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袖结构原理与设计练习
合集下载
07袖子结构F

一片合体袖
二 两片合体袖
在从平面到立 体的造型原理上, 断缝比收省更能达 到理想造型效果。 因此,通过肘省转 移而得到的两片袖 结构比一片袖造型 更加丰满美观。
两片袖结构设计时注意以下细节:
1、袖山为较贴体风格,袖山高设计成前后袖窿平均 深度的5/6, 袖身为弯身型,即袖身往前偏。先设 计好成型袖,再设计前后袖缝偏量。由于袖缝露在 外面不美观,最好能把它藏在腋下,所以小袖借量 给大袖,这就是大小袖的互补。一般偏量0~5, 常用前袖缝偏量在2.5~3.3cm之间,根据面料风格 及熨烫性能而异,归拔性能好的面料,偏量可大些, 反之则小些。 2、后袖缝偏量一般从上面1.5cm逐渐过渡到袖叉处消 失。由于前后袖缝偏量都不大,反射前后大小袖片 上的前后袖缝长度差异也不大,制作袖子时稍作拉 伸或归拢处理即可。 3、以中等厚度面料为例,袖山吃势控制在2~3.5cm。 并画出对位记号。
一 袖子的分类 袖子可分成两大类: 无袖 有袖:短袖 中袖、中长袖 长袖:宽松袖、合体袖、连身袖
二 袖窿的设计原理
袖窿的形状设计来源于人体腋窝的 截面形状。腋窝呈蛋形。要把人体腋窝 的立体形状转化为平面袖窿,一种方法 是确定前胸宽和后背宽,文化式原型的 前胸宽计算公式为B/8+7.4cm,后背宽 为B/8+6.2cm,窿门宽为B/4-7.6cm;另一 种方法是确定前后冲肩量。
为避免形成袖肥过大,所以选择的袖山高也相应增 大。一般情况下,套装类外衣,袖山高d取13~14cm。
宽松茄克类d取13.5~15cm。大衣类外衣,d取 15~17cm。
二、插肩袖的基本制图
作图过程
①首先将前后衣片的袖窿深开大5cm,胸围也各向外加放2cm, 修顺袖窿曲线。 ②将原型衣片的肩端点抬高1cm,与侧颈点相连,并延长2cm, 以补足肩部容量。 ③完成45°夹角,得到袖山线,在袖山线上取袖山高14cm。袖 山高由原型纸样的肩端点开始测量。 ④在衣身上设计出插肩袖弧线的形状,此线可根据款式变化任 意设计。 ⑤设计出插肩袖的袖宽,如图所示,使两段弧线的长度相等。 ⑥由原型纸样的肩端点测量出袖长,并且设计出前袖口大=袖 口尺寸-1cm,后袖口大=袖口尺寸+1cm,完成插肩袖结构设计。 应该注意的问题是:①无论插肩袖结构造型线怎样变化,结构 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不变。②前后袖片的袖山高要保持一致。 ③插肩袖衣片袖窿弧线的长度要与袖子袖山弧线的长度保持一 致。
女装结构设计---衣袖结构设计

第二节 袖基型部位分析
一、基本袖山高的意义
袖山结构设计
1、袖山设计要素 袖山越高,美观合体性越好,运动舒适 性越差。 袖山越低,美观合体性越差,运动舒适 性越好。 2、袖山—袖窿弧线结构关系 袖山弧线≥袖窿弧线, 袖山弧线≥袖窿弧线=吃势
袖造型
流行趋势:吃势相对较小≤2。
二、袖山设计
1、袖山高和袖肥
第一节 结构种类
第一节
一、衣袖的结构分类
衣袖的种类
(1)以袖子的装接工艺分类:装袖、连袖、插肩袖。
装 袖
连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插肩袖
(2)以袖子的袖窿与袖山的配合关系分类:直袖、泡泡袖、 蝙蝠袖等。
(3)以袖子袖口的变化分类:灯笼袖、喇叭袖、马蹄袖等。
(4)以袖长的变化分类:无袖、盖袖、短袖、五分袖、 七分袖、腕上袖、长袖等。
长袖式一片袖
2.短袖式一片袖
• 袖长依据款式而确 定。 • 袖口的大小依据人 体同部位的手臂的 围度加上放松量而 设计,但也要考虑 袖口处的造型。 • 袖口线可以设计成 直线,但缝合袖缝 后袖口线有凹陷, 按结构的平衡,袖 口线应为曲线,见 图。
二、平袖变化袖型
1.宽松袖 例1 袖山抽褶袖。
例2 袖口抽褶袖
第四节 圆袖结构设计
(一)合体一片袖 (二)两片西装袖
一、合体一片袖制图
合体一片袖制图分析
• (1)袖山高设计:合体袖的袖山高要比袖基型的 高2~3cm。袖基型的袖山高为,合体袖的袖山高 为。袖长和袖山凸量也要相应增加。 • (2)袖山斜线前AH、后AH可不减或略加调节数, 保证袖山吃量在1~2cm。 • (3)袖口前偏量设计:直身袖0~1cm;较直身袖 1~2cm;女装弯身袖2~3cm;男装弯身袖3~4cm。 • (4)袖口大小设计:合体袖的袖口偏小,采用定 寸24cm(一半为12cm)。后袖口大于前袖口 2cm,即借量为1cm。另外后袖缝延长1cm,使 其与袖口垂直。
两片袖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优选文档

理解两片袖的结构设计原理;
掌握制图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片袖的结构设计原理、 制u教学设计思路:提出问题,各个击破,逐层深入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u教学方法:提问(问题解决型)+引导(启发型)= 问题驱动法+图解教学法 u教学互动:检验、复习巩固、扩展
问从题一:片袖到两片袖
两片袖的侧缝线外露——影响美观 如何解决?
