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的临床探索
血清C肽及胰岛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

血清C肽及胰岛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素抗体(IAA)和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对于从临床上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中发现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意义。
方法:选择从2008年6月至2008年9月间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临床诊断为T2DM 的患者100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ICA、IAA、GADA。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检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清C肽水平。
结果:在100例T2DM中,43%胰岛自身抗体阳性,57%胰岛自身抗体阴性,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组血清C肽水平:空腹为576.5±227.2pmol/L,餐后2小时为1186.7±489.6 pmol/L,明显低于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组血清C肽水平:空腹为823.8±411.6pmol/L,餐后2小时为2017.9±672.3pmol/L,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3讨论从表1联合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在正常对照组只检出2例(4%)ICA阳性和1例(2%)GADA阳性,IAA均为阴性。
而在T2DM患者中ICA阳性率为35%(35/100);IAA阳性率为12%(12/100);GADA阳性率为32%(32/100)。
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在T2DM的患者中胰岛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三种胰岛自身抗体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阳性即为阳性)为43%(43/100)。
从表2结果来看: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组的患者无论空腹还是餐后2小时的血清C肽水平与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组比较,结果均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自身免疫介导的β细胞破坏是T1DM的发病基础。
由于破坏程度、速度的不同以及残存β细胞数量的差异,临床表现有以酮症方式起病的速发型和缓慢型,后者又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etes of adults,LADA),此类患者的特点为成年发病,病情进展缓慢,早期可表现为非胰岛素依赖,胰岛β细胞存在自身免疫损伤,最终发展为胰岛素依赖。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收稿 日期 :2014—01—16 编校 :徐强 ]
血 清 谷 氨 酸 脱 羧 酶 抗 体 和 胰 岛细 胞 抗 体 在 糖 尿 病 分 型 诊 断 中 的 价 值
陈永红 (河南省信 阳市 中心 医院检验科 ,河南 信 阳 464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和胰 岛细胞抗体 (ICA)在糖尿病分型诊 断 中的价值。方法 :选 取接受 治疗 的糖尿病患者 208例 ,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法对患者血清 中的 GADA与 ICA进行测定 ,同 时选 取 53例正常患 者进行对 照。结 果 :I型糖尿病患 者 的 GADA、ICA 阳性 率 分 别 为 83.3% 和 69.4% ,Ⅱ型 糖 尿 病 患者 的 GADA、ICA 阳性 率 分 别 为 19.8% 和 11.1%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1),结论 :GADA与 ICA是临床上诊断糖尿病 的重要免 疫学标 志 ,对 区分 I型与 Ⅱ型 糖 尿 病 具 有 重 要 临 床 价 值 。
据我院 2012年/I,)L再植情 况统 计 ,小儿 末节离 断包 括指 尖离断 ,约 1/3患者需要 在再植 术后辅 助指 尖放 血来 提高 成 活率 ,之所 以未设立对照组 ,是因为辅 助放血患 儿总成 活率 已 经 比较高 ,约 91% ,设 立对 照组 可能造成一部分患儿 因为没有 进行指端放血而 患指 坏死 ,带 来不必 要的损 失 。在 进行指 端 放血时 ,切 口的方法 有 :① 甲床 远端 “V”字 切 开 ;② 吻合血 管 对侧指腹侧“V”形切 开 ;③ 吻合 血管对 侧指腹 水 平切 开 至真 皮层等。经实践总结 采用第三种切法 对患指组织破 坏最 小 , 伤 口不易老化 ,放血可靠容易控制 ,而且如果 一段时间 之后 出 现切 口老化 ,出血不 畅 ,还 可以在 紧邻部 位继续 切开 ,可供 选 择使用范 围较大 。每 次放血 时间并 不 固定 ,结 合密 切 的血 运 观测 ,一般 每半小时 1次 ,放 至血液由暗红色逐渐 变为鲜红色 为 止 ,有 小 部 分 患 者 在 观 测 血 运 的 时 候 ,患 指 颜 色 隔 两 个 小 时 也没有 明显发暗 ,这样就不必频繁放血 ,灵 活掌握。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

的危险因素 。
2 . 1 2 组 G AD 和 I AA 检 测 阳性 率 结 果 : 见表 1 。 由表 1 可见 2 型 糖 尿 病 组 GA D和 I A A 检测 及 联 合 检 测 阳性 率 均
体的检测都可能导致 漏诊 , 多 种 抗 体 的 联 合 检 测 可 以 提 高 诊 断 的 敏 感 性 。本 文 研 究 结 果 提 示 , 2种 胰 岛 自身 抗 体 联 合 检测 L A DA 的 检 出 率 高 于 任 何 一 种 抗 体 单 独 检 测 , 有 利 于
对L A DA 的 早 期 检 出 , 进 行 及 时 的治 疗 , 保护残余 的胰 岛 8 细胞 , 延缓病 情发 展。而 I A D A 患 者病 情进展 缓 慢 , 因 此
山 西 医 药 杂志 2 0 1 3年 7月 第 4 2卷 第 7期 上 半 月 S h a n x i Me d J , J u l y 2 0 1 3 , Vo 1 .4 2 , No . 7 t h e F i r s t
・
82 9 ・
血清 谷 氨 酸脱 羧 酶 抗体 胰 岛 素 自身 抗体 检 测 在成人 隐匿性 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
