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场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操场标准布局规范最新

操场标准布局规范最新

操场标准布局规范最新操场是学校和社区中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其标准布局对于确保安全、促进体育活动和提高使用效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最新的操场标准布局规范:一、操场功能区划分操场应根据功能需求合理划分为多个区域,包括但不限于:- 跑道区:用于跑步和田径运动。

- 足球场区:用于足球训练和比赛。

- 篮球场区:用于篮球训练和比赛。

- 排球场地区:用于排球训练和比赛。

- 乒乓球台区:提供乒乓球运动设施。

- 健身器材区:配备各类健身器材。

- 休息区:供使用者休息和交流。

二、操场尺寸标准- 跑道区:标准400米跑道,内圈半径为36.5米,外圈半径为37.898米。

- 足球场区:标准11人制足球场尺寸为105米长,68米宽。

- 篮球场区:标准篮球场尺寸为28米长,15米宽。

- 排球场地区:标准排球场尺寸为18米长,9米宽。

三、地面材料要求操场地面材料应选择耐磨、防滑、环保的材料,如塑胶跑道、人造草皮等。

四、安全防护措施- 操场四周应设置安全围栏,防止球类飞出伤人。

- 所有运动器材应定期检查,确保无损坏和松动。

- 操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

五、环境与绿化- 操场周边应有适当的绿化带,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视觉享受。

- 绿化带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以保证绿化效果。

六、照明与排水- 操场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以满足夜间使用需求。

- 操场地面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影响使用。

七、无障碍设计- 操场应考虑残疾人士的使用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

八、维护与管理- 操场应有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完好和环境整洁。

九、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操场建设和维护应遵循环保原则,使用可回收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十、结语操场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其标准布局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升社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规范能够为相关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通用性建议,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调整。

体育活动场地布置与装饰管理规范

体育活动场地布置与装饰管理规范

体育活动场地布置与装饰管理规范体育活动场地的布置与装饰是保证运动员安全和提高比赛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体育活动场地的布置与装饰管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观众的观赛体验,本文将从场地选择、场地布置、装饰要求以及场地安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场地选择体育活动场地的选择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场地的规模、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

对于室内场地,应选取地面平整、硬度适中、反光率低以及无明显凹凸不平的场地,以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二、场地布置1. 界定比赛场地范围:根据比赛项目的要求,对场地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标记,确保场地范围清晰可见。

这一步骤应在比赛前进行,以免影响运动员的表现。

2. 常规设施设置:根据比赛项目的特点,设置对应的常规设施,如篮球架、乒乓球桌、网球场等。

这些设施应与场地的布局相协调,布置合理,方便选手和观众的使用。

3. 器材摆放:针对各类体育项目的器材需求,需要合理摆放,确保选手能够随时方便地取用。

同时,器材也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材安全可靠。

三、装饰要求1. 壁面装饰:体育活动场地的壁面装饰应简洁大方,不宜过于花哨或刺眼。

壁面装饰可以采用相应的宣传标语、形象图案或者运动员形象照片等,以展示比赛的主题和氛围。

2. 场地标识:在场地布置中,应设置合适的标识,以方便运动员和观众了解比赛项目和场地规则。

标识应包括比赛项目的名称、规则以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确保参与者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相应的规定。

3. 照明设计:体育活动场地的照明设计应满足比赛的需求,既要保证运动员的视觉舒适度,又要能够确保场地的亮度均匀一致,避免出现影响比赛的盲区或阴影。

四、场地安全1. 安全设施:在体育活动场地中,需设立相应的安全设施,如安全网、护栏,以保证比赛的安全进行。

这些设施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2. 紧急救援设备:为了应对意外情况,体育活动场地应配备相应的紧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灭火设备等。

体育馆设计规范

体育馆设计规范

体育馆设计规范引言体育馆作为一个专门用于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其设计规范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观众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体育馆设计的一些基本规范,包括场馆的尺寸、设施设备、照明和通风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体育馆的功能完善和使用安全。

1. 场馆尺寸体育馆的场地尺寸应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要求进行规划。

以下是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场地尺寸要求:•篮球:场地尺寸为28米长、15米宽,篮圈高度为3.05米。