大小袖的设计原理
借袖的原因 方法
思考两问片题袖:的大小袖
两片袖大小袖的接缝一样长吗? 如果不一样长,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思考问题: 如何解决?
袖筒的旋转原理
手臂的形态——扣势 袖筒的内旋
旋转量的产生
袖筒的旋转量
二、两片袖的制图方法
(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
建议人台展示
板书、示范
(五)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2分钟) 讲授新课(28分钟) 课堂小结(5分钟) 拓展与实践(10分钟)
两片袖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
主要内容
从一片袖到两片袖的结构设计方法 大小袖片的设计原理 袖筒的旋转原理
教学目的
理解两片袖的结构设计原理 掌握两片袖的制图方法
课程回顾(导入)
一片袖
思考:
一片袖是否贴
体? NO
为什么? 前势 弯势 扣势
如何解决?
一、两片袖的结构设计原理
从一片袖到两片袖 两片袖的基本型——前势、弯势
从一片袖到两片袖 原型袖——两片袖——大小袖
二、两片袖的制图方法
从一片袖到两片袖 互动:请学生到黑板上完成原型袖的画法
拓展训练 在10分钟内完成任一款衣身结构的配袖
小结
a. 两片袖的结构设计原理 b. 制图方法 c. 下节课内容:
掌握制图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片袖的结构设计原理、 制u教学设计思路:提出问题,各个击破,逐层深入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u教学方法:提问(问题解决型)+引导(启发型)= 问题驱动法+图解教学法 u教学互动:检验、复习巩固、扩展
问从题一:片袖到两片袖
两片袖的侧缝线外露——影响美观 如何解决?
大小袖的设计原理
借袖的原因 方法
思考两问片题袖:的大小袖
两片袖大小袖的接缝一样长吗? 如果不一样长,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思考问题: 如何解决?
袖筒的旋转原理
手臂的形态——扣势 袖筒的内旋
旋转量的产生
袖筒的旋转量
二、两片袖的制图方法
(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
建议人台展示
板书、示范
(五)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2分钟) 讲授新课(28分钟) 课堂小结(5分钟) 拓展与实践(10分钟)
两片袖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
主要内容
从一片袖到两片袖的结构设计方法 大小袖片的设计原理 袖筒的旋转原理
教学目的
理解两片袖的结构设计原理 掌握两片袖的制图方法
课程回顾(导入)
一片袖
思考:
一片袖是否贴
体? NO
为什么? 前势 弯势 扣势
如何解决?
