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试题库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带答案)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库(部分)1.什么叫烃类的热裂解?答: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2.目前世界上主要乙烯生产国的产量是多少?答:3.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二次反应:主要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炭的反应。
4.什么叫键能?答:指1.01*10^5Pa和25摄氏度下(常温常压下),将1mol理想气体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单位为KJ.mol-1)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是表征化学键强度的物理量,可以用键断裂时所需的能量大小来衡量。
5. 简述一次裂解反应的规律性。
答:(1)烷烃—正构烷烃最有利于生成乙烯,丙烯,分子量愈小则烯烃的总收率愈高。
异构烷烃的烯烃总收率低于同碳原子的正构烷烃。
随着分子量增大,这种差别越小。
(2)环烷烃—在通常裂解条件下,环烷烃生成烯烃的反应优于生成单烯烃的反应。
含环烷烃较多的原料,乙烯的收率较低。
(3)芳烃—无侧链的芳烃基本上不易裂解为烯烃;有侧链的芳烃主要是侧链逐步断裂及脱氢。
芳烃主要倾向于脱氢缩合生成稠环芳烃,直至结焦。
(4)烯烃—大分子的烯烃能裂解为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烯烃脱氢生成的二烯烃能进一步反应生成芳烃和焦。
(5)各类烃裂解的难易顺序可归纳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C6>C5)>芳烃6. 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答:(1)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①脱氢反应②断链反应(2)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 ①烯烃的裂解②烯烃的聚合、环化和缩合③烯烃的加氢和脱氢④积炭和结焦7. 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答: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1200K)通过芳烃缩合而成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和的碳原子。
化工工艺期末考试试题

化工工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工艺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催化剂?A. 硫酸B. 氧化铁C. 铂D. 氯化铵2. 在化工生产中,下列哪个过程不是化学反应?A. 蒸馏B. 聚合C. 裂化D. 氧化3. 化工工艺中,控制反应温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产率B. 提高反应速率C. 降低成本D. 减少副反应4. 下列哪个不是化工原料?A. 石油B. 天然气C. 煤炭D. 塑料5. 化工工艺中,哪个设备主要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A. 反应器B. 蒸馏塔C. 蒸发器D. 混合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化工工艺中,______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原料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7. ______ 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不参与反应的物质,但能加速反应速率。
8. 化工生产中,______ 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转化率。
9. 化工工艺中,______ 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将混合物分离成不同组分的过程。
10. 化工生产中,______ 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变化。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化工工艺中常见的几种反应类型,并举例说明。
12. 解释化工工艺中“平衡常数”的概念,并说明其在工艺设计中的重要性。
13. 描述化工工艺中常见的分离技术,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假设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 \( k \) 为 0.05 min⁻¹,初始浓度 \( [A]_0 \) 为 1 mol/L。
如果反应是一级反应,请计算10分钟后反应物A的浓度。
15. 给定一个二元混合物的蒸馏曲线,其中组分A的沸点为100°C,组分B的沸点为120°C。
如果蒸馏塔的操作温度为105°C,请计算塔顶和塔底的产品组成。
五、论述题(共30分)16. 论述化工工艺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化工生产中实现绿色化学的策略。
化工工艺复习题带答案

