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纤维化,老中医来了
肺纤维化中医治疗进展

肺纤维化中医治疗进展1病因病机肺间质纤维化多归属“咳嗽”、“喘证”、“肺胀”、“肺痿”、“肺痹”等范畴]。
吴银根以络病理论为指导,认为肺纤维化的病位在肺络武维屏指出特发性肺纤维化以“肺痹”命名,继发性肺纤维化以“肺痿”命名更为合适,并可参照“肺胀”、“咳嗽”辨证施治刘建秋认为主要发病机制是气虚血瘀、痰热互结、痹阻肺络,病性属本虚标实,肺肾气阴亏虚为本虚,外邪、痰浊、瘀血、热毒为标实,常见证型是痰热壅肺型和气虚血瘀型吴之煌等认为,由于久病劳欲、气虚血瘀、兼有伏痰,致气机升降失常、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瘀互结、阻塞气道和肺络,使肺失清肃而发病。
崔红生等认为病因病机为毒损肺络、外受毒邪,致络伤血瘀、升降出入失司,内毒常发生于内伤杂病的基础上,多由诸邪蓄积、胶结壅滞而成。
张纾难等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属于先天阴虚禀赋不足是发病基础,阴虚生内热,肺燥津伤,清肃之令不行,致肺叶失于濡养、焦萎不用而发病。
姜良铎等认为,反复感受外邪为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诱因,环境毒邪为其发病外因,肺肾亏虚为发病内因。
郭素芳叫认为,或因禀赋不足及饮食劳倦内伤,先有肺肾两虚或肺脾两虚的基础,而复感外邪、宣解不彻、邪气郁肺;或反复感邪,肺气先伤,日久累及脾肾,故病程久,缠绵难愈。
郑洁等认为病位重点在肺脾肾,病机关键在气虚血瘀2辨证论治刘玉庆等n认为肺纤维化的发病初期即见肺脾两虚、肺肾气虚,正气不足尤其是肺气亏损贯穿疾病始终,常用补肺益气方玉屏风散。
并应注重活血法的运用。
殷明伟等H根据缓解期、发病期的不同,分别采用扶正祛邪或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
缓解期以滋补肺肾为基本治法,祛瘀化痰兼而行之;发病期宜清病机特点是寒热易变,因此应辨别虚实寒热,观其舌脉随证治之。
王会仍提出治疗宜清肺不宜燥肺,宜甘寒不宜苦寒,宜滋阴不宜助阳。
而对疾病晚期出现阴阳俱虚或出现脱证的呼吸衰竭,则宜补气不宜破气,宜降气不宜升气。
吴银根认为以肺络痹阻是基本病机,提出络虚最宜通补,络虚属阴血虚者宜滋阴养血,络虚属阳气虚者宜甘温益气。
中医如何从肺论治肺部纤维化的机理

中医如何从肺论治肺部纤维化的机理肺部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肺部纤维化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从肺论治肺部纤维化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肺脏如同一个“气机枢纽”,负责调节全身的气的运行和交换。
当肺脏出现纤维化时,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气的运行不畅,呼吸功能减弱。
从病因病机来看,肺部纤维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外邪侵袭是常见的诱因之一,如风寒、风热、燥邪等。
这些外邪侵袭肺脏,导致肺气郁闭,宣发肃降失常。
长期的邪气留恋,损伤肺气,使肺的正气逐渐虚损。
情志失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过度的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气的疏泄,进而导致肺气的运行失常。
气郁化火,灼伤肺阴,使得肺的津液亏损,影响其正常的濡养功能。
此外,久病体虚也是导致肺部纤维化的原因之一。
其他脏腑的疾病,如脾、肾的亏虚,会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化,进而累及肺脏。
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无以滋养肺气;肾为先天之本,肾气虚则不能纳气,影响肺气的肃降。
在治疗上,中医强调从肺论治,注重整体调理。
首先,要疏散外邪。
根据外邪的性质,选用相应的解表药物,如麻黄、桂枝等,以宣通肺气,驱散邪气。
其次,要调理肺气。
肺气不宣者,常用桔梗、杏仁等药宣发肺气;肺气不降者,用苏子、半夏等药降气平喘。
同时,注重补肺益气,选用黄芪、人参等药物,增强肺的功能。
再者,滋养肺阴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对于肺阴亏虚者,使用麦冬、沙参等药物,以滋养肺阴,恢复肺的润泽。
在方剂的运用上,如麻杏甘石汤常用于治疗外邪袭肺、肺气郁闭的病症;百合固金汤则适用于肺肾阴虚的情况。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注重生活方式的调理。
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之物,以防损伤肺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增强肺气。
另外,中医的针灸疗法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大黄蛰虫丸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之我见

大黄蛰虫丸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之我见大黄蛰虫丸出自《金贵要略》,是张仲景治疗“血痹虚劳”的最后一个方剂。
大黄蛰虫丸因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内外妇儿及皮肤科临床上广泛运用,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从“虚劳”辨治,认为干血是肺间质纤维化的特殊病理产物,使用大黄蛰虫丸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对于患者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急性发作有较好疗效。