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O . 0 5 ) ; 联 合 检 测 阳性 率 显 著 高 于单 项
检测 ( P <0 . 0 5 ) 。
表 1 2组 GAD- Ab和 I AA 检 测 阳性 率 结 果
各 种 自身 抗 体 阳 性 率 并 不 一 致 。任 何 单 种 胰 岛 细 胞 抗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1)

性率相比 ,与 IA2 - Ab 联合检测阳性率无明显提高[13] 。由 此得知 ,在速发性 1 型糖尿病和 L ADA 患者中 GADA , ICA 阳性率不同 ,联合检测可有助于诊断[14、15] ,据英国前瞻性糖 尿病研究 (U KPDS) 报导[5] 2 型 DM 初诊时的 GADA 阳性预 示以后需胰岛素治疗的可能行增加 ,在 GADA 阳性的患者 中如果辅以 ICA 检查这种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
·62 ·
·综 述 ·
青 海医药杂志2005年第35卷5期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青海 大 学 附 属 医 院 内 分 泌 科 (810000) 赵成玉综述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干部保健科 (810000) 高继东校审
胰岛自身抗体作为胰岛β细胞免疫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 是区别 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的重要标志 。目前已发现 的与 1 型糖尿病有关的胰岛自身抗体有胰岛素抗体 ( IAA) 、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 GADA) 、胰岛细胞抗体 ( ICA) 、羧基肽酶 - H 抗体 (CP H - Ab)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 ( IA2 - Ab) 。 但研究较多的主要有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 。
ROLL 等报告 1 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 GADA 阳性率约 为 15 % ,其中约 1/ 3 在 6 个月~18 个月后发展成糖尿病 ,故 它可以预报 1 型糖尿病 。Aanstoot 等对 2805 例儿童随访 11. 5 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 , GADA 阳性对预测 1 型糖尿病 的灵敏度为 71 % ,因此 ,在 1 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辅以 GA2 DA 检查可及时了解易感人群 ,进行干预治疗 。
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tent autoimmune di2 abetes mellit us in adult s ,L ADA) 发病初期临床特点酷似 2 型 糖尿病 ,表现为起病缓慢 ,早期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为成年发 病 。但发病机制不同于 2 型糖尿病 ,即自身免疫胰岛炎所 致 ,在短短数年内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 ,需依赖胰岛 素治疗 ,实际上为 1 型糖尿病 。GADA 作为胰岛自身免疫的 标志 ,为 L ADA 诊断的免疫学指标 ,其灵敏度为 76 % ,特异 性约为 88 %。据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 U KPDS) 报道[5] , 2 型糖尿病最初诊断时 GADA 阳性预测以后需要胰岛素治 疗的可能性增加 ,高滴度的 GADA 预示着更快的胰岛β细胞 功能衰竭 。GADA 的滴度是预测胰岛功能减退速度的重要 因素[6]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研究发现 ,随着病程 的延长患者均有空腹和餐后 C 肽水平降低 ,但下降的速度以 1 型DM 最快 ,L ADA 次之 ,2 型 DM 最慢 ,经多因素逐步回 归表明 GADA 是导致空腹与餐后 C 肽水平降低的危险因 素[7] ,临床诊断为 2 型糖尿病病人 ,测定 GADA 有助于确定 迟发型 1 型糖尿病或 L ADA[8] ,并可预测将来胰岛素依赖的 发生[9 ,通过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可将 L ADA 从 2 型 DM 中区别出来 ,有利于早期发现 L ADA 病人 ,加强随诊 ,且为 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诊断肝源性糖尿病中的价值

2 0 1 3年 7月 第 3 4卷第 1 3期 G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J u 1 .2 0 1 3, V o 1 .3 4 .N o .1 3
血 清谷氨 酸脱 羧酶抗体 在诊 断肝 源性糖尿病 中的 价值 术
( 4 8 . 8 7- 4 - 8 . 6 5 ) 岁; 选取同期我 院住 院病例 中慢性肝病 血糖 正常 者 1 6 4例 ( 慢 性 肝病 血 糖 正 常组 ) , 其 中男
示样本 A值 ≥C u t o f值判定 。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 化酶法 , 胰 岛素 、 C肽 测 定 采 用 放 射 免 疫法 , 仪 器 为
病和 2型糖 尿病 患者的空腹及餐后 2 h血糖 、 c肽、 胰 岛素。结果 肝 源性 糖尿病 患者的 G A D A 阳性 率高于 2型 糖尿病者和慢性肝病血糖 正常者 , 亦明显 高于健康体检 者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1 ) ; 空腹 血糖低 于 2型糖尿
病 患者 , 空腹及餐后 2 h胰岛素高于 2型糖尿病 患者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P< 0 . 0 0 1 ) 。结论
邱春 婷 , 王 怡 ,周莉 ,高敏 ,卢诚震 ,郭洁
天 津市传染病 医院感染科 、 天津市肝病 医学研 究所( 3 0 0 1 9 2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血 清谷 氨 酸脱羧 酶 抗体 ( G A D A ) 在诊 断肝 源性糖 尿病 中的临床 意 义。方 法 采 用
E L I S A法检 测肝 源性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 慢性肝病血糖 正常者及健康 体检 者的血清 G A D A, 同时检测肝源性糖尿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因此仍有待进一步探究证实。为此,本研究纳入我 测,试剂盒购自美国 Biomerica公司;空腹 C肽、餐后
