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保护评估体系

合集下载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喻勋林;周先雁;蔡磊【摘要】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以野生植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是基于保护对象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的,开展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等有重要意义.从野生植物保护分级体系、保护有效性评价与成效评估等方面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了论述,并为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更好发展事业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5)003【总页数】5页(P32-35,52)【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类型;保护成效评估【作者】喻勋林;周先雁;蔡磊【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5.94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最佳手段。

截止到2011年底,全球已建立超过13.8万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地,覆盖了全球11%的陆地面积[1-2]。

虽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都在不断增加,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模式,导致保护区体系的低效性明显[3-4]。

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为较少保护甚至未受保护[5],生境的丧失和生境破碎化仍是植物物种退化和植物多样性衰退的重要原因[6]。

大多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不够清晰,亟需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和改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3],开展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野生植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和重要经济植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7]。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评估探析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评估探析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评估探析【摘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其受威胁情况,并探讨了评估方法和相关政策建议。

在概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析了受威胁因素,包括生境破坏、非法采伐等。

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受威胁等级评估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实际应用效果。

在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评估进行了深入探讨,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总结了重要发现。

本文旨在为保护野生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评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概述、受威胁因素、评估方法、案例分析、政策建议、探析、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正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和危险。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濒危野生植物,评估它们的受威胁等级变得至关重要。

从而根据其不同的受威胁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

当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受威胁等级评估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评估方法不够科学、数据不够全面、标准不够统一等。

开展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评估的研究和探索,对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评估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更好地保护我国野生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加深对国家重要生物资源的保护意义和措施的理解,为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保护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面临的威胁和危机,探讨其受威胁等级评估的方法和工具,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保护和促进野生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纳入一级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机制

中国纳入一级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机制

中国纳入一级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机制我国纳入一级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机制1. 介绍我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珍稀的野生植物资源。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濒危的野生植物,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进行一级保护。

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定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指种群数量极少,分布范围极小的野生植物。

它们面临着种群遗传多样性丧失、生境破坏、采挖和非法贸易等威胁,是极为脆弱的生物群体。

3. 一级保护的意义我国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纳入一级保护,意味着对其保护的重视和加强。

一级保护的植物在法律上受到特殊的保护,非法采挖和破坏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一级保护也意味着这些植物将得到更多的科研和保护资源,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原因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生境破坏、非法采挖和非法贸易,以及气候变化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它们种群数量的迅速减少,生存空间的进一步挤压,生长条件的恶化。

5. 保护策略为了更好地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策略。

设立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恢复工作、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等。

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野生植物保护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6. 你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机制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环保爱好者,我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濒危问题非常关注。

我认为,保护野生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的重要一环。

我支持我国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纳入一级保护,这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这些植物保护的认识,推动相关科研和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回顾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深入了解了我国纳入一级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机制。

首先介绍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定义,然后分析了一级保护的意义,接着阐述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的原因和保护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在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许多珍稀植物受到了人类活动的破坏而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植物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以便对这些植物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管理。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全面评估这一名录,并探讨其在保护我国植物多样性中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是由我国政府制定、公布和管理的针对珍稀植物的保护名录。

该名录主要列出了我国境内的濒危植物种类,对濒危程度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

该名录的发布,不仅为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提高了社会大众对保护植物资源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意义和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政府对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承诺。

这一名录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 保护珍稀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资源的丧失将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对这些宝贵资源的保护,保持生态平衡。

2.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濒危植物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具体植物种类的保护,更是对整个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这些珍稀植物蕴含着丰富的基因信息,对保护这些植物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3. 弘扬保护环境的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发布,将珍稀植物保护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引导人们关注并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写手,我个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表示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植物资源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应当受到妥善的保护和管理。

植物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关于物种濒危等级标准之探讨――对IUCN物种濒危等级的思考

