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实验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实验

电阻的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了解电阻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实验器材:1. 电源:直流电源供电。
2. 电阻测量仪器:万用表(或电表)。
3. 电阻箱:提供不同阻值的电阻。
4. 电线:用于连接电路。
5. 开关:用于控制电路开关状态。
实验原理: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来得到。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电源与电阻测量仪器和电阻箱依次连接起来。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调整电阻箱:将电阻箱的阻值设定为一个适当的范围,如100Ω。
3. 读取电流值:将电流表测量端和电阻的连接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两个端口,读取电流表上的电流数值。
4. 读取电压值:将电压表测量端分别与电阻的两端相连接,读取电压表上的电压数值。
5. 计算电阻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值。
将电阻值用Ω表示。
实验注意事项:1. 在接线时,确保电路连接牢固,避免接触不良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2. 调整电阻箱时,注意选择合适的阻值范围,避免电流过大或过小。
3. 读取电流和电压时,注意观察仪器的量程范围,并使用相应的量程档位。
4. 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仪器和电路干净、整洁,避免杂质或污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获得电流和电压数值,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阻值。
不同的电阻会有不同的电阻值,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电阻值的大小。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也可以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观察电阻值的变化规律。
实验总结:电阻的测量实验是电学基础实验中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实验的进行,我们对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对于电路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1] 电气工程基础实验教程. 上海:上海电力学院出版社,2006.[2] 罗红主编. 电工电子学实验教程.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工业出版社,2010.。
测量电阻方法

测量电阻方法电阻是电学中的重要参数,它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的度量。
在电路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电阻的数值,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1. 万用表测量法。
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电工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电阻。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首先需要将电路断开,然后将两个测量引线分别连接到电阻的两端,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测量数值稳定,即可读取电阻的数值。
2. 电桥测量法。
电桥是一种精密的测量电阻的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较小的电阻值。
在使用电桥测量电阻时,首先需要将电桥调零,然后将待测电阻接入电桥电路中,调节电桥的平衡,最终可以通过电桥的示数来得到电阻的数值。
3. 伏安法测量法。
伏安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值的方法。
在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首先需要将待测电阻接入电路中,然后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数值,最终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电阻的数值。
4. 数字电桥测量法。
数字电桥是一种集成了数字显示和自动计算功能的电桥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电阻并直接显示结果。
在使用数字电桥测量电阻时,只需要将待测电阻接入电桥电路中,调节电桥的平衡,仪器会自动显示电阻的数值。
5. 示波器测量法。
示波器是一种用来观察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它也可以用来测量电阻。
在使用示波器测量电阻时,可以将待测电阻接入电路中,通过观察电压波形的变化来间接得到电阻的数值。
总结。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来进行电阻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的基础,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也是难点。
它渗透在电学实验的各个环节中,如测未知电阻、测电阻率、测各种电表内阻等。
本质上都是伏安法测电阻在不同情景下的具体应用。
主要涉及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以及实物连线等。
[例1]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A .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10 Ω左右B .电压表V 1,量程6 V ,内阻约2 k ΩC .电压表V 2,量程15 V ,内阻约10 k ΩD .电流表A 1,量程0.6 A ,内阻约0.2 ΩE .电流表A 2,量程3 A ,内阻约0.02 ΩF .电源:电动势E =12 VG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 Ω,最大电流为2 AH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50 Ω,最大电流为0.2 AI .导线、开关若干(1)为了较精确测量电阻阻值,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且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
