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径分离卡(螺旋测微器)操作指导书

外径分离卡(螺旋测微器)操作指导书
外径分离卡(螺旋测微器)操作指导书

外徑分離卡(螺旋測微器)操作指導書:

1.目的:

1.1確保產品數據的準確性以及塊規使用方法的規範性。

2.適用範圍:

2.1針對本部門產品零件測量。

3.環境條件:

3.1溫度:20~25℃濕度:70%

4.分厘卡之各部名稱與用途:

4.1.1各部明稱:

4.1.2用途:

主要用途為測量工件外徑長度、厚度、外徑等。「外測分厘卡測

量範圍可從0至1000mm,測量較小尺寸之分厘卡,每隔25mm有一支,測量較大尺寸則每隔100或200mm有一支」。每支分厘卡只能測得其標示範圍內的尺寸。

4.2分厘卡的原理與讀法:

「分厘卡的原理是由螺紋作圓周運動,利用螺紋旋轉時主軸前進或後退所改

變的距離來做量測,可用鋼尺測知的基本概念之應用」(陳長成,2000);「讀法基本分成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看套管上的刻度,例如0~30mm的分厘卡,每5mm有最長的刻度線,每1mm有第二長的刻度線,每mm之間還有畫上較短的刻度線」(許源泉,1993),「第一個步驟是先看出固定襯套是轉到多少mm的地方,第二個步驟是看外套筒上的刻度,共有50條線,每5mm有標上數字」。所以應該輕易的就可看出是那一條線轉到主尺桿的線上,兩者數字合併就是量測

尺寸。

1.下圖測微器所示刻度是13.25mm。

2.下圖測微器所示刻度是21.43mm。

5.操作部驟:

1.分厘卡在使用之前必須檢查刻度有沒有歸零。

2.分厘卡使用前兩測砧座需要乾淨,才不影響量測尺寸。

3.使用分厘卡時手上不可有髒污、污垢,以免使用時內部卡進污垢。

4.不可以用力旋轉微分筒來增加測量壓力,使測量杆過度壓緊零件表面,致使精密螺紋因受力太大而產生變形,損壞精度。

5.測量時不可迴轉套管,應迴轉棘輪彈簧鈕約三響,使砧座接觸工件之壓力正常避免人為的誤差。

6.當預測量需快速旋轉外套筒時,不可用單手拿外套筒旋轉,必須左手拿卡架,用右手輕輕滑動來旋轉外套筒。

7.測量時工件之測量面必須與砧座盡量呈水平接觸才不至影響測得尺寸。8.依自己需要的,選擇適當分厘卡。

9.存放時砧座需張開約1-2mm 後,鎖緊,避免熱漲冷縮影響準確度。

10.「測量時應手握轉帽來旋轉測量杆,使測量表面保持標準的測量壓力。」分離卡:

正確方法:工件與砧座呈水平接觸

錯誤方法:工件與砧座無呈水平接觸

6.注意事項:

6.1超出有效期限的分厘卡不可作為校驗量具之用。

6.2分厘卡須每年定期送外校驗。

6.3用完時記得上防繡油,放在乾襙的地方避免生鏽。

6.4使用分厘卡時不可打鬧追逐以免發生

掉落或者碰撞。

外径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机械式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机械外径千分尺的简介: 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 测量仪器,常见的机械千分尺如下图所示。它的量程为0~25mm ,分度值是。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 2、外径千分尺刻度及分度值说明: 1) 固定套管上的水平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 1mm 的刻度线,上侧刻 度线在下侧二相邻刻度 线中间。 2) 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 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 平线,它是作旋转运动 尺测测 微固旋测力锁隔 水刻

②不重合时的处理方法:先旋转旋钮, 至螺杆快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 置,当螺杆刚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 喀喀声,停止转动确认是否重全合。 如仍不重合,送(品管)计测室处 理。 4、外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 步骤一:将被测物擦干 净,千分尺使用时轻 拿轻放; 步骤二:松开千分尺锁 紧装置,校准零位,转动旋钮,使 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的距离略大于 被测物体; 步骤三:一只手拿千分尺的尺架,将待测物 置于测砧与测微螺杆的端面之间, 另一只手转动旋钮,当螺杆要接近 物体时,改旋测力装置直至听到喀 喀声后再轻轻转动~1圈; 步骤四:旋紧锁紧装置(防止移动千分尺时 螺杆转动),即可读数。 5、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1)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 2)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

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度的十分之一,即; 3)如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 4)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 6、外径千分尺零误差的判定: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接触后,可动刻主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 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下图1所示; 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 ——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 机械式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国产数显外径千分尺操作规程

