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讲解

合集下载

大师作品分析—悉尼歌剧院解读

大师作品分析—悉尼歌剧院解读

大师作品分析——悉尼歌剧院解读一、悉尼歌剧院项目背景和概况悉尼歌剧院于1959年3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市贝尼郎岬岛角破土动工,歌剧院三面环水,其西边是Harbour Bridge,南边是市植物园与政府大厦.整个建筑花费1.2亿美元与14年的时间,于1973年10月落成。

剧院占地1.84公顷,总建筑面积为88258 m,坐落在距海平面19m高的花岗岩台阶上,长183m ,宽118m,高67m。

建筑造型犹如一组扬帆出海的船队,也像一枚枚屹立在海难上的洁白大贝壳,为悉尼的标志。

二、建筑设计师与结构工程师歌剧院建筑的中标者为当年38岁的丹麦年轻建筑师约翰•伍重提交的方案,在全世界233份建筑设计方案中,他做的壳形方案被当时的评委会主席艾罗•萨里宁所欣赏并采用。

结构工程师为世界极顶尖结构大师阿鲁普及其领导的阿鲁普结构研究所。

可以说,没有这一世界顶尖结构工程公司的鼎力协助,约翰•伍重设计的歌剧院可能会成为“纸上谈兵”。

三、悉尼歌剧院的平面功能布置歌剧院有一个音乐厅(2700座),一个歌剧院(1550座),一个话剧院(550座),一个兼放电影的室内小剧场,一个大展览厅,以及录音兼排练室、餐厅及各种辅助用房。

悉尼歌剧院在外观整体上看,有由十对壳体组成的3组白色壳状屋顶,两个剧院占用两组大的壳体,另外一组小壳体为餐厅,其中歌剧厅、音乐厅与休息厅并排而立,各由四块巨大的壳状屋顶覆盖,这些壳状屋顶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

可以认为,单个壳体之间的组合是其屋顶的基本组成成分。

与巨大的壳形屋顶相协调的是底部高达19m的基座,这为屋顶结构提供了一个有效地抗侧推力的手段。

在扇形肋拱间形成的空的部位的结构组合上,采用梁板式结构体系,以拱肋的主体结构为基础,于拱肋上搭梁,并且因交接处应力的集中,在结构交接处的部位梁截面较厚,从而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传力体系,来自屋面板的压力传递给梁,再传递给作为主体结构的拱肋,最后传至大石座基础通过对悉尼歌剧院的结构分析可以知道歌剧院总体上属于拱的大跨度结构体系,而非表面上所显示的壳结构体系。

《悉尼歌剧院仰》课件

《悉尼歌剧院仰》课件
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诸多困难,如地质勘查、材料运输等,最终按计划完成。
历史意义
01
02
03
文化地标
悉尼歌剧院成为澳大利亚 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吸引了全球游客前来参观 。
建筑成就
其独特的造型和结构设计 彰显了建筑艺术的魅力, 成为现代建筑的典范。
国家自豪
悉尼歌剧院的建成增强了 澳大利亚人民的自豪感, 成为国家象征之一。
乌松的设计理念是将歌剧院融入 到周围的环境中,使其成为悉尼 乃至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
建筑特色
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色是其独特 的帆形屋顶,由混凝土和薄壳结 构构成,覆盖着超过100,000平
方米的白色瓷砖。
悉尼歌剧院的内部设施包括音乐 厅、歌剧院和排练厅等,可容纳观众5, Nhomakorabea00人。
悉尼歌剧院的外部景观包括海港 、海滨公园和悉尼港大桥等,是 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
之一。
地理位置
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区北部悉尼 港的便利朗角,1959年3月动工 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 入使用,是澳大利亚地标式建筑

设计者
约恩·乌松,是丹麦著名设计师。
设计理念
01
乌松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切开的桔 子,屋顶的形状类似于一组帆船 的帆布,这一设计灵感来自于悉 尼的航海文化。
02
纪念品商店
歌剧院内的纪念品商店出 售与演出相关的纪念品、 艺术品和图书等,为游客 提供丰富的购物选择。
多功能厅
适合举办会议、讲座、展 览等活动,配备先进的视 听设备和设施,可容纳不 同规模的会议和活动。
PART 04
悉尼歌剧院的维护与运营
REPORTING
维护管理
定期检查与维修

