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岳麓版必修二历史
2017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5课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张 (上传)

课后扩展:集思广益
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相比,唐朝 的民族关系有哪些新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因战争、动乱而迁徙,杂居 交融。 唐朝:和睦相处 ,密切交往而全面交融 。
1.唐朝政府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
说明唐朝(C )
A.国力十分强大 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
C.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D.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2.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 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 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它始建于1 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 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 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 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唐玄宗 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可汗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从贞观年间开始的200年内,日本先后13 次派出遣唐使,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 五六百人。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 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经义
5.名著《西游记》家喻户晓,书中的故事情节 我们耳熟能详,其中的故事取材于( ) A.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郑和七次下西洋 D. 时,西行前往_____ 取佛经 间
佛教 ⑵. ①促进中国_____ 的发展; 玄 ②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奘 影 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 西 ③他写的《___________ 响 行 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文化的重
要典籍。
玄 奘 西 游 路 线 图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版25课 亚洲和美洲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教案

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课标: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趋势重点: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难点:各经济区域集团的不同区别及各自特征教学过程:导入:欧盟的成功向世界各国证明了经济区域化的可能性和优越性,加速了经济区域化的进程。
在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各种区域性经济集团中,影响较大的有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与亚太经合组织等。
一个欧、美、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新课:一、东南亚国家联盟1、背景世界形势:美苏“冷战”严重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东南亚各国期望摆脱超级大国控制,在地区和平的格局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地区形势:东南亚地区地域广阔,国家众多,民族和宗教多样,冲突时有发生,加上受列强的长期殖民统治,二战后刚刚取得独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他们意识到只有各国消除矛盾,联合起来,才能发展经济、维护和平稳定,与大国保持平等关系。
教师总结:消除内部矛盾(地区形势),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国际形势);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外部刺激)。
2、建立及发展(1)、成立标志:1967年,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在曼谷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2)、发展:1976年,东盟举行第一次首脑会议,签订了《东南亚友好互助条约》和《东南亚国家协调一致宣言》,正式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制定经济合作的具体原则,加强了组织联系。
因此它标志着东盟进入切实加强政治经济合作的新阶段。
(3)、扩大:冷战结束后,东盟区域化进程加快,至1999年东南亚地区的10个国家全部加入了东盟,东盟的范围得到本地区最大限度地扩大。
1984年,文莱加入1992年,决定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1995年,越南加入1997年,老挝、缅甸加入1999年,柬埔寨加入(4)、深化: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东盟国家以整体国家的形势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共同维护自身的利益。
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教学课件 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经济区域集团化(共29张PPT)

• 1、背景
• 世界形势 •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欧共体日益成熟, 亚洲经济区域化也已起步,对美国经济构成了严 重的挑战。 • 地区形势 •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需要应对世界经济发 展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NAFTA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 地理方位
东盟国家曾有激 烈的领土矛盾和 宗教冲突,但仍 走向联合 ,这是 为什么 ?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 1、成立背景(原因):
①地区形势: 地域广阔,国家众多,民族和宗
教多样,冲突时有发生,二战后 才独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36.2 出口贸易 18.6 11.8 9.8 21.2 11.9 国民生产总值
西欧
日本
美国
这组图示说明了美国在20世纪末面临什么问题?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西欧、日本开始崛起,在经济领域带给美国挑战。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欧 洲 一 体 化 进 程
欧洲煤钢 共同体 (1952)
欧洲经济 共同体 (1958)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
欧洲共同体(1967)
性质: 经济组织
合作领域从 经济扩大到 货币 政治 军事等领域
欧盟(1993)
欧元正式流通(2002)
性质:经济 政治组织
3、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 1、这组数据说明经 2 、欧洲一体化促进了 经济区域化组织除 欧盟 日本 济区域集团化是当 贸易振兴会调查统计: 1996 年全 欧洲的经济发展,提 外有美洲的 北美自由贸 球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 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易区 和亚洲的 东盟 以及 101个。其中 1969 年成立的 6 个, 1970一大趋势。 也证明了经济区域化 亚太经合组织 。 1979年成立的6个, 1980-1989 年成立的 的优越性。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0页 0087页 0168页 0210页 0262页 0366页 0426页 0498页 0536页 0597页 0654页 0690页 0777页 0807页 0865页 0891页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1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第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3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6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第28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配套ppt课件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三、中国古代金融货币的发展
商 朝 商朝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的货币主要是贝类,如:海贝、 骨贝、石贝等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以铜为材料,铸造货币,也使用黄金 和白银 秦朝用圆形方孔铜钱和黄金作为统一货币 唐朝时出现了柜坊(早期银行的雏形)和飞钱(类似于汇 票) 北宋时,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 元朝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推行 (1)明清时期形成以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银钱并行的 货币流通制度 (2)明清时期的徽商和晋商也经营金融活动,晋商在乾 隆年间开始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业务,也为 官府代解钱粮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4.(2017课标全国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 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 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题干材料反映出,西汉前 期各行各业的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大都可以致富,这反映出 西汉前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的义利观并 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故A项错误。西汉的经济政策主要是重农抑 商,故B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地方豪强势力控制郡县的问 题,并且地方豪强势力主要是在东汉时期得到较大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2.(2017课标全国Ⅱ)右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 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25课亚洲与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名师精编作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25课亚洲与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
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
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
”对这段文字理解最恰当的是()A. 英国的资本主义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B. 大英的自由民主对抗纳粹的扩张主义C. 英国文化优越感担心美国的霸权优势D. 大英的孤立心态抗拒欧洲的联合统一2.据统计从1994年—2055年墨西哥年平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20亿美元,出口额从520亿美元增加到了1610亿美元,墨西哥的人均收入增加了24%,目前已经达到4000多美元。
而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也从4030亿美元增加到了594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居拉美第一位。
墨西哥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B.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力援助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3.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 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 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不平衡D. 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4.“只要我们大家都能消除对德国工业统治的恐惧心理,对于欧洲联合的最大障碍也就消除了。
唯一的办法是,把德国工业从战败国被歧视的地位解脱,把法国的工业与德国的工业都放在同一起点上。
”此观点导致了()A. 欧共体的成立B.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C. 欧元的诞生D. 欧盟的成立5.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
《岳麓版必修二历史》课件

