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版一年级上册第30次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排成四路纵队2,母鸡爱小鸡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80-90%学生明白纵队是怎么排的,以及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大的同学要爱护小的同学,互相爱护。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跑的基本技术。

3、素质目标:提高奔跑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4、情感目标:培养运动感情,勇敢果断,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排成四路纵队。

三、教学过程:(一)收心热身导入情节(1)课堂常规: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导入情境教学。

组织方法:自由散在规定的场地,围在教师身边听。

教师导入语:小朋友们,在农村一大清早有什么动物在墙头“喔喔喔”的像闹钟一样把人从被窝里叫醒的?你说它好不好,是不是很优秀?小朋友们齐生回答:是公鸡(2)模仿动物的叫声和跳跃大公鸡:喔喔喔地叫小鸭子:嘎嘎嘎地叫,双手交叉放口前做鸭嘴状企鹅:两手下垂放身旁,手腕后伸,走起路扭身体猴子:抓抓头,做探视状,也可做翻跟斗。

袋鼠;两手屈肘置于胸前,双脚连续向前跳。

小白兔:两只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

注:老师讲出动物名称,诱导学生动脑经创新,针对不足,加以纠正(二)故事情节发展导语:小朋友今天大公鸡进行集训,大家想不想加入他们队伍集训,看看它们是怎么训练的。

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讲解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2)学生进行分组分排练习。

(3)教师仔细观察,对错误的加以纠正。

(4)把大家容易出现的问题在集合训练后进行讲解。

(5)在队列练习前向学生说明:前后间隔一臂距离,以免太拥挤。

组织方法:排成四路纵队的排法:当教师喊“成四路纵队—集合”口令,并做出手势(左手握拳于胸前屈肘,拳心向内,右臂前平举,掌心向下)时,排头学生按口令指示的队形,距离教师2-3米处站好,其余学生依次向后重叠式排队站立,前后保持约一小臂的距离并自动对齐。

注:因学生反应能力较慢,因此需要结合“解散”“集合”来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提高集合的速度(三)尾声恢复1,游戏:母鸡爱小鸡教学的方法:(1)导入:小朋友,小鸡们集训顺利结束了,现在他们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鹰,小鸡和老鹰要展开一段生死的较量,看看小鸡它们是怎么躲过这场灾难的。

2019学年一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1-30课

2019学年一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1-30课

宝山区菊泉学校
201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计划
宝山区菊泉学校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体育与健身》课程教学进度表
宝山区菊泉学校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宝山区菊泉学校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宝山区菊泉学校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宝山区菊泉学校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宝山区菊泉学校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宝山区菊泉学校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宝山区菊泉学校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宝山区菊泉学校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宝山区菊泉学校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三、课程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体育运动的起源、发展,体育锻炼的意义等。

2. 运动技能:跑步、跳绳、投掷、跳跃、基本体操等。

3. 体育保健:运动损伤的预防,正确锻炼的方法,营养与健康等。

4. 体育比赛:规则讲解,团队合作,竞技精神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采用分组合作、竞技比赛等形式。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4.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

第二章:跑步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跑步的基本技能,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的正确运用。

2. 短跑、中跑、长跑的不同训练方法。

3. 团队接力比赛。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跑步技巧,示范正确动作。

2. 实践训练:学生分组进行跑步练习,教师指导。

3. 竞技比赛:团队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跑步速度和耐力的提高。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的评估。

第三章:跳绳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提高跳绳速度和熟练度。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跳绳的基本动作: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2. 跳绳的训练方法:速度跳、耐力跳、花样跳等。

3. 团队跳绳比赛。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跳绳技巧,示范正确动作。

完整word版)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完整word版)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完整word版)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一、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1分钟)二、教师讲解运动后的饮食卫生(10分钟)1、运动后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

2、饮水要适量,不要过量。

3、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澡,应该等身体恢复正常再洗澡。

三、教师示范室内徒手操(10分钟)1、第一节:头部操2、第二节:颈部操3、第三节:肩部操4、第四节:腰部操四、学生跟随教师练室内徒手操(10分钟)五、小结课的内容。

(3分钟)1、表扬优秀学生。

2、师生再见。

3、运动后少量多次喝水五、游戏:人、枪、虎(10分钟)方法:略六、小结课的内容,宣布下课。

(3分钟)在这节课中,两名学生将站在桌子的两侧对面而立,桌子中间放着一个乒乓球。

老师会口令进行吹球,而在一定区域内,如果球出了谁的一边区域,对方将获胜。

本节理论课6的教学内容包括胃的位置和功能以及大球追小球游戏。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胃的位置和功能,其中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掌握。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先问候学生并宣布课程内容和要求。

接着,通过启发性谈话,引出胃的位置和功能的板书。

教师将花费20分钟讲解胃的位置和功能,包括其位于左上腹以及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

教师还会提到胃病与胃的种类,例如牛的胃消化系统比较好。

接下来,教师会介绍大球追小球游戏,并让学生尝试玩11分钟。

最后,教师会小结课程内容并与学生告别。

理论课7的教学内容包括看谁跑得快和夹球走。

教学目标是教育学生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速度素质。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先问候学生并宣布课程内容和要求。

接着,通过启发性谈话,引出看谁跑得快的板书和优秀运动员的介绍。

教师将花费25分钟运用比较的方法,把本班全体学生50米跑的成绩列表作比较,并排出跑得最快的前6-10名学生,以说明速度素质较好。

教师还会介绍速度分,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

接下来,教师会让学生用符号表示跑的成绩,并演示在黑板上。

最后,教师会让学生尝试夹球走游戏,并在10分钟后结束课程并告别学生。

3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教案和反思

3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教案和反思

3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学生为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机会,师生同乐,共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教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走、跑与游戏中的快速跑内容。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本课改变和开发了快速跑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快速跑技术和技能,发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教学特色1、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从易到难,从泛化到分化到巩固过程。

