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

合集下载

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钢琴曲

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钢琴曲

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一位法国著名的印象派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在他丰富的创作生涯中,德彪西创作了许多美妙动听的钢琴曲,这些作品无疑是他音乐创作中的精华部分。

一、德彪西的钢琴曲创作风格德彪西的钢琴曲以其独特的印象派风格而闻名,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丰富的和声变化、细腻的音色效果和独特的旋律构思。

在这些钢琴曲中,德彪西经常运用模糊的音乐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弥漫着梦幻和朦胧氛围的音乐世界。

德彪西的钢琴曲常常被形容为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的音乐画作,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幽静而富有情感的音乐画卷之中。

在《印象派音乐》(Impressionism in Music)一书中,作者指出德彪西的钢琴曲在和声上采用了丰富多变的和声色彩,运用了富有变化的音色效果,表达了细腻而丰富的音乐情感。

这种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使得德彪西的钢琴曲成为印象派音乐的杰作,为音乐史上的传世经典。

二、德彪西的代表作品在德彪西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诸多琴曲,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月光》(Clair de Lune)、《一位玩具的葬礼》(The Funeral of a Marionette)和《阿拉伯斯克舞曲》(Arabesque)。

这些作品不仅在钢琴音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月光》作为德彪西最著名的钢琴曲之一,其柔美、流畅的旋律和深情的表达让人为之倾倒,成为了钢琴音乐的经典之作。

三、对德彪西钢琴曲的个人理解与感悟对于德彪西的钢琴曲,我个人深受其音乐的吸引。

在细细聆听他的钢琴曲时,我仿佛被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幻想的音乐世界中。

他那独特的和声运用、丰富的音色效果和深情的旋律构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钢琴曲《月光》中,我听到了一种静谧、深情和宁静的音乐画面,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月光下的世界中。

而在《一位玩具的葬礼》中,我感受到一种古怪、幽默而又深沉的音乐情感,使我不由自主地被其音乐所震撼。

探析德彪西的东方元素

探析德彪西的东方元素

探析德彪西的东方元素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对音色的掌握而闻名,而其中一部分也可以归因于他对东方文化和音乐的灵感来源。

德彪西对东方文化的兴趣可以追溯到他年轻时期,当时法国和东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其巅峰时期。

他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首次接触到东方艺术和文化,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特别受到东方音乐的吸引,这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

德彪西将东方元素融入到他的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模仿和改编东方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他对于东方音乐的研究让他深入了解了不同的东方音乐系统和风格,包括中国、日本、波斯(今伊朗)、印度等。

他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使其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

他在钢琴曲《牧神的午后》中运用了一些东方旋律,使得整个作品音色丰富多样,充满了神秘的东方气息。

他还在交响诗《印度之夜》中探索了印度音乐的元素,并运用了一些传统的印度主题和节奏。

这些作品体现了德彪西对东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力。

除了音乐元素外,德彪西还在其作品的标题和主题中使用了一些与东方有关的词语和图像,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东方文化的兴趣。

他的钢琴曲《阿拉伯舞曲》和《土耳其军队进行曲》等,这些作品的名字和音乐都与东方文化紧密相连,给人一种穿越文化界线的感觉。

尽管如此,德彪西的东方元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借鉴和想象,而不完全是对东方文化的真实再现。

他从东方音乐中提取了一些元素,并将其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以创造出一种神秘、异域的感觉。

他在音乐中表达的东方元素更多地体现了他对东方文化的赞美和富有创造力的想象。

德彪西的东方元素是他对东方音乐和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力的体现。

通过模仿和改编东方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并在作品的标题和主题中使用与东方有关的词语和图像,他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韵味和东方气息的作品。

这些东方元素既反映了当时法国与东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展示了德彪西对东方文化的深厚兴趣和对音乐的独特见解。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钢琴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活跃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他的音乐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柔美、细腻、迷离的意境,往往以诗意的形象表现出阴郁、柔弱的情感。

他的钢琴音乐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被认为是象征着“法国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作品。

从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创作时期来看,他的作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1.1880年代至1890年代初期。

此时期德彪西已经开始走上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他开始探索自己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思路,融合了很多浪漫主义元素。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旋律和和声,创造了一种既具有柔美又具有力度的音乐氛围。

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月光》。

2.1890年代至初期。

此时期德彪西的音乐发展到了高潮,他开始在作品中加入了更多的印象派元素,包括丰富的和声运用和以色彩刻画特定情景的音乐手法。

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舟》和《海上的颠簸》。

3.20世纪初。

此时期德彪西的音乐开始成为一种风格,并且他开始不再使用传统的音乐结构和形式。

他的作品表现了更深刻的主题,包括梦想、想象和虚幻。

他的代表作品有《幻想曲》和《海神的庙宇》。

从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来看,他的音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旋律细腻、柔美。

