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热磨合试验技术发展的探讨
7.2发动机磨合规范

发动机的磨合规范
教学难点
发动机的磨合规范
教学准备
发动机及磨合台架
课 型
理论课+实训课
授课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时间
1
组织教学与导入
清点人数、组织秩序,并导入项目课程。
说说发动机磨合对发动机有什么意义
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
5分钟
2
资讯
一、发动机磨合的意义
总成修理的发动机使用的零件有新有旧,零件的技术状况相差较大,修理工艺装备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总成修理发动机在磨合中就出现拉缸、烧瓦等严重故障。因此,总成修理的发动机进行科学的磨合就更为必要。
讨论法、演示法;
10分钟
4
决策
检测事项
1、检查摇臂的润滑情况和有无金属摩擦声。
2、检查有无漏水、油现象
3、检查发动机各部位有无异响
4、检查活塞环有无泵油、喷油现象
5、观察发动机运转是否平稳
6、观察挺杆的旋转情况
7、在200r/min的运转条件下,用气缸压力表检查各缸压力。
发动机冷磨合完成后,放出全部润滑油,加入清洗油,清洗油道。
(4)磨合时间
(三)发动机的热磨合
1、发动机的无负荷热磨合
2、发动机的有负荷热磨合
3、发动机热磨合后的拆检
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
15分钟
3
计划
布置任务:分组讨论进行发动机冷磨合检测,并进行记录。
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学生分成两组,依据布置的任务制定出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顺序,并进行交流。
项目七
活动一
活动一发动机磨合规范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论文

[标签:标题]篇一: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论文发动机新技术---缸内直喷式姓名:吴山林学号:5902111009 班级:热能111近年来,当代汽车汽车飞速发展,汽车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带动汽车性能不断改善。
下面就现代缸内直喷式汽油机进行简单介绍。
汽油机的发展经历了100多年的漫长历史,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阶段无不是以油气混合方式和机理的变迁为标志的。
早期的化油器式汽油机依靠化油器喉口气流流速增加所产生的真空度将汽油吸出被高速进气空气流雾化以及汽油油滴本身的蒸发而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汽。
油气混合比(空燃比=进气空气质量/燃油质量)取决于化油器喉口的设计和量孔直径,负荷的调节是由节气门的开度来调节进入汽缸的油气混合汽量来实现的,因此属于混合汽外部形成的量调节方式,且没有任何反馈控制。
由于汽油-空气混合汽能在相当宽的空燃比范围内点燃,这种不太精确的控制对早期汽油机的正常运行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是,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汽车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作为汽车主要动力的这种化油器式汽油机废气中的有害成分(C O、H C和N O X等)对大气造成了污染,而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又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随着汽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日趋加剧,因此汽车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汽油缸内直接喷射从油气混合机理上可以解决变工况(如车辆加速时)和冷启动时油气混合不足的问题。
早期的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因喷射技术水平的限制,喷雾油滴的直径约为80μm。
计算表明,一滴这样大小的油滴在200℃空气中需要大约55ms才能完全蒸发。
如果发动机的转速为1500r/min的话,这段时间相当于495°CA(曲轴转角)。
显然,蒸发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油气混合不能主要依靠喷雾来实现。
随着汽油喷射技术的进步,现代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应用的汽油泵的供油压力已达到5~12MPa,又采用带旋流的喷油嘴,雾化性能得以提高,喷雾的油滴直径约为20μm,喷雾锥角可达50~100°,常压下的贯穿度约为100mm 。
发动机热磨合实验

发动机热磨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发动机热磨合生产线的结构和操作流程。
2、熟悉发动机各传感器的位置和作用。
二、实验原理:
(一)发动机热试生产线构成:
1、热磨合试验台架
2、辅助设施:主要包括:设备的公用动力供应、热磨合试验数据管理网络信息系统、
台架蒸汽强制排风系统、台架尾气强制排风系统、冷却液大循环系统、设备消防和
有害气体报警
(二)实验原理
发动机不带有变速箱和起动机,在台架上进行10分钟和20分钟的热磨合试验。
三、实验仪器:
发动机热磨合生产线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a)由电葫芦将发动机从料架上吊送到测试小车上,调整发动机的倾斜角度。
b)小车进入测试工位,设置好热磨合试验台架。
c)连接燃油管、冷却液、进气系统、起动机以及其他电气系统(包括机油温度传感器、
缸体温度传感器等)。
d)进行热磨合试验。
e)进行人工检查:外部漏油、外部漏水、内部漏水、噪音和振动、表观缺陷
f)清理发动机里的燃油、冷却液
g)拆除燃油机冷却液的联接管路
h)拆除电气联接
五、实验数据记录
六、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第四部分:简述发动机上常用传感器的作用(至少五个)
七、注意事项
1、吊装时要注意安全。
2、热试时要注意各传感器有无接好,水管有无卡紧。
3、热试时要严格按照要求步骤进行。
八、思考题
1、发动机常用传感器有哪些?都有什么作用?