标签:大黄蛰虫丸;虚劳;干血;肺纤维化1肺纤维化的现代医学认识肺维化是多种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渐进性和致死性疾病,发病年龄为50-80 岁,男性发病率107/100,000,女性74/100,000;肺纤维化诊断后中位存活时间只有3年;其治疗目标是阻断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预防急性发作,减轻症状。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在治疗中使用大黄蛰虫丸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现大黄蛰虫丸对于治疗肺纤维化有增效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2肺纤维化的中医认识肺间质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名,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名称。
现代医家多将肺纤维化归属于“肺痹”“肺萎”“咳嗽”等来论治。
张氏[1]和王氏[2]均认为肺痹与肺纤维化体现了肺纤维化的不同疾病阶段,肺痹为疾病的早期,肺萎为疾病的晚期,且二者夹杂。
极少医家将肺纤维化归属于“虚劳”进行辨证论治。
然而在临床中不难发现,肺纤维化患者到后期,表现心力衰竭,肾功能受损,形体消瘦,全身虚弱的临床表现。
结合前人的经验,可将肺纤维化的疾病过程概况为肺痹(疾病早期)—肺萎(疾病缓解期)—虚劳(疾病损耗期)。
虚劳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系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3]。
肺纤维化患者早期肺功能失常,肺失宣降,治节失调,无力助心行血,久病及肾,金水不生,渐渐传于肾、脾,最终导致五脏受损,终成虚劳。
《金贵要略》首次提出了虚劳的病名,并创建了诸多疗效显著的方剂,如小建中汤,肾气丸,黄芪建中汤等。
然而在其最后的条文中,仲景创建了大黄蛰虫丸不同其他的补益之方,使用大量悍猛之虫药、大黄等药物。
肺间质纤维化,老中医来了

肺间质纤维化,老中医来了肺纤维化是指肺内的气管旁边,肺实质、肺间质,尤其是肺间质,纤维组织渗出增多,导致纤维组织增多后,弹性纤维的功能减弱。
肺纤维化是肺间质的不可逆性的病变,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陈银魁教授简介】肺纤维化的症状有呼吸困难、缺氧、气短、咳嗽、咯痰、口唇紫绀等。
肺纤维化后,肺弹性减退。
吸气,呼气,不能正常自主地进行,出现吸气、呼气的容量减少,导致缺氧气短的症状。
同时刺激气管壁,出现咳嗽,长期的、慢性的咳嗽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比如气短;出现呼吸困难,合并感染后,出现咳嗽、咯痰的症状。
肺纤维化和生活作息是有关的,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会加重肺纤维化患者的患病风险,例如吸烟,就会影响肺的功能,长期吸烟,患肺纤维化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增加。
熬夜也会加重机体的负担,对各脏器都是一种损耗。
中医在肺纤维化的调理上很有作用,肺纤维化属于中医肺痿的范畴,肺痿的病机是肺燥阴伤和肺气虚冷,不管是阴虚还是阳虚,肺痿都存在肺气虚的情况。
故治疗肺纤维化是需要中药补肺的。
又:肺纤维化中药治疗方法有哪些夏昆鹏副主任医师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内科三甲肺纤维化中药治疗方法包括单味中药、二仁汤、补肺汤以及益肺化纤汤。
但具体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
1.单味中药:川芎、虎杖、黄芪等单味中药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合理应用可减轻血管内皮的损伤,也能清除自由基,对保护肺功能有帮助,可改善肺纤维化的病情。
2.二仁汤:主要原料有桃仁、杏仁、半夏以及陈皮,可活血化瘀以及宣肺平喘。
若患者伴有淤血或痰浊症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仁汤治疗,有助病情改善。
3.补肺汤:适用于虚症引发的肺纤维化。
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白芍、白术、党参等,具有健脾宣肺及止咳化痰的功效,可控制肺纤维化的病情进展。
4.益肺化纤汤:包括黄芪、太子参、五味子、麦冬等中药,具有益气养阴以及化瘀祛痰的功效,可缓解咳痰咳喘的症状。
肺痿理论—晁恩祥名老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经验总结

肺痿理论—晁恩祥名老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经验总结目的: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和对生活质量高标准的需求,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逐年增加,其高病死率及难治性让现代医学陷入囧境,目前临床上对于没有特效疗法和药物,不但治疗方法匮乏,而且伴随着诸多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中医药的逐年重视,对该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再者患者寄托于中医药的迫切之心也越来越强烈,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理论及方法也出现百家争鸣。
名老中医晁恩祥从医近半个世纪,在治疗肺系病的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拥有自己的个人辨证论治的体系,本文总结了其对于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理论认识及治疗经验。
