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原理及应用6个实验

合集下载

RFID原理与应用的实验

RFID原理与应用的实验

RFID原理与应用的实验1. 简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的识别和读取,实现对物体的自动识别和跟踪。

RFID技术在物流、仓储、交通、零售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RFID的原理和在实验中的应用。

2. RFID原理RFID系统由RFID标签、RFID读写器和中间装置组成。

基本的RFID原理如下:•RFID标签:RFID标签是一种被动式设备,内部包含芯片和天线。

当RFID标签靠近RFID读写器时,由读写器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激活标签内部的芯片。

标签内的芯片将存储的数据通过天线发送回给读写器。

•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是RFID系统的核心设备,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读写器向标签发送无线电信号,同时接收标签返回的信号。

读写器可以读取标签上存储的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发送到中间装置进行处理。

•中间装置:中间装置是RFID系统与其他系统和设备进行连接的设备,用于处理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如存储、验证等。

3. RFID实验的准备材料进行RFID实验需要准备以下材料:•RFID标签:选择合适的RFID标签作为实验的对象。

•RFID读写器:选用支持读写功能的RFID读写器。

•电脑:用于连接RFID读写器和中间装置,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展示。

•中间装置: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中间装置,如数据库、云平台等。

4. RFID实验步骤步骤一:连接RFID读写器将RFID读写器通过USB或其他接口连接到电脑上,确保读写器与电脑成功连接。

步骤二:准备RFID标签将准备好的RFID标签放置在读写器的有效范围内,确保能够与读写器成功通信。

步骤三:启动RFID读写器软件启动RFID读写器软件,并进行必要的设置,如波特率、读取范围等。

根据软件的具体操作指南进行设置,并确保读取器与标签能够正常通信。

步骤四:读取RFID标签数据使用读写器软件读取RFID标签上存储的数据。

rfid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rfid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RFID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实例一、RFID技术的概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无线电信号的方式,实现无线识别和定位物体的技术。

RFID系统由读取器(Reader)、标签(Tag)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二、RFID技术的原理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读取器发送信号:读取器产生电磁信号。

2. 标签接收信号:标签接收到读取器发出的信号,并利用接收到的能量激活自身电路。

3. 标签回应信号:激活之后,标签返回自身的标识信息。

4. 读取器接收信号:读取器接收到标签回应的信息,并进行解析和处理。

三、RFID技术的分类RFID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 * 低频RFID技术:工作频率125kHz,适用于近距离的物体识别,如门禁卡等。

* 高频RFID技术:工作频率13.56MHz,适用于近距离的物体识别,如智能卡、公交卡等。

* 超高频RFID技术:工作频率860MHz~960MHz,适用于中距离的物体识别,如物流管理、仓储管理等。

* 微波RFID技术:工作频率2.45GHz,适用于远距离的物体识别,如智能车辆收费、门禁系统等。

四、RFID技术的应用实例1. 物流管理•提高货物的追踪和溯源能力。

•实现自动化入库和出库管理,提高仓储效率。

•优化物流运输路径,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2. 运输票据管理•替代传统纸质票据,实现电子化管理。

•提高运输票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实时监控票据状态,预防造假和盗窃。

3. 资产管理•实时监控企业资产的位置和状态。

•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便于快速查找资产,提高管理效率。

4. 零售业•实现商品全流程的溯源和管理。

•提升商品库存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提高顾客满意度。

5. 人员安全管理•门禁系统中使用RFID技术实现人员身份的识别。

•监测员工出勤情况,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在危险区域提供实时警报,保护人员安全。

RFID的定位工作原理及应用

RFID的定位工作原理及应用

RFID的定位工作原理及应用1. 引言近年来,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仓库管理等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RFID技术利用无线电信号传输数据,具有非接触式、非视距、并行多标签读取等特点,使得物流管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本文将介绍RFID的定位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

2. RFID的工作原理RFID系统由标签(Tag)、读取器(Reader)和后台管理系统组成。

标签中包含有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读取器通过向标签发送无线电信号,并接收其返回的数据来进行数据交互。

RFID的定位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2.1.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定位基于RSSI的定位是通过读取器接收到标签返回信号的强度来实现的。

在一段距离内,信号的强度与距离成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标签的大致位置。

这种定位方法的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室内较大范围的定位场景。

2.2. 基于多标签识别的定位当读取器检测到多个标签时,可以根据其信号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或者信号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 of Arrival,PDOA)来确定标签的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精确的时间测量和信号处理,适用于高精度的定位需求。