化工工艺复习题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蒸馏B. 萃取C. 离心D. 吸附答案:C2. 化工工艺中,下列哪种催化剂不是固体?A. 铂催化剂B. 氧化铝载体催化剂C. 钯催化剂D. 硫酸催化剂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化工工艺中常见的反应类型?A. 氧化还原反应B. 聚合反应C. 酯化反应D. 光合作用答案:D4. 在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气体的压缩?A. 压缩机B. 离心泵C. 反应器D. 换热器答案:A5.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常用的溶剂?A. 水B. 乙醇C. 甲苯D. 氢氧化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化工工艺中,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作为反应介质?A. 空气B. 水C. 有机溶剂D. 固体催化剂答案:ABC2. 化工生产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A. 温度B. 压力C. 催化剂D. 反应物浓度答案:ABCD3. 化工工艺中,下列哪些设备用于物料的混合?A. 搅拌器B. 离心泵C. 混合机D. 反应器答案:ACD4. 化工生产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产品的纯度?A. 反应条件B. 分离技术C. 原料纯度D. 操作人员的技能答案:ABCD5. 化工工艺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热交换方式?A. 直接接触B. 间接接触C. 辐射D. 对流答案:AB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工工艺中,反应器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间歇式、半间歇式、连续式2. 在化工生产中,_______是用来衡量反应进行程度的重要参数。
答案:转化率3. 化工工艺中,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完全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反应时间4. 化工生产中,_______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答案:化学平衡5. 化工工艺中,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化工工艺习题(含答案)

1.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指什么?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苯乙烯、醇、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卤代物、环氧化合物及有机含氮化合物。
2.衡量裂解结果的几个指标:转化率、产气率、选择性、收率和质量收率。
X:单程转化率,总转化率Y:单程收率,总收率(4). 产气率产气率=气体总质量/原料质量*100%3. 乙烯液相加氯生产二氯乙烷的反应机理是什么?乙烯氧氯化生产氯乙烯的反应机理是什么?甲烷热氯化反应机理是什么?(1)乙烯加氯反应原理乙烯与氯加成得到1,2-二氯乙烷:CH2=CH2+Cl2=======>ClCH2CH2Cl+171.5kJ放热反应◊采用液相催化氯化法◊利于散热。
溶剂:产物1,2-二氯乙烷本身;反应类型:离子型;催化剂:盐类,三氯化铁(FeCl3)。
反应机理:FeCl3 + Cl2 =======> FeCl-4 + Cl+Cl+ + CH2=CH2 ========> CH2Cl-CH+2CH2ClCH+2+FeCl-4======>CH2ClCH2Cl+FeCl3(2) 乙烯氧氯化生产氯乙烯的反应机理: CH2=CH2+Cl2 =======> ClCH2CH2Cl(1).100%(2).100%100%X S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原料量转化率通入反应器的原料量选择性()实际所得的目的产无量选择性按反应掉原料计算赢得的目的产物转化为目的产物的原料量反应掉的原料量(3).100%100%=⨯=⨯收率和质量收率(Y )转化为目的产物的原料摩尔数收率通入反应器原料摩尔数实际所得目的产物的质量质量收率通入反应器的原料质量CH2=CH2+2HCl+0.5O2 =======>ClCH2CH2Cl+H2O2ClCH2CH2Cl 2CH2=CHCl + 2HCl(3) 甲烷热氯化反应机理:链引发.Cl2 ----->2Cl加热链传递Cl + CH4 -----> CH3 + HClCH3 + Cl2 -----> CH3Cl + Cl4. 目前氯乙烯生产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化工产品生产流程与工艺考核试卷

5.过滤器
6.物料平衡
7.吸收
8.废物处理
9.吸附
10.镀层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在不同温度下达到最佳分离效果。例如,提高温度可以增加轻组分的蒸发速度,降低压力则有利于轻组分的分离。
4.化工生产中的混合操作只需要考虑物料的均匀性。()
5.在化工生产中,所有的固体废物都可以回收利用。()
6.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参数对产品质量都没有影响。()
7.间歇式化工生产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化工产品生产。()
8.化工生产中的蒸馏塔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的。()
9.在化工生产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不需要催化剂。()
A.吸收
B.反应
C.精馏
D.催化
3.在化工生产中,流体的输送主要依靠以下哪种设备?()
A.混合器
B.泵
C.压缩机
D.过滤器
4.下列哪种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连续操作法?()
A.药物合成
B.食品加工
C.石油裂化
D.化肥生产
5.化工生产中,对于固体物料的处理,以下哪种设备用于破碎?()
A.球磨机
1.在化工生产中,将气体转化为液体或固体,以便于分离和储存的过程称为______。()
2.通常情况下,蒸馏过程中,轻组分在塔的______部被分离出来。()
3.化工生产中,反应釜内物料的搅拌速度可以通过______来控制。()
4.在化工生产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需要对原材料进行______。()
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是()A. 煤、石油、天然气B. 化学矿C. 农副产品D. 工业三废答案:A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
