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防洪调度_图文
防洪防汛知识ppt课件(图文)

1、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2、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4、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5、千万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
防汛避险小常识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
6 泥坯房里人员在洪水
到来时,来不及转移 的,要迅速找一些门 板、桌椅、木床、大 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 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7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
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
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
寻找机会逃生。
8 如果被洪水包围,需
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 或部门取得联系。报 告自己的方向和险情, 积极寻求救援。
无盖的水井 不能靠近
➢ 水井太深,很危险
防溺水安全教育
小朋友应该和大人一起 去游泳
去正规的游泳馆(浅水 区)游泳
防溺水安全教育
装备准备:准备好游泳衣、游泳帽、游泳圈、游泳 镜、干毛巾等。
防溺水安全教育
看到有人落水, 不擅自下水营救, 而是大声呼喊并 拨打120
不能独自到有很多水的地方游泳或玩耍
防汛避险小常识
雷雨天安全注意事项
雷雨天,小朋友们尽量待在安全的室内,如果在户外,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呢?
1 雨天在外行走要绕开井盖处,避免井盖松动或被冲走时陷落井坑。 2 雨衣雨具尽量选择亮色的,提高可视度,避免交通事故。 3 经过路口时,要注意观察来往车辆,在路边行走时,也要远离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4 下暴雨时,不站在树下、广告牌下或者电线杆下躲雨,避免遭受雷击或被倒下的重物砸到。 5 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
水库防洪调度技术基础讲义

主要内容
➢水库防洪调度任务 ➢防洪标准 ➢水库特征指标 ➢调洪演算原理 ➢防洪调度方式 ➢洪水判别条件 ➢洪水调度 方法
➢中小洪水调度 ➢防洪与兴利调度 ➢水库群防洪调度 ➢水库防洪优化调度 ➢几个案例
1、水库防洪调度任务
水库防洪调度的核心任务:运用水库的调蓄能力,按来水、蓄水情况、水文 预报和水库的工程状况,有计划地对入库径流进行蓄泄。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 下,根据水库承担任务的主次,按照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原则进行蓄泄控制,以达 到防洪、兴利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其内容包括:编 制水库调度计划及确定各项控制运用指标、拟定水库调度方式、进行洪水过程中 的实时调度等。解决两大矛盾:
7、洪水调度方法
(1)规程调度 规程调度具体应用一般是:在调度中严格按照所用的判
别条件(如防洪特征库水位、入库洪峰流量等)决定水库 的蓄泄量。
在水库防洪标准以内按下游防洪要求调度,来水超过水 库防洪标准,则以保大坝安全为主进行调度。下游防洪调 度方式一般有固定或控制下泄量方式及补偿调节方式。
7、洪水调度方法
提高水库的兴利效益。通过预报对入库洪水有一个比较准 确的判断,可在进行调度中少弃水,或不弃水。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的水库动态汛限水位的研究,就是基于 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理论开展的。
8、中小洪水调度
超标准洪水调度
标准内洪水调度可以实现设计(规定)的防洪目标,完成 防洪调度任务。
超标准洪水调度,才是调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更是 考验调度决策者智慧和体现决策水平的关键!