一、两片袖的结构设计原理
从一片袖到两片袖 两片袖的基本型——前势、弯势
从一片袖到两片袖 原型袖——两片袖——大小袖
二、两片袖的制图方法
从一片袖到两片袖 互动:请学生到黑板上完成原型袖的画法
拓展训练 在10分钟内完成任一款衣身结构的配袖
小结
a. 两片袖的结构设计原理 b. 制图方法 c. 下节课内容:
衣袖结构设计

第二节 袖山结构设计
袖山是衣袖造型的主要部位,结构种类按宽松程度分为宽松型、 较宽松型、较贴体型、贴体型、极贴体型五种。袖山结构设计包括袖 窿部位结构和袖山部位结构的设计,因为两者是相配伍的,所以风格 必须一致。
一、袖窿部位结构
袖窿部位是为装袖山而设计的部位,风格变化,袖窿结构也不同。 标准的人体腋围=0.41B*=34.4CM,臂根围=0.34B * =28.6CM。下图是 不同风格结构的袖窿。
4.帖体风格袖窿
袖窿深应取3/5前腰节长,约为0.2B+3+(2~3) cm。前肩冲肩量取2.5~3cm。 后肩冲肩量约取2~2.5cm。前袖窿底部凹量取2.5 ~3cm。后袖窿底部凹量取3 ~ 3.5cm。 放松量为B=(B*+内衣厚度)+0~10CM 。肩宽为S=0.25B+16~17CM。
二、袖山部位结构
第七章 衣袖结构
第一节 衣袖结构种类和设计要素 第二节 袖山结构设计 第三节 袖身结构设 计第四节 圆袖变化结构 第五节 连袖、分割袖结构
第一节 衣袖结构种类和设计要素
一、结构种类
①.按衣袖的长短分为六类:
无袖 盖肩袖 0.1h-(6 ~ 8)cm 短袖 0.1h+(2~4)cm 中袖 0.15h+8cm 长中袖 0.2h+(6 ~8)cm 长袖 0.3h+(8 ~ 9)cm
①袖身结构与人体手臂的关系
人体手臂的形态是向前微倾斜的,肩 端点(SP点)向下作垂线:手腕中心与垂线 水平距离为4.99CM,垂线与手臂中心的 夹角为6.18°。手臂肘部中心垂线与手腕 中心为12.14°。因此符合人体手臂形态 的袖身是前倾的。袖中心线的交点向袖口 做一偏量,称为袖口偏量。直身袖的袖口 偏量为0~1CM,较直身袖的袖口偏量为 1~2CM,女装弯身袖的袖口偏量为 2~3CM,男装弯身袖的袖口偏量为 3~4CM。如图:
七 袖子结构设计

11≤X≤13为合体袖选择的取值范围, 常用于男、女西服、大衣等一类上装的袖子。
• 例2 合体一片袖
二、两片袖结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
原型演变的两片袖结构
两片袖的借量并不是固定的,可依据款式作调整 前借量常取4、3、2.5、2;后借量常取0、1、2、2.5、3 大小袖片的后袖侧缝在袖口下端需重叠, 重叠量是开衩的长度三粒扣开衩是9㎝,两粒扣开衩长是8 ㎝
二、袖山弧线
• 袖窿弧线与袖山弧线的关系十分密切,袖山弧线的长度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袖窿弧线的周长。舒适而又美观的衣袖, 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应是十分“吻合”的。此处 “吻合” 的含义,并非要求袖窿弧线和袖山弧线二者在数量上绝对 相等,由于纺织材料的可塑性,允许二者有一定的差值。 这一差值在服装工艺中称作“缩缝量”,也叫“吃势”。 • 袖山结构通过缩缝处理,与袖窿相互缝合,可形成圆润、 饱满、自然的袖山形态
袖子结构设计
袖子结构设计
第一节 袖子的种类
一、按袖子的裁片数量分类
二、按袖子的长度分类
三、按袖子的装接方式分类
四、按袖子的外造型分类
第二节 袖子结构设计原理
一、袖山高
基本袖山高:人体手臂自然下垂状态下,上肢外侧长减去上肢内侧长。 基本袖山高公式= AH/3
1 袖山与袖肥
AB :袖山高 AC:后袖山长 AD:前袖山长 CD:袖肥 AE:袖长
?例2合体一片袖二两片袖结构设计原型演变的两片袖结构两片袖的借量并不是固定的可依据款式作调整前借量常取43252后借量常取012253大小袖片的后袖侧缝在袖口下端需重叠重叠量是开衩的长度三粒扣开衩是9两粒扣开衩长是8三短袖结构设计例1普通短袖例3半截袖例2月牙袖例4河蚌袖花瓣袖1灯笼袖第四节变化袖结构设计2泡泡袖3气球袖4羊腿袖5喇叭袖6褶裥袖第五节插肩袖结构设计一插肩袖的形成原理二插肩袖各部位线条名称三插肩袖的基本结构四插肩袖的袖山高与袖宽的关系插肩袖的袖山高一般在13145大衣类在1517
• 例2 合体一片袖
二、两片袖结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
原型演变的两片袖结构
两片袖的借量并不是固定的,可依据款式作调整 前借量常取4、3、2.5、2;后借量常取0、1、2、2.5、3 大小袖片的后袖侧缝在袖口下端需重叠, 重叠量是开衩的长度三粒扣开衩是9㎝,两粒扣开衩长是8 ㎝
