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重大水灾事案例

合集下载

3 水害事故案例

3 水害事故案例

• 二、大兴煤矿概况
• 大兴煤矿位于梅州市的兴宁市黄槐镇,在兴宁 市和平远县交界处,南距兴宁市44km,北距平 远县22km,东南距梅县64km。 • 1.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 大兴煤矿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地层,地层 走向东西,倾向南,倾角55~75°,平均65°, 属极倾斜煤层。井田范围东以F16断层为界,西 以F1断层为界,上以-180m隔水外,东翼-400m石门以东150m处,也发生过 四煤大规模抽冒,其抽冒煤量约3000t,抽冒 后,在-360m水平巷道向下能看见宽8m、深10m 的大坑,向上可看见2~3m的抽冒带,2~3个 月后,该地点再次发生抽冒,原塌陷大坑被抽 冒的四煤所充填,且塌陷的煤较潮湿。
• 上述资料证明在-400m石门以东150m范围的四 煤层在-290m以下各水平开采时,都发生了大 量的抽冒现象,使-290m至-180m防隔水煤柱被 破坏。 • 4、透水地点的认定 • 专家分析认定,水害事故的透水点在矿井东翼 -400m石门东150m附近的-290m水平四煤层,其 主要依据是: • ①事故前该区域开采强度大 • 矿井西翼小断层发育,且瓦斯较大,煤层较硬, 开采规模不大;矿井中部煤层厚度较薄,不便 于开采;而矿井东翼煤层倾角大(60~80°)、 厚度大、煤层松散、易塌落,是该矿的主要采 煤区,而且开采强度一直很大。
• ③该区域离F16断层较近,小断层发育、煤层倾 角大易抽冒
• 据水害矿井生产资料证实,东翼-400m石门以 东150m处距离F16断层仅100m左右,F16断层为 逆断层,断距90m,该处-290m水平的四煤小断 层发育,煤层比较松散,且此处四煤倾角是全 矿井最大的地方,平均煤层倾角达75°左右, 近似直立,易抽冒。 • 由于各水平煤层均已发生抽冒,以致-180m水 平至-290m水平防水隔煤柱被抽冒破坏,导通 了原四望嶂矿区+262m至-180m水淹区积水,造 成水淹区积水溃入大兴煤矿。

第七部分 水害事故类案例

第七部分    水害事故类案例

第七部分水害事故类案例按地质水、老空水、地面水、工业用水造成事故类进行分析。

案例一:济二煤矿“4.15”透水事故事故时间:1997年4月15日22:20事故地点:南翼1305工作面轨道顺槽掘进面事故性质:水灾死亡人数:死亡3人事故经过:济二煤矿刚投产的设计能力400万吨/年的特大型矿井,投产后第一个综采面1306面已采完,1305面是接续面,1305面的上轨道顺槽是沿空掘进,留有3米煤皮,当1305面轨顺掘至1306面的切眼时发生了透水事故。

(10人遇险,在上级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86h的奋力抢救,至4月19日6时35分遇险人员中有7人获救,3人遇难。

