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的年龄限制
常用麻醉药剂量

常用麻醉药剂量引言麻醉药是在临床手术中常用的一类药物,可以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或半昏迷状态下完成手术。
正确使用麻醉药的剂量是确保手术平安和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了解常用麻醉药的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麻醉药剂量1. 麻醉诱导药剂量麻醉诱导药是用于快速诱导患者进入麻醉状态的药物。
以下是常用麻醉诱导药的剂量建议:•丙泊酚:成人剂量为1.5-2.5 mg/kg。
老年患者和肥胖患者的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咪达唑仑:成人剂量为0.2-0.3 mg/kg。
对于老年患者和肥胖患者的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2. 麻醉维持药剂量麻醉维持药用于维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
以下是常用麻醉维持药的剂量建议:•异丙酚:成人剂量为4-12 mg/kg/h。
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芬太尼:成人初始剂量为1-2 μg/kg,维持剂量为0.5-1 μg/kg/h。
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七氟醚:成人MAC值为0.6-1.2。
维持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3. 麻醉复苏药剂量麻醉复苏药用于患者从麻醉状态中恢复过来。
以下是常用麻醉复苏药的剂量建议:•纳洛酮:成人剂量为0.4-2 mg,可以根据需要重复给药。
对于儿童剂量需要根据体重进行调整。
•脂肪乳剂:成人剂量为1.5 mL/kg/h,持续给药4-6小时。
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临床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结论正确使用麻醉药剂量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平安至关重要。
以上是常用麻醉药的剂量建议,但请注意,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包括体重、年龄、肥胖程度和手术类型等。
以上剂量仅供参考,具体剂量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 1. Smith A, Jones B. Anesthesia induction drugs: where are we now? Curr Anesthesiol Rep. 2024;5(3):290-297. 2. Brown EN, Lydic R, Schiff ND. General anesthesia, sleep, and coma. N Engl J Med. 2024;363(27):2638-2650.。
麻醉科常用药物配制及用法

麻醉科常用药物配制及用法麻醉科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药物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而这些药物的配制及使用方法是麻醉科医生必备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麻醉科常用药物的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麻醉药物的配制及用法1. 麻醉诱导剂麻醉诱导剂常用的有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配制时可以将药物溶解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注意要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操作。
用法上,通常静脉注射给药,注射速度要适中,过快可能引起循环系统的紊乱。
2. 麻醉维持剂麻醉维持剂常用的有异氟醚、芬太尼等。
异氟醚是靠气体吸入的方式使用,可以使用麻醉机或面罩给药。
芬太尼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贴敷透皮贴剂的方式给药。
3. 麻醉辅助剂麻醉辅助剂常用的有氧化亚氮、阿托品等。
氧化亚氮是一种吸入麻醉剂,常用的给药方式是通过面罩吸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呼气浓度,避免过度麻醉。
阿托品可以通过注射给药,也可以通过口服或贴敷透皮贴剂给药。
4. 麻醉镇痛剂麻醉镇痛剂常用的有吗啡、布洛芬等。
吗啡通常通过静脉注射或患者自控镇痛的方式给药。
布洛芬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用法上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
二、药物配制的注意事项1. 配制环境要无菌在配制麻醉药物时,要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
使用无菌注射器、针头和无菌溶剂,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配制前检查药物有效性和保存期限在配制药物前,要仔细检查药物的有效性和保存期限。
过期的药物可能会失去效力或产生不良反应,要及时淘汰并更换新的药品。
3. 控制药物剂量在配制药物时,要按照医嘱或临床实践的标准参照药物说明书控制药物的剂量。
过量使用药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4. 配制后检查药物外观和颜色在配制完药物后,要仔细检查药物的外观和颜色。
如果发现药物出现异常变化,如颜色变浅或变深,不均匀等情况,应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师。
