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专科)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专科)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专科)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专科)

一、课程的性质

《组织行为学》是河北电大为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组织行为学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此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地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组织行为学是本专业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员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践解决管理中涉及到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各种问题,在实现组织目标中,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其前导课程主要是《管理学基础》。

二、教材及其特点

选用的教材是由顾培忠、任岫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组织行为学》,2008年9月版。

多年来,我省电大高职高专一直延用中央电大本科的教材。但是因为本、专科在培养目标、教学层次、内容遴选、理论阐述、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不相同,借用本科教材给专科专业的教学带来诸多困难与不便。现在选用的《组织行为学》是专门针对专科量身编写的。

《组织行为学》教材的特点是:从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出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宗旨,通过通俗简明的理论阐述、综合性案例及分析、应用能力的实务训练等环节,突出课程的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本教材从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的岗位所需知识点出发设计课程的知识板块,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重在讲解基本原理的应用,并在跟踪国内外理论最新发展的前提下,保证理论知识的健全、简洁、新鲜和生动。

本教材的体例设计为:“本章提要”提供每章内容的要点,以帮助学生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理清脉络头绪;“学习目标”提出本章学习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章前引例”以典型案例导出核心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叙述中不时以小资料的形式给出紧扣上下文内容的参

考案例、相关链接、知识拓展等,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内容;“本章小结”帮助学生回顾了本章的主要概念与内容;章后的“案例分析与思考”通过典型案例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应用能力。“复习思考题”以问答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主要理论概念;“管理技能实训”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生动活泼的活动训练提高其管理技能。

三、学分与建议学时

1.本课程4学分,72学时。

2.建议学时分配

四、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全书的概念部分,是全书的缩影与引子。回答的是何谓组织行为学,要使读者形成一个鲜明的组织行为学概念,包括相关的定义、理论的演进、学科的形成、特征的实质、研究的目的、学习的意义、学习的原则、全书的结构、应用的思路、方法的例举、前沿的挑战、道德的思考等。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主要理论来源,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状况。

药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22010051 课程名称:药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总学时/学分:64 / 4 开课学期:第5学期 适用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生理解剖学、微生物免疫学、生物化学 内容简介:药理学是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主要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 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过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类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药物体内过程和用法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过程。学生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原理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言 [基本内容] 药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任务、药理学在医药学中的地位、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基本要求] 掌握药理学的概念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了解药理学的学科地位、药理学的任务、药理学的分支、药理学的发展史及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基本内容]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受体理论:受体的基本概念,受体的特性,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受体学说。 药效学概述:激动药、拮抗药的概念,竞争性拮抗药物与非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影响。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量反应与质反应,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曲线,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药物量反应和质反应的剂量——效应关系、治疗作用与毒性作用评价。 [基本要求]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作用、抑制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必修) 适用对象: 总学时: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各专业必修(或限定选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二、课程目标: 为了适应“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数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突出“量化教学”的指导思想。本门课程主要介绍《高等数学》和《数学实验(MATLAB版)》。针对高职高专高数的特点和目前生源的状况,《高等数学》部分教学内容只传授必备的数学思想和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源于现实,并且用于现实”。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兴趣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实验(MATLAB版)》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有关MATLAB软件的一些基本知识、数值计算和绘图技能,以及一些简单的MATLAB在建筑、计算机通讯和经管方面的应用知识。本门课程重在从数学角度,培养学生如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高学生用变量数学方法去分析和处理现实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能力,以及计算机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数学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堂讨论和练习,课外作业和答疑等教学方式;《数学实验(MATLAB版)》课程的教学活动,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平时测验和课后自学等教学方式。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学期(必修课)学时 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学时) 教学重点: 1.初等函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分段函数的概念; 2.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的概念与性质,极限基本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 3.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对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的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点的左(右)极限和点的左连续、右连续和区间连续的概念。 【了解】无穷小量阶的概念和常用的经济函数(经管类)。 【掌握】1.六种基本初等函数表达式、定义域、性质和图形; 2. 初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求法;