院收治的 30例 LADA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 2hC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天津德普
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现报道如下。
公司提供。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采用己糖激酶检
1 资料与方法
测。
关键词:谷氨酸脱酸梅抗体;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21)03-0154-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以高血糖为根本性特征, 有全身性感染;(3)合并恶性肿瘤者;(4)妊娠期或
属代谢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治愈难的特点, 哺乳期;(5)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的临床检测中,认为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4]。但是 1.2.2 检测操作
从目前临床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 GAD、ICA、IAA
采用 日 立 FP300全 自 动 生 化 分 析 仪,GAD、
等抗体对 LADA的诊断意义仍旧存在一定的争议, ICA、IAA等抗体采用酶联 免 疫 吸 附 法 (ELISA)检
[3]范爱红.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11例临床分析[J].当 代医学,2017,23(25):80 82
[4]张保振,蔡晓凌,韩学尧,等.中国成人新诊断 2型糖尿病伴胰 岛自身抗体阳性患者 临 床 特 征 的 荟 萃 分 析 [J].中 国 糖 尿 病 杂 志,2017,25(12):1097 1102
·154·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 6月第 44卷第 3期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 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①
李叶莉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惠州 516000)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DA和 ICA的 阳性 率分别为 53.24% 和 30.84%,明显高于非胰岛素缺乏组的 26.77%和 13.39%,说明 GA— DA的 阳性率 随着对 INS依 赖程 度的加重而升高 ,提示 GADA阳性 与胰 岛素功能 的减退有关 。同时 ,联合 C肽(CP)检测 ,发现 GADA阳 性 者 CP水 平低 (P<0.01),ICA 的阳性率高 ,故 GADA可用 于从 2型 收稿 日期 :2010-03-04
与 2型糖 尿病 比较 ,LADA具 有显 著 的人类 白细胞 相关 抗 原 HIA DQB口0201基因频率和显著低 的 DQB口0301基因频率 ,提示 LADA与 2型糖尿病有明显不 同。由此可见 ,基因型分析对 LADA的 诊断亦有重要价值 。
GADA和,或 ICA阳性 可预测 和诊断 2型糖 尿病 ,有助于从 2 型糖尿病 中筛选 出 LADA,二者联合 检测 ,可提 高诊断 的敏感性 ,并 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以便尽早确诊 ,为临床及早应用胰岛素治 疗 ,以保护残存 的胰岛 B细 胞功能 提供 了依 据 ,改 善了 LADA的预 后 。 参 考 文 献 : [1]Rowley iJ,Mackay IR,Chen QY ,ct al,Antibodies to glutamic acid decar- boxylase discriminate m4or types of diabetes mellitus.Diabetes。1992,41 (4):548—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偏高的原因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偏高在临床上提示与某些疾病相关,比如糖尿病、难治性癫痫。
虽然这些疾病如何引起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偏高的机制还不明确,但出现这种情况时就要提高警惕,建议到医院完善其他检查后,再针对相应疾病进行治疗。
1、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与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的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对于判断1型、2型糖尿病有重要价值。
已经有较多的临床数据与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偏高,如果确诊为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2、难治性癫痫:谷氨酸脱羧酶是谷氨酸转化为γ-氨基丁酸的限速酶,直接影响脑组织中的γ-氨基丁酸浓度,而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递质,与癫痫发病密切相关,所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是判断难治性癫痫的一项敏感指标。
治疗上,难治性癫痫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癫痫药物,比如拉莫三嗪、加巴喷丁等,也可以使用电刺激治疗、病灶切除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的临床探索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我院住院部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
应用ELISA法测定观察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并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是筛查肝硬化的重要指标,伴随肝功能的下降,患者血清ICA阳性率有进行性上升趋势,值得临床关注。
标签:肝硬化;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
谷氨酸脱羧酶一种限速酶,能实现谷氨酸与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γ氨基丁酸)的相互转化,其普遍存在于胰岛β细胞中。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为1型糖尿病的早期发病标志,亦是1型糖尿病治療效果的有效监测指标。
