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处理基本知识(行业相关)

合集下载

锅炉水处理专业知识

锅炉水处理专业知识

锅炉水处理专业知识第三节锅外水处理锅外水处理是指原水在进入锅炉前,将其中对锅炉运行有害的杂质经过必要的工艺进行处理的方法。

本章应掌握的知识点:1、原水预处理的目的及其常用方法;2、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性能及其选用原则;3、离子交换树脂污染的类型、原因及其树脂的复苏;4、离子交换树脂装填量、再生剂用量、周期制水量、盐耗等计算;5、钠离子软化处理的基本原理;6、软化和降碱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和要求;7、常用离子交换器的种类、结构、安装要求以及运行操作;8、离子交换器常见故障及其消除方法;9、自动控制钠离子交换器的设置方法;10、水的除盐处理基本原理及其方法。

1.原水的预处理原水的预处理是指未经过任何净化处理的天然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在水精处理之前预先进行的初步处理,将一些杂质降低或排去,为精处理提供较好水质。

预处理的目的是除掉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以及部分铁离子,减缓水垢的生长速度,防止锅炉金属腐蚀,提高蒸汽品质。

水的预处理方法很多,预处理有沉淀、混凝、澄清、过滤、软化等。

2.离子交换剂及分类原水经过上述预处理后,虽然除去了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胶体物质,使水得到初步净化,但水中仍有钙、镁等离子态杂质,在锅炉运行时造成结垢等危害,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因此给水在进入锅炉之前还需通过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反应除去水中的离子态杂质。

锅外水处理通常是通过离子交换剂来实现的,离子交换剂是指能够与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具有交换能力的高分子化合物。

离子交换剂的分类通常分为无机质类和有机质类。

无机质类分天然的和人造的,有机类分碳质类和合成树脂类。

合成树脂类的包括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其他类型。

3.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性能及其选用原则(1)树脂的种类离子交换树脂(简称树脂)是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中的活性基团可与其他物质进行离子交换。

树脂的种类主要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

阳离子交换树脂(简称阳树脂)是指含有酸性基团能与水中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的树脂。

锅炉水处理的基本知识

锅炉水处理的基本知识

锅炉水处理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概述水是锅炉的主要工质,被誉为锅炉的血液。

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锅炉能否安全经济运行。

水是一种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他能溶解大气中、地表面和地下岩层里的许多物质。

此外,还有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混杂在其中。

天然水,即使用肉眼看来十分清澈透明,如自来水、井水,其中也含有大量的极其复杂的物质。

水中除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大都形成氧化物、酸、碱、盐化合物或其它复杂物质。

作为锅炉用水,首先必须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如沉淀、过滤、凝聚等来进行预处理,去除不溶性杂质;另外,还必须用化学的、电化学的方法进行锅外、锅内的处理,去除溶解于水中的杂质。

如果水处理方法选择不当,水质管理不善,将会给锅炉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锅管渗漏、鼓包、爆破等,从而造成设备损坏以至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水质不良对锅炉设备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锅炉受热面结垢;(2)锅炉金属遭受腐蚀(包括苛性脆化);(3)蒸汽被锅水中的杂质污染。

因此,对工业锅炉必须坚持因水制宜的原则,选择有效的水处理方法,并加强水质管理,严格化学监督,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一、天然水中的杂质天然水中的杂质,按其颗粒大小以及与水的混合状态,可以分为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三大类。