国产数显外径千分尺727(II)操作规程 图1结构示意图 1、主要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0-25mm; 2)分辨力:0.001mm; 3)示值误差:0.002mm; 4)工作电源:3V扣式电池1粒; 5)工作环境温度:0~+40℃; 6)储存温度: -20~+60℃; 7)环境湿度:≤ 80%(防护等级:IP4,防喷水)。 2、注意事项 1)不要摔碰数显千分尺及施以过大的外力。 2)不要拆卸数显千分尺。 3)每次打开数显千分尺后使用前需校对起始值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4)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来压按键,按键时应沿按键的移动方向来操作,否则将影响按键的灵敏性,甚至导致按键损坏。 5)不要在日光直射、过冷或者过热的环境中使用或保存数显千分尺。 6)在千分尺的任何部位不能施加电压,也不要用电笔刻字,以免损坏电子元件。 7)不要在有高电压或强磁场的环境中使用数显千分尺。 8)使用干燥的软布或棉花擦拭数显千分尺表面污点。不能使用丙酮或苯类等有机溶剂擦拭。 9)测量前使用软布擦拭测量面。 10)丝杆为不脱落结构,不要后退丝杆超过数显千分尺的测量范围。

11)未打开显示器前不允许随意进退丝杆,以防超出测量范围。 12)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 图二液晶显示屏 3、功能键使用方法 3.1 ABS/INC…UNIT键: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转换键、延时公制与英制测量模式转换键。 1)每次按住此键2秒以上,实现延时公制与英制测量模式转换。当出现“in”字样时,为英制测量状态;否则为公制测量状态。 2)每次按住此键不足2秒时,实现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转换。当出现“ABS”字样时,为绝对测量状态;当出现“INC”字样时,为相对测量状态。 3.2 ON/OFF…SET键:开关键和设定初始值键。 1)每次按住此键不足2秒时进行开机或关机; 2)当按住此键2秒以上:设置数显千分尺的绝对测量初始值,在显示器上“S et”闪烁一下消失,完成设置,此时显示为“ABS”换行“0.000”。 4、操作步骤 4.1安装电池 1)找到电池盖,电池盖位于显示屏背面,呈“十”字。 2)把电池盖朝上,用左手轻轻握住千分尺尺架。 3)用专用扳子对准“十”字逆时针旋转电池盖约45度(感觉旋转过程有阻挡时必须停止旋转),电池盒内没有电池时,把扳手放回原来位置,再用手沿电池盖压缝处轻轻叩开电池盖;电池盒内有电池时,慢慢抬起专用扳手同时用左手拇指轻压电池盖(防止电池盖弹起),然后用右手沿电池盖压缝处轻轻叩开电池盖。 4)从电池原包装中取出电池。 5)把电池带“+”字的朝上平放到电池盒内,如电池放不平可使其偏向“数据输出按键”的一侧偏里向下。 6)把电池盖边缘的突出部分和电池盒内边缘凹陷部分对齐。 7)用专用扳子对准电池盖的“+”字轻轻压下电池盖,使电池盖与盒之间没有缝隙,然后顺时针旋转电池盖约45度,然后慢慢抬起专用扳子(防止电池盖没有盖上而弹起),如弹起,重新从步骤5进行。 8)直至电池盖不弹起,确认电池盖盖好为止,电池安装结束。 4.2绝对测量模式的选定

外径分离卡(螺旋测微器)操作指导书

外徑分離卡(螺旋測微器)操作指導書: 1.目的: 1.1確保產品數據的準確性以及塊規使用方法的規範性。 2.適用範圍: 2.1針對本部門產品零件測量。 3.環境條件: 3.1溫度:20~25℃濕度:70% 4.分厘卡之各部名稱與用途: 4.1.1各部明稱: 4.1.2用途: 主要用途為測量工件外徑長度、厚度、外徑等。「外測分厘卡測 量範圍可從0至1000mm,測量較小尺寸之分厘卡,每隔25mm有一支,測量較大尺寸則每隔100或200mm有一支」。每支分厘卡只能測得其標示範圍內的尺寸。 4.2分厘卡的原理與讀法: 「分厘卡的原理是由螺紋作圓周運動,利用螺紋旋轉時主軸前進或後退所改 變的距離來做量測,可用鋼尺測知的基本概念之應用」(陳長成,2000);「讀法基本分成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看套管上的刻度,例如0~30mm的分厘卡,每5mm有最長的刻度線,每1mm有第二長的刻度線,每mm之間還有畫上較短的刻度線」(許源泉,1993),「第一個步驟是先看出固定襯套是轉到多少mm的地方,第二個步驟是看外套筒上的刻度,共有50條線,每5mm有標上數字」。所以應該輕易的就可看出是那一條線轉到主尺桿的線上,兩者數字合併就是量測 尺寸。 1.下圖測微器所示刻度是13.25mm。