总结词
古代货币与金融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增长。
详细描述
货币和金融业的发展不仅方便了商业交易和资金流通,还为当时的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来源。同时,金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时的资本积累和投资活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总结词
民族工业企业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和保护,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应对策略
民族工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政治地位和法律保护不足。
政治问题
外国资本的竞争和倾销,导致民族工业在市场上面临巨大压力。
经济问题
概述民族工业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总结词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产生背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民族工业经历了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
发展历程
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地区,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主要特点
货币与金融体系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商帮和会馆,它们在促进商业交流、维护商人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帮与会馆
专卖制度
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对盐、铁等重要物资实行垄断经营,控制了这些物资的生产、流通和销售。
重农抑商政策
古代中国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抑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
通讯工具的变革
电报、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出现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它们不仅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岳麓版

③主要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
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2)发展:到1996年,成员已达113个国家(地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导入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 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 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 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互动探究(1)你如何理解“新的力量在萌动”促使“世界两极开始 消失”? (2)结合史料,探究20世纪50—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提示:(1)理解: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 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 (2)趋势:在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外交 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其 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 格局。 (4)中国的振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 对衰落。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史料二 1969年12月结束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已被称为“小国会 议”。各种协议尽管遭到一两个核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反对, 但还是被通过了。如立即暂停大国间的核武器竞赛,成立一个国际 组织来开发海底资源,取缔所有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11.2
2.8 4.1
2.7 2.8
7.5 4.8
4.8 5.8
5.8 5.6
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世界闻名的高 速铁路——新干线,是日本铁路技术的骄傲,也是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10 公里,当时为世界第一。此前,从东京到大阪需要8 个多小时,有了新干线以后则只需要3个多小时。
5.影响
(1)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 国际政治舞台; (2)冲击了以美苏为主的两极世界格局; (3)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 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巩固练习
1、 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联合抗衡美苏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摆脱美国的控制 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巩固练习
2、二战后日本政府的首要工作是 A.发展教育 B.力保天皇 C.发展经济 D.重建政府威信
巩固练习
3、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 局造成冲击的是 A.西欧、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中国的崛起 D.亚太经合组织
巩固练习
4、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 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3、影响
(1)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2) 实行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3)促使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 (2) 积极谋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2、形成
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 尔格莱德举行。
3、宗旨: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材料三: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 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 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 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 的原因有哪些?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欧洲国家遭到削弱; ②西欧各国生产力较快发展——根本原因; 对抗美苏争霸的需要; 共同的地缘关系和文化底蕴。
阅读材料: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 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到:“在九国商谈 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 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 座位” 材料说明了什么?
欧共体由于经济实力的增长,在政治外交方面 的独立倾向日趋明显,摆脱美国控制的决心强烈, 在国际政治领域已慢慢与美国鼎足相处。
巩固练习
5、(08山东文综)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 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4、影响
(1)经济: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 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政治: 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 冲击了两极格局。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1948年1月美国陆 军部长说:“在日本 经济自立的同时,今 后把日本建成充分 强大且稳定的民主 政治,使之担当制止 在远东可能产生的 新极权主义战争威 胁的作用。”
4、实质: 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
铁托 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
不结盟运动标志
第13届不结盟运动 首脑会议在马来西 亚首都吉隆坡召开 (2004年2月20日)
第15届不结盟 运动首脑会议 在埃及红海海 滨城市沙姆沙 伊赫召开 (2009年7月 15日)
20世纪60、70年代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中国的崛起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麦克阿瑟和日本天皇裕仁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1)美国大力扶植 (2)民主化改革
(3)政府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特点)
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 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 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 “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
2、表现
经济高速发展,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 二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 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 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但是,20世纪50 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 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 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 化社会。 ——《全球通史》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2、进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1993年欧盟诞生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总部大厦 (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
欧共体在罗马成立
欧元为欧盟的统一货币, 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
欧元
3、内容:
① ② ③ ④ 关税同盟 共同的农业政策 欧洲货币体系 科技合作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 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 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 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的德国废墟
材料二:我的一 边坐着把一条腿搭 在另一条腿上的巨 大的俄国熊,另一 边是巨大的北美野 牛,中间坐着的是 一头可怜的英国小 毛驴。 ——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