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常用协定处方

合集下载

膏方常用协定处方

膏方常用协定处方

滋养肝肾适应证精神萎软,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健忘,心烦,手足心发热,夜寐不安,盗汗,潮热,颧红升火,口干,干咳,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女子月经不调,经水量少,经色红,周期短,质稠,舌质红而干,舌苔薄白或少苔,甚或舌质中有裂纹,舌体萎缩,脉象沉细带弦或数;选用药物熟地黄300克,怀山药300克,吴茱萸250克,枸杞子200克,炙龟版250克,炙鳖甲250克,麦门冬200克,菟丝子200克,牛膝200克,杜仲200克,沙参200克,女贞子200克,旱莲草200克,川石斛200克,何首乌200克,白芍药200克,五味子120克,酸枣仁150克,当归200克,桑椹子200克,骨碎补200克,狗脊200克,紫河车120克,金樱子200克,芡实200克,陈皮200克,佛手片150克,合欢花90克,桃仁200克,桂圆肉200克,茯苓200克,夜交藤200克,甘菊花120克,泽泻200克,知母200克,黄柏200克,灵磁石400克,石菖蒲200克;制备将以上药物用清水浸泡一昼夜,其中灵磁石一味为矿物类药物,应先煎30分钟左右,然后将其他药物放入同煎,以快火连煎三汁后,用细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再放到文火上慢慢煎煮浓缩;另外用阿胶300毫升,浸于500毫升黄酒中烊化以备用,用冰糖或蔗糖400克,趁热一同冲入药汁之中收膏,待冷却后便可服用;分析本方所适应的症状,属于肝肾之阴精亏虚的类型;人体内的精与血是同出一源的,因此,在肝肾阴精亏虚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到体内的阴血,用药组方时在考虑到肝肾之精亏虚,又兼顾到阴血,以加强全方的效果;分析具体的组方原则,全部药物可分成下面几个方面:一组为针对肝肾阴亏而设,以滋养阴精为主的药物,如熟地黄、怀山药、吴茱萸、枸杞子、龟版、鳖甲、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桑椹子等,这一组药物,具有较强的滋补肝肾之阴的作用,相互配伍后效果更佳,因肝肾之阴为全身阴液之根本,及时补益肝肾阴精,是本方的重要环节;另外,考虑肝肾之阴一亏,必然影响到全身其他各脏腑器官的阴液,见到全身阴精俱亏的症状,因而设立了对其他脏器具有补养阴液作用的药物,如麦门冬、石斛、沙参等,起到标本同治,双管齐下的作用;一组为补精血的药物,如何首乌、女贞子、桑椹子、桂圆肉、当归等,主要协同补肝肾药物,以提高疗效;一组为补阳药物,其用意取决于“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的道理,如杜仲、狗脊、骨碎补等;一组为对症而下的药物,如见到腰膝酸软用牛膝、狗脊、骨碎补;见到遗精滑精用金樱子、芡实;见到心烦,手足心发热用知母、黄柏;见到夜寐不安用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见有眼花耳聋用甘菊花、枸杞子、灵磁石、石菖蒲;见月经不调用桃仁、当归、阿胶;此外,全方中还设立了一组药性比较轻灵,具有理气作用,走而不守以防止滋阴药物过于黏腻作用的药物,如陈皮、佛手片、合欢花、茯苓、泽泻等;方中还用了五味子、白芍药酸甘化阴,具有不断生成阴液的作用;一般来说,患者服用膏方以后能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滋补肝肾之阴短期内较难获得全功,单凭一料膏方恐怕难以完全解决问题,停药后还须用一段时间成药以巩固疗效,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杞菊地黄丸、二至丸、石斛夜光丸等成药,可以选择其中一二种,长期服用;在服用滋阴膏方时,除一般的忌口注意外,尤其不能进食过分辛燥香辣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在服药期间如出现腹泻、发热等情况,暂停服用膏方,经调治后再继续;益气养血,补精益肾;本药乃血肉有情之品,禀受精血结孕之余,能大补气血,故可单独使胎盘膏制作:新鲜胎盘一具洗净,漂至水清为度,切碎,加水煮烂,加炼蜜250克收膏;功效:益气养血,补精益肾;本药乃血肉有情之品,禀受精血结孕之余,能大补气血,故可单独使用;治男女一切虚损劳极,下元衰竭,以及骨症、羸弱喘嗽等症;对肺结核痰中带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孕症等,每获良效;温补肾阳适应证精神委靡,面色咣白,畏寒,四肢不温,头晕,心悸,食欲不佳,腰膂酸痛,大便溏薄,甚至泄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夜尿尤多,男子有阳痿、遗精,女子见月经不调,舌苔白,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脉象沉迟无力;选用药物黄芪300克,党参250克,仙茅100克,淫羊藿150克,锁阳150克,阳起石200克,肉苁蓉150克,巴戟天150克,补骨脂150克,桑寄生150克,牛膝150克,熟附块90克,肉桂90克,杜仲150克,鹿茸50克,狗脊150克,核桃仁150克,覆盆子150克,菟丝子150克,五味子90克,蛇床子160克,韭菜子120克,川续断150克,桑螵蛸150克,制香附150克,沉香60克,当归150克,陈皮150克,女贞子150克,枸杞子150克,龟版胶200克,谷芽200克,麦芽200克,神曲200克,川芎150克,川桂枝120克,吴茱萸50克,金樱子150克,芡实150克;制备将以上药物用清水浸泡一昼夜,其中附子一味药略有毒性,可在快火上先煎20分钟;沉香一味具挥发性,需要后入药,将其他药在快火上连煎三汁,然后过滤,去渣取汁,再在文火上慢慢熬煎浓缩,另用鹿角胶250克,浸于500毫升黄酒中烊化以备用,用冰糖或蔗糖400克,趁热一同冲人药汁之中收膏,待其冷却后便可服用;分析本方所适应的病证,以肾阳虚为主,兼有脾和心两脏阳气不足,因此,拟定了具有较强的温补肾阳,并兼顾心脾的方剂;分析其中药物组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组为温补全身各脏腑阳气的药物,如附子、肉桂、桂枝、黄芪、党参等,这些药物配伍后,对全身各脏腑器官的阳气不足,有较好的温补作用,因为肾阳为人身中阳气之根本,肾阳虚必定会影响到其他脏腑,因此,安排了兼顾他脏和全身阳气的这一组药物;一组为专司温补肾中阳气,填补肾中精髓的药物,如仙茅、淫羊藿、锁阳、阳起石、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鹿茸、核桃仁、覆盆子、菟丝子、吴茱萸等,这组药物构成了本方的主体,针对肾阳虚而设立;一组为对症而设的药物,如腰膂酸痛的用桑寄生、川续断、狗脊、杜仲、牛膝;阳痿遗精的用蛇床子、韭菜子、五味子、覆盆子、桑螵蛸;夜尿频多的用桑螵蛸、金樱子、芡实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的用谷芽、麦芽、六曲等;一组具有滋补肾阴作用的药物如女贞子、枸杞子、龟版、五味子等,主要根据“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原则而设立,以增强全方中滋阴补阳的作用;另一组为全方的调节药,沉香、香附、陈皮可以行气理气,使膏滋方补而不腻;而当归、川芎等具有活血作用,一方面针对部分症状而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行气药推动药力迅速到达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经服用膏方后,如果症状仍未完全消失,而又不宜再继续服用膏方药,可以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全鹿丸、大菟丝子丸、龟龄集、青娥丸作进一步的调治;当然,本方所描述的适应证中有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等症状,必须先经医生用开路药调理以后,待症情有所好转再开始用膏方,如在服膏方期间有所反复,可暂缓服用,作调理后再继续服用;益气活血适应证畏寒自汗,易于感冒,倦怠无力,精神萎顿,头昏耳鸣,心悸气短,疼痛固定不移,瘕瘕肿块,肌肤甲错,唇舌暗紫,或见瘀点、瘀斑、血缕,或有肢体痿废不用,脉沉涩无力;选用药物生黄芪250克,党参200克,赤芍药150克,白芍药150克,川芎90克,当归120克,桃仁90克,红花90克,白术120克,青皮90克,陈皮90克,柴胡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黄精100克,丹参120克,升麻90克,炙甘草60克,广地龙90克,五灵脂90克,檀香45克,砂仁后人30克,茯苓100克,香附90克,山药250克,防风100克,神曲100克,山楂90克