2.下圖測微器所示刻度是21.43mm。 5.操作部驟: 1.分厘卡在使用之前必須檢查刻度有沒有歸零。 2.分厘卡使用前兩測砧座需要乾淨,才不影響量測尺寸。 3.使用分厘卡時手上不可有髒污、污垢,以免使用時內部卡進污垢。 4.不可以用力旋轉微分筒來增加測量壓力,使測量杆過度壓緊零件表面,致使精密螺紋因受力太大而產生變形,損壞精度。 5.測量時不可迴轉套管,應迴轉棘輪彈簧鈕約三響,使砧座接觸工件之壓力正常避免人為的誤差。 6.當預測量需快速旋轉外套筒時,不可用單手拿外套筒旋轉,必須左手拿卡架,用右手輕輕滑動來旋轉外套筒。 7.測量時工件之測量面必須與砧座盡量呈水平接觸才不至影響測得尺寸。8.依自己需要的,選擇適當分厘卡。 9.存放時砧座需張開約1-2mm 後,鎖緊,避免熱漲冷縮影響準確度。 10.「測量時應手握轉帽來旋轉測量杆,使測量表面保持標準的測量壓力。」分離卡: 正確方法:工件與砧座呈水平接觸 錯誤方法:工件與砧座無呈水平接觸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产品资料 千分尺产品明细:外径千分尺、测微头、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内径千 分尺、深度千分尺、杠杆千分尺、板厚千分尺、壁厚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小测头千分尺、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一、外径千分尺(三级产品分类) 1、产品简介: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割的距离进行读数,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的工具。 2、购买列参数:见表 3、产品特性: ●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可测量工件精度在IT6-IT10。 ●外径千分尺按分度值可分为0.01mm和0.001mm,根据所测工件精度要求选 择相应的产品。 ●测微螺杆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淬火后精密磨削,变形小,耐用度高。●测量范围≤3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镶硬质合金,使用寿命长。 ●测力装置采用双棘轮结构,测力稳定。 ●外径千分尺符合国家标准 GB/T1216-2004。 ●测量范围(25-300)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1支;测量范围(300-1000) 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2支;测量范围(1000-3000)mm外径千分尺 附有校对柱2支,校对量杆4支,具体尺寸详见参数列表。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是由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组成的通用外尺 寸测量器具。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适用于重型机械或矿山机械等加工大尺寸 零件的测量,通过活动测砧、量杆、校对柱及测微头来实现每种规格量程为500mm的尺寸测量。用校对柱、测微头及量杆做尺寸的调整,用百分表进行比较测量,百分表量程为 10mm,读数更直观、方便。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符合 JB/T 10007-2012。 ?测力装置注意事项:转动测力装置渐进量面,听见“卡卡”声,表明量面与 工件已接触上,测力装置卸荷有效,即可读数。 ?校对量杆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校对量杆用于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外径千分 尺校对“0”位。把校对量杆当做被测工件进行测量,如果千分尺上的读数与校对量杆实际尺寸相同,表明“0”位正确。如果不符,则表明“0”位不