)1997年4月15日中班(16时至24时),综掘一队下井前,副队长温某主持召开了班前会,并同11名工人在“六不准”签到簿上签字下井。

下井后,除运输平巷胶带司机高某,刮板运输机司机刘某和轨道胶带司机韩某外,其余人员均在迎头掘进、支棚。

首先将夜班(早班检修)两架棚头支上棚腿(前探梁支护),然后掘进1.5米支棚两架。

21时左右,发现迎头顶板下20cm处有滴水,滴水成线。

温某打电话向队技术主管王某作了汇报。

22:20左右,运输平巷胶带机头瓦斯断电仪报警,高某打电话向迎头询问情况,电话不通。

高某与在场的矿安监员和瓦检员望里查看情况,走到运输平巷中间部位,遇到刘某。

刘某说:“里面水大,把油桶都冲出来了。

”他们立即向综掘一队和矿调度室汇报,然后4人又返回去查看情况。

至23:30掘进迎头、切眼和320米运输平巷被淹,水位趋于稳定,10名施工人员遇险。

估算涌水水量17000m3。

案例二:老空水透水事故案例广西南丹“”7.7”矿井透水事故2001年7月,广西南丹矿井透水事故〃遇难:81人。

(直接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经过:7月17日凌晨3时多,拉甲坡矿明知作业区域存在透水隐患,不但不采取防范措施,而且继续冒险组织作业,在9号井标高-166米平巷处的3号工作面内两次实施爆破,使位于下方的恒源矿受淹老塘与上部的3号工作面之间的隔水岩体产生脆性破坏,积水在强大水压作用下击穿隔水岩体,形成一个长径3米、短径1.2米的椭圆型透水口,高压水大量涌入,先后使拉甲坡矿3个工作面、龙山矿2个工作面、田角锌矿1个工作面被淹。

某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案例

某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案例

煤矿水灾防治篇某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案例1.案例描述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左右,某矿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

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261人作业,截至事故当晚7:30统计,108人安全升井,153人被困井下。

经过八天八夜的抽水救援,4月5日透水事故153名被困人员中115人成功被救出井,38名工人遇难。

调查组初步调查分析,该矿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该矿井下施工的201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掘进导通采空区积水,致使+583米标高以下的巷道被淹,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4937万元。

该矿项目是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改能源1563号),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批准,是国家和省重点项目。

该矿井田面积约180 km2,地质储量23.42亿吨,可采储量10.36亿吨,主要开采2号煤、10号煤,其中2号煤平均厚度6.5米。

煤种为中灰、低硫、特低磷的优质瘦煤,是极好的炼焦配煤。

该矿项目是由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的矿井、入洗原煤600万吨/年的选煤厂、2×5万千瓦的综合利用电厂(热电联供)和铁路专用线构成的循环经济综合建设项目。

项目投资概算总额为51.68亿元。

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1亿多元。

矿井项目计划于2010年10月投入运营,提前5个月完成工期。

2.案例剖析2010年3月28日,该矿在基建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37.29万元。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2.1矿井基本情况(1)煤矿概况该矿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式,设计分2个水平开采,按高瓦斯矿井设计。

设计首采工作面为20101和20102两个综采工作面。

该矿区范围内小窑开采历史悠久,事故发生前该矿井田内及相邻共有小煤矿18个。

(2)建设情况于2007年1月16日开工建设,截至2010年3月27日,矿井一期工程已完成98.3%,剩余工程量418 米;二期工程已完成55%,剩余工程量2921 米;三期工程的20101、20102采煤工作面等巷道已完成23.1%,剩余工程量9302米。

山东华源矿难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山东华源矿难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案例1 山东华源煤矿溃水淹井事故一、事故经过2007年8月17日,山东省新汶地区突降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洪水漫过上游东周、金斗水库泄洪道,造成汶河水位暴涨,汶河大堤决口约50米左右。

17日14时30分洪水通过煤矿用于井下水砂充填的废弃砂井,以50立方米/秒的流量溃入新矿集团华源有限公司(原张庄煤矿)矿井下,当时井下共有756人,该矿发现险情后,紧急撤人,有585人安全升井,尚有172人被困井下。

经全力抢救无人生还,最终造成172人全部遇难。

另外还有名公煤矿有一矿井与华源被淹矿井连通,当时井下有56人作业,发现淹井后有47人撤出,9人遇难。

二、事故原因及性质1、事故直接原因1)突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堤决口山东华源煤矿抢险救援专家组组长卜昌泰介绍了造成煤矿溃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是突降暴雨。

今年以来,新泰地区降雨比去年同期多35%,比历年多39%。

8月16日至到8月18日止,3天降雨量达262毫米为50年一遇,有70%集中在17日凌晨2点到下午3点,11个小时降雨180毫米以上,为70年一遇。

二是山洪暴发,河水暴涨。

柴汶河上游的山区丘陵地表为很难渗透的土壤结构,大面积的地表水汇总形成山洪,导致河水猛涨,据核算最大洪峰达到了1800 m3/s,该河最大泄洪能力为1089m3/s,河水暴涨、漫河过堤。