2、热试时都有哪些需要进行人工检查?如何进行?
九、参考资料。
某车型发动机热平衡能力优化及试验验证

某车型发动机热平衡能力优化及试验验证发布时间:2021-07-20T03:19:16.71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苏志亮[导读] 随着整车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发动机国六排放技术、EGR、缸盖集成式排气歧管等技术的引入,大大增加了散热系统的热负荷,这就对整车热平衡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热平衡能力提升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摘要:整车热平衡性能是汽车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汽车重要的性能开发项目。
某款发动机热平衡不理想,冷却液温度不能达到稳定状态,一直上升,从而触发发动机的热保护而切断空调、更甚者发动机限扭,或者即便稳定,但发动机的冷却液不能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空调切断乘员舒适性很差。
通过仿真分析并经过试验验证,改进优化提高散热能力,有效的降低了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满足了设计及使用要求。
关键词:热平衡;试验;冷却温度;一、概述1.1整车热平衡汽车热平衡定义:即汽车各系统、总成、零部件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达到稳定,使汽车各部分均在合理或理想的工作温度环境中运转。
整车热平衡性能是越野车的一个很重要性能指标,涉及众多因素,包括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整车空调系统、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等各系统的匹配,同时还需兼顾内外饰造型、空气动力学等,是越野车发挥越野能力的重要保障。
随着整车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发动机国六排放技术、EGR、缸盖集成式排气歧管等技术的引入,大大增加了散热系统的热负荷,这就对整车热平衡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热平衡能力提升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随着车辆综合性能不断提高,发动机舱热管理的优化设计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分析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要使整车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要保证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处于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又要防止发动机过冷。
针对整车热平衡试验,发动机过热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发动机温度过高,充气效率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动力不足;2:发动机温度过高,加大早燃和爆燃的倾向趋势;3:发动机温度过高,运动件易损毁,磨损加剧;4:发动机温度过高,车辆润滑恶化,加剧磨损;5:发动机温度过高,零部件机械性能降低;影响发动机热平衡能力或者影响发动机冷却系统温度过高的原因及主要因素:1:前期的仿真计算发动机的发热量高于实车:发动机自身热量的释放、排气系统的热量、EGR 和变速箱油冷发热量较高等;2:发动机冷却水流量不足:发动机冷却水泵扬程偏小,散热器及管路流阻偏大;3:散热器散热能力不足:散热器芯体散热量不足,水阻和风阻大,有效散热面积偏小;4:进风量不足:进气格栅开口比不足,前端冷却模块布置结构不合理,前端密封不足有热回流等;5:冷却风扇:冷却风量不足,冷却风扇风机功率不足;在车辆满载、恶劣工况情况下,散热系统必须满足最大热负荷工况散热的需要,这就需要解决最大散热量与散热水泵,散热器及散热风扇的匹配问题,并在最有匹配条件下进行零部件的统一设计,目前此类热平衡问题的普遍解决的方法如下:1:提高散热器散热能力:加大散热器散热面积,加大水箱。
汽车发动机研究报告

汽车发动机研究报告
近年来,汽车发动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地突破着各种技术难关。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发动机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汽车发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燃烧技术的研究。
燃烧技术是发动机性能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经济性和环保性。