三、用药注意事项1.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在使用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儿科用药与年龄禁忌

儿科用药与年龄禁忌儿科用药与年龄明显相关,很多有年龄限制。
那么,该如何根据儿童年龄决定用药方案?一、镇静、催眠与抗惊厥药哌醋甲酯:6 岁以下避免使用氨甲丙二酯:6 岁以下不用二、抗癫痫与抗帕金森氏病苯妥英钠:癫痫持续状态,小儿不作首选地西泮:6 月以内的婴儿慎用苯海索:4 岁以下儿童不用或慎用三、麻醉药相关丙泊酚:诱导麻醉2~2.5mg/kg;维持麻醉0.1~0.2mg/kg;3 岁以下不宜使用利多卡因:早产儿半衰期延长慎用泮库溴铵:对新生儿、未成熟儿作用时间长,使用警惕过量四、镇痛药吗啡:1 岁以内不用氨酚待因:7 岁以下不宜使用五、呼吸系统溴己新:多用于年长儿(>6 岁)喷托维林:一般用于5 岁以上右美沙芬:2 岁以下要遵医嘱福莫特罗:<4 岁要遵医嘱丙卡特罗:早产儿、新生儿、年幼儿慎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4 岁应慎用,遵医嘱孟鲁司特钠:<2 岁国外有颗粒剂,但需遵医嘱六、消化系统用药胶体次枸橼酸铋:年幼儿一般不宜服用本品雷尼替丁:8 岁以下禁用奥美拉唑:婴儿慎用比沙可啶:6 岁以下禁用酚酞::婴幼儿禁用活性炭:小于3 岁如伴长期腹泻腹胀禁用消旋卡多曲:不推荐1 月以下儿童使用东莨菪碱:乳幼儿、婴儿慎用多潘立酮:1 岁以内应特别慎用西沙比利:早产新生儿不建议使用磷脂酰胆碱: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注射液柳氮磺吡啶:2 岁以下小儿禁用七、泌尿系统螺内酯:小于2 岁应用应遵医嘱八、内分泌系统二甲双胍:不推荐10 岁以下儿童使用九、抗微生物药物头孢呋辛酯:药品不可嚼碎服用,5 岁以下不宜用头孢孟多:早产儿、新生儿不推荐使用头孢丙烯:小于6 月婴儿不推荐使用头孢哌酮: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头孢克肟:小于6 月婴儿慎用头孢泊肟酯:小于2 月小儿安全性未确立头孢吡肟:小于2 月小儿安全性及疗效未确定美罗培南:小于3 月暂不推荐使用氯霉素:新生儿及早产儿禁用乙酰螺旋霉素:小于6 月安全性尚不清楚克拉霉素:小于6 月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清楚阿奇霉素:6 月以下小儿口服用药安全性及小于16 岁儿童静脉注射安全性均不清楚(新增加)氨基糖苷类:药典小于6 岁慎用,浙江省版抗生素应用指导为禁用,多粘菌素B:不推荐小于2 岁小儿使用克林霉素:小于1 月新生儿不宜应用,(某些药品说明书中为4 岁以下慎用)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禁用磺胺嘧啶:小于2 月婴儿禁用甲氧嘧啶:小于2 月婴儿禁用呋喃妥因:新生儿禁用喹诺酮类:一般不用于18 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如病情需要,应完善知情告知。
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

解热、镇痛
5、与地高辛合用,升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6、 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甲氨蝶呤、锂盐合用,
减少排泄,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加 7、与利尿剂合用,降低利尿和降压作用;与氨苯
蝶呤合用可致肾功能损害。 8、可引起水钠潴留,影响降压药的作用
22
解热、镇痛
用药注意事项:
1、 同一种药物由于用药的目的不同,用药的剂量和 选择的剂型可能不同,如阿司匹林用于抗凝,应
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
1
合理用药的概念:
药物合理应用即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所用 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
合理用药的要求是:
1、药品必须有效,质量合格,安全无害。 2、对症开药,供药适时,价格合理。 3、配药准确,药品剂量、用药间隔和时间均正确无误。
2
合理用药的判断标准:
3、仅不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一项就使我国每年浪费 卫生资源7亿元以上。
5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滥用、误用、用药过量、用药 不足。不合理用药还表现在药物用法不合理:随意增减 药物剂量、突然停药、随意换药、给药途径错误。
其中, 抗生素滥用形势尤其严峻,据统计,我国1.5-2.5 千万听力残疾人中有60-80%致聋原因与使用氨基糖苷 类有直接关系,我国每年医疗使用抗菌素8.5万吨,人 均消费138克左右,是美国的10倍,80%以上属于滥用 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在45%左右,是世界上滥用抗 生素最严重的国家 。
19
解热、镇痛
一、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胃痛,消化性溃疡和消 化道出血,饭后服用本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2、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出现为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 肿等皮肤黏膜过敏反应.罕见过敏性休克和哮喘”,同类药 物之间存在有交叉过敏 3、 凝血障碍: 本药在一般剂量下长期使用可抑制血小板聚 集功能,使出血时间延长.大剂量可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4、水杨酸反应: 为本药过量时出现的中毒反应,表现为头痛, 头晕,耳鸣,视力障碍,出汗,精神恍惚,恶心,呕吐等,甚至出 现惊厥和昏迷.应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快本药从 尿中排出. 5、 其他: 血液系统、皮肤
药店常用药物禁忌大全

序号
商品名称
禁忌
1
复方氨酚烷胺片