三是河堤决口。

在柴汶河两河交汇处,河床极不规则、河道曲折,对河岸冲刷严重;加之决口段为沙土土质松软,经洪水浸泡、冲刷很快决堤。

2)矿井与洼地连通。

柴汶河决堤之后,洪水进入多年挖沙的沙场,沙场中有废弃的砂井、露天采煤矿井等与洼地相通,从而导致了洪水直接进入煤矿的淹井事故。

2、间接原因1)华源煤矿领导缺乏安全意识,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应急预防工作不到位。

对处于多年挖沙形成的低洼处的煤矿废弃砂井、露天煤矿等与地面连同处没有采取加高、密封等措施,致使溃水进入矿井。

2)当地有关部门对柴汶河维护、管理不到位。

煤矿死亡事故案例(水灾)

煤矿死亡事故案例(水灾)

1992年度(一)、“6.27”透水事故1、基本情况月亮田煤矿于1966年开工建设,1971年12月投产,矿井设计三个采区,能力60万吨/年。

矿井开拓为斜井开拓,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运输方式为大巷采用机车运输,主井皮带运输,副斜井绞车提升运输。

南三采区,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1983年补套建设,87年移交,91年投产。

该采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小煤窑遍布采区两翼,采区巷道为大联合布臵,倾角为14°的斜石门穿透可采煤层。

由于第一亚阶段主要可采煤层均被小煤窑破坏,故目前生产集中在第二亚阶段。

溃水事故发生的13123回风巷(标高+1516M)于92年3月下旬开始施工,到5月底掘240M后停止,回头掘13123外上山,6月24日外上山贯通。

6月26日开始掘13123回风穿断层巷道,至溃水事故发生前掘进1.5米。

2、事故经过1992年6月27日12:40,月亮田矿发生一起因小煤窑滥采乱掘造成采空区大量积水,导致意外性小煤窑溃水,溃水量达10000立方米,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全矿停产一天,给局、矿安全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1992年6月27日5:40,矿调度接到一区汇报:13123回风巷放炮后有淋水。

矿调度通知:停止施工,撤出人员。

9:30矿安全副总和其他技术人员赶到现场,经过观察和辨别水味,怀疑是小煤窑积水。

于是,安全副总责成安监员黄小海注意观察并随时汇报。

此后,安全副总和有关人员又到13121运输巷查看预留池水管(为防小煤窑透水而采取的措施)泄水情况,把水管阀门打开无水流出,所设的挡墙也无润湿迹象。

11:45安全副总向主管矿长周进本汇报后,周矿长立即通知一区加强警惕,注意水情变化并随时汇报,遇到险情立即撤人。

12:20周矿长放心不下,加上矿总工程师和生产副矿长到土城矿参观综采工作面未返矿,故赶到矿调度室询问井下水情。

12:40矿调度接到一区报告:13123回风巷透水,水很大。

周矿长立即指挥并组织抢险,首先是通知各单位撤出井下除中央泵房外的所有人员,在小煤窑水未到达中央泵房前关闭防水门。

非煤矿山-水灾及火灾事故防治-山东潍坊市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盘马埠铁矿透水事故.doc

非煤矿山-水灾及火灾事故防治-山东潍坊市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盘马埠铁矿透水事故.doc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篇山东潍坊市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盘马埠铁矿“7·10”重大透水事故一、案例描述盘马埠铁矿是一个设计年产铁矿10万吨,主副斜井开拓的地下开采矿山,地面标高+40米,井下由正负0米,-30米,-47米,-66米四个中段构成,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矿石从主井提升至地面进入副井选厂处理。

2011年7月10日21时30分,山东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盘马埠铁矿井下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井下当班31名作业人员中有24人被困,事故共造成2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864万元。