目前,各大汽车厂商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燃烧更加充分、高效,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油经济性。
例如,研究新的燃烧室设计、燃油喷射技术等,都可以有效提升燃烧效率。
二、轻量化技术的研究。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关注汽车的轻量化问题。
轻量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油耗和排放,同时也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目前,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手段包括使用轻质材料、优化车身结构、采用小型化发动机等。
三、新能源技术的研究。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大热点。
新能源车主要分为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两种类型。
目前,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积极探索新能源技术,不断研发更加高效的电池和电控系统,以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好的性能。
总体而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高效化和环保化。
未来,发动机研究将继续向更加先进、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技师考核--发动机大修工艺

技师考核--发动机大修工艺一、发动机总成大修的主要标志(交通部13号部令)1、汽缸磨损:圆度误差达到0.05~0.063㎜圆柱度误差达到0.175~0.250㎜(汽油机0.175㎜、柴油机0.250㎜)2、动力性:最大功率降低25%以上汽缸压力降低25%以上3、经济性:燃油消耗量增加15%以上润滑油消耗量增加15%以上4、排放超标二、发动机大修的检验和接收(---)1、询问――调查发动机总成使用情况。
2、验车――检视发动机总成外观,进行人工检查和道路试验,必要时可利用仪器检测发动机总成性能。
3、交接――开具维修委托书、填写维修合同、填写进厂接收检验单等相关单据。
4、派工――填写派工单,安排相关人员实施修理作业。
三、发动机的解体按照汽车外部清洗、将发动机总成从车上拆下、发动机外部清洗、发动机解体的顺序拆解发动机总成。
为了保证拆装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一定要“合理组织拆装作业、科学安排工艺顺序、正确使用拆装工具”,要重视组合加工件、平衡件、正时件、配合副、调整垫片、多螺栓紧固件的拆装特殊要求。
在拆装过程中严格遵守“三不落地、四清洁”要求。
四、零件清洗发动机解体后,应清洗零件,清除零件表面的油污、积炭和水垢。
五、零件的检验分类对清洗后的发动机零件,应按照技术要求,将其分为可用件、需修件、报废件分类摆放,需修件应按技术要求实施修理,报废件应回收至废料库。
填写相应的过程检验纪录。
六、发动机装复装复发动机总成,填写相应的过程检验纪录。
作业过程中应注意清洁要求、工艺顺序要求、技术性能要求及技术检验要求,装复后喷漆。
七、发动机磨合与试验1、根据技术要求进行冷磨合、热磨合;2、进行发动机试验。
发动机试验一般规定为抽检,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进行全检。
其内容主要是测试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要求发动机功率下降不大于10%,发动机最低油耗应符合原厂规定。
3、修竣验收。
依据《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技术条件》GB3799-83验收发动机总成,将发动机总成装车后,再进行道路路试,填写相应的过程检验纪录。
汽车热老化实验报告

汽车热老化实验报告1. 引言汽车是一种高精密机械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各部件会因为高温环境而发生老化,甚至导致故障。
为了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汽车生产领域中,热老化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测试手段。
本报告旨在描述汽车热老化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测试过程和结果分析。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模拟汽车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运行时,各部件可能受到的热老化影响。
通过对汽车部件进行热老化实验,可以评估其使用寿命、性能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本实验还可以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改进产品设计、选材和生产工艺的依据。
