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供应链销售管理

第三章__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第一节 供应链构建的体系框架
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庞大而 复杂的工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 容:
?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架构模型 ? 供应链环境下运作组织与管理 ? 供应链管理环境的物流管理 ? 基于供应链的信息支持系统

第二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原则
? 自顶向下的设计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 计原则
? 简洁性原则 ? 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 ? 动态性(不确定性)原则 ? 协调性原则 ? 创新性原则 ? 战略性原则

第三节 供应链构建的几个基本问 题
一、供应链构建的系统观
? 供应链的整体性 ? 供应链的相关性 ? 供应链的结构性和有序性 ? 供应链的动态性 ? 供应链的目的性 ? 供应链的环境适应性

第三节 供应链构建的几个基本问题(续)
二、供应链构建与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是供应链的物料流通道,是供应链管 理的重要内容。物流系统设计是指原材料和零部 件所经历的采购入厂存储—投料—加工制造—装 配—包装—运输—分销—零售等一系列物流过程 的设计。
三、供应链构建与先进制造模式
供应链管理适应了这种趋势,因此,供应链 的设计应把握这种内在的联系,使供应链管理成 为适应先进制造模式发展的先进管理思想。

第四节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一、供应链拓扑结构模型
(一)供应链的模型1:静态链状模型
自供 然应 界商

分用

销户


图 1 模型 I:静态链状模型

供应链管理重点 马士华版

第一章导论 1.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 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3.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①主要领域:需求、计划、订单交付、供应、回流;②支持平台:对供应链全程提供物流支持和信息支持的平台;③基本职能: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④辅助职能: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4.供应链管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变化→企业机会成本增加→实行业务外包→企业间交易成本增加→企业间合作与联盟→供应链管理。 5.传统与现代供应链管理区别:①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②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③对所有相关企业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④强调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⑤供应链管理的协调与激励机制。 6.供应链运作的协调与协同:①供应链的核心机制是“竞争—合作—协调”,其中协调是供应链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②对供应链协调的研究(买方—卖方协调、生产—分销协调、库存—分销协调、供应链网络结构中物流过程的协调、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协调机制)。

7.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1.“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 2.非核心业务一般应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并与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 3.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 4.以顾客满意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 5.供应链管理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 6.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这是信息流管理的先决条件。 7.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第二章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 1.供应链的特征:①复杂性;②动态性;③交叉性;④面向用户需求。 2.供应链的类型:①稳定的和动态的;②平衡的和失衡的;③效率型和响应型;④风险规避和敏捷。 3.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合作、决策、激励、自律、风险(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决策制定;加强激励机制的应用;柔性设计;风险的日常管理)、信任机制。 4.基于传统制造模式下的扩展企业模型: 5.基于供应链的扩展企业模型: 6.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①控制回路(作业回路):顾客化需求、集成化计划、业务流程重组、面向对象过程控制;②策略回路:顾客化策略、信息共享、调整适应性、创造性团队;③性能评价回路:满意度评价、同步性评价、协调性评价、价值增值性。 7.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实现的步骤:①基础建设;②职能集成;③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④外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⑤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

供应链管理知识点总结

供应链管理知识点 总结

供应链管理知识重点 第一章 1.供应链管理概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整 个渠道的总体流程的集成哲学。 2.供应链五个领域:需求、计划、订单交付、供应、回流。 3.供应链两个支持平台:物流支持和信息支持的平台。 4.供应链管理基本职能领域: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 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辅助职能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 5.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传统管理采用了“纵向一体化”模式, 有一下缺点:(1)增加企业投资负担(2)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3)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4)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5)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6.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1)“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 (2)非核心业务一般采取外包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并与业务伙伴结合成战略联盟关系,加强外包过程中的协调和管理。 (3)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4)以顾客满意度作为目标服务化管理(5)供应链管理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6)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这是信息流管理的先决条件(7)更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第二章 1.供应链的特征:(1)复杂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 2.供应链的类型;(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2)平衡的供应链和失衡的供应链(3)效率型的供应链和响应型的供应链(4)风险规避供应链和敏捷供应链 3.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1)合作机制(2)决策机制(3)激励机制(4)自律机制(5)风险机制(6)信任机制 4.扩展企业的定义:扩展企业能够定义为一个概念性组织的单元或系统,它包括采购公司和供应商(一个或多个),它们经过紧密合作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共享。 5.扩展企业的特征:(1)核心企业集中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活动,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外部产品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2)扩展企业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了一种长期的、互相信赖的关系,把供应商和客户当作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3)为了实现供应商、客户在商业和技术信息上的集成,扩展企业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运输手段支持跨组织的商业活动 6.什么叫业务外包:企业将其它非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给其它企业。 7.业务外包的主要方式:(1)临时服务(2)子网(3)与竞

供应链管理 第三章 练习和答案

Chap er 3 Supply Chain Drivers and Obs acles True/False 1. 供应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设施、库存、运输、信息。 T 2. 供应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客户、设施、库存、运输和信息。 F 3. 生产场地和仓储设施是两大主要设施。T 4. 配送中心和仓储设施是两大主要设施。 F 5. 库存是供应链的一项重要驱动因素,因为改变库存政策能大大改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 性。 T 6. 信息可能是影响供应链绩效的最大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了其他的各个因素。 T 7. 信息可能是影响供应链绩效的最大的因素,虽然它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小。 F 8. 没有过剩产能的设施比有大量过剩产能的设施在单位产品的生产上更有效率。 T 9. 没有过剩产能的设施比有大量过剩产能的设施在单位产品的生产上没有多大的效率。 F 10. 高利用设施将难以应付需求的波动。 T 11. 有大量过剩产能的高利用设施将很容易地应付需求的波动。F 12. 单品储存法是用传统仓库储存所有的同一种产品一起存放的方法。 T 13. 库存仓储单位的仓储方法使用传统仓库存放所有的同一种产品一起存放的方法。 F 14. 库存决策的组成包括了周转库存、安全库存、季节性库存和寻找供应源。 T 15. 库存决策的组成包括了库存能力、周转库存、安全库存、季节性库存和寻找供应源。 F 16. 周期库存是为了抵消可预测的变化而建立的。 F 17. 季节性库存是为了抵消可预测的变化而建立的。 T 18. 当使用季节库存的公司没有能力生产满足所有需求时,会在低需求时为高需求时建立 库存。 T 19. 公司采用季节性库存将为了在高需求周期时提高生产率而保持一个水平库存。 F 20. ????? 21. 实现战略匹配的关键是公司在响应性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的能力,这种平衡最佳地满 足了目标顾客的需求。 T 22. ??? 23. 诸如产品品种的增加、生命周期的缩短等许多障碍,已使供应链实现战略匹配越来越 困难。 T Mul iple Choice 1. 下列哪一项不是供应链绩效的主要驱动因素? E a. 设施 b. 库存 c. 运输 d. 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