二、案例剖析盘马埠矿井主斜井上盘西南侧约200米处为上世纪50年代乱采滥伐留下来的露天采坑(见图一),其下部就是二中段2号口开采高度最大的采场,其采空区垂直高度达到38.3米,按照设计,矿山生产前应对露天采坑采取废石填平,三合土压实的安全措施,事故企业没有对露天坑进行处理,而且在坑内也没有安装专门的排水设施,隐患长期存在。

更为严重的是,事故企业没有建设尾矿库而是将尾矿直接排入露天采坑,非法排放尾矿和储水。

图一露天采坑按照设计,一中段以上不得采矿,露天采坑底部必须保留8到10米的保安矿柱(见图二)。

然而,矿山企业没有按照设计要求组织生产,没有编制开采施工方案盲目施工,违规开采露天采坑底部的保安矿柱,致使保安矿柱遭到严重破坏。

图二保安矿柱事故发生时,井下采空区顶部露天采坑底部仅有3.4米的距离。

六月份以来几次连续降雨,使得露天采坑内水位上升,加上井下爆破作业震动影响,致使采空区顶部与露天采坑底部保安矿柱垮塌,形成灌水通道,直接引发透水事故。

露天废坑内约6万立方米的水沙瞬间涌入井下巷道,致使正在2中段、3中段、4中段作业的23名矿工遇难。

三、事故处理经调查,此次事故发生前,采掘施工队非法违规开采露天坑下部的矿体(保安矿柱),造成保安矿柱远小于设计尺寸,连续爆破致使保安矿柱倒塌,露天坑内水沙泻入井下,由此引发透水。

经调查认定,山东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盘马埠铁矿“710”透水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历年来煤矿水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历年来煤矿水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历年来煤矿水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目录山东枣庄滕州市木石煤矿特大溃水事故- 1 -山东华源矿业公司溃水事故- 2 -贵州省黔西南州新桥煤矿透水事故- 3 -黑龙江宝清县国明煤矿透水事故- 4 -王家岭矿难- 5 -桑树坪煤矿透水事故- 7 -黑龙江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四井水害事故- 8 -吉林市蛟河市丰兴煤矿“4·6”重大透水事故- 9 -黑龙江省鹤岗市峻源二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 10 -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透水事故- 11 -黑龙江鹤岗振兴煤矿透水事故- 12 -突水事故援救措施- 13 -事故总结- 20 -山东枣庄滕州市木石煤矿特大溃水事故事故经过:2003年7月26日21时40分左右,木石煤矿正值中、夜班交接班期间,矿值班人员倪家启、陈芳太接到电话汇报井下发生透水,随后二人一边通知井下撤人,一边换衣下井,同时安排机电人员切断电源。

当罐笼下至码头门上部时,发现水位已上升至码头门<井底标高-38),随即升井,并组织其他人员赶到一采区立风井观察水位情况。

当下到一号风门和二号风门时,一号风门已推不开,二号风门处顶板冒落,污泥堵塞已无法行人,随即上井,此时,矿井一采区运输大巷全部被淹,井下水位升至-36M。

事故原因:1、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知法犯法。

2、2003年7月14日前后枣庄地区普降大雨,使得地面4号露天坑积水水位上升1. 2M,积水水面扩大,水面覆盖到开采工作面,进一步加快了事故发生的时间和事故造成严重性。

3、木石煤矿不将越界部分的巷道填绘在采掘项目平面图上,隐瞒井下作业地点,提供虚假图纸,逃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重大隐患。

4、在雨季期间,各级部门均下达了汛期停产指令,但木石煤矿置若罔闻,违法蛮干,造成事故的发生。

防范措施:1、矿井当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应当实施24 h不间断巡查。

在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的前后,应当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淄川芦家洼煤矿水灾事故