2.3. 基于指纹定位的定位基于指纹定位的定位方法是通过事先建立一个地理信息数据库,在不同位置收集标签的信号指纹特征,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

当需要进行定位时,读取器会收集当前位置的信号指纹,与数据库中的指纹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标签所在位置。

这种方法的精度较高,但需要事先建立完整的数据库。

3. RFID的应用RFID的定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应用场景。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3.1. 仓库管理在仓库管理中,经常需要对物品进行定位和追踪。

RFID的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的实时定位和状态监控,提高了仓库物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在物品上粘贴RFID标签,仓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RFID读取器快速找到物品并更新其状态,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率。

rfid技术的原理应用案例

rfid技术的原理应用案例

RFID技术的原理、应用案例1.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实现对物体识别和数据传输的技术。

它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以及后台管理系统。

标签是附加在被识别物体上的电子标识,读写器用于读取标签上的信息,后台管理系统用于处理和管理读取到的数据。

RFID标签通常由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组成。

当RFID读写器发送电磁波给标签时,标签的天线接收到电磁波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能。

芯片利用电能来激活并发送响应信号。

读写器再次接收到标签发送的信号,并将其解码以获取标签上存储的信息。

2. RFID技术的应用案例2.1 物流管理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货物、包裹或托盘上附着RFID标签,可以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追踪。

以下是一些物流管理中使用RFID的实际应用案例:•物流跟踪:在货物上附着RFID标签,可以实时追踪物流进程。

物流公司通过读取标签上的信息,可以获得货物的当前位置、运输进度以及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库存管理: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仓库中货物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在货物入库时,通过读写器读取RFID标签上的信息,并与仓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同步,实现库存的实时更新和管理。

2.2 资产管理RFID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资产。

以下是一些RFID技术在资产管理方面的应用案例:•固定资产追踪:将RFID标签固定在企业的固定资产上,可以方便地进行资产追踪和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读取RFID标签上的信息,快速定位和管理固定资产的位置和状态,减少资产丢失和浪费。

•设备维护管理:在设备上安装RFID标签,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设备的维护管理。

通过读取RFID标签上的信息,可以了解设备的购买时间、保养时间、维修记录等信息,及时进行维护和管理。

2.3 零售业RFID技术在零售业中广泛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案例:•智能购物车:将RFID技术应用于购物车,可以实现智能结算。

rfid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实例

rfid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实例

RFID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实例1.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波识别目标对象的信息。

它由两部分组成: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

RFID标签由一个微型芯片和一个天线组成。

当RFID读写器发射无线电波时,RFID标签接收到无线电波的能量,并激活标签上的微型芯片。

芯片开始工作并用存储在内部的信息回应读写器。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唯一的序列号、存储的数据或其他特定的标识符。

2.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2.1 主动模式在主动模式中,RFID标签内部有一个电池,能够提供电能供给芯片工作。

当RFID读写器发射无线电波时,标签通过无线电波接收到能量并使用内部电池供电。

RFID标签在接收到能量后,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器进行通信,传输数据。

优势:能够在较长的距离上工作,通信距离可达几米到几十米。

2.2 被动模式在被动模式中,RFID标签没有内部电池,它依赖读写器发送的无线电波提供能量。

当RFID读写器发射无线电波时,RFID标签通过无线电波接收到能量,并使用这些能量来激活芯片,并与读写器进行通信。

优势:成本低、体积小,适用于需要大量部署的场景。

3. RFID技术的应用实例3.1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物流跟踪:RFID可以用于货物的追踪和物流过程的监控。

每个货物都可以配备RFID标签,通过RFID读写器可以实时监测货物的位置和状态。

•库存管理: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的库存管理,降低库存盘点的复杂度和错误率。

•供应链可视化:RFID技术可应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可见度和运作效率。

3.2 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通过给固定资产配备RFID标签,实现对资产的追踪和管理。

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资产的位置,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IT设备管理:RFID技术可用于IT设备的标识和管理,实现对设备的追踪,在设备遗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定位和替换。

简述rfid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简述rfid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简述RFID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一、工作原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无线电信号对标签中的数据进行读写,实现物体的识别和跟踪。

RFID系统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RFID标签、RFID读写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1. RFID标签RFID标签由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构成。