除A 、F 、I 以外,还要在上述器材中选出该实验所用器材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2)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解析] (1)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根据题意电压表选B 。
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电流最大值I =U R =610A =0.6 A ,故电流表选D ,滑动变阻器选阻值较小的G 。
(2)因待测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应用外接法,又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图所示。
[答案] (1)BDG (2)见解析图二、伏伏法测电阻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可作电流表使用,在缺少合适的电流表的情况下,常用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使用,这是设计电路中的高频考点。
[例2] 用以下器材可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
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600 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6 V ,内阻可忽略不计;电压表V 1,量程为0~500 mV ,内阻r 1=1 000 Ω;电压表V 2,量程为0~6 V ,内阻r 2约为10 k Ω;电流表A ,量程为0~0.6 A ,内阻r 3约为1 Ω;定值电阻R 0,R 0=60 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150 Ω;单刀单掷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初中测电阻的六种方法

初中测电阻的六种方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内容之一。
电阻是电路中对电流产生阻碍的元件,通常用欧姆(Ω)作为单位表示。
以下是测电阻的六种方法:1.伏安法:伏安法是最常用的测电阻的方法之一。
原理是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来确定电阻值。
在直流电路中,通过欧姆定律可以得到电阻的数值,即R = 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通过改变电阻和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便可以确定电阻的具体值。
2.桥式法:桥式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精度较高的测电阻方法。
这种方法根据电桥平衡条件进行测量,原理是通过调节一个或多个可变电阻,使电桥平衡,即无电流通过电桥。
可通过改变电桥的各个元件的值,来测量电阻的值。
3.走线法:走线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电阻方法。
原理是通过将待测电阻连接到一个由导线组成的测量线路中,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确定电阻的值。
电流可以通过电源连接到线路上,通过电压表或示波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从而测量电阻。
4.万用表法:万用表法是一种常见的测电阻方法。
原理是将万用表的正负电极分别连接到电阻的两端,读取表盘上的数值,即可得到电阻的数值。
万用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多功能,可以测量不同范围的电阻值。
5.滑线法:滑线法是一种用于测量滑动变阻器(如电位器)电阻值的方法。
原理是将滑动变阻器连接到一个电路中,通过滑动板调节电阻值,并通过外部电阻、电压表或者示波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从而得到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6.串联法和并联法:串联法和并联法是测量电阻的两种常见方法。
串联法是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数值,从而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并联法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数值,再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这两种方法常常用于粗略估算电阻值或检验电阻值的范围。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测量场合。
通过合理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准确测量电阻值,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有效应用。
电学实验:电阻的测量

D、电压表(0—3V,内 阻3KΩ)
E、 电压表(0—15V,内 阻15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2000⑴ 上述器材中应选用 A C D F H
(填各器材字母代号)
⑵ 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 外 接法
⑶ 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能在0—0.5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 求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电阻Rx的电路图
V
A
R
教学小结:
1、测量电路的选择 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大内小外” “安内伏
外” 2、供电电路的选择
