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开头训练
作文开头的方法与技巧(5篇)

作文开头的方法与技巧(5篇)1.州开始也称为倒装启动或直接切入启动。
也就是说,在开头,用特写镜头写出一个事件最吸引人的片段或者一个事件的结果,以此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例子:一篇以“空间”为主题的作文(开头)“李一帆自杀了!”“不可能,他平时那么听话,学习成绩那么好。
怎么可能?”“是的。
他父母很关心他……”然后,作者追溯了李一帆自杀的原因和经历,从而展示了像李一帆这样的学生渴望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
例子:在题为“生命之桥”的作文开头:楚子涵狠狠地踢了一脚桥。
那是离家出走的第三天,他已经在桥上睡了三天了。
他口袋里已经花了几个小钱,饿了就无力地坐在桥上。
(然后作者解释了楚子涵离家出走的原因,描述了与桥上一位老人的对话,并从中写下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2切入正题开门见山,就是直接把题目写下来,一直拿到整篇文章,举目四望。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两年多没见父亲,最忘不了的是他的背影”。
再比如:学生作业《生活需要笑声》开头:“微笑,十年年轻”,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两篇文章直接开篇进入主题更容易让中心突出,更容易让读者抓住要领,抓住内容,深入理解主题。
3场景描述开始方法运用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气氛,促进剧情发展;可以伏笔剧情,导出如下。
如:“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个接一个,延伸到远方,消失在逝去的暮色中……”这里渲染了哀牢山深远而迷茫的氛围,对于衬托边疆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再比如《金色大帽》开头:“在干净的蓝天上,一朵乌云悄然升起,风推着它爬山”。
这里的风景暗示着雨要来了,为下面送伞铺平了道路。
4诗歌、歌词、格言等。
引用开头的方法巧妙地引用诗歌、歌词、格言等。
把与文章相关的内容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便于阅读,吸引读者。
比如《人生需要挫折》开篇写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
成功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艰辛和挫折都是必要的。
在这里,小作者巧妙地引用了歌词,诗的开头既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又起到了引人注目的作用。
高中作文训练讲评:议论文拟题和开头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作文训练讲评——议论文的拟题和开头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
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吸血蝙蝠叮在野马脚上吸血,野马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它赶走,于是就暴跳狂奔,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而死。
科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吸的血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就在于太过暴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
文题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选取的两则材料均为寓言。
寓言是有它的比喻义的。
首先要分析两则寓言中共性的因素:蚌、野马——比喻人沙粒、吸血蝙蝠——比喻问题、麻烦、烦恼、挫折、困境等不如意事情。
蚌对沙粒的态度:不怨天尤人,包围。
野马对吸血蝙蝠的态度:暴跳狂奔,自己被折磨死。
这两种相反的态度提醒我们对待不如意事要包容、不抱怨、冷静理智、心态平和等。
立意参考:(1)要学会以平和(积极、客观、冷静、理性)的心态看待生活或生命中的问题、困难等等) (2)包容不如意事。
(3)学会隐忍(4)直面痛苦,不放大痛苦三、拟题指导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使文“活”而腾飞。
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
”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魅力四射,使人一见钟情,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
优秀文题的特点:1:彰显中心,符合文体。
2:凝练概括,用语生动3:善用修辞,文学韵味。
拟题技巧一、拟题原则:以文章观点入题。
范例:《坚忍是通往成功的修行》(郭博文)《隐忍是种大智慧》(王培培)《上善若水,有容乃大》(郭建军)《笑对苦难》(邳英杰)《正视磨难》(杨嘉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卢君正)《以柔克刚,璀璨珠成》(邢雨菡)《拥抱困境,悦纳生命》(陈思妍)《于隐忍处见珠光》(陈怡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二、拟题技巧给上述题目按如下要求分类:1、运用判断句式的拟题:2、运用修辞手法的拟题:(1)对偶(2)比喻(3)比拟(4)引用(5)反问三、拟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高中语文 议论文开头的训练方法素材苏教版

年高考作文系列训练1——议论文开头的写作方法指导材料作文:荀子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而我说:人生要善于清零。
每天清晨,都把自己当做一张白纸,清清爽爽,了无负担,从头做起——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每天也应是新的。
忘记过去的辉煌与荣耀,抑或坎坷与屈辱,过去是0%,将来是1%,今天才是那99%。
善于清零,我们就如雨后的新笋,喷涌的山泉,试翼的鹰隼,初升的朝阳!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请试写开头100字。
作文开头的展示 1:人生要善于清零清零过去,是破茧而出的蝴蝶告别昔日的束缚,开始崭新的生命;清零过去,是冉冉而起的红日告别黑暗的禁锢,开始美好的一天;清零过去,是展翅高飞的雄鹰告别曾经的荣耀,开创更辉煌的人生。
一味地陷入昔日的痛苦中而无力自拔的人是可怜的,一味地陶醉于昔日的成功而不思进取的人是可悲的。
所以,人生要善于清零。
作文开头的展示 2:清零昨天,轻装上阵望不尽天涯路,歌不完心中事,割不断心中愁……如此种种,盘踞在心中,让我们不快活。