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最先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现,它是器官特异性抗体,是胰岛β细胞损伤的主要标志,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发病早期即可检出,据相关研究显示,其检出率为60%~70%[1]。
目前,GADA与ICA两种抗体检测已经成为糖尿病筛查和监测治疗疗效的有效指标。
肝硬化属于进行性肝疾病,慢性肝损伤会对患者的血糖产生影响,导致肝源性糖尿病。
为了探究GADA与ICA两种抗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预测价值,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实施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住院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确诊的4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经影像学和生化检查确诊。
本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为25~78岁,平均年龄(50.3±5.8)岁。
根据Child-pugh 分级标准,本组中有10例A级,18例B级,12例C级。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均无糖尿病患病史,其中有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为22~75岁,平均年龄(49.7±6.2)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清晨空腹抽取2ml静脉血,将血清分离后保存在-20℃待检,采用ELISA法测定观察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并设置阳性、阴性质控血清作为对照,进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两组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进行检测,其中试剂盒的批间差异应在20%以下,批内变异系数应在15%以下。
1.3观察指标比较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等指标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用[n(%)]表示,P<0.05显示
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比较经过检测发现,观察组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分别为42.5%、42.5%,对照组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分别为 2.5%、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18.351,P<0.05)。
见表1。
2.2血清GADA、ICA阳性率在肝硬化分级中的差异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在肝硬化A级、B级、C级患者中其血清GADA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ICA阳性率却随着肝功能的下降,其值逐渐上升,肝硬化3级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2。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损伤疾病,是一种或多种因素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大部分的肝硬化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常见的肝炎类型为乙型和丙型肝炎[2]。
肝炎病毒会导致胰腺腺泡组织发生炎症及坏死,并造成胰腺实质萎缩、硬化等,致使胰岛β细胞不能正常分泌成熟胰岛素,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进而产生GADA、ICA等具有针对性的抗体。
有研究报道[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加快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展,并能在早期检测出血请抗胰岛细胞抗体,因此,不难推断出肝炎病毒感染后患者易发生糖代谢异常,并在患者血清中检测出GADA、ICA等抗体。
肝硬化患者GADA、ICA抗体检测对于早期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肝硬化分级中,GADA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这显示GAD水平和患者的病情无明显相关性。
有文献报道,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及发病早期,GADA的阳性检出率约为43%-80%,而在本研究肝硬化患者中其阳性检出率为42.5%,说明GADA对于肝硬化胰岛细胞损伤具有预测意义。
ICA阳性表达代表胰岛细胞发生功能减退,本文根据Child-pugh 肝功能分级标准发现,随着患者肝功能的下降,其ICA阳性率逐渐上升,说明ICA与患者的肝硬化病情有关。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随着肝硬化的进展,患者的糖尿病程度逐渐加深。
4 结语
综上所述,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均是筛查肝硬化的重要指标,对于伴随肝功能的下降,患者血清ICA阳性率有进行性上升趋势,值得临床关注。
参考文献:
[1]周莉,王怡,高敏,等.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慢性肝病患者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07):687-688
[2]Imazeki F,Yokosuka O,Fukai K,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comparison with hepatitis B virus-infected and hepatitis C virus-cleared patients[J].Liver Int,2008,28(03):355-362.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0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