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可爱蜗牛
2024年最新小班手工《小蜗牛》教案(5篇

2024年最新小班手工《小蜗牛》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小班手工教材第三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制作小蜗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基本结构,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知道蜗牛的基本结构。
2. 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蜗牛身体的卷曲造型制作。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掌握蜗牛的基本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画笔、蜗牛模型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蜗牛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蜗牛的特征,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PPT展示制作小蜗牛的步骤,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3. 制作过程(15分钟)(1)分发材料,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小蜗牛。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独立完成小蜗牛的制作,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
5. 成果展示(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蜗牛2. 板书内容:(1)蜗牛的特征(2)制作步骤(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小蜗牛。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特征,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其他动物手工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蜗牛身体的卷曲造型制作。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掌握蜗牛的基本结构。
3. 制作过程: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小蜗牛。
一、蜗牛身体卷曲造型制作1. 以蜗牛模型为例,引导幼儿观察蜗牛身体的卷曲形态,让幼儿用手感受蜗牛身体的曲线。
小班教案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蜗牛》

小班教案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蜗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可爱的蜗牛”。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蜗牛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来学习科学知识。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蜗牛的生活习性和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如何关爱小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模型、图片、实物蜗牛、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纸、彩笔、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寻找蜗牛,让幼儿亲身体验发现蜗牛的乐趣。
分组讨论:你们在哪里找到了蜗牛?蜗牛长什么样?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蜗牛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与自然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观察实物蜗牛,记录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指导幼儿完成观察记录表。
4. 手工制作(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蜗牛的手工,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动手制作蜗牛,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蜗牛》2. 板书内容:蜗牛的外形特征蜗牛的生活习性蜗牛与自然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蜗牛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蜗牛。
2. 作业题目:写一写你找到蜗牛的地方答案:幼儿描述自己找到蜗牛的地点,锻炼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其他小动物,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可爱的蜗牛》教案设计

《可爱的蜗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蜗牛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蜗牛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2)学会观察蜗牛的方法。
2、难点(1)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
(2)能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蜗牛特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提前捕捉几只蜗牛,放在透明的饲养盒中。
(2)准备关于蜗牛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制作教学 PPT。
(4)准备放大镜、镊子、记录纸、笔等观察工具。
2、学生准备(1)每人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结果。
(2)提前预习有关蜗牛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蜗牛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蜗牛吗?”“你们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呢?”2、知识讲解(10 分钟)(1)利用 PPT 展示蜗牛的图片,讲解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壳、触角、眼睛、口、足等部分。
(2)介绍蜗牛的生活习性,如喜欢潮湿的环境、昼伏夜出、以植物叶子为食等。
3、观察实验(20 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饲养盒和观察工具。
(2)让学生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等,并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和眼睛。
(3)提醒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要轻声交流,不要惊吓到蜗牛。
4、小组讨论(10 分钟)(1)每个小组讨论自己观察到的蜗牛特征和行为。
(2)记录员将讨论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5、汇报交流(10 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观察结果。
(2)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6、总结归纳(5 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
(2)强调观察和保护自然生物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5 分钟)(1)让学生回家继续观察蜗牛,记录蜗牛的生活习性。
(2)写一篇关于蜗牛的观察日记。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蜗牛爬行比赛,观察哪只蜗牛爬得最快。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可爱的小蜗牛

