2闭库后坝体稳定性分析 (26)5.3闭库后防洪安全可靠性分析 (28)5.4尾矿库观测设施 (32)5.4安全现状评价落实情况 (32)第六章环境保护 (34)6.1尾矿库失事环境影响 (34)6.2环境保护措施 (35)第七章工程量与投资概算 (36)7.1工程概况 (36)7.2编制范围 (36)7.3编制依据 (36)7.4工程量及投资概算 (37)7.5建设期 (39)第八章结论及建议 (41)8.1结论 (41)8.2建议 (42)附件: (43)附图: (44)第一章概述1.1设计依据1.1.1设计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05.0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第397号令)(2004.1.13);(5)《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4.08.01)。
尾矿闭库工程施工方案

尾矿闭库工程施工方案摘要尾矿是矿山开采后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其含有大量的金属矿物,过多的尾矿直接排放或未得到有效的处理会严重破坏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有效处理和利用尾矿,尾矿闭库工程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从尾矿闭库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工程背景、工程由来、施工目标、技术方案、施工步骤、工程安全和环保措施等内容。
通过本文的介绍,将有助于对尾矿闭库工程的施工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尾矿闭库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尾矿闭库工程,施工方案,环保措施一、引言尾矿闭库工程是指将尾矿进行合理处理并固化封存,达到减少尾矿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并且有效回收尾矿中有价值的矿物。
尾矿闭库工程是现代矿山环保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尾矿闭库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系统地介绍,以期为尾矿闭库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二、工程背景随着矿山的持续开采,尾矿亦不断增加。
传统的尾矿处理方式是将其直接堆放或者排放到尾矿库中,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尾矿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并且由于尾矿缺乏有效的处理,其中的有价值的金属矿物也未得到有效回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尾矿闭库工程应运而生。
尾矿闭库工程通过合理的技术和工艺,对尾矿进行处理,最终将尾矿化为利用价值,同时减少尾矿的排放,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三、工程由来尾矿闭库工程的出现是作为传统尾矿处理方式的一种替代性方案。
传统的尾矿处理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如尾矿大量排放导致环境污染,未得到有效回收的有价值金属矿物等。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尾矿闭库工程应运而生。
尾矿闭库工程通过对尾矿的处理和回收,最终将尾矿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同时减少尾矿的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大的损害。
四、施工目标尾矿闭库工程的主要施工目标是将尾矿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固化,减少尾矿的直接排放,并实现对尾矿中有价值的金属矿物的回收利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尾矿的有效处理和固化,减少尾矿的排放。
原汝城钨矿尾矿闭库工程安全方案

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
现场调查
对尾矿库进行现场调查 ,了解尾矿库的地质条 件、设备设施、安全管
理等情况。
历史数据分析
对尾矿库的历史数据进 行分析,了解尾矿库的 运行状况和安全事故情
况。
专家评估
邀请尾矿库领域的专家 对尾矿库进行评估,确 定尾矿库的安全风险等
级。
制定应对措施
根据专家评估结果,制 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 低尾矿库的安全风险。
资源回收
通过闭库工程,可以对废 石和尾矿进行资源回收,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项目目标:通过对原汝城钨矿尾矿库 进行闭库处理,实现环境保护、消除
安全隐患和资源回收的目标。
预期成果
1. 减少酸性废水排放,改善周边环境 质量。
2. 消除尾矿库的安全隐患,保障周边 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对废石和尾矿进行资源回收,提高 资源的利用率。
4. 为类似尾矿库的治理提供经验和借 鉴。
02
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
尾矿库安全风险识别
自然灾害风险
安全管理不到位风险
暴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对 尾矿库造成破坏,导致尾矿泄漏、滑 坡等事故。
企业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制度不健 全,安全培训不足等,可能导致尾矿 库安全事故的发生。
设备设施故障风险
尾矿库的排水系统、堆坝设备、监测 设施等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可能导致 尾矿库失稳或泄漏。
验收阶段
对完成的尾矿库闭库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符 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经费预算编制依据及使用计划安排
经费来源
原汝城钨矿尾矿闭库工程的经费来源为政府拨款和企业自筹。
经费预算编制依据