•足球:场地尺寸为105米长、68米宽。

•羽毛球:场地尺寸为13.4米长、6.1米宽。

在规划场地尺寸时,还需要考虑到边界区域的安全距离以及相邻场地之间的隔离距离,以避免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问题。

2. 设施设备除了场地尺寸外,体育馆的设施设备也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施设备要求:2.1 看台体育馆的看台应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观众,并提供舒适的观赛体验。

看台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观众席的视野要好,能够清晰观看比赛。

•座位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确保观众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座位应舒适,并设置足够数量的通道,方便观众进出。

2.2 更衣室和洗浴设施体育馆应设有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更衣室,并提供洗浴设施。

更衣室和洗浴设施的要求包括:•更衣室应宽敞明亮,设置足够数量的衣架和储物柜,方便运动员存放个人物品。

•洗浴设施应干净卫生,提供足够数量的淋浴器和卫生间。

2.3 裁判员席位体育馆应设有专门的裁判员席位,以确保比赛的公正进行。

裁判员席位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裁判员席位应位于场地的适当位置,以便裁判员观察比赛情况。

•裁判员席位应舒适,提供较好的视野和通风设备。

3. 照明和通风体育馆的照明和通风系统对于运动员的表现和观众的观赛体验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照明和通风系统的规范要求:3.1 照明体育馆的照明应满足以下要求:•照明系统应确保场地的均匀照明,避免出现阴暗区域。

•照明系统应采用无影响比赛的灯具,避免频闪和反射光等问题。

跑道运动场设计标准

跑道运动场设计标准

跑道运动场设计标准跑道运动场是指专门用于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场地。

为了满足运动员训练、比赛的需求,跑道运动场的设计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下面是跑道运动场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1. 跑道长度: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应具备400米的圆形跑道,即为一圈。

每个标准的跑道圈的长度应该严格符合400米的要求。

2. 跑道宽度:田径运动场跑道的宽度应为1.22米。

这是为了保证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时有足够的区域来奔跑。

3. 跑道的材质:通常情况下,田径跑道的材质是由高分子有机材料制作而成的。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损性,可以提供运动员所需的平稳和舒适的奔跑感受。

4. 跑道标线:为了方便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比赛,跑道上需要标有白色的分界线和划线。

例如,内侧的跑道划有白色线标明其边界,外侧的跑道可以有黄色的线标示。

这些标线的设置有助于运动员的起跑和转弯。

5. 跑道的起点和终点:田径运动场的跑道上应设置起点和终点线,以告知运动员起跑的位置和终点的位置。

起点应标有起点线和起跑块,用于辅助运动员在起跑时蹬地。

6. 跑道的转弯半径:田径运动场的跑道由于是圆形的,所以在转弯处应有相应的转弯半径设计。

通常情况下,标准的转弯半径为36.5米,以满足运动员的奔跑需求和比赛时的安全性。

7. 跑道的辅助设施:田径运动场还应设置相应的辅助设施,包括起跑块、起跳台、跳远坑、撞球墙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有助于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比赛时的技术合理发挥和安全保障。

总的来说,跑道运动场的设计标准主要是为了确保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能够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和比赛体验。

通过合理的设计,跑道运动场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合适的竞技环境。

田径场建设标准及规范

田径场建设标准及规范

田径场建设标准及规范1. 引言田径运动作为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需要优良的竞技场地来提供良好的运动条件。

本文档旨在制定田径场建设的标准及规范,以确保田径场可以满足运动员的需求,并提供公平、安全的竞技环境。

2. 田径场设计要求2.1 场地尺寸要求- 标准田径场应为400米的标准椭圆形跑道,需满足国际田联的要求。

- 内径为84米,外径为118米,起跑线与起点的顶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为5米。