(一)悬浮物质悬浮物质不溶于水,它的颗粒较大,其直径约在10-4mm以上,主要是砂子、粘土和动植物有机体的腐植质等。

使水发生浑浊;水静置时,其中的悬浮物质,比重大的能自行下沉,比重小的则悬浮于水中或水面上。

悬浮杂质进入软化器会造成树脂污染,降低树脂交换容量;进入锅炉会产生沉淀,降低传热效率,还易引起汽水共腾。

故在水处理前应首先除掉它。

(二)胶体物质胶体物质是许多分子、离子的集合体,其颗粒直径在10-6~10-4mm之间。

由于胶体颗粒往往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静置时很难下沉。

天然水中的有机胶体多是由动植物遗体的腐烂和分解生成的;其中主要是腐殖质,它常使水呈黄色或褐色。

锅炉水质处理要点

锅炉水质处理要点

锅炉水质处理一、锅炉用水基本知识:(一)天然水的种类天然水主要有三种:雨水、地表水、地下水1、雨水:在降雨过程中吸收氧、氮、二氧化碳、尘埃等。

雨水由于是水蒸汽凝结而成,故含盐量低,但雨水收集困难,不宜作锅炉用水。

2、地表水:江、河、湖、海洋中的水。

地表水的来源,主要是雨水、雪水、泉水、地表水含有大量泥沙、腐殖质、矿物盐等,地表水可做锅炉用水。

3、地下水:地表水渗入地下的水。

地下水含泥沙等杂质很少,水清澈,透明度高,但地下水穿过地下岩石时,溶解了大量的矿物盐,水的硬度高,锅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

(二)天然水中的杂质及危害天然水中的杂质主要分三类:悬浮物、胶体物、溶解物。

1、悬浮物(1)组成:极细的泥沙、动植物尸体腐烂物等杂质,这些杂质悬浮在水中,使水变混浊,存放后大部分悬浮物可沉降在水底。

(2)危害:易在水处理交换器内沉淀,污染离子交换树脂。

在锅炉中易沉积在锅内底部形成沉积物,影响锅炉的传热、增加排污量,严重时可破坏水循环,造成锅炉烧坏事故。

2、胶体物(1)组成:硅、铁、铝等矿物质,动植物的腐植物等。

胶体物颗粒极小,在水中长期悬浮不沉淀。

只有用化学方法处理才能出去。

(2)危害:可结成坚硬的水垢,不易清除,使锅水品质变坏,易发生汽水共腾。

3、溶解物:(1)组成:钙、镁、钾、钠等矿物盐类。

从土壤和岩石中溶解而来。

(2)危害:在锅炉中遇热后在金属表面结成水垢,影响传热、降低锅炉热效率,严重时破坏水循环,造成锅炉鼓包变形裂纹等烧坏事故。

(三)锅炉用水的分类1、原水:未经处理的地表水、地下水。

2、给水:经过水处理后供锅炉使用的软水。

3、回水:蒸汽做功后形成的凝结水和热水换热后的低温水回收利用的水。

4、软化水:经水质处理,使水的硬度达到一定标准的水。

5、锅水:锅炉内的水。

二、锅炉用水水质指标(一)悬浮物(二)含盐量:水中阴粒子(OH-、CO2-3等)和阳粒子(如Ca、Mg 等金属粒子)的总合。

(三)溶解固形物:经过滤后仍留在水中的各种无机盐、有机物等。

锅炉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

锅炉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

锅炉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一、引言锅炉水处理技术是保证锅炉长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锅炉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对水质进行处理和控制、对水垢和腐蚀物质进行清除和控制。

合理的锅炉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减少锅炉因水质问题带来的故障和损坏,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本培训资料旨在向锅炉水处理技术工作者和相关人员介绍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以便能够更好地保证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锅炉水质的基本要求1.锅炉水硬度硬度是水中钙和镁离子的含量。

水硬度分为临界硬度和总硬度。

临界硬度不超过60mg/L时,水质属于软水;如果超过300mg/L,则属于硬水。

一般来说,锅炉水中的总硬度不应超过100mg/L,否则将会导致水垢的生成,影响热交换效率。

2.锅炉水中铁含量水中的铁含量是影响锅炉水垢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中铁含量过高会引起水垢形成,产生沉积物,降低热交换效率。