淄川芦家洼煤矿水灾事故
• 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主井进风,副井回风。副井 安装两台同等能力的FBDCZ-6-No17型对旋式通风机,电动机功率75×2KW, 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机排风量2600米3/分钟,矿井需风量1115米3/分钟, 进风量为2465米3/分钟。2006年鉴定为低瓦斯矿井,无煤尘爆炸和煤层自然 发火倾向。
整理ppt
7
三、事故发生经过及抢救过程
• 其他救护队员继续向前行进,当行进到5021主上山门口时
测得硫化氢气体为6ppm,救护队马上佩戴氧气呼吸器,
继续向前行进,当行进到局部通风机处时测得硫化氢气体
为35ppm,氧气为20.4%,二氧化碳为0.4%,行进到5021主
上山三南门口时,发现有几名矿工在此,并有打开的自救
整理ppt
5
二.事故地点概况
• 事故发生地点位于5021上山三南平巷。此 巷道已三次揭露老空区,按探放水措施施 工,巷道荒断面4.8平方米,净断面3.6平方 米,采用梯形木棚支护,目前已施工完成 210米。
整理ppt
6
三、事故发生经过及抢救过程
• 2007年3月25日中班14时30分左右,5021上山三南掘进工作面在施 工第六个探水钻孔时探出古空积水,水量逐渐增大,矿井安排撤出了 迎头作业人员。25日夜班,矿长安排观察水的情况,要求抓好通风和 排水工作。3月26日早班,矿长,调度室主任,班长,安全员开碰头 会,安排当班工作重点是清理5021上山底车场卫生,迎接市局检查。 下井后,班长带领三人在六层平推石门整理架棚,其他人员六人在 5021上山底车场清理淤泥。徐安排工作后回到泵房,看见水仓进水口 进水不畅,安排电工疏通水沟,电工砸开泵房门口风门底部并将风门 撤除。7时30分左右,井上打电话找班长,职工牛接到电话后,找了 一圈找不到人,又告诉安全员黄,黄开启5021三南平巷局扇后到平巷 找人。当进入平巷100米左右时,发现班长徐趴在水沟内,瓦检员王 在徐以里10米左右。黄立即对班长徐施救,往外拖出20米左右,感觉 胸闷就跑到5021上山底车场,打电话通知调度室,并组织人员二次到 5021上山三南平巷施救,将徐银灵救出,到502返石门主下山底盘时 遇到救护队,救护队员对遇险矿工进行检查并用苏生器对遇险人员实 施急救,护送升井。8时30分到达地面后救护队员跟车送到医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重大水灾事案例————————————————————————————————作者:————————————————————————————————日期:2006年以来国内煤矿透水事故案例1、“2006.3.18“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樊家山井透水事故2006年3月18日15时30分,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招贤镇胜利煤焦有限公司樊家山井发生透水事故,当班井下作业人员58人,事故后30人自行安全出井,28名矿工被困井下水位以下,目前已发现3人死亡,还有25人下落不明。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科学制定方案、防止发生次生事故,全力抢救被困矿工,减少人员伤亡。

经初步了解,该矿井设计能力为15万吨/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已过期1年3个多月,营业执照过期21天,2006年1月19日领取了安全生产许可证。

该矿今年春节停产放假,2月24日经临县煤炭局批准,启封进行隐患排查。

但该矿在503壁式工作面形成并通过验收后,又擅自从进风和回风顺槽向采空区侧掘进,非法采煤,又由于水文地质不清,违章作业未采取探放水措施,掘进过程中导通本矿的老空水,造成本次特大透水事故。

2、“2006.5.18”大同市新井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2006年5月18日19时36分,山西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5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312万元。

新井煤矿属张家场乡乡办集体煤矿,始建于1992年,该矿批准开采4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实际上该矿两个半月就生产原煤10万吨,属严重非法开采)。

2003年3月以前,主井由湖北人韩春恩承包,副井由李付元(又名李富元、李玉峰)承包。

2003年3月,李付元将韩春恩承包的主井买回,全面负责煤矿的生产、经营、安全等工作。

随后,在没有任何设计、未经任何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煤矿的主副井贯通巷道的改造和4号煤层到8号煤层、8号煤层到14号煤层的暗斜井延深等工程。

同年6月,新井煤矿主副井在4号煤层的贯通改造工程完工,未经任何部门验收即开始生产,直至事故发生。

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新井煤矿在14一1号煤层多条巷道透水征兆十分明显的情况下,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仍违法在燕西1号井靠近采空区处组织生产,冒险作业。