根据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设计要求,结合市场行情和类似工程经验 ,编制经费预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港市福六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六梅选矿厂奋碑尾矿库闭库设计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二00七年六月贵港市福六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六梅选矿厂奋碑尾矿库闭库设计院长:韦荣将副院长、总工程师:黄海项目负责人:伍炳源参加设计人员:审核:伍炳源校核:赵松林设计:陈乾渝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二00七年六`月目录1 概述1.1 项目提出的背景1.2 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1.3 项目简介2 设计依据及标准2.1 设计依据的法规文件2.2 设计的技术标准2.3 设计的基础资料3尾矿库闭库设计3.1尾矿库现状3.2尾矿库闭库设计前期工作3.3尾矿库闭库设计措施3.3.1 尾矿库闭库设计原则3.3.2 尾矿库闭库设计3.3.3 尾矿库排洪系统闭库设计3.3.4 闭库工程施工及验收3.3.5 尾矿库闭库后的维护及管理4 安全专篇4.1 坝体稳定性分析4.2 尾矿库闭库安全整治及维护管理安全措施4.3 尾矿库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5 尾矿库闭库环境保护专篇5.1 闭库环保设计5.2 闭库生态环境恢复6 尾矿库闭库概算及实施进度计划7建议8附件环保监测化验报告9附图1)闭库设计总说明2)尾矿库闭库平面图3)1-1剖面及大样1 概述1.1 项目现状贵港市福六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六梅选矿厂位于贵港市北部,距市区约34KM,其中21KM为三级柏油路,9KM为乡村公路,另4KM为进选矿区的矿厂简易公路。
六梅选矿二厂建于1998年,日处理原矿量50d/t,属小型选矿厂,其配套的奋碑尾矿库位于选矿厂西北方向的奋碑山沟里,距选矿厂水平距离约500m 左右。
尾矿库为山谷型上游式尾矿库,设计总库容为5万m3,初期坝坝高9.0m,后期坝坝高19.0m(面标高236.0m),总坝高约28.0m,五级尾矿库,设计堆积坡比为1:3.2。
尾矿库上游集水面积0.045km3。
目前库内尾砂已堆至240.7m标高,超设计标高4.7m。
2007年6月贵港市福六矿业公司委托我院对该尾矿库进行闭库设计。
1.2 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贵港市福六矿业公司六梅选矿厂奋碑尾矿库经多年的使用,目前堆高已超设计标高,坝坡比陡于设计坡比,经复核计算,抗滑稳定系数低于规程最小要求。
存在不安全因素。
此外,矿山环境污染和破坏突出,给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矿区内存在大量土地被占用、植被及山坡土体遭破坏严重,形势十分严峻。
其影响将远远超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地域和空间。
如不彻底根治,不仅加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还将进一步破坏区域生态平衡、诱发多种地质灾害及人类疾病,使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区域内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制约,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已刻不容缓。
采取适当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对矿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与恢复,可以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消除对当地环境的污染,避免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能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尾矿库的闭库工作是矿区治理、恢复和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之一,消除影响经济发展和不利环境保护的因素,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是环境保护极其重要的工作。
-1-1.3 项目简介贵港市福六矿业公司六梅选矿厂奋碑尾矿库的闭库工程主要治理内容是尾矿坝经坝坡稳定复核计算后进行压坡、削坡维护修整、库内废渣进行平整、排洪排水系统进行维护,建立坝体变形观测系统以方便以后管理监控。
库面需复土复垦,恢复自然植被,按有关规范进行闭库设计,彻底恢复治理库区的生态环境。
2.2 闭库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及参考文献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⑵《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⑶《冶金矿山尾矿设施管理规程》[冶金部(90)冶矿字第185号]⑷《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⑸《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YS5418-95)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⑼《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二级)⑽《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 2006-2005)⑾《关于尾矿库闭库安全验收工作的通知》[国家经贸委(2000)413号]2.3 闭库设计的基础资料⑴《六梅选矿厂奋碑尾矿库1/500现状测量地形图》(贵港市福六矿业公司2007.5)⑵《贵港市福六矿业公司六梅选矿厂奋碑尾矿库闭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7.5)⑶《贵港市福六矿业公司六梅选矿厂奋碑尾矿库施工图设计文件》(广西工-2-业建筑设计研究院1999.1)⑷水文气象资料(贵港)年平均气温:21.5℃年最高气温:39.5℃年最低气温:-3.4℃年平均降雨量:1475.5mm;年平均蒸发量:1799.6mm;最大日降雨量:179.8mm;最大24小时暴雨变差系数Cv24=0.55;最大24小时暴雨偏差系数Cs=3.5Cv尾矿库上游汇水面积0.0452km²⑸贵港市福六矿业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及现场收集的资料3 尾矿库闭库设计3.1 尾矿库现状根据现场调查实测,尾矿库初期坝建设基本按图纸施工,初期坝高9m,为透水堆石坝。
下游坡比1:2.2,上游坡比1:1.7。
后期坝设计坡比1:3.2,高为19m,实际施工为1:2.0,高为23.7m,坡比及高度均超出设计值。
