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验

合集下载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报告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报告

学生实训(实验)总结报告报告题目: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报告实验一:固体废物含水率测定一、实训(实验)目的:1. 了解固体废物含水率测定的方法及适用范围;2. 掌握实验室测量固体废物测含水率的方法——烘干法。

二、同组人员及分工情况三、实训(实验)仪器:1.烘箱;2.恒温干燥箱;3.天平;4.烧杯;5.固体废物样本。

四、实训(实验)方案1.称量样本的初始质量先称量烧杯的质量 m,取适量的固体废物样本置于烧杯中,称量烧杯加样本的质量 m1。

2.烘干将盛有样本的烧杯放入烘箱中,在 100—105℃下烘至恒重,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3.称量干燥后样本的质量将冷却后的样本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烧杯加样本的质量 m2,直到前后误差≤0.01g,即为恒重,否则重复烘干、冷却和称量过程,直至恒重为止。

4.下列公式计算出含水率:W=(m2―m)/(m1―m)×100%式中:W 为固体废物的含水率,%;m 为空烧杯的质量,g;m1 为干燥前烧杯加样本的质量,g;m2 为经干燥恒重后,烧杯加样本的质量,g;五、数据处理及分析(1)m=33.9001g m1=75.2080 m2=63.2865 W=29.3864/41.3081×100%=71.14%(2)m=65.0500g m1=76.7840 m2= 69.0796W=7.7008/11.7340×100%=65.63%(3)m=63.0125g m1=74.7820 m2=66.8689 W=7.9131/10.9875×100%=72.02%W=(W1+W2+W3)/3=(71.14%+65.63%+72.02%)/3=69.60%六、结论固体样品含水率平均为69.60%七、自我评价与思考自我评价:本次实验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了固体废物含水率测定的方法。

思考:实验操作中的样品质量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答:应采取一定且适量的样品质量,过多烘干时间过久,过少数据存在较大偏差。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习报告邵宁(两篇)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习报告邵宁(两篇)

引言概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领域,对于实习报告的编写,我将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习经历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总结。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实习环境,实习任务,固体废物分类与处理方法,处置站现状与挑战,以及个人成长与收获。

正文内容:一、实习环境1. 实习单位介绍:实习单位是某固体废物处理公司,主要负责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分类和处理工作。

2. 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为两个月,实习地点为当地的固体废物处理中心。

二、实习任务1. 收集和分类工作:通过实习,我了解到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分类是废物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我参与了垃圾车的驾驶和垃圾分类的操作。

2. 处理工作: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固体废物的处理工作,包括垃圾填埋和焚烧两种处理方法。

我学习了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焚烧炉的操作和维护。

三、固体废物分类与处理方法1. 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我了解到不同种类的垃圾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2. 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一种常用的废物处理方式,适用于无法回收利用的垃圾。

我在实习中了解了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管理,包括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垃圾填埋的步骤和环境监测等。

3.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是一种将垃圾燃烧并转化为能量的处理方式。

我在实习期间学习了焚烧炉的操作和维护,掌握了焚烧过程的原理和控制方法。

四、处置站现状与挑战1. 处置站运营情况:通过实习,我了解到处置站的日常运营需要考虑到垃圾处理效率、环境保护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我参与了处置站的巡视工作,了解了处置站的运营情况和管理措施。

2. 环境保护与压力: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过程中,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了解到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监管部门的严格要求和社会对环境污染的高度关注。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验》教学大纲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验》教学大纲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验》教学大纲Experiments of the Solid Waste Disposal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加深对基本概念、现象、规律及其原理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掌握一般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工程的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验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测定、分析与处理,从而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基本要求— 1 —(一)了解: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常用方法。

(二)理解:常用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法的基本实验原理。

(三)掌握:一般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工程的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项目设置情况实验项目一:城市生活垃圾的采样、制样及其物理特性分析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固体废弃物常见的采样与制样方法;(2)了解表征生活垃圾特性的指标参数;(3)掌握生活垃圾特性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材料:学生从校园内或附近小区内收集的垃圾仪器设备:剪刀、电子秤、烘箱、固定体积的容器等。