关于物种濒危等级标准之探讨――对IUCN物种濒危等级的思考
在选择时间尺度时我们主要考虑中国最近sm年来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在具体评定一种水生野生物种的濒危等级时则考虑了中国最近s年来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对物种濒危的影响如果物种在最近sm年内种群数量与生境面积的下降速率高于过去的种群数量与生境面积下降速率则物种是生态濒危的物种
生物多样性 ! "##$ ,!! (%) : $&$ ’ $("! [ 创刊 )# 周年纪念特刊] !"#$"%&’(")* +,"&-,&
!
!
!
!
!
!
!
关于物种濒危等级标准之探讨 — — —对 "#$% 物种濒危等级的思考
蒋志刚
), "
! 樊恩源
$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北京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 北京 ! )###&# ) $ (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p;’()*+,-. /01 1-23-.1+12 4(15,14 5+,/1+,3 :+1/0,-6,-. /01 "#$% 712 8,4/ $+,/1+,3
" B+@.C DE>3C05F ) , ,G@. H53I<05 $ ) #$%&’&(&) *+ ,**-*./ ,01’$)%) 2345)6/ *+ 73’)$3)% ,8)’9’$. )###&# " :$54$.)!)5 7;)3’)% 73’)$&’+’3 0*66’%%’*$ ,<= >= 01’$4 ,8)’9’$. )###&# $ ?’%1)!/ :3*-*.’34- :$@’!*$6)$&4- A*$’&*!’$. 0)$&)! ,A’$’%&!/ *+ 2.!’3(-&(!) ,8)’9’$. )###$(

国家公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监测目标物种样地信息表、监测报告编写提纲

国家公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监测目标物种样地信息表、监测报告编写提纲

国家公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监测目标物种样地信息表、监测报告编写提纲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生存状况尤为令人关注。

国家公园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肩负着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使命。

对这些植物的监测,是了解其生存状况、制定保护措施的基础。

本研究的背景在于,通过制定“国家公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监测目标物种样地信息表、监测报告编写提纲”,实现对我国国家公园内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有效监测,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任务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监测体系,明确监测目标物种,规范监测流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研究任务包括:确定目标物种,选择合适的样地,制定监测方法,收集与分析数据,评估物种濒危程度,以及提出保护建议。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确定目标物种及样地。

其次,采用样方调查、样线调查等方法进行野外监测,收集目标物种的分布、数量等数据。

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物种的濒危程度。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技术路线包括:目标物种筛选、样地设置、监测方法制定、数据收集与处理、濒危程度评估以及保护建议。

2. 目标物种及样地选择2.1 目标物种选取依据在选择目标物种时,我们综合考虑了植物的稀有性、濒危程度、生态价值和保护现状。

首先,我们聚焦于《中国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的野生植物种类。

其次,对于在国内外具有显著生态、科研、观赏价值的物种给予了特别关注。

此外,还考虑了物种在所在区域的分布特征、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及其生境的特殊性。

通过以上综合评估,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目标物种,以实现对珍稀濒危植物的有效监测和保护。

2.2 样地设置及分布样地的设置遵循科学性、代表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植物的定义及鉴定

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植物的定义及鉴定

中国于1980年12月25日加入了这个公约,并于1981年4月8日对中国正式生效。 在之后对我国各类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逐步加深,成为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 依据之一。
CITES公约中的保护物种多以有较大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的种类为主,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对物种进行重新的评估认定,以确定其保护重要性,最新物种 资料可以在官网查询,查询地址 /eng/app/appendices.php。
有的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或者科 学研究价值,如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对杂交稻产量和品质的提 供有重要研究价值;如黄花梨 木 Ormosia henryi,由于极高的经济 价值,导致野外资源稀缺。许多保护 植物均是国家重要的并且不可替代的 野生种质资源,随意的流出无疑会造 成无形的国有财富的流失。
各层面的保护植物通常都有其对应的参考 名录,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的物种副录( CITES,2012)、《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 ( 于永福,1999) 、 《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 云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 1989) 及《云南省珍 贵树种名录》等。
还有一些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如兰科植物和苏铁科植物。
保护植物在空间尺度上主要分为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次。与之相对应的立法依据 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云南 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等,它们以公约或者行政法规的形式约束了野生植物的采集、销售及 及进出口等个环节,保障这些重要野生植物资源不受人为破坏。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英语: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缩写:CITES)是一个在1963年时由 “国际自然与天然资源保育联盟”(现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缩写IUCN)的各 会员国政府所起草签署,在1975年时正式执行的一份国际协约。这份协约的目的主 要是通过对野生动植物出口与进口限制,确保野生动物与植物的国际交易行为不会 危害到物种本身的延续。由于这份公约是在美国的华盛顿市签署的,因此又常被简 单称呼为华盛顿公约(英文:Washington Convention)。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 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 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姓名:学号:201511540915班级:2015级9班专业:野保摘要:如何客观地确定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优先性, 为自然保护区的晋级和确定管理类型提供科学依据, 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已有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对比、专家咨询、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提出了量化评价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方法。