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两种研究方法:文献采集,临床病案分析。
本文对于晁恩祥教授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经验总结文章都认真阅读研究,深入分析其对“肺痿”与“肺纤维化”的理论研究及治疗经验。
通过临床病案分析详细地介绍了晁恩祥教授对于肺间质纤维化的诊疗思路、辨证要点及治疗经验。
结果:晁恩祥教授在继承前人经典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于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在临床中重视观察患者症状,善于总结发病特点,对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名提出属中医“肺痿”的范畴,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深刻讨论,认为该疾病证属本虚标实,提出“肺热叶焦”为基本病机,总结了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病机为:“肺肾两虚、气阴不足、痰瘀阻络”,在疾病进展时期,重视风、痰、瘀等加重因素,治疗时应遵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基本原则,主张中病即止,切忽过犹不及,注重从整体出发,个体化治疗,并且强调调补肺肾的治法贯穿病程始终。
治疗以益气养阴、调补肺肾、活血化瘀为基本方法,间以疏风、化痰、祛瘀等随症加减。
晁恩祥教授常用太子参、麦冬、黄精、黄芪、五味子益气养阴;淫羊藿、菟丝子等补肾纳气;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滋补肾水;紫菀、杏仁、紫苏叶、地龙宣降肺气;橘红、黄芩、金荞麦、鱼腥草清热化痰;丹参、川芎活血祛瘀等。
结论:肺间质纤维化多发病隐匿,多种病因不明确,诊断手段不仅局限,而且其创伤性较大,该疾病属难治之证,临床上主要以气短、干咳为主症,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差,名老中医晁恩祥将肺间质纤维化与中医“肺痿”相链接,认为“肺热叶焦”迁延而致肺叶痿废不用,阐释肺纤维化是以咳喘唾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虚损性难治病,证属本虚标实,注重从整体出发结合个体不同随证治疗,强调“调补肺肾”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间质性肺炎的-肺纤维化的中医防治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的中医防治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在中医中被称之为肺痿。
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痹症》、《素问﹒五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明确指出“肺痿”之名,并对病因病机、辩证施治予以精确的论述,但临证取效极其微小。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病机为:正气虚为本,风、寒、暑、湿、躁、火、气、痰、瘀毒九邪损伤肺络为标,本病最大的特点是虚和标贯穿于始终。
正气虚是诱发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的内在因素,《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认为,正气充足,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犯人体,疾病则无从发生,或者有外邪侵犯,正气亦能抗邪而不至于发病。
小结:以上所述,笔者提出以调节阴阳平衡学说为总纲,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为宗旨,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治疗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十位一体”综合疗法,并成为中国中医科技推广中心面向全国推广项目。
知识拓展:肺络的释义,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经是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络脉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从经脉分出的支脉为别络,从别络分出逐层细化的脉络为细络和孙络。
温馨提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中医防治”,本文已经为您介绍得很详细,对大家认识疾病、及时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得了肺纤维化,也不要过于紧张,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采用养阴益肺通络疗法治疗肺纤维化有独特的疗效,已经成功治疗了万例患者,是您肺纤维化治疗的最好选择。
解读中医仙芪扶阳固本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揭秘中医仙芪扶阳固本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中医仙芪扶阳固本意在扶正固本、健脾补肾、活血化瘀、通络、宣肺祛痰,达到固本强身之效,此法适用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同样适用于尘肺、哮喘、肺癌、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科病,凡见于脾肾两虚型患者:有喘息气短、动则加剧,咳嗽、痰稀白,反复易感,四肢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舌暗、苔白腻,脉滑、涩等症候者都适用。