6、洪水判别条件
入库流量判别条件
如万安水库:
A级:当8800 m3/s <Q入库<9550 m3/s 时,水库开始蓄水,下泄流量按8800 m3/s控制。(拦蓄流量0- 750 m3/s )
第四章第4节水库防洪调度

4、防洪与兴利联合调度
3)适时掌握汛末蓄水时间 汛末何时或从什么水位开始蓄水,在水库运行调度
中十分重要。如果蓄水过早,后期来洪可能造成上 淹下冲的洪水灾害,大坝也不安全;如果蓄水过迟, 洪水尾巴未拦住,水库可能蓄不到设计兴利水位, 从而影响供水期的兴利效益。
5、确保水库工程安全的防洪调度
三、水库防洪特征水位
水库防洪特征水位包括防洪高水位、防洪限制水位、设计洪
水位和校核洪水位四项。在特征水位的选择中,通常应全面 考虑水库工程规模、泄流能力、调洪方式以及所担负的防洪
任务等情况,通过拟定不同的调洪运用方式进行调洪计算,
综合分析比较确定。
1.设计洪水位与校核洪水位选择 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与水库泄洪建筑物泄洪
主要建筑物(如大坝、溢洪道等)必须确保安全。
二.防洪标准
2.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当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
需考虑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在该标准洪水发生时,经
水库调蓄后,使通过下游防洪控制点的流量不超过河道的安 全泄量(允许泄量)。当下游防护对象距水库较远,水库至防 洪控制点之间的洪水较大时,控制水库泄量还应考虑区间洪 水遭遇问题。
2.蓄水运用排沙方式 特点是,蓄水运行一年或几年后,
选择时机放空水库,采用人造洪峰和溯源冲刷方式,清除库
内多年的淤积物。
五、我国防洪调度管理模式
1. 组织机构
我国国务院设立国家防汛总指挥部,负责组织
领导全国的防洪工作。
有防洪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防汛指
挥部,由各级人民政府的首长担任指挥。
在水库实际运行中,为了减少泄洪闸门的频繁启闭,
往往采用固定孔数的调度方式,即开启闸门的孔数, 随着上游洪水来量的多少而增减。这样,下泄流量 会随着库水位的涨落有一些变化,但仍小于或等于 q安为控制条件。
水库调度之防洪调度概述

⽔库调度之防洪调度概述⽔库调度⽅式主要分为防洪调度⽅式、兴利调度⽅式与综合利⽤调度⽅式,我们这边主要研究防洪调度。
⼀、了解⽔库调度之前,需要了解⼏个概念。
1、总库容:校核洪⽔位以下的⽔库容积称为总库容。
是死库容、兴利库容和调洪库容(减掉和兴利库容重复部分)之总和,称总库容,它是⽔库兴建的总规模。
2、死⽔位:死⽔位是指在正常运⽤情况下,允许⽔库消落的最低⽔位。
曾称为设计低⽔位。
3、死库容:死⽔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死库容,也叫垫底库容。
死库容的⽔量除遇到特殊的情况外(如特⼤⼲旱年),它不直接⽤于调节径流。
⼀般⽤于容纳⽔库淤沙,抬⾼坝前⽔位和库区⽔深。
在正常运⽤中不调节径流,也不放空。
4、校核洪⽔位:指遇到⼤坝校核洪⽔时,坝前⽔库达到的最⾼⽔位,也称⾮常洪⽔位。
5、设计洪⽔位:当遇到⼤坝设计标准洪⽔时,⽔库经调洪后(坝前)达到的最⾼⽔位,称为设计洪⽔位。
6、防洪限制⽔位:防洪限制⽔位,是指⽔库在汛期允许蓄⽔的上限⽔位,也是⽔库在汛期防洪运⽤时的起调⽔位,⼜称为汛期限制⽔位。
7、调洪库容:防洪限制⽔位⾄校核洪⽔位之间的库容。
以⼤坝校核标准相应的校核洪⽔为依据,从防洪限制⽔位开始,经⽔库调洪后,拦蓄或滞蓄部分洪⽔所需要的⽔库容积。
8、防洪⾼⽔位:⽔库遇到下游防洪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时,在坝前达到的最⾼⽔位。
9、正常蓄⽔位:⽔库在正常运⾏情况下所蓄到的最⾼⽔位。
⼜称正常⾼⽔位。
当⽔库按防洪要求进⾏⾮常运⽤时,⽔库的⽔位⼀般将⾼于正常蓄⽔位,但不能超过关系⽔库安全的。
它决定⽔库的规模、效益、调节⽅式,也在很⼤程度上决定⽔⼯建筑物的尺⼨型式和⽔库的淹没损失,是⽔库最重要的特征⽔位。
10、防洪库容:是指防洪⾼⽔位⾄防洪限制⽔位之间的⽔库容积,⽤以控制洪⽔,满⾜⽔库下游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
当汛期各时段分别拟定不同的防洪限制⽔位时,这⼀库容指其中最低的防洪限制⽔位⾄防洪⾼⽔位之间的⽔库容积。
11、调节库容:调节库容指为⽔⼒发电、航运、给⽔、灌溉等兴利事业提供调节径流的⽔库容积。
第八章 水库调度ppt课件

▪ 图8-1(a)上的ab线系根据设计枯水年资料 作出。它的意义是:
• 在难以确切掌握天然来水的情况下,管理上 常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在担负有防洪任 务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上,若仅从防洪安全的 角度出发,在整个汛期内都要留出全部防洪库 容,等待洪水的来临,这样在一般的水文年份 中,水库到汛期后可能蓄不到正常蓄水位,因 此减少了充分利用兴利库容来获利的可能性, 得不到最大的综合效益。反之,若单纯从提高 兴利效益的角度出发,过早将防洪库容蓄满, 则汛末再出现较大洪水时,就会措手不及,甚 至造成损失严重的洪灾。从供水期水电站的工 作来看,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