悉尼歌剧院(6.2班)PPT课件

悉尼歌剧院(6.2班)PPT课件

03 悉尼歌剧院的演出活动
世界级的演
世界知名乐团演出
悉尼歌剧院经常邀请世界知名乐 团进行演出,如维也纳爱乐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等,为观众带来世
界级的音乐盛宴。
国际知名艺术家
悉尼歌剧院还经常邀请国际知名 艺术家进行演出,如著名歌手、 舞蹈家、戏剧演员等,为观众呈
现高水平的艺术表演。
经典剧目
悉尼歌剧院上演的剧目多为经典 作品,如《卡门》、《图兰朵》 等,这些剧目经过时间的沉淀,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03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船帆和贝壳,其独特的外 观和内部结构使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设计理念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理念是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提出的,他通过将传统与现代元素 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既具有澳大利亚特色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
乌松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澳大利亚的船帆和贝壳,他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建筑中,使其 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的象征。
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色
02
独特的外观设计
01
独特的帆船造型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一组帆船,这种设计 使得它在悉尼港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02
混凝土外壳结构
悉尼歌剧院采用混凝土外壳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坚固耐 用,而且能够抵御风雨侵蚀,保持建筑的长久性。
03
建筑美学与功能性的结合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设计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充分考虑 了功能性,如独特的帆船造型有助于减轻风压对建筑的 影响。
定期举行的音乐会
音乐季演出
悉尼歌剧院每年都有音乐季演出,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合唱音 乐会等,为观众提供丰富的音乐体验。
节日音乐会
在各种节日期间,悉尼歌剧院也会举行相应的音乐会,如圣诞节音 乐会、新年音乐会等,为节日增添浓厚的艺术氛围。

世界自然遗产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世界自然遗产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世界自然遗产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标志性建筑之一。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表演艺术而闻名于世。

一、悉尼歌剧院的历史和建筑特色悉尼歌剧院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

它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的贝内洛港湾,占地面积达到6.5公顷。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风格独特,外形酷似一片扬帆的船只或像一只鸟展翅欲飞,给人以极具张力和美感的视觉冲击。

二、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和影响力悉尼歌剧院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和骄傲。

自建成以来,悉尼歌剧院成为了世界艺术舞台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吸引了无数国内外艺术家和观众。

在这里,世界各地的演出艺术家争相登台,包括歌剧、舞蹈、戏剧等各种表演形式。

三、世界自然遗产的认定2007年,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的认定意味着该建筑具有了国际级的保护地位,并得到全球公认的价值认可。

四、世界级的表演艺术悉尼歌剧院不仅拥有独特的建筑设计,也是表演艺术的殿堂。

这里每年举办各类音乐会、歌剧演出、舞蹈表演等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和表演团队。

悉尼歌剧院为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听享受,让人们沉浸在激动人心的演出中。

五、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悉尼歌剧院还举办了许多与文化相关的活动,例如文化展览、艺术讲座和工作坊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悉尼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交流和创作的平台。

六、悉尼歌剧院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这里,为悉尼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悉尼歌剧院周边的商业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酒店、餐厅、购物场所等涌现其中。

七、对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悉尼歌剧院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艺术的地标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艺术的地标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艺术的地标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地标——悉尼歌剧院。

这座融合了高科技与艺术设计的建筑物,是澳大利亚的国家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悉尼歌剧院,了解其丰富的艺术内涵。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历史。

这座歌剧院耗资巨大,历时数十载才得以完成。

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洋生物和悉尼港的美景,波浪形的屋顶如同海中的水族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建造过程中,设计师们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最终打造出了一座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

进入悉尼歌剧院,你会被其精美的室内设计所震撼。

剧院内部采用了一系列环保材料,确保观众在舒适的氛围中欣赏演出。

内部空间布局合理,为各种规模的演出提供了合适的场地。

从音乐会到戏剧表演,从芭蕾舞到演唱会,悉尼歌剧院几乎可以满足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需求。

在悉尼歌剧院内,你还可以欣赏到一系列世界级的艺术表演。

这里的演出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领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

每年,这里都会举办数百场演出,为人们带来无尽的视听享受。

同时,悉尼歌剧院还积极推动艺术教育,为青少年和社区提供丰富的艺术培训课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

除了艺术表演之外,悉尼歌剧院还成为了当地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内部设计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在参观过程中,游客们可以欣赏到歌剧院内部精美的装饰和艺术品,了解这座建筑的建造历史和背后的故事。