(三)实验内容称重---容重---分拣---分类称重---计算---烘干计算含水率(1)组成:表1 生活垃圾分拣— 2 —— 3 —并计算各类含量。

(2)含水率:C i(水)=%100M M M m 1m 1j j j j ⨯-∑=(湿)(干)(湿)C (水)=)(i n1i )(i C C 湿水∑=⨯(3)容重:容重(kg/m 3)=实验项目二:城市生活垃圾化学特性分析——灰分、挥发份的测定 4学时 (一) 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表征生活垃圾特性的化学指标参数; (2)掌握生活垃圾特性的分析方法;(3)掌握灰分、挥发分测定的步骤及区别点。

(二)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材料:烘干处理的垃圾样品仪器设备:马弗炉、坩埚钳、天平、干燥器等。

(三) 实验内容(1)烘干样品剪碎(1cm 2左右,越小越好) (2)挥发分的测定:用预先在6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定的带盖瓷坩埚,称取一定量的烘干试样1±0.1g ,精确至0.0002g ,然后轻轻振动坩埚,使样品摊平,盖上盖,放在马福炉内,在600℃下灼烧2h ,取出后,至于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再称量。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作者:————————————————————————————————日期:《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植物残渣的综合利用(木质陶瓷化)(4个学时)一实验目的以麦秸、稻草、木屑、甘蔗渣等为原料, 采用破碎、混合、浸渍、热压成型、烧结等工艺制备出木质陶瓷,制备出了各温度点下的木质陶瓷,对其密度、气孔率、强度、电阻率等性能进行测试,对其性能特征、形成机理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初步展示了原料配比、酚醛树脂浓度、温度等参数对整个制备过程及木质陶瓷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证明了通过该工艺用麦秸或甘蔗渣等制备木质陶瓷的可行性, 同时也表明粘结剂和烧结温度对木质陶瓷性能影响很大,实验为麦秸、甘蔗渣等植物残渣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木质陶瓷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和空间。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中的收集、干燥、破碎、筛分、压实、浸渍、热处理等处理与处置工艺,熟悉基本过程,制备出试验样品,了解密度、气孔率、强度、电阻率等性能的测试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木质陶瓷由日本青森工业试验场的冈部敏弘和斋藤幸司于1990年开发,是一种采用木材(或其它木质材料)在热固性树脂中浸渍后真空碳化而成的新型多孔质碳素材料,其中的木质材料烧结后生成软质无定形碳,树脂生成硬质玻璃。

木质陶瓷最初用天然木材制造,但由于原木及制品存在轴向、径向、切向上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烧结尺寸精度低等问题,后多采用中质纤维板(MDF,一般气干比重0.7g/cm3左右,含水8%左右),这样,原料基本上只有板面与板厚方向的性质区别。

甲醛树脂在木制品中广泛应用, 木质陶瓷制备中常选用其中的酚醛树脂,这多出于它价格低廉、合成方便, 而且游离甲醛较少, 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具有环境协调性。

浸渍时常采用低压超声波技术以提高浸渍率及其均匀性。

碳化过程中伴随有复杂的脱水、油蒸发、纤维素碳链切断、脱氢、交联和(碳)晶型转变等反应变化机理及控制利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实习报告

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实习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不断增加,固体废物污染已成为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问题。

为了提高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工作。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固体废物综合处置的基本情况,学习相关技术和方法,提高自己在固体废物处理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单位:某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公司2. 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3. 实习内容:(1) 固体废物分类与处理:学习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如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医疗废物等。

(2)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学习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废塑料、废纸、废金属等的回收利用。

(3) 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了解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如卫生填埋、焚烧、固化/稳定化等,学习其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

(4) 固体废物监测与评估:学习固体废物监测的基本方法,了解固体废物排放标准及环境影响评估。

4. 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固体废物综合处置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2) 实习中期:在实习单位的指导下,参与固体废物的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实际操作,学习相关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 实习后期:参与固体废物监测与评估工作,了解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情况,学习环境保护和减排措施。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体成果和收获如下:1. 掌握了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了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2. 学习了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了自己在资源化利用方面的能力。