,牛膝120克,生地黄120克,枳壳100克,麦门冬120克,牡丹皮100克,延胡索100克,泽兰叶100克,乌药90克;制备将以上药物放人清水中浸泡一昼夜,然后用快火连煎三汁,用细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再以文火慢慢煎煮浓缩;另用鳖甲胶200克,以黄酒400毫升浸泡烊化,冰糖或蔗糖500克,连同50克参三七粉,趁热一同冲入药中收膏,待冷却以后便可服用;分析本方为气虚血瘀的病证而设,因为气为血帅,气能行血,气的生化不足或气的消耗过多,导致气虚证;另外气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虚直接影响着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气的推动无力,血行迟缓不畅而成瘀;所以方中一组药物用生黄芪、党参、白术、黄精、茯苓、山药、炙甘草等益气扶正,推动血液运行;另一组以赤芍药、白芍药、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广地龙、山楂、牡丹皮、泽兰叶、参三七粉等活血化瘀;更用生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等化瘀止痛;以上益气、活血、化瘀三者为本方的主要治疗思想;同时配合应用鳖甲胶软坚消积;当归、生地黄、麦门冬补血养阴;青皮、陈皮、柴胡、檀香、枳壳、乌药等行气理气;以升麻升发清阳;防风与黄芪、白术共同益卫固表;砂仁、香附、神曲健脾助运;总之,本方综合了固本清源的治疗思想,在益气、活血的前提下,考虑到消积、补血、行气、止痛、升阳、助运等多环节的协同作用,以冀治疗意图得以顺利实现;服用后期可配合成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血府逐瘀口服液等以巩固疗效;补气养血适应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平时气短,动辄更甚,食欲减退,大便干燥,心悸心慌,平素容易感冒,在妇女可见到月经愆期,经量减少,颜色淡红,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舌边有明显齿痕,脉象细软无力;选用药物黄芪250克,党参250克,白术250克,茯苓辰砂拌180克,蜜炙甘草100克,熟地黄250克,赤芍药150克,油当归150克,川芎80克,大枣200克,桂圆肉150克,制何首乌150克,白扁豆150克,怀山药:150克,莲子肉150克,薏苡仁200克,准小麦250克,枸杞子150克,女贞子200克,旱莲草200克,桑椹子150克,黑料豆200克,核桃仁150克,酸枣仁150克,柏子仁150克,炙远志50克,鸡血藤200克,夜交藤200克,桔梗80克,陈皮90克,广木香90克,佛手皮90克,合欢皮90克,牛膝150克,淫羊藿150克,谷麦芽各200克;制备将以上药物用清水浸泡一昼夜,放快火上连煎三汁,然后过滤,去渣取汁,并用文火将药汁慢慢煎熬浓缩;另准备阿胶150克,用25毫升黄酒浸泡炖烊,用冰糖或砂糖400克,蜂蜜400克,趁热一同冲入药汁之中收膏,待冷却收藏后便可按时服用;分析本方的适应证,属于气血两虚,因此而拟定了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方药;综观其中药物功效,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组为专门补益元气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怀山药、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等,这些药物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健脾益气的作用;一组为养血的药物,如熟地黄、赤芍药、制何首乌、枸杞子、淮小麦、大枣、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黑料豆、鸡血藤、核桃仁、当归、川芎等,这些药物相互配伍,具有活血、养血、和血的作用;一组为对证治疗的药物,如夜寐不安的用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等,以安神定志促进睡眠;大便干燥则用油当归、柏子仁、酸枣仁、制何首乌、蜂蜜等含有油脂具有滋润作用的药物;食欲减退则用谷麦芽、扁豆等具有健脾开胃帮助运化的药物;另一组药则在方中起到理气作用,如陈皮、木香、佛手皮、合欢皮等,使膏方补而不腻,又用桔梗、牛膝两味药,可引导其他药物上行下走,使药力能遍布全身各个脏腑器官,充分发挥作用;更选用具有滋补阴血作用的阿胶收膏,目的也在于加强补血养血的作用;一般来说,经过一个冬季的膏方调补,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若有些病人服用后并无十分明显的效果,天气又转热不宜再服膏方,根据病情可以选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作进一步的调治;调理月经主要用于月经不调适应证月经不调,每逢经来淋漓不尽,量多,严重时量多如血崩,经色淡,面目虚浮,精神疲惫,少腹隐痛,腰酸膝软,夜间不能安眠,白天嗜睡,运动后气促,自觉有内脏下坠的感觉,舌质淡,舌体略胖,苔薄白,脉象细而无力;选用药物益母草200克,艾叶炭100克,炮姜炭100克,地榆炭100克,侧柏叶炭100克,仙鹤草200克,桑寄生150克,川续断200克,炙黄芪200克,潞党参200克,云茯苓200克,焦白术200克,炙甘草200克,炒当归200克,白芍药200克,生地黄200克,熟地黄200克,桂圆肉150克,枸杞子200克,女贞子200克,茅根炭、槐花炭各80克,血余炭80克,菟丝子200克,淫羊藿200克,大枣150克,木香150克,陈皮200克,砂仁50克,参三七粉50克,酸枣仁150克,丹参200克,橹豆衣200克,制何首乌200克,桑椹子200克;制备将以上药物中除参三七粉外,其他药物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昼夜,然后用快火连煎三汁,用细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再以文火慢慢煎煮浓缩;另用阿胶200毫升,以黄酒400毫升浸泡烊化,冰糖或蔗糖500克,连同50克参三七粉,趁热一同冲人药中收膏,待冷却以后便可服用;分析本方适用于月经不调中月经过多一类病人,属于气血两亏类型;月经过多也属于出血一类病证,因此,本方的主要意图就在于调经止血;月经过多,必然导致血虚,因为气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容易产生气虚的现象,从标本兼顾治疗的角度出发,止血固然重要,补养气血也不能忽视;从整个方剂的药物组成来看,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一组为止血的药物,主要起到收敛固涩,对症而治的作用,从标着手,如艾叶炭、炮姜炭、地榆炭、侧柏叶炭、仙鹤草、茅根炭、槐花炭、血余炭等,这些药物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在炮制时再进行焙烤烘炒或成炭,更加强了止血的效果;一组为养血补血调血的药物,如益母草、生地黄、熟地黄、桂圆肉、枸杞子、女贞子、丹参、当归、稽豆衣、制何首乌、桑椹子、仙鹤草等,这些药物配伍,主要为补充阴血,为从本而治的方法,目的在于增强精血的生化;一组为补气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这一类药物一则可补气以养血,二则可补气以摄血,气对血具有固摄作用,补气也能起到止血的效果;此外,方中还有一些对症而设的药物,如腰膝酸软用桑寄生、川续断;夜寐不安用酸枣仁等,木香,陈皮、砂仁等主要起到理气作用,防止药性过于黏腻而影响脾胃的功能;一般本方服用后都有一定疗效,各种症状都有改善,但服完之后,还需用益母草膏、归脾膏、地黄膏等成药作进一步调治;通便类:瓜子麻仁膏、松子胡桃膏、百合膏、锁苁膏瓜子麻仁膏组成南瓜子、黑芝麻各60克,花生仁30克;将南瓜子炒香去壳,黑芝麻和花生仁均炒,加白糖60克,加温开水少量,研成膏;每服1匙,一日2次;功用适用于老年津亏便秘,贫血,营养不良等;松子胡桃膏组成松子仁、胡桃仁各500克;共捣成膏状,加蜂蜜250克,拌匀后蒸熟;每服1匙,一日3次;功用适用于病后身体虚弱,消瘦乏力,老年慢性便秘等;药性平和,可以久服;百合膏组成百合120克,川朴、光杏仁、桑白皮、天冬各60克,大黄15克;加水共煎3次,过滤,去渣,合并滤液,浓缩,加炼蜜240克收膏;每服30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功用清肺润肠通便;适用于老人,体虚及产后津枯血少之肠燥便秘;百合液润多脂,性复滑降,药性和平,兼有滋养作用;锁苁膏组成锁阳、肉苁蓉各500克;切碎,加水煎3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加炼蜜240