可愛的小蝸牛可愛的小蝸牛二、活動目標1.認識蝸牛,初步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萌發對事物的探究興趣。
三、活動準備1.有關蝸牛的圖片、VCD、錄影、放大鏡等;3.課前捕捉蝸牛。
四、活動過程1.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師: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幼A:蝸牛的背上有殼,像小房子。
幼B:它的殼是一圈一圈的。
幼C:蝸牛還有兩根細細的腳呢?師:蝸牛頭上的角叫觸角,那蝸牛的眼睛長在哪裡呢?幼A:不知道。
師:就長在觸角上。
師: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呢?它有腳嗎?幼A:蝸牛沒有腳,它身體一動一動的就是在走路。
幼B:蝸牛沒有腳也能走路,它本領真大。
幼C:不是,蝸牛有腳的。
師:你怎麼看見蝸牛有腳的?幼C:反正我看見的。
師:蝸牛到底有沒有腳,讓我們一起去找找,仔細地看一下。
(評析:通過觀察,幼兒發現蝸牛真的有腳,而且是一隻腳,就像鞋底一樣,大家為這驚人的發現而歡呼。
幼兒通過共同探索活動,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2.觀察蝸牛,觀看VCD,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幼:(觀察)蝸牛爬行。
師:剛才你們發現了什麼?蝸牛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什麼?幼A:蝸牛走過的地方有一根白線。
幼B:這白白的東西是什麼?幼C:是小蝸牛的唾沫。
師:這可不是唾液沫,你們看,小蝸牛在爬的時候身體在蠕動,它的腹部就會分泌出這種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線一樣。
幼A:那為什麼要分泌這種白色的東西呢?師:讓小蝸牛自己來告訴你們吧。
(觀看VCD“趣味動物小百科)師:原來蝸牛是靠身體蠕動來爬行的,它分泌這種白色的沾液,是為了讓身體更潤滑,這樣在爬行的時候就不會擦傷皮膚了,而且前進的更快。
3.交流資訊,繼續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在前一次“蝸牛大搜索”活動中,孩子們都產生了一個問題。
師:最近我們怎麼找也找不到蝸牛?幼B:蝸牛是不是都躲起來了。
幼C:蝸牛怎麼老喜歡睡覺,它冬眠了嗎?師:老師也覺的奇怪,蝸牛好像很少,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秘密。
幼A:我爸爸幫我去圖書館查了,蝸牛要冬眠的。
幼B:我媽媽對我說,她在網路上看到的,蝸牛不但要冬眠,還要夏眠。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可爱的蜗牛》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可爱的蜗牛》一、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的基本生活习性与行为特点;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升幼儿对于生命的尊重与关爱;3.增强幼儿对于自然的认知与热爱,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了解蜗牛的基本生活习性;2.观察手中的蜗牛,感受蜗牛的触感与体态;3.制作蜗牛造型的手工,鼓励幼儿动手动脑;4.环保意识的启发,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环节1. 导入新知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关注蜗牛这个很可爱的动物,并初步向幼儿说明蜗牛的基本生活习性,以及蜗牛在自然界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 玩互动游戏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蜗牛,老师为幼儿准备了一只小蜗牛,让幼儿通过手抓蜗牛的方式来感受蜗牛的触感和体态,以此来增进幼儿对于蜗牛的直观印象。
3. 制作蜗牛手工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动手制作自己心仪的蜗牛造型。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回顾蜗牛的特点,并与幼儿探讨蜗牛在自然界中扮演的作用。
4. 总结认知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回顾自己对于蜗牛的认知过程,并带领幼儿思考,自己有什么防止环境污染的方法?四、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幼儿对于蜗牛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于蜗牛的尊重与关爱程度;2.观察幼儿对于手工制作的认知与理解程度,以及动手能力,脑力发展;3.观察幼儿对于环保意识的接受情况,以及是否能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五、教学后记本堂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娃娃抓起,提高幼儿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和热爱,让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少用塑料袋,分类垃圾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每一位宝宝都明白了珍爱生命,从自我做起的道理,也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小班教案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蜗牛》范例

小班教案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蜗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可爱的蜗牛”。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蜗牛的基本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知道蜗牛的运动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蜗牛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蜗牛的身体结构及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蜗牛的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模型、图片、视频、观察盒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蜗牛,让幼儿描述所见到的蜗牛。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幼儿详细介绍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
(2)讲解蜗牛的运动原理,让幼儿了解蜗牛的运动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观察蜗牛模型,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
(2)组织幼儿进行“蜗牛赛跑”游戏,让幼儿体验蜗牛的运动速度。
4. 动手操作(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绘制蜗牛。
(2)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蜗牛手工作品。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绘制和制作的蜗牛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蜗牛》2. 内容:(1)蜗牛的生活习性(2)蜗牛的身体结构(3)蜗牛的运动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蜗牛,绘制一幅蜗牛画。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蜗牛,绘制出具有特点的蜗牛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蜗牛的兴趣浓厚,但在观察和描述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寻找其他有趣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幼儿园小班教案《蜗牛》