• 应该强调指出,在防洪与兴利结合的水库调度中, 必须把水库的安全放在首位,要保证设计标准内的安 全运用。水库在防洪保障方面的作用是要保护国家和 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尤其当工程还存在一定隐患 和其他不安全因素时,水库调度中更要全面考虑工程 安全,特别是大坝安全对洪水调度的要求,兴利效益 务必要服从防洪调度统一安排,通过优化调度,把可 能出现的最高洪水位控制在水库安全允许的范围内。 在此大前提下,再统筹安排满足下游防洪和各兴利部 门的要求。
第二节 水库的兴利调度
一、年调节水电站水库基本调度线
1、供水期基本调度线的绘制
• 在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已定的情况下, 年调节水电站供水期水库调度的任务是:对于保证率 等于及小于设计保证率的来水年份,应在发足保证出 力的前提下,尽量利用水库的有效蓄水(包括水量及 水头的利用)加大出力,使水库在供水期末泄放至死 水位。对于设计保证率以外的特枯年份,应在充分利 用水库有效蓄水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电站正常工作 的破坏程度。供水期水库基本调度线就是为完成上述 调度任务而绘制的。
水库、圩堤防汛抢险PPT课件

巡查背水坡时,1人在背河堤肩走,1人在堤半坡走,1人 沿堤脚走(堤坡长可增加人),观察堤坡及堤脚有无漏洞、渗 水、管涌、裂缝、滑坡等险情。
对背水面堤脚外一定范围内的地面积水坑塘,应组织专门小 组进行巡查,检查有无管涌、翻沙、渗水等现象,并注意观测 其发展变化情况。
发现险情后应指定专人定点观测并适当增加巡查次数,及时
巡查临水坡时,1人在临河堤肩走,1人在堤半坡走,1人 沿水边走(堤坡长可增加人),还要带口哨及旗子等明显标志, 夜间带手电筒等照明工具。
.
6
下一页
二、巡堤查险
巡查要点:拉网巡查、不漏疑点
(一)堤防应分段配置包干巡查人员。
沿水边走的人要借波浪起伏的间隙看水面有无漩涡等现象, 并观察堤坡有无裂缝、塌陷、滑坡、洞穴等险情发生。在风大 流急、顺堤行洪或水位骤降时,要特别注意堤坡有无崩塌现象。
.
4
下一页
圩堤主要险情
1、渗水:此种险情发展严重者将导致滑坡、管涌、漏洞等险情。 2、脱坡。也称滑坡,分圆弧滑动和挫落两种。脱坡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造 成堤身崩坍,严重者可导致圩堤失事,必须立即抢护。 3、泡泉:教科书叫管涌,群众习惯叫做泡泉、翻砂鼓水等。在泡泉的出口处 看来好象沸腾的开水,水中有砂粒滚动现象,若任其发展,将导致堤基掏空、 下沉,造成圩堤溃决。砂砾石堤基通常发生此种险情。 4、漏洞:产生原因主要是堤身质量差或有隐患。如:枯树根、废弃的穿堤涵 管,以及修堤时接口较多、土块架空、夯压不实,均可能在渗透水流作用下 形成漏洞。 5、“牛皮包”也叫“鼓包”:是泡泉的一种。发生在粘土与草皮固结地表土 层,是泡泉水未能将地面表层顶破形成的。另一种是堤身内有易吸收水份的 淤泥,洪水浸泡时间长了,逐渐达到塑性界限,从而造成局部隆起成包的现 象。 6、堤顶安全超高低于设计值。
2024防汛ppt课件完整版

培训内容
涵盖洪水预测、险情研判、抢险技术 、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实施情况
按计划有序推进培训工作,确保队员 全面掌握所需技能。
实战演练经验总结和改进措施
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 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
将改进措施融入日常培训和演练中, 不断完善抢险救援队伍建设与培训体 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气候变化对防汛工作提出 更高要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 凸显,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 防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防汛科技创新将成为重要 支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防汛科 技创新将成为提高防汛能力的 重要手段和支撑。
社会化保障将成为防汛工 作新趋势
随着社会化保障体系的不断完 善,社会化保障将成为防汛工 作的新趋势和重要力量。
水利设施与防洪能力现状
部分地区水利设施老化、防洪标准偏 低,难以有效应对大洪水。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影响
不同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差异, 导致洪涝灾害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易 发多发。