克,和匀,收膏;每次饭前温服6匙,或用温酒调服;功用润肠通便;肉苁蓉味咸色黑,质润而降,本草正义谓:“苁蓉为极润之品,市肆皆以咸渍,咸能下降,滑能通肠,以主大便不爽,颇得捷效;”配伍质润之锁阳,其效尤彰;适用于阳虚肠燥者,治疗老人阳虚之便秘;温阳类:鹿鞭膏、胎盘膏、参鹿补膏鹿鞭膏配制鹿鞭一对,阿胶250克;先将鹿鞭洗净,温水浸润,切片,干燥;再将药片放入炒热的砂子中,炒至松泡,取出研末;将阿胶用清水漂净,研成细末,放在碗内,加入水半杯及黄酒半杯,再放在锅内隔水蒸煮,等到开始溶化时,加入鹿鞭末及冰糖4两,拌匀,熬透即成;服用每服10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功用补肾壮阳,益肾暖宫;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腰膝酸痛,耳鸣耳聋,妇女宫寒不孕,男子慢性睾丸炎等病症;胎盘膏配制新鲜胎盘一具洗净,漂至水清为度,切碎,加水煮烂,加炼蜜250克收膏;服用每服2匙,一日2次;功用益气养血,补精益肾;本药乃血肉有情之品,禀受精血结孕之余,能大补气血,故可单独使用;治男女一切虚损劳极,下元衰竭,及骨症、羸弱喘嗽等症;对肺结核痰中带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孕症等,每获良效;参鹿补膏配制红参800克,鹿肉、玉竹各100克,仙灵脾、狗脊、炒白术各300克,鸡血藤800克,党参、锁阳、川断各200克,墨旱莲、仙鹤草、熟地各400克,制女贞子600克;先将红参水煎2次,每次3小时;鹿肉水煎4小时;再将参渣、鹿肉渣与余药同煎2次,每次3小时;参汁、鹿肉汁、药汁分别滤清,和匀浓缩,得清膏;取砂糖129克,饴糖30克,加水加热溶解,滤过,加清膏100克,两者和匀浓缩收膏;服用每服10克,一同2次;功用益气补脾,养血温肾;适用于老年阳虚畏寒,精神疲乏,气血不足,腰膝酸软等;熄风类:补阳还五膏、钩藤膏补阳还五膏组成黄芪500克,当归尾、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各160克,川芎100克;共为粗末,加水煎熬,共3次,去渣滤清,浓缩,加炼蜜250克收膏;每服30克,一日2次;功用补气活血通络;适用于中风后遗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等;钩藤膏组成钩藤100克,当归、川芎、生地、白芍、阿胶各200克;共研细末,水煎取汁,加阿胶烊尽,和匀;每服1匙,一日3次,白开水冲服;功用柔肝养血,熄风通络;功用适用于头目眩晕、视物模糊、面色萎黄、经常手臂发麻,或突然手足抽搐、牙关紧闭等;温阳类:鹿鞭膏、胎盘膏、参鹿补膏鹿鞭膏配制鹿鞭一对,阿胶250克;先将鹿鞭洗净,温水浸润,切片,干燥;再将药片放入炒热的砂子中,炒至松泡,取出研末;将阿胶用清水漂净,研成细末,放在碗内,加入水半杯及黄酒半杯,再放在锅内隔水蒸煮,等到开始溶化时,加入鹿鞭末及冰糖4两,拌匀,熬透即成;服用每服10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功用补肾壮阳,益肾暖宫;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腰膝酸痛,耳鸣耳聋,妇女宫寒不孕,男子慢性睾丸炎等病症;胎盘膏配制新鲜胎盘一具洗净,漂至水清为度,切碎,加水煮烂,加炼蜜250克收膏;服用每服2匙,一日2次;功用益气养血,补精益肾;本药乃血肉有情之品,禀受精血结孕之余,能大补气血,故可单独使用;治男女一切虚损劳极,下元衰竭,及骨症、羸弱喘嗽等症;对肺结核痰中带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孕症等,每获良效;参鹿补膏配制红参800克,鹿肉、玉竹各100克,仙灵脾、狗脊、炒白术各300克,鸡血藤800克,党参、锁阳、川断各200克,墨旱莲、仙鹤草、熟地各400克,制女贞子600克;先将红参水煎2次,每次3小时;鹿肉水煎4小时;再将参渣、鹿肉渣与余药同煎2次,每次3小时;参汁、鹿肉汁、药汁分别滤清,和匀浓缩,得清膏;取砂糖129克,饴糖30克,加水加热溶解,滤过,加清膏100克,两者和匀浓缩收膏;服用每服10克,一同2次;功用益气补脾,养血温肾;适用于老年阳虚畏寒,精神疲乏,气血不足,腰膝酸软等;行气类:润肺和肝膏、佛手膏润肺和肝膏组成党参15克,麦冬、桑叶、枇杷叶去毛、川石斛各24克,橘红、炒枳壳各12克,生薏米30克,生杭芍18克,甘草9克;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少加炼蜜为膏;每服9克,白开水送下;功用治两胁胀痛,时作咳嗽等;佛手膏组成佛手片、白芍、白术各30克,党参、川芎、茯苓、生地各60克,当归150克,冰糖240克,甘草15克;上药切碎,用水煎3次,分次过滤去渣,滤液合并,小火煎熬,浓缩,加冰糖收膏;每服15克;功用适用于胸痛、胁肋胀痛、呕吐、嗳气少食;调经类:地芩膏、泽兰膏、益母膏、牛膝膏、归芍膏地芩膏组成生地、黄芩各500克;加水煎透,过滤去渣,浓缩,加炼蜜500克收膏;每服15克,一日2次;功用治疗妇女血热,月经量多等;泽兰膏组成泽兰叶270克,酒炒当归、赤芍各90克,甘草45克;共研粗末,加水煎熬3次,去渣滤清,合并滤液,浓缩,加炼蜜、红塘各250克收膏;每服10克,一日2次;功用活血调经,清热凉血;治疗妇女血虚内热,月经量少,渐至不通,肌肉消瘦,午后潮热,室女经闭成痨等;益母膏组成益母草、红糖各2000克;先将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熬,过滤,去渣,浓缩;红糖和匀,熬为稠膏;每服1匙,一日3次,白开水冲服;功用活血化瘀;益母草善于行血去瘀,为妇利良药,故有益母之名;适用于妇女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及恶露过多等;牛膝膏组成酒炒怀牛膝120克,酒炒当归、桃仁泥各30克,生地、赤芍各45克,川芎15克;切碎,加水煎熬3次,过滤,合并滤液,加炼蜜240克收膏;每服30克,一日2次;功用治血瘀痛经,月经不调等;归芍膏组成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各6克,柴胡5克,甘草9克;切碎,用水煎取汁,加冰糖适量,收膏;每服9克,一日2次;功用治疗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痛;定喘类:五味膏、一味百部膏、紫菀膏、冬花膏、加味百花膏、青杏膏五味膏配制五味子、当归、青皮、茯苓、桑白皮、半夏、川贝母、甘草各6克,光杏仁3克;用水煎成汁,去渣,用冰糖适量熬膏;服用每服2匙,一日2次;功用治气管炎咳嗽,忌烟茶;一味百部膏配制鲜百部根10斤,捣取汁,煎如饴,加炼蜜1斤收膏;服用每服1匙,一日3次;功用治久咳不愈者;紫菀膏配制紫菀240克、款冬120克,光杏仁、枇杷叶去毛、木通、炙桑白皮、制大黄各60克;加水煎熬,共3次,去渣,合并煎液,浓缩,加炼蜜250克收膏;服用不时含化2匙;功用治疗肺热咳喘痰黄;冬花膏配制冬花、桔红、党参、远志、前胡、川贝粉各120克,麻黄、马兜铃各100克,光杏仁、五味子各60克;用水煎各药成汁,加川贝母粉,红糖1斤,和匀;服用每服6克,一日3次;功用治咳嗽气喘痰多;加味百花膏配制百部120克,款冬花、紫菀各240克;加水煎取汁,加炼蜜240克收膏;服用每服1匙,一日3次;功用润肺止咳化痰;治疗老年体虚,咳嗽痰粘难咯,适合慢性气管炎患者长期服用;青杏膏配制半熟鲜杏,不拘量,水洗去核,剥取果肉,捣烂,榨取汁液,熬膏;服用每服半匙;功用治肺结核,咳嗽气喘;健胃类:无花果膏、健脾阳和膏、助胃膏、楂术膏、楂梨膏无花果膏组成无花果1000克,加水煮烂,小火熬成膏,加白糖750克,和匀,煎透,收膏;每服2匙,一日2次;功用益胃润肠,清肺化痰;本品含葡萄糖、果糖、蔗糖、拧檬酸、苹果酸等多种营养物质;适用于病后虚弱,消化不良,干咳无痰,老年便秘等;也可作为肺结核、肝炎的辅助治疗药物;健脾阳和膏组成党参、茯苓、枇杷叶各60克,白术、桔梗、木香、辛夷各30克,炒枳壳、陈皮、苏叶、羌活各45克,草豆蔻36克,神曲、谷麦芽各40克;将枇杷叶去毛,上药共切碎,加水熬透,共3次,去渣,滤清,合并滤液,浓缩,加炼蜜250克收膏;每服12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功用温运脾阳,行气止痛;适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面色萎黄等;。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大同矿区中医院协定方)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大同矿区中医院协定方)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大同矿区中医院协定方)大同矿区中医院协定方1.消瘤散处方:桂枝10g 茯苓15g 丹皮6g 桃仁12 g 红花12 g 赤芍12 g 蟄虫6 g 三棱6 g 莪术6 g 香附12 g 丹参15 g 生地12 g 当归12 g 刘寄奴12 g功效:活血化瘀,理气软坚。

