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优缺点的简单概述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

• 混业把许多创新业务引入模糊的监管地带,监管模糊将引致 金融:
• 1、实业企业参与金融业一定程度上游离于监管之外
• 2、银行直接控制其他金融企业缺乏必要的防火墙 • 3、中信、光大投资实业过多,实业波动易给集团带来冲击
• 1999年11月12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国会通过的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的目的是使所有的美 国人都能够获得一条龙式的金融服务,即客户可以在一家 金融企业内办理其所需要的金融交易,如储蓄、信贷、证 券、保险、信托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 综合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纯金融控股公司、英国为代表的 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 • 1.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主要专注于公司整体战略 管理,业务分别通过银行子公司经营。母公司可以有效调 控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防止风险在各部门扩散。不利的 是不同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 2.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银行和非银行子公司之间 有严格的法律界限,证券业务、保险业务是由银行的子公 司进行。这种方式更适于银行体系发达的地区。 • 3.全能银行。是在一个实体内部同时提供银行、证券和保 险等金融服务,并可持有工商企业股权。公司内部各部门共 享资源,增加信息资源流动性,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 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商业银行经营不受限制,还兼营 工商业务。《1933年银行法》实现了商业银行、投资银 行在机构、业务、人事上的分离。 • 1998年5月1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1998年金融服务业 法案》,该法案首创“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法律概念。该 法案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既可以是商业银行,也 可以是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同时取消了这三类不同性质 的金融机构限制交叉持股的禁令。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与分 业经营比较

关于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思考

关于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思考

关于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思考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是商业领域中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分业经营是指企业只经营某一特定领域的业务,而混业经营则是指企业经营多个不同领域的业务。

这两种经营模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首先,分业经营的优点在于企业可以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可以集中资源和精力,深入研究该领域的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加专业化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分业经营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因为企业只需要面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市场风险和竞争风险。

然而,分业经营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企业可能会错过其他领域的商机和机会,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其次,分业经营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业务单一化,缺乏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从而使企业更加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相比之下,混业经营的优点在于企业可以拓展多个领域的业务,从而增加收入来源和降低经营风险。

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模式,降低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依赖,从而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此外,混业经营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然而,混业经营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企业需要面对多个领域的市场和竞争风险,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管理和运营。

其次,混业经营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业务过于分散,缺乏专业化和深度,从而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企业在选择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如果企业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专业化和优势,可以选择分业经营,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如果企业需要拓展多个领域的业务,可以选择混业经营,从而增加收入来源和降低经营风险。

无论选择哪种经营模式,企业都需要注重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势比较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势比较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势比较摘要: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是金融机构经营的两种模式,本文从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的经营状况和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最后得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都曾经促进过各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因此不能绝对的认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哪个好哪个不好,而要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并结合当今社会环境下的经验、资源、能力而定。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优劣势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券商牌照将向商业银行开放,商业银行的混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谓的混业经营就是金融机构在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上没有限制,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本文主要以银行是否能经营其他业务为视角,而不考虑其他金融机构公司是否经营银行业务;以经营状况和公共政策角度分析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利弊。

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经营状况比较1、规模经济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指的是在费用和投资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业务量水平越大,效率就越高,越有规模经济效应。

由于混业经营的规模和业务交叉的特性,混业经营往往能够产生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而分业经营在特定的业务和产品上也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因此在规模经济这个指标下,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各有其优势所在。

2、范围经济银行业的范围经济主要是对于混业经营来说的,指的是当不同的业务由一个金融机构提供时,这个金融机构可以在不同的业务间分摊成本,如果这个成本比由不同的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时产生的成本要低,就成为具有范围经济。

由于分业经营的专业性商业银行具有很多业务上的限制,很明显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比分业经营的专业性银行具有范围经济的优势。

然而虽然混业经营在范围经济上优先于分业经营,但是正是由于这个优势的存在也使得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存在非常复杂的管理协调问题,这无疑会增加银行的管理成本。