二、袖山弧线
• 袖窿弧线与袖山弧线的关系十分密切,袖山弧线的长度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袖窿弧线的周长。舒适而又美观的衣袖, 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应是十分“吻合”的。此处 “吻合” 的含义,并非要求袖窿弧线和袖山弧线二者在数量上绝对 相等,由于纺织材料的可塑性,允许二者有一定的差值。 这一差值在服装工艺中称作“缩缝量”,也叫“吃势”。 • 袖山结构通过缩缝处理,与袖窿相互缝合,可形成圆润、 饱满、自然的袖山形态
袖子结构设计
袖子结构设计
第一节 袖子的种类
一、按袖子的裁片数量分类
二、按袖子的长度分类
三、按袖子的装接方式分类
四、按袖子的外造型分类
第二节 袖子结构设计原理
一、袖山高
基本袖山高:人体手臂自然下垂状态下,上肢外侧长减去上肢内侧长。 基本袖山高公式= AH/3
1 袖山与袖肥
AB :袖山高 AC:后袖山长 AD:前袖山长 CD:袖肥 AE:袖长
?例2合体一片袖二两片袖结构设计原型演变的两片袖结构两片袖的借量并不是固定的可依据款式作调整前借量常取43252后借量常取012253大小袖片的后袖侧缝在袖口下端需重叠重叠量是开衩的长度三粒扣开衩是9两粒扣开衩长是8三短袖结构设计例1普通短袖例3半截袖例2月牙袖例4河蚌袖花瓣袖1灯笼袖第四节变化袖结构设计2泡泡袖3气球袖4羊腿袖5喇叭袖6褶裥袖第五节插肩袖结构设计一插肩袖的形成原理二插肩袖各部位线条名称三插肩袖的基本结构四插肩袖的袖山高与袖宽的关系插肩袖的袖山高一般在13145大衣类在1517
05女衬衣袖子结构

2、后袖缝偏量一般从上面 1.5cm逐渐过渡到袖叉处消 失。由于前后袖缝偏量都不大,反射前后大小袖片 上的前后袖缝长度差异也不大,制作袖子时稍作拉 伸或归拢处理即可。
3、以中等厚度面料为例,袖山吃势控制在 2~3.5cm。 并画出对位记号。
大小袖互补的方法:先在原型纸样上找出 两条公共线,即设计成型袖。然后以公共线 为界,大袖片增加的部分在对应的小袖片上 去掉,从而产生大小袖片。偏量的大小对袖 子的造型、加工有影响。
三、衣袖结构
? 衣袖包括袖窿和袖片两部分 ? 袖片又可以包含袖山和袖身两个部分。 ? (一)衣袖概述 ? 1、基本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变化结构
1、基本结构
? 圆袖 :
? 袖山形状为圆弧形,与袖 窿缝合组装衣袖 。
? 连袖 :
? 将袖山与衣身组合连成一 体形成的衣袖结构
? 分割袖 :
? 在连袖的结构基础上,按 造型将衣身和衣袖重新分 割、组合形成新的衣袖结 构。
前借量大,后借量小,这是因为袖子的前 部尽可能使结构线隐蔽,以取得前片较为完 整的效果。
衬衫袖
袖山较为宽松, 袖中线为直线,袖山高 设计成前后袖窿平均深 度的2/3+0.7cm,袖山 的吃势控制在1.5cm左右。 袖长=56.5,袖口=24
2 变化短袖
3 泡泡袖:根据效果图的泡泡袖风格, 为整个袖山膨松的形状。对袖山进行剪切, 拉开所需要的袖山抽褶量,抽褶量大小根 据款式确定,画顺袖山弧线并放出膨松所
需要的耸起量。
4 喇叭袖:特征为袖口有均匀的波浪。根据喇叭袖 所需波浪量在袖子上添加纵向辅助线,将袖子进行
剪切展开,最后将袖口弧线修顺。
两片袖结构设计时注意以下细节:
1、袖山为较贴体风格,袖山高设计成前后袖窿平均 深度的5/6, 袖身为弯身型,即袖身往前偏。先设 计好成型袖,再设计前后袖缝偏量。由于袖缝露在 外面不美观,最好能把它藏在腋下,所以小袖借量 给大袖,这就是大小袖的互补。一般偏量0 ~5, 常用前袖缝偏量在 2.5~3.3cm之间,根据面料风格 及熨烫性能而异,归拔性能好的面料,偏量可大些, 反之则小些。
3、以中等厚度面料为例,袖山吃势控制在 2~3.5cm。 并画出对位记号。
大小袖互补的方法:先在原型纸样上找出 两条公共线,即设计成型袖。然后以公共线 为界,大袖片增加的部分在对应的小袖片上 去掉,从而产生大小袖片。偏量的大小对袖 子的造型、加工有影响。
三、衣袖结构
? 衣袖包括袖窿和袖片两部分 ? 袖片又可以包含袖山和袖身两个部分。 ? (一)衣袖概述 ? 1、基本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变化结构
1、基本结构
? 圆袖 :
? 袖山形状为圆弧形,与袖 窿缝合组装衣袖 。
? 连袖 :
? 将袖山与衣身组合连成一 体形成的衣袖结构
? 分割袖 :
? 在连袖的结构基础上,按 造型将衣身和衣袖重新分 割、组合形成新的衣袖结 构。
前借量大,后借量小,这是因为袖子的前 部尽可能使结构线隐蔽,以取得前片较为完 整的效果。
衬衫袖