排水系统为砼盖板砌石斜槽。
内空尺寸为0.6mX0.8m。
目前库内排洪系统基本完善、有效。
3.2 闭库设计的前期工作3.2.1 尾矿库现状测量尾矿库进入闭库程序后,业主即对尾矿库现状进行1/500地形测量,提供了现状测量图,给闭库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3.2.2 尾矿库现状岩土工程勘察该尾矿库进入闭库程序后,业主委托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尾矿库进行了现状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并于2007年5月提交《贵港市福六矿业公司六梅选矿厂奋碑尾矿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其主要有关内容及岩土指标如下:-3-3.2.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层根据钻探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岩土层分布较单一,主要为第四系植物层耕表土①、压实粘土①-1、粉细砂(矿渣)①-2及残积形成的粉质粘土②、粉砂岩③等组成,现描述如下:1、耕表土①黄灰、灰褐色,由粘性土、粉砂及少量碎石等组成,含较多的植物根系、有机质等,高压缩性,属不良土层,仅见于ZK1、ZK2、ZK3钻孔,层厚0.60~1.00m。
2、压实粘土①-1黄褐、土黄色,为初期坝坝体,物质来源于附近开挖的砂岩风化产物,稍湿,可~硬塑(压密)状态,混杂约10%的碎石,成份为风化砂岩碎屑,土质较均匀,无杂质。
属中等压缩性土。
见于ZK4、ZK5、ZK6钻孔,层厚3.70~9.00m。
3、粉细砂①-2灰黑、黄灰等色,顶部(10m以上)呈中密状态,下部(10m以下呈稍密状态),以粉砂、细砂为主,夹少量中砂、粗砂及碎石。
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尾矿粒径在0.25~0.075居多,层厚11.2~22.1m,主要分布于库区。
4、粉质粘土②黄褐、棕黄色,稍湿,硬塑状态为主,局部可塑状,含少量砂岩碎屑及少量黑色铁锰质氧化物,为粉砂岩、泥岩的风化残积层,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相变为粘土、粉土层。
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压缩系数a1-2平均值为0.11MPa,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层厚2.70~7.30m。
5、粉砂岩③褐黄色,强风化,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构造和风化裂隙很发育,泥质充填,岩石破碎,岩芯呈碎块状、碎石状、短柱状,岩面随地形坡度起伏。
干钻及冲击不进,属软岩,岩体极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其与上覆第四系土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厚度1.30~5.30m。
-4--5-(二)地基土参数的确定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土层特征、原位测试成果并结合建筑经验提供地基土参数值。
主要地基土层的含水量ω、孔隙比e 、液性指数I L 、内聚力标准值C K 、内摩擦角标准值ΦK 、变形模量Es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等指标值建议如下表: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注:打*号为经验值(三)水文地质条件库区范围内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寒武系粉砂岩、细砂岩裂隙水,其水文地质特征见插表3.2.2.3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一)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库区内无断裂构造通过,场地稳定,库区及坝址两侧山坡坡形完整,植被发育,历史上没有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记载,在没有外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库区及坝址斜坡为较稳定的斜坡,在勘察期间,在初期坝与后期子坝之间发现管涌现象,管涌范围6×5m2,管涌带走的粉细砂将慢慢掏空库区的主要堆积体(尾矿),将严重影响坝体的安全,因此,在管涌地段应采取高压注浆或其它措施。
(二)场地地震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贵港市的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3.2.2.4初期坝和堆积坝稳定性分析评价根据勘探成果,坝址区无区域性深大断裂构造通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土层属中硬土,场地类别属Ⅱ类,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场地内未发现滑坡、坍塌等不良地质作用,自然岸坡稳定。
由于坝址岸坡表层主要由粉质粘土②层及粉砂岩③组成,粉质粘土、粉砂岩等土层体完整,整体强度高,由其组成的坝址岸坡稳定性好。
初期坝建于较好的土层上,坝基无滑动、渗漏等问题,初期坝及坝基稳定;堆积子坝坝基为矿砂堆积层,矿砂堆积层较松散,具中等透水性,坝基易发生渗漏问题,对堆积子坝稳定造成威胁。
应建立坝体变形观测系统等构筑物。
3.2.2.5结论与建议1、拟建场地处于构造相对稳定区,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库区及其邻近无深、大断裂构造通过,无新近活动断裂构造存在,库区边坡稳定。
2、库区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特征周期值为0.35s。
-6-3、初期土坝以粉质粘土②层作坝基持力层,该层强度高,分布稳定,是较好的坝基持力层,该坝无滑坡、渗漏问题,坝体及坝基稳定。
4、后期子坝坝基由于渗漏会出现管涌现象,后期子坝及坝基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须对坝基矿砂层进行压力注浆处理,以防管涌进一步发生,保证坝体及坝基的稳定。
5、建议对坝基稳定、岩土层渗漏、水土和渗出液化学性能进行监测。
3.3 尾矿库闭库设计措施3.3.1 尾矿库闭库设计原则尾矿库闭库应按正常库标准进行闭库整治设计,确保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稳定性系数满足《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维持尾矿库闭库后长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