因此虽然在范围经济这个角度来看,混业经营在成本收益上比分业经营更有优势,但是由于混业经营所带来的管理成本的上升并不能得出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比分业经营的专业性银行更有成本优势的一般性的结论。

关于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思考

关于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思考

关于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成为企业经营模式的两种主要形式。

分业经营是指企业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专业化经营,而混业经营则是企业在多个领域进行经营。

两种经营模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本文将就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进行思考,并分析其利弊。

分业经营的优势在于专业化。

企业专注于某个领域,能够集中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专业化经营有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分业经营还可以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此外,分业经营还有利于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

然而,分业经营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分业经营可能导致企业对某个特定领域过度依赖,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企业可能难以适应和转型。

另一方面,分业经营可能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需要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

此外,分业经营还面临着行业壁垒和政策限制等问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混业经营具有灵活性和多元化的优势。

企业可以在不同领域进行经营,分散风险,降低对某个特定领域的依赖。

混业经营还可以利用不同领域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

此外,混业经营还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收入来源,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然而,混业经营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混业经营可能导致企业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不同领域进行经营,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风险。

另一方面,混业经营需要企业具备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混业经营还可能面临不同行业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等问题,增加了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选择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权衡。

中国银行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中国银行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中国银行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研究摘要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两种经营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分业经营模式可以促进银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但缺乏灵活性;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增加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控制能力,但容易导致业务复杂化和代价高昂的跨界扩张。

本文还提出了在实践中应该采取何种经营模式的建议,并分析了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银行业、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专业化、收益、风险控制引言银行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银行业也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银行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的经营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银行业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就该如何选择经营模式提出建议,同时分析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分业经营1.1 概念分业经营指一个银行只专注于一个或几个业务领域,如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加专注、更加专业和便捷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1.2 特点(1)提升专业化水平专业化是银行业发展的趋势,这种经营模式能够使银行更专注于自己的业务领域,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2)风险控制比较容易银行的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分业经营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因为银行只关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业务,可以更好地把控风险。

(3)不利于跨界经营银行在选择分业经营模式之后,会缺乏跨界业务的支持,这对于银行要扩大市场而言不利。

(4)缺乏灵活性银行采用分业经营模式后,会限制其经营范围,缺乏灵活性。

同时,市场变化日新月异,银行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方向,往往会失去市场机会。

论文开题报告: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2013-5-16 16:18:23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专业班级:09金融3班课题名称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1 、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当今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商业银行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经营制度,是混业经营更好,还是分业经营对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很适合,受到了很多的关注。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必然要确定自己的经营范围和格局。

但不同国家在经营制度上有不少的差异, 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银行经营制度也在发展变化着。

从银行业来说,经营制度,当然关系到每家银行的盈亏得失。

但是放宽眼光来看,银行经营制度作为银行制度的最主要环节,与金融的效率和宏观经济效不能兼营证券等业务,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不得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

但是,从目前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来看,混业经营将是主要潮流。

严正、于姚(2012 年)认为银行业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的自发演化依赖于其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和不合作的相对收益,而这种收益又与金融监管规则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金融监管的放松从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混业经营制度的形成。

3、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一、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模式概述(一)分业经营模式的概述(二)混业经营模式的概述二、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一)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优点以及弊端(二)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优点及弊端三、国际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史变迁(一)放任的管理模式——美国混业经营模式(二)反保守的早起管理模式——英国混业经营模式的形成(三)移植的商业银行模式——日本的混业经营模式四、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一)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史变迁(二)我国现行金融分业经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客观需要(四)我国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五、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政策建议(一)要建立严密的金融风险防范监控体系(二)加快我国以商业银行建设步伐,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三)尽快建立规范、公平的资本市场(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结论4、本课题的进度安排:2012 年12 月1 日—12 月24日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2012 年12 月24 日—1 月10 日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2012 年1 月10 日—2013 年3 月15 日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2013年3 月16 日—6 月论文修改、定稿、答辩5、参考文献:[1] 李文华. 商业银行制度论[J]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 何青. 我国银行分业与混业经营分析[J]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3] 黄世杰. 美国金融业经营体制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J] ,金融广角,2005 ,(4)[4] 蔡宝兰,国外商业银行的分业管理及其启示[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8)[5] 样柳勇、楼瑾.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分业体制[J] ,浙江经济,1996,(9)[6] 刘毅. 美中商业银行分业混业经营的教训及理性选择[J] ,现代财经,2010, (5)[7] 邓安详. 浅谈银行分业内部核算[J] ,企业经济,1996,(5)[8] 王玉梅. 议我国银行分业或混业。