作业指导书标准格式

检修作业指导书 作业项目:给水泵 作业日期: 批准:XXX X年X月X日 审核:XXX X年X月X日 编制:XXX X年X月X日 2009-12-31修订2010-01-01实施 大唐X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给水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规范检修行为,确保给水泵修后达到原设计要求。 1.2本作业指导书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共同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上海水泵厂生产的FK5D32LI型水泵标准检修。 3 职责 3.1 工作负责人职责: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对安全和质量负责,指定专人做好记录, 确保记录真实、准确。 3.2 监护人职责:按安规要求对检修工的安全进行监护。 3.3 其他工作人员职责:按安规要求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完成工作负责人布置的任务。 3.4 质检员职责:负责项目质量验收、签证。 4 人员资质及配备 4.1 专责检修工1名: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五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熟悉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较高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 4.2 检修工3名: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三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了解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基本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 4.3 其他:行车司机和起重工各1名,具有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特种检修上岗资格证的资质或条件。 5 检修内容(或流程) 本给水泵的检修作业内容包括给水泵抽芯包及水泵本身的解体检修。 5.1 给水泵检修的准备工作。 5.2抽出芯包。 5.3芯包解体。 5.4检查、更新和修理及清洗各零部件。 5.5芯包组装。 5.6芯包回装。 5.7小汽轮机与给水泵找中心。 5.8靠背轮检查及装复。 5.9装复各连接管道及仪器仪表。 6 质量标准 6.1导叶紧固蝶形弹簧不变形、无裂纹、所有螺杆无裂纹,螺纹完好、套装松紧适度。 6.2齿轮联轴器齿面啮合均匀,无严重磨损,光洁平整无毛刺。联轴器喷油管清洁畅通。6.3泵壳表面光洁,无裂纹,无吹蚀,各密封面平整无沟槽。叶轮、导叶轮流道光滑,密封环处无严重磨损,叶轮两端面与轴线垂直,平面光洁平整,无吹蚀。泵轴表面光洁无吹蚀、裂纹、丝扣完好。 6.4轴承清洁、无锈垢杂质、轴瓦、推力瓦块合金无夹渣、气孔、凹坑、裂纹、脱胎。 6.5泵轴弯曲度及推力盘瓢偏≤0.02mm。转子小装测量:传动端密封轴套处、各级叶轮密封环处、平衡轴套处、自由端密封轴套处径向晃度均≤0.05mm。 6.6轴径的椭圆度和不柱度应小于0.02MM(要改为mm),轴的径向晃度应小于0.03 mm,轴的弯曲度不大于0.02MM。 6.7叶轮和挡套等套装件的内径与轴的配合间隔,一般为0.03∽0.05MM,最好在0.03MM 以内。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产品资料 千分尺产品明细:外径千分尺、测微头、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杠杆千分尺、板厚千分尺、壁厚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小测头千分尺、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一、外径千分尺(三级产品分类) 1、产品简介: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割的距离进行读数,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的工具。 2、购买列参数:见表 3、产品特性: 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可测量工件精度在IT6-IT10。 外径千分尺按分度值可分为和,根据所测工件精度要求选择相应的产品。 测微螺杆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淬火后精密磨削,变形小,耐用度高。 测量范围≤3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镶硬质合金,使用寿命长。 测力装置采用双棘轮结构,测力稳定。 外径千分尺符合国家标准 GB/T1216-2004。 测量范围(25-300)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1支;测量范围(300-1000)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2支;测量范围(1000-3000)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柱2支,校对量杆4支,具体尺寸详见参数列表。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是由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组成的通用外尺寸测量器具。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适用于重型机械或矿山机械等加工大尺寸零件的测量,通过活动测砧、量杆、校对柱及测微头来实现每种规格量程为500mm的尺寸测量。用校对柱、测微头及量杆做尺寸的调整,用百分表进行比较测量,百分表量程为 10mm,读数更直观、方便。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符合 JB/T 10007-2012。 测力装置注意事项:转动测力装置渐进量面,听见“卡卡”声,表明量面与工件已接触上,测力装置卸荷有效,即可读数。 校对量杆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校对量杆用于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外径千分尺校对“0”位。把校对量杆当做被测工件进行测量,如果千分尺上的读数与校对量杆实际尺寸相同,表明“0”位正确。如果不符,则表明“0”位不准,需对“0”位进行调整。 注:(应在相关产品视图上标注出测力装置)

千分尺使用方法

千分尺使用方法 时间:地点:量具室 指导老师:马老师 量具名称:千分尺 千分尺的分类: ①按测量部位:内径② 精确程度:直接读数③ 读数方式:读数外径估读数显量程范围:0- 25mm、25-50mm、50-75mm、75-100mm、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 操作步骤: ①将被测物体放在表面平整的平面上,选择合适量程的千分尺。 ②当千分尺的两个测量面与被测表面快接触时,就停止旋转微分筒,而改旋转测力装置,使两接触面 与被测面相接触,等到发出“咔咔”的三声后,即可进行读数。 ③千分尺测量轴的中心线要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④将千分尺固定开始读数。 读数时注意: 外径:I 0-25mm、25-50mm 50-75mm 75-100mm千分尺 ①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刻度线的毫米数和半毫米数。一格为0.5mm,如果读数在 -19mm之间,切记读数后面的0.5mm,将读数记下来,这是第一个读数; ②读出活动套筒上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齐的读数,并估读不足半毫米的数字,这是第二个 读数; ③固定套筒上侧有十条横刻度线,活动套筒的刻度线和固定套筒上侧刻度线对齐的那条刻度线 即为第三个读数; ④把三个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 n 100-125mm、125-150mm 150-175mm 175-200mm 千分尺 125-150mm 千分尺主尺从2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 150-175mm 千分尺主尺从50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 175-200mm 千分尺主尺从7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 这三种卡尺都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第三位为估读。 外径:I 100-125mm、125-150mm 150-175mm 175-200mm 千分尺 ①同0-25mm 25-50mm千分尺读数①; ②同0-25mm 25-50mm千分尺读数②; ③当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刻度线对齐时,则第三位读数为0, 若固定套上的刻度线在活动套筒两刻度线之间时,则第三位读数估读; ④将三个读数相加再加上100mm即为测得的尺寸。内径:测量方法同外径测量方法,最终测量尺寸直接显示在屏幕上,读出结果即可。千分尺的校验: 校验步骤同千分尺读数操作步骤。若千分尺不精确用标准块校验时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上的“ 0”刻度线不齐。 则用校正工具将两条线对齐。 切记:校正时不要用力过度,防止精密测微螺杆变形。