德彪西的钢琴曲中常常运用华丽的旋律,音乐曲线优美,充满了诗意和精致的细节,以表现出优美的情调。

2.和声丰富、多变。

德彪西的音乐中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创作方式,通过和声的变化,表现出音乐的各种情绪和场景,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细腻和变化。

3.曲式和形式自由多变。

德彪西钢琴曲的结构和形式往往是自由和多变的,他喜欢通过色彩、音符、节奏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意境深刻、富有诗意。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充满了迷离、柔弱的情感,常常营造出一种丰富的情景和氛围,使人感受到音乐中的意境和诗意。

总的来说,德彪西是一位独具特色的音乐家,他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思路都具有独特的韵味。

他的音乐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气息,让人们感受到音乐中的美和柔美的情感。

德彪西梦幻曲作品简介

德彪西梦幻曲作品简介

德彪西梦幻曲作品简介
德彪西的《梦幻曲》出版于1890年,是他早期的作品之一。

这首作品虽然短小,只有101小节,但已经展现出了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神秘莫测和变幻万千的和声色彩,以及飘逸奇美的调性特征。

全曲以F大调二级和弦第一转位开始,经过g小调、C大调、c小调、F大调等数次起承转合,半音化的推动方式使乐曲调性愈加模糊,如漾在银河里万般星辰的迷离轨迹,似明似暗难以琢磨。

悠长的旋律线条如同蜿蜒隽秀的叠嶂峰峦绵延不绝,无数不稳定的音程与和弦缀于绵长飘逸的乐句里,营造出轻雾笼罩迷蒙万状的幻梦。

此外,这首作品的触键力度整体极轻极弱,但在乐曲的三分之一处出现了明显的强弱对比,紧接着出现了突强的力度变化,将悬而未决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这种力度变化与乐曲的篇幅形成了倒置的黄金分割点,体现了逻辑数学与艺术创作之间关于美的高度契合。

德彪西在《梦幻曲》中展现了他对东方音乐的热爱,乐曲中流淌着东方美学中重“意”不重“象”的隽永与洒脱。

同时,这首作品也预示了德彪西后期作品的风格,突出了音乐的冥想性质。

总的来说,德彪西的《梦幻曲》是一首短小精悍、充满梦幻气氛的钢琴作品,展现了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独特魅力。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这就是德彪西! 这就是印象主义音乐!
第一段音乐主题
思考:
长笛 单簧管
主题旋律是由哪些乐器演的?
第二段音乐主题
对比聆听两段主题音乐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
德彪西用模糊的线条、缥缈的音色、独特的 声音记录自己瞬间的印象。在音乐语言上突 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 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根据你的理解挑选描绘印象派的词语。
一个人的流派 —德彪西
聆听
两段音乐哪首更适合为下图配乐? 理由是什么?
印象派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末20世初,以法国作 曲家德彪西为主要代表的音乐流派。 其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是: 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 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 在音乐语言上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 彩; 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浪漫 象征 缥缈 理性 音画 严谨 内心 意象
拓展探究
聆听音乐,关注乐曲的音乐要素 用绘画或文字记录对大海的印象。
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 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 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 是室外的艺术,向自然那样无边无际, 像风,像天空,像海洋。决不能把音 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
德彪西
1862—— 1918
法国著名作曲家,钢琴 家、指挥家、音乐评论 家。七岁开始学习钢琴, 11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并在那里进行了长达12 年的专业学习。
代表作:交响素描《大 海》、钢琴小品《月光》 《水中倒影》、管弦乐 曲《牧神午后前奏曲》 等。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波浪的嬉戏 风与海的对话
《海上-从黎明到中午》的结构由两个基本段 落组成,另加一小段引子和尾声。整部乐曲 记述了从黎明到中午大海的千变万化。

德彪西钢琴音乐的东方色彩与个性

德彪西钢琴音乐的东方色彩与个性

德彪西钢琴音乐的东方色彩与个性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一位法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以其独特的东方色彩和个性而闻名于世。

德彪西的音乐风格不拘泥于传统的和声和节奏,而是更加注重音色和音韵的表达,他受到了东方音乐和文化的启发,创作了许多富有东方情调的钢琴作品。

本文将探讨德彪西钢琴音乐的东方色彩与个性。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他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启发,将东方的音乐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在德彪西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听到东方乐器的模仿,比如箫、古筝、二胡等,以及东方的音阶和节奏。

《月光》中的旋律仿佛是一幅中式水墨画,细腻、柔美,充满了东方意蕴。

德彪西通过对东方旋律和节奏的运用,赋予了他的音乐以独特的东方风情,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东方世界之中。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充满了个性和独特性。

