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成绩表

初三成绩表

学生成绩统计表(初三)

姓名期中期末学

校班

语文数

张恒88 92 96 74 20

中四班

王璐81 92 92 77 58 20

中一班

强薇73 73 88 65 48 20

中二班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2017―2018学年初三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张家港市带答案)

2017―2018学年初三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张家港市带答案)2017 -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中阳光指标学业水平测试调研试卷初三数学 2018. 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共三大题28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解答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答题,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各题必须答在黑色答题框内,不得超出答题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卷相对应位置) 1.方程的解是 A.x=0 B.x=2 C.x=0或x=2 D.x=0或x=- 2 2.有一组数据:6,4,6,5,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4.8,6,5 B.5,5,5 C.4.8,6,6 D.5,6,5 3.将抛物线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则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A. B. C. D. 4.在R t△ABC中,∠C=90°,BC=l,AC=2,那么cosB的值是 A.2 B. C. D. 5.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 ),( , ),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A. > B. = C. < D.不能确定 6.某商店6月份的利润是4800元,8月份的利润达到6500元.设平均每月利润增长的百分率为石,可列方程为 A. B. C. D. 7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当时, C. D.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8.如图,为⊙ 的直径,点在⊙ 上.若,则等于 A. 75° B. 95° C. 100° D. 105° 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R+r)x+ d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其中R、r分别是⊙O1、⊙O2的半径,d为两圆的圆心距,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含 10.如图,PA、PB切⊙O于A、B两点,CD切⊙O于点E,交PA,PB于C、D,若⊙O的半径为r,△PCD的周长等于3r,则tan∠APB 的值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你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横线上) 11.已知,则锐角的度数是 . 12.抛物线的最小值是 . 13.二次函数与轴的交点为(0,-4),那么 = . 14.如图,在中,点是边的中点,交对角线于点,则等于 . 15.

九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数学试卷 学校姓名考试编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9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意的.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对应点A′的 坐标是 A.(1,3)B.(﹣2,﹣3)C.(﹣2,6)D.(﹣2,1) 2.下面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是圆的是 A B C D 3.“双十二”期间,小冉的妈妈在网上商城给小冉买了一个书包,除了书包打八折外还随机 赠送购买者1支笔(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且数量有限).小冉的妈妈购买成功时,还有5支黑 色,3支绿色,2支红色的笔.那么随机赠送的笔为绿色的概率为 A. 1 10 B. 1 5 C. 3 10 D. 2 5 4. 已知⊙O的半径长为5,若点P在⊙O内,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OP>5 B. OP=5 C. 0<OP<5 D. 0≤OP<5 5.如右图,在Rt△ABC中,∠C=90°,AC=4,BC=3,则sin B的值等于 C B A

A . 43 B . 34 C . 45 D . 35 6.已知(2)2m y m x =-+是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那么m 的值为 A .-2 B. 2 C. 2± D. 0 7.如右图,线段AB 是⊙O 的直径,弦CD 丄AB ,∠CAB =20°,则∠AOD 等于 A .120° B . 140° C .150° D . 160° 8.二次函数2 23y x x =--的最小值为 A. 5 B. 0 C. -3 D. -4 9.如右图,将△ABC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50°后得到△A 1B 1C .若∠A =40°, ∠B 1=110°,则∠BCA 1的度数是 10. 如右图,正方形ABCD 和正三角形AEF 都内接于⊙O ,EF 与BC ,CD 分别相交 于点G ,H ,则EF GH 的值为 A. B. 3 2 C. D. 2 二、填空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果cos 2 A = ,那么锐角A 的度数为 . 12.如右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E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若∠BAD =105°, 则∠DCE 的度数是 . 13.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除了标号外其余都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 1,2,3,4, B 1 B A A 1 A B