2.2 跑道表面- 跑道表面应使用耐磨、防滑、耐候、抗紫外线的材料,如橡胶或合成材料。

- 跑道表面需要保持平整,无坑洼、凹凸不平的情况,并确保排水良好,防止积水。

2.3 跳远与跳高区域- 跳远和跳高区域需要设置合适的起跳与着陆区域,确保运动员的安全。

- 着陆区域应使用合适的材料,如泡沫垫或砂坑,以减轻运动员着陆时的冲击力。

2.4 投掷区域- 投掷区域应具备足够的空间,满足运动员进行投掷项目的需求。

- 投掷区域的地面应平坦、紧实,以保证项目的准确性。

2.5 标记和标识- 标准田径场应设有清晰可见的起点线、终点线和各类标记。

- 各类标记应使用耐磨、耐久的材料,以确保长时间使用不褪色。

3. 设施要求3.1 看台- 田径场应设置观众看台,以提供给观众良好的观赛体验。

- 看台应符合安全规范,设置合适的紧急通道和安全出口。

3.2 照明设备- 田径场应具备适当的照明设备,以保证运动员在夜间或昏暗环境下进行训练或比赛。

3.3 其他配套设施- 更衣室和洗手间设施:提供运动员更衣和洗漱的场所,满足基本的卫生需求。

- 医疗室:设置医疗室,并配备基本的急救设备,以应对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4. 安全与维护4.1 景观规划- 田径场应合理规划周边的绿化景观,使其更加美观,并提供必要的遮阳设施。

4.2 维护保养- 田径场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跑道表面的平整和可用性。

- 确保设施设备的完好,及时修理或更换任何损坏的部分。

4.3 安全策略- 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加强田径场的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意外事故。

体育场馆设计规范

体育场馆设计规范

体育场馆设计规范一、引言体育场馆作为供人们进行体育运动和观赏比赛的场所,对于提供良好的运动和观赏体验至关重要。

体育场馆的设计规范不仅关乎场馆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也涉及到观众的安全和舒适感。

本文将探讨体育场馆设计中的一些规范,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二、场馆选址规范1. 场地大小:体育场馆需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合理选址。

足球场馆应保留足够的场地供比赛和训练使用,游泳馆需有足够的水域面积,羽毛球馆需充分考虑球拍挥动的空间等。

2. 周边环境:选址时需要考虑周边的交通便利性和配套设施,如公共交通、停车场、餐饮服务等。

同时还要确保场馆周边的环境安全和安静,以提供良好的观赛环境。

三、场馆布局规范1. 运动场地布局:各项运动场地的布局应符合运动项目的要求,如足球场的面积和形状、网球场的尺寸和线条等。

同时还需考虑运动员和观众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 观众席位布置:观众席位的布置应有足够的容量,以满足比赛和演出的需求。

同时还要考虑观众的视野和听力需求,使观众能够尽可能近距离地观看比赛,并享受良好的声音效果。

3. 设施设备布局:场馆内的设施设备布局要合理,包括运动员更衣室、观众厕所、餐饮服务区等。

设施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场馆容量和使用频率进行合理划分,以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服务。

四、场馆建筑规范1. 建筑安全:体育场馆的建筑结构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确保场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特别是在地震、风灾和火灾等突发事件中,应有相应的安全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

2. 自然采光和通风:场馆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是提供良好运动环境的重要因素。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利用和通风系统的设置,使场馆内的环境保持舒适和健康。

3. 声学设计:场馆内的声学设计是为了保证观众能够听清比赛或表演的声音,并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合理的吸音和隔音设计可以提高声音的传播效果,使观众获得更好的音效体验。

五、场馆设施规范1. 照明设施:体育场馆的照明设施应能够提供均匀、柔和的光线,以保证运动员和观众的视野和观赛体验。

体育行业运动场地建设规范

体育行业运动场地建设规范

体育行业运动场地建设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体育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体育场地作为体育活动的基础设施,其建设规范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比赛结果以及公众的体验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建设规范化的运动场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运动场地的选址、场地布局、场地硬度和场地维护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体育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运动场地的选址体育场地的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捷性、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人口分布等因素。

首先,选址应靠近主要交通干线,便于运动员和观众的出行。

其次,场地周边地形地貌应平坦、无污染,并且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此外,应查看当地的气候数据,避免选址在严寒地区或高温多雨地区,以保证场地的可持续使用性。