2. 下列属于单元操作的是()A. 干燥B. 合成氨C. 乙烯聚合D. 橡胶硫化答案:A解析:干燥是典型的单元操作,而合成氨、乙烯聚合、橡胶硫化属于化工生产过程。
3.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加热剂不包括()A. 饱和水蒸气B. 烟道气C. 电加热D. 冷冻盐水答案:D解析:冷冻盐水是常用的冷却剂,不是加热剂。
4. 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的读数分别为20mmHg(真空度)和500mmHg(表压),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mmHgA. 480B. 520C. 720D. 760答案:C解析:进口绝对压强= 760 - 20 = 740mmHg,出口绝对压强= 500 + 760 = 1260mmHg,压强差为1260 - 740 = 720mmHg。
5.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呈()A. 抛物线B. 直线C. 对数曲线D. 平推流答案:B解析:滞流时速度分布呈直线。
6. 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A. 流体的黏性B. 管壁的粗糙度C. 流体的速度D. 流道的形状答案:A解析:流体的黏性是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
7. 离心泵的扬程是指()A. 液体的升扬高度B. 泵的吸液高度C. 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获得的能量D. 单位体积液体通过泵获得的能量答案:C解析:扬程指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获得的能量。
8. 下列不属于强化传热的方法是()A. 增大传热面积B. 降低流体流速C. 提高传热温差D. 增大传热系数答案:B解析:降低流体流速会减小传热速率,不是强化传热的方法。
9. 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换热器是()A. 夹套式换热器B. 蛇管式换热器C. 板式换热器D. 列管式换热器答案:D解析:列管式换热器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
化工工艺期末试题及答案

化工工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化工工艺的基本步骤?A. 原料制备B. 反应器设计C. 生产调节D. 产品分离2. 化工反应器设计中,批量反应容器常用的类型有:A. 平底容器B. 球形容器C. 搅拌型容器D. 板式容器3. 化工过程中,物料的传递方式包括下列哪些?A. 对流传递B. 辐射传递C. 导热传递D. 滴落传递4. 在化工生产中,下列哪个操作步骤属于固体分离?A. 蒸发B. 结晶C. 萃取D. 吸附5. 化工工艺中,流程图的图例符号通常包括:A. 箭头、矩形框、圆形框B. 直线、方形框、菱形框C. 箭头、方形框、圆形框D. 曲线、圆形框、菱形框......二、填空题(共20题,每题4分,共80分)1. 工业上常用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模型。
2. 反应器的体积通常用_________表示。
3.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因素决定。
4. 固体分离操作中,_________是通过溶解液中的杂质在固定床上的吸附作用来分离杂质的。
5. 在流程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的流动方向。
......三、简答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0分)1. 请简述批量反应容器与连续反应容器的区别。
2. 请说明反应动力学模型的作用。
3. 请解释化工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以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4. 请分别说明蒸馏、萃取和结晶的基本原理。
5. 请简要介绍化工工艺中的装置设计原则。
......四、综合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1. 请结合化工工艺实例,阐述化工工艺中原料制备的重要性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以某化工工艺为例,绘制流程图,并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进行简要说明。
3. 对于已知化工反应的速率方程和反应模型,请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化工工艺试题10页word文档

化工工艺(中层)题库一、单选题:1.下列化学肥料中,氮含量最高的是( D )。
A、NH3•H2OB、(NH4)2CO3C、NH4NO3D、CO(NH2)22.控制缩二脲生成增长量的措施有( A )。
A.采用真空蒸发,采用饱和蒸汽加热,缩短停留时间B.采用饱和蒸汽加热,采用过热蒸汽加热,缩短停留时间C.采用真空蒸发,采用饱和蒸汽加热,采用过热蒸汽加热D.采用过热蒸汽加热,缩短停留时间,采用真空蒸发3.尿素生产原料氨要求是( A )。
A、氨含量≥99.5%,水含量≤0.5%B、氨含量≥99.0%,水含量≤0.5%C、氨含量≤99.5%,水含量≤0.5%D、氨含量≤99.5%,水含量不限4.尿素车间合成塔预热速率和温度一般控制在( A )。
A、6—8℃∕h , 150℃B、30—50℃∕h , 150℃C、6—8℃∕h ,100℃D、30—50℃∕h ,100℃5.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 A )。
A、成正比B、成反比C、与温度没关系D、以上都不是6.尿素溶液沸点随浓度的升高而( A )。
(压力不变)A、升高B、降低C、不变D、变化无规律7.尿素合成塔设置塔板的作用( A )。
A、防止返混,提高尿素转化率B、为了设备安全运行C、增加产量D、增加塔器机械强度8.精馏是分离(B )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A、气体B、液体C、固体D、刚体9.在二元混合液中,( A )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