芯片内部存储着唯一的标识码和其他相关数据。

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

2. 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用于与标签进行通信。

它通过无线电频率发送信号来激活标签,并接收标签发送的数据。

3.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解析和处理RFID标签发送的数据。

它可以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通过网络接口提供给其他应用程序使用。

二、应用领域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RFID可以用于快速准确地跟踪物流过程中的货物。

通过在货物上贴上RFID标签,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实现库存管理、运输路线优化等功能,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

2. 零售业在零售业中,RFID被广泛应用于商品管理和防盗系统。

每个商品都贴有RFID 标签,收银台上安装的RFID读写器可以快速读取商品信息,实现自动结算和库存管理。

同时,RFID标签还可以与门禁系统配合使用,防止商品盗窃。

3. 医疗保健RFID可以在医疗保健领域中用于病人识别、药品管理和设备追踪。

通过在病人手腕上佩戴RFID手环,医生和护士可以迅速准确地识别每个病人,防止患者信息混淆。

此外,RFID还可以用于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溯源。

4. 物联网RFID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将RFID标签与其他传感器和设备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多种智能化的应用,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等。

5. 资产管理许多组织和企业需要对自己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例如办公设备、机械设备等。

RFID技术可以用于对这些资产进行追踪和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安全性。

rfid电子标签的原理与应用

rfid电子标签的原理与应用

RFID电子标签的原理与应用1. RFID电子标签的基本原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和识别的技术。

RFID电子标签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资产追踪和库存管理等领域。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发射器:RFID发射器产生一个无线电信号,用于激活和供电给附近的RFID电子标签。

2.收发器:RFID电子标签内置的收发器用来接收并解码发射器发送的信号,并将包含在信号中的数据进行解析。

3.存储器:RFID电子标签具备一定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包括唯一序列号、厂商信息等在内的相关数据。

4.天线: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用于接收来自发射器的无线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供给标签内的电子器件。

5.传感器:部分RFID电子标签具备传感器功能,能够检测和记录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或物体状态(如开关状态)等。

2. RFID电子标签的分类根据工作频率、尺寸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RFID电子标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下所示:2.1 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拥有自己的电源,并能主动发射信号。

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的特点包括:•长距离读取: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通常使用较高功率的电池供电,能够在较长的距离范围内被读取识别。

•大容量存储:由于有自己的电源供应,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通常具备较大的存储空间,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内容。

•更高的成本:由于自带电池等部件,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相对于被动式RFID电子标签来说成本较高。

2.2 被动式RFID电子标签被动式RFID电子标签则没有自己的电源,需要通过外部发射器的电能来供电。

被动式RFID电子标签的特点包括:•短距离读取:被动式RFID电子标签的工作距离较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被限制在较短范围内,通常为几米到数十米。

•较小的尺寸:由于不需要容纳电池等部件,被动式RFID电子标签相对于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来说尺寸较小。

rfid技术的原理应用实例

rfid技术的原理应用实例

RFID技术的原理应用实例1. 什么是RFID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来实现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的技术。

传统的条形码技术需要将条形码与阅读设备进行物理接触,而RFID技术则可以通过无线射频信号来实现对物体的标识和识别。

RFID技术由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中间件组成,标签可以嵌入到物体中,读写器可以通过RFID信号与标签进行通信。

2. RFID技术的原理RFID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标签的工作原理RFID标签是RFID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存储信息和与读写器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

标签按照工作频率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特高频(SHF)等不同的类型,各类型的标签具有不同的工作距离和传输速率。

标签内部由集成电路和天线构成,集成电路用于存储信息和处理数据,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RFID信号。

2.2 读写器的工作原理RFID读写器是用来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和交互的设备。

读写器通过发射射频信号,激活附近的RFID标签并与其进行通信。

读写器一般包括射频发射器、射频接收器、处理器和接口等组成部分,通过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读写器可以实现对标签的读取和写入操作。

2.3 中间件的工作原理RFID中间件是指位于RFID系统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软件层。

中间件通过对RFID标签和读写器进行管理,提供一系列的接口和功能,实现对RFID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中间件可以将RFID数据与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对RFID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 RFID技术的应用实例RFID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实例:3.1 物流管理在物流管理领域,RFID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追踪和管理。