本品含盐酸金刚烷胺,仅用于成人
2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本品含盐酸金刚烷胺,1岁以下儿童禁用,5岁以下儿童慎用
3
氨金黄敏颗粒
本品含盐酸金刚烷胺,1岁以下儿童禁用,5岁以下儿童慎用
4
加替沙星片
18岁以下儿童禁用、糖尿病禁用
5
诺氟沙星胶囊
18岁以下儿童禁用
6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
45
硝酸甘油片
禁用于心肌梗死早期(有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速时)、严重贫血、青光眼、颅内压增高和已知对硝酸甘油过敏的患者。还禁用于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的患者,后者增强硝酸甘油的降压作用。
46
华法林
发生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血质不调、紫癜、曝露溃疡性伤口创伤性或手术性伤口肠胃溃疡、内脏癌、憩室炎、结肠炎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紧急流产、近期眼部、脑部或脊柱手术、局部及腰部麻醉、V枞k樐缺乏,严重高血压,严重肝或肾病及当有延续性食道及尿道引流。
1、盐酸小檗碱片—盐酸小檗胺片
2、红霉素眼膏—红霉素软膏
3、地巴唑—他巴唑
4、强的松—可的松
5、消心痛—消炎痛
6、辅舒良—辅舒酮
7、泰利必妥眼膏—泰利必妥眼水
8、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
9、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
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1、氨肽素—复方氨肽素
12、之乐—阿乐
13、金胆片—舒胆片
25
多抗甲素片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禁用、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患者禁用
26
颠茄片
青光眼患者忌服
27
步长胆石利通片
胆道狭窄者,胆道感染者忌用。
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

-
-
有效窄谱,对绿脓杆菌无效,只作 用于部分肠道G-杆菌 窄谱,对绿脓杆菌无效,只作用于 部分肠道G-杆菌
抗 G- 杆 菌PNC
美西林、替莫 西林
-
+
2、头孢菌素类及作用特点
分类 代表药 抗菌作用
G+ G-
对绿脓 对β-内酰 肾毒性 抗厌氧 杆菌 胺酶稳定 菌 性
Ⅰ代
Ⅱ代
头孢噻 + + + 酚
头孢呋 + + 辛
一、过敏反应
1、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头孢
类抗菌药物按药品说明书要求进行。
2、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过敏性休克),应禁 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 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有研究表明, 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 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 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滥用、误用、用药过量、用药 不足。不合理用药还表现在药物用法不合理:随意增减 药物剂量、突然停药、随意换药、给药途径错误。 其中, 抗生素滥用形势尤其严峻,据统计,我国1.5-2.5 千万听力残疾人中有60-80%致聋原因与使用氨基糖苷 类有直接关系,我国每年医疗使用抗菌素8.5万吨,人 均消费138克左右,是美国的10倍,80%以上属于滥用 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在45%左右,是世界上滥用抗 生素最严重的国家 。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与氟喹诺 酮类合用,可能致神经错乱 一般连服3-5日停药 可与β-内酰胺类合用治疗呼吸道感 染
抗菌谱较红霉素扩大;对流 感嗜血杆菌有良好作用;对 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作 用更强;口服吸收完全,有 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医疗药品管控]常用麻醉药剂量[另外附一例六岁小儿用药剂量]
![[医疗药品管控]常用麻醉药剂量[另外附一例六岁小儿用药剂量]](https://img.taocdn.com/s3/m/6e68a5f7b4daa58da1114a21.png)
(医疗药品管理)常用麻醉药剂量(另外附一例六岁小儿用药剂量)
常用麻醉药剂量(另外附壹例六岁小儿用药剂量)
药品名称
推荐给药方式、剂量等
阿托品
1、麻醉前用药成人术前0.5~1小时,肌注0.5mg,小儿皮下注射用量为:体重3kg以下者为0.1mg,7~9kg为0.2mg,12~16kg为0.3mg,20~27kg为0.4mg,32kg之上为0.5mg。
丙泊酚
使用丙泊酚通常需要配合使用止痛药。丙泊酚可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且和常用的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麻醉药和止痛药配合使用。作为全身麻醉以辅助区域麻醉技术,所需的剂量较低。
1.麻醉给药:建议应于给药时[壹般健康成年人每10秒约给药4ml(40mg)]调节剂量,观察病人反应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毫克/公斤的丙泊酚;超过该年龄需要量壹般将减少;ASAⅢ级和Ⅳ级病人的给药速率应更低,每10秒约2ml(20mg)。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1.成人静脉注射;
全麻时初量
1小手术按体重0.001~0.002mg/kg(以芬太尼计,下同);
2大手术按体重0.002~0.004mg/kg;