最后,基于人口密集区的考量,选择场地的位置应能满足当地人们日常锻炼的需求,并有利于体育文化的普及。

二、场地布局与设计1. 场地总体布局在场地总体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各项比赛项目的需求,并在场地规划中合理安排。

不同项目的场地应相对独立,避免互相干扰。

同时,为了给观众提供更好的观赛体验,还应考虑合理的看台设计。

2. 场地面积和尺寸不同项目对场地面积和尺寸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准确把握。

例如,足球场要满足国际足联的标准尺寸,田径场要符合国际田联的规范,而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等室内场地的尺寸则需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设计。

3. 设备和器材摆放在场地布局中,应注意设备和器材的摆放。

例如,篮球场需合理设置篮球架、得分板和灯光设备等,网球场需放置边网和计分牌等。

合理的器材摆放有助于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三、场地硬度的规范体育场地的硬度直接关系到运动员在场地上的表现和受伤风险。

因此,场地硬度的规范是不可忽视的。

1. 场地硬度指标各种运动项目对场地硬度的要求不同。

例如,田径场应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控制好跑道表面的硬度和弹性。

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等室内场地的硬度则需根据相应的国际标准进行控制。

运动场设计规范

运动场设计规范

运动场设计规范运动场设计规范运动场是供人们进行各类体育运动和锻炼的场所,是体育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为了保障运动场的安全和环境质量,在运动场的设计和建设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运动场设计规范的内容。

1. 场地选择和规划:运动场应选择在平整、无积水、无污染、无辐射的地块上建设,距离交通要便利,周边环境要安静、舒适。

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运动场的布局和建设面积。

2. 场地平整和排水:运动场地面应平整光滑,无坑洼、凹凸和明显高差,确保运动者的安全。

运动场地应配置适当的排水设施,保证场地在雨天能够迅速排水,防止积水影响运动。

3. 运动场地标志:运动场地标志应明显、清晰可见,包括场地名称、标志图案等,便于运动者和观众识别和导航。

4. 运动设施设置: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运动设施,如篮球架、足球门、网球场地等。

这些设施应稳固、耐用,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5. 围墙和围网:运动场应根据具体需要设置合适高度的围墙或者围网,以防止外界干扰和球类跑出场地。

围墙或者围网应牢固、安全,使用寿命长。

6. 照明设施:运动场应配置适量、亮度合适的照明设施,以确保运动者在夜间或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仍能进行运动活动。

照明设施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避免光照过强或者眩光对运动者的影响。

7. 座椅和观众席:如果运动场有观众席,应配置相应数量和类型的座椅,确保观众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座椅应稳固、耐用,易于清洁和保养。

8. 遮阳设施:在运动场的周边设置适当的遮阳设施,以提供运动者和观众在阳光强烈时的遮阳休息场所。

9. 环境布置和绿化:在运动场的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绿化,增加景观效果,并为运动者和观众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10. 安全设施和急救措施:运动场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警示标志、急救箱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的急救人员和设备,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和救援。

运动场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运动者和观众的安全和舒适,提供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场设计规范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运动场设计规范前言根据建设部(83)城科字第224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通用规定;5.体育场;6.体育馆;7.游泳设施;8.防火设计;9.声学设计;10.建筑设备。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邮政编码:100045)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马国馨单可民曹越魏春翊孙东远项端祈马晓钧目录1 总则2 术语3 基地和总平面4 建筑设计通用规定4.1 一般规定4.2 运动场地4.3 看台4.4 辅助用房和设施5 体育场5.1 一般规定5.2 径赛场地5.3 田赛场地5.4 足球场地5.5 比赛场地综合布置5.6 练习场地5.7 看台、辅助用房和设施补充规定 5.8 田径练习馆6 体育馆 6.1 一般规定6.2 场地和看台6.3 辅助用房和设施6.4 练习房7 游泳设施7.1 一般规定7.2 比赛池和练习池7.3辅助用房与设施7.4训练设施8 防火设计防火疏散与交通9 声学设计10 建筑设备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本规范用词说明1 总则为保证体育建筑的设计质量,使之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技术、经济及体育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供比赛和训练用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和游泳馆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设计。