通过在货物包装上嵌入RFID标签,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运输状态。

同时,读写器可以快速读取RFID标签上的信息,提高货物的出入库效率,并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点加入网络
感知教学/开发平台SensorRF107H2.0网关主板(从机)连接符合标准电源,打开电源
开关,进入实验主菜单。把网关主板蓝牙模块左方开关拔向“ON”,选择蓝牙实验图标,进入实验界面。并选择“2.Slave”进入从机操作界面,如果从机成功地加入主机建立蓝牙网络。
实验内容
曲线显示
在“网络通信”界面,选择COM口,波特率。
提交资料
表1-4
表1-4实训任务分析报告表
序号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RFID应用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领域
频率类型
系统构成
1
2
3
4
5
6
实验
2.3.1
实训项目任务单
任务名称
RFID读写器与天线安装实践
任务要求
掌握RFID读写器接口类型及RFID天线的基本特性
任务内容
根据RFID接口类型来完成RFID与控制器或计算机连接,根据RFID设备完成RFID天线的安装与装置
如果是ISO15693标签,此时把标签靠近HF读卡器(注意打开RFID演示软件右上角的“开始读取”),由于该标签上一步注册为红酒,因此,此时在RFID演示软件上可以看到,成功扫描一瓶红酒。再把该标签靠近HF读卡器一次,即显示成功扫描了2瓶红酒,这成功演示了一个超市商品管理系统,点击“确认购买”即完成产品出库销售。
从机配置
确保蓝牙模块正确安插在感知教学/开发平台SensorRF107H2.0网关主板(从机)的Blutooth接口上。
蓝牙演示软件
无线龙蓝牙演示实验软件提供蓝牙模块设置、网络拓扑可视化显示、传感器节点数据可
视化显示(如温度、光敏值、信号强度等)、各节点的配置及程序下载等。感知教学/开发平台SensorRF107H2.0网关主板(主机)连接符合标准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打开蓝牙演示软件。
实验设备
感知教学/开发平台SensorRF107H2.0平台内的HF读卡器1台或UHF读卡器1台,ISO1443A或ISO15693或EPC Gen2标签若干个,网关主板1块,电源2个,连接线1个,UHF天线1个,RFID演示软件。
关键介绍
注意读卡器与网关主板连接,读卡器跳线设置。
实验过程
1)根据准备读取标签,通过连接线把网关主板左上角RFID或UHF接口与HF或UHF
2.实训要求
能正确进行RFID读写器与控制器或计算机连接,能正确进行RFID天线连接与配置,提交实训报告。
2.3.4
上网查询列举同功能设备相关参数公司名称及报价,完成下表。
实训任务表
序号
设备公司名称
报价
接口类型
主要技术特点
1
2
3
4
5
实验
3.8.1
1.实训目的:通过实训,比较日常生活中应用的RFID技术,掌握RFID的标准。
读卡器连接起来,并为网关主板及UHF读卡器接上电源。
2-1)短接HF读卡器J3或J4,J3:ISO14443A,J4:ISO15693。
2-2)打开UHF读卡器电源开关,确定右边D1-D4灯那一个亮起,关闭电源开关。把
UHF天线与UHF读卡器亮灯那一个天线接口连接起来。注:根据不同标签,把网关与不同读卡器连接起来。
实验
1.5.1
RFID已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管理等众多领域,如火车的交通监控系统、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门禁系统、金融交易、仓储管理、畜牧管理、车辆防盗等。
1.实训目的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RFID技术,思考和了解其系统构成与类型。
提交资料
实训报告及完成实训任务表
相关网站资料
大学城空间
思考问题
1.RFID天线的特性与标签的读取率有什么关系?
2.根据RFID天线的特性,该如何部署应用系统的天线?
3.根据实训设备类型,请你指出室外露天安装RFID天线时应注意哪些因素?
1.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掌握RFID读写器的接口类型及主要参数,能准确的进行RFID读写器与控制器或计算机进行互连,掌握RFID天线的基础知识,在安装部署RFID天线时能使RFID标签的读取率最高。
12)把HF标签靠近HF读卡器,UHF标签靠近UHF天线。
RFID演示软件上显示。此时,点击确认即可为每个标签注册一个物品。
13)根据不同标签在“实时演示”界面中进行实验。
如果是ISO14443标签,此时把标签靠近HF读卡器,由于该标签上一步注册为2号门,因此,此时在RFID演示软件上可以看到,2号门自动打开了。一段时间过后,2号门自动关闭。
节点温度
光敏感度
节点压力
设置与测试
读取从机温度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
LED灯控制
BEEP测试
继电器
实验结论
填写表3-8的实训任务分析报告表。
表3-8实训任务分析报告表
序号
日常生活中的RFID应用技术