君不见,有人沦陷在昔日的痛苦与懊悔中,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人斜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止步不前,蹉跎了岁月。
可见,唯有清零昨天的苦和甜,我们才能蓬勃生长,才能展开双翅,飞向成功。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清零昨天,轻装上阵。
作文开头的展示3清零过去,挑战自我在央视对话节目中,有一位特殊的嘉宾。
他,就是吴建国,大名鼎鼎的华为公司的创始人,现任中国人才招聘网的总裁。
他曾在华为苦心经营了十年,却在华为鼎盛时期选择了离开。
旁人觉得不可思议,他却非常平静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就是为自己清零,体验全新的生活,挑战全新的世界。
敢于清零的人是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是勇敢地挑战自我的强者。
所以,我们要学会清零,善于清零,让生命在不断的挑战与追求中焕发别样的光彩。
概括:作文开头的三种主要方法1.2.3.练习一、材料作文:对于黄金和大米来说,一般人往往认为黄金比大米贵。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担时代之责,交青春答卷(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担时代之责,交青春答卷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高级工程师唐学海和隋少春、航天设计师冯韶伟和黄震、大学生刘羲檬、女医师王琳、小学教师任纪兰、电焊工张亮、救人快递小哥张裕、奥运冠军杨倩和陈梦等百余名在自己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优秀青年获得了2022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上述材料能给正在求学的高中生以启示。
复兴中学在五四青年节举行“青春的答卷”主题演讲活动,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符合场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百年前,面对摇摇欲坠的旧中国,一大批中国青年为民族觉醒而振臂呐喊,为国家存亡、人民尊严而战;七十年前,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一大批中国青年为改天换日而隐姓埋名,为国家安危、百姓安居而战;四十年前,面对亟待发展的新中国,一大批中国青年为改革开放而拼搏创业,为国强民富、经济腾飞而战。
不同时代的青年,有不同的青春答卷。
当下的青年一代,应如何书写自己的青春答卷?兴华中学要举行“青春的答卷”的演讲活动,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符合场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共和国创立之初,我们党出色完成了“进京赶考”的答卷;70多年来,通过艰苦探索和改革图强,国家旧貌换新颜,书写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壮美答卷。
材料二: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追梦路上,躬身奋进,筑梦新时代;生命不息,追梦不止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追梦路上,躬身奋进,筑梦新时代;生命不息,追梦不止作文主题训练------追梦路上,向阳而行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12月9日,在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
这是2013年太空授课之后王亚平再次担任授课老师,也是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首次举办太空授课活动。
“六年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王楠曾于2019年给王亚平写了一封信:您在天宫一号里给还是高中生的我,讲解什么是“陀螺的定轴性”;六年后的今天,我坐在北航的实验室里,又研究起了惯性导航系统里的陀螺仪。
……或许一直以来,您并不知道我是谁,但您早已成为我追梦路上向往的光。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地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周杰伦《蜗牛》歌词材料二:“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论文送到你面前。
”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部分”在网上走红。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作者艰难求学,从放牛娃变成人工智能研究员的励志故事仿佛一面镜子,照向了我们自己,让我们不再犹疑迷茫。
材料三:5月30日,景海鹏以57岁“高龄”开启了第四次太空之旅,为了能圆梦中国航天空间站,七年来他坚持体能训练,晚上12点前没有睡过觉,周末几乎不休息。
70多本飞行手册、操作指南,成千上万条指令,他都烂熟于心。
作为追梦的青年,你读了以上材料会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之繁复与简约(含解析)

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之繁复与简约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南宋画家夏圭被世人称为“夏半边”,他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他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形成了“以简胜繁”的效果。
夏圭的绘画创作思维在艺术和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复的价值。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作课前演讲,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做一件事,化繁为简比由简入繁更困难,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说法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
(宋·陈骙)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牛顿说过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有人说删繁就简是人生智慧的体现,也有人说繁琐的方式正是仪式感的体现,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对于“繁”与“简”又有怎样的思考呢?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日子如莲,无言即大美,过于繁杂则未免缭乱;有人说,生活如酒,醇厚即有味,过于简淡则未免无韵。