A、沸点低B、沸点高C、沸点恒定D、沸点变化10.尿素优级品要求为( A )。
A、缩二脲含量≤0.9%,水份含量≤0.4%B、缩二脲含量≤1.0%,水份含量≤0.5%C、缩二脲含量≤0.4%,水份含量≤0.9%D、缩二脲含量≤0.5%,水份含量≤1.0%11.下列气体中无毒的是( A )。
A、CO2B、Cl2C、SO2D、H2S17.不能用水灭火的是( C )。
A、棉花B、木材C、汽油D、纸12.生产过程中有人触电,首先应(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工艺试题库 (一页开卷)一、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属于单元操作的是:A. NaHCO3煅烧B. 常减压蒸馏生产燃料油品C. 钛铁矿与硫酸生成硫酸氧钛D. NH3与CO2生成脲素2. 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处理(简称1)、产品精制(简称2)步骤应主要为:A. 1为单元操作、2为单元过程B. 2为单元操作、1为单元过程C. 两者均为单元操作D. 两者均为单元过程3.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属于单元过程的是:A. NaHCO3煅烧成纯碱B. 将电解法生成的NaOH溶液浓缩C. 电渗析法将海水淡化D. 常减压蒸馏生产燃料油品4.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属于单元过程的是:A. 深冷分离法分离出乙烯、丙烯等B. 将电解法生成的NaOH溶液浓缩C. 电渗析法将海水淡化D. 己二胺与己二酸缩合成尼龙665. 化学工业中,设备投资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 原料处理设备B. 化学反应设备C. 检测设备D. 产品提纯设备6. 对大多数化工生产,成本最大的是:A. 人员工资B. 贷款费用C. 原料费用D. 设备投资7.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A. O2+H2B. O2+Cl2C. CO+H2D. N2+O28. 部分氧化法制合成气,所使用的原料是:A. 焦炭+水蒸汽B. 重油+富氧空气+水蒸汽C. 石脑油+水蒸汽D. 天然气+水蒸汽9. 蒸汽转化制合成气,所使用的原料是:A. 焦炭+水蒸汽B. 重油+富氧空气+水蒸汽C. 石脑油+富氧空气D. 天然气+水蒸汽10. 为了脱去合成气中极少的残硫,最合适的脱硫法是:A. ZnO法B. H2O吸收法C. 2,6-蒽醌磺酸钠法D. 深冷分离法11. 为除去脱碳、一氧化碳变换后的合成气中存在的少量的CO+CO2,使其总量≤10μg·g-1,可使用的吸收剂是:A. 热K2CO3溶液B. 铜盐氨溶液C. 氨溶液D. ADA溶液12. 为除去脱碳、一氧化碳变换后的合成气中存在的少量的CO+CO2,使其总量≤10μg·g-1,可使用的吸收剂是:A. 热K2CO3溶液B. 液氮C. 氨溶液D. ADA溶液13. 为了脱去合成气的硫,既有较好的效果,又能较易再生使用的脱硫法是:A. ZnO法B. H2O吸收法C. 2,6-蒽醌磺酸钠法D. 深冷分离法14. 合成气净化过裎中的〝脱碳〞是指:A. 去除碳粒B. 去除COC. 去除CO2D. 去除所有碳化物15. 为除去脱碳、一氧化碳变换后的合成气中存在的少量的CO+CO2,使其总量≤10μg·g-1,可使用的新技术是:A. 甲烷化法B. ZnO法C. 氨溶液洗涤法D. ADA溶液吸收法16. 为除去合成气中大量的CO2,可使用的技术是:A. 甲烷化法B. ZnO法C. 氨溶液洗涤法D. 热K2CO3溶液吸收法17. 用铜氨液吸收法主要可除去合成气中的有害物质是:A. N2B. CH4+CO2C. SO2+H2SD. CO18. 合成气脱硫可以在合成气生成以后再进行的合成气工艺是:A. 蒸汽转化法B. 煤气化法C. 部分氧化法D. 三种工艺均可以19. 合成气脱硫法中,脱硫能力最强的方法是:A. ZnO法B. 碳酸丙烯酯吸收法C. 2,6-蒽醌磺酸钠法D. 乙醇胺吸收法20. 合成气脱碳法中,脱碳效果最好的方法是:A. 乙醇胺吸收法B. 聚乙二醇二甲醚吸收法C. 环丁砜-乙醇胺吸收法D. 热碳酸钾吸收法21. 下列脱碳方法中,不能脱除极少量碳的方法是:A. 热碳酸钾吸收法B. 铜氨吸收法C. 液氮洗涤法D. 甲烷化法22.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温度越高,转化率越低B. H2的含量越高,转化率越高C. 压力越大,转化率越大D. 惰性气体含量越高,转化率越低23. 氨合成塔的设计的原理是:A. 套筒设计,里层耐高温,外层耐高压B. 单筒设计,筒壁须耐高压C. 套筒设计,里层耐高压,外层耐高温D. 单筒设计,筒壁须耐高压、高温24.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温度越高,转化率越高B. H2的含量越高,转化率越高C. 压力越大,转化率越大D. 惰性气作含量越高,转化率越高25.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温度越低,转化率越高B. N2的含量越高,转化率越高C. 压力越大,转化率越小D. 惰性气作含量越高,转化率越高26. N2与H2合成氨所使用的催化剂是:A. Fe3O4B. PdCl2-CuCl2C. Ag2OD. 五氧化二钒27. 下列各有害物质中,可使合成氨催化剂永久性中毒的是:A. SO2B. O2C. H2OD. CO228. 下列各有害物质中,可使合成氨催化剂暂时性中毒的是:A. SO2B. CO2C. PH3D. AsH329. 下列各有害物质中,可使合成氨催化剂暂时性中毒的是:A. 磷化氢B. H2OC. 噻吩D. AsH330.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B. H2的含量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C. 压力越低,平衡氨的含量越低D. 氩气含量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31. 在合成氨的反应塔冷却工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间接冷却法可改变塔内反应物的组成B. 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量C. 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D. 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32. 