1.0.3 当体育建筑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其技术标准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其他用途则适当兼顾。

1.0.4 体育建筑设计应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比赛和训练环境,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体育建筑设计应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各地区的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民族习惯以及传统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应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体育设施,尤其是为重大赛事所建的设施应充分考虑赛后的使用和经营,以保证最大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体育建筑等级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分级,且应符合表1.0.7规定。

表1.0.7 体育建筑等级等级主要使用要求特级举办亚运会、奥运会及世界级比赛主场甲级举办全国性和单项国际比赛乙级举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丙级举办地方性、群众性运动会表体育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建筑等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特级>100年不低于一级甲级、乙级50~100年不低于二级丙级25~50年不低于二级1.0.9 在进行正式比赛时,体育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体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体育竞赛规则中对建筑提出的要求。

进行国际比赛时,同时还必须满足相关国际体育组织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2 术语2.0.1 体育建筑 sports building作为体育竞技、体育教学、体育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活动之用的建筑物。

体育设施 sports facilities作为体育竞技、体育教学、体育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活动的体育建筑、场地、室外设施以及体育器材等的总称。

具有可供体育比赛和其他表演用的宽敞的室外场地同时为大量观众提供座席的建筑物。

体育馆 sports hall配备有专门设备而供能够进行球类、室内田径、冰上运动、体操(技巧)、武术、拳击、击剑、举重、摔跤、柔道等单项或多项室内竞技比赛和训练的体育建筑。

主要由比赛和练习场地、看台和辅助用房及设施组成。

体育馆根据比赛场地的功能可分为综合体育馆和专项体育馆;不设观众看台及相应用房的体育馆也可称训练房。

游泳设施 natatorial facilities能够进行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等室内外比赛和练习的建筑和设施。

室外的称作游泳池(场),室内的称作游泳馆(房)。

主要由比赛池和练习池、看台、辅助用房及设施组成。

竞赛区 arena由观众席围合的运动场地及其辅助区域,包括竞技场地和缓冲区。

跑道 track体育场内用作径赛的场地。

正式比赛的跑道为全长400m的长圆形,并对场地方位、面层、规格有严格的要求。

2.0.8 合成面层synthetic surface用人工合成方法制成的地面面层,在田径及一些球类项目中,要求采用符合该项目要求的合成面层。

足球场 football pitch供进行足球比赛的长方形场地。

看台 stands体育设施中设置有观众席位,并能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看条件和安全方便的疏散条件的结构体。

体育设施中供观众观看比赛的席位。

由观众眼睛至场地设计视点的连线。

为保证观众的观看质量,在视线设计时,根据不同竞赛项目和不同标准,保证观众看到比赛场地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时所确定的场地设计平面位置。

视距 viewing distance由观众眼睛到比赛场地中被观察物体的距离。

观众视线与视平线之间的夹角,视角过大将造成视觉上的透视变形。

固定座席 fixing seating体育设施中固定在看台结构上的观众席位。

具有特殊构造可将座椅收纳和移动的座席。

在正式比赛中,看台座位中供文字记者和广播电视记者等媒体记者使用的专用座位。

在看台观众席中,为满足部分观众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房间。

一般由观看席位和休息室等构成。

座宽 seats width观众席位的宽度。

观众席位排与排之间的距离。

多功能使用 multi-purpose usage体育设施满足多种体育项目的使用或除体育项目外其他功能的使用方式。

供体育项目训练用的厅室。

热身场地 warming up area体育竞赛时,可供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之前热身活动的区域。