20201初三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 数 学 2018.1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抛物线()2 12y x =-+的对称轴为 A .1x =- B .1x = C .2x =- D .2x = 2.在△ABC 中,∠C =90°.若AB =3,BC =1,则sin A 的值为 A .1 3 B . C . 3 D .3 3.如图,线段BD ,CE 相交于点A ,DE ∥BC .若AB =4,AD =2,DE =1.5, 则BC 的长为 A .1 B .2 C .3 D .4 4.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00°,得到△ADE .若点D 在线段 BC 的延长线上,则B ∠的大小为 A .30° B .40° C .50° D .60° 5.如图,△OAB ∽△OCD ,OA :OC =3:2,∠A =α,∠C =β,△OAB 与△OCD 的面积分别是1S 和2S ,△OAB 与△OCD 的周长分别是1C 和2C ,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 32 OB CD = B . 3 2 αβ= C . 12 32 S S = D . 12 32 C C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从(3,4)出发,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周,则点A 不. 经过 E B C D A D E C B A D O A B C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7.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经过点A (4,1),当1y <时,x 的取值 范围是 A .0x <或4x > B .04x << C .4x < D .4x > 8.两个少年在绿茵场上游戏.小红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运动到点B ,小兰从点C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O 逆时针运动一周回到点C ,两人的运动路线如图1所示,其中AC =DB .两人同时开始运动,直到都停止运动时游戏结束,其间他们与点C 的距离y 与时间x (单位:秒)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A .小红的运动路程比小兰的长 B .两人分别在1.09秒和7.49秒的时刻相遇 C .当小红运动到点 D 的时候,小兰已经经过了点D D .在4.84秒时,两人的距离正好等于⊙O 的半径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9.方程220x x -=的根为 . 10.已知∠A 为锐角,且tan 3A = ,那么∠A 的大小是 °. 11.若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可以是 .(写 出一个即可) 12.如图,抛物线2 y ax bx c =++的对称轴为1x =,点P ,点Q 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若点P 的坐标为(4,0),则点Q 的坐标为 . 13.若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面积为6π,则这个扇形的半径为 . 14.如图,AB 是⊙O 的直径,P A ,PC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点C ,若∠P =60°,P A = 3,则AB 的长为 . 15.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如图,在一个路口,一辆 长为10m 的大巴车遇红灯后停在距交通信号灯20m 的停止线处,小张驾驶一辆小轿车跟随大巴车行驶.设小张距大巴车尾x m ,若大巴车车顶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0.8m ,红灯下沿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3.2m ,若小张能看到整个红灯,则x 的最小值为 . 16.下面是“作一个30°角”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平面内一点A . 求作:∠A ,使得∠A =30°. 作法:如图, C D A O B

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

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格子内. 1.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剪纸作品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某村耕地总面积为50公顷,且该村人均耕地面积y(单位:公顷/人)与总人口x(单位:人)的函数图象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村人均耕地面积随总人口的增多而增多 B.该村人均耕地面积y与总人口x成正比例 C.若该村人均耕地面积为2公顷,则总人口有100人 D.当该村总人口为50人时,人均耕地面积为1公顷 3.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形状、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6个球,其中4个黑球、2个白球,从袋子中一次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摸出的是3个黑球 B.摸出的是3个白球 C.摸出的是2个白球、1个黑球 D.摸出的是2个黑球、1个白球 4.BD是⊙O的直径,点A,C在⊙O上,,∠AOB=60°,则∠BDC 的'度数是()

A.60° B.45° C.35° D.30°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OB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 得到△A1OB1,若点B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 为() A.(1,2) B.(2,-1) C.(-2,1) D.(-2,-1) 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1 B.k>1 C.k<1 D.k≤1 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是:“今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8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5步,求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圆形(内切圆)直径”则该圆的直径为() A.3步 B.5步 C.6步 D.8步 8.某学校组织知识竞赛,共设有20道试题,其中有关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试题10道,实践应用试题6道,创新能力试题4道.小捷 从中任选一道试题作答,他选中创新能力试题的概率是() A.310 B.15 C.25 D.12 9.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P1(x1,-2),P2(x2,-3)两点,则 x1与x2的大小关系是() A.x1>x2 B.x1=x2 C.x1 10.二次函数y=ax2+bx+c(a≠0)和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之和() A.小于0 B.等于0 C.大于0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请直接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不写过程)

初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初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 抛物线2 2(1)2y x =-++的对称轴是 ;顶点的坐标是 ; 2. 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与反比例函数3 y x =的图象都过A (m ,1),则m =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3. 一个植树小组共有6名同学,其中有2人各植树20棵,有3人各植树16棵,有1人 植树14棵,平均每人植树 ; 4. 一条弦把圆分为2∶3的两部分,那么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度数为 ; (第8题) (第9题) (第11题) 5. 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2, 那么一条外公切线的长是 ; 6. 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0°,则它是正 边形; 7. 如果半径为5的一条弧的长为3π,那么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 8. 如图,三个半径为r 的等圆两两外切,且与△ABC 的三边分别相切,则△ABC 的边长 是 ; 9. 某人清晨在公路上跑步,他距某标志牌的距离S (千米)是跑步时间t (小时)的一次 函数如图。若该函数的图象是图中的线段BA ,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10. 与半径为R 的定圆O 外切,且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的轨迹 是 ; 11. 如图,有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与小圆相切于点P ,大圆的弦CD 经过点P ,且CD =13,PD =4,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 12. 统计某校初三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从该图可以看出这 C B A . . . . A B C D O ) 分数 第12题