防汛工作目标与任务
01
02
03
04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 第一位,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
作。
减轻灾害损失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制定了详细的防汛预案和应对措施,为应 对突发情况提供了有力保障。
防汛物资储备充足
各级防汛部门积极储备防汛物资,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调拨、有 效使用。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预警预报体系仍需完善
部分地区预警预报体系存在短板, 需要加强建设和投入,提高预警预 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基层防汛能力有待提升
基层防汛队伍在人员、技术、装备 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和 投入,提高基层防汛能力。
水库防洪调度基本知识

二、 水库防 洪调度 任务、 原则 及方法
3 、 水库 防洪调 度 方法 (1) 规 程调 度
规程调 度具体 应用一 般是: 在调度 中严格 按照所 用的判 别条件 (如 防 洪 特征库 水位、 入库 洪峰流 量等) 决定水 库的蓄 泄量, 在水 库防洪 标准以 内按下 游防洪 要求调 度, 来水 超过水 库防洪 标准, 则以 保大坝 安全为 主进 行 调度。 下 游防洪 调度方 式一般 有 固定或 控制下 泄量方 式及补 偿调节 方 式。
(2) 水库 防洪预 报调度
b、 水 库防洪 预报调 度
过程
二、 水库防 洪调度 任务、 原则 及方法
(2) 水库 防洪预 报调
3度、b、水水库库防防洪洪预调报调度方度优法点
首 先是提 高水库 的防洪 效益。 通过 预报对 入库洪 水有一 个比较 准确的 判断, 一方 面可采 取预泄 方式, 提 前腾出 库容, 增 加水库 的防洪 能力, 另一 方面, 通过对 下游洪 水 汇流的 预报, 对特定 的防护 对象, 增加 削峰、 错峰 能力。 同时 帮助决 策者科 学拟定 防洪 目标。
具体 地说, 在 汛期按 预定的 合理蓄 泄原则 调度水 库应达 到如下 要求: 如果 本次洪 水 大小与 下游防 洪标准 相当, 则应保 证下游 河道的 泄流量 在允 许 的安全 泄量以 下或相 等; 如果本 次洪水 与原设 计或校 核洪水 相当, 则水 库下泄 流量以 库水位 不超过 设计或 校核洪 水位为 原则; 如果 本次洪 水为可 能最大 洪水, 则应 采取有 效措施 确保大 坝安全
其 次是提 髙水库 的兴利 效益。 通过 预报对 入库洪 水有一 个比较 准确的 判断, 可在 进行调 度中少 弃水, 或不 弃水。 目前全 国正在 开展的 水库动 态 汛限 水位的 研究, 就是 基 于水库 防洪预 报调度 理论开 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0
24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从(7-1)(7-2)可知,对于一定的泄洪建筑物来 水,q仅为H0的函数,而H0又取决于库水位Z,Z又 与库容V成单值函数形式,即q=f(V)。为了调洪计算 上的方便,常将泄流函数绘制成蓄泄曲线q-V,其 中q为当水库蓄水量V时对应的泄流能力。
5.设计洪水位Z设洪和拦洪库容V拦:
水库遇大坝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Z设洪。Z限 与Z设洪之间的库容称V拦。
6.校核洪水位Z校洪和调洪库容V调洪:
水库遇大坝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校核洪水 位。Z校洪与Z限之间的库容称V调洪。
7.总库容V总和有效库容V效:
V总=V死+V兴+V调洪-V重
33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④ 将入库洪水过程Q~t和下泄流量过程q~t点汇在一张 图上,若计算的最大下泄流量qm正好是两条线的交 点,则计算的qm是正确的;否则,说明计算的qm有 误差,此时应改变计算时段△t进行试算,直到计 算的qm是入库洪水过程Q~t和下泄流量过程q~t的交 点。
34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31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二、水库调洪计算方法 试算法是一种最基础的、用途较广的水库调洪计 算方法,不管溢洪道是否设闸和计算时间是否固 定均可使用,其计算步骤为:
① 根据水位库容曲线Z-V和拟定的泄洪建筑物类型、 尺寸,计算和绘制水库的蓄泄曲线q-V。
② 分析调洪开始时的起始条件,即起调水位和与之 相应的库容、下泄流量。