限流接法一般没有特殊要求,操作简单,能耗小。 必须用分压电路的三种情况。 3、实验器材的选择 电源、电压表及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方法。 4、实物连接注意的事项
(1)已知电阻与理想电表并联替代电流表(如图1所示) (2)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替代电流表(如图2所示)
2. 无电压表。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可知,无电 压表时只要找到能够等效替代电压表的其他器材即可, 比如:
(1)已知电阻与理想电流表串联替代电压表(如图4所示);
(2)无电压表时的等效替代法(如图5所示)。
3、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 ⑴ 比较法
①条件:已给出R的估计阻值 ②选择方法:
电流表的内接法
R A
V
电流表的外接法
R A
V
> 当 RA<<R 即
R RA
RV 时用 内接法 R
当 Rv>>R 即
RV > R 时用 外接法
R
RA
结论:大电阻用内接法,小电阻用外接法
⑵ 试触法 ①条件:未给出R的估计阻值
②选择方法:将电压表分别接a、b两点, 看哪个电表变化示数显著。
电学实验专题(二)电阻的测量

AV RA V R电学实验专题(二)电阻的测量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性好,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操作方便.实验电路----可分为两部分: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一、测量电路两种方法(内、外接法) 记忆决调 “内”字里面有一个“大”字类型电路图R 测与R 真比较条件计算比较:知R v R A 及R x 大致值时内R 测=IU U A R +=R X +R A > R XA v x R R R >>≈适于测大电阻R x >v A R R外R 测=vx v x R v R R R R I I U +=+<R x v A x R R R <<≈适于测小电阻R X <v A R R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 有三种方法①直接比较法:R x 与 R v 、R A 粗略比较:当R x >>R A 时用内接法,当R x <<R v 时用外接法.②临界值计算法(计算比较法): R x 与vA R R (为临界值)比较: 当X A V R R R ≈时内、外接法均可.当X A V R R R >,(即R x 为大电阻) 时用内接法;当V X X A R R R R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当X A V R R R <(即R x 为小电阻) 时用外接法;当VXXARR R R <时,用电流表外接法;③测试判断法(实验判断法):当R x ,R A ,R v 大约值都不清楚时用此法.“谁变化大,电阻就与谁近” 如图所示,将单刀双掷开关S 分别接触a 点和b 点,与a 接时(I 1;u 1) ;与b 接时(I 2;u 2) 若I 有较大变化(即121121I I -I u u -u <)说明v 有较大电流通过(分流影响较大),采用内接法若u 有较大变化(即121121I I -I u u -u >)说明A 有较强的分压作用(分压影响较大),采用外接法说明: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电路中,由于电阻丝电阻较小,所以实验室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通常只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对R 来说)二、供电电路( 限流式、调压式 ) 电路由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组合以减小误差,调整处理数据两方便电路图电压变化范围电流变化范围优势选择方法限流E R R R 滑+x ~E 滑R R E +x ~xR E 电路简单 附加功耗小 R x 比较小、R 滑 比较大,R 滑全>n 倍的R x 通电前调到最大调压0~E0~xR E 电压变化范围大要求电压连续可调 并从0开始变化 R x 比较大、R 滑 比较小 R 滑全>R x /2 通电前调到最小以“供电电路”来控制“测量电路”:采用“以小控大、以大控小”的原则R 滑唯一:比较R 滑与R x ⇒确定控制电路R x <R 滑<10 R x⇒限流方式⇒〈〈x 10R R R X滑分压接法R 滑≈R x 两种均可,从节能角度选限流 R 滑不唯一:实难要求⇒确定控制电路⇒R 滑 实验要求:①负载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大。
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一、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用于测量未知电阻、电阻率和电表内阻等。
在实验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并正确连线。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需要测量一个约为10Ω的电阻,可以选择电压表V1量程为6V,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2Ω,和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最大电流为2A。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需要测量多组数据,且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
二、伏伏法测电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在缺少合适的电流表时使用。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代替电流表。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需要测量一个约为600Ω的电阻,可以选择电压表V1量程为~500mV,内阻r1=1 000Ω,电压表V2量程为~6V,内阻r2约为10kΩ,和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r3约为1Ω。
此外,还需要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R,以及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和若干导线。
在测量中,需要保证两只电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并能测量多组数据。
的并联电路使用。
所以选择的电表是A12)实验原理图如下图所示:3)根据安安法测电阻的公式,可得到测量R x的表达式为:RxU1R+r1I2r2I1I2R本文介绍了两种电路测量方法,一种是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另一种是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