此外,悉尼歌剧院周边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如悉尼港大桥、皇家植物园、达令港等,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悉尼歌剧院的管理团队非常注重与公众的互动和合作。

他们积极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和文化交流项目,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为悉尼歌剧院带来了更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不仅是一座艺术地标,更是澳大利亚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悉尼歌剧院赏析

悉尼歌剧院赏析

悉尼歌剧院赏析悉尼歌剧院赏析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

悉尼歌剧院建筑特色独特,历史悠久,拥有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随时欢迎广大游客前来参观。

一、悉尼歌剧院的历史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是建筑大师乌托邦(Jorn Utzon),它的设计融合了西班牙、古希腊和东方风情,在建筑上具有很高的创新性,使悉尼歌剧院成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之一。

1966年,在350名建筑师中,乌托邦的设计被选中,歌剧院于1973年建成。

不过,这座著名的歌剧院在建造过程中曾遭到众多争议,包括设计是否符合要求、造价高昂等问题。

但是,最终悉尼歌剧院完美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

二、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色悉尼歌剧院的建筑风格独特,呈现出优雅和现代的感觉。

整个建筑群坐落在悉尼海港岸边,由三个巨大的圆形拱顶和一个球形屋顶组成,这些弯曲的曲线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风格,凸显了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和艺术才华。

悉尼歌剧院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就像是船帆在海上翩翩起舞,非常美丽。

三、悉尼歌剧院的演出悉尼歌剧院的演出一直备受世界各地观众的瞩目。

这里的演出包括音乐会、歌剧、芭蕾、音乐剧、儿童演出和讲座等,彰显了悉尼歌剧院在音乐和文化领域的高地位。

歌剧院的演出设计和布景一直备受关注,设计师们在这里创造了永恒的壮观景观,将观众带入不同的艺术领域,使他们有一种别样的体验。

四、悉尼歌剧院的参观悉尼歌剧院欢迎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内部设有音乐厅、歌剧厅、休息厅、文化中心、展厅等,除了欣赏演出,游客还可以参观歌剧院内部特色建筑、了解其历史文化、拍摄纪念照片和购买特色纪念品等。

总之,无论您来自何地,欢迎您前来悉尼歌剧院参观、欣赏演出。

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体验,无论您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旅游者,这里都将带给您难忘的体验。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艺术的地标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艺术的地标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艺术的地标在浩瀚无垠的大洋洲大陆的南端,矗立着一座举世瞩目的建筑奇迹——悉尼歌剧院。

这座艺术的地标,以其无与伦比的建筑美学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澳大利亚的象征,也成为了全世界游客的必游之地。

悉尼歌剧院,位于悉尼港湾的东岸,与对岸的悉尼塔、海港大桥以及周围的绿色公园和海滩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

这座歌剧院不仅是一座建筑杰作,更是一部流动的音乐厅,为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悉尼歌剧院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大量曲线设计,使得整座建筑看起来宛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帆船。

白色的建筑主体与周围的海洋、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走进歌剧院,你会被内部精美的装饰和卓越的设施所震撼。

每个演出厅都有独特的风格和设计,无论是豪华的皇家艾伯特大厅,还是面向公众的露天音乐厅,都让人流连忘返。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艺术家的天堂,也是游客们的乐园。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世界级的演出,如交响乐、音乐会、戏剧、芭蕾舞等。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为的就是亲眼目睹这座艺术地标的魅力。

此外,悉尼歌剧院周边还有很多美食、购物和娱乐设施,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悉尼歌剧院还积极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每年都会接待大量的学生团体参观,通过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年轻一代了解艺术、音乐、戏剧等文化的魅力。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提升了公众的艺术素养,也为悉尼歌剧院增添了更多的人情味。

作为一座融合了艺术与科技的地标性建筑,悉尼歌剧院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文化交流中心。

每年,这里都会举办各种国际艺术节、音乐节和戏剧节,为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同时,悉尼歌剧院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地的剧院、音乐厅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艺术的发展。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澳大利亚的骄傲,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悉尼歌剧院完整课件培训资料