3. 了解了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及其操作技术,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

4. 学习了固体废物监测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固体废物排放标准及环境影响评估。

固体废弃物处置实习报告

固体废弃物处置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固体废弃物处置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本次实习是在我国某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的,旨在了解和掌握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方法,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固体废弃物是影响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这次实习对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的各项工作,包括垃圾压缩、分选利用、卫生填埋等环节。

以下是我实习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和收获:1. 垃圾压缩中转在垃圾压缩中转环节,我了解到垃圾经过分类后,部分可回收利用,部分则需要进行压缩处理,以减少体积,方便运输。

我在现场观摩了垃圾压缩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并亲自参与了设备的操作,掌握了垃圾压缩的技术要领。

2. 分选利用在分选利用环节,我学习了如何将垃圾进行有效分选,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等进行分离,以便于后续的利用和处理。

我参与了分选设备的操作,并学会了如何处理分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卫生填埋在卫生填埋环节,我了解了垃圾填埋场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我参观了填埋场,并学习了垃圾填埋的工艺流程,包括垃圾的铺平等操作。

此外,我还了解了填埋场环境保护和渗滤液处理的相关技术。

三、实习收获和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认识到,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也意识到,解决固体废弃物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动。

四、实习总结这次固体废弃物处理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积极传播环保理念,践行绿色生活,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实验报告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实验报告

生活垃圾填埋产气潜能实验杜钰黄夕春【实验目的】1.了解垃圾填埋场气体产生的原理、规律和特征。

2.掌握新鲜垃圾产甲烷潜能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由于技术、经济等因素的约束,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主要采用土地填埋的方法消纳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在填埋场中不断发酵而产生填埋气体,发酵过程包括:水解、产酸和产甲烷三个阶段,发酵的最终产物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由于垃圾中的有机物以固体状态而不是溶液状态存在,其水解过程的速率相当低,有机物降解过程缓慢。

由于LFG的产生是一个较长的周期,对于周围大气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使LFG的处理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了对填埋气对温室效应贡献进行评估,进而对温室气体的削减及利用填埋气体的可能性作出决策支持,需要利用填埋场产气模型对LFG产生量和产生规律进行预测。

国内外研究者开发的填埋气体模型有许多种,大致可以氛围动力学模型、统计学模型及经验模型三种。

表1 产气模型各种产气模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各种经验模型中,Marticorena等人出的产甲烷经验模型具有参数比较少、确定方便、适用性好,而且,其最大产甲烷经验模型具有参数可有产气实验得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Marticorena模型是填埋场产甲烷的一阶动态方程式:exp()tMP MPo d=-exp()dMP MPo t D D dt d d=-⇒=-11()[()]t tMPo t iF Ti D t i EXP d d-=-=⋅-∑∑ 式中:MPo ——新鲜垃圾产CH4 潜能(3/Nm t )MP ——t 时间垃圾产CH4量(cailiayu )Ti ——第i 年填埋垃圾量(t )t ——时间(年)d ——垃圾持续产甲烷时间(年) D ——垃圾产甲烷产率3/Nm a F ——填埋场CH4速率(3/Nm a ) Ti ——第i 年填埋垃圾量(t )在Marticorena模型中有三个参数:新鲜垃圾产甲烷潜能MPo 、垃圾持续产甲烷时间d 、填埋量Ti 。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实验指导书样本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实验指导书样本