在合成氨的反应塔冷却工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B.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C.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D.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33.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低B. 平衡氨的含量随H2的含量升高先升高,后下降C. 压力越低,平衡氨的含量越大D. 氩气含量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34. 在合成氨的反应塔冷却工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直接冷却法改变了塔内反应物的组成B. 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C.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D.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35. 在合成氨中,空(间)速(度)与其结果正确的是:A. 空速越大,合成塔中的氨气浓度越大B. 空速越大,氨的生产强度越大。
所以,为了提高产量,采用较大的空速C. 空速越小,氨的转化率越高。
所以,为了提高产量,空速越小越好D. 空速越小,反应物H2和N2与催化剂接触时间越短36.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B. 平衡氨的含量随H2的含量下降先升高,后下降C. 压力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低D. 氩气含量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37. 化肥氮肥中,氮含量最高的是:A. 氯化铵B. 碳酸氢铵C. 尿素D. 磷铵38. 关于尿素合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 CO与NH3在气相中反应,所以应在高温下反应B. CO2与NH3在气相中反应,所以应在高温下反应C. 甲铵高温下易分解,反应在液相中进行,所以应在高压低温下反应D. 反应在液相中进行,温度应低于甲铵分解温度,压力应高于甲铵饱和蒸汽压39. 关于尿素合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 CO2与NH3一步反应,直接生成尿素B. CO2与NH3进行二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甲酸铵,是吸热反应C. CO2与NH3进行二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胺基甲酸铵,是放热反应D. CO2与NH3进行的第二步反应,甲酸铵分解成尿素,是吸热反应40. 关于尿素合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 CO2与NH3进行二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甲酸铵,是吸热反应B. CO2与NH3进行二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甲酸铵,是放热反应C. CO2与NH3进行的第二步反应,胺基甲酸铵失水,分解成尿素,是放热反应D. CO2与NH3进行的第二步反应,胺基甲酸铵失水,分解成尿素,是吸热反应41. 为了获得较高的尿素转化率,实际生产中采取的措施是:A. 大幅提高温度B. CO2过量C. NH3过量D. 加入水蒸汽42. 生产化肥〝磷铵〞的主要原料是:A. 氟磷灰石、硫酸、氨B. 磷酸铵镁、盐酸C. 氟磷灰石、盐酸、氯化铵D. 磷酸氢二钠、氨43. 制造化肥〝普钙〞的主要原料是:A. CaCO3+H3PO4B. Ca5F(PO4)3+H2SO4C. CaF2+ H3PO4D. CaSO4+ H3PO444. 生产化肥〝普钙〞的主要原料是:A. 氟磷灰石、盐酸B. 磷酸铵钙、盐酸C. 氟磷灰石、硫酸D. 磷酸氢二钠、CaCl244. 制造化肥〝普钙〞的主要原料是:A. CaCO3+H3PO4B. Ca5F(PO4)3+H2SO4C. CaF2+ H3PO4D. CaSO4+ H3PO445. 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成熟的磷酸生产工艺是:A. 二水物流程B. 一水物流程C. 半水物流程D. 无水物流程46. 利用NaCl与KCl的某个物性的不同,可用重液分离法生产钾肥,这个物性是:A. 密度B. 颗粒粒径C. 浸润性D. 粘度47. 化肥〝磷铵〞的主要成分是:A. 磷酸三铵+氨B. 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C. 磷酸二氢铵+磷酸氢钙D. 磷酸氢二铵+过磷酸钙48. 化肥〝普钙〞的主要成分是:A. Ca(H2PO4)2B. CaHPO4C. Ca(PO3)nD. Ca3(PO4)249. 生产化肥〝普钙〞的主原料是:A. Na3PO4B. Ca5F(PO4)3C. CaHPO4D. CaF250. 生产化肥尿素的主要原料是:A. 氟磷灰石与氨B. 碳酸钠与氨C. 氯化铵与碳酸氢铵D. 二氧化碳与氨51. 生产化肥尿素的主要原料是:A. 甲酸铵B. 胺基甲酸与二氧化碳C. 二氧化碳与氨D. 一氧化碳与氨52. 浮选法选矿要使用捕获剂,下列物质中可能作捕获剂的是:A. 甲基丙烯酸B. NaClC. 苯磺酸钠D.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3. 下列产品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是:A. 己内酰胺B. 对氨基苯磺酸钠C. 磺基水杨酸D.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4. 下列产品不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是:A.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 十二烷基硫酸钠C. 正十四胺D. 己内酰胺55.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类型是:A. 阳离子型B. 