外径千分尺操作规程

外径千分尺操作规程 1、目的 为规范质量检验人员正确地使用公法线千分尺, 测量准确结果,使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公法线千分尺结构 图外径千分尺 1-尺架;2-测砧(zhen);3-测微螺杆;4-锁紧装置; 5-固定套管;6-微分筒;7-测力装置;8-隔热装置 3. 公法线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3.1使用前验查千分尺是否完好,有无校验合格标识。 3.2使用时,将千分尺测量面及测量玻璃表面清洁干净。 3.3 使用时,必须首先归零。在归零时,缓慢地使测量杆与测砧接触,所用的力须和测量时保持一致(国家标准规定用力为2~3N) ,考虑到测量的不确定性, 一般都要置零两次以上, 测量次数不低于3次。 3.4将被测产品移入两测量面之间,调微分筒,使工作面快接触到被测物件后,调测力装置,听到三声“咔咔咔”时停止。 4.千分尺读数 4.1整数部分:主刻度上读出,以微分筒端面所处在主刻度的上刻度线确定。 4.2小数部分:固定套管上读出,以主刻度的下刻度线和微分筒上读出。 A、下刻度度线出现,0.5+微分筒数。 B、下刻度线未出现,微分筒上读数。 5 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5.1千分尺是紧密量具,使用时要轻拿轻放,用完之后在裸露部位涂上防锈油,并放进盒内,放置通风干燥的地方,不可随意丢置乱放。

5.2随时注意电池电量情况, 如出现闪数或跳数应及时检查电池电量是否足够。 5.3在进行测量操作时, 应注意操作的速度和力度, 调节微分筒时,不可用力过猛,且不可在调节微分筒时,使两卡脚卡紧物件,要充分使用测力装置功能。 5.4在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时, 严禁单手操作, 最好采用千分尺底座或辅助设备。 5.6 由于千分尺为精确测量仪器, 考虑到其测量时的重复性因素, 测量时应多取几次测量值。

内径千分尺使用说明【详解】

千分尺使用说明【简单易懂】 千分尺可适用于测量产品的外尺寸(长度、宽度、厚度)等,量程范围在0~25mm之间。下面介绍千分尺操作规程、步骤和使用方法,千分尺操作方法,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介绍。 一、千分尺测量操作方法: (一)、依被测物孔径大小,去选择适当之内径千分尺。 (二)、将内径千分尺测试头放入被测物孔内。 (三)、放入时被测物须放平,内径千分尺应正直。 (四)、测试时,左手三手指拿着内径千分尺刻度表下的圆棒,右手旋转内径分厘卡最上端之旋转钮。 (五)、当测试头测量面与被测物孔内轻微接触时,右手转动旋钮使其放出3~5声轻响。 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 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 “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二、校验方法: (一)、首先将千分尺擦拭干净。 (二)、依各种规格之内径千分尺选择合适之校正环规,其校验方式与操作方法相同。 (三)、内径千分尺精度0.001mm之允收标准为±0.001mm。精度0.005mm之允收标准为±0.005mm。 (四)、内径千分尺精度0.001mm 之校验标准为±0.002mm。精度0.005mm之校验标准为±0.01mm。 (五)、内径千分尺校验周期一年。 (六)、若无法内校之千分尺则进行外校。 (七)、调整方法: 1、先将测试头转入校验块孔内固定。 2、将刻度表上六角孔内螺丝放松。 3、取所本身配件扳手放入内千分尺较小圆棒有沟槽部份进行调整。 4、调整完毕将六角孔内螺丝锁紧。 (八)、校验环规每五年得委外校验。

千分尺的校准

千分尺的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 依据:JJG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 注意事项: 检定过程必须带手套,防止标准器生锈。标准器应放在干燥和温度适宜的检定室内,注意保持清洁,使用前应将各工作面用汽油擦试干净。每次使用完毕必须用汽油擦洗干净并涂上防锈油,放入盒内。检定条件: 温度(20±3)℃湿度:不超过70%RH 应将被检卡尺及量块等检定用设备同时置于平板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3h。(根据测量范围~100mm) 外观: 标尺标记清晰,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均。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各部分相互作用: 主要指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摩擦,在测力的作用下全程运行灵活,不得有卡住,或一段行程灵活、一段行程不灵活等现象。千分尺的锁紧装置作用要可靠,能保证测微丝杆运行到任何部位都能可靠止动;对大于300mm的千分尺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 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 mm。 一般情况下凭手感觉,左手拿住千分尺弓架,右手拿住活动套管