幼儿园小班教案《蜗牛》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2.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与爱护意识;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2.蜗牛的颜色、大小、形状、壳的组成结构;3.蜗牛的移动方式、营养来源、天敌等。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与爱护意识;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教师用实物展示或图片演示蜗牛,让幼儿看到蜗牛名字、生活习性、基本特征,引导幼儿感受蜗牛可爱,并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所知道的蜗牛。
活动二: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1.指导幼儿观察蜗牛的身体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并引导幼儿描述其外貌。
2.指导幼儿认识蜗牛的壳的组成结构,并介绍蜗牛如何在壳中生活的习性。
3.引导幼儿了解蜗牛的食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侵害。
4.引导幼儿了解蜗牛是昆虫,也是有生命的小动物,在帮助植物繁殖时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三:观察蜗牛的移动方式和营养来源1.让孩子观察真实的蜗牛,并描述蜗牛的移动方式,引导幼儿体验蜗牛移动时的感觉和习惯。
2.让幼儿了解蜗牛是靠啃食植物来获取营养的,并介绍蜗牛的的食性和食品选择等内容。
活动四:动手制作小蜗牛模型1.给孩子们准备好各种合适的材料,如管理纸、颜色纸、剪刀、胶水等。
2.让幼儿根据蜗牛的形状和特点,自主想象并制作出一个可爱的小蜗牛模型,为真实的蜗牛生活和成长祝福。
活动五:总结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
2.教师精心准备提示卡片,并逐一叫读各个卡片的学习内容。
3.教师在幼儿总结后,再次引导幼儿对小动物的保护和发挥作用的意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贡献一份清澈的心灵。
## 反思教育是人的本质需求,教育旨在推动人的智力、道德、情感、体育等个人多元要素的健康发展。
本节课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与爱护意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十分有效的达到了教育目标。
幼儿园小班蜗牛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小班蜗牛教案优秀7篇幼儿园小班《蜗牛》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正确认识生活种常见的几种颜色,并能根据颜色大胆联想,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会说短句:小蜗牛吃了xxx,变成了x颜色的蜗牛。
3.愿意参与交流,体验故事情节变化的乐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重难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会说短句:小蜗牛吃了xxx,变成了x颜色的蜗牛。
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图片、人手一个瓶子做的小蜗牛。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咦,这是谁呀?二、基本部分1.出示ppt,初步理解故事,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师:咦,小蜗牛变成什么颜色了?他吃了什么变成绿蜗牛了?幼儿根据颜色联想讲述,如绿青菜、绿黄瓜等。
师:真有趣,原来他是一只会变色的蜗牛。
师:小蜗牛继续往前爬呀爬呀。
咦,小蜗牛又变成什么颜色了?他吃了什么变成黄蜗牛了?幼儿根据颜色联想讲述,如黄香蕉、黄梨子等。
师:请你们猜一猜,小蜗牛还会吃什么颜色的好东西呢?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鼓励幼儿学说短句:小蜗牛吃了xxx,变成了x颜色的蜗牛。
2.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情节变化的乐趣。
鼓励幼儿和教师、同伴一起自由讲述故事。
3.游戏"会变色的小蜗牛"。
(1)教师出示贴有小蜗牛图片的瓶子,表演小蜗牛颜色变化的过程。
(2)幼儿自由尝试并讲述,联系完整说短句。
三、结束部分听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小蜗牛爬行的动作结束活动。
附故事:今天天气真好,一只小蜗牛打算出门去散步。
他爬呀爬呀,爬到了一片绿草地。
"哎呀!肚子有点饿了!"它吃了绿绿的小草,变成了一只绿蜗牛。
蜗牛继续向前爬,看到了一个黄梨子。
蜗牛吃了黄梨子,变成了一只黄蜗牛。
蜗牛继续向前爬,看到了一个红草莓,蜗牛吃了红草莓,变成了一只红蜗牛。
这次蜗牛终于吃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可爱蜗牛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蜗牛的观察兴趣和关注生命的情感。
2、使幼儿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初步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区域小组活动,使幼儿逐步养成边做实验边做记录的好习惯,学会相互合作,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
4、通过对蜗牛的认识,练习用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懂得学习翻阅资料获得更多的知识。
重点: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引导幼儿边做实验边做记录。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将场景布置成实验室,放置一些有关蜗牛的照片和图书、放大镜五个、“可爱的蜗牛”字卡、五张桌子、录音机、磁带
2、美工区所需材料:绘画纸、油画棒、橡皮泥、皱纹纸、毛线、胶水、剪刀、有关蜗牛的照片和图书、实物蜗牛
3、拉力实验区所需材料:扣子、雪花片、钥匙、积木、小鱼插片、橡皮、木珠、玩具小汽车、螺丝钉、一枝香烟、透明胶、线、尺子、笔、记录纸、实物蜗牛、白菜叶、餐巾纸
4、本领测试区所需材料:自制小梯子、自制爬杆、自制钢丝绳、
自制斜坡、杯子、钥匙、玩具小汽车、透明胶、线、笔、记录纸、实物蜗牛、白菜叶、餐巾纸
5、“蜗牛吃什么”实验区所需材料:切成小块的油白菜、辣子、萝卜、葱、西红柿、苹果、香蕉、纸、杏干、葡萄干、沙子糖、盐、羊肉、面包渣、实物蜗牛、餐巾纸、盘子若干、笔、记录纸
6、“幸福家园”实验区所需材料:实物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腐土一桶、喷壶、一些树叉、假山、亭子、小树、小池塘、垃圾桶。
活动过程:(整个过程以轻音乐贯穿)
一:以“到蜗牛的世界游玩”引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谈话导入,带领幼儿进入蜗牛的世界。
2、参观蜗牛图片展,引导幼儿提问:“真的蜗牛在哪里?”
3、教师变出一只蜗牛,提问幼儿是否愿意和蜗牛做朋友?
给每位幼儿发一只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说出蜗牛的外形特征,教师做最后小结。
4、引导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猜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5、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集体教育活动
1、让幼儿将各区域的蜗牛送到已建好的蜗牛家里去。
2、小结此次实验活动,并鼓励实验记录做的好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