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时,采用外接法,改装的电压表电压量程为2.6 V,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
为了保证电表读数不得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电表应选择A、B。
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时,先不连接变阻箱或将变阻箱阻值调为零,使电流表或电压表的读数调至满偏,然后再串联或并联上电阻箱,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表示数为满偏刻度的一半,则认为电阻箱的阻值与待测的电流表或电压表电阻相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对于测量电流表内阻:1.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零;2.闭合S,调节R,使电流表达到满偏;3.保持R不变,调节R,使电流表示数为满偏刻度的一半;4.由上得到电流表内阻RA=R。
几种测电阻的方法

几种常用的测电阻方法 玉山一中物理组 黄小燕物理高考试题中,实验部分一直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而高中电学实验占整个实验中比重相当大,其中电阻的测量是重点,因此对电阻测量方法了解和掌握很有必要。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测电阻的方法: 一:伏安法测电阻(一)原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R=U/I (二)内、外接法的比较与选择伏安法测电阻有a 、b 两种接法,如图,a 叫(安培计)外接法,b 叫(安培计)内接法。
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内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
如果被测电阻阻值为R x ,伏特表和安培表的内阻分别为R V 、R A ,若x V A R R R <,则采用外接法。
若x V A R R R >,则采用内接法。
如果无法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利用试触法: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 点,而将右端第一次接b 点,第二次接c 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若电流表示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
(这里所说的变化大,是指相对变化,即ΔI /I 和ΔU/U )。
二:半偏法:1.对阻值过小的电流计采用半偏法测量 实验电路图如右具体步骤:①先将R 的阻值调到最大,合上S 1,调节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转到满刻度。
②合上S 2,调节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③记下R ′的阻值,则R g 等于R ′。
注意:为使接上电阻箱后总电流几乎不变,要求R>>R g ,成为整个电路电阻的主要部分,使R ′的接入仅使电阻发生微小变化。
系统误差为R 测<R 真。
2.对于阻值过大的电压表可以采用半偏法测内阻 实验电路图如右VA a bc主要步骤为: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②把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滑至最右端,将电阻箱电阻调到零,闭合电键S ,调节R ,使电压表指针满偏;③调节R 0,使电压表指针半偏,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 ′,则R V 等于R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实验:电阻的测量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掌握伏安测电阻的原理,理解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适用条件和误差原因。
学会正确的选择测量电路和电表量程及变阻器。
能正确地连接实物图。
【学习重点】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误差分析。
【研究探索】
1.用伏安法测电阻,当被测电阻的阻值不能估计时可采用试接的办法,如图所示,让电压表一端接在电路上的a 点,另一端先后接到b 点、c 点,注意观察两个电表的示数。
若安培表示数有显著变化,则待测电阻跟_______表的内阻可比拟,电
压表应接在a_____两点。
若电压表的示数有显著变化,则待测电阻
跟_____表的内阻可比拟,电压表应接在a______两点。
答案:电压;c ;安培;b 。
2.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电压表的内阻约为
20k 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Ω,选择能够尽量减小误
差的电路图接线进行实验,读得的各组数据用实心圆点
标于图上,如图所示:
(1)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I -U 图线,由此求得该
电阻的阻值R x =_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画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
答案:2.4×103Ω;电流表内接法,变阻器用分压式或限流式。
3.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组同样的器材实物
图,用来测量待测量电阻R 的阻值,每组器
材中包括:电池,电键,变阻器,电压表,电
流表,待测电阻R ,若干导线。
⑴如果待测电阻R 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不
是小很多,但R 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很
多,试在图甲中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如果
待测电阻R 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不是大很
多,但R 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很多,试