老北京的四合院简单,却饱含四九城的百年沧桑;咸阳城的阿房宫繁复,是秦时匠人的智慧结晶。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讲解课堂(教师版+学生版)

【教师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一)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短视频的内容有个性、有趣味,易于生成、便于转发和传播,让人们在创造和分享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
短视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传播障碍,人们就算听不懂短视频中戏曲的唱念,也可以通过画面,感受理解戏曲所传达的情感。
从青少年角度看,沉迷短视频不仅浪费时间,更严重的是威胁身体健康。
一些低俗、恶搞、做作、浮夸的短视频甚至误导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请以“短视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由材料加话题组成。
话题是“短视频”,而围绕“短视频”给出两段材料,第一段介绍短视频的优点,侧重短视频的正面意义;第二段从青少年角度介绍短视频对于青少年可能造成的危害,侧重谈短视频的负面影响。
一正一反,体现思辨色彩。
行文构思上,可以由现象导入,如当下短视频的火爆情况,接着分析“短视频”火爆的意义,结合相关事例指出其正面价值,然后列举反面事例进行正反对比,同时指出面对“短视频”的火爆,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
立意:1.过度娱乐化的“短视频”走不长远。
2.“短视频”也可以承担文化传播任务。
3.“短视频”也可以高大上。
4.“短视频”,想说爱你不容易。
5. “短视频”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2020年以来,中国多地出现多轮疫情。
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各地纷纷捐献物资,前往疫情地区支援。
与此同时,几乎每一轮重大的疫情都会产生“地域黑”。
某地被指把病毒传遍全国,某地的人被指“就知道吃喝玩乐”,某地被讽“每轮疫情都不缺席,就是不长记性”等。
“地域黑”本质上是一种歧视和偏见,某种意义上堪称一种“社会病毒”,同样需要人们共同抵御和清除。
针对这种现象,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固守初心,永不放弃(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固守初心,永不放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老子》有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屈原的初心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的初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初心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苏轼则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3)现如今许多中国人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奋战在新时代的最前线……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
你人生路上的初心是什么?初心需要我们用心去守护,用汗水去滋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又是如何在坚守?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苦难,那支持你我努力走下去,永不放弃的初心,便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人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800字左右。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5)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以上五句话都出自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论语》《礼记》《道德经》等先秦诸子散文。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领会到了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认识到其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民众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也明白了很多立身处世的道理。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贵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校将组织以“学习传统文化,让经典照亮人生”为主题的学习讨论会,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校最近将组织开展“学习新年贺词,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班会。
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写一个发言稿,在这次班会上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层之上,心灵自由飞翔
? 如果雄鹰不能搏击蓝天,那是因为它的双翼还 没有磨炼坚韧;
? 如果蛹不能破茧成蝶,那是因为它的毅力还没 有战胜痛苦;
? 如果鲤鱼不能跃过龙门,那是因为它的努力还 没有达到极限;
? 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住了阳光,那是因为你 的心灵飞得还不够高远 ……
云层上的心灵
? 云层之上阳光灿烂,云层之下大雨倾盆,这两 种巨大的差异,没有真切体会。然而,云层之 上的心灵,却有真实可感的先人们的呼唤与默 默无语的死亡。飞到云层上的心灵也许是高贵 的,然而飞到云层之上的心灵也是寒冷的、孤 独的,甚至是悲壮的。
? 有人云: “高处不胜寒 ”。飞上高处的心灵不 知是否也“不胜寒”?也许是孤独吧 !曲高和 寡,说的就是曲的境界太高,别人无法追寻跟 帖,于是无人或少人“和”,于是就“孤独” 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
温馨提示:请先 读懂 引题材料,确立话题,形成 立意;再运用 技巧动笔写一个好开头。
温馨提示:请先 读懂 引题材料,确立话题,形成立 意;再借鉴经验 动笔写一个好开头(包含题目)。