袖山较为宽松, 袖中线为直线,袖山高 设计成前后袖窿平均深 度的2/3+0.7cm,袖山 的吃势控制在1.5cm左右。 袖长=56.5,袖口=24
2 变化短袖
3 泡泡袖:根据效果图的泡泡袖风格, 为整个袖山膨松的形状。对袖山进行剪切, 拉开所需要的袖山抽褶量,抽褶量大小根 据款式确定,画顺袖山弧线并放出膨松所
需要的耸起量。
4 喇叭袖:特征为袖口有均匀的波浪。根据喇叭袖 所需波浪量在袖子上添加纵向辅助线,将袖子进行
剪切展开,最后将袖口弧线修顺。
两片袖结构设计时注意以下细节:
1、袖山为较贴体风格,袖山高设计成前后袖窿平均 深度的5/6, 袖身为弯身型,即袖身往前偏。先设 计好成型袖,再设计前后袖缝偏量。由于袖缝露在 外面不美观,最好能把它藏在腋下,所以小袖借量 给大袖,这就是大小袖的互补。一般偏量0 ~5, 常用前袖缝偏量在 2.5~3.3cm之间,根据面料风格 及熨烫性能而异,归拔性能好的面料,偏量可大些, 反之则小些。
服装结构设计2--衣袖(PPT45页)

3.按袖的片数分:一片袖、两片袖、三片袖
4.按袖的造型分:喇叭袖、灯笼袖、泡泡袖、花瓣 袖、蝙蝠袖
第一节 袖子的结构种类与袖基型
第一节 袖子的结构种类与袖基型
二、袖基型
规格:M AH=42 SL=52
作图步骤 1.作十字线确定袖山高、袖肥 2.完成其他基础线 3.作袖山曲线 4.作袖摆曲线 5.确定袖符合点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二、基本连身袖的结构制图
1.中性插肩袖
插肩袖成型后呈现中间状态,既不十分贴体也不十分宽松,选择基本 袖山高,袖中线平分肩端点直角,袖笼深点位于1/2胸凸量。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2.中性插肩袖结构制图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一、合体一片袖的结构设计
合体一片袖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通过合体一片袖的肘省转移和袖内缝线转化为断线的结构处理,而得到的两片 袖结构造型更加丰满美观。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二、合体两片袖 1.原型法两片袖结构制图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1.比例法两片袖画结构制图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4.蝙蝠袖的结构设计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蝙蝠袖的结构制图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与衣身无分割线的蝙蝠袖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5.拼角型(合体性)连袖 袖裆(拼角)实际上就是
袖肥:圆袖的两端袖山底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袖肥,又叫袖壮。
第二节 袖子的结构分析
2.袖山高、袖肥、袖子贴体程度、袖窿形状的关系 (1)袖山幅度(袖山高)与袖肥
4.按袖的造型分:喇叭袖、灯笼袖、泡泡袖、花瓣 袖、蝙蝠袖
第一节 袖子的结构种类与袖基型
第一节 袖子的结构种类与袖基型
二、袖基型
规格:M AH=42 SL=52
作图步骤 1.作十字线确定袖山高、袖肥 2.完成其他基础线 3.作袖山曲线 4.作袖摆曲线 5.确定袖符合点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二、基本连身袖的结构制图
1.中性插肩袖
插肩袖成型后呈现中间状态,既不十分贴体也不十分宽松,选择基本 袖山高,袖中线平分肩端点直角,袖笼深点位于1/2胸凸量。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2.中性插肩袖结构制图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一、合体一片袖的结构设计
合体一片袖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通过合体一片袖的肘省转移和袖内缝线转化为断线的结构处理,而得到的两片 袖结构造型更加丰满美观。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二、合体两片袖 1.原型法两片袖结构制图