目录实验一破碎与分选演示实验┅┅┅┅┅┅┅┅┅┅┅┅┅┅┅2实验二有害固体废物固化实验┅┅┅┅┅┅┅┅┅┅┅┅┅┅3实验三可燃固体废物热值测定┅┅┅┅┅┅┅┅┅┅┅┅┅┅5实验四有机固体废物热解实验┅┅┅┅┅┅┅┅┅┅┅┅┅┅7实验一破碎与分选演示实验1实验目破碎与分选是固体废物解决与运用重要环节, 并且, 破碎与分选设备种类较多, 依照既有条件, 难以安排实验, 但可以运用既有资源进行某些设备演示, 以理解破碎设备和某些分选设备机械构造, 工作原理及其重要特点, 并通过对实际设备展示, 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2实验内容破碎机: 颚式破碎机, 锤式破碎机, 辊式破碎机, 球磨机;分选设备:摇床, 跳汰, 磁选机, 电选机, 浮选机。

3实验规定(1)理解各种设备构造特点及工作原理;(2)观看某些设备运营状态;(3)注意不同设备保护装置及其保护原理;a.对规定重点观测设备写出演示实验报告, 内容涉及:b.设备构造及特点;c.设备工作原理;d.设备运营状态描述。

4注意事项(1)实验前认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2)遵守纪律, 注意安全;(3)任何人不得随意触动各种电器开关;观看演示时, 必要与设备保持1m以上距离;实验二有害固体废物固化实验1实验目有害废物固化解决是固体废物解决一种惯用办法。

通过本实验, 理解固化解决基本原理, 初步掌握固化解决有害废物工艺过程和研究办法。

2基本原理用物理-化学办法将有害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惰性基材中使其达到稳定化解决办法叫作固化解决。