《药理学及毒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及毒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0906209 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方向 总学时数:64 其中:讲课学时:64 总学分数:4 编写人:蒋盛岩审定人:赵良忠周群贵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得与任务 《药理学及毒理学》就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方向本科生得专业必修课程。药理学就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得学科,主要涉及药物得作用、效应、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机体内得变化过程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科学思维方法,毒理学主要涉及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毒作用得效应及其影响毒作用得因素与条件,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得毒作用机理,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引起急性、慢性毒作用,特别就是外源性化学物引起致突变、致癌及致畸作用得基本实验方法与评价,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对人群健康损害得危险性与安全性评定。通过《药理学及毒理学》得学习,使学生获得比较宽广与扎实得有关药物效应、药物代谢、临床应用、毒理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得基本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 (二)课程教学得总体要求 以药物得作用、效应、作用机制、药物在机体内得变化过程、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得毒作用机理为主线,系统得阐述药理学及毒理学得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同时反映学科前沿,让学生既掌握经典内容又了解前沿知识,为后续课程得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好铺垫。 (三)课程得基本内容 本课程得基本内容药理学总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内脏系统药理、激素类药物药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外源性化学物得毒作用机制、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发育毒性与生殖毒性等作用机理与评价。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后续课程: 制药工艺学、药物波谱解析、制药设备及工艺设计、药物分析与安全评价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A》课程教学大纲 (216学时,1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高等数学A是理科(非数学)本科个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函数与极限;2、一元函数微积分学;3、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4、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5、无穷级数(包括傅立叶级数); 6、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总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的安排三学期授课,分为高等数学A(一)、(二)、(三),总学时为90+72+54,学分为5+4+3。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说明:教学要求较高的内容用“理解”、“掌握”、“熟悉”等词表述,要求较低的内容用“了解”、“会”等词表述。 高等数学A(一) 一、函数、极限、连续、 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 2. 理解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概念。 3. 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4. 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5.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及换元法则。 6. 理解子数列的概念,掌握数列的极限与其子数列的极限之间的关系。

7. 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了解实数域的完备性(确界原理、单界有界数列必有极限的原理,柯西(Cauchy),审敛原理、区间套定理、致密性定理)。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8.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阶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 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一个区间上连续的概念,了解间断点的概念,并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最大最小值定理,一致连续性)。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双曲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 4.掌握初等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 5.会求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6.理解罗尔(Ro 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了解柯西(Cauchy)定理和泰勒(Taylo r)定理。 7.会用洛必达(L’Ho sp ital)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 8.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会求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9.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拐点,会描绘函数的图形(包括水平和铅直渐进线)。 10.了解有向弧与弧微分的概念。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并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11.了解求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和切线法。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会求简单的有理函数及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2.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函数可积的充分必要条件。