前后推拉和左右摆动,只要感到有活动量就说明测微螺杆有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 轴向串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杠杆千分表与测微螺杆测量面接触,沿测微螺杆轴向方向分别往返加力3N~5N。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即为轴向窜动量。 径向摆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将测微螺杆伸出尺架10mm后,使杠杆千分表接触测微螺杆端部,再沿杠杆千分表测量方向加力2N~3N,然后在相反方向加同样大小的力,此时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即为径向摆动量。 测力: 用分度值不大于0.2N的专用测力计校准。校准时,使测量面与测力计的球工作面接触后进行。千分尺的测力应为(5~10)N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当微风筒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后,微风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若不相切,压线不超过0.05mm,离线不超过0.1 mm。 测量面的平面度:

千分尺使用方法

千分尺使用方法 时 间:2010.09.21 地 点:量具室 指导老师:马老师 量具名称:千分尺 千分尺的分类: ① 按测量部位:内径 ② 精确程度:直接读数 ③ 读数方式:读数 外径 估读 数显 量程范围:0-25mm 25-50mm. 50-75mm. 75-100mm 100-125mm 125-150mnr 、150-175mm 175- 200mm 操作步 骤: ① ② ③ ④ 读数时注意: 外径:I 0-25mm 、25-50mm 50-75mm 75-100mm 千分尺 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刻度线的毫米数和半毫米数。 一格为0.5mm,如果读数在 18.5-19mm 之间,切记读数后面的 0.5mm 将读数记下来,这是第一个读数; 读出活动套 筒上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齐的读数, 并估读不足半毫米的数字, 这是第二个读数; 固定套筒上侧有十条横刻度线,活动套筒的刻度线和固定套筒上侧刻度线对 齐的那条刻度线即为第三个读数; 把三个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 这三种卡尺都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第三位为估读。 外径:I 100-125mm 125-150mm 150-175mm 175-200mm 千分尺 同0-25mm 25-50mm 千分尺读数 ①; 同0-25mm 25-50mm 千分尺读数 ②; 当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刻度线对齐时,则第三位读数为 0, 若固定套上的刻度线在活动套筒两刻度线之间时,则第三位读数估读; 将三个读数相加再加上 100mm 即为测得的尺寸。 将被测物体放在表面平整的平面上,选择合适量程的千分尺。 当千分尺的两个测量面与被测表面快接触时, 就停止旋转微分筒,而改旋转测力装置, 使两接触面与被测面相接触,等到发出“咔咔”的三声后,即可进行读数。 千分尺测量轴的中心线要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将千分尺固定开始读数。 n 100-125mm 125-150mm 150-175mm 175-200mm 千分尺 125-150mm 150-175mm 175-200mm 千分尺主尺从 千分尺主尺从 千分尺主尺从 25mm 开始读完数加 50mm 开始读完数加 75mm 开始读完数加 100mm 100mm 100mm

游标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游标卡尺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使用卡尺的测量准确度,实现量值统一与溯源,规范卡尺的校准程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AML内测量范围≤500mm的卡尺。 3 计量标准 经外校合格的量块,外径千分尺及配套装置。 4 校准条件 温度: 22±3oC;相对湿度: 10%RH~70%RH。 5 校准周期 三个月 6 校准过程及方法(参照国标JJG30-2002) 6.1 准备 校准前,先清洁量具,卡尺、量块及千分尺应平衡温度1~2小时。 6.2 外观检查 6.2.1 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 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均等影响测量准确性和读数准确性的外观质量其他缺陷。 6.2.2 卡尺上的标识完整:制造商,CMC及序列号等。 6.3 各部分相互作用 6.3.1 尺框在尺身上顺畅地滑动, 无阻碍。 6.3.2 制动螺丝作用可靠。 6.3.3 尺框与尺身配合良好, 无明显间隙。 6.4 内爪的示值误差. 两个外量爪及两个内量爪能很好地并拢, 游标上的第一刻线及最后一刻线均能与尺身上的相应刻线对齐。 放一个10mm的量块在卡尺的外量爪中间, 锁紧制动螺丝,量块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 在此时沿着卡尺身方向测量两个内量爪之间的距离,测量三个点, 其中有最大偏差的读数即为测10mm 量块时的误差值,最大误差不超过±0.02mm, 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内量爪的平行度,不可以超过下