3、轻松愉快、安全地进行教学。

三、学情分析本课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玩,模仿能力强的特点。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教师要针对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运用情境教、游戏等进行教学。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身心愉悦。

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参加学练展示自我,使100%的学生参与到练习中去。

2、运动技能目标:使85%的学生初步掌握快速跑的动作方法并获得快速跑的身心体验。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及快速启动能力,促进身体各系统和下肢力量的发展。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快速跑动中的手臂摆动。

难点:快速跑动中腿的后蹬高抬。

六、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学:精讲多练、抓住重、难点。

2、示范法教学:动作规范、美观,具有模仿性和灵活性。

3、巡回示范教学: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巡回指导、及时指出技术动作的错误,避免错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

4、自由练习教学:给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自主的学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健康常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使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知识:介绍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2. 基本运动技能:学习跑、跳、投、接等基本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身体素质训练:通过各种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2.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

2. 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反复练习,提高运动技能。

3. 游戏法:运用体育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 竞赛法: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育知识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3. 基本运动技能学习: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掌握跑、跳、投、接等基本运动技能。

4. 身体素质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锻炼他们的力量、速度、柔韧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

5. 体育游戏:运用体育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注意事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锻炼。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表现。

2. 运动技能掌握:评估学生在本节课中跑、跳、投、接等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小学体育与健康30米绕物跑接力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30米绕物跑接力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30米绕物跑接力教案引言:体育与健康是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而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交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团队合作,我们可以通过30米绕物跑接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本文将介绍一份教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协调性,加强学生的足尖力量;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信任,提高沟通与配合能力;3. 培养学生的体育交流和竞争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绕物跑的基本技巧和指导方法;2. 小组合作与接力配合技巧;3. 比赛规则及相关知识讲解。

三、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学生们进行简单的拉伸和热身运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2. 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绕物跑的基本技巧和正确的动作要领,并示范给学生看。

重点包括:脚掌着地、膝盖提高、手臂摆动等关键动作。

3. 实践练习: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名队长,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绕物跑的道具(如橙子、小球等)。

学生按照队列依次进行练习,先练习个人绕物跑技巧,然后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练习,包括传递道具和绕物跑。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辅导。

4. 实际比赛:在练习充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的接力比赛。

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每个小组选择一名起跑员,其他队员依次站在指定位置,进行接力比赛。

每个小组绕同样的物体,先完成绕圈比赛的小组为胜利队伍。

5. 总结与评价:比赛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评价学生的表现,并鼓励他们为未来的练习和比赛做好准备。

四、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提醒学生们在绕物跑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和碰撞。

2.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指导。

3. 团队合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信任,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30课 快速跑:30米快速跑-科学版一年级教案

第30课 快速跑:30米快速跑-科学版一年级教案

第30课快速跑:30米快速跑-科学版一年级教案前言快速跑是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中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因为快速跑是很多体育运动竞技项目的基础。

本教案介绍的是30米快速跑的学习内容,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通过掌握正确的快速跑技巧,提高跑步速度和协调性。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3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巧;•提高快速跑的速度,增强机体协调性;•锻炼专注力和耐力,培养纪律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快速跑的能力和技巧;•教授正确的跑姿、用力和呼吸技巧。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跑操的速度和均匀度;•教授学生快速跑时的呼吸控制和用力协调性。

教学流程1. 热身准备•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饮水、休息、松懈。

2.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30米快速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跑步式样,给自己定个速度目标。

3. 正确的跑步姿势•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

•以正确的步伐、扫描、身体平衡、以及脚的放置和用力为重点。

4. 快速跑用力和呼吸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快速跑的用力和呼吸技巧。

•强调快速跑时用力和呼吸的协调性。

5. 操练训练•练习不同程度的快速跑,目标距离30米。

•练习速度慢的10-20米、中等的15-25米、快的25-30米。

•每次跑完后,休息恢复片刻,再次开始新的一次练习。

6. 知识总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自己在快速跑练习中体会到的问题和感悟,提高对快速跑技巧和要求的认识与理解。

7. 实战测试最后,选出一些学生进行单项测试,目的是考察学生关于30米快速跑的掌握情况。

每个学生进行一次测试,以最佳成绩为有效成绩。

教学方法•讲解结合示范;•操作和演练,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渐进式学习。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掌握情况和于单项测试中获得有效成绩,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时间安排•整堂课 45 分钟教学材料•运动服,运动鞋;•30米直道等资源。

总结通过本次快速跑的30米的练习,学生可学会如何通过正确的动作、用力和呼吸技巧提高自己快速跑的速度和机体协调性,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专注力和耐力,培养良好的纪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次课教案
教材
1、跳绳:跳短绳;2、学生创编游戏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跳短绳的技能和方法,发展学生的下肢弹跳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相互配合的精神,发展下肢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师:口哨
生:运动服装短绳
教学意图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师活动



4、师生一同练习。




一、跳短绳:
重点:摇绳能力。
难点:轻松协调,动作连贯。
二、学生创编游戏
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集体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
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
2、学生分组试着创编游戏。
3、学生进行小组展示。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1、教师讲解创编游戏的方法及原则。
2、巡视学生。
3、教师做出评价。




一、放松活动
二、讲评
三、下课
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
2、下课
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各种图形的跑。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