3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按体重0.02~0.03mg/kg计算全量,维持量可每隔30~60分钟给予初量的壹半或连续静滴,壹般每小时按体重0.001~0.002mg/kg;
3、常用剂量:纳洛酮5μg/kg,待15min后再肌注10μg/kg。或先给负荷量:1.5~3.5μg/kg,以3μg/kg·h维持。脱瘾治疗时可肌注或静注:每次0.4~0.8mg。于用美沙酮戒除过程中,可试用小剂量美沙酮(每天5~10mg),每半小时给纳络酮1.2mg,为时数小时(3~6小时),然后换用纳络酮,每周使用3次即可达到戒除目的。
常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常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药品使用从途径上大致可分为口服、注射、外用三种基本类型,虽然目前临床也有雾化吸入和皮下植入等手段,但应用并不广泛。
给药途径不同则药品的吸收、代谢规律不同,其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口服给药1、口服药的正确使用口服是药品最常用的使用方法,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平稳和相对安全的特点。
常见的口服药剂型有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和溶液剂等,根据药物本身特点和疾病治疗需求又设计了各种缓、控释口服制剂和咀嚼片、含化片、漂浮片等定点释放或发挥局部作用的口服制剂 2、不宜口服给药的情况①患者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不能完成吞咽动作。
exp:休克患者、精神病人、口腔食道手术患者。
②患者胃肠吸收功能障碍。
exp:围手术期患者、肠切除患者、晚期肿瘤患者③药物本身不宜作为口服给药使用。
exp:青霉素G、链霉素、头孢唑林、胰岛素④药物虽可口服但不能发挥特定作用。
exp:紫杉醇、白蛋白、胶原蛋白(大多数生化制剂)。
3、口服液体制剂使用注意事项① 合剂多为混悬溶液,允许有少量沉淀,使用时应摇匀后服用② 止咳糖浆类口服液体制剂若用水冲服则可降低糖浆粘稠度,不能在呼吸道形成保护膜,影响疗效,因此使用时不得以水送服。
③ 口服液体制剂多为非最终灭菌制剂,使用时应观察澄明度;发现絮状沉淀应仔细辨别是否为霉菌。
④ 口服液体制剂应常温储存,冷藏后沉淀增多。
⑤ 口服液体制剂有效期较短(多为6个月),不得长期储存。
⑥ 服用剂量尽量准确,无量杯应按刻度服用。
用后旋紧瓶盖。
3、口服固体制剂使用注意事项①片剂、胶囊一般以温开水送服,不宜咀嚼。
②颗粒剂、散剂以温开水冲服。
③水量因药物性质不同而不同。
④水温以45~75℃为宜4、特殊口服固体制剂的使用方式①胶囊、包衣片、缓释片、控释片不得嚼碎。
②某些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等为增加药品吸收速度而迅速起效,应进行咀嚼。
③咀嚼片,该剂型的设计目标为通过咀嚼运动粉碎药物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如西咪替丁咀嚼片、铝美加咀嚼片、孟鲁司特咀嚼片等;④胃黏膜保护剂,如复方胃舒平片、氢氧化铝片、胶体次枸橼酸铋片等,嚼碎后可快速在胃壁上形成保护膜;⑤喉片等含化药品不宜咀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药物的年龄限制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用对了可以治病,用得不对就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还有可能致病。
我院的常规药品有800多种,许多药品及其品规是有年龄使用限制的,不适宜的年龄用药可能是禁忌症,或者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
一、抗生素类药
1、喹诺酮类药(包括诺氟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等):18岁以下患者禁用
2、克拉霉素0.5g:12岁以下儿童请使用其它适宜剂型的品种
3、SMZ: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本品
4、头孢西丁:3个月以内婴儿不宜使用
5、克林霉素:1个月的小儿不宜使用,4岁以内儿童慎用
6、头孢唑林:早产儿及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不推荐应用本品
二、抗病毒药
7、金刚烷胺:新生儿和1岁以下患者禁用
三、抗寄生虫病药
8、肠虫清:2岁以下小儿禁用
四、呼吸系统用药
9、孟鲁司特钠4mg:2-5岁儿童患者使用
10、孟鲁司特钠5mg:6岁-14岁儿童患者使用
11、孟鲁司特钠10mg:15岁及15岁以上成人使用
12、奥亭:2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本品
13、新康太克:不推荐用于12岁以下儿童
五、耳鼻喉科用药
14、爱赛平:5岁及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15、诺通:儿童不推荐使用本品,请使用0.05%浓度的盐酸赛洛唑林鼻用喷雾剂
16、辅舒良:12岁以下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长期使用应规律监测身高
六、消化系统用药
17、洛哌丁胺:禁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18、雷尼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
19、美沙拉嗪: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本品
七、解热镇痛抗炎药
20、巴米尔: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16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宜服用本品
八、抗抑郁药
21、帕罗西汀:不可用于年龄小于18岁的儿童或青少年
九、皮肤科外用药
22、千白:12岁以下儿童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