比较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势

比较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势

比较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势-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论述:比较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势,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势(一)、分业经营1、分业经营就是指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

通常所说的分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分离,有时特指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分离。

实行分业经营的金融制度被称作分离银行制度(fragmented banking)或专业银行制度(specialized banking)。

2、分业经营的优点:(1)、有利于培养两种业务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一般证券业务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而商业银行业务则更注重于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

(2)、分业经营为两种业务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和合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银行集团内的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问题。

(3)、分业经营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阻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

(4)、分业经营有利于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3、分业经营也存在着不足之处:(1)、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得两类业务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性。

(2)、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缺乏优势互补,证券业难以利用、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商业银行也不能借助证券公司的业务来推动其本源业务的发展。

(3)、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规模宏大,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全能银行,单一型商业银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混业经营1、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又被称为“全能银行制度(universal banking)”。

比较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金融混业经营概念

比较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金融混业经营概念

比较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劣金融混业经营概念1 狭义的概念 . 它主要指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的经营关系, 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2 、广义的概念. 它是指所有金融行业之间经营关系, 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金融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 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分业经营则是指金融机构仅从事一项义务风险管理的问题。

在一个风险管理好的地区和国家,混业经营更能促进金融业的发展;相反,在一个风险治理还不算完善的地区和国家,分业经营显然更安全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金融创新是新世纪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开放趋势下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但是,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过程中,由于现实存在的监管滞后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

以美国为代表的住房领域的次贷危机的发生,所暴露的恰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深层矛盾,它告诉我们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之间是一对天生的孪生兄弟,没有金融监管制约的金融创新势必会带来灾难和不幸。

金融创新须臾也离不开金融监管,否则金融创新就会导致金融风险。

这从理论和实践看,都需要我们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作出分析。

第一,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衔接的,是一个统一体,是在国内宏观经济、财政与金融这样一个整体状况下进行的,因此不可以作绝对化的理解第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必须保持协调总之,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我们仍需要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有所认识和挖掘,我们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协调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
1.什么是分业经营
2.什么是混业经营两者各有什么优缺点分业经营模式是否
符号我国国情
答:1.分业经营(Separate Operation)就是指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

分业经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分离,第二个层次是指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子行业的分离,第三个层次是指银行、证券和保险各子行业内部有关业务的进一步分离。

2.混业经营:所谓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

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

从国内外的情况看,混业经营有诸多公认的好处,比如:为资金更合理的使用、更快的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金融各个领域之间发挥协同作用,减少或避免拮抗作用;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等。

只有混业经营才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

分业经营的优点
1、有利于培养两种业务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一般证券业务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而商业银行业务则更注重于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

2、分业经营为两种业务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和合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银行集团内的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问题。

3、分业经营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阻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

4、分业经营有利于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分业经营的不足之处
1、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得两类业务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性。

2、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缺乏优势互补,证券业难以利用、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商业银行也不能借助证券公司的业务来推动其本源业务的发展。

3、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规模宏大,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全能银行,单一型商业银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混业经营的优势
1、全能银行同时从事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可以使两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势互补。

2、混业经营有利于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

3、混业经营使全能银行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证券承销的风险。

4、实行混业经营,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兼营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业务,这样便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提高效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上升。

[2]
混业经营的缺点在于
1、容易形成金融市场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

2、过大的综合性银行集团会产生集团内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的问题;可能会招致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