适应症:胞宫逐渐增大,发硬,经血量多,有块,经期延长,或淋漓不断,周期不准,白带增多等症。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15天为一疗程。

必要时随症加减。

2.祛癥散处方:柴胡12 g当归12 g赤芍12 g白术12g 枳实12 g 丹参15 g 昆布12 g 薏芢30 g 三棱6 g 莪术6 g 益母草20 g 王不留行12 g 丹皮6g 桂枝10g 茯苓15g功效:祛温化痰,活血化瘀。

适应症:腹部肿块,多以下腹部一侧,向上增大,呈球形,可移动,无触痛,肿块大小不一,月经正常,舌脉变化不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分早晚温服。

15天为一疗程。

必要时随症加减。

3.阴道炎冲洗剂1号处方:苍术15g 黄柏15g 薏仁25 川牛膝10g 白藓皮10g 百部10g适应症:滴虫性阴道炎用法:煎余药液150——200毫升,每日2次,阴道冲洗,10天为一疗程。

4.阴道炎冲洗剂2号处方:密陀僧15g 石菖蒲10g 黄柏10g 白藓皮15g 蚤休15g 荜薢20g适应症:霉菌性阴道炎用法:每日2次,外用,10天为一疗程。

5.阴道炎冲洗剂3号处方:金银花20g 连翘20g 蒲公英20g 百部15g 地丁30g适应症:细菌性阴道炎用法:每日2次,外用,10天为一疗程。

6.产后平I号处方:黄芪20g 当归6g 川芎6g 桃仁6g 通草10g穿山甲10g 王不留行10g 白芷10g 桔梗10g 黑芝麻20g 漏芦10g 路路通10g 功效:补气养血,活血祛瘀,通络下乳。

适应症:产后症,气血两虚,乳汁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连服3~5剂,待瘀去,乳汁通畅后可停药。

协定处方

协定处方

太仓市中医医院协定处方1、成人流感方桑叶10g 菊花10g 杏仁10g 葛根20g 桔梗5g 连翘15g板蓝根15g 藿香10g 柴胡10g 紫苏10g 羌活10g 厚朴10g生甘草5g治法:清热解毒(伴有呼吸道疾病者)2、小儿退热药浴散方(30g/袋)香薷2.5g 藿香2.5g 薄荷2.5g 柴胡2.5g 贯众5g 鸭跖草5g金银花5g 荆芥2.5g 防风2.5g治法:外感发热,证见:发热无汗或少汗,咽红、轻咳。

用法:小于1岁1袋,1-3岁1袋半,3-7岁2袋,7-14岁2袋半。

现将药粉用开水浸泡30分钟,再冲入温水中,沐浴20分钟,起浴后温水冲净擦干。

3、泻肺平喘散方(10g/袋)葶苈子2g 莱菔子2g 炙麻黄2g(水炙) 炙僵蚕2g 浙贝母2g用途:用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病)用法:3-6个月日服3-6克;6-12个月日服6-10克;1-3岁日服10-15克;4-7岁日服10-15克,分3次用红枣汤或蜂蜜调服。

4、小儿防感健脾香囊方石菖蒲0.75g 香薷0.5g藿香0.5g山茶0.5g苍术0.5g薏仁0.5g砂仁0.5g冰片0.25g (冰片另研后加入)用法:装入香袋内,小儿挂在胸前刺激鼻粘膜后产生抗体和消化酶而起防感健脾消食功效。

5、扶正抗邪方炙黄芪10g山药15g太子参10g五味子5g红枣10g麦冬10g百合10g煅龙骨15g 薏仁15g浙贝母10g甘草3g瘪桃干10g适宜:气阴不足、肺脾二虚患者功效:益气、养阴、敛汗固卫6、湿热泻方车前子5g薏仁15g扁豆衣10g黄连1g用法:用带皮苹果煎汤120—150ml适宜:湿热所致的腹泻功效:清热利湿止泻7、伤食泻焦山楂10g炒麦芽15g六神蛐10g炒薏仁15g用法:用带皮苹果煎汤120—150ml频服适宜:消化不良所致的腹泻功效:消食运脾、利湿止泻8、久泻(脾虚)方山药15g薏仁15g石榴皮6g煨肉豆蔻5g用法:用带皮苹果煎汤120—150ml频服功效:健脾利湿、涩肠止泻9、抗邪时毒方金银花15g连翘15g板蓝根15g柴胡10g贯众15g辛夷10g炙麻黄6g杏仁10g 薄荷10g僵蚕10g黄芩10g生甘草3g适宜:流行感冒初中期功效:清热解毒、宣肺透邪用法:12岁以上每日一贴、十二岁以下两日一贴或三日两贴10、夏秋上感方香薷10g蝉衣5g鸭跖草15g藿香15g薄荷10g辛夷10g柴胡10g金银花15g牛蒡子10g僵蚕10g白残花10g生甘草3g适宜:夏秋季节上呼吸道感染功效:疏表清暑、清热透邪11、冬春上感方防风10g荆芥10g栀子10g蝉衣10g杏仁10g生甘草3g桑叶10g辛夷10g连翘15g金银花15g豆豉10g鸭跖草15g适宜:冬春季节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功效:疏风清热、解毒祛邪12、小儿退热药浴散香薷10g藿香10g薄荷10g连翘10g贯众15g柴胡10g金银花15g适宜:外感发热患儿功效:疏表清热、散邪用法:上药粉碎成初粉,装入纱布袋内,用时以1500—2000ml开水泡三十分钟,后洗澡。