基础药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药理学教学大纲(供七年制中医专业使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基础药理学》教学大纲 (供七年制中医专业使用) 前言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基础医学,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为开发新药、发掘中医药学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揭示疾病原理,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促进生物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分析手段,是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还是全国执业药师考试的主要课程。 基础药理学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基础药理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根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及实验课等环节教给学生应用药物防治和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作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中药药理以及将来开展中药药理研究和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打下一定基础。 药理学课程总时数为90学时,即讲授72学时,实验18学时,。各章节课时时数见“课时分布表”(附本大纲后)。 因学时所限,有些临床上很重要的章节如:全身麻醉药、抗高血脂药、子宫兴奋药、避孕药、抗寄生虫药等,希望学生自学掌握。 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自学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图表、幻灯、录象、电脑多媒体等多种形象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1章绪论 [目的要求]掌握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了解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物及药理学概念,药理学研究内容和任务。 2.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药理学方法;(2)实验治疗学方法;(3)临床药理学方法。 3.药理学的发展简史:药理学发展概况,近代药理学分支及长期以来我国药理学工作者在药理学方面的贡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2章药动学 [目的要求]掌握药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了解药动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的概念。 2.药物的转运: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药物的跨膜转运的方式及PH对脂溶扩散的影响。 3.吸收的定义及吸收途径;影响吸收的因素,首过效应的概念。 4.分布的定义及影响分布的因素,血脑屏障及其意义。 5.药物的转化或代谢的定义、意义、场所、方式及步骤;药物代谢的酶系统;药物对肝药酶的影响(诱导或抑制)及其实际意义。典型的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 6.排泄的定义及器官,影响排泄的主要因素。 7.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药时曲线及分期,时量关系及时效关系;生物利用度的概念;药物的消除类型;血浆半衰期,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及其意义;房室概念及房室模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自学 第3章药效学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尹艳艳审核人:周兰兰教学院长:陈志武)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 药理学实验(pharmacology experiment s) (三)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四)修读对象: 药学专业 (五)总学时与学分: 其中实验54学时,3学分。 (六)相关课程: 药理学 (七)内容提要 本课程涵盖了药理学部分的模拟实验及经典实验项目,以大量的实验尤其是动物实验为基础,复制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用药后的生物体功能活动变化及其规律,以巩固药理学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1.加强学生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药理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药理学理论知识,巩固和加强对药理学理论的掌握;促进学生对药理学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了解药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药理学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初步掌握药物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且通过科研模拟实验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药理学实验主要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少量示教实验为辅,并且配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等方法,达到既验证理论,巩固和加强药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又要做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二)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指导、模拟实验、双语教学、自主设计、病例讨论和课外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陈志武,董六一,《药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2.孔德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年2月。 五、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动物捉拿及各种药方法(录像) 主要讲授内容:介绍动物捉拿及各种给药方法 教学时数:3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小鼠、大鼠和家兔的捉拿方法。 2.小鼠、大鼠和家兔常见的给药方法 实验二、小鼠戊巴比妥钠LD50和ED50的测定 主要讲授内容:ED 50及LD 50 的概念,其测定方法和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2.LD50和ED50的计算方法。 思考题或练习题: 1. 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目的意义如何? 2. 药物的剂量与药物作用有何关系? 3. 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之间有何联系? 实验三、吗啡的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 主要讲授内容: 1.镇痛药物的热板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皮下注射的方法; 2.镇痛药物的扭体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腹腔注射的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获得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与无穷级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和分析方法,为学习物理、电工、电子等课程和以后扩大数学知识面,打好基础。在课堂讲授的同时,辅以课堂练习与讨论,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作业,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高等数学是全校公共基础课,对于以信息和电子学科为主的我校各工科专业,高等数学在大学教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不但是学习复变函数、概率统计、积分变换等课程的必修课,而且为学习工科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 一) 函数、极限与连续(20 学时) 内容:函数概念、初等函数,数列极限、函数极限,无穷大与无穷小,极限存在准则、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基本要求 1 .深刻理解函数的定义,回球函数的定义域,会用函数对应法则求函数值与复合函数,了解初等函数的构成,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了解隐函数与反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2 .理解数列极限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定义和几何意义,知道收敛数列有界性和保号性,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运算法则,会用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夹逼准则与单调有界准则。 3 .理解函数极限、左右极限《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定义,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知道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的关系,知道极限存在时函数的有界性、保号性,掌握极限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4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高阶无穷小和等价无穷小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5 .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一个区间上连续的概念,会辨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最值、介值、零点)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极限概念,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函数的连续性。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课程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研究思路及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各论包括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重点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中药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初步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加深对中药基本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理解,明确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

能力、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二、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 性质、学习目的和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1.概念 2.研究内容 3.学科任务 4.学科性质 5.学习目的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1.中国古代对药物作用研究

(完整版)同济大学高等数学上第七版教学大纲(64学时)