他摒弃了传统的音乐形式和规则,追求音乐的自由和个性化。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听到丰富的和声变化和复杂的旋律走向,这些都是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小步舞曲》展现了德彪西独特的和声处理技巧,以及对节奏的灵活运用,使这首曲子充满了活力和个性。

德彪西的音乐不拘一格,他敢于突破传统,创造出了许多奇特而富有个性的音乐作品,这正是他音乐个性的一面。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充满了东方色彩和个性。

他受到了东方音乐和文化的启发,融合了东方的音乐元素,创作出了许多富有东方情调的作品。

他摒弃了传统的音乐形式和规则,追求音乐的自由和个性化,创造出了许多奇特而富有个性的音乐作品。

德彪西的音乐既具有东方的神秘色彩,又具有个性的独特魅力,这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了钢琴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德彪西

德彪西

克劳德·德彪西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

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中文名: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外文名:Achille-Claude Debussy国籍:法国出生地:法国圣日耳曼昂莱出生日期:1862年8月22日逝世日期:1918年3月25日职业: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主要成就: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代表作品:钢琴曲《前奏曲》、《练习曲》,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简介德彪西被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并设法远离这一称谓。

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

《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不管怎样,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

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

其音乐对自他已降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平德彪西一家原是农民世家,在约1800年他们由勃艮第迁至巴黎。

其祖父是贩酒商,后则成为一名木匠。

而德彪西的父亲曼纽-阿希尔(Manuel Achille)则曾在海军当步兵七年,后来与妻子维多林定居圣日耳曼昂莱并经营一家瓷器店。

德彪西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圣日耳曼昂莱,他也是曼纽夫妇的头一胎。

月光 德彪西创作钢琴曲

月光 德彪西创作钢琴曲

月光德彪西创作钢琴曲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在20世纪初的音乐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他创作的钢琴曲《月光》(Clair de Lune)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月光》是德彪西的钢琴组曲《泉》(Suite bergamasque)中的一部分,该组曲共包含四个乐章。

德彪西于1890年至1905年间创作了这个作品,最终于1905年发表。

《月光》以其柔美、浪漫的旋律和和谐的和声而闻名。

这首曲子以悠扬的三连音和流畅的音符起始,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它以优雅、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感。

音乐中的旋律和和声变化丰富,充满了德彪西独特的印象派风格。

他运用了丰富的音色和细腻的表现力,创造出了一幅充满想象力的音乐画面。

从旋律结构来看,《月光》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音乐动机和情感表达。

第一部分是柔和而优美的主题,以其流畅的音符和温暖的和声吸引着听众。

第二部分是更加富有变化和冲突的中段,其中包含了一些技巧性的钢琴演奏技巧,展示了德彪西的独特才华。

第三部分是回归主题的重现和发展,以它的温柔和谐来结束整个曲子。

《月光》被广泛演奏和欣赏,不仅在音乐厅和音乐学院中常常被演奏,也经常出现在电影、电视剧和广告等媒体作品中。

它的音乐形象和情感表达使其成为了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经典钢琴曲。

总的来说,德彪西创作的钢琴曲《月光》以其柔美、浪漫的旋律、和谐的和声和独特的印象派风格而著名。

它展示了德彪西作为作曲家的才华和他对音乐表达的独特理解。

这首曲子成为了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音乐史论文
论文题目:一个人的流派——印象派之德彪西学院名称:经济管理学院
任课老师:刘娜
姓名:郄敏
班级:工商1104班
学号:11242100
日期:2012年5月22日
一个人的流派
——印象派之德彪西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我静静地端坐在收音机前,打开收音机,耳边响起了一段朦胧闪烁、神秘莫测、充满奇异幻想的西方音乐,我知道,能营造出这种音乐氛围的只有他一个人了——德彪西。

德彪西并非出身音乐世家,也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但他却十分热爱音乐,幼年时就显露出显著的音乐才能。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领域的强烈愿望。

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他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

他弹奏的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予以预备和解决。

为此,他常常遭到教师们的责备。

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放弃过追求自己的音乐风格。

德彪西在自己的音乐道路上受到过许多人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音乐家、诗人还有画家。

比如穆索尔斯基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瓦格纳开创的充满排山倒海般力量和亮丽色彩的一种绵延不绝的音乐风格、爪哇甘美朗的十二平均律和五声调式在音乐方面对德彪西的巨大影响,以象征派诗人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派沙龙中的一些全新的艺术观点思想以及印象派画家们的主张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大胆革新,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光与色的表现效果,他们的画色彩明快,笔法简练,这一切正是德彪西在音乐上所向往和追求的。

这些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德彪西,都为他最终印象派音乐风格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德彪西终究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音乐风格。

那么,印象派音乐究竟有怎样的音乐风格呢?德彪西的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都相去甚远,在他的音乐中,既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和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