中医外科常用膏药类方

中医外科常用膏药类方

中医外科常用膏药类方万应膏此膏治一切痈疽发背,对口诸疮,痰核流注等毒,贴之甚效。

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官桂白芷当归赤芍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定粉大黄(各五钱)上十九味,定粉在外,用净香油五斤,将药浸入油内。

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候日数已足,入洁净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

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去渣,将油称准,每油一斤,兑定粉半斤,用桃柳枝不时搅之,以黑如漆,亮如镜为度。

滴入水内成珠,薄纸摊贴。

【方歌】万应膏用贴诸毒,发背痈疽对口疮,川草乌同地蔹芨,象皮桂芷芍归羌,苦参木鳖穿乌药,甘独元参定粉黄。

绀珠膏此膏治一切痈疽肿毒,流注顽,风寒湿痹,瘰乳痈,痰核,血风等疮,及头痛,牙疼,腰腿痛等证悉验。

制麻油(四两)制松香(一斤)上将麻油煎滚,入松香文火溶化,柳枝搅候化尽,离火下细药末二两三钱,搅匀,即倾于水内,拔扯数十次,易水浸之听用。

一、瘀血、肿毒、瘰等证,但未破者,再加魏香散,随膏之大小,患之轻重,每加半分至三二分为率。

一、毒深脓不尽,及顽疮对口等证,虽溃必用此膏获效。

一、未破者贴之勿揭,揭则作痒。

痛亦勿揭,能速于成脓。

患在平处者,用纸摊贴;患在湾曲转动处者,用绢帛摊贴。

一、疮及臀、腿寒湿等疮,先用茶清入白矾少许,洗净贴之见效。

一、头痛贴太阳穴,牙痛塞牙缝内。

一、内痈等证,作丸用蛤粉为衣,服下。

一、便毒痰核,多加魏香散;如脓疮,再加铜青。

如拱头,癣毒,贴之亦效。

制油法∶每麻油一斤,用当归、木鳖子肉、知母、细辛、白芷、巴豆肉、文蛤打碎、山茨菇打碎、红芽大戟、续断各一两,槐、柳枝各二十八寸,入油锅内浸二十一日,煎枯去渣,取油听用。

查朝鲜琥珀膏,多续随子,此方宜加之。

制松香法∶择片子净嫩松香为末十斤,取槐、柳、桃、桑、芙蓉等五样枝各五斤,锉碎,用大锅水煎浓汁,滤净,再煮一次各收之,各分五分。

每用初次汁一分煎滚,入松香末二斤,以柳、槐枝搅之,煎至松香沉下水底为度,即倾入二次汁内,乘热拔扯数十次,以不断为佳,候温作饼收之。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广安门医院方)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广安门医院方)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广安门医院方)1.湿疹1号功能:清热利湿,用于急性湿疹,脂溢性湿疹,渗液多者生地30 黄芩10 木通5 车前子10 赤芍10 龙胆草10 泽泻10 六一散102.湿疹2号见风2号3.湿疹3号功能:滋阴除湿,用于亚急性湿疹;用于慢性湿疹,渗液少者,舌苔光剥① 生地30 玄参10 丹参10 当归10 茯苓10 泽泻10 地肤子10 舌床子10甘草5② 生地30 玄参10 麦冬10 玉竹10 石斛10 冬瓜皮10 大腹皮104.湿疹4号功能:芳香化湿,舌苔白腻藿香10 佩兰10 苍术10 陈皮10 茯苓10 泽泻10 地肤子10 苍耳子105.化湿汤功能:健脾利湿,婴儿湿疹,消化不良苍术6 陈皮6 茯苓6 泽泻6 炒麦芽10 六一散66.消风1号功能:疏风清热,脂溢性皮炎,荨麻疹,玫瑰糠疹,舌红苔白生地30 当归10 赤芍12 苦参10 荆芥10 白蒺藜10 生石膏30 甘草107.消风2号功能:养血消风,慢性脂溢性皮炎,舌质淡熟地15 当归10 荆芥10 白蒺藜10 苍术10 苦参10 火麻仁10 丹参10甘草68.风1号功能:风热型荨麻疹荆芥10 防风10 浮萍10 蝉衣6 白蒺藜10 当归10 赤芍10 大青叶10黄芩10 连翘109.风2号功能:祛风胜湿,丘疹型荨麻疹,湿疹,痒疹荆芥10 防风10 羌活6 蝉衣5 茯苓10 陈皮6 连翘6 甘草310.风3号功能:固卫疏风,寒冷型荨麻疹黄芪10 防风10 炒白术10 桂枝10 赤芍10 白芍10 生姜3 大枣7枚11.风4号功能:健脾祛风,胃肠型荨麻疹。