第三节 圆装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1.比例法两片袖画结构制图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4.蝙蝠袖的结构设计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蝙蝠袖的结构制图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与衣身无分割线的蝙蝠袖
第四节 连身袖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5.拼角型(合体性)连袖 袖裆(拼角)实际上就是
袖肥:圆袖的两端袖山底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袖肥,又叫袖壮。
第二节 袖子的结构分析
2.袖山高、袖肥、袖子贴体程度、袖窿形状的关系 (1)袖山幅度(袖山高)与袖肥
3-3.衣袖结构设计

(二)合体袖变化结构制图
合体袖的变化结构一般是综合肘省、分片的 互补关系和袖山容量的结构变化进行的。
三、圆装袖实例分析
作业:
课堂作业:
1)衬衫袖(直身一片袖)
2)弯身一片袖(肘省)
课后作业:
1)弯身两片袖 要求: 1)尺寸:胸围96cm,袖长54cm,AH为46cm, CW为12cm; 2)结构图比例为1:5
(即分割线)、大小袖互补的结构处理,得到更加丰满美观 的两片袖结构造型。
(一)弯身两片袖的形成
(二)两片弯身袖结构制图
二、圆袖变化结构
(一)宽松袖变化结构制图
宽松袖的结构单纯,制作工艺简化,使用的材料多为软 而薄的面料,使宽松袖的装饰特征成为必然。 装饰性设计从考虑功能性结构转向注重形式感和活动方 便相结合,常常利用褶来实现造型设计。
1、宽松袖与自然褶
由于宽松袖具有自由、随意、飘逸的特点,宽松袖 与自然褶的结合是最普遍的,常见的有喇叭袖、泡泡袖 和灯笼袖。
2、宽松袖与规律褶
规律褶大致有两类:塔克(tuck)和普力特(pleat)。 两种褶在纸样的外形上很接近,只是在工艺处理上有区别。 宽松袖一般与pleat褶相结合,主要分布在袖顶部较平 缓的区域内。
衣袖结构设计(三) ——圆袖变化结构
本 章 内 容(Contents)
1 弯身两片袖结构设计2圆袖变化结构来自计3圆袖实例分析
一、弯身两片袖结构设计
所谓合体一片袖是通过袖摆、袖弯的结构处理来实现的。 但是,在从平面到立体的造型原理上,断缝要比省缝更 能达到理想的造型效果。
因此,可以通过合体一片袖肘省的转移和省缝变为断缝
To be continu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袖斜线倾角与袖肥和运动舒适性正比,与袖山高和造型性成反比。 ()
4、考虑到手臂的运动范围,后袖山增加的宽松量比前袖山大。
(
)
5.袖肘线位于袖长的中点。
(
)
6.AH值表示袖窿周长。
(
)
7.袖长不变,袖深与袖缝线的长度可任意变化。
9. 肘部收省的圆装袖,其袖肘省量的大小可以任意确定。
(
)
10、插肩袖窿只是衣身于袖子的分割线,可以放在衣身的任何部位,袖
子和衣身是相互借用的。
(
)
1、袖窿弧长一定的前提下,袖山越高,则袖肥越小,袖子的运动功能性越好。
(
)
12、通长后袖窿深大于前袖窿深。( )
四、简述题
1、试述袖子结构中袖深、袖肥、袖斜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袖子造型的
影响。
2、在原型裁减法中,为什么都以原装袖结构图作为基本图形的?
四、简述题
1.对同一袖窿而言,袖山斜线的长短是相对不变的。如果袖深较浅,则袖
肥就肥,袖型宽松,袖窿腋下余褶较多,这种结构特征符合休闲、运动类
服装的款式设计要求;如果袖深较深,则袖肥就瘦,袖型较窄,袖型外观挺
拔合体美观,这种结构特征符合西服、礼服、职业装等合体类服装的款
式设计要求。
2、无论是原型裁减还是国内较流行的基型裁减法都是以圆装袖结构图
3.简述在衣袖造型设计中,应用袖肘省的意义。
4.一片式圆装袖与二片式圆装袖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五、绘图题
1.利用ET2012创样模块绘制出下面袖子的结构图
(1)、肩泡合体袖
(2)灯笼袖
ET袖子打板基本知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圆装袖,连袖,插肩袖和分割袖,一片袖,两片袖,三片袖 2、袖隆,颈侧点,没有限制 3、大于,1~2cm, 2.5~3.5cm 4、成正比,成反比 5、长度吻合,形状吻合 6、较大, 22°~40° 7、圆袖的顶部,山顶状
