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培优(1)-质量与密度

合集下载

物理培优教学方案《第三讲质量与密度》教案设计+练习+作业

物理培优教学方案《第三讲质量与密度》教案设计+练习+作业

2013初中物理培优教学方案《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教案+练习+作业姓名 班号【知识要点】【典型例题】例1.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 ) A .0.5g B.5g C.50g D.500g 例2.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当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放有50g 、20 g 、10g 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例3.量筒的应用(1)用量筒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 1;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 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 (2)你认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水的多少,才是“适量”的? 答: .(3)小华有一枚质量为3.1g 金币,经查阅资料知,制作金币所用材料的类别及密度如下表所示:多彩的物质世界 中考导航图解 物质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质量 原子结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原子核电子 质子 中子单位:kg 、g 、mg 、t测量 工具 实验室用工具—天平 常用工具: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 Vm =ρ 方法直接测量:固态(或粉状)质量 特殊测量:微小质量、液体质量密度单位:kg ·3-m 、3-cm 测定:测质量、测体积,用公式计算密度vm =ρ 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基础0 1 2 3 4 5g黄金类别24K黄金22K黄金18K黄金密度(103kg/m3)19.26 17.65 15.15 小华准备用量筒测出该金币的体积,计算出其密度,从而鉴别它黄金类别.实验时,小华选用了一个以放入该金币的量筒,其规格如图所示.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小华能否鉴别该金币的黄金类别?为什么?例4.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洁具逐渐进入社会。

所谓节水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 L以内的洁具。

七年级科学上册 质量与密度知识梳理 (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质量与密度知识梳理 (新版)浙教版

知识梳理:质量与密度考点知识梳理(一)质量1.质量的概念(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其他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它们之间是换算关系是1t=103kg,1kg=103g,1g=103mg。

注意:(1)物质与物体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具有一定形状与体积的个体,而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

例如铁钉是一个物体,但构成铁钉的材料-铁是一种物质。

(2)我们要大致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大小。

2.质量的测量(1)日常生活中常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杆秤等,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2)托盘天平的使用: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②“移”: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③“调”: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天平横梁平衡;④“称”:称量时,把物体放在左盘里,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依次加减砝码,当需向右盘中加的砝码质量小于砝码盒中最小砝码质量时,应调节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此时横梁再次平衡;⑤“读”: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⑥“收”:测量完毕,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①被测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②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切不可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④在使用天平时,若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即“右物左码”,天平平衡后,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减去游码所示的质量;⑤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时,也可以认为天平已平衡。

注意:(1)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有时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如测量质量过小、过轻的物体时,无法直接测量,可将物体累积到一定数量后测量,再求其中一份的质量,这种测量方法叫“累积法”。

初中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习题

初中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习题

知识点梳理1、质量: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表示符号:m3、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千克 (单位符号:k g )常用单位:吨 (t ); 克 (g ); 毫克( m g )单位关系: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 g4、质量的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所处的空间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测量工具: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3、密度:1、定义: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 ρ:密度 ;m:质量 :V :体积 )变形公式: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 (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g/cm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单位换算:1 g/cm3 = 1000 kg /m3(说明:两个单位比较:g/c m3单位大)物理意义: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ρ m V = Vm ρ = V m ρ = ρ m V =1.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用它装汽油呢?(汽油的密度为0.8g/cm3)2.试通过计算判断,最多能装满1kg水的容器能否装下1kg酒精?最多能装100g酒精的瓶子,能装下100g的水吗?(酒精的密度为0.8g/cm3)3.学习了密度的知识,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计算一些难以称量的物体的质量。

七年级科学密度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密度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密度知识点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在七年级科学中,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一些应用。

一、密度的定义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它通常用符号“ρ” 表示,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二、密度的计算方法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密度 = 质量 ÷体积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³)。

例如,一块质量为2千克,体积为0.5立方米的铁块的密度为:密度 = 2 ÷ 0.5 = 4 千克/立方米三、密度的应用密度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举例:1. 鉴定真伪一些珠宝、黄金等贵重物品,可以通过密度来鉴定真伪。