32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③ 从调洪开始,试算各时段末的q2、V2 。对于第一时 段, Q1、Q2、 q1、V1及△t均为已知,假设q2 ,可 由水量平衡方程(7-3)求得V2 ,由V2在q-V关系曲 线上又可查得q’2,若两者相等,假设的q2即为所求 。否则,应重设,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到两者相 等为止。这样,求得的q2、V2 ,又是下一时段的q1 、V1。以此类推,直到调度期末,即得所需的下泄 流量过程q~t。
37
38
39
7.2 洪水调节计ຫໍສະໝຸດ 原理及方法① 推求该水库的蓄泄曲线q~V。 该水库蓄泄曲线q~V已经给出如表6.2所示。
② 确定调洪的起始条件。 溢洪道属于无闸门控制的情况,对设计条件,取起 调水位与堰顶平齐,且等于正常蓄水位,故得该水 库的起调水位为116m,与之相应的库容V1为 247*106m3,下泄流量q1为发电流量q电=10m3/s。
位。死水位以下的库容称死库容。 2.正常蓄水位Z蓄和兴利库容V兴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设计兴利要求而在开始 供水时应蓄到的高水位,称正常蓄水位。Z蓄与Z死间的库容, 称V兴。
3.防洪限制水位Z限; 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称防洪限制水位。
15
4.防洪高水位Z防和防洪库容V防:
当遇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水库为控制下泄流量 而拦蓄洪水,这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防洪高水位。 Z防与 Z限间的库容称V防。
水库防洪调度_图文.ppt
7.1 概述
一、洪水与防洪 洪水一般指由于暴雨、急剧冰雪融化等因素引起的
江河水量迅速增加,水位迅猛上涨的自然现象。若 洪水超过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承受或容纳能 力而泛滥成灾,则形成灾害性洪水。
2
7.1 概述
我国暴雨洪水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洪水发生频繁 据统计,我国主要河流1900~1999年100年间共
6
7.1 概述
2.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为了减少洪灾损失,采取颁布
和实施法令、政策及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手段等方 面的措施。例如洪水水情测报、预报和报警,防洪 调度、防汛抢险、洪水风险管理等均属于防洪的非 工程措施。
7
7.1 概述
二、水库防洪调度的任务、原则和内容 任务:根据规划设计或防洪复核选定的水库工程洪
8
7.1 概述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① 在确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
对上、下游的防洪作用; ② 在满足第一条原则基础上,正确处理防洪与兴利的关
系,尽量使防洪库容结合兴利,并力求少留调洪库容 ,且通过预报调度重复利用,提高水库综合效益; ③ 力求合理核定调洪参数,使制定的调洪规则和防洪调 度图既安全可靠,又切合实际; ④ 应根据洪水预报来拟定和不断修正泄洪方式,尽量使 下泄流量均匀,以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4
7.1 概述
防洪措施是指防止或减少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 对策。它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
1.防洪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指为控制和抗御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损
失而修建的各种工程措施。防洪工程建设须根据流域 和地区防洪规划要求进行,一般是在上游兴建控制性 水库,拦蓄洪水,消减洪峰;在中下游平原进行河道 整治、加固堤防、开辟蓄滞洪区,调整和扩大洪水出 路,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
从起调开始,逐时段连续求解这两个方程,即 可由入库流量过程Q~t求出出库流量过程q~t, 这就是水库调洪计算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28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① 水库水量平衡方程 在某一段时间△t内,入库流 量减去出库流量,应等于该时 段内水库蓄水量的变化,因此 水量平衡方程为:
(7-3)
29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② 水库蓄泄方程或蓄泄曲线
溢洪道无闸门或闸门全开时的泄流量就是溢洪 道的泄流能力,对于某一水库,当泄洪建筑物
的形式、尺寸一定时,泄流能力q仅取决于水 库蓄水量V,因此水库蓄泄方程为:
q=f(V) 或 q-V曲线
(7-4)