参考话题 : 1、美与丑 2、长与短 3、有用与无用 4、简单的生存哲学 5、完美与缺憾
掀起你的盖头来
——材料作文开头训练
?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让我来看看你的眉 你的眉毛细又长呀 好象那树梢的弯月亮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让我来看看你的眼 你的眼睛明又亮呀 好象那秋波一模样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让我来看看你的脸
你的脸儿红又圆呀 好象那苹果到秋天 嘿~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让我来看看你的嘴 你的嘴儿红又小呀 好象那五月的红樱桃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 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 ●化用诗句,句式整齐而富 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 有诗意。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
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
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 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桠间
●巧用列举、排比,句式整 齐又富有文 Nhomakorabea。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
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 ●由物及人,鲜明亮出观点。 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 照应题目,点明主题。
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
给自己一方天空。
——《给自己一方天空》
河南考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这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乘飞机的人常有这样的经验:当飞机在一定高度 之上飞行,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下面的世界倾注 着大雨,而舷窗之外却是伸手可触的蓝天,碧空如洗, 纤尘不染。
永远要记住:在某个高度上,就没有风雨云层。 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那是因为你的心灵 飞得还不够高。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是去抗拒问题, 他们努力试图消灭云层。正确的做法是使你的心灵飞 到云层之上的高度,那里的天空永远是碧蓝的。
●阅读下面故事, 根据要求作文。
橄榄树嘲笑无花果树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是就 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美 丽无比。”不久,一场大雪降临,橄榄树身上都是翠 绿的叶子,雪堆即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 压断了,橄榄树的美丽也遭到了破坏。而无花果树由 于叶子已经落尽,全身简单, 雪穿过树枝落在地上, 结果无花果树安然无恙。
曹孟德 《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
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 合自身的, 找准自己的位置, 找到自己的归附。
●引用诗句,巧妙设问。
●由名人及我们,鲜明亮 出观点。照应题目,点明 主题。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河南考生
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 之中的胡杨,创造了“三百年不 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 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 争的坚强与不屈,却从不向往微 风吹拂、细雨飘落的江南水乡。 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 了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 的真正所在。
开头的方式可以有千种万种(学案)。可 以直接开门见山 ;可以列举事理、事例 ;可以 巧用修辞;可以描写渲染; 可以巧设悬念 等等, 但殊途必须同归,归于 照应题目、点明主旨 (就像人的眼睛)。 方能使阅卷老师在掀起你 的“盖头”的瞬间喜欢上你的“新娘”! 另类 文体具体对待。
【作业 】 运用你所积累的写作开头的经验, 为下面材料写 3~5个开头。
作文就是你待嫁的 新娘,怎样 让阅卷老师在看到你的“ 新娘”的 瞬间,就喜欢上她呢?
新娘的 脸,也就是你的作文 的 开头!
★2006年高考作文全国卷一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 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 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 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 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 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 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 可爱啊!”
——《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
河南考生
●列举胡杨,赋予其坚强 不屈、挑战恶劣环境的象 征意义。
●用它们象征我们,鲜明 亮出观点。照应题目,点 明主题。
●巧用修辞,句式整散结合, 使语词优美, 富有文采。
●借用经典,丰厚 文化底蕴 。 ●开头就 鲜明 亮出观点 ,
照应题目,点明主题。
★请准备好 钢笔和方格纸
让心灵飞到云层之上
? 让心灵冲破云层,达到那个碧空如洗, 纤尘不染的高度。在那里,你可以“仰 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那里, 你可以细观秦砖汉瓦,领略唐风宋韵; 在那里,你可以以古鉴今,昭示来者; 在那里,你可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在那里,你可以击楫中流,与时俱 进……
[学案]
技巧一、点题法。就是文章开篇直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