在图乙中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
A V a b c 0 0.5 1.0 1.5 I /mA 1.0 2.0
3.0 U /V (甲) V
⑵如果已知上述电压表的内阻R V 和电流表的
内阻R A ,对图甲和图乙中连成的测量电路,
分别写出计算待测电阻的公式(用测得的量和
给出的电表内阻来表示)。
答案:(1)甲图用内接法,乙图用外接法,变
阻器用分压器;(2)甲图:R=(V-IR A )/I ;乙图:R=V/(I-V/R V )。
【巩固提高】
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导线
长约0.8m ,直径小于1mm ,电阻在5Ω左右。
实验步骤如下:
(1)用米尺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测三次,求出平均值L 。
在金属导线三个不同的位置上用________________测量直径,求出平均值d 。
(2)用伏安法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R 。
试
把下面图中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R 的
合适的线路。
图中安培表的量程为0.6A ,
内阻接近1Ω;电压表的量程为3V ,内
阻为几千欧;电源的电动势为6V ;变阻
器的阻值为0~20Ω。
在闭合电键前,变
阻器的滑动触点应处于正确位置。
(3)用上面测得的金属导线长度L 、直径d
和电阻R ,可根据电阻率表达式ρ=_________算出所测金属的电阻率。
答案:(1)螺旋测微器;(2)安培表外接法,变阻器限流式或分压式;(3)πd 2R/4L 。
5.如图所示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
的实验所需器材的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
⑴待测电阻Rx (约100Ω)
⑵直流电流表(量程0~10mA ,内阻50Ω)
⑶直流电压表(量程0~3V ,内阻5k Ω)
⑷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V ,内阻不计)
⑸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
电流1A )
⑹电键1个,导线若干条。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
答案:外接法,分压式。
(乙) V
6.“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AC)
A.用米尺测量出金属丝的全长三次,算出其平均值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线路,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7.如图所示,P是一根表面均匀地镀有很薄的发热电阻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L为50cm 左右,直径D为10cm左右),镀膜材料的电阻率ρ已知,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N。
现给米尺、电压表V、电流表A,电源E、滑动变阻器R、电键S和若干导线。
请设计一个测定膜层厚度d的实验方案。
M P
⑴实验中应测定的物理量是。
⑵在虚线框内用仪器相应的符号画出测量电路图。
⑶计算膜层厚度的公式是。
答案:(1)L、D、U、I。
(2)电流表内、外接均可,变阻器限流、分
压式均可。
(3)LρI/πDU。
8.有一只电压表量程已知,内阻为R V,另有一电池(电动势未知,但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内阻可忽略)。
请用这只电压表和电池,再用一个电键和一些连接用的导线,设计测量某一高值电阻R x的实验方法。
(已知R x的值与R V相差不大)
⑴画出电路图。
⑵简要写出测量步骤和需记录的数据,导出高值电阻R x的计算式。
答案:先用一只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上,测出U1,即为E,再将电压表与R x串联,记下电压表示数U2,则E=U2+U2R x/R V;解得R x=(U1-U2)R V/U2。
9.某同学用以下器材测量电阻:①电流计,②电
阻箱,③单刀双掷电键(这种电键在掷刀a倒向b
时ab接通,倒向c时ac接通,④待测电阻,⑤电
源,⑥限流电阻,如图所示。
实验方法是利用单刀
双掷电键分别将电阻箱和待测电阻接入电路,用电
阻箱替代待测电阻的方法来测定待测电阻的阻值。
(1)在图中完成电路的连接(其中有二条导线已连接
好)。
(2)本实验中电键应先接通的是含有_______
(填待测电阻或电阻箱)的电路。
用电键变换电路,调节电阻箱时,应使两次测量的
________大小相同,这时待测电阻的阻值可以从______上读出。
答案:待测电阻,电流表示数,电阻箱。
10.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未知电阻R x 的值,图中电源电动势未知,电源内阻与电流表的内阻均可忽略不计,R 为电阻箱。
(1)若要测得R x 的值,R 至少需要取____个不同的数值。
(2)若电流表每个分度表示的电流值未知,但指针偏转角度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则在用此电路测量R x 时,R 至少需要取______个不同的数值。
(3)若电源内阻不可忽略,能否应用此电路测量R x ?答:___________。
答案:2;2;不能。
【自由发展】
11.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 x 的阻
值(900—1000Ω):电源E ,具有一定内
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 1,量程
为1.5V ,内阻r 1=750Ω;电压表V 2,量
程为5V ,内阻r 2=2500Ω;滑线变阻器R ,
最大阻值约为100Ω;单刀单掷开关K ,
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
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 x 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关的英文字母标注)。
(2)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将所给的实物图画出连线。
(3)若电压表V 1的读数用U 1表示,电压表V 2的读数为U 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 x 的公式R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U 2/U 1-1)r 1。
A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