苍术10 陈皮6 茯苓10 泽泻10 荆芥10 防风10 羌活6 乌药10 木香312.消风3号功能:活血消风,治疗血瘀当归10 丹参10 赤芍10 桃仁10 红花10 荆芥10 蝉衣6 白芨藜10甘草613.止痒1号功能:养血熄风,止痒,瘙痒症生地30 玄参12 当归10 丹参12 白蒺藜10 煅龙牡各15 炙甘草614.止痒2号功能:养血熄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黄芪15 当归10 白芍10 熟地15 红花10 玄参10 丹参10 荆芥10甘草10 白蒺藜1015.乌蛇方功能:搜风清热,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痒疹乌蛇10 荆芥10 蝉衣6 防风10 羌活10 白芷6 马尾连10 黄芩10连翘10 甘草1016.皮炎1号功能:清热解毒,凉血,过敏性皮炎生地30 丹皮10 赤芍10 生石膏30 黄芩10 玉竹6 双花10 连翘10甘草617.消炎方1号功能:清热解毒,毛囊炎,丹毒,脚气感染马尾连10 黄芩10 丹皮6 赤勺10 蚤休10 双花10 连翘10 龙葵10三棵针1018.消炎方2号功能:清热解毒,掌趾脓庖病地丁30 野菊花10 半支莲10 蒲公英15 蚤休10 双花10 连翘10龙葵10 甘草619.清方功能:天疱疮生地30 麦冬10 苍白术各10 黄芩10 泽泻10 赤勺10 茵陈10 连翘10生甘草1020.皮藓方功能:凉血清热,祛风胜湿,神经性皮炎生地30 当归10 赤勺10 苦参10 黄芩10 苍耳子6 地肤子10 丹参10甘草621.风藓汤功能:养血活血,祛风止痒,神经性皮炎,舌淡苔净生地30 玄参12 当归10 白芍10 茜草10 红花10 苍耳子10 苦参10地肤子10 甘草1022.熄风方功能:养血熄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代赭石15 生龙牡各15 珍珠母30 灵磁石10 白蒺藜15 白芍15 丹参10当归1523。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阳山县中医院)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阳山县中医院)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阳山县中医院)阳山县中医院常用协定处方一.心血管专科1 .不寐1号方处方:枣仁10g 远志10g 夜交藤30g 柏子仁10g 茯苓30g 甘草6g枳壳10g 大枣10g 香附10g 郁金10g功效:养心安神,健脾行气主治:神经衰弱2 .心悸1号方处方:太子参3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丹参15g 赤芍10g 郁金10g 夜交藤30g 瓜蒌壳10g 甘草6g 磁石30g(先煎)枳壳10g 元胡10g功效:益气养阴?,活血定悸主治:气阴两虚心悸、心律失常3 .脑动脉功血不足方处方:蒺藜30g 白芍30g 丹参15g 枳壳10g 茯苓30g 泽泻30g 白术15g 杜仲10g 菟丝子10g 天麻10g 牛膝15g 甘草6g 功效:滋阴潜阳,补益肝肾主治:脑动脉供血不足4 .中风一号处方:熟地15g 地龙10g 山药15g 茯苓15g 沙参15g 桃仁15g 红花8g川芎10g 当归尾15g 山茱萸15g 全蝎10g5 . 眩晕一号方处方:天麻15g 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5g 杜仲15g 桑寄生15g 山栀子15g 桃仁10g 茯苓15g 法夏10g 大枣10g二.内一科6 .高血压病方法夏10g 白术20g 天麻10g 陈皮10g 茯苓20g 甘草5g 生姜3片大枣3枚党参20g功效:健脾祛湿?化痰熄风主治:风痰上扰的眩晕病7 .冠心病方处方:党参20g 麦冬10g 五味子5g 赤芍15g 黄芪20g 玉竹10g 丹参20g降香10g 当归10g 桃仁10g 红花10g 川芎10g功效: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主治:治疗瘀阻心脉的胸痹病8 .增液汤加减处方:玄参15g 麦冬15g 生地20g 丹参10g 白术20g 降香10g 川芎15g 火麻仁20~30g 大黄5~8g(后下)9 .胸痛一方处方:桃仁10g 红花10g 生地10g 赤芍15g 川芎10g 当归10g 柴胡10g 枳壳10g 甘草5g 桔梗10g 牛膝10g10.胸痛二方瓜蒌15g 薤白10g 法半夏10g 胆南星10g 竹茹10g 党参10g 茯苓20g 石菖蒲枳实10g 陈皮10g 甘草5g11.喘咳方处方:细辛6g 法夏12g 五味子10g 炙甘草8g 干姜12g 桂枝12g麻黄10g 白芍15g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协定处方及经验方

协定处方及经验方

协定处方及经验方肾气丸(古方)干地黄160g,淮山药80g,枣皮80g,茯苓60g,泽泻60g,丹皮60g,上桂40g,炙附子80g,制水蜜丸服1月,每日3次,每次6g。

枳术丸白参20g,白术50g,枳壳50g ,均姜15g,砂仁15g,白叩仁15g,炒鸡内金25g,杠板归15g,红药子20g,炙甘草15g,隔山撬15g,老儿茶20g,莪术15g。

制水丸服15天,每日3次,每次6克。

养胃糊山查肉50g,麦芽50g,隔山撬50g,糯米根50g,鸡内金50g,淮山药50g,苡仁50g,炒扁豆50g,陈皮30g,均姜30g,共研细末,鲜开水调服,每日2次,每次20一25g。

皮风净苍术30g,苦参30g,黄柏20g,穿心莲10g,杠板归20g,红药子10g,地肤子50g,白矾50g,煎取500毫升,外用加醋泡洗患处。

保元膏黄芪800g,灵芝800g,丹参800g,黄菊300g。

煎取汁浓缩成膏,内服1月。

坤宁膏黄芪丹参当归葛根川芎生地白芍桂枝生姜大栆各500g,阿胶50煎取汁浓缩成膏,内服1月。

乾元膏熟地补骨脂菟丝子沙蒺藜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各400g,肉桂均姜各20g,附子鹿胶各40g,煎取汁浓缩成膏,内服1月。

化瘤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石上柏,石见穿,龙葵,白英,菝葜,卷柏各20g,煎服2天。

咳喘丸西洋参,白术,茯苓,大枣肉,炒莱菔,炒苏子,炒白芥子,陈皮,法半夏,均姜,细辛,北五味,甘草各10g,蛤蠏1对,研细末冲服或加蜜制成丸药服,每日2一3次,每次6g。

宁神丸西洋参,茯苓,建蒲,龙齿,牡蛎,龟板,北五味,远志,灵芝孢子粉各10g,研粉调成粒状服或加蜜制丸服,每晚10g。

追风透骨丸制川乌,制草乌,制马钱,自然铜,制乳香,制没药,青木香(可用南木香代),赤芍,羌活,独活,茜草根,泽兰,血通,管仲,丹参,川芎,甘草各10g,鸡血藤,木瓜,三七,九牛造(可用巴戟代)各20g,共研细粉制水丸,每日3次,每次2g藤骨丸鸡血藤,骨碎补,桂枝,白术,制乌头,独活,豨莶草,威灵仙,年健,仙茅,石风丹,乌梢蛇,鹿含草,巴戟天,犬片,牛膝,广三七,姜黄,三棱,莪术,红花,丹参,乳香,没药。

