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人教新课标 (共30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人教新课标 (共30张PPT)

静谧舒适
zhèn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飞渡重洋
资料
zhào
召开
chéng
起源 呈直角
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 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 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 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在 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 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 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 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 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 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北极的 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 时不幸遇难。
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 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 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 好地吻合在一起。
崭新的奇想 :
• 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 • 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 • 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 • 才会惊人地吻合。
不懈的努力:
•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 推理过程:
• 消磨时光 ——不可思议地吻合 ——惊呆 了——精神大振 ——兴奋极了
•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发现二:
他精神大振,仔细端详着美洲和非洲大 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 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 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 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发现三:
大陆漂移学说
大西洋两岸的 非洲和南美洲 的很多动物有 亲缘关系。
如两岸都有鸵 鸟,而鸵鸟不 会飞,更不会 游的植物化石在印度、 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由于舌羊齿的“种子”太大,不能 随风漂移,另一方面它容易破碎, 不可能漂移过海。尽管现在大陆之 间呈犬牙交错状,但仍能说明它们 在以前曾是连成一片的。

(精选)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件 新人教版

(精选)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件 新人教版

32.愿你像那石灰,别人越是浇你冷水,你越是沸腾。 42.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 54.总要有一个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 7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77.永远不要埋怨你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改变它,要么就安静的接受它。 44.不是想成为,而是要成为。 6.平静的湖面锻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打造不出生活的强者。 42.我宁愿不断犯错,也不愿什么都不做。 82.给人幸福的不是身体上的好处,也不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德谟可利特 3.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做不好事的人。 28.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49.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43.世界是很大的,风景很美的,机会很多,人生很短,不要蜷缩在一小块阴影里。如果你的生活已处于低谷,那就,大胆走。因为你怎样走都是在向上。 12.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33.成功的人,绝不是每天坐着等奇迹发生。他们知道,任何奇迹发生之前,必须经一番努力。你不主动去争取创造,只有呆望着别人成功。放弃很容易,但最终会一无所得; 坚持很难,但最后 一定会有所收获。 成功不是因为别人走你也走,而是在别人停下来的时候,你仍然在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原执教人:张雯
课件制作:王燕
阅读课文,思考:一张普通的世界地 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
魏格纳 科彭 白大褂 性格豪放 静谧舒适 坐卧不安 软禁 呈现 凹凸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叩开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资料 召开 起源 飞渡重洋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 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 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 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 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电子课本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电子课本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电子课本导读:法布尔长期坚持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下面课文中的主人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呢?认真默读课文,看看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又做了什么。

把你阅读课文的感受讲给同学听。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

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

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

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详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

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第二天一早,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

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

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

小学四年级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件【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件【三篇】

课件/热点专题小学四年级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件【三篇】【导语】课件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它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教学经验,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一个问题,由不同的教师来讲授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之所在。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小学四年级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件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
及赏析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原文:
魏格纳是德国的一位科学家。

一天,他坐在椅子上,突然发现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上,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非洲西海岸的轮廓似乎可以吻合在一起。

这个发现让他非常惊讶。

他仔细看了看地图,又做了许多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两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连在一起,后来因为大陆漂移,才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个设想在当时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和反对,但是魏格纳没有放弃。

他继续收集证据,进行深入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大陆漂移理论最终被人们接受,并对地质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赏析:
这篇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讲述了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世界地图,提出大陆漂移理论的故事。

首先,文章通过描述魏格纳的偶然发现,展示了科学研究中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魏格纳只是坐在椅子上看着世界地图,却能从中发现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的吻合,这体现了他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其次,文章展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挑战。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设想后,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和反对。

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坚持收集证据,深入研究,最终使自己的理论被人们接受。

这体现了科学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最后,文章揭示了科学发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对地质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也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以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教育孩子们要善于观察、敢于思考、勇于探索,同时也展示了科学研究的魅力和价值。

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我也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旧大陆’!”魏格纳兴奋不已。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中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

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1912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赏析:《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一篇充满科学探索精神的课文。

文章讲述了魏格纳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发现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最终在科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故事。

文章以魏格纳的性格特点为引子,展现了他豪放、好动的天性,为后文他的发现做了铺垫。

接着,文章详细描述了魏格纳在病房中观察世界地图的过程,通过他的心理活动,展现了科学发现的瞬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科学发现的惊喜与激动。

在证据收集的过程中,魏格纳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严谨态度,他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大量的资料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文章也通过描绘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证明了魏格纳的假说的合理性,使得读者更加信服。

最后,文章通过描述魏格纳在地质学会上的演讲和他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他的科学成果对科学界的震动,也体现了科学探索的重要性。

整篇文章语言流畅,叙事生动,通过讲述魏格纳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探索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3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3

请教中科龙学既家见于浩巴如西烟东海部形,容也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见在于各非大洲洲西之南间部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
在浩中如龙烟是海爬的行资动料物中,寻不找可大能陆飞漂移的证据 渡重洋。
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 块大中陆龙上当的爬时。行是动生物活—在—同中一龙
《大陆与海洋起说的。
魏格 纳的重大 发现靠的 是什么?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反复论证
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 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 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 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在 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 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 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 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 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 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北极的 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 时不幸遇难。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魏格纳兴奋极了, 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 行了比较。 从海岸线的 相似情形看,地 球上所有的大陆 块都能够较好地 吻合在一起。
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 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 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 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有了想法后,魏格纳做了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探讨:
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 么产生的?有了想法后,他 又做了什么?
静谧是宁静的意思
事情的起因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 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 中的困兽一般。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 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实在无聊了,魏格 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 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2019年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内容word版本 (2页)

2019年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内容word版本 (2页)

2019年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内容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内容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内容,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

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

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

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

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第二天一早,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

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

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____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

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

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

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

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第二天一早,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

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

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r>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

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____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