次考试数学成绩的及格率等于 。(学生分数都取整数,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3. 若圆锥的母线长为4cm ,底面半径为3cm ,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 (A )2 cm 6π; (B )2cm 12π; (C )2 cm 18π; (D )2 cm 24π; 14. 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与这个正方形边长的比为( ) (A )1∶2∶2; (B )1∶2∶2; (C )1∶2∶4; (D )2∶2∶4; 15. 函数y =kx 和k y x =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16. 某部队一位新兵进行射击训练,连续射靶5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0,2,5,2,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是( ) (A )2,2; (B )5,2; (C )5,7; (D )2,7; 17. 若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a +b ,ac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8.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0,母线长30,则它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是( ) (A )60° ; (B )90°; (C )120°; (D )150°; 19. 如图,⊙O 中,弦AD ∥BC ,DA =DC ,∠AOC =160°,则∠BCO 等于( ) (A )20°; (B )30°; (C )40°; (D )50°; (第17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3题) 20. 如图,正比例函数)0(>=k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 y 1 = 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过A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B ,连结BC ,若△ABC 面积为S ,则( ) O C B A D

分班原因

新生入学,迎来的头件事就是分班。近日,清远本地某论坛上,一则《××中学好不公平!》的帖子揭露了某初中分快慢班的现象。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就读快班,成绩不好的学生就读慢班,即普通班。不少家长和学生尽管对此提出质疑,但也争着让孩子读“快班”。这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也微妙地牵扯到了家长和学生的面子。 该校的老师表示,学校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实施程度不同的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分班时,依据摸底考试成绩分成了大小实验班和普通班,目的是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以期对学生因材施教。 ××中学好不公平! 网友热~热~热: 我初一的时候因为没有认真学习就被分到差班,之后我一直好后悔,就开始认真学习,终于我期末考试平均分有90多(100分制),以为可以到初三时分到个好班,能更专心去学习,谁知道一回到学校才知道原来不分班了!那时候我真的好难过,这个班我真的不想留,太差了!学校将好的一批同学都安排在一个班,1班2班3班都是重点班,其他全部都是不太好的班级,好多人都是回来学校度日的。不分班就算了,我也认了!重点班的距离就是这么遥远,谁叫我家里没有别人钱多,也没有认识什么很有地位的人,不能像其他成绩不好的同学一样用钱或靠关系搞入重点班! 到了初三,思想也成熟多了,才知道拿到好的文凭才是有前途的!我也很想非常专注地上好每一堂课,可是我们不是重点班的人就没有这个环境,班里不想学的占了一大半,不是上课和老师顶嘴就是和别人聊天,还有的睡觉。 “有能力的学生到哪里都能学好。”我觉得这句话真的说得不对。在一个这样的学习环境里一个学生想学习好,真的要比平常人努力很多,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复习到凌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 A .221 x x + B .02=++c bx ax C .()()121=+-x x D .05232 2 =--y xy x 2.化简 1 321 21++ -的结果为( ) A 、23+ B 、23- C 、322+ D 、223+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60x kx --=的一个根为3x =,则实数k 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4.要使二次根式1-x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 x <1 (C ) x ≥1 (D )x ≤1 5.有6张写有数字的卡片,它们的背面都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如图 2),从中任意一张是数字3的概率是( ) A 、61 B 、31 C 、21 D 、3 2 6.已知x 、y 是实数,3x +4 +y 2 -6y +9=0,则xy 的值是( ) A .4 B .-4 C .94 D .-94 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5cm 和4cm ,圆心距为7cm ,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内切 C .外切 D .外离 9.如图3,⊙O的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线段OM长的最小值为( ) A.2 B.3 C.4 D.5 10.已知:如图4, ⊙O 的两条弦AE 、BC 相交于点D,连接AC 、BE. 若∠ACB =6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O B =60° B . ∠ADB =60° C .∠AEB =60° D .∠AEB =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方程 x 2 =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五角星的顶点是一个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这个 五角星可以由一 个基本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绕中心O 至少经过____________次旋转而得到, 每一次旋转_______度. 13.若实数a 、b 满足1 112 2+-+-= a a a b ,则a+b 的值为 ________. 14.圆和圆有不同的位置关系.与下图不同的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只填一种) 15.若关于x 方程kx 2–6x+1=0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6,在Rt △ABC 中,∠C=90°,CA=CB=2。分别以A 、B 、C 为圆心,以2 1AC 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AB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17.已知:如图7,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4,若以AB 为直径的⊙O 与BC 相交于点D ,DE ∥AB ,DE 与AC 相交于点E ,则DE=____________。 18. 如图,是一个半径为6cm ,面积为π12cm 2的扇形纸片,现需要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纸片,使两张纸片刚好能组合成圆锥体,则R 等于 cm 三.解答题 19.(6 分)计算:÷ (6分)解方程:2(x+2)2=x 2 -4 图2 O A B M 图3 图4 图5 图7 图 6 12题图