RFID技术标准
1
校园一卡通
2
公交卡
3
门禁卡
4
酒类仿伪卡
5
物流货品卡
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读卡器与网关的连接,熟悉无源标签(也称无源卡片、无源卡)的写操作。
实验设备
感知教学/开发平台SensorRF107H2.0平台内的HF读卡器1台,ISO1443A标签1个,网关主板1块,电源1个,连接线1个。
14)完成门禁开关,超市商品管理,物流管理中物品进出库的实时演示后,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查询来了解以前的操作。
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目的
认识实验系统蓝牙部分。
了解蓝牙实验平台工作模式。
组建蓝牙实验小组。
使用无线龙蓝牙监控软件,了解实验平台下蓝牙具备功能。
实验设备
计算机1台。感知教学/开发平台SensorRF107H2.0网关主板2块。蓝牙模块2块(包括天线)。RS232串口线1根。无线龙蓝牙监控实验软件。
7)通过网关主板键盘输入相应32位ID,如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
8)按下键盘“OK”键,如果写入标签失败,显示如下图所示,此时注意检查,标签与读卡器距离,读卡器设置是否正确。如果成功把ID写入标签,则显示。
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标签读取,理解网关通过RS232串口与计算机连接,并在计算机上通过串口读取标签信息。
关键介绍
注意HF读卡器与网关主板连接,HF读卡器跳线设置。
实验过程
1)通过连接线把网关主板左上角RFID接口与HF读卡器连接起来,并为网关主板接上电源。
2)短接HF读卡器J3。
3)打开网关主板电源开关,进入实验菜单选择界面,选择RFID。
4)进入实验界面。
5)选择实验操作。
6)把ISO1443A标准标签放至HF读卡器上。
根据主机与计算机的串口实际连接情况,选择正确COM端口,并配置波特率:115200。
主机开启网络
感知教学/开发平台SensorRF107H2.0网关主板(主机)进入实验主菜单,把网关主板蓝牙模块左方开关拔向“ON”,选择蓝牙实验图标,进入实验界面,并选择“1.Master”进入主机操作界面,如果蓝牙主机建立网络成功,此时,蓝牙主机等从机节点加入由主机建立蓝牙网络。
2.实训要求:比较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技术,如校园一卡通、公交卡、门禁卡、酒类仿伪卡、物流货品卡等。
情境名称
RFID标准的应用与分析
任务编号
3
任务名称
RFID标准的应用与分析
任务内容
熟悉和学习ISO/IEC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天线使用技术,通过示波器观测从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
3.所需仪器设备:高频RFID读写器4套,超高频RFID读写器4套,有源标签10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源标签10张,抗金属标签10张。
3.8.2
实训任务如表3-7所示。
表3-7实训任务
情境名称
RFID标准的应用与分析
提交资料
实训报告
相关网站资料
RFID世界网EPCglobal官网EPCglobal中国网
思考问题
1.RFID的标准对RFID技术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2.我国制定UHF RFID标签标准对物流业发展起到什么意义?
3.8.3实验分析
蓝牙实验小组
蓝牙实验小组组成部分包括:主机和从机。主机为唯一的1台,从机为唯一的1台。
主机配置
首先确保蓝牙模块正确安插在感知教学/开发平台SensorRF107H2.0网关主板(主机)的Blutooth接口上,通过RS232串口把感知教学/开发平台SensorRF107H2.0网关主板与计算机连接起来。
3)通过RS232串口线把计算机与网关主板连接起来。
4)打开网关主板电源开关及读卡器电源开关,进入实验菜单选择界面。
5)根据网关连接不同读卡器,选择不同RFID实验图标进入实验界面。
6)HF读卡器根据不同标签选择进入实验选择界面,UHF直接选择实验。
7)选择“Read with Uart”进入实验界面。
8)此时打开SensorRF107H2.0平台配置上位机软件RFID演示软件。
9)根据不同标签,点击图标进入不同实验界面。
10)选择“系统设置”进行配置,在此可配置计算机与网关主板通信方式,端口设置,在本实验中选择,选择的是串口通信方式,配置好数据库设置即可。
11)点击“确认设置”,然后根据不同标签在“卡片注册”或“实时演示”中开始实验界面。此时点击“开始读取”等待标签读取。
2.实训要求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RFID技术应用,并记录他们的使用具体情况,撰写观察实践分析报告。
1.5.2
根据表1-3的内容填写表1-4.
情境名称
日常生活中RFID技术的应用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