此评价方法包括了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等量化模型。

同时我们应用此方法对华北暖温带区域的39个自然保护区和东北温带区域的67个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位于华北暖温带区域的河北南大港湿地和辽河源及北京雾灵山, 以及位于东北温带区域的黑龙江镜泊湖、大佳河和翠北湿地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较高, 可推荐优先晋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保护区之间物种及各类群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差异, 确定自然保护区保护优先序列。

此外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在不同自然保护地理区和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别。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健康和重要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些年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其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截至目前, 全球已经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 以期遏制区域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丧失的态势。

如何评价这些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保护优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通过样方数据评估物种多样性的指数方法,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保护价值, 包括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 但是这些指数在较大尺度的研究中却难以应用。

而且多样性并不能作为评价保护价值的唯一标准, 特有性、分类独特性以及生境代表性等均应该成为评价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 录的等级和标准是简单而被广泛接受的全球 受威胁物种的分级标准体系, 该体系为地 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各类物种依据其绝灭危险 程度划分受威胁等级提供一种明晰 、 统一 、 科学客观的技术框架。 • 目前普遍采用 2001 年 IUCN /SSC 重新修订发 布的 《IUCN 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 ( Version 3. 1)》
物种濒危评估体系研究背景
IUCN 国内评估体系
CO N TA N T S
案例
IUCN
建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提供可以统一使用的体系; 通过使用清晰明确的体系标准,更加客观地评估导致 物种濒临灭绝危险的作用因素; 提供一个便于差异极大的物种或类群间进行比较的新 体系; 使受威胁物种名录的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各物种分级的 理由
E. 数量化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标准代码
极危( CR)
濒危( EN)
易危(VU)
当一分类单元面临即将绝灭的机率非常高, 当一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标准,但是其野生种 当一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或濒危标准,但是在未 即符合以下(A - E)的任何一条标准时,该 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机率很高,即符合 来一段时间后,其野生种群面临绝灭的机率较 分类单元即列为极危: 以下标准(A - E)中任何一条标准时,该分类 高,即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标准(A - E)时,该分 单元即列为濒危: 类单元即列为易危:
中国植物保护 我们毕业啦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物种濒危评估体系
成员 李凤、赵芳媛、李萌姣
物种濒危评估体系研究背景
IUCN 国内的等级评估体系
CO N TA N T S
案例
物种濒危评估体系研究背景
世界范围内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Wilson,1988;Dobson,1998; Novacek and Cleland,2012) 。有证据显示, 第六次大灭绝正在到来 (Barnosky et al.,2011 ),需要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在目前资源十分有 限的情况下,我们实施濒危物种保护工程必须有的放矢,这就需要物种濒 危等级评估体系的应用。 据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在189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中,104种物种极危或濒危。(詹长英,2008)
未予评估 (NE)
Extinct (EX) Extinct in the Wild (EW) 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Endangered (EN) Vulnerable (VU) Near Threatened (NT) Least Concern (LC) Data Deficient (DD) Not Evaluated (NE)
B2 占有面积
标准代码
C
极危( CR)
估计种群的成熟个体数少于 250,并且符合 如下任何一条标准: 预计今后 3 年或者一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 间),成熟个体数将持续至少减少 25%,或 者 观察、设想或者推断成熟个体数和种群结构 以如下任何一种形式(a-b)持续衰退:
IUCN红色名录