真正的贵重物品密度都是固定的,如果发现密度与固定值有差异,则可以判断其是否真正。

2. 材料选择在设计建筑、机械等领域时,需要根据物质的密度来选择材料。

例如,在设计钢架结构时,需要根据钢的密度选择合适的厚度和规格。

3. 飞行器设计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密度是对飞行器设计非常重要的参数。

飞行器周围的空气密度会影响到飞行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密度需要提前计算和考虑。

四、密度的注意事项在计算密度时,有一些注意事项:1. 质量和体积的单位需要一致。

不同的单位会导致最终的结果不准确。

2.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会影响到体积的计算。

如果计算时不考虑这些因素,密度就不够准确。

3.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相同体积的物品,密度不同,原因是它们的成分不同。

总之,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知识点,不仅在物理学中有应用,在其他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学会正确的计算密度,并了解密度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暑期复习讲义+质量和密度----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暑期复习讲义+质量和密度----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一讲: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1 质量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物理量符号:m3.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kg)(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3)单位换算:1t=1000kg 1kg=1000 g 1g=1000 mg4.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托盘天平2.托盘天平的构造1、底座2、托盘架3、托盘4、标尺5、平衡螺母6、指针7、分度盘8、游码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即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粱平衡。

3)称: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4)读:m 物=m 砝码+m 游码注:(1)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2)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

(3)砝码放置顺序:先大后小,再移游码。

(4)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例1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

试回答下列问题:(1)托盘天平的使用包括调平和称量,下列几个主要步骤:①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②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③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④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⑤读数;⑥左盘放称量物体。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2)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如上图所示情况,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

(3)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g。

(4)在学完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明发现实验时操作不当会引起读数偏差,下列操作一定会引起读数比实际值小的是:;①游码没有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③使用生锈的砝码④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例2某同学利用天平测两个鸡蛋的质量,他将鸡蛋放在了右盘,在左盘上放了100g、10g 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2020-2021培优 易错 难题质量和密度问题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培优 易错 难题质量和密度问题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密度分别是32.7g cm ρ=铝、37.9g cm ρ=铁、311.3g ρ=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C .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铝球一定是空心的D .三个球都可能是实心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铝、铁、铅的密度关系为ρρρ>>铅铁铝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 ρ=可知,相同质量铝球、铁球和铅球的体积关系为V V V >>铝铅铁又因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铅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的,故BCD 错误;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故A 正确。

故选A 。

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A 、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B 、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C 、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D 、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3.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A .1∶1B .1∶2C .4∶3D .2∶1【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12G l G l =甲乙即32m g m g ⨯=⨯甲乙所以23m m 甲乙=,又因为V 甲/V 乙=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241332m V m V ρρ===甲甲甲乙乙乙故C 正确。

初一科学密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科学密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科学密度知识点总结归纳科学是一门理性而严谨的学科,而在初中科学学习中,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学习物质性质、了解物质间相互作用和认识自然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初一科学中与密度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密度的定义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常用符号为ρ(读作:“rho”)。

在SI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二、密度的计算密度的计算方法是将物体的质量(m)除以物体的体积(V)。

即密度(ρ)= 质量(m)/ 体积(V)三、密度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1. 密度与物体的浮沉密度可以用来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保持悬浮。

2. 密度与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密度与其组成和结构性质有关。

例如,金属的密度一般较高,常见的金属如铁、铜、铝等都具有高密度;而木材、塑料等非金属物质的密度较低。

四、常见物质的密度1. 水的密度在常温下,水的密度约为1克/立方厘米或1000千克/立方米。

2. 常见固体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

例如铁的密度约为7.9克/立方厘米,铜的密度约为8.9克/立方厘米,木材的密度一般在0.4-0.8克/立方厘米之间。

3. 常见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也有差异,例如酒精的密度约为0.79克/立方厘米,汽油的密度约为0.7克/立方厘米。