阴离子型C. 非离子型D. 阴阳离子两性型56.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类型是:A. 阳离子型B. 阴离子型C. 非离子型D. 阴阳离子两性型57. 浮选法选矿要使用捕获剂,下列物质中可能作捕获剂的是:A. 盐酸十八胺B. NaClC. 苯磺酸钠D. 甲基丙烯酸58. 可用于浮选法选矿的物性的是:A. 密度B. 颗粒粒径C. 浸润性D. 粘度59. 硫铁矿焙烧生成SO2,所用焙烧装置是:A. 高温马福炉B. 卧式回转炉C. 提升管反应器D. 沸腾炉60. 工业上生产SO2主要使用的原料是:A. Na2SO3B. FeSC. FeS2D. Na2SO461. 工业上合成硫酸需制造SO2,制造SO2主要使用的原料是:A. 硫化亚铁B. 亚硫酸钠C. 硫铁矿D. 芒硝62. 吸收SO3生产H2SO4,工业上所用的吸收剂是:A. H2OB. 稀硫酸C. 冰水D. 98.3%的浓硫酸63. 吸收SO3生产H2SO4,工业上所用的吸收剂是:A. 纯水B. 发烟硫酸C. 冰水D. 98.3%的浓硫酸64. 吸收剂吸收SO3生产H2SO4,不采用水做吸收剂,这是因为:A. 易产生酸雾B. 吸收太慢C. 吸收太快D. 需要加热65. 接触法生产硫酸,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是:A. Ag2OB. PdCl2-CuCl2C. NiOD. 五氧化二钒66. 硫铁矿首先被氧气氧化成FeS,FeS氧化成SO2是一个扩散控制过程,下列措施对FeS氧化成SO2的速度影响最有效的是:A. 提高反应温度B. 降低矿石粒度C. 降低反应温度D. 增大矿石粒度67. FeS2焙烧后的炉气需净化,净化时不可能用到的设备是:A. 精馏塔B. 文丘里管C. 泡沫塔D. 旋风分离器68. 工业上生产以下列原料生产SO2,不需要进行炉气净化的是:A. 冶炼铜矿的烟气B. 硫磺C. 硫铁矿D. 都需要净化69. 下列选项中,由硫铁矿生产SO2,需净化炉气,不是SO2炉气净化目的是:A. 脱除炉气中的砷B. 除尘C. 除去三氧化硫D. 降温70. SO2炉气需要净化,与其无关的设备是:A. 沸腾炉B. 文氏管C. 泡沫塔D. 静电除雾器71. 联合制碱法制纯碱的主要原料是:A. NaCl、NH3、CO2B. NaCl、石灰石C. NaOH、CO2D. NH3、CO272. 氨碱制碱法制纯碱的主要原料是:A. NaCl、NH3B. NaCl、石灰石C. NaOH、石灰石D. NH3、CO273. 工业上生产纯碱过滤时,所用过滤装置大多数采用:A. 回转真空过滤机B. 离心分离机C. 板框式压滤机D. 常压过滤机74. 侯德榜法(联碱法)制纯碱,其副产物是:A. 碳酸氢钙B. 碳酸氢氨C. 氯化铵D. 氯化钙75. 联合制碱法生产的产品是:A. NaCl和NaOHB. Na2CO3和CaCl2C. Na2CO3和NH4ClD. NaHCO3和NH4Cl76. 氨碱制碱法生产的主要产物是:A. NaCl和NaOHB. Na2CO3和CaCl2C. Na2CO3和NH4ClD. NaHCO3和NH4Cl77. 制碱工艺中,氨液Ⅱ吸收CO2产生NaHCO3,所使用的设备是:A. 煅烧炉B. 提升管反应器C. 沸腾炉D. 碳酸化塔78. 制碱工艺中,将NaHCO3转变为Na2CO3所使用的设备是:A. 煅烧炉B. 管式炉C. 沸腾炉D. 碳酸化塔7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H4Cl水中溶解度= NaCl溶液中溶解度B. NH4Cl水中溶解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C. NH4Cl水中溶解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D. NaCl在NH4Cl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8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H4Cl水中溶解度= NaCl溶液中溶解度B. NH4Cl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C. NH4Cl水中溶解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D. NaCl在NH4Cl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81. 在矿石的精选中,采用最广泛的选矿法是:A. 手选法B. 浮选法C. 重力选法D. 磁选法82. 将FeS2与空气通过加热反应生成SO2,这个热化学加工过程叫作:A. 煅烧B. 焙烧C. 烧结D. 熔融83. 通过加热加工,将NaHCO3转变为Na2CO3,这个热化学加工过程叫作:A. 煅烧B. 焙烧C. 烧结D. 熔融84. 硅沙+白云石+纯碱等,通过加热加工可制造玻璃,这个热化学加工过程叫作:A. 煅烧B. 焙烧C. 烧结D. 熔融85. 将MoS2与空气通过加热反应生成MoO3,这个热化学加工过程叫作:A. 氯化焙烧B. 氧化焙烧C. 硫酸化焙烧D. 还原焙烧86. 将BaSO4与C通过加热反应生成BaS,这个热化学加工过的叫作:A. 氯化焙烧B. 氧化焙烧C. 硫酸化焙烧D. 还原焙烧87.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金红石粉与氯气通过加热反应生成TiCl4,这个热化学加工过程叫作:A. 氯化焙烧B. 氧化焙烧C. 硫酸化焙烧D. 还原焙烧88. 浸取法从金银矿中提取金或银,所用的浸取剂溶液是:A. 浓硝酸B. 氰化钠C. 王水D. 硝酸+高氯酸89. 将Au从金矿中提取出来,所用主要试剂是:A. 浓硝酸+浓盐酸B. 浓EDTAC. 氰化钠+氧气D. 纯碱+氧气90. 工业上生产精炼铜所采用的工艺方法是:A. 火法精炼B. 湿法萃取C. 电解法D. 沉淀分离91. 电化学方法生产化工产品的理论根据是:A. 法拉第定律B. 欧姆定律C. 楞次定律D. 能斯特方程92. 工业上从金银矿中提取金或银,采用的工艺方法是:A. 火法精炼B. 湿法萃取C. 沉淀分离D. 浸取法93. 工业上制NaOH所采用的工艺是:A. 复分解法B. 电解NaCl溶液C. 电解Na2CO3溶液D. 溶解Na2O94. 工业上生产NaOH所采用的工艺是:A. 侯德榜法B. 电解NaCl溶液C. 重液分离D. 金属Na与水反应95. 电解食盐时,需将食盐溶液絮凝澄清,所用的絮凝剂是:A. 明矾B. 苛化淀粉C. 聚合氯化铝D. 聚合硫酸铁96. 工业上制取去离子的纯水,一般采用:A. 离子交换法B. 沉淀剂沉淀离子C. 冷冻后熔化D. 蒸馏法97. 工业锅炉用水需进行软化,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是:A. 