悉尼歌剧院完整课件培训资料

环保理念的应用
节能设计
悉尼歌剧院的节能设计体现在多 个方面,如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设计,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利用海水冷却等。
可持续材料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悉尼歌剧院 采用了许多可持续材料,如再生材 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等, 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恢复与保护
在建设过程中,悉尼歌剧院注重生 态恢复与保护,如采用植被屋顶、 雨水收集系统等,以降低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
03
悉尼歌剧院的演出与活 动
演出类型与节目
01
02
03
04
音乐会
悉尼歌剧院是世界著名的音乐 表演场所,定期举办交响乐、
室内乐、声乐等音乐会。
歌剧
作为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核 心演出内容当然是歌剧,包括
经典剧目和现代作品。
舞蹈
悉尼歌剧院也吸引了许多世界 著名的舞蹈团,如芭蕾舞、现
代舞等。
戏剧与表演艺术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一组帆船,这种设计使其成为澳大利
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02
贝壳造型的屋顶
歌剧院的屋顶采用贝壳造型,这种设计不仅独特,而且与周围的环境相
协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03
建筑美学与实用性的结合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设计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充分考虑了实用性,如为
了适应悉尼的气候特点,屋顶的设计可以调节室内光线和温度。
悉尼歌剧院完整课件培训资料
目录
• 悉尼歌剧院的简介 • 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色 • 悉尼歌剧院的演出与活动 • 悉尼歌剧院的运营与管理
建筑背景
01
02
03
地理位置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 悉尼市,是该市的地标性 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贝尼朗岬角。

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由丹麦设计师约恩·伍重(Jorn Utzon)设计。

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

悉尼歌剧院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徵求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

建设从1959年3月开始,直至1973年10月竣工,斥资1亿零200万澳大利亚元完成建造,为了筹措经费,除了募集基金外,澳大利亚政府还曾於1959年发行悉尼歌剧院彩券。

每年在悉尼歌剧院举行的表演大约3000场,约二百万观众前往共襄盛举,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

歌剧院白色屋顶是由一百多万片瑞典陶瓦铺成,并经过特殊处理,因此不怕海风的侵袭,屋顶下方就是悉尼歌剧院的两大表演场所─音乐厅(Concert Hall)和歌剧院(Opera Theater)。

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於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

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於音乐厅正前方,由澳大利亚艺术家Ronald Sharp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Grand Organ),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个风管组成,此外,整个音乐厅建材使用均为澳大利亚木材,忠实呈现澳州自有的风格。

一.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在设计设计公共建筑时,应和其他类型的建筑一样,其空间组合不能脱离总体环境孤立地进行,应把他放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单体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考虑与自然与人造的环境特点相结合,才有可能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做到两者水乳交融,相互储存,凝结成为不可分割的完美整体。

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是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

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筑式的典型作品。

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艺术表演中心。

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歌剧院位于悉尼湾的南部一个人造小半岛上,其总面积为2.2公顷,由588个沉降于海平面以下25米得混凝土墩支撑。

其中长183米,宽120米的建筑群占据了1.8公顷。

整栋建筑建造在一块混凝土基座上,其入口开向南边,以97米宽的台阶同路面相连。

这个建筑群可大体分为三个部分:最大的两组风帆沿南北方向排列,以略呈V字形的方式在南部收拢。

它们分别以三面风帆面向北部的海湾,另一面则面向南面迎接观众和游客,风帆张开的“嘴”上则覆盖着茶色的玻璃幕墙。

另一对小风帆位于它们的西南处,位于其中的乃是贝尼朗餐厅。

整个建筑最高处为西面大厅的顶点,它距离海平面67米。

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考虑环境的特色,才能处理好室外的空间关系。

这是因为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取得紧凑的空间组合,良好的通风采光,适宜的日照朝向以及方便的交通联系等的必要基础。

另外合理的总体布局能够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做到因地制宜,关系紧凑,从而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再者,合理的总体布局,能够比较妥善的处理个体与整体在体量、空间、造型等方面的良好关系,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协调,既能为建筑创造优美的气氛,还能起到美化与丰富城市面貌的作用,这在建筑环境艺术问题上,也是不容忽视的。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即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与创造环境。

当然这三个方面不一定单独出现,也不一定同时出现,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有的利用原有环境多一些,有的则需要更多地对原有的环境进行改造,也有的对原有的环境即利用又改造,甚至为了使总体布局更加完整,还需要创造环境。

总之,无论出于哪种情况,都需要把建筑与与周围的空间环境设计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之尽量完美。