3.锅炉水中的氧含量水中的氧含量是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

高氧含量会导致锅炉设备的腐蚀,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4.锅炉水中的碱性锅炉水中的碱性是影响水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经适当调整碱性可以预防腐蚀和水垢的产生。

三、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1.水垢形成原理水垢是由水中的钙、镁等硬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沉淀物。

水垢的生成会降低锅炉的传热效率。

水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水中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在加热的过程中分解产生碳酸盐。

为了防止水垢的形成,可以采用适当的脱氧剂和碱性控制手段。

2.腐蚀形成原理锅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质的原因容易发生腐蚀。

主要是由于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引起。

为了防止腐蚀的发生,可以采用适当的氧化还原电位调整和适当的锅炉内部水质调节手段。

3.水质调整合理的水质调整可以有效预防水垢和腐蚀的生成。

主要是包括硬度调整、碱性调整、氧含量调整等。

通过适当的化学药剂控制和磁处理等手段可以降低水质的硬度和改善水质的碱性,以保证锅炉水质符合要求。

四、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1.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锅炉水处理的基础工作。

锅炉水处理其本知识

锅炉水处理其本知识

锅炉水处理其本知识前言:什么是锅炉?锅炉是指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能或其它热能,加热工质(一般为给水),获得规定参数(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的换热设备。

可分为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两大类。

(因我司主要侧重于锅炉水的处理,固不对导热油锅炉等做介绍)。

1.1蒸汽锅炉是指以热源加热锅内的水,使其产生超过大气压的压力蒸汽,来供给它用的装置。

1.2热水锅炉是指以热源加热锅内有压力的水,来供给它用的装置。

一、锅炉给水及其处理1、原水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1、自来水1.2、地下水1.3、河流水1.4、湖水2、原水中危害锅炉的物质的种类原水中很难取得纯水,水中多少会含有无机物、有机物等溶解或悬浮于其中,而有害于锅炉。

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悬浮物:泥沙、微生物、油脂等。

2.2、溶存无机盐类:钙盐、镁盐、钠盐、铁盐、铝盐、硅酸盐等矿物盐类。

2.3、溶存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氨、硫化氢、氯气等。

3、严格控制锅炉给水水质的目的:严格控制锅炉给水的水质是防止热力系统设备的结垢、腐蚀和积盐的必要措施,并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有利的保证。

4、原水的处理4.1、原水净化处理:常被被使用的处理方式有重力式和压力式过滤两种。

重力式可将水中的泥沙等悬浮物滤除,压力式滤除的杂质根据需求由槽内装填的滤材而定。

4.2、原水软化处理:常用Na型阳离子树脂将水中的钙(Ca2+)镁(Mg2+)等硬度降低去除。

4.3、原水脱矿处理:利用阳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将水中的阳、阴离子矿物盐类除去。

二、锅炉水质处理的目的:1、防止热传表面水垢及沉积物形成,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2、防止锅炉及蒸汽系统腐蚀的形成,延长锅炉使用年限。

3、防止积盐及汽水共腾,保持高纯度的蒸汽品质,避免汽水共沸现象产生。

三、锅炉水侧常发生的障碍1、水垢锅炉是一种热交换设备,水垢的生成会极大的影响锅炉传热。

水垢的导热能力是钢铁的十几分之一到几百分之一,使得结垢部位温度过高,引起金属强度下降,局部变形,产生鼓泡,甚至破裂,严重的还会引起爆炸事故,危及安全运行,更需花费大笔经费整修;结垢还会大大的降低锅炉运行的经济性,造成大量燃料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结垢会使汽轮机凝汽器内真空度降低,从而使汽轮机热效率和出力降低。

锅炉水处理知识

锅炉水处理知识

锅炉水处理知识一、学习内容系统图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⒈ 化学基本概念⑴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⑵ 分子:是保持原物质的一切性质的最小微粒。

⑶ 原子:是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

⑷ 化学变化:物质本身发生变化,生成一种或几种新的物质的变化。

⑸ 物理变化:物质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⑹ 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也就是6.02*(10)23个分子或原子的总量。