福建警察学院 《高等数学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一 课程编号: 学分:4 适用对象: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课程地位 高等数学是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治学态度以及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后继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方面将会发挥其独特作用。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使其具有数学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尤其具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是为后继课程提供必需的基础数学知识;二是传授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掌握理解极限和连续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熟悉导数与微分的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掌握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掌握不定积分的概念和积分方法;掌握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掌握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 2、能力、技能培养方面: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技能和常用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微积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几种特性(有界性),掌握复合函数的概念及其分 解,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2、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掌握数列极限的证明方法、了解收敛数列的性质。 3、理解函数极限和单侧极限的概念,掌握函数极限的证明方法、理解极限存在与 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了解函数极限的性质。 4、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大和无穷小的证明方法。 5、掌握极限运算法则。 6、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 限的方法。 7、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9、了解连续函数的运算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10、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 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求函数极限的方法(极限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难点是数列、函数极限的证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一、映射 1.映射概念

基础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70303 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 48 学时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 5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等后续课程:药物化学等大纲执笔人: gtgrgrg 参加人:rfgg 审核人: gfd 编写时间: 2009 年9月 编写依据: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09 )年版 一、课程简介 药理学在医学实践中是阐明药物防治疾病规律的科学,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课。通过对药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用药理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综合评价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及实事求是作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继承、发掘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奠定基础,并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初步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为今后从事医药科学实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也是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科学。它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运用医学及药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阐明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主要适应症)、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以及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和用法、用量等。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并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课程中它以生理生化及病原微生物学等为基础,也是为临床实践服务的桥梁学科。覆盖了机能学、形态学、临床、药学等诸多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开发新药、发掘中医药学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揭示疾病的原理,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促进生物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分析手段。因此是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药理学的学习目标在于掌握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根据人体系统分类和药物作用机制,药理学可分为外周身经系统药理,自身活性物质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内脏系统药理,激素类药物药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抗寄生虫病药物药理,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药物药理,此外还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效应动力学等知识点。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微积分教学大纲

