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青藏地区应用版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三节青藏地区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三节青藏地区

活动 认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
2.你最想看哪些景观?为什么?
可可西里受人类活动干 扰少,大部分地区仍保 持着原始自然生态,是 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 着藏羚羊、藏野驴、藏 原羚等多种高原特有动 物。
念青唐古拉山山顶终年 白雪皑皑,山下绿草如 茵,毡房点点,牛羊成 群,构成了一幅动人的
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 水湖泊,周围高山环抱, 水色青绿,碧波里倒映 着蓝天白云,湖畔绿茵 如毯,野花竟开,羊群 如云,充满了诗情画意。
A.海陆因素
B. 地形地势
C.临近疆界
D.地理位置
6.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 C)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C.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D.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7.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 的是( C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8.藏族人穿的藏袍可以适应当地( D )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 日照强烈的特点 D.日温差大的特点
主要山脉
河 湖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怒江、澜沧江.
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湖泊有青海湖、纳木错 (咸水湖)
雪域高原气候
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
特征: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少,降水年内分配不 均,干湿季明显,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太阳辐射强。
气温差别原因
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白天太阳辐射强,夜间 大气保温作用弱,空气流动性好。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 低,地形封闭,空气流动性差,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 弱强,大气保温作用好。
还有其他感 趣的景点吗? 请你说说这 些景点的独 特性。

七年级地理青藏地区应用版共21页文档

七年级地理青藏地区应用版共21页文档
1月的温差大约是17℃ 7月的温差大约是20℃
(2)原因是什么?
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 称
观察课本图4-27回答以下问题: (1)环绕柴达木盆地的主要山脉有哪些?
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
(2)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有哪些?
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 铅锌和钾盐,
(3)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建在哪里?
建在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附近
地广人稀的地区
所占比重(%) 面积所占全国总面积 人口所占全国总人口
北方地区 20 40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25
25
55
1
长江 黄河 雅鲁藏布江 澜沧江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民 族
: 以 藏 族 为 主 ,宗Biblioteka 著 名教的
: 藏 传 佛 教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西宁.
西藏自治区
. 拉萨
四川省
返回
青藏高原 有“世界屋脊”之称
地名 纬度 那曲 31°29′N 南京 32°00′N
海拔(米)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4507
-14.4℃
8.8℃
10
2.3℃
28.8℃
根据表中所列的数据,回答以下的问题:
(1)1月,7月的温差大约是多少?
谢谢
3.航空
第一步:打开地图大致了解一下青藏地区
在生态方面: 在农业方面: 在交通方面:
A 了解青藏地区的特有动物 B 了解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
A 分析农业生产条件(低温、太阳光照强) B 有哪些农作物呢? C 有哪些牲畜呢?
A 有哪些主要的公路 B 西藏有铁路吗? C 你能总结青藏高原的交通方式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深度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深度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深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熟知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特征。

2.了解青藏地区的真实面貌,包括人类生活,文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

3.掌握一些地图技巧,了解垂直和水平交通线路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青藏地区气候、地貌、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征。

2.垂直和水平交通线路的相关知识。

3.地图技巧和绘制地图。

三、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本课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包括PPT讲解、图片展示、实地参观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2.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丰富的图片素材,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青藏地区的特点。

2)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分析青藏地区的特点,分享自己对于高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理解。

3)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体验高原环境,感受气候环境和群山环绕的景色。

3.课堂评估为了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课堂评估:1)谈话记录和课堂笔记,评估学生对青藏地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通过课堂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于地图绘制、交通线路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评估学生对于青藏地区生态和自然环境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保证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书籍:教师将会准备相关的书籍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借阅。

2.PPT:教师将会制作相关的PPT,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3.视频:教师将会收集和筛选相关的课程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具体的展示方式。

4.实地考察: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藏地区的真实面貌。

五、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知识,通过讲解、展示和实地参观等手段,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能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详细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详细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资源等。

2.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包括民族、文化、人口和经济发展等。

3.掌握青藏高原地区在中国国家安全、生态保护、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

三、教学内容:一、青藏地区概况1.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包括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

2.地形地貌:青藏高原是我国的最大高原,高原平均高度4000米以上,主要由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贡嘎山等山脉及其附属的高原地带组成,地形起伏较大。

3.气候: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0℃,降水不足,在大部分高原区域,寒冬和盛夏交替。

4.水资源: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长江、黄河、澜沧江、金沙江等河流的发源地均在青藏高原。

二、青藏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1.民族和文化:青藏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主要有藏族、羌族、回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人口和经济: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基础薄弱,但是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青藏地区的旅游、矿业、农业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状况逐渐好转。

3.生态环保:青藏地区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草原生态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大力保护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

三、青藏地区的国家安全和作用1.边疆安全:青藏地区是我国西南部边疆地区,对保障我国边疆安全至关重要。

2.国家和民族团结:青藏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保持和谐稳定的与各民族和谐相处,是保障国家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