有害废物经固化解决后, 其渗入性和溶出性均可减少, 所得固化块能安全地运送和以便地进行堆存或填埋, 对稳定性和强度适当产品还可以作为筑路基材或建筑材料使用。

本实验采用水泥为基材, 固化工业废渣。

水泥固化原理是:水泥是一种无机胶凝材料, 是以水化反映形式凝固并逐渐硬化, 其水化生成凝胶将有害废物包容固化, 同步, 由于水泥为碱性物质, 有害废物中重金属离子也可生成难溶于水沉淀而达到稳定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设备与试剂
1、恒温干燥箱 2、天平 3、游标卡尺 4、容积密度瓶 5、标准筛1个 标准筛1 6、干燥器1个 干燥器1 7、研钵1个 研钵1 8、万能实验材料测试机1台 万能实验材料测试机1 9、实验试剂蒸馏水。 实验试剂蒸馏水。
W=
m − m0 m0
× 100%
四、实验步骤
1、吸水率的测试: 吸水率的测试: 根据国家标准GB/T17431.1-1998和GB/T17431.2根据国家标准GB/T17431.1-1998和GB/T17431.2-1998 测试烧成固体废物样品的吸水率,具体如下。 测试烧成固体废物样品的吸水率,具体如下。将固体废物 放在110℃ 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后, 放在110℃±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后,放在有硅胶或其 他干燥剂的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他干燥剂的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和记录固体废物的 干燥质量m 精确至0.01g。 干燥质量m0,精确至0.01g。然后将样品放入成水的容器 如有颗粒飘浮在水面上,必须设法将其压入水中。 中,如有颗粒飘浮在水面上,必须设法将其压入水中。样 品浸水1h后 将样品倒入5.00mm的筛子中 滤水1 2min, 的筛子中, 品浸水1h后,将样品倒入5.00mm的筛子中,滤水1~2min, 然后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手抓住毛巾两端, 然后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手抓住毛巾两端,使其成槽 形,让固体废物在毛巾上往返滚动4次后,将固体废物取 让固体废物在毛巾上往返滚动4次后, 出称重,质量为m 出称重,质量为m。
四、实验步骤
固体废物的1h吸水率 的按以下公式计算: 固体废物的1h吸水率W的按以下公式计算: 吸水率W
W = m − m0 m0 × 100%
式中:W——固体废物的1h吸水率(%),计算精确到 固体废物的1h吸水率(%), 式中: ——固体废物的 吸水率(%),计算精确到 0.01%; 0.01%; m0——烘干实验的重量(g); ——烘干实验的重量 烘干实验的重量( m——浸水后试样的重量(g)。 ——浸水后试样的重量( 浸水后试样的重量
二、实验原理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 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 的废物。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 的废物。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和 感染性等一种或几种危害特性。 感染性等一种或几种危害特性。 含有有害物质的固体废物在堆放或处置过程中,遇水 含有有害物质的固体废物在堆放或处置过程中, 浸沥,使其中的有害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 浸沥,使其中的有害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实验 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模拟实验。 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模拟实验。当浸出的有害物质的量值 超过相关法规提出的阈值时,则该废物具有浸出毒性。 超过相关法规提出的阈值时,则该废物具有浸出毒性。
η浸=
M × 100% M0
四、实验步骤
2、浸出毒性的测定 浸出液的制备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5086.2-1997《 浸出液的制备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5086.2-1997《固体 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 执行。 水平振荡法》 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执行。 (1)将各危险废物样品研磨制成5mm以下粒度的试样; 将各危险废物样品研磨制成5mm以下粒度的试样 以下粒度的试样; (2)称取10g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去离子水100ml,将 称取10g试样 置于锥形瓶中,加去离子水100ml, 试样, 瓶口密封; 瓶口密封; (3)将锥形瓶垂直固定于振荡仪上,调节频率为110±10次 将锥形瓶垂直固定于振荡仪上,调节频率为110±10次 /min,在室温下振荡浸取8h( /min,在室温下振荡浸取8h(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浸取时 间); (4)取下锥形瓶,静置16h,并于安装好滤膜的过滤装置上 取下锥形瓶,静置16h, 过滤,收集全部滤出液。 过滤,收集全部滤出液。用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或 ICP-AES测试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 ICP-AES测试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C。 测试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C
四、实验步骤