根据成绩分班

1、各班的男生、女生比例要基本相同。 2、按成绩分为8个班,采用名次“轮回法”,如图1所示。 图1 转换数据调整字段 受命于危难之际,本“教头”自不敢怠慢,喝完主人一杯水,就将满腔热情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了。 1、创建“新生分班”工作簿 打开Excel,新建一工作簿“新生分班”,将Sheet1改名为“学生数据”。 2、插入新生数据到“新生分班”工作簿 打开存储学生数据的Word文档,将其中的表格数据“复制、粘贴”到Excel中的“新生分班/学生数据”工作表中。 3、调整工作表结构 打开“学生数据”工作表,调整工作表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排名排序汇总分班 1、在“年级名次”栏填充名次 查看学生名单,在“年级名次”一列中,单击鼠标左键,选择D2单元格(第1位同学名次所在单元格),“照葫芦画瓢”地输入下列公式“=RANK(C2,C2:C401,0)”。 本“教头”提示:

(1)公式中的“C”为成绩所在列的列号,C2、C401分别为第一位同学和最后一位同学的成绩所在的单元格,具体字母、数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公式中的“”不可省略,最后一个“0”也不可省略。 (2)注意不要用“=IF(c2=c1,d1,row(c2)-1)”,不信?试试就知道了。 输入完以上公式后回车,即可自动得出该学生的名次如图3所示。此后,鼠标左键双击(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用“拖拉大法”)D2单元格右下角的控点(是一个小黑方块),即可自动得出全部学生的名次了。 图3 2、按性别、名次排序 选择菜单“数据→排序”,显示图4所示对话框,按照图中的样子调整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图4 3、填充班号 在“班号”一栏中,按照如此循环填充班号: 1-2-3-4-5-6-7-8→8-7-6-5-4-3 -2-1→1-2-3-4-5-6-7-8→8-7-6-5-4-3-2-1……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整改措施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成绩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试题总体情况 1、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注意了对能力的考查,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抓住了学生的薄弱环节,题目难度较大,但对我们学生来说,由于前一段时间我们组认真研究中考方向,把握考试方向比较到位,试卷90%以上的题目或相似题目在平时都有过练习和讲解。相对来说降低了难度。这次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平时听讲的效果及效率。 2、本次试卷和去年考试试卷相比,题型相似。特别是选择和填空的设置上,非常相似。总体来说本次试卷的难度较去年有所提升。但由于最近几次课我们对去年模拟考试试卷进行了精讲,把握了复习的重点和考试的方向。总的来说效果不错 3、整体来看,本次试题仍是一套可以检测学生和老师实际情况的试题,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试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对能力的考查,实验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获取知识能力的考查非常到位。 二、试卷反映出来的问题 从考试结果来看,综合前几次月考及摸底考试,成绩还在意料之中,基本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学生的普遍反应是感觉不是很难,但是容易失分。从试题调查看还是实验探究题、综合性强的题失分相对较多。 从学生的答卷分析,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1、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如**题失分较多,应变能力差,不知如何下手。 2、部分学生平时听讲效果不好。具体体现为第**题、**题、**题等,曾经讲过的题目仍然有很多人做错。计算题的**题都是平时反