7、影响袖山缩缝量的因素( ABCDE )
A、袖窿弧长 B、缝子倒向 C、衣料厚度 D、垫肩厚度 E
袖斜线倾角
8、袖斜线倾角的选择,合体型一般为: (
)
A.0~21° B.5°~15° C.22°~40° D.41°~60°
三、判断题(在下列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
画“×”) 1、袖山越高,袖子越瘦越贴体,腋下合身舒服,越易于运动. ( ) 、当袖山高为零时,空隙减少到最低限度,运动舒适性随袖山高的减小而增加。(
作为推出其他花式衣袖的基本图形这是由于人体手臂形态的特征及曲面
的平面展开理论所决定的。根据曲面的平面展开理论可以知道,如果以
曲面中的圆弧交线作为展形线,则该曲面展开的近似效果为最佳状态,
是最合理的展开图。人体的腋围线正是曲面中的圆弧形交线,因此以之
作为手臂躯干部接触面的展开线,则展开图应为最合理的,也即产生了
圆装袖结构图,这也是其它衣袖款式变化的基础。
3.袖肘省是为满足人体手臂肘关节外凸的需要,在后袖袖肘线附近设置
省缝结构。袖肘省有横向省与纵向省两种形式。其目的利用袖肘省来解
决袖筒部分的合体问题,多在一片及二片式圆装袖的结构设计中应用。 4.一片式原装袖的袖筒部分平直且余量较大,袖口余褶较多;二片式圆装 袖其袖筒部分造型为符合人体手臂的形状。两者袖山造型基本相同,二 片袖袖深高于一片袖袖深。 五、绘图题 1、(1)肩泡合体袖
(2)、灯笼袖
10、袖山顶点贴近落山线的程度,被称为
。
11、袖山缩缝量在整个袖山弧线上进行不等量的分配,当袖窿弧线曲率
越大时,缩缝量分配
。
12、袖窿弧长一定的前提下,袖山越高,则袖肥越
,袖子造型
性。
13、袖子与衣身连成一体的袖子被称为
。
二、选择题
1.必须依靠衣片来制图的衣袖有哪些?(
)
A.衬衫袖
B.插肩袖
C.连肩袖
ET袖子打板基本知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衣袖按结构分 , , ,按袖的片数分有 , ,
。
2、袖型结构设计是以
为依据的,袖隆的开度不能超过 ,
开深的幅度一般
。
3、一般情况下,后袖隆深 前袖隆深,女正常体前后袖隆深差数在
,男正常体前后袖隆深的差数在 之间。
4、袖山高与袖斜线倾角 ,袖肥与袖斜线倾角
。
5、袖隆与袖山结构的吻合包括
D.西服袖 E.蝙蝠袖
2.利用袖原型进行衣袖结构设计时,应注意运用的相关技法。(
)
A.加省法
B.原型法
C.分割法
D.连身法 E.收
放袖口
.衣袖结构设计时,除了用原型法外,还可以根据效果图和哪些数据直接制图。(
)
A.袖型 B.袖窿弧长 C.袖深
D.袖缝线 E.袖口尺寸
4、袖斜线倾角的选择,合体型一般为:
8.纵向,横向,合体
9、两, 多余,手臂
10、袖山伏度(袖山高)
11、越大
12、小、越好
13、连袖
二、选择题
1、 BCE
2、 CDE 3、 ABCDE 4、B 5、AC 6、B
7、ABCDE
8、 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12、√
(
)
A.0~21° B.22°~40°
C.41°~60°
D.5°
~15°
5、袖窿弧线与袖山弧线的吻合包括:(
)
A、形状吻合 B、角度吻合 C、长度吻合 D、宽度吻合
6、中性插肩袖成型后呈现中间状态,既不十分贴体亦不十分宽松,选择
基本袖山高,袖中线与水平线夹角为(
)
A、35°
B、45°
C、19°
D、21°
和
两部分。
6、 合体型连袖一般袖中缝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变化范围 ,在
之间
7、袖山指
,其形状成 ,故称袖山。
8.袖肘省一般有 和
两种不同的形式。采用袖肘省的结构设
计主要是为解决袖筒部分的
问题。
9、当一片袖变化成二片袖时,在袖原型的基础上设计 条分割线,
同时利用分割线把前后
的部分去掉,使袖片不但符合
的形
状,而且更加美观。
4、考虑到手臂的运动范围,后袖山增加的宽松量比前袖山大。
(
)
5.袖肘线位于袖长的中点。
(
)
6.AH值表示袖窿周长。
(
)
7.袖长不变,袖深与袖缝线的长度可任意变化。
9. 肘部收省的圆装袖,其袖肘省量的大小可以任意确定。
(
)
10、插肩袖窿只是衣身于袖子的分割线,可以放在衣身的任何部位,袖
子和衣身是相互借用的。
(
)
1、袖窿弧长一定的前提下,袖山越高,则袖肥越小,袖子的运动功能性越好。
(
)
12、通长后袖窿深大于前袖窿深。( )
四、简述题
1、试述袖子结构中袖深、袖肥、袖斜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袖子造型的
影响。
2、在原型裁减法中,为什么都以原装袖结构图作为基本图形的?