3. 实验设计为了模拟汽车长时间高温运行环境,本实验选择了高温恒温箱作为测试工具。
具体的实验设计如下:3.1 实验材料- 汽车部件样品:选择各种常见汽车部件样品,包括橡胶密封件、电器线束、塑料件等。
- 高温恒温箱:具备精确控温、恒温稳定性好的特点。
3.2 实验参数设定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我们选择了一组合适的参数来进行实验:- 温度:设定为85,该温度可以较好地模拟汽车引擎运行时的高温环境。
- 时间:设定实验时间为1000小时,模拟汽车长时间运行的情况。
3.3 实验步骤1. 将汽车部件样品放置到高温恒温箱内。
2. 打开高温恒温箱,设定温度为85,并启动恒温功能。
3. 记录实验开始时间,并定期对样品进行观察和测试。
4. 进行1000小时长时间实验后,关闭高温恒温箱。
4. 实验过程根据上述设计,我们进行了一组汽车热老化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了样品的变化,并记录了实验数据。
具体的实验过程如下:1. 开始实验后的前100小时,我们主要观察了样品的颜色、外观、形状等变化。
同时,我们对橡胶密封件进行了硬度测试,以评估其硬度变化情况。
2.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我们每隔200小时对样品进行一次观察和测试。
我们重点关注了样品的强度、抗拉性能、粘度、电气性能等方面的变化。
3. 在实验结束时,我们对样品进行了最后一次全面的观察和测试,以评估其最终的性能和老化情况。
汽车发动机曲轴的热处理与失效分析

汽车发动机曲轴的热处理与失效分析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曲轴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承受着巨大的转动和惯性力,因此对其热处理和失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汽车发动机曲轴的热处理工艺和常见失效形式进行探讨。
一、汽车发动机曲轴的热处理工艺1. 液体渗碳法液体渗碳法是常见的曲轴热处理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液体渗碳剂浸泡曲轴表面,使碳原子渗透到曲轴表层,增加硬度和耐磨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曲轴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2. 气体渗碳法气体渗碳法在汽车发动机曲轴的热处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该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碳气体与曲轴表面反应,使碳原子渗入曲轴表层,增加曲轴的硬度和强度。
气体渗碳法具有渗透层均匀、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3. 氮化处理氮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曲轴热处理方法。
通过将曲轴置于氨气或氮气环境中,在高温下进行反应,使氮原子渗入曲轴表面形成氮化层,提高曲轴的硬度和耐磨性。
氮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曲轴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
二、汽车发动机曲轴的失效形式1. 疲劳断裂汽车发动机曲轴承受着巨大的转动和振动力,长期工作下容易发生疲劳断裂。
曲轴的弯曲应力和旋转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导致曲轴发生疲劳断裂。
疲劳断裂的发生会导致曲轴的完全失效,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正常性。
2. 磨损曲轴在长时间工作中,会与连杆轴承、活塞等零部件产生摩擦,从而导致磨损。
磨损严重影响曲轴的精度和运转平稳性,进一步影响整个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3. 腐蚀汽车发动机在工作中,由于油污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曲轴表面容易发生腐蚀。
腐蚀会导致曲轴表面的金属材料逐渐溶解,使曲轴的强度大幅下降,最终导致曲轴的失效。
三、失效分析与预防措施1. 失效分析在曲轴的热处理与失效分析中,需要通过工艺参数的分析和实验数据的对比,来确定曲轴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案。
同时,可以通过金相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曲轴的金属组织进行分析,查找潜在的裂纹和磨损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匡 敏 ( 上海 内燃机研究所 , 上海 20 3 ) 04 8