表规定。 测量范围(mm) 内量爪平行度 0-150 0.015 0-200 0.015 0-300 0.020 6.5 外量爪的示值误差 用外量爪测量量块, 记录卡尺上的示值。 下表列出了外量爪的测量点及允许测量误差: 卡尺类型测量范围(mm) 分度值(mm) 允许误差(mm) 测量点(mm) 数显式0-150 0.01 ±0.02 10 20 51.2 121.5 0-200 ±0.02 20 51.2 121.5 191.8 0-300 ±0.03 51.2 121.5 191.8 243 游标式 表盘式0-150 0.02 ±0.03 10 20 51.2 121.5 0-200 ±0.03 20 51.2 121.5 191.8 0-300 ±0.04 51.2 121.5 191.8 243 0-500 ±0.05 75 150 250 313.3 416.8 468 对于每一测量点,用外卡测量时应使用两个位置,靠内的位置及靠外的位置;用内爪测量时使用中间位置2.(图见下页) 6.6 深度尺校准 深度标尺, 检查20mm处的深度值.将20mm的量块放在一级平台上, 用尺身端部与量块接触, 滑动深度标尺与平台面接触, 卡尺的示值误差不能超过下面中的列出值: 卡尺类型测量范围(mm) 分度值(mm) 允许误差(mm) 数显式0-150 0.01 ±0.02 0-200 ±0.02 0-300 ±0.03 游标式 表盘式0-150 0.02 ±0.03 0-200 ±0.03 0-300 ±0.04 7、结论 校准结果在合格范围内,卡尺为合格,贴上合格标贴并填写校准报告,否则为不合格,不合格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维修和报废处理,维修后须再做校准。

螺旋测微器使用知识点讲座及练习题(有答案)

螺旋测微器 1:螺旋测微器结构及原理: 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如图所示,有固定和可动两个部分。固定y 刻度B 刻在轴圆柱面上,柱面的刻度分上下两条。最小分度值为0.5mm 。可动部分的可动旋钮D 、可动刻度E 与测微螺杆F 固定在一起。当小砧A 和F 并拢时,可动刻度E 的零点应该恰 好跟固定刻度B 零点的重合。逆时 针旋转旋钮D ,使A 、F 正好接触待测金属丝直径的两端。在使用时,F 快要接触被测物体时,停止使用旋钮D 。改用微调旋钮D ′,这样就不至于在F 和被测物体之间产生 过大的压力,既可以保护仪器,又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当微调旋钮D ′使可动小砧向左顶住物体时,会发出“嗒、嗒、…”声,此时微调旋钮打滑测微螺杆F 不再前进,可 以读数了。旋钮旋转一圈,螺杆前进或后退0.5mm ,旋钮 上可能刻度分成5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0.01mm ,把沿轴线方向不便于测量的微小距离用圆周上的点移动较大的距离表示出来(机械放大原理) 2:读数: 要注意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读数时准确到0.01mm ,估读到0.001mm 。因为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0.5mm (在中线的上侧);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或后退)0.5mm.在可动刻度的周长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所以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0.01mm 。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右图中的读数应该是6.702mm 。 3、练习题 1、螺旋测微器是一种精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 常用螺旋测微器的精度是0.01mm ,右图是某次测量的读数,为5.620mm 。则刻度线旁边的方框内,符合给出的读数相应的数值是:A ,B ,C 。 答案 5 10 15 2.将图所示的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写出来.甲.__ _mm 乙._____cm 解析;先读出固定尺上的读数,再读出可动尺上的读数. 甲.8 mm +47.7×0.01 mm =8.477 mm. 乙.6.5 mm +7.8×0.01 mm =6.578 mm =0.6578 cm. 答案:8.476 0.6578 3.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实-5-20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解析: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部分读数为4.5 mm ,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0.093 mm ,所以所测铜丝直径为4.593 mm.答案:4.592~4.594 4.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实-5-22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_mm. 答案:(1)10.40 (2)2.720 Y B D E A F D ’

(完整版)数显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干货】

数显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常用规格为0-25mm 25-50mm等,每25mm一个等级。精度是0.01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0.5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0.5毫米=0.01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毫米的数值。 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准 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

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千分尺的组成结构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长仪器,准确度可在0.01--0.001mm之间。常用于测量细丝和小球的直径以及薄片的厚度等。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将测微螺杆退开,将待测物体放在的两个测量面之间。外径千分尺的尾端有棘轮旋柄,转动可使测杆移动,当测杆与被测物(或砧台)相接后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棘轮将滑动并产生喀、喀的响声,活动套管不再转动,测杆也停止前进,此时即可读数。读数时,从主尺上读取0.5mm以上的部分,从微分筒上读取余下尾数部分[估计到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即(1/1000)],然后两者相加,如图(a)的读数为5.155mm,(b)的读数为5.655mm。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产品资料 千分尺产品明细:外径千分尺、测微头、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内径千 分尺、深度千分尺、杠杆千分尺、板厚千分尺、壁厚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小 测头千分尺、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一、外径千分尺(三级产品分类) 1、产品简介: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割的距 离进行读数,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的工具。 2、购买列参数:见表 3、产品特性: 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可测量工件精度在IT6-IT10 。 外径千分尺按分度值可分为0.01mm和0.001mm根据所测工件精度要求选 择相应的产品。 测微螺杆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淬火后精密磨削,变形小,耐用度高。 测量范围w 3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镶硬质合金,使用寿命长。 测力装置采用双棘轮结构,测力稳定。 外径千分尺符合国家标准GB/T1216-2004。 测量范围(25-300) 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1支;测量范围(300- 1000) mn#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2支;测量范围(1000- 3000) mm外径千分尺 附有校对柱2支,校对量杆4支,具体尺寸详见参数列表。