氢型强酸性阳离子B. 氢型弱酸性阳离子C. 钠型强酸性阳离子D. 弱碱性阴离子98. 工业锅炉用于水处理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剂是:A. 浓HClB. NaOHC. CH3COOHD. NaCl99. 活性基团为—COOH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属于:A. 强酸性阳离子B. 弱酸性阳离子C. 强碱性阴离子D. 弱碱性阴离子100. 使用电解法生产化工产品时,电解槽两电极上所加电压称槽电压,它应该:A. 等于理论分解压B. 等于理论分解电压与电路的电压降之和C. 小于理论分解电压D. 大于理论分解电压与电路的电压降之和101. 活性基团为—SO3H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属于:A. 强酸性阳离子B. 弱酸性阳离子C. 强碱性阴离子D. 弱碱性阴离子102. 活性基团为—NH3OH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属于:A. 强酸性阳离子B. 弱酸性阳离子C. 强碱性阴离子D. 弱碱性阴离子103. 活性基团为—NR3OH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属于:A. 强酸性阳离子B. 弱酸性阳离子C. 强碱性阴离子D. 弱碱性阴离子104. 电解食盐水生产烧碱,阳极上生成Cl2不是O2,原因是:A. O2的理论电位> Cl2的理论电位B. O2的理论电位<Cl2的理论电位C. O2的过电位> Cl2的过电位D. O2的过电位<Cl2的过电位105. 电解法生产化工产品时,与产品的产量理论上成正比的物理量是:A. 电路中的电阻B. 阴阳极间的电压C. 通过的电量D. 电解液的浓度106. 在电解法精炼铜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阳极是粗铜B. 电解液是CuCl2溶液C. 电解完成后,电解液中沉淀是Au和AgD. 阴极是精铜107. 在电解法精炼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阳极是Pt片B. 电解液是CuCl2溶液C. 电解完成后,电解液中沉淀是ZnD. 阴极是精铜108. 电解法精炼铜,阳极电位φ(+)、阴极电位φ(-)、φAg+/Ag、φCu2+/Cu、φH+/H2关系是:A. φCu2+/Cu <φ(+)<φAg+/AgB. φCu2+/Cu <φ(-)< φAg+/AgC. φ(+) >φAg+/AgD. φ(-) =φH+/H2109. 电解法精炼铜,阳极电位φ(+)、阴极电位φ(-)、φAg+/Ag、φCu2+/Cu、φZn2+/Zn关系是:A. φZn2+/Zn <φ(+)<φCu2+/CuB. φ(-) < φZn2+/ZnC. φCu2+/Cu<φ(+) <φZn2+/ZnD. φZn2+/Zn<φ(-) <φCu2+/Cu110. 电解NaCl水溶液,生产化工产品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阳极上产生O2B. 阴极上产生H2C. 阳极上产生Cl2D. 电解产物为NaOH溶液111. 电解食盐时,需将食盐溶液絮凝澄清,所用的絮凝剂是:A. 苛化淀粉B. 聚丙烯酸C. 聚合氯化铝D. 聚乙烯醇112. 电解食盐水制NaOH时,阴极的压力为P,其与大气压P0的关系及目的是:A. P>P0,防止Cl2泄漏B. P< P0,防止Cl2泄漏C. P> P0,防止空气混入D. P< P0,防止空气混入113. 电解食盐水制NaOH时,阳极的压力为P,其与大气压P0的关系及目的是:A. P<P0,防止Cl2泄漏B. P> P0,防止H2泄漏C. P<P0,防止空气混入D. P> P0,防止O2混入114. 电解食盐水制NaOH时,电解池的电极材质应是:A. 阳、阴极皆为PtB. 阳极为Cu、阴极为FeC. 阳极为钛、阴极为FeD. 阳极为Pt、阴极为Fe115. 〝钛白粉〞的主成分是:A. FeTiO3B. TiO2C. Ti(SO4)2D. TiOSO4116.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所用的主原料是硫酸和:A. FeTiO3B. TiO2C. Ti(SO4)2D. TiOSO4117. 工业上生产NaOH所采用的方法是:A. 联合制碱法B. 氨碱法C. 金属钠与水反应D. 电解食盐水118. 电解法生产NaOH,需除去盐溶液中的Ca2+、Mg2+,需向盐溶液中加入:A. Na2SO4B. NaOH和纯碱C. NaHCO3和纯碱D. BaCl2119. 电解食盐水,所得到的产品和副产品是:A. NaOH、O2、H2B. NaOH、O2、Cl2C. NaOH、Cl2、H2D. NaOH、O2 120. 石油炼制工艺过程大概可分为的加工次数是:A. 一次加工B. 二次加工C. 三次加工D. 四次加工121. 汽油品质的最重要的指标是:A. 十六烷值B. 密度C. PONA值D. 辛烷值122. 在石油催化裂化中,正碳离子中最容易断裂的键是:A. α键B. β键C. γ键D. δ键123. 对油品进行催化重整,主要目的之一是:A. 降低烃类链长B. 提高柴油十六烷值C. 使烃类饱和D. 提高汽油辛烷值124. 石油的常、减压蒸馏分别属于石油炼制工艺过程的:A. 一次加工、二次加工B. 全属于一次加工C. 二次加工、一次加工D. 全属于二次加工125. 用原油炼制燃料油,一次加工时,原油首先经过的加工设备是:A. 精馏塔B. 常压塔C. 减压塔D. 甲烷塔126. 将石油中沸点<350o C的轻组分提出来的设备是:A. 常压蒸馏塔B. 提升管反应器C. 减压蒸馏塔D. 精馏塔127. 将石油中沸点在350~500o C的组分提出来的设备是:A. 常压蒸馏塔B. 提升管反应器C. 减压蒸馏塔D. 精馏塔1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压蒸馏塔的塔釜有再沸器B. 一个常压蒸馏塔同时可获得二个以上的油品C. 常压蒸馏塔的塔顶产物是高纯物D. 常压蒸馏塔内的流体流速是恒摩尔的1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1个常压蒸馏塔连续使用,可分离出N个纯物质B. 一个常压蒸馏塔只能可获得塔顶和塔釜二个油品C. 常、减压蒸馏塔只有精馏段,没有提馏段D. 减压蒸馏塔内的流体流速是恒摩尔的13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个减压蒸馏塔同时可获得多个以上不同的油品B. 减压蒸馏塔顶可获得纯度很高的产品C. 常、减压蒸馏塔获得的产品都是混合物D. 减压蒸馏塔的侧线也能获得油品13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个减压蒸馏塔同时可获得多个不同的油品B. 