华盖木起源于1.4亿年前,是木兰科中最 IUCN是在1948年成立的世界性联盟,共 6个 古老的单属种植物之一,由于分布范围 专家委员会,目前的总人数已超过 8500名。 狭窄,且数量稀少而被称为“植物中的 中国1996年首次参加了在蒙特利而召开的世 大熊猫”,为中国特有树种,仅存7株 界保护大会,成为IUCN第75个成员国 大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标准 Criteria
A. 种群大小的降低 Reduction in population size B. 地理范围 Geographic range C. 小种群的大小(衰退)Small Population
Size (w/ decline)
D. 小种群大小(分布范围小) Small
population size (or restricted range)
A1
A2
A3
A4
标准代码 极危( CR) 濒危( EN) B. 符合 B1(分布区)、 B2(占有面积)其中之一或同时符合两者的地理范围:
B1 分布区
易危( VU)
估计一分类单元的分布区少于 100km2, 并且 估计一分类单元的分布区少于 5000km2,并且 估计一分类单元的分布区少于 20,000km2,并且 估计符合以下 a-c 中的任何两条: 估计符合以下条件 a-c 中的任何两条: 估计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两条: a. 严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一个地点。 b. 观察、推断或者设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 续衰退: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 (iv)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v) 成熟个体数。 c. 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iv) 成熟个体数。 估计一分类单元的占有面积少于 10km2,并 且估计符合以下 a-c 中的任何两条: a. 严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一个地点。 b. 观察、推断或者设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 续衰退: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 (iv)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v) 成熟个体数。 c. 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iv) 成熟个体数。 a. 严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 5 个地点。 b. 观察、推断或者设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续 衰退: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 (iv)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v) 成熟个体数。 c. 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iv) 成熟个体数。 估计一分类单元的占有面积少于 500km2, 并且 估计符合以下条件 a-c 中的任何两条: a. 严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 5 个地点。 b. 观察、推断或者设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续 衰退: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 (iv)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v) 成熟个体数。 c. 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iv) 成熟个体数。 a. 严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 10 个地点。 b. 观察、推断或者设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续衰 退: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 (iv)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v) 成熟个体数。 c. 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iv) 成熟个体数。 估计一分类单元的占有面积少于 2000km2,并且 估计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两条: a. 严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 10 个地点。 b. 观察、推断或者设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续衰 退: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 (iv)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v) 成熟个体数。 c. 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iv) 成熟个体数。
A. 种群数以如下任何一种形式减少:
根据(和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料, 根据(和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料,观 根据(和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料,观察、 观察、估计、推断或者猜测,过去 10 年或 察、估计、推断或者猜测,过去 10 年或者三 估计、推断或者猜测,过去 10 年或者三个世代 者三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其减少原 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其减少原因明显 内(取更长的时间),其减少原因明显可逆、可 因明显可逆并可理解而且已经终止,种群数 可逆、可被认识、并已终止,种群数至少减少 被认识、并已终止,种群数至少减少 50%: 至少减少 90%: 70%: (a) 直接观察;(b) 适合该分类单元的丰富度指数;(c) 占有面积、分布区的缩小和/或栖息地质量的衰退;(d) 实际或者潜在的开发水平 (e) 由于引进的外来生物、杂交、疾病、污染、竞争者或者寄生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根据(和特别由于)A1 以下(a)-(e)任何一方 根据(和特别由于)A1 以下(a)-(e)任何方面的 根据(和特别由于)A1 以下(a)-(e)任何方面的资 面的资料,显现出、估计、推测或猜测在过 资料,观察、估计、推断或者猜测,过去 10 料,观察、估计、推断或者猜测,过去 10 年或 去 10 年或者三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 年或者三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其减少 者三个世代内 (取更长的时间,最大值为 100 年) , 其减少或减少因素可能还没停止或被理解 原因可能还未终止或被认识或可逆,种群数至 其减少原因可能还未终止或被认识或可逆,种群 或可逆,该分类单元将至少减少 80%。 少减少 50%. 数至少减少 30%。 根据(和特别由于)A1 以下(b)-(e)任何一方 面的资料,设想或猜测在今后 10 年或者三 个世代内 (取更长的时间, 最大值为 100 年) , 该分类单元将至少减少 80%。 根据(和特别由于)A1 以下(a)-(e)任何一方 面的资料,显现出、估计、推测或猜测在任 何 10 年(包括过去和将来)或者三个世代 内(取更长的时间,最大值为 100 年),其 减少或减少因素还没停止,该分类单元将至 少减少 80%。 根据(和特别由于)A1 以下(b)-(e)任何方面的 资料,推断或者猜测,今后 10 年或者三个世代 内(取更长的时间,最大值为 100 年),种群 数至少减少 50%. 根据(和特别由于)A1 以下(a)-(e)任何方面的 资料,观察、估计、推断或者猜测,包括过去 和将来的任何 10 年或者三个世代内(取更长 的时间,最大值为 100 年),其减少原因可能 还未终止,种群数至少减少 50%. 根据(和特别由于)A1 以下(b)-(e)任何方面的资 料,推断或者猜测,今后 10 年或者三个世代内 (取更长的时间,最大值为 100 年),其减少原因 可能还未终止或被认识或可逆,种群数至少减少 30%。 根据(和特别由于)A1 以下(a)-(e)任何方面的资 料,观察、估计、推断或者猜测,包括过去和将 来任何 10 年或者三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最 大值为 100 年),其减少原因可能还未终止,种 群数至少减少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