五、密度的应用1. 物体的浮沉判断通过计算物体的密度,可以判断物体是否会浮在液体中,或者沉入液体中。

2. 物体的纯净度鉴定物质的密度也可以用来判断物质的纯净度。

同一种物质,纯度越高,其密度也越接近理论值。

3. 材料的选择在工程和设计中,密度也常常用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建筑设计中需要选择坚固且重量轻的材料,航空工业中需要选择轻而坚固的材料。

六、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1. 密度的测量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测量的方式确定物体密度。

(完整word)浙教版七年级科学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典型考题,推荐文档

(完整word)浙教版七年级科学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典型考题,推荐文档

质量与密度基本知识梳理及密度计算典型题分类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 一个鸡蛋约为50 g3、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

4、测量工具:a.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b.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c.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二、学习使用天平1、天平的使用: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②“拨”:,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b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c、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d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e 、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2、天平在使用过程中读数偏差问题读数大于物体实际质量的①、游码忘记调零,但横梁是平衡的,就直接对物体称量②、调节好天平后,测量时,物体与砝码的位置互相放错了③、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有破损读数小于物体实际质量的①、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生锈了②、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上沾有灰尘,或者有小水珠三、体积的测量:1、测量器材:量筒(量杯)2、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3、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升(l)=分米3 ( dm3 )1m3 = 103dm3 = 106m3 = 109mm34、量筒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A、B两杯液体混合后的密度为 ρA= , ρ B= 。
6、 ρA和 ρB的大小关系是: 。
A
B
7、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 〉ρ铝), 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C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变式练习:三个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 空心部分装满 水,总质量恰好相等,则m铜、m铁 、m铝三者的质量比是 。 ( 若设:ρ铜=9克/cm3,ρ铁 =8克/cm3 ,ρ铝=3克/cm3 )
变式练习:有一位同学用调好的天平测一块矿石的质量,操作时错把矿 石放在右盘,在左盘放了100克砝码一只,20克的砝码两只,再将游码移 到4克处恰 好平衡,那么这块矿石的质量是( D ) A、148克 B、144克 C、140克 D、136克
3、有16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小而不合格. 为了找出不合格的钢珠,现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来测量,那么至少需要 称量的次数为( B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国际千克原器
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中学生,它的身体体积大约是( A . 0.005 B . 0.01 C . 0.05 D . 0.1

C )
2、粗心的张强同学在使用托盘天秤时,游码没归零而是放在如图位置上 就调平衡,然后开始测量,他在测量过程中其余的操作和读记数均无错误 ,得到的读数为80.6g,则这块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A ) A.79g B.80.6g C.82.2g D.78.6g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质量与速度有关。关系式是
现代物理学已明确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即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 该式表明,任何物质的质量变化都将伴随着相应的能量变化。
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 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 的水等重。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经 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成员国表决,全票通过了关于“修订国 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1千克将定义为“对应普朗 克常数为6.62607015×10-34J· s时的质量单位”。 其原理是将移动质量1千克物体所需机械力换算成可用普 朗克常数表达的电磁力,再通过质能转换公式算出质量。
解法:设零件的个数为N 若N≤3 3<N ≤32 32<N ≤33 …………. 3n-1<N ≤3n
4、如右图所示的两个相同的烧杯,里面装分别装有两种 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密度分别为ρ1和ρ2,若ρ1〉ρ2 。 分别向A中加入等质量的两种液体,总质量为m1,再向B 杯加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总质量为m2,则m1和m2的关 系是( ) A、 m1=m2 B、 m1>m2 C、 m1<m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质量(mass)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 一个正的标量。 质量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既有惯性质量又有 引力质量。这里所说的“物质”是自然界中的宏观物体和电磁场、天体和星 系、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等的总称。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的含义和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 断清晰和充实。 最初,牛顿把质量说成是物质的数量,即物质多少的量度。
8、一个容器装满水,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装满水,再放 入一个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 若往容器中放入 一质量均为m的小金属块A和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 则小金属块A 与B的密度之比是( ) A、 m2: m3 B、 (m2- m1):( m3- m1) m1 m2 m3 C、 (m3- m2):( m2- m1) D、 ( m2 +m- m3):( m1+m- 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