其规格应符合各不同项目的要求。

doping control room在正式体育比赛中,对运动员是否服用违禁药物进行测试取样的专用房间。

游泳池 swimming pool供游泳比赛或训练的专用水池。

比赛池的规格尺寸规则上有明确要求,在满足技术条件的前提下,也可以进行其他水上项目的比赛和训练。

跳水池 diving pool供跳水比赛和训练的专用水池。

其规格、设施均应满足规则的严格要求。

训练池 training pool供训练用的水池,其规格及设施要求需根据其训练项目确定。

游泳池比赛时,用水面浮标和池底、池壁的标志线来加以界定的比赛活动区。

出发台 starting block游泳池出发端的专用设施,其规格等需满足规则的要求。

触板 touch pads正式游泳比赛时,安装在游泳池端线池壁的专用电子计时装置。

游泳设施各种水池的垂直壁面,需根据不同项目要求设置有关标志和设施。

游泳设施水池边,以及水池之间的区域。

跳板项目的比赛设施,分1m和3m两种,其跳板高度指自板面至水面,材料和面层应符合规则规定。

跳台 diving platform跳台项目的比赛设施,分5m、、10m三种,跳台的设置、面层、水深、周围空间等均应满足规则的要求。

根据比赛项目和使用要求,安装在水池水下的照明器。

根据比赛项目和使用要求,安装在水池水下的音响器材。

升降池底 adjustable floor游泳池根据使用的不同要求通过变更池底高度调节水深的一种技术手段。

3 基地和总平面体育建筑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城镇当地总体规划和体育设施的布局要求,讲求使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0.2 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适合开展运动项目的特点和使用要求;2 交通方便。

根据体育设施规模大小,基地至少应分别有一面或二面临接城市道路。

该道路应有足够的通行宽度,以保证疏散和交通:3 便于利用城市已有基础设施;3.0.3 级体育设施用地面积1OO万人以上城市?50~100万人口城市?20~50万人口城市?10~20万人口城市?规模(千座) 用地面积(103m2) 规模(千座) 用地面积(103m2) 规模(千座) 用地面积(103m2) 规模(千座) 用地面积(103m2)体育场30~5086~12220~3075~9715~2069~8410~1550~63体育馆4~1011~204~611~142~410~132~310~11游泳馆2~413~172~313~16————游泳池——————注:当在特定条件下,达不到规定指标下限时,应利用规划和建筑手段来满足场馆在使用安全、疏散、停车等方面的要求。

3.0.4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全面规划远、近期建设项目,一次规划、逐步实施,并为可能的改建和发展留有余地;2 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顺畅,管理维修方便,并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指标;3 满足各运动项目的朝向、光线、风向、风速、安全、防护等要求;4 注重环境设计,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地形和天然资源(如水面、林木等),考虑地形和地质情况,减少建设投资。

3.0.5 出入口和内部道路应符合下列要求:1 总出入口布置应明显,不宜少于二处,并以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

观众出入口的有效宽度不宜小于0.15m/百人的室外安全疏散指标;2 观众疏散道路应避免集中人流与机动车流相互干扰,其宽度不宜小于室外安全疏散指标;3 道路应满足通行消防车的要求,净宽度不应小于 3.5m,上空有障碍物或穿越建筑物时净高不应小于4m。

体育建筑周围消防车道应环通;当因各种原因消防车不能按规定靠近建筑物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满足对火灾扑救的需要:1) 消防车在平台下部空间靠近建筑主体;2) 消防车直接开入建筑内部;3) 消防车到达平台上部以接近建筑主体;4) 平台上部设消火栓。

4 观众出入口处应留有疏散通道和集散场地,场地不得小于0.2m2/人,可充分利用道路、空地、屋顶、平台等。

3.0.6 停车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基地内应设置各种车辆的停车场,并应符合表3.0.6的要求,其面积指标应符合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规定。

停车场出入口应与道路连接方便;2 如因条件限制,停车场也可在邻近基地的地区,由当地市政部门统一设置。

但部分专用停车场(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等)宜设在基地内;表3.0.6 停车场类别等级管理人员运动员贵宾官员记者观众特级有有有有有有甲级兼用兼用有有乙级兼用有丙级兼用3 承担正规或国际比赛的体育设施,在设施附近应设有电视转播车的停放位置。

3.0.7 基地的环境设计应根据当地有关绿化指标和规定进行,并综合布置绿化、花坛、喷泉、坐凳、雕塑和小品建筑等各种景观内容。

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3.0.8 总平面设计中有关无障碍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

4 建筑设计通用规定一般规定4.1.1 体育建筑应根据所在地区、使用性质、服务对象、管理方式等合理确定建筑的等级和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