30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在式(7-3)(7-4)中,仅q2、V2为未知数,故可 联立求解。例如第一时段,Q1、Q2可从入库洪水过 程线得知, q1、V1可由起调水位Z1查Z-V,q-V线得 到,从而可联立求解出q2、V2 。该时段q2、V2正是 第二时段开始时的q1、V1,于是又可联立解出该时 段末的q2、V2,依次类推,即可求得水库下泄流量 过程线、最大下泄流量q1、调洪库容V洪和水库最高 洪水位Z洪。
10
7.1 概述
三、我国防洪调度管理模式
1. 组织机构 我国国务院设立国家防汛总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防
洪工作。 有防洪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防汛指挥部,由各级
人民政府的首长担任指挥。 水利部所属的流域管理机构内部组成防汛办事机构,黄河、
长江等跨省的重要河流设防汛总指挥部,由流域机构负责人 负责。
40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③ 推求下泄流量过程线。 对于第一时段,确定起始为条件V1=247*106m3、 q1=10m3/s
和已知的Q1=10m3/s、Q2=140m3/s,求V2、q2:假设 q2=30m3/s,由(8-3)得
依计算得到V2查q~V曲线,得q’2=20m3/s,与原假设不符, 故需重设q2进行计算。假设q2=20m3/s,由(8-3)得
发生10%~20%以上的洪水213次,平均每年超 过两次,且每两年可能发生一次频率5%~10% 的洪水,每三年左右可能发生一次频率5%以上 较大频率的洪水。
3
7.1 概述
2.洪水峰高,洪量集中 我国特殊的气候条件,加上江河上中游山区集
水面积广大,支流发达,汇流迅速,下游河道 位于冲击平原,比降平缓,泄水不畅通,且干 支流洪水极易遭遇,使得中国不少江河洪水洪 峰高涨,洪量集中,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年的洪 峰流量和洪水总量往往数倍于正常年份。
20
21
22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溢洪道的泄流能力可按堰流公式计算: (7-1)
式中q溢溢洪道泄流能力(m3/s); H0堰顶水头 (m);B溢流堰净宽(m);M1溢流系数, 其值取决于溢流堰形式。
H0
23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泄洪洞的泄流能力可按有压管公式计算: (7-2)
⑤ 由Vm查Z~V曲线,可得最高洪水位Zm。显然,当入 库洪水为设计标准洪水时,求得的qmVmZm即为设 计标准下的最大下泄流量qm设、设计调洪库容V设 、设计洪水位Z设;当入库洪水位校核标准洪水时 ,即得到相应校核数据。
35
36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例】某水库,已知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Q~t如 表6.3第(1)(3)栏所列。用试算法推求水库设计最大 下泄流量过程、设计调洪库容和设计洪水位。计算 时段取△t =12小时。
25
26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2.调洪计算基本原理 溢洪道上不设闸门或虽有闸门但闸门全开的调
洪是水库调洪的基本方式,因此针对该种调洪 方式讨论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泄洪洞与溢洪 道类似)。
27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水库调洪是在水量平衡和动力平衡(即水力学 中的圣维兰方程组)的支配下进行的。水量平 衡可表示为水库的水量平衡方程,动力平衡可 由水库蓄泄方程(或蓄泄曲线)来反映。
11
7.1 概述
2.责任制度 防汛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种防
汛责任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各施其职。我国防洪 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 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岗位 责任制。具体包括如下:
12
7.1 概述
① 行政首长负责制 ② 分级责任制 ③ 分包责任制 ④ 岗位责任制 ⑤ 技术责任制 ⑥ 值班工作制度
13
7.2 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
为利用水库的调蓄作用,满足防洪减灾的要求,需 在兴利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防洪计算,合理 制定出调洪库容、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坝高 等,这便是调洪计算的中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