3.生态保护:青藏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对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本教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实践操作、展示等。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我国青藏地区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

2.教学难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2.学习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1)展示青藏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方位?它与哪些地区相邻?3.学习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1)展示青藏地区地形地貌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什么?4.学习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1)展示青藏地区气候特点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5.学习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1)展示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6.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7.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

(2)我们要认识到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要性,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8.课后作业(1)熟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

(2)思考:如何为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合理建议?四、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在课后作业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

(1)地理位置教师:同学们,如果你们要给远方的朋友介绍青藏地区,你们会怎么说?学生甲:我会说青藏地区在中国的西南部。

教师:很好,那你能告诉你的朋友,它还和哪些地区接壤吗?学生乙:青藏地区北接新疆,东邻四川和云南。

七年级地理下册5 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精品课件

七年级地理下册5 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精品课件
1、四大牧区的牧场和主要畜种各具特色 P15 (1)西北地区 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和宁 夏的滩羊);新疆的山地牧场(新疆的细毛羊)
(2)青藏地区 青海、西藏高寒牧场(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 和藏山羊)
2、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和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P15-16
(P16“活动”1、2题)
B.纬度较高
C.海拔较高
D.温度较高
2.我国西北地区与中亚、西亚地区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D )
A.地形都以高原为主 B.河流都是内流河
C.自然带都为荒漠带 D.都以干旱气候为主
3.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区域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交通条件
D.受冬季风影响的程度
4.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干旱
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河流:少,以内流河为主(有我国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
还还有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区域特征》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区域特征》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区域特征》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第九章第1 节《青藏地区-区域特征》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运⽤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举例说明区域内⾃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进⽽相互影响。

⼆、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运⽤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各类地形区的名称、分布;运⽤资料,说明⾼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然特征;说出青藏地区⾃然条件对畜牧业的影响;说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分布特点及原因;在教学中提⾼学⽣读图、析图的能⼒;在探究过程中提⾼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2.过程与⽅法问题引领,⾃主探究,⼩组合作,层层推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学⽣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壮志。

三、学⽣分析通过前⾯三个地理区域的学习,学⽣已经掌握了区域地理学习的⼀般⽅法,构建起区域地理学习的知识框架结构,具有⼀定的读图、析图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对于青藏这个有着神秘美丽的景⾊、淳朴热情的藏族同胞充满兴趣浓厚,也为本节的学习起到了的很好的促进作⽤。

四、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设置两个⽬题:“世界屋脊”和“⾼寒农牧业”。

第⼀个框题“世界屋脊”,⾸先通过阅读分层设⾊地形图,认识到青藏地区的“⾼”这⼀主要⾃然环境特征。

由7 ⽉平均⽓温等值线图得出青藏地区夏季的“凉”,进⽽得出⽓候的“寒”,由此了解本区是众多⼤江⼤河的发源地。

第⼆个框题“⾼寒农牧区”,主要介绍在⾼寒的⾃然环境下,青藏地区农牧业所具有的突出特征——⾼寒牧区和河⾕农业区⽐较发达。

教材侧重分析青藏地区“⾼寒”的⾃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居民⽣产发展的影响,是本课所学习的重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青藏地区主要的⾃然地理特征;2.了解青藏地区其主要畜种、农作物及主要农业区,说明⾃然特征对⽣产、⽣活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情景导⼊】欣赏“天路”歌曲,看到哪些美丽的景⾊?青藏地区以其美丽神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英国著名探险家、旅游家贝尔也踏上了青藏之路,他需要⼀名导游为其介绍青藏地区的风⼟⼈情、美丽景⾊,看看要想成为他的导游,要满⾜哪些条件?出⽰“导游标准”,明确学习⽬标。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科学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科学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科学教案地理科学是一门富有启发性的学科,也是研究地球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了解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与特征十分重要,其中青藏高原作为我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其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经济特征对初中学生来说十分有吸引力。

因此,本篇文章将呈现一份初一第二学期地理课程的教案,主题为“青藏地区科学教学”,以帮助初中学生深入了解青藏地区这个神秘而又壮美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和资源特征,了解并分析青藏地区对中国的地理和经济发展的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地理课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神奇自然地貌的热爱,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和人口资源特征;2.难点:分析青藏高原对中国地理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了解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的分布与特征,包括高原的北部、东部、南部和西藏地区。

(2)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了解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高原上的平原、盆地、山地和高山。

(3)青藏高原的气候水文:介绍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和水文特征,包括雨量、气温、湿度和水资源等。

(4)青藏高原的人口资源:了解青藏高原的人口分布和资源特征,包括人口密度、城市建设、农业和畜牧业、旅游等。

2.教学方法(1)讲授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学,讲解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

(2)案例法:通过真实有关青藏高原的事例,如雪豹等,来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危害和保护措施。

(3)实践法:通过拓展阅读、实地观察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青藏高原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内容具体实施方案1.教学准备(1)教材:教师准备初中地理教材,学生也要有配套的教材,在课堂和课后进行了解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