微积分教学大纲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微积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名称:微积分学 授课专业:工业设计专业 学时数:100 一、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方面比较系统的知识。同时,这些知识的掌握也会给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加深高等数学的辩证统一思想的理解,并利用这一思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函数 主要内容: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复合函数、初等函数的概念。 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列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和奇偶性; 3、理解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概念; 4、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重点:函数的的概念与性质。 难点:列出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概念。 第二部分极限与连续 主要内容:极限的概念,极限四则运算,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函数连续的概念。 要求: 1、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概念(对极限的精确定义、证明不作要求); 2、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3、理解解无穷小与无穷大、高阶无穷小、同阶无穷小和等价无穷小的概念; 4、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一区间连续概念,了解函数间断的概念; 5、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重点: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难点:极限的概念,连续的概念。 第三部分导数与微分 主要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和微分的运算。 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了解函数的可导与连续之间的关系;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31218 总学时数:32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有《普通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药剂学》,后续课有《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工艺学》。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药理学属于学科专业基础课,是临床、护理、药学、制药及其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医学基础学科。药理学根据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阐明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的变化及机体对药物的处理,阐明药理基础理论和重要新进展,使学生获得各类药物作用规律及作用特点的知识。了解如何正确应用药物防治疾病,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并培养学生药理试验的基本技能。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重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熟悉药物分类及分类依据。了解某些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的不良反应。要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药物再发挥疗效中的因果关系。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药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了解熟悉其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熟悉药物再体内的过程,掌握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了解新药研究过程。为其他课程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有: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解热镇痛抗炎药、抗心绞痛与动脉粥样硬化药、抗高血压药、组胺受体阻断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恶性肿瘤药和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等内容。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Syllabus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Syllabus of advanced mathematics)People do a Book slaves,then living with dead......Put the book as a tool,the books of knowledge will live.It's alive. --Hua Luogeng Syllabus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Advanced Mathematics Course Code:070A1012for professional:tube each professional class Polytechnic:186Credits:12 Content 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course is a function(dependence change process quantity).The content includes the function, limit,continuity,unary function calculus,vector algebra and space analytic geometry,multivariate function differential, multi function calculus,infinite s eries(Fourier Series)and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etc.. Two,the purpose and task of this cours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we should mak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basic theory and basic operation skills of calculus,so as to lay the necessary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for learning subsequent courses and further acquiring mathematical knowledge.Through each teaching link to cultivate students'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logical reasoning ability,spatial imagination ability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but als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 药理学实验() (三)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四)修读对象: 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 (五)总学时与学分: 其中实验27学时,1.5学分。 (六)相关课程: (七)内容提要 本课程涵盖了药理学部分的模拟实验及经典实验项目,以大量的实验尤其是动物实验为基础,复制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用药后的生物体功能活动变化及其规律,以巩固药理学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1 ?加强学生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药理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药理学理论知识,巩固和加强对药理学理论的掌握;促进学生对药理学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了解药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药理学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初步掌握药物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且通过科研模拟实验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药理学实验主要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少量示教实验为辅,并且配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等方法,达到既验证理论,巩固和加强药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又要做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二)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指导、模拟实验、双语教学、自主设计、病例讨论和课外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 陈志武,董六一,《药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2. 孔德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年2月。 五、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动物捉拿及各种药方法(录像)主要讲授内容:介绍动物捉拿及各种给药方法教学时数:3 学时 重点与难点: 1. 小鼠、大鼠和家兔的捉拿方法。 2. 小鼠、大鼠和家兔常见的给药方法实验二、小鼠戊巴比妥钠50 和50 的测定 主要讲授内容:50 及50的概念,其测定方法和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教学时数:4 学时 重点与难点: 1. 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2. 50和50 的计算方法。思考题或练习题: 1. 半数有效量(50)和半数致死量(50)测定的目的意义如何? 2. 药物的剂量与药物作用有何关系? 3. 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之间有何联系?实验三、吗啡的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主要讲授内容: 1. 镇痛药物的热板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皮下注射的方法; 2. 镇痛药物的扭体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教学时数:4 学时 重点与难点: 1. 小鼠热板法的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 2. 小鼠扭体法的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 思考题或练习题: 1. 吗啡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在给药后多久作用最强? 2. 为何本实验必须选择雌性小鼠? 3. 为何基础痛阈小于5s或者大于30s的小鼠需要剔除?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课程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研究思路及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各论包括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重点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中药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初步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加深对中药基本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理解,明确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

能力、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二、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性质、学习目的和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1.概念 2.研究内容 3.学科任务 4.学科性质