符号常用M表示,单位是克/摩尔﹝g/mol ﹞。

⑺ 原子量:把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定为12作标准,而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出的数值就是该原子的原子量。

⑻ 电解质:把溶解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⒉ 物质的组成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109种。

⒊ 物质的分类 单质:以单质存在的分子。

(例:Au 、S 、C 等等) ⑴ 有机物:(无)纯净物 酸: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就叫酸。

⑵ 无机物: 化合物 碱: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就叫碱。

盐: 电离生成的有酸根与金属离子的,就叫盐。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存在的物质。

三、锅炉用水及水质分析软水离子交换器盐皿水质分析水质标准 锅炉化学基础知识1.方法2.仪器3.药品 1.物质世界 2.物质组成 3.物质分类锅炉的排污1.结垢2.腐蚀3.蒸气品质GB1576-2001⒈锅炉用水的水源⑴地表水:由雨水、雪水汇聚而成并存在于地壳表面的水。

特点:受自然界影响较大水当中的悬浮物可溶解盐类随着季节的不同变化幅度较大。

⑵地下水:也是有雨水雪水和地表水经过地层的渗流而形成。

特点:由于在地层的渗透过程当中通过土壤和砂粒过滤作用去除了大部分的悬浮物和菌类,又由于与大气层和水界隔绝,水体不容易受到污染,但是,因水流经各类矿层,所以地下水中的盐量通常比地表水高。

⑶自来水:由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经过管子输送到用户的水。

锅炉水处理基础知识

锅炉水处理基础知识

锅炉水处理作业锅炉水处理工作直接关系到锅炉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对锅炉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若锅炉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注入锅炉,锅炉水日积月累就会结成水垢,直接降低锅炉运行效率,增加耗煤量。

据科学推断,如果锅炉结水垢厚度1毫米,其耗煤量会增加4%。

如果结水垢4毫米,耗煤量将将增加10%以上。

锅炉水处理目的,在于将水处理合格后注入锅炉从而防止锅炉结水垢,避免腐蚀,节约能源,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这也是锅炉水处理工作被纳入锅炉安全监察管理工作重要环节的立法依据。

目前,全国在用锅炉超过60万台,但由于存在管理与运行操作不当、锅炉水质达标率低等原因,锅炉运行平均效率尚不足65%,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约低15%。

因此,节能空间和潜力相当大,为了防止和减少锅炉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国务院授权国家质检总局,对锅炉设备依法实行安全与节能审查和监督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规定,锅炉用水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或GBT-1214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的要求,并且要求从事锅炉水处理作业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年满18周岁;二、身体健康,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三、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其中一级水处理作业人员允许对热水锅炉和额定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二点五兆帕的蒸汽锅炉的水处理作业需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二级水处理作业人员允许对任何压力参数蒸汽锅炉的水处理作业,需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四、有相应的锅炉水处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五、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掌握有关安全技术知识。

已经具备以上条件还需经过培训,参加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双重考试合格并且取得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批准的锅炉设备类别和水处理作业级别,一级或者二级作业。

锅炉水处理基础知识一、天然水及锅炉用水1.天然水第一部分来讲天然水,天然水是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雨水、雪水等自然形成的大气水,江水、河水、湖水、海水等地表水,井水、泉水等地下水。

锅炉基本知识和水处理

锅炉基本知识和水处理

锅炉基本知识和水处理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加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领域。

在研究锅炉的基本知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锅炉水处理的重要性。

锅炉水处理是指对锅炉中的水进行化学调节和物理处理,以防止锅炉内部发生腐蚀、水垢和垢堵等现象,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以下是锅炉水处理的几个重要方面:1. 去除水中的杂质:水中存在着各种杂质,如悬浮固体、溶解固体、气体等。