复练习过的题型,而这次仍然不是很理想。 3、复习时间紧,一些知识点虽然强调了但落实得还不是很到位。如36题,与预想偏差较大。 三、考试成绩具体分析 1、*班有*个满分,90分以上**人、优秀人数**人,临界生(没达到优秀)*人。差生(80以下)*人。 2、两率一平情况:3班平均90.28分,及格率98%,优秀率80%。 四、与平行班对比分析 1、平均分对比:1---*班中,*班平均**分,*班**分,*班**分,*班**分,全*平均**分。 2、满分对比:**班满分5人,年级11人。全*物理满分**人。 3、及格率对比:3班**%,年级98.5%,全***%. 4、优秀率对比:3班**%,年级81.9%,全区**%. 成绩出来后,我们自己设计并打印了表格对每一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通过分析各班的得失分分布的不同,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班的特点是聪明灵活、体现到卷面上时便是对所学知识能灵活应用,能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己有所提高。而集中精力听讲有所欠缺,自主学习能力稍差,体现到卷面上是讲过的题部分同学都不能得满分,强调过的问题没有落到实处。3班这次被4班拉下1.11分,针对这一问题考试结束后我逐项给同学们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我们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提高听课效率;二是心到手到做到实处。同时我又鼓励大家考试使我们发现平时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这是一件好事。考试就像捕鱼,每一次考试你都会发现鱼网上的漏洞,经过一次次的修补,一次次的捕捞,在中考的时候,你的知识与能力编成的鱼网一定已经是牢不可破的。 这次一摸考试,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经受了失败、痛苦和成功的洗礼,得到了磨练、反省和升华自我的机会,这正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 1.如图,已知P 是射线OB 上的任意上点,P M ⊥OA 于M ,且 OM :OP=4:5,则cos ∠a 的值等于( ) A. 43 B.34 C. 54 D.53 2.已知⊙O 的半径为5,A 为线段OP 的中点,若OP=10, A. ⊙O 内 B. ⊙O 上 C. ⊙O 外 D.不确定. 3.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1厘米和5厘米,圆心距为6置关系是( )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 4.如图:A 、B 、C 是⊙O 上的点,若∠AOB=70°,则∠ACB A .70° B.50° C.40° D.35° 5.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44A.12 B.11 C.10 D.9 6.如图:在△OAB 中,CD ∥AB ,若OC :OA=1:2,则下列结论(OA (2)AB=2CD (3)S △OAB=2S △COD.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1)(2)B.(1)(3)C.(2)(3)D.(1)(2)(3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2,3)为圆心,2A.与X 轴相离、与Y 轴相切.B.与X 轴、Y 轴都相离.C.与X 与Y 轴相离.D. 与X 轴、Y 轴都相切. 8.如图:直径为10的⊙A 经过点C (0,5),与X 交于点D ,B 是Y 轴右侧圆弧上一点,则cos ∠OBC 的值为(A.21 B.23 C.53 D.54 9.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3,P 为BC 上一点,且BP=1, D 为AC 上一点.若∠APD=60°,则CD 的长为( ) A.23 B.32 C.21 D.43 10.如图:⊙O 的半径为3厘米,B 为⊙O 外一点,OB 交⊙O 于A ,AB=OA.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厘米/秒 的速度在⊙O 上按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回到点A 立即 停止.当点P 运动的时间为( )秒,BP 与⊙O 相切. A.1 B.5 C.0.5或5.5 D.1或5 一、 填空 11.计算:tan45°+2cos45°= A B O