高等数学2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A2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09B6 学时:90 学分:5 适用对象:理学类、工科类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1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总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8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第五版 黄立宏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陈兰祥主编,《高等数学典型题精解》,学苑出版社,2001 年陈文灯主编,《考研数学复习指南(理工类)》,世界图书版公司2006年李远东、刘庆珍编,《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年 钱吉林主编,《高等数学辞典》,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为学习后继课程(如大学物理等)奠定必要的基础,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专门人才服务的。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包括傅立叶级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8 第九章重积分16 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16 第十一章无穷级数18 总复习 6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 2. 考虑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注意数形结合; 3. 考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注意在教学中多讲身边的数学, 使学生树立“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的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好习惯。 五、教学内容 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 ?基本内容: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曲面及其方程,空间曲线及其方程,平面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2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点乘法、叉乘法、)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3)掌握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 (4)平面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5)理解曲面的方程的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了解以坐标轴为旋转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6)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 (7)了解曲面的交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点乘法、叉乘法),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平面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及其求法,曲面方程的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中药学本科学生使用) Ⅰ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中药学本科学生使用。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药药理学基础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中药药理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能正确、合理地使用仪器,奠定良好的专业课基础;其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巩固与加深对中药药理学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并能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设计实验。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中每一个实验均由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和思考题组成。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学习内容。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8学时。 四、使用教材:《中药药理学实验讲稿》,由药理学教研室自编。 Ⅱ正文 实验一炮制对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影响(热板法、扭体法)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热板法与扭体法的原理。 2.掌握热板法中小鼠痛阈值的测定方法及合格小鼠的筛选标准。 3.掌握小鼠扭体疼痛反应的评价方法。 4.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5.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6.了解实验数据坐标图示法。 二、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正常痛阈值。 (三)筛选,分组。 (四)给药。 (五)测量不同时间的痛阈值。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图示法。 (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延胡索与醋炒延胡索的镇痛作用。 2.阐述醋制对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影响原因? 3.比较两种镇痛实验方法。 实验二、炮制对附子毒性的影响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完整版)《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学时:136学时学分:8学分开课学期:第1、第2学期 适用对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理、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熟练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微积分学的基础理论;充分理解微积分学的背景思想及数学思想。掌握微积分学的基本方法、手段、技巧,并具备一定的分析论证能力和较强的运算能力。能较熟练地应用微积分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应用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 高等数学(上) 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10学时) 第二章导数和微分(12学时) 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2学时) 第四章函数的积分(16学时) 第五章定积分的应用(8学时) 第六章无穷级数(10学时) 高等数学(下) 第七章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6学时)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4学时) 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10学时) 第十章多元函数积分学(I)(16学时) 第十一章多元函数积分学(II)(10学时) 第十二章常微分方程(12学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极限的概念与性质;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与性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微分中值定理与应用;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计算;微积分学基本定理;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定;幂级数的收敛定理;二元函数全微分的概念及性质;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数与微分;隐函数定理及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曲线积分与路径的无关性。 难点:极限的概念与理论;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一元函数的泰勒定理;二元函数的极限;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数与微分;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及计算;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 五、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13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136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具体安排见附表) 六、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思想性强,与相关基础课及专业课联系较多,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掌握重要概念的背景思想,理解重要概念的思想本质,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要善于将有关学科或生活中常遇到的名词概念与微积分学的概念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Clinical Pharmacology (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研究生使用) 学分数:1.5 周学时:3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选修课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以及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新药审批法,从而增强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的理论基础。临床药理学是药理研究中最后综合阶段,也是药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专业知识基础,建议本科专业在第四学年开设。 基本内容:本课程重点介绍临床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临床药理学的进展;新药临床药理研究与评价;药物代射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特殊人群(老年、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疾病等)的临床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源性疾病,药物相互作用等;心血管系统药物重点介绍抗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药理;抗菌药物重点介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抗菌后效应等。 (参考性)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用“带着问题学”的方法,主要为讲座形式,结合专题讨论。 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第13章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 第15章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第18章心力衰竭药的临床用药 第19章抗高血压药的临床用药 第20章心律失常药临床用药 第21章心绞痛的临床用药 第22章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用药 第23章:休克的临床用药 第25章消化系统的临床用药 第31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补充抗菌后效应 第35章抗炎免疫药 教学用书:临床药理学(第三版),徐叔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开课学期:春季

临床药理学教学时数分配 顺序内容学时 1 第1章绪论 3 2 第13章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 3 3 第15章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3 4 第18章心力衰竭药的临床用药 3 5 第19章抗高血压药的临床用药 3 6 第20章心律失常药临床用药 3 7 第21章心绞痛的临床用药 3 8 第22章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用药 3 9 第23章:休克的临床用药 3 10 第25章消化系统的临床用药 3 11 第31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 12 补充抗菌后效应 3 13 第35章抗炎免疫药 3 14 其它9 合计48学时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职能;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 2.熟悉: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3. 了解:临床试验方法学与道德要求。 【教学内容】 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重点)。 2.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沙立度胺事件(重点)。 3.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重点)。 4.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5.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设计符合的“四性”(重点)。 6.临床实验方法学:临床药理学实验的三大原则(重点)。 【教学方式】 多媒体,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临床药理学? 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3.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是什么?如何对一个新药进行临床药理评价? 第二章临床药代动力学(自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