这些杂质会在锅炉内部积聚并形成沉积物,影响锅炉的传热效率和水循环。

2. 预防腐蚀:水中的氧气和其他腐蚀性物质会导致锅炉内部金属部件的腐蚀。

通过添加缓蚀剂和调节水的pH值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蚀。

3. 控制水垢:水中的钙、镁等碱性成分会与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碱性垢。

水垢的积聚会导致锅炉传热效率降低、管道堵塞甚至爆管。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水中的碱性成分,防止水垢的形成。

4. 消除垢堵:由于水垢和其他杂质的积聚,锅炉内的管道和热交换器可能会堵塞。

定期清洗和维护锅炉可以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5. 监测水质:锅炉的水质需要定期监测,包括测量水中的硬度、pH值、溶解氧和含固体的浓度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锅炉的基本知识。

一、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热能向水传递,使水变为蒸汽或加热水。

常见的锅炉工作原理包括火-tube锅炉和水-tube 锅炉。

火-tube锅炉是将燃烧炉中产生的热能通过管壁传递给水,使水变成蒸汽。

燃烧炉中燃烧的燃料可以是油、天然气或固体燃料。

在火-tube锅炉中,燃烧炉被罩在一个大的水罐中,火焰和燃烧气体通过燃烧室中间的管道传过。

水-tube锅炉的工作原理与火-tube类似,但是反应器内部有一组水管,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水管壁传递给水。