初三数学(上)期末考试卷

初三数学(上)期末考试卷 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 抛物线2 2(1)2y x =-++的对称轴是 ;顶点的坐标是 ; 2. 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与反比例函数3 y x =的图象都过A (m ,1),则m =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3. 一个植树小组共有6名同学,其中有2人各植树20棵,有3人各植树16棵,有1人植树14棵,平均每人植 树 ; 4. 一条弦把圆分为2∶3的两部分,那么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度数为 ; 5. 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2 ,那么一条外公切线的长是 ; 6. 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0°,则它是正 边形; 7. 如果半径为5的一条弧的长为3π,那么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 为 ; 8. 如图,三个半径为r 的等圆两两外切,且与△ABC 的三边分别相切, 则△ABC 的边长是 ; 9. 某人清晨在公路上跑步,他距某标志牌的距离S (千米)是跑步时 间t (小时)的一次函数如图。若该函数的图象是图中的线段BA ,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10. 与半径为R 的定圆O 外切,且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的轨迹 是 ; 11. 如图,有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与小圆相切于点P ,大圆的弦 CD 经过点P ,且CD =13,PD =4,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 12. 统计某校初三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从该图可以看出这次考试数学成绩的及格率等 于 。(学生分数都取整数,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C B A . . . . A B C D O ) 分数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一、试卷结构 试卷共26小题,满分95分、时间为100分钟、考试范围为第13章至第15章的内容,均为已经学过的内容。 具体的题型是1题―10题为选择题分值为30分、10题―19题为填空题分值20分,20―21题为识图作图题分值为11分,第22,23题为实验题分值为18分,24--25为计算题分值21分。 全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为48.9%。最高分91分,最低分17分。 二、试题总体特征 1.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注意了对能力的考查,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抓住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没有规范的解题格式和严密的分析思路,缺乏学习新知的能力,知识表述能力很差。试卷90%以上的题目或相似题目在平时都有过练习和评讲。 题目难度中等,但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有较大的难度。这次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平时听讲的效果及效率。 2.本次试卷和以往考试试卷相似。 三、考试结果及反映的问题 从考试结果来看,成绩不太理想,虽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的目的,但还能让人接受,学生的普遍反应是感觉不难,就是不能得分。从试题调查看还是选择题、实验题失分严重。后面的计算题规范性很差。 从学生的答卷分析,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1.基础不扎实,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不深入。具体体现为选择题得分率低。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 3.学生平时听讲效果不好,最典型的体现为第20,26,题,第21画电路图,曾经讲过的题目仍然有很多人做错,这种题目,平时反复练习过,老师对每个同学都个别提问过,而这次仍然不是很理想。 四、教学建议: 从考试来看,我们的教学还要注意,总的原则是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 1.加强备课,多研究学生,多和学生本身出发来设计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好该掌握的知识,不能教师自以为是,觉得告诉学生了就行了,没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2.加强课堂的实效性、学生的知识的落实。抓好基础是关键。加强课堂训练,精心组织训练的题目,以小巧为主,抓好定时训练并及时评讲,一心一意抓好基

初三数学(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4—2015年沿河官舟中学秋季第一学期 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龚渐文 本试卷编排具有起点低、坡度缓、难点分散等特点,体现了 对初三(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能力的考查,较好地发挥了初三数学期末考试对初三(上)数学教学的评估和教育成果的检验。 一、试题分析: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总量为26个小题,总分为100分。考查内容涵盖了九年级(上)教材的主要内容,各领域分值分配基本合理。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比例为7:2:1,符合考试要求 试卷分为填空、选择、解答三个大题, 1、填空、选择题 这部分试题在一定的广度和较浅的深度上重点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并有适当增加考查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品质能力。 2、解答题 这部分题从题型到每道题所考查的内容以及能力、难度值、区分度等各项指标保持相对稳定,从运算、推理技能、空间观念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上都逐步提高,具有鲜明的梯度、区分度。

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 学生对初三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 的理解、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 知识产生过程,就不能正确运用概念,导致运算、推理错误2、运算能力差,由此造成失分。 计算技能低,不熟记常用的数据,如常用的勾股数,或特殊 角的三角函数值等。 对策: 1、在教学中,注重公式法则的发生过程,搞清公式、法则之间内 在联系,以及它们应用的条件、适用的范围 2、练习要循序渐进。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基本题,要认真抓好运算 格式步骤的训练。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要指导学生弄清错误 的原因,并及时改正。 3、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尤其是数、式、解方程 有关基本运算,要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要熟记常用的重要 数据。 4、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理解、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 是数形结合、方程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理解运用有一 定的差距。实际上平时教学中,我们练习过这些题型的综合 题,但是学生解题能力较差,还不能正确解答出来。说明我

(完整word版)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初三数学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考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从第 1 页到第 2 页,共 2 页;第Ⅱ卷 生 从第 3 页到第 10 页,共 8 页.全卷共八道大题, 25 道小题. 须 2.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知 3.除画图可以用铅笔外,答题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分数 第Ⅰ卷(共 32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道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在每道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 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5 3 1.如果 ,那么 x 的值是 x 2 15 2 10 D . 3 A . B . C . 10 2 15 1 3 2.在 Rt △ ABC 中,∠ C=90 °, sin A ,则 cosB 等于 3 1 2 C . 10 D . 2 2 A . B . 3 3 3 3 3.把只有颜色不同的 1 个白球和 2 个红球装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搅匀, 从中随机 地摸出1个球后放回搅匀,再次随机地摸出1个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1 1 1 D . 4 A . B . C . 9 2 3 9 4.已知点 A(1,m) 与点 B (3, n) 都在反比例函数 3 ( x 0) 的图象上,则 m 与 n y 的关系是 x A . m n B . m n C . m n D .不能确定 5.如图,⊙ C 过原点,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 A 、D 两点.已知∠ OBA=30 °,点 D 的坐标为( 0, 2),则⊙ C 半径是