3、颗粒容重测试: 颗粒容重测试: 按照GB2842-81测试烧成固体废物样品的颗粒容重 测试烧成固体废物样品的颗粒容重。 按照GB2842-81测试烧成固体废物样品的颗粒容重。 取适量样品,放入量筒中浸水1h,然后取出( 取适量样品,放入量筒中浸水1h,然后取出(可采用测完 1h吸水率的试样进行测定),称重m。将试样倒入100mL 1h吸水率的试样进行测定),称重 吸水率的试样进行测定),称重m 将试样倒入100mL 的量筒里,在注入50mL清水 如有试样漂浮水上, 清水。 的量筒里,在注入50mL清水。如有试样漂浮水上,可用 已知体积(V1)的圆形金属板压入水中, 已知体积(V1)的圆形金属板压入水中,读出量筒的水位 )。固体废物的颗粒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固体废物的颗粒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V)。固体废物的颗粒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2、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危险废物的浸出率?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危险废物的浸出率?
实验2 固体废物吸水率、 实验2 固体废物吸水率、抗压强度 和颗粒容重的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固体废物吸水率、抗压强度和颗粒容重的基 了解固体废物吸水率、 本意义; 本意义; 2、掌握固体废物吸水率、抗压强度和颗粒容重的测 掌握固体废物吸水率、 定方法和原理。 定方法和原理。
四、实验步骤
2、抗压强度的测试: 抗压强度的测试: 按照国家标准GB/T4740按照国家标准GB/T4740-1999 在WE-50型液压式万能 WE-50型液压式万能 试验机上测试烧成固体废物样品的抗压强度。 试验机上测试烧成固体废物样品的抗压强度。具体步骤如 下:
①将样品制成直径20mm±2mm、高20mm±2mm的试样; 将样品制成直径20mm±2mm、 20mm±2mm的试样 的试样; ②将试样置于温度为110℃的烘箱中,烘干2h,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 将试样置于温度为110℃的烘箱中,烘干2h,然后放入干燥器, 室温; 室温; ③测量并记录每块试样的直径和高度,精确至0.1mm; 测量并记录每块试样的直径和高度,精确至0.1mm; ④将试样放入试验机压板中心,并在试样两受压面衬垫1mm厚的草纸板; 厚的草纸板; 将试样放入试验机压板中心,并在试样两受压面衬垫1mm厚的草纸板 102N/s的速度均匀加载直至试样破碎 的速度均匀加载直至试样破碎( ⑤选择适当的量程,以2×102N/s的速度均匀加载直至试样破碎(以测力 选择适当的量程, 指针倒转时为准),记录试验机指示的最大载荷。 ),记录试验机指示的最大载荷 指针倒转时为准),记录试验机指示的最大载荷。
W=
m − m0 m0
× 100%
四、实验步骤
1、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0.1g试样 置于瓷坩埚中,用少许水润湿, 试样, (1)准确称取0.1g试样,置于瓷坩埚中,用少许水润湿, 加入0.5ml浓硝酸和王水 浓硝酸和王水10ml; 加入0.5ml浓硝酸和王水10ml; 将瓷坩埚置于电炉上加热,反应至冷却, (2)将瓷坩埚置于电炉上加热,反应至冷却,使残夜不 少于1ml; 少于1ml; 将残液中再加入5mlHF,进行低温加热近1ml; (3)将残液中再加入5mlHF,进行低温加热近1ml; 最后加入5ml高氯酸加热至 高氯酸加热至1ml; (4)最后加入5ml高氯酸加热至1ml; (5)取下瓷坩埚,冷却,加入去离子水,继续煮沸使盐 取下瓷坩埚,冷却,加入去离子水, 类溶解,再进行冷却; 类溶解,再进行冷却; 将最终残液移至于50ml容量瓶中 容量瓶中, (6)将最终残液移至于50ml容量瓶中,水洗坩埚加入硝 酸至酸度为2%,定容至刻度 定容至刻度。 酸至酸度为2%,定容至刻度。用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 法或ICP-AES测试溶液中重金属 、Cd、Cu、Ni、Pb和 测试溶液中重金属Cr 法或ICP-AES测试溶液中重金属Cr、Cd、Cu、Ni、Pb和 Zn的浓度C0。 Zn的浓度 。 的浓度C0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溶液中重金属浓度测定结果
项 目 空白浓度(mg/L) 样本浓度(mg/L)
Cr
Cd
Cu
Ni
Pb
Zn
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测定结果
项 目 空白浓度(mg/L) 样本浓度(mg/L)
Cr
Cd
Cu
Ni
Pb
Zn
六、思考题
1、测试危险废物的重金属浸出毒性有何意义? 测试危险废物的重金属浸出毒性有何意义?
二、实验原理
固体废物的吸水率是指材料试样放在蒸馏水中, 固体废物的吸水率是指材料试样放在蒸馏水中,在规定的 温度和时间内吸水质量和式样原质量之比。 温度和时间内吸水质量和式样原质量之比。吸水率可用来 反映材料的显气孔率。 反映材料的显气孔率。 固体废物的密度可以分为体积密度、真密度等。体积密度 固体废物的密度可以分为体积密度、真密度等。 是指不含游离水材料的质量与材料的总体积之比; 是指不含游离水材料的质量与材料的总体积之比;材料质 量与材料实体积之比值,则称为真密度。 量与材料实体积之比值,则称为真密度。密度的测定是基 于阿基米德原理。 于阿基米德原理。 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是指固体废物抗破碎的阻力。通常用 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是指固体废物抗破碎的阻力。 静载下测定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 静载下测定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 来表示。 来表示。抗压强度是最常用的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表示方 法。
四、实验步骤
根据测定的危险废物浸出液中重金属的浓度, 根据测定的危险废物浸出液中重金属的浓度,计算 得出危险废物的重金属Cr、Cd、Cu、Ni、Pb和Zn的浸 得出危险废物的重金属Cr、Cd、Cu、Ni、Pb和Zn的浸 出率η 详见下式: 出率η浸,详见下式:
M η浸= × 100% M0
式中:M0——危险废物中重金属物质的量,mg/g; 危险废物中重金属物质的量, 式中: ——危险废物中重金属物质的量 mg/g; M——危险废物浸出的重金属物质的量, ——危险废物浸出的重金属物质的量 危险废物浸出的重金属物质的量, mg/g。 mg/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