中药常用协定处方

中药常用协定处方

眩晕一号(美尼氏症)丹参10川茸10半夏10天麻10白术10陈皮10茯苓10 泽泻10葛根10甘草3石菖蒲10眩晕二号(颈性眩晕)丹参10赤芍10钩藤10葛根10淮牛膝10半夏10地龙10枸杞10骨碎补10 女贞子10桃仁10红花10盗汗方炙黄艮40炒白术15防风15桂枝10浮小麦30柴胡12生龙骨20生牡蛎20秦 芜15银柴胡12五味子15敛汗固表汤(自汗体虚): 黄艮30白术10防风10山药20茯苓10浮小麦30麻黄 根5甘草3协议处方丹参30降香10三七片9红花10瓜篓皮15降压方天麻15罗布麻20 钩藤20桑寄生 20牛膝20安神方 (定神安眠)酸枣仁 30炙远志10 茯神30 合欢皮 15 珍珠母40 夜交藤30 五味子6 法半夏10厚朴10 陈皮6龙齿30木香6砂仁6 (后下)黄茂20茯苓20陈皮10清半夏冠心方 调胃方治尿感2方生地丹皮10泽泻12茯苓15 山萸肉12 山药15知母10黄柏10 蒲公英30 白头翁30消石方:金钱草60海金沙15 (包)石韦15 鸡内金15王不留行15枳壳15 制三棱10 地龙15 瞿麦15 甘草6腹泻1号方:党参12炒白术12干姜10炙甘草6防风15诃子25车前子30苏叶6煨木香10六曲15桔梗10仙鹤草45吴萸6木瓜15石榴皮15山药30莲子肉30炒慧仁30 生姜10大枣10开胃进食方:玄参12生山药30芦根30石斛15 谷麦芽各15佛手15百合30乌药12大贝母30鸡内金6白痪藜15木瓜15熟大黄3前列腺炎方炮山甲10路路通15蛇舌草40仙茅15仙灵脾20鱼腥草25土茯苓25淫羊霍15山萸肉15猪苓25泽泻15益母草25 牛膝15面瘫方:全虫6僵蚕6白附子9川貝母9羌活9银花10板蓝根15炙甘草6养颜祛痘方:炒白芍17当归18炒白术18赤芍14牡丹皮14柴胡15泽泻22浙贝母18 蒲公英16 金银花20茵陈32生慧及仁32丹参18白癣皮18炒梔子7白菠12白疾藜18紫花地丁 14 美容祛斑方:减肥II 号方(利湿化 痰): 姜半夏9制南星9益气养阴汤剂 人参、麦冬、五味子皮10柴胡 10炒梔子6薄荷7 丹参10慧仁20茯苓10减肥 I 号方 (泻火导滞):大黄 10 连翘10黄连6枳实厚朴9山楂20神当归12 炒白芍10炒白术10甘草3赤芍10牡丹曲20 莱萌子15陈皮12茯苓12橘红10 枳实9冬瓜皮12泽泻12 决明子10莱萌子15 白术 茯苓12减肥山号方(益气健 脾)党参15黄艮1520扁豆12陈皮前子10茯苓1512砂仁白术10大枣5枚及仁防己15猪苓12车中风康复基本 方:当归10 川苛10 石菖蒲20 云苓10乳腺增生方: 柴胡10川苛10 广郁金15制乳没(各)6 先煎)15 仙灵脾15青陈庭籟亍15丝瓜络15桔楼10皮仙茅15浙贝母10生甘草15 路路通15 A元胡30桔梗10懷龙牡(各脂肝消汤剂桑白皮15法半夏 桔梗10甘草1015枇杷叶15北杏仁15麻黄15橘红15补血汤剂炙黄当 枸杞阿 党归、子、胶、参、首乌鼻炎汤苍耳 辛 白 薄子、 夷、 芷、 荷、生石 黄 桔 甘草、霍香膏、 过敏性鼻炎: 苓、 梗、生黄 党参、 防炒白 柴 英'炙甘草、风、术、胡、五味子、辛夷'慢咽万:桔梗15 玄参25 乌梅10诃子15 黄英30太子参15甘草薄荷 10麦冬 15千层纸10浙贝15生地3010 (后下)促卵泡汤:丹参、大黄、 咽必舒汤剂炒白术参兀黄臥苏规 荆瓶连瓠方 、喘仙茅10当归10淮山10巴戟10淫羊霍10菟丝子10肉萩蓉10熟地10促排卵汤:鸡血藤30 桂枝5续断2:0 当归15香附15川莒15丹参30桃仁10黄英20芫蔚子10细辛3红花10排石汤:当归15北英20.生地黄15.甘草10木棉花15泽泻15牛膝20冬葵子15.金钱草30鸡内金15车前子15茅根.30.生化汤当归炭15 川茸15益母草20 桃仁10干姜10香附15枳壳15川牛膝25续断20菟丝子20黄英20甘草10功血方生地黄10 白芍15女贞子15 墨旱莲15槐花15小蓟10茜草10地榆15乌梅15续断20菟丝子20黄英20麦冬15枸杞子15调经止血方女贞子15墨旱莲15地榆炭15山楂炭15仙鹤草15卷柏15茜草15赤芍15益母草30三七粉5盆炎方蛇舌草25白头翁20柴胡10枳壳10茯苓20车前草15当归10川茸15 陈皮10香附15丹参30白芍15通乳汤人参;生黄英;当归;麦冬;木通;桔梗;猪蹄汤冲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滋养肝肾膏方【适应证】精神萎软,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健忘,心烦,手足心发热,夜寐不安,盗汗,潮热,颧红升火,口干,干咳,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女子月经不调,经水量少,经色红,周期短,质稠,舌质红而干,舌苔薄白或少苔,甚或舌质中有裂纹,舌体萎缩,脉象沉细带弦或数。

【选用药物】熟地黄300克,怀山药300克,吴茱萸250克,枸杞子200克,炙龟版250克,炙鳖甲250克,麦门冬200克,菟丝子200克,牛膝200克,杜仲200克,沙参200克,女贞子200克,旱莲草200克,川石斛200克,何首乌200克,白芍药200克,五味子120克,酸枣仁150克,当归200克,桑椹子200克,骨碎补200克,狗脊200克,紫河车120克,金樱子200克,芡实200克,陈皮200克,佛手片150克,合欢花90克,桃仁200克,桂圆肉200克,茯苓200克,夜交藤200克,甘菊花120克,泽泻200克,知母200克,黄柏200克,灵磁石400克,石菖蒲200克。

【制备】将以上药物用清水浸泡一昼夜,其中灵磁石一味为矿物类药物,应先煎30分钟左右,然后将其他药物放入同煎,以快火连煎三汁后,用细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再放到文火上慢慢煎煮浓缩。

另外用阿胶300毫升,浸于500毫升黄酒中烊化以备用,用冰糖或蔗糖400克,趁热一同冲入药汁之中收膏,待冷却后便可服用。

【分析】本方所适应的症状,属于肝肾之阴精亏虚的类型。

人体内的精与血是同出一源的,因此,在肝肾阴精亏虚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到体内的阴血,用药组方时在考虑到肝肾之精亏虚,又兼顾到阴血,以加强全方的效果。

分析具体的组方原则,全部药物可分成下面几个方面:一组为针对肝肾阴亏而设,以滋养阴精为主的药物,如熟地黄、怀山药、吴茱萸、枸杞子、龟版、鳖甲、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桑椹子等,这一组药物,具有较强的滋补肝肾之阴的作用,相互配伍后效果更佳,因肝肾之阴为全身阴液之根本,及时补益肝肾阴精,是本方的重要环节;另外,考虑肝肾之阴一亏,必然影响到全身其他各脏腑器官的阴液,见到全身阴精俱亏的症状,因而设立了对其他脏器具有补养阴液作用的药物,如麦门冬、石斛、沙参等,起到标本同治,双管齐下的作用;一组为补精血的药物,如何首乌、女贞子、桑椹子、桂圆肉、当归等,主要协同补肝肾药物,以提高疗效;一组为补阳药物,其用意取决于“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的道理,如杜仲、狗脊、骨碎补等;一组为对症而下的药物,如见到腰膝酸软用牛膝、狗脊、骨碎补;见到遗精滑精用金樱子、芡实;见到心烦,手足心发热用知母、黄柏;见到夜寐不安用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见有眼花耳聋用甘菊花、枸杞子、灵磁石、石菖蒲;见月经不调用桃仁、当归、阿胶;此外,全方中还设立了一组药性比较轻灵,具有理气作用,走而不守以防止滋阴药物过于黏腻作用的药物,如陈皮、佛手片、合欢花、茯苓、泽泻等。

方中还用了五味子、白芍药酸甘化阴,具有不断生成阴液的作用。

一般来说,患者服用膏方以后能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滋补肝肾之阴短期内较难获得全功,单凭一料膏方恐怕难以完全解决问题,停药后还须用一段时间成药以巩固疗效,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杞菊地黄丸、二至丸、石斛夜光丸等成药,可以选择其中一二种,长期服用。

在服用滋阴膏方时,除一般的忌口注意外,尤其不能进食过分辛燥香辣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在服药期间如出现腹泻、发热等情况,暂停服用膏方,经调治后再继续。

益气养血,补精益肾。

本药乃血肉有情之品,禀受精血结孕之余,能大补气血,故可单独使胎盘膏制作:新鲜胎盘一具洗净,漂至水清为度,切碎,加水煮烂,加炼蜜250克收膏。

功效:益气养血,补精益肾。

本药乃血肉有情之品,禀受精血结孕之余,能大补气血,故可单独使用。

治男女一切虚损劳极,下元衰竭,以及骨症、羸弱喘嗽等症;对肺结核痰中带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孕症等,每获良效。

温补肾阳膏方【适应证】精神委靡,面色咣白,畏寒,四肢不温,头晕,心悸,食欲不佳,腰膂酸痛,大便溏薄,甚至泄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夜尿尤多,男子有阳痿、遗精,女子见月经不调,舌苔白,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脉象沉迟无力。