1000- 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是由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组成的通用外尺寸测量器具。1000- 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适用于重型机械或矿山机械等加工大尺寸零件的测量,通过活动测砧、量杆、校对柱及测微头来实现每种规格量程为500mm的尺寸测量。用校对柱、测微头及量杆做尺寸的调整,用百分表进行比较测量,百分表量程为10mm读数更直观、方便。 1000- 3000mmt结构外径千分尺符合JB/T 10007-2012。 测力装置注意事项:转动测力装置渐进量面,听见“卡卡”声,表明量面与 工件已接触上,测力装置卸荷有效,即可读数。 校对量杆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校对量杆用于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外径千分 尺校对“0”位。把校对量杆当做被测工件进行测量,如果千分尺上的读数 与校对量杆实际尺寸相同,表明“ 0”位正确。如果不符,则表明“ 0”位不

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常用规格为0-25mm 25-50mm等,每25mm一个等级。精度是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毫米=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毫米的数值。 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准 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千分尺的组成结构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长仪器,准确度可在之间。常用于测量细丝和小球的直径以及薄片的厚度等。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将测微螺杆退开,将待测物体放在的两个测量面之间。外径千分尺的尾端有棘轮旋柄,转动可使测杆移动,当测杆与被测物(或砧台)相接后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棘轮将滑动并产生喀、喀的响声,活动套管不再转动,测杆也停止前进,此时即可读数。读数时,从主尺上读取以上的部分,从微分筒上读取余下尾数部分[估计到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即(1/1000)],然后两者相加,如图1-6(a)的读数为,(b)的读数为。

千分尺自校指导书

外径千分尺自校指导书 1 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使用的千分尺的测量准确度,实现量值统一与溯源,规范千分尺的校准程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的测砧为固定式的普通千分尺。 3 计量标准 标准量块。 4 校准条件 温度: 22±5℃,恒温2小时。 5 校准周期 十个月 6 校准过程及方法(参照国标JJG21-2008) 6.1 准备 校准前,先清洁量具,千分尺、量块恒温2小时。 6.2 外观与各部分相互作用 6.2.1 千分尺不得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完整。 6.2.2 千分尺上的标识完整: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商,全长,型号及序列号等。 6.2.3千分尺调整时应顺畅,平稳,无卡滞现象,调零与锁紧装置的作用切实有效。 6.3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 6.3.1 要求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6.3.2 自校方法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使杠杆千分表与测微螺杆侧量面接触,沿测微螺杆轴向方向分别往返加力3 -5 N,如图1所示。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即为轴向串动量。 测微螺杆的径向摆动亦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将测微螺杆伸出尺架1 0mm后,使杠杆千分表接触测微螺杆端部,再沿杠杆千分表测量方向加力2 ~3N,然后以相反方向加力2~3N。这一检定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径向方向检定。如图2所示,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即为径向摆动量。

图1 图2 6.4 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相对偏移 6.4.1 要求 不超过下表要求 6.4.2 自校方法 在平板上用杠杆百分表检定。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mm的千分尺用百分表检定。检定时,借助千斤顶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板上,如图3所示,调整千斤顶使千分尺的测微螺杆与平板工作面平行,然后用百分表测出测砧与测微螺杆在这一方位上的偏移量x,然后将尺架侧转90°,按上述方法测出测砧与测微螺杆在另一方位上的偏移量y。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按下式求得: △=(x2+y2)1/2 此项检定也可用其它专用检具检定。 图3

螺旋测微器(千分卡)的使用方法

螺旋测微器(千分卡)的使用方法 (1)用途和构造 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 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的小砧的固定刻度固定在框架上、旋钮、微调旋钮和可动刻度、测微螺杆连在一起,通过精密螺纹套在固定刻度上。 (2)原理和使用 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 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这0.5/50=0.01mm。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测量时,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若恰好与固定刻度的零点重合,旋出测微螺杆,并使小丰和测微螺杆的面正好接触待测长度的两端,那么测微螺杆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所测的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则由可动刻度读出。 (3)使用螺旋测微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测量时,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②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③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④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 (4)读数范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