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并充分发挥其中固有的景观特色,服从创意构思的需要,经过加工改造,使环境的意趣能为总体布局的设计意图服务,这在室外空间组合中,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但是往往原来固有的环境条件存在这一定的局限性,或多或少的与设计意图相矛盾,甚至有时环境现状与设计意图存在着极大地矛盾,这时就应强调在保留有利因素的基础上,着力改造原有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以适应环境设计的需要。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表演艺术中心,又称海中歌剧院,坐落于悉尼湾的一个突出部,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面对着植物园。

是一座构思独特,设计超群的建筑物,那些濒临水面的巨大的白色壳片群,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从远处望去,它宛如从蔚蓝海面上缓缓回来的一簇白帆;又如一簇簇盛开的花朵,在蓝天、碧海、绿树的衬映下,婀娜多姿,轻盈皎洁;而在近处看,它又像被海浪涌上岸的一只只贝壳,斜竖在海边。

无论从陆地、海洋、或者天空的角度看上去都有美的感受。

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南北长183m,东西宽118m,高67m,相当于一座20层楼的大厦。

总建筑面积88258m2,包括一个有2690座的大音乐厅,一个有1547座的歌剧厅,一个可容500多人的剧场和一个小音乐厅。

此外,还设有排演厅、接待厅、展览厅、录音厅以及戏剧图书馆和各种附属用房(如餐厅、小卖部等)共900多个房间,同时可容6000多人在其中活动。

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m的桃红色花岗岩铺面大台阶。

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巨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着花岗岩的基座上。

3组白色的帆状屋顶由10块大“海贝”组成。

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

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

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

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

主体建筑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曲形混凝土预制件拼成10块贝形尖顶壳。

香港建筑风水规划设计院贾哲蘅最后总结说:悉尼歌剧院的整体造型设计就象归海之螺,剧院按照自己所处位置的特点而进行选址,这是古代风水形法之关键。

剧院的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该建筑在风水形法中又称“母子群”,互相照应、互相关爱。

高低不一的尖顶壳远远望去,既象竖立着的贝壳,又象两艘白色帆船飘扬在海面上。

整体建筑神似河螺归海,河螺在海岸边进退自如,所以悉尼在国际上声望很高总之,建筑室外的具体环境条件,既有制约的一面,又有可利用的一面,也有经过加工改造可兹创新的一面。

在具体设计时,应对周围环境的基础条件做周密的调查与研究,从整体布局出发,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其不利因素,根据需要改造环境,甚至创造环境,以满足设计创意的需求,使室外空间环境更加臻于完美。

二.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功能分区与设备技术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一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

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

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

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

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

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

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

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象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

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象竖立着的贝壳,又象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

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歌剧厅较音乐厅为小,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

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

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

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

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

舞台面积440平方米,有转台和升降台。

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毛料华丽幕布。

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构成,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

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像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月幕”。

舞台灯光有200回路,由计算机控制。

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情况一目了然。

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

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于音乐厅正前方,由澳洲艺术家Ronald Sharp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Grand Organ),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个风管组成。

壳体开口处旁边另立的两块倾斜的小壳顶,形成一个大型的公共餐厅,名为贝尼朗餐厅。

每天晚上接纳6000人以上。

其它各种活动场所设在底层基座之上。

剧院有话剧厅、电影厅、大型陈列厅和接待厅、5个排列厅、65个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演员食堂、咖啡馆、酒吧间等大小厅室900多间。

休息室设在壳体开口处,配有大片玻璃墙面,由2000多块高4米,宽2.5米的法国制造的玻璃板镶成,临墙眺望,白天绚丽的悉尼湾风光一览无遗,夜晚市内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结构技术分析1、无法实现的设计结构方案壳体结构的优越性体现在重力作用下, 可通过自身的薄膜应力来抵抗外荷载, 当受风力作用时,壳体所受的向上风吸力, 只要小于壳体自重即可, 此时壳结构产生的内应力大部分是压应力, 当壳体凸面向上平放时, 对混凝土这种耐压性能好的材料, 采用壳体结构型式是十分合适的. 然而, 悉尼歌剧院的屋顶壳体结构并非是凸面向上平放, 而是斜向悬挑, 在重力作用下, 屋顶内应力已不是薄膜压应力,当受风力作用时, 风力施加于壳体凸面, 反而在与壳体自重联合作用下, 增加了壳体的倾覆倾向, 这违背了壳体的基本受力状况, 所以约翰 伍重最初设计屋顶时考虑的壳顶厚度100 mm, 壳底厚度500 mm 的壳结构是无法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