【 摘要】 对发动 机热试技术做了基本介绍, 叙述了自 动化热试台 架系统和能量反馈技术与虚拟仪器技
术在热试台架中的应用 , 比较 了热试和冷试 的优缺点 , 出了发动机热试技术的未来发展设想 。 提
自动化 热试系统 一般包 括 :
命
A
( ) 自动化 的机 械系统 和管路 连接 系统 ; 1 ( )测量 、 2 监控 、 制 和调 节 、 据运算 ; 控 数 ( )在线显 示 、 机对话 , 3 人 数据 化管理 ; ( )记录 、 4 试验报 告和其 他后处 理 ; ( )与外部 的通讯 , 于实 现系 统网络 控制 。 5 易
发动机控制: J l 压缩空气供应系统 启 动发动 机 1 l 空气 处理 压缩
控制发动机运行I l 压缩空气压力检测
发动机数据采集l I 压缩空气分配
( )冷 却 液 和燃 油 供 给 系 统 : 供 发 动机 正 3 提 常工作 所需要 的燃 油 和冷却 液 ; ( )气 动 控制 系统 : 过 各 种 气 动 执行 元 件 4 通
热试 系统 中 已普 遍 应 用 了 可 编 程 控 制 器 和 基 于 P C的工业控 制计 算机 , 高 了工作 效 率 。随着 电 提 子技术 、 型计 算 机 技 术 、 信技 术 、 微 通 自动化 技 术
及机电一体化技术 的不 断发展 , 热试 台架 的 自动 化水平 和试 验 系统 的 网络 化 水 平 可 进 一 步 提 高 。
图 1 某热 试 台架 系 统 框 图
和控制 阀完成发动机的夹 紧/ 放松和燃油和冷却 液等 的供 给和排 出 。
此外 , 一般还 有尾 气排 放 和通 风 系统 、 防系 消
2 自动 化 热试 系统
现代科 学 技术 的快 速发 展推 动 了发动 机试验
收稿 日期 : 0 9—1 2 20 2— 5
【 主题词】 发动机
汽车
试验
统 和照 明系统 。
1 热试 台架 基本 介 绍
于P C的控 制系 L
触 摸屏
由于发动 机 测 试项 目、 成本 和工 作 环 境 等 的
要求不 同 , 测试 系统也 各式 各样 , 比如 有基 于 可编 程控制器 ( L ) 制 的 , PC 控 也有 基 于 P C的工 业控 制
能量 回馈 功 能 的 , 如 A S0 .1系 列 变 频 器 。 比 C 801
自 动化设备 自动将各种管路连接到发动机上 , 然后 自动地进行试验 ; 自动热 试系 统是指 人 工将管 路动化 。 我 国汽油 机制 造企 业 目前 广泛 使用 的半 自动
・
42 ・
上海汽车
2 1 .2 0 00
技术 的发 展 , 算 机 控 制技 术 和机 电一 体 化 技 术 计 应 用于发 动机 热 试 台架 系 统 中 , 大 提 高 了热 磨 大
合 试验 的 自动化 水平 。
发 电机 使用 。在 电动 状态 时 , 电机 输 出机械 能 , 拖
图 2是 具 有 能 量 反 馈 功 能 的 变 频 器 的 一 般 原 理 图 。整 流单元 和逆 变器 单元 分 别 由 6个绝 缘 门极 双 极 型 晶体 管 I B G T组成 。在 整 流/ 回馈单 元 中 , 通过控 制 使 6个 IB G T按 一 定 顺 序 和 频 率 的 通 、 断 , 交 流 电 变 为直 流 电 ; 将 同理 , 变 器单 元 将 直 逆 流 电变 为交流 电 。这 两个过 程是可 逆 的。
冷却 液供应系统 温 度控 制 液 位控制 泄 露检 查 快速 注排 水 循环 流量 检测 循环 泵控 制 燃油供 应系 统: 液位控 制 泄露检 查 快速注 油 压 力控 制 C 计 算机 MS 台架 机械系 统
计 算机控 制的 。图 1为上 海华 力 内燃机 工 程公 司
动机 构运转 ; 在发 电状 态 时 , 电机 能将 输 入 的机械 能转 换成 电能输 出 。
发动机热 试 系统 可分 为 自动 热试 系统 和半 自
动热试 系统两种 。 自动热 试 系统是 指在 试验 之前 ,
这里 的能量反馈技术是指利用 电机和变频器
将机 械能转 换 成 电能 的 技 术 , 频 器 须 选择 具 有 变
开发 的基 于 P C控 制 的某 热 试 台架 系统 框 图 , L 由 以下几大 系统组成 。 ( )机 械系统 : 要用 于发 动 机 吊装 和 固定 , 1 主 是 台架 的基 础 ; ( )自动控制 系统 : 2 包括 P C控制 系统 、 L 测量 系统 和监控 与数据管 理系统 ;
【 bt c】 T et ho g f ni o t ts n oue.T eat acs t f o t t A s at r h cnl yo eg ehte td cd h u m t s m o hte e o n .s i i r o i y e .s
b n h i e c i e e c s d s rb d,t e a p iain o n r e d a k tc oo nd vru lisr me tt c n lg n h p l to fe e g f e b c e hn lg a ita n tu n e h oo i c y y y t e h tts s a ay e h o ‘e ti n lz d,a d t e a v n a e a d ds d a tg fh tt s n od ts r o ae n h d a t g n ia v n a e o o e t a d c l e ta e c mp r d. T e f t r e eo h u u e d v lpme to he h tts e h oo s me t n d. n ft o e ttc n lg i ni e y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