四、简述题
1.对同一袖窿而言,袖山斜线的长短是相对不变的。如果袖深较浅,则袖
肥就肥,袖型宽松,袖窿腋下余褶较多,这种结构特征符合休闲、运动类
服装的款式设计要求;如果袖深较深,则袖肥就瘦,袖型较窄,袖型外观挺
拔合体美观,这种结构特征符合西服、礼服、职业装等合体类服装的款
式设计要求。
2、无论是原型裁减还是国内较流行的基型裁减法都是以圆装袖结构图
3.简述在衣袖造型设计中,应用袖肘省的意义。
4.一片式圆装袖与二片式圆装袖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五、绘图题
1.利用ET2012创样模块绘制出下面袖子的结构图
(1)、肩泡合体袖
(2)灯笼袖
ET袖子打板基本知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圆装袖,连袖,插肩袖和分割袖,一片袖,两片袖,三片袖 2、袖隆,颈侧点,没有限制 3、大于,1~2cm, 2.5~3.5cm 4、成正比,成反比 5、长度吻合,形状吻合 6、较大, 22°~40° 7、圆袖的顶部,山顶状
7、影响袖山缩缝量的因素( ABCDE )
A、袖窿弧长 B、缝子倒向 C、衣料厚度 D、垫肩厚度 E
袖斜线倾角
8、袖斜线倾角的选择,合体型一般为: (
)
A.0~21° B.5°~15° C.22°~40° D.41°~60°
三、判断题(在下列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
画“×”) 1、袖山越高,袖子越瘦越贴体,腋下合身舒服,越易于运动. ( ) 、当袖山高为零时,空隙减少到最低限度,运动舒适性随袖山高的减小而增加。(
作为推出其他花式衣袖的基本图形这是由于人体手臂形态的特征及曲面
的平面展开理论所决定的。根据曲面的平面展开理论可以知道,如果以
曲面中的圆弧交线作为展形线,则该曲面展开的近似效果为最佳状态,
是最合理的展开图。人体的腋围线正是曲面中的圆弧形交线,因此以之
作为手臂躯干部接触面的展开线,则展开图应为最合理的,也即产生了
圆装袖结构图,这也是其它衣袖款式变化的基础。
3.袖肘省是为满足人体手臂肘关节外凸的需要,在后袖袖肘线附近设置
省缝结构。袖肘省有横向省与纵向省两种形式。其目的利用袖肘省来解
决袖筒部分的合体问题,多在一片及二片式圆装袖的结构设计中应用。 4.一片式原装袖的袖筒部分平直且余量较大,袖口余褶较多;二片式圆装 袖其袖筒部分造型为符合人体手臂的形状。两者袖山造型基本相同,二 片袖袖深高于一片袖袖深。 五、绘图题 1、(1)肩泡合体袖
(2)、灯笼袖
10、袖山顶点贴近落山线的程度,被称为
。
11、袖山缩缝量在整个袖山弧线上进行不等量的分配,当袖窿弧线曲率
越大时,缩缝量分配
。
12、袖窿弧长一定的前提下,袖山越高,则袖肥越
,袖子造型
性。
13、袖子与衣身连成一体的袖子被称为
。
二、选择题
1.必须依靠衣片来制图的衣袖有哪些?(
)
A.衬衫袖
B.插肩袖
C.连肩袖
ET袖子打板基本知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衣袖按结构分 , , ,按袖的片数分有 , ,
。
2、袖型结构设计是以
为依据的,袖隆的开度不能超过 ,
开深的幅度一般
。
3、一般情况下,后袖隆深 前袖隆深,女正常体前后袖隆深差数在
,男正常体前后袖隆深的差数在 之间。
4、袖山高与袖斜线倾角 ,袖肥与袖斜线倾角
。
5、袖隆与袖山结构的吻合包括
D.西服袖 E.蝙蝠袖
2.利用袖原型进行衣袖结构设计时,应注意运用的相关技法。(
)
A.加省法
B.原型法
C.分割法
D.连身法 E.收
放袖口
.衣袖结构设计时,除了用原型法外,还可以根据效果图和哪些数据直接制图。(
)
A.袖型 B.袖窿弧长 C.袖深
D.袖缝线 E.袖口尺寸
4、袖斜线倾角的选择,合体型一般为:
8.纵向,横向,合体
9、两, 多余,手臂
10、袖山伏度(袖山高)
11、越大
12、小、越好
13、连袖
二、选择题
1、 BCE
2、 CDE 3、 ABCDE 4、B 5、AC 6、B
7、ABCDE
8、 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12、√
(
)
A.0~21° B.22°~40°
C.41°~60°
D.5°
~15°
5、袖窿弧线与袖山弧线的吻合包括:(
)
A、形状吻合 B、角度吻合 C、长度吻合 D、宽度吻合
6、中性插肩袖成型后呈现中间状态,既不十分贴体亦不十分宽松,选择
基本袖山高,袖中线与水平线夹角为(
)
A、35°
B、45°
C、19°
D、21°
和
两部分。
6、 合体型连袖一般袖中缝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变化范围 ,在
之间
7、袖山指
,其形状成 ,故称袖山。
8.袖肘省一般有 和
两种不同的形式。采用袖肘省的结构设
计主要是为解决袖筒部分的
问题。
9、当一片袖变化成二片袖时,在袖原型的基础上设计 条分割线,
同时利用分割线把前后
的部分去掉,使袖片不但符合
的形
状,而且更加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