【选用药物】黄芪300克,党参250克,仙茅100克,淫羊藿150克,锁阳150克,阳起石200克,肉苁蓉150克,巴戟天150克,补骨脂150克,桑寄生150克,牛膝150克,熟附块90克,肉桂90克,杜仲150克,鹿茸50克,狗脊150克,核桃仁150克,覆盆子150克,菟丝子150克,五味子90克,蛇床子160克,韭菜子120克,川续断150克,桑螵蛸150克,制香附150克,沉香60克,当归150克,陈皮150克,女贞子150克,枸杞子150克,龟版胶200克,谷芽200克,麦芽200克,神曲200克,川芎150克,川桂枝120克,吴茱萸50克,金樱子150克,芡实150克。

【制备】将以上药物用清水浸泡一昼夜,其中附子一味药略有毒性,可在快火上先煎20分钟;沉香一味具挥发性,需要后入药,将其他药在快火上连煎三汁,然后过滤,去渣取汁,再在文火上慢慢熬煎浓缩,另用鹿角胶250克,浸于500毫升黄酒中烊化以备用,用冰糖或蔗糖400克,趁热一同冲人药汁之中收膏,待其冷却后便可服用。

【分析】本方所适应的病证,以肾阳虚为主,兼有脾和心两脏阳气不足,因此,拟定了具有较强的温补肾阳,并兼顾心脾的方剂。

分析其中药物组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组为温补全身各脏腑阳气的药物,如附子、肉桂、桂枝、黄芪、党参等,这些药物配伍后,对全身各脏腑器官的阳气不足,有较好的温补作用,因为肾阳为人身中阳气之根本,肾阳虚必定会影响到其他脏腑,因此,安排了兼顾他脏和全身阳气的这一组药物;一组为专司温补肾中阳气,填补肾中精髓的药物,如仙茅、淫羊藿、锁阳、阳起石、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鹿茸、核桃仁、覆盆子、菟丝子、吴茱萸等,这组药物构成了本方的主体,针对肾阳虚而设立;一组为对症而设的药物,如腰膂酸痛的用桑寄生、川续断、狗脊、杜仲、牛膝;阳痿遗精的用蛇床子、韭菜子、五味子、覆盆子、桑螵蛸;夜尿频多的用桑螵蛸、金樱子、芡实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的用谷芽、麦芽、六曲等;一组具有滋补肾阴作用的药物如女贞子、枸杞子、龟版、五味子等,主要根据“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原则而设立,以增强全方中滋阴补阳的作用;另一组为全方的调节药,沉香、香附、陈皮可以行气理气,使膏滋方补而不腻;而当归、川芎等具有活血作用,一方面针对部分症状而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行气药推动药力迅速到达全身各个脏腑器官。

经服用膏方后,如果症状仍未完全消失,而又不宜再继续服用膏方药,可以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全鹿丸、大菟丝子丸、龟龄集、青娥丸作进一步的调治。

当然,本方所描述的适应证中有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等症状,必须先经医生用开路药调理以后,待症情有所好转再开始用膏方,如在服膏方期间有所反复,可暂缓服用,作调理后再继续服用。

益气活血膏方【适应证】畏寒自汗,易于感冒,倦怠无力,精神萎顿,头昏耳鸣,心悸气短,疼痛固定不移,瘕瘕肿块,肌肤甲错,唇舌暗紫,或见瘀点、瘀斑、血缕,或有肢体痿废不用,脉沉涩无力。

【选用药物】生黄芪250克,党参200克,赤芍药150克,白芍药150克,川芎90克,当归120克,桃仁90克,红花90克,白术120克,青皮90克,陈皮90克,柴胡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黄精100克,丹参120克,升麻90克,炙甘草60克,广地龙90克,五灵脂90克,檀香45克,砂仁(后人)30克,茯苓100克,香附90克,山药250克,防风100克,神曲100克,山楂90克,牛膝120克,生地黄120克,枳壳100克,麦门冬120克,牡丹皮100克,延胡索100克,泽兰叶100克,乌药90克。

【制备】将以上药物放人清水中浸泡一昼夜,然后用快火连煎三汁,用细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再以文火慢慢煎煮浓缩。

另用鳖甲胶200克,以黄酒400毫升浸泡烊化,冰糖或蔗糖500克,连同50克参三七粉,趁热一同冲入药中收膏,待冷却以后便可服用。

【分析】本方为气虚血瘀的病证而设,因为气为血帅,气能行血,气的生化不足或气的消耗过多,导致气虚证。

另外气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虚直接影响着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气的推动无力,血行迟缓不畅而成瘀。

所以方中一组药物用生黄芪、党参、白术、黄精、茯苓、山药、炙甘草等益气扶正,推动血液运行;另一组以赤芍药、白芍药、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广地龙、山楂、牡丹皮、泽兰叶、参三七粉等活血化瘀;更用生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等化瘀止痛。

以上益气、活血、化瘀三者为本方的主要治疗思想。

同时配合应用鳖甲胶软坚消积;当归、生地黄、麦门冬补血养阴;青皮、陈皮、柴胡、檀香、枳壳、乌药等行气理气;以升麻升发清阳;防风与黄芪、白术共同益卫固表;砂仁、香附、神曲健脾助运。

总之,本方综合了固本清源的治疗思想,在益气、活血的前提下,考虑到消积、补血、行气、止痛、升阳、助运等多环节的协同作用,以冀治疗意图得以顺利实现。

服用后期可配合成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血府逐瘀口服液等以巩固疗效。

补气养血膏方【适应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平时气短,动辄更甚,食欲减退,大便干燥,心悸心慌,平素容易感冒,在妇女可见到月经愆期,经量减少,颜色淡红,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舌边有明显齿痕,脉象细软无力。

【选用药物】黄芪250克,党参250克,白术250克,茯苓(辰砂拌)180克,蜜炙甘草100克,熟地黄250克,赤芍药150克,油当归150克,川芎80克,大枣200克,桂圆肉150克,制何首乌150克,白扁豆150克,怀山药:150克,莲子肉150克,薏苡仁200克,准小麦250克,枸杞子150克,女贞子200克,旱莲草200克,桑椹子150克,黑料豆200克,核桃仁150克,酸枣仁150克,柏子仁150克,炙远志50克,鸡血藤200克,夜交藤200克,桔梗80克,陈皮90克,广木香90克,佛手皮90克,合欢皮90克,牛膝150克,淫羊藿150克,谷麦芽各200克。

【制备】将以上药物用清水浸泡一昼夜,放快火上连煎三汁,然后过滤,去渣取汁,并用文火将药汁慢慢煎熬浓缩。

另准备阿胶150克,用25毫升黄酒浸泡炖烊,用冰糖或砂糖400克,蜂蜜400克,趁热一同冲入药汁之中收膏,待冷却收藏后便可按时服用。

【分析】本方的适应证,属于气血两虚,因此而拟定了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方药。

综观其中药物功效,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组为专门补益元气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怀山药、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等,这些药物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健脾益气的作用;一组为养血的药物,如熟地黄、赤芍药、制何首乌、枸杞子、淮小麦、大枣、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黑料豆、鸡血藤、核桃仁、当归、川芎等,这些药物相互配伍,具有活血、养血、和血的作用;一组为对证治疗的药物,如夜寐不安的用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等,以安神定志促进睡眠;大便干燥则用油当归、柏子仁、酸枣仁、制何首乌、蜂蜜等含有油脂具有滋润作用的药物;食欲减退则用谷麦芽、扁豆等具有健脾开胃帮助运化的药物;另一组药则在方中起到理气作用,如陈皮、木香、佛手皮、合欢皮等,使膏方补而不腻,又用桔梗、牛膝两味药,可引导其他药物上行下走,使药力能遍布全身各个脏腑器官,充分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