由于受爆破震动、水压浸泡以及采掘活动带来的矿山压力变化的影响,破坏了燕西1号井采空积水区的有限煤岩柱,才最终导致了这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3、“2007.3.10”辽宁抚顺老虎台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2007年3月10日20时44分,辽宁抚顺矿业集团公司老虎台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22人死亡、7人下落不明。

该矿为国有重点煤矿,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335万吨/年,实际产煤242万吨,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冲击地压灾害严重,安装有监测监控系统。

井下布置有3个采煤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

透水事故发生在73003#综放采煤工作面。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核清人数,查明情况,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辽宁省委副书记骆林、副省长李佳等有关领导和辽宁煤矿安监局、辽宁省煤炭工业局等部门负责人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王树鹤带领有关人员赶赴现场。

抚顺老虎台矿瓦斯动力灾害严重,煤层易发火自燃。

该矿对防瓦斯、防火、防突出等方面比较重视,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但忽视了水害隐患的防治。

初步分析,该矿在73003#综放工作面开采前未对其上部采空区采取探放水措施,对工作面上部采空区积水情况掌握不清楚,更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工作面放顶煤后与上部68002#西工作面采空区沟通,上部采空区老塘积水突然涌出导致事故发生。

4、“2008.9.13”河南洛阳市鑫泰煤业有限公司井下透水事故2008年9月13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鑫泰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死亡10人,直接经济损失282.53万元。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鑫泰煤业公司施工11051绕巷时,导致距工作面迎头右帮较近的水井井筒内积水瞬间溃出。

间接原因:鑫泰煤业公司探放水措施执行不到位;对突水水井位置的测量和上图严重失误;矿井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探水人员未经培训上岗,安全管理人员无证上岗;县煤炭局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不力,督促煤矿落实上级监管部门整改要求不到位,没有采取断然措施使煤矿真正停工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煤矿存在的无证上岗等问题没有及时要求整改解决;县、乡(镇)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排部署不周密。

5、“2008.12.31”贵州柏秧林煤矿透水事故2008年12月31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柏秧林煤矿井下工人作业中,将相邻一个煤矿采空区里2万多立方米的老窑积水挖通,造成正在井下作业的13名矿工被困。

但据事故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柏秧林煤矿此次透水,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煤矿去年9月擅自违法组织恢复生产以来,明知旁边老窑有积水,随时可能发生事故,却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煤矿的探放水工作,是用打眼放炮的电煤钻进行,事故发生前3天,工人采煤已不用再喷水防尘,透水的预兆已经很明显,煤矿个别管理人员当时也提醒了李高国,但李高国等人仍然心存侥幸,冒险蛮干。

6、“2009.03.21”湖南常宁市企业办煤矿透水事故3月21日17时,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三角塘镇企业办煤矿(无证非法)发生透水事故,初步调查,共有13人被困井下。

该煤矿为私营企业,采矿权属招拍挂项目,没有取得任何证照,独眼井生产。

井筒井口标高+150m,落底标高+20m,井筒斜长220m。

估算透水量大约在1000 m3。

事故发生后,矿主中有7人逃匿,1人被公安机关控制。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为:矿井开采范围内老窑分布密集,采空区互相贯通,存在老窑积水;煤矿在非法开采过程中在没有探明老窑积水情况下,未采取探放水措施,采掘过程中误穿积水老窑,导致事故发生。

7、“2009.6.17”贵州省新桥煤矿透水事故发生事故的新桥煤矿为整合技改矿井,持有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能力每年15万吨,属高瓦斯矿井。

根据设计,该矿井的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布置主井、副井、风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该矿在具体施工中,只按照批复的开采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施工了主斜井、副井、风井,其余巷道均未按照开采设计和安全专篇进行施工。

通报显示,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方未开展水文调查工作,对矿井周边小窑积水情况不清,同时,未按照探放水的相关规定进行探放水,在透水预兆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仍盲目组织施工,最终引发透水事故。