2020年初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 抛物线22(1)2y x =-++的对称轴是 ;顶点的坐标是 ; 2. 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与反比例函数3y x = 的图象都过A (m ,1),则m =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3. 一个植树小组共有6名同学,其中有2人各植树20棵,有3人各植树16棵,有1人植树14棵,平均每人植树 ; 4. 一条弦把圆分为2∶3的两部分,那么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度数为 ; (第8题) (第9题) (第11题) 5. 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2,那么一条外公切线的长是 ; 6. 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0°,则它是正 边形; 7. 如果半径为5的一条弧的长为3π,那么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 8. 如图,三个半径为r 的等圆两两外切,且与△ABC 的三边分别相切,则△ABC 的边长是 ; 9. 某人清晨在公路上跑步,他距某标志牌的距离S (千米)是跑步时间t (小时)的一次函数如图。若该函数的图像是图中的线段BA ,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10. 与半径为R 的定圆O 外切,且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的轨迹 是 ; C B A . . . 分数 第12题

11. 如图,有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与小圆相切于点P ,大圆的弦CD 经过点P ,且 CD =13,PD =4,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 12. 统计某校初三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从该图可以看出这次考试数学成绩的及格率等于 。(学生分数都取整数,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3. 若圆锥的母线长为4cm ,底面半径为3cm ,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 (A )2cm 6π; (B )2cm 12π; (C )2cm 18π; (D )2 cm 24π; 14. 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与这个正方形边长的比为( ) (A )1∶2∶2; (B )1∶2∶2; (C )1∶2∶4; (D )2∶2∶4; 15. 函数y =kx 和k y x =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16. 某部队一位新兵进行射击训练,连续射靶5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0,2,5,2,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是( ) (A )2,2; (B )5,2; (C )5,7; (D )2,7; 17. 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a +b ,ac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8.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0,母线长30,则它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是( ) (A )60° ; (B )90°; (C )120°; (D )150°; 19. 如图,⊙O 中,弦AD ∥BC ,DA =DC ,∠AOC =160°,则∠BCO 等于( ) (A )20°; (B )30°; (C )40°; (D )50°; (第17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3题) O C B A y x O C B A D O x y

初三学生自我评价

初三学生自我评价 初三学生自我评价1 一个学期这么快就结束了,真有些怀念。从去年的9月份开始,我就步入了初三生活,开学分班第一天我就认识了更多新朋友,并且通过之后的学习和相处和同学们都互相成为了朋友。我很高兴也很荣幸。 但我因此也明白在学校也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地方,不能有放松自己的任何念头。于是为了给新的老师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我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很快成为了班长。成为班长后,我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班长”二字,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有了的一定的进步。本学年我曾被评为xx县“优秀共青团员”和县的“三好学生”。 在智育方面。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勤奋刻苦、自强进取,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有惜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全面地学习了本学年各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及各学科所举办的各项科研活动。因此,各学科的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去年第一学期

期末统考中,我获得了整体综合分第二名;本学期中段考整体成绩一等奖。 初三学生自我评价2 在这初中三年里,学校、老师、家长、同学给予我关怀和教导,使我学到许多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是一个聪明、善良、懂事、好学的人,在学校我能做到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按时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和事情。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是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的做人之道。 在家里,尊敬父母,耐心听取家长的教导,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虽然我在学习上思维没有其它同学灵敏,但我勤奋好学,比别人多做多练。性格开朗、活泼、天真、成熟、温柔的我擅长有唱歌、跳舞、古筝、运动。 在特长里,我曾拿过五个荣誉证书。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广播音员。有理想有目标才能让人进步,我会继续发扬我的长处,努力改正自己的短处。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朝着目标前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初三学生自我评价3 三年初中生活马上过去了。蓦然回首,感慨颇多。刚迈入初中的时候对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