细腻、繁复的和声、新奇而富有色彩的配器、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都是德彪西的音乐中所特有的,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不曾具备的。

如前所述,这种音乐是德彪西受印象派画家的启迪而创作出来的,它与印象派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

把一首乐曲比作一幅画来说,乐曲的旋律如同是画面中的线条,和声就像是画面的光线和色彩。

德彪西这幅“音画”采用了印象派绘画的技法,十分重视音画的光线、色彩和声,而不追求音画的线条旋律的明晰轮廓,德彪西作音画的手法很像画中国写意画的手法,着意于传神,不是追求表面的逼真。

这种音乐中,动多于静,朦胧与闪烁代替了明朗。

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

下面请跟随我走进德彪西的音乐世界。

《月光》是德彪西比较早期的作品,但已初步显示出了印象派音乐的风格。

德彪西大胆的运用了和声手法与音乐形式处理,引导人们的奇异想象力,塑造出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形象。

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曾评论这首作品的再现部分:“那轻盈的上行琶音,犹如向天空喷涌的清泉,然后在主、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在这一背景中延伸扩展,宽广而富有表情。

”作品细腻的、充满浪漫色彩的和精致的和声描绘,以变幻无常的节奏音型处理,别
具一格,充分说明了《月光》所带来的迷人意境。

作曲家采用柔美纯净的和声丰富的钢琴织体,描绘了幽暗的月光透过轻轻浮动的云,影影绰绰的洒在平静的水面上,把灵艳的月光泻洒下的冰一样的银辉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贝多芬充满激昂、抗争、无奈的《月光》相比,德彪西的《月光》则像是一首小夜曲,像是我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咏叹,表现的是心中的畅意和自己对美好的歌颂,柔和、悠扬、闲适。

《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作品中最为风行,也最能概括其笔下那种朦胧的美感和迷离斑驳的色彩的一首作品。

这是德彪西以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为蓝本,作出的一首音乐诗篇,又是一幅巧妙运用色彩和光线变化、笔触鲜丽动人的印象派画卷。

在这首乐曲中,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这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和声效果更为突出,使得音乐的明暗和疏密都具有千姿百态的娇柔和美感,鲜活的、清新的和声气氛中蕴藏着细腻敏感的情思,使音乐好像被赋予了一种奇妙的渗透力。

这音乐又好像把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结合在一起,散发着一种把梦幻气息和感官享受揉合起来的丰盈之美。

在这首乐曲中,木管乐器发挥了极其突出的作用,德彪西使用了三支长笛、两支单簧管、两支双簧管和一支英国管来为之吹奏柔美的气息,其余的乐器使用也并不复杂,只不过是两架竖琴、四支圆号、传统弦乐组和古色古香的小钹——这些乐器本身也都是色彩丰富的调色板。

德彪西就在这些乐器上调色傅彩,为马拉美的诗篇作出了画面效果可与印象派画家争胜的“音译”。

《牧神午后》的问世引起了广泛的赞叹,同时也引起了一阵惊呼和不解,从此,人们借用了一个绘画流派的名字来称呼这种别开生面的音乐——印象派,德彪西从此为西方古典音乐开一代新风。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是德彪西用诗化的音乐语言谱写成的一首极具思想感情的曲目。

文学作品一向以语言和思想感情的真实、唯美和文章结构的明确、恰当而吸引读者眼球。

然而如诗画般的的音乐也是一样,音乐语言的运用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也要体现出独特性、准确性和创造性。

德彪西早期曾根据一首名为《苏格兰之歌》的诗谱写了一首叫《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歌曲,而创作这首同名钢琴曲时,德彪西在这首作品上既运用了自己早期的音乐风格,同时又包含了之后的许多成熟的印象主义因素,二者相互融合,十分自然。

作品开始处运用带有东方意味的五声性旋律,以白描的方式勾勒出了少女的形象。

听众能够感受到少女的温雅和妩媚,可是却又说不出美在何处。

此中,便生出了一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具有的朦胧意象。

德彪西在作品中用音乐来解释音乐,通过如诗如画般的的音乐语言和思想感情来传达和表现虚无缥缈的朦胧意境。

整首作品短小精致,细腻入微,委婉动人,汇集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突出特点,主题旋律线条清晰,富于歌唱性,通过具有东方色彩的五声音调,刻画出一位清纯的少女形象,是典型的"印象主义"音乐。

跟我一同欣赏了德彪西的三首代表性作品之后,你是否对德彪西的音乐、对印象派音乐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呢?德彪西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开创了一个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的世界,但正是这份奇怪与独特造就了德彪西的与众不同与无与伦比,使他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

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

走进德彪西的音乐,我便会被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独特风格所吸引,那朦胧闪烁、神秘莫测的奇异音乐将永远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里,相信这种音乐风格、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也将在以后影响更多的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