减压蒸馏塔顶获得的油品是石脑油C. 常、减压蒸馏塔获得的产品都是混合物D. 常压蒸馏塔的侧线可获得柴油馏分1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油的辛烷的含量越高,汽油的质量越好B. 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汽油的质量越好C. 汽油的十六烷值越高,汽油的质量越好D. 汽油的十六烷值越低,汽油的质量越好133. 在石油催化裂化中,正碳离子中最不稳定的是:A. 伯碳离子B. 仲碳离子C. 叔碳离子D. 无区别134. 轻质石油可在加热、加氢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重整、不是它的〝目的〞选项是:A. 环烷烃芳构化B. 直链烃变为异构烃C. 提高汽油辛烷值D. 异构烃变为直链烃135. 在石油催化裂化中,正碳离子中最稳定的是:A. 伯碳离子B. 仲碳离子C. 叔碳离子D. 无区别136. 石油的催化裂化所用的反应器是:A. 常、减压蒸馏塔B. 提升管反应器C. 管式裂解炉D. 精馏塔137. 炼油中的常减压蒸馏塔的原料的进口设在:A. 任意处B. 精馏段与提馏段交界处C. 塔釜D. 塔顶138. 对油品进行催化重整,主要目的之一是:A. 制取芳烃B. 提高柴油十六烷值C. 使烃类饱和D. 降低烃类链长139. 石油催化裂化的机理是:A. 自由基反应B. 正碳离子反应C. 连锁反应D. 亲核消去140. 在石油催化裂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烷烃第一次断裂后,生成二个链更短的烷烃B. 一个烷烃第一次断裂后,生成一个短链烷烃和一个短链烯烃C. 一个烷烃第一次断裂后,生成二个链更短的烯烃D. 一个烷烃经若干次断裂后,最后的产物一定是乙烯141. 在石油催化裂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直链烷烃第一次断裂后,生成二个链更短的直链烷烃B. 一个直链烷烃第一次断裂后,生成一个短直链烷烃和一个短直链烯烃C. 一个直链烷烃第一次断裂后,生成二个链更短的直链烯烃,且不都是直链的D. 一个直链烷烃第一次断裂后,生成一个短链烷烃和一个短链烯烃,且不都是直链的142. 炼油中催化重整的目的之一是:A. 长链烃变为短链烃B. 制取芳烃C. 芳烃变为环烷D. 长链烃闭环为环烷143. 石油裂解制取乙烯等所用的反应器是:A. 常、减压蒸馏塔B. 提升管反应器C. 管式裂解炉D. 精馏塔144. 油品的催化加氢的目的有多个,其中不是它的〝目的〞的选项是:A. 除去油品中的硫B. 油品精制C. 生产芳烃D. 由苯生产环己烷145. 石油裂解制取乙烯时,为了获得较高的乙烯收率,常采用的措施是:A. 增加原料的停留时间B. 增高裂解温度C. 采取高温、少停留时间的工艺D. 采取既高温又增加停留时间的工艺146. 烃类裂解的机理是:A. 自由基反应B. 正碳离子反应C. 亲电消去D. 亲核消去147. 按顺序深冷分离法分离裂解气,裂解气首先进入的设备(塔)是:A. 甲烷塔B. 乙烷塔C. 乙烯塔D. 丙烷塔148. 在石油裂解气的深冷分离中,精馏塔中技术性最强、能量消耗最大的答是:A. 脱乙烯塔B.脱丙烯塔C. 脱甲烷塔D. 脱丙烷塔149. 对裂解气进行顺序深冷分离时,乙烷塔的塔釜产物是:A. 乙烷B. <C2混合物C. C2混合物D. >C2混合物150. 对裂解气进行顺序深冷分离时,乙烷塔的顶部产物是:A. 乙烷B. <C2混合物C. C2混合物D. >C2混合物151. 对裂解气进行顺序深冷分离时,乙烯塔的塔釜产物是:A. 乙烷B. <C2混合物C. 乙烯D. >C2混合物152. 对裂解气进行顺序深冷分离时,乙烯塔的顶部产物是:A. 乙烷B. <C2混合物C. 乙烯D. >C2混合物153. 对裂解气进行顺序深冷分离时,丙烷塔的塔釜产物是:A. 丙烷B. <C3混合物C. C3混合物D. >C3混合物154. 对裂解气进行顺序深冷分离时,丙烷塔的顶部产物是:A. 丙烷B. <C3混合物C. C3混合物D. >C3混合物155. 对裂解气进行顺序深冷分离时,丙烯塔的塔釜产物是:A. 丙烷B. <C3混合物C. 丙烯D. >C3混合物156. 对裂解气进行顺序深冷分离时,丙烯塔的顶部产物是:A. 丙烷B. <C3混合物C. 丙烯D. >C3混合物157. 对裂解气进行前脱乙烷深冷分离时,乙烷塔的塔顶产物是:A. 乙烷B. ≤C2混合物C. 乙烯D. >C2混合物158. 对裂解气进行前脱乙烷深冷分离时,乙烷塔的塔釜产物是:A. 乙烷B. ≤C2混合物C. 乙烯D. >C2混合物159. 对裂解气进行前脱乙烷深冷分离时,乙烯塔的塔顶产物是:A. 乙烷B. ≤C2混合物C. 乙烯D. >C2混合物160. 对裂解气进行前脱乙烷深冷分离时,乙烯塔的塔釜产物是:A. 乙烷B. ≤C2混合物C. 乙烯D. >C2混合物161. 在石油裂解气的深冷分离中,精馏塔温度最低的是:A. 脱甲烷塔B. 脱乙烯塔C. 脱丙烷塔D. 脱丙烯塔162. 下列产品中可采用异丙苯法生产的是:A. 苯丙酸B. 丙苯C. 苯酚D. 丙醇163. 乙醛的生产方法有多种,但最经济普遍采用的工艺是:A. 乙烯直接氧化法B. 乙醇氧化脱氢法C. 乙炔水合D. 烷烃气相氧化164. 最具有经济价值生产丙酮的方法是异丙苯法,其主要原料是:A. 苯酚和丙烯B. 苯和丙烷C. 苯和丙烯D. 苯酚和丙烷165. 乙烯直接氧化法生产乙醛,工业中〝一步法〞工艺所用的氧化剂为:A. 空气B. 纯氧气C. 双氧水D. K2Cr2O7166. 工业上制造丙烯酰胺的主原料是:A. 丙烯B. 丙烯腈C. 丙烯酸D. 丙烯醇167. 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所用的催化剂为:A. 五氧化二钒B. PdCl2-CuCl2C. NiOD. Ag 168. 乙烯直接氧化法生产乙醛,工业中〝一步法〞工艺所用的反应器共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69. 环氧丙烷与CH3CH2OH反应,产物是:A. HOCH(CH3)CH2OHB. C2H5OCH(CH3)CH2OC2H5C. C2H5OCH(CH3)CH2OHD. HOCH(CH3)CH2OH170. 乙烯直接氧化法生产乙醛,工业中〝二步法〞工艺所用的反应器共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71. 乙烯与苯在催化剂作用下的主产物是:A. 苯乙烯B. 乙苯C. 二乙苯D. 聚苯乙烯172. 环氧乙烷与CH3CH2NH2反应,产物是:A. C2H5OC4H8NC2H5B. C2H5NC2H4OHC. HOC4H8NHD. HONC2H4O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