8、“2009.7.22”黑龙江鑫永丰煤矿透水事故7月22日23时30分左右,鸡西市恒山区出现强降雨,达51.6毫米,降雨持续较长时间,造成该区鑫永丰煤矿地面塌陷,水域流沙涌入井下,发生水灾事故。

当班井下工作人员24人,1人安全升井,23人下落不明。

9、“2009.11.27”吉林通化梅河口市中和煤矿透水事故中国日报网消息:11月27日下午13时55分,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和煤矿发生溃水(泥)事故,在井下作业的16名矿工被困,至今生死不明。

目前,事故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此事故发生后,梅河口市紧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化市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成立事故处置指挥部迅速展开事故处置工作,吉林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韩长赋作出全力营救被困矿工的重要批示,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省长王祖继率吉林省安监局、煤监局、吉林煤矿集团的主要领导和专家,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

28日凌晨,国家煤监局副局长王树鹤率领的国家救援专家和工作人员也赶到现场,指导救援,并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事故发生后,辽源煤矿救援队四十余名专业救援队员赶赴事故地给予支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事故是由流沙层的水导致的,形成泥水、煤、岩石的混合物,相当于泥石流。

并导致地表塌陷形成一个深坑,距离井口大约1500米左右,直径大约20米左右。

混合物灌入采煤工作面的面积在4-5平方米,长度在200米左右。

目前,井下矿工被困在两个区域,一方有9人,一方有7人。

目前救援工作分井上和井下两方面进行。

井上主要用沙土对溃水(泥)处进行填埋,把流沙层的水截住,给井下救援创造条件,井下救援则以排水为主。

同时采取防、堵、排、截四个步骤进行初期救援。

在一天的时间内,已经用1500立方米的沙土对溃水(泥)处进行填充,为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还需用土3000立方米,总共用沙土量将达到4500立方米。

由于地表随时有再次塌陷的可能,所以填充工作晚间不能进行,但救援组地上技术指导宋伟表示,29日午后填充工作将完成,排水的工作也将同时完成。

井下救援技术指导贾长江告诉记者,该矿的地质条件非常的复杂,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危险和困难,救援人员曾先后三次下井探查、救援,但井下情况仍然不清,救援进展缓慢。

目前,在确认不发生次生事故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正在紧急调集救援设备和矿资全力实施救援。

宋伟还告诉记者,填充和排水工作完毕后,救援将进入最后的阶段,将对采煤区的泥浆混合物进行清理,尽快解救被困矿工。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清理泥浆混合物困难也非常大,每过一天,情况就会更严重。

10、“2010.3.1”内蒙古骆驼山煤矿重大透水事故神华乌海能源有限公司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2010年3月1日7时29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在建的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截至2日,救援人员已从井下搜寻出28具遇难者遗体,剩余3名被困者仍下落不明。

当时井下共有77人,经紧急撤离和救援,46人升井,7日凌晨搜救人员找到最后3具被困者遗体。

至此,“3·1”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31名被困人员均已确认遇难,遗体全部被找到。

事故发生后,在2万多人次14天的营救之后,未发现井下受困人员及生命迹象,经国家矿山医疗中心和抢险救援指挥部医疗组专家反复研究认为,井下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于3月14日停止了搜救工作,随即将井下水源封堵工程列为抢险救援第一要务。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徐永峰介绍,事故发生以来,井下透水点封堵和抽排水工作一直在紧张进行。

累计为井下透水巷道注入石子、骨料、水泥、水玻璃8700多立方米、抽排井下积水130多万立方米,使得水位降到位于地面400多米以下的十六号煤层巷道。

专家认为,此次事故是富水的奥陶纪灰岩层透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涌水量“第二大”煤矿透水事故,涌水量在起初最大时达每小时7.2万立方米,仅次于1984年河北开滦范各庄煤矿发生的世界罕见的特大透水灾害。

经初步调查分析,骆驼山煤矿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该矿井下施工的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在掘进施工打炮眼时导出奥陶系灰岩地下水,淹没井下巷道和硐室;出现透水征兆后现场撤离不及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