水-tube锅炉通常用于较大的工业应用,能够产生更大的蒸汽容量和压力。

二、锅炉的类型根据用途和结构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水—生水:没有经过净化的天然水 2、补给水:原水经过净化后用来补充锅炉汽
水损失的水。 类型:清水、软化水、除盐水、除氧水等 3、凝结水:蒸汽经生产或采暖设备进行热交
换冷凝后的水。 特点:水量大、洁净、可回收利用; 提高给水水质、减少水处理的工作量。
8 特备参考
二、锅炉用水的分类
4、给水:供给锅炉工作的水
4、水在容器内部对任何方向都有压力,在同一深度,对各个方向的压 力都相等,深度增加,压力也增加,所以在同一锅炉上如果压力表装 的高低位置不同,指示出的压力值也不同。
5、水有连通器内,当水面上的压力相等时,各处的水面与锅筒(或汽 包)中的水面是一致的。
6、水的比热为4.19kJ/kg或1kcal/kg. ℃,较其它液体大,即一定数量的 水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比其它液体在相同情况下所吸收的热量 多。
3 特备参考
水的性质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纯水是由氢和氧 两种元素化合而成的,其分子式是H2O
1、水有三态:随着温度的不同,水会呈现液态、汽态和固态三种形式。 它们之间能够互相转化。
2、水在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为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超过或低 于4℃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3、水的压缩性很小,受到压力时以相等大小的压力向各个方向均匀传 递。
过热蒸汽温度下降;水位计液面模糊;
在蒸汽流动系统产生水锤作用;
引起系统腐蚀。
11 特备参考
第二节 水质标准和水质指标
一、天然水中的杂质
1、形成:水的溶解能力强;
与大气、土壤、岩石接触;
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污染。
2、种类:悬浮物 1—100um;
胶体物 1—100nm;
溶解物 0.1—1nm
3、性质
10 特备参考
三、给水水质不良造成的危害
2锅炉腐蚀
2.1金属受压元件破损
2.2增加锅水中的结垢成分,水垢含铁时传热效果更差;
2.3产生垢下腐蚀。
3锅水起沫
3.1起沫的原因:含盐量高;皂化反应;汽水共腾;蒸汽 严重带水。
3.2起沫的危害:蒸汽受到严惩污染;
过热器管和蒸汽流通管道产
水质符合水质标准
5、锅水:在锅炉内受热或沸腾的水
特点:几乎是汽水混合物状态(除下降管 中的水外);
浓缩、蒸发
产生水垢及水渣。
6、排污水:排掉的锅水
特点:存在泥垢和泥渣;
存在较多盐类物质;排污量得当。
9 特备参考
三、给水水质不良造成的危害
1、锅炉结垢
1.1结垢的成因:沉淀成垢---泥垢(悬浮物)
5 特备参考
第一节 锅炉用水及水质
2、地下水
形成:雨水、地表水渗流
特点:过滤作用、悬浮物、菌类物含量少;
水体不易被污染; 含盐量较高。
3、自来水 形成:天然水净化而成
特点:悬浮物少、有机物少、碱度小、余氯 高。
6 特备参考
图0-1 凝汽式发电厂水汽循环系统主要流程
7 特备参考
二、锅炉用水的分类
单位:mmol/l
分类:按阳离子分为钙硬、镁硬
按阴离子分为暂硬、永硬
3.4.2形成:无机盐类溶于水
3.4.3危害:形成水垢、锅水起沫、加速腐蚀
13 特备参考
二、水质指标
水质:是指水和其中的杂质共同表现的综合 特性;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及含量,用它 来判断水质的优劣;
水质标准是指水在具体应用中所限定的水质 指标范围。
工业锅炉的水质指标有两种:一是表示水中 某种杂质含量的成分指标,另一种是为了技 术上需要人为拟定的,反映水质某一方面特 性的技术指标。技术指标通常表示某一类物 质的总含量。
锅炉水处理基本知识
卢丽芳 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
1 特备参考
介绍
一、锅炉用水及水质 二、水质标准及水质指标 三、锅炉水处理方法 四、锅炉停炉保护和锅炉化学清洗 五、锅炉水(介)质处理检验 六、复习
2 特备参考
水在锅炉中的作用
水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传递能量; 2、冷却介质。
3.1悬浮杂质
3.1.1成分:粘土、细砂、矿物废渣、有机物。
3.1.2性质:颗粒直径大;呈悬浊状;动水中悬浮状; 净水中沉淀状。
3.1.3危害:受热面底部沉积;影响传热;影响水循环; 造成受热面堵塞。
12 特备参考
第二节 水质标准和水质指标
3.2胶体杂质
3.2.1成分:无机矿物质;有机胶体;高分子物质;
析出成垢---软垢(碳酸盐)
结晶成垢---硬垢(硫酸盐、硅酸盐)
1.2结垢的危害:
1.2.1浪费燃料:结垢1mm,浪费6%燃料
1.2.2受热面损坏:传热性能差;受热面壁温高;
超过材料的允许温度;金属材料过热。
1.2.3锅炉出力降低,破坏正常的锅炉水循环。
1.2.4增加锅炉检修量,降低锅炉使用寿命。。
7、水具有毛细现象。水在毛细管内形成向上的弯月面,管孔越细,上 升量越大。
8、水是极性分子,具有强的溶解能力。
4 特备参考
第一节 锅炉用水及水质
一、锅炉用水的水源 1、地表水 形成:雨水、雪水、泉水汇集 种类:江河、湖泊、水库、海洋 特点:悬浮物、溶解盐含量高、随季节
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
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质变的浑浊而呈现一定浊度,水质分析 中规定: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 位,简称1FTU。
2、含盐量:表示水中溶解盐类的总和。mg/l
指标:溶解固形物RG
电导率DD
氯根CL-
15 特备参考
二、水质指标
3、硬度:表示水中某些高价金属离子含量
的总和。
14 特备参考
二、水质指标
1、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
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质 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大小、形状及折射系数等有关。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等悬浮
微生物;
3.2.2性质:颗粒较小;比表面积大;表面电荷;
分散状态;不易沉淀;光线散射
3.2.3危害:受热面沉积;引起锅水起泡沫;
蒸汽带水;汽水共腾。
3.3气体杂质
3.3.1成分:SO2、H2S、O2、N2、CO2等
3.3.2危害:造成锅炉金属腐蚀
3.4离子杂质
3.4.1种类:阳离子、阴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