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把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归属为肺痿的范畴。
肺痿病名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该书对其疾病病名、症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有了明确的论述,并分为虚热、虚寒两型。
并制定了干姜甘草汤、麦门冬汤两个名方,医圣张仲景的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肺痿的中医临床。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症状表现为喘息气短、动则加剧,咳嗽、痰稀白,反复易感,四肢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舌暗、苔白腻,脉滑、涩等症候,在辨证分型当中归属于正气不足、脾肾两亏、痰瘀毒损伤肺络型肺痿。
针对上述症状,仙芪扶阳固本疗法意在“扶正固本”,健脾补肾、活血化瘀、通络、宣肺祛痰,该中药中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淫羊藿、蛤蚧、黄芪、白术、茯苓等。
主要作用是补肺、健脾、温肾、扶阳固本。
主治咳嗽、哮症、喘症、肺胀、肺痿、肺痨、肺痹。
仙芪扶阳固本疗法不但适用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同样适用于尘肺、哮喘、肺癌、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科病,见于脾肾两虚型。
中医治病原则在于调理和防治,这种固体强身地做法适合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患者。
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2011-04-04 14:24:36| 分类:呼吸系统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肺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喘证”、“肺”、“肺痹”等疾病范畴。
其病位主要在肺,其病机为肺虚津气失于濡养所致。
如《素问·脏气时论》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
”。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气愤郁,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素问·逆调论》曰:“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客。
”《巢氏病源论》谓:“肺主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上气喘,鸣息不通。
”如《灵枢·经脉篇》指出:“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
内经》指出本病的主要症状有“不得卧、行而喘者”,“劳则喘息汗出”、“烦满喘而呕”。
《金要略》有“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此与本病劳力性呼吸困难颇为相似。
《景岳全》云:“实喘之症,以邪在肺。
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
”又云:“水病为者,以肾邪干肺也。
”《医门法律》云:“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胃真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
……凡治肺痿病,淹淹不振,……故行峻法,驱涎沫,图速效,反速毙,医之罪也。
”清代王九峰说“气息短促,不能接续,提之若不能升,之若不能降,呼吸之气,浑如欲绝”。
这些描述与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颇为相似。
本兵病机多从、肾入手,以气阴亏虚立论,此外有些医家认为痰、瘀与本病有关,如宋·陈无择云:“夫五脏有上气喘咳,但肺为五脏华盖,百脉取气于肺。
喘既动气,故以肺为主”;王九峰认为《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肺合皮毛,风邪易袭,邪气以从其合。
肺中津液不归正化,凝结为痰,屡肺纤维化主要是邪毒入络导致肺肾功能失调而产生痰、瘀阻于肺络,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间质纤维化,老中医来了
肺纤维化是指肺内的气管旁边,肺实质、肺间质,尤其是肺间质,纤维组织渗出增多,导致纤维组织增多后,弹性纤维的功能减弱。
肺纤维化是肺间质的不可逆性的病变,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陈银魁教授简介】
肺纤维化的症状有呼吸困难、缺氧、气短、咳嗽、咯痰、口唇紫绀等。
肺纤维化后,肺弹性减退。
吸气,呼气,不能正常自主地进行,出现吸气、呼气的容量减少,导致缺氧气短的症状。
同时刺激气管壁,出现咳嗽,长期的、慢性的咳嗽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比如气短;出现呼吸困难,合并感染后,出现咳嗽、咯痰的症状。
肺纤维化和生活作息是有关的,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会加重肺纤维化患者的患病风险,例如吸烟,就会影响肺的功能,长期吸烟,患肺纤维化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增加。
熬夜也会加重机体的负担,对各脏器都是一种损耗。
中医在肺纤维化的调理上很有作用,肺纤维化属于中医肺痿的范畴,肺痿的病机是肺燥阴伤和肺气虚冷,不管是阴虚还是阳虚,肺痿都存在肺气虚的情况。
所以治疗肺纤维化是需要中药补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