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 知识点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个特定职业的人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它是职业伦理的具体体现。
职业道德的遵守能够保证职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提高整个行业的职业素质和社会声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职业道德知识点:1. 诚实守信:职业人员应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伪造虚假材料,不得隐瞒真实情况,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2. 尊重他人:不论是同事、客户还是上级,职业人员都应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不得歧视、侮辱或欺凌他人。
3. 保守秘密:职业人员需要保守与工作相关的秘密信息,并遵守法律法规对于保密工作的要求,确保信息安全。
4. 公正客观:在处理工作中,职业人员需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得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公正地对待每个案件或工作。
5. 遵守职业规范:不同职业有不同的规范和行为准则,职业人员需要熟悉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做到合法合规。
二、法律知识点法律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在职场中尤为重要。
了解和遵守法律是保护自己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职场中常见的法律知识点:1. 劳动法: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础法律,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时、休假等方面的规定。
职场人士应了解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知道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2.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主要规定了因他人侵害行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在职场中,了解侵权责任法能够帮助个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商业秘密保护法:商业秘密保护法是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关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机密。
职场人士应了解和遵守商业秘密保护法,确保不会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
4. 人身安全保护法:人身安全保护法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法律,防止暴力、侵害等行为的发生。
职场人士应知晓自身的人身权益,了解人身安全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
5.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包括版权、商标、专利等方面的规定。
《职业道德与法律》ppt课件

2024/7/29
5
3.培养健康的人格 (1)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2)培养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品质和习惯。 (3)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4)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5)培养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的精神。 (6)培养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而使自己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把握好人生的航程。
2024/7/29
19
(五)迎宾礼仪
1.迎宾的基本顺序 要圆满完成一次迎宾仪式,须先确定以下各项细节: (1)先确定来宾抵达的日期、车次、航班、地点等信息。
2024/7/29
20
2.迎宾仪式的内容 热情见面,相互问候;向来宾献花;宾主双方相互介绍迎
宾人员;主人陪同来宾与欢迎人员见面。与客人同行时,要让 客人走在内侧即右边,而陪同人员则走在左侧;出入房门时, 让先为敬,即应让客人先入先出。
2024/7/29
8
3.礼仪的意义 (1)注重礼仪是继承我国礼仪传统的需要。 (2)注重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 (3)注重礼仪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4)注重礼仪是实现个人自身完美的需要。
2024/7/29
9
4.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1)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3)顾全大局,求得和谐。 (4)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2024/7/29
22
(六)商场服务礼仪
1.态度诚恳 2.业务精通 3.诚信经营 4.售后服务周到
2024/7/29
23
(七)酒店宾馆服务礼仪
(1)仪表仪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制服整洁。②容貌要修饰。③注意个人卫生。 (2)仪态。 ①恰当的手势。②自然的表情。 (3)语言。 ①用语得体。②热情灵活。③有礼有节。 (4)规范。 规范的服务既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酒店宾馆服务质量的保证。
法考备考中的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法考备考中的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复习重点一、引言在法学考试备考中,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是备受关注的两大重点内容。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法考备考中的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的复习重点,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帮助你顺利通过法学考试。
二、法律职业道德的复习重点1. 法律职业道德概述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律从业人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了解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内涵以及其对法律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备考的重点之一。
2. 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法律、尊重职业、尊重当事人权利、诚信守法、保守秘密等。
备考时需要重点掌握各个原则的内涵以及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3. 法律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法律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操守、勤勉尽责、公正廉洁、保守秘密、维护职业声誉等方面。
备考时需要熟悉每个规范的要求,理解其重要性,并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4. 法律职业道德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法律职业道德在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备考时需要关注法律职业道德在不同法律专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如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了解其具体要求和相关案例。
三、法律基础知识的复习重点1. 法律基础知识的分类与概述法律基础知识包括法理学、法律史、宪法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等多个学科。
备考时需要了解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重点内容每个学科都有其基本理论和研究的重点内容。
备考时需要重点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如宪法中的基本原则、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等,以及各学科的重点内容,如宪法中的国家机构和国家组织原则。
3. 法律实务与法律基础知识的联系法律实务是法律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备考时需要了解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律实务的联系。
可以通过学习实际案例,分析法律实务中所涉及的法律基础知识,加深对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备考建议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针对法律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的复习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之知识梳理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之知识梳理5、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P12四、简答题1、遵守个人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122、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183、如何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P14-154、如何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P19第二课一、填空题1、敬业和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P242、职业礼仪,是指各行业的职业人员,在因为工作需要的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自尊与敬人的行为规范。
P233、奉献是职场礼仪的最高境界。
P254、敬业奉献是职业礼仪外显行为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P25二、简答题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232、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有哪些?P273、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26-274、如何做一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P29-31 第三课一、填空题1、道德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等来维系。
道德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P1、35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P353、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歏俭持家、邻里团结P395、个人品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P40二、辨析题1、尊老爱幼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
(×)P402、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保护环境。
(×)P373、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归结到公民的基本道德。
(×)P40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P412、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有何作用?P41-423、高尚道德对社会有何推动作用?P38-39第四课一、名词解释职业道德P43二、填空题1、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等特点。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一、职业道德1. 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时,根据社会公共利益所制定的、约束从业人员行为的规范或规则。
2. 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对于保证职业行为的正当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增强公众对从业人员的信任,维护职业的声誉和地位。
3.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忠诚:对职业、雇主和客户忠诚,拥护职业伦理和道德规范。
•诚信:诚实守信,遵守承诺,保护客户和他人的利益。
•尊重:尊重职业伦理和各方利益,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利益平衡:维护公共利益,并平衡个人、组织和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公正公平:公正待人,不偏袒,不歧视。
•保密:保护工作中的机密信息,防止泄露。
4. 职业道德的应用范围职业道德适用于各个职业领域,如医疗卫生、金融服务、教育、法律等。
不同职业领域对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相通。
二、法律知识点1. 法律的定义及作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范性准则,用于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它具有规范行为、保护权益、维护公共利益等作用。
2. 法律的分类•宪法: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行政法:调整行政机关与个人、组织之间的关系。
•刑法:规定犯罪和刑事责任。
•民法:调整个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商法:调整商业活动中的法律关系。
•劳动法: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关系。
•知识产权法:保护知识产权,如专利法、商标法等。
•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
3.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可以是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法律制裁通过判决、罚款、拘留、徒刑等方式来实施。
4. 法律意识和法制教育法律意识是公民树立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的意识。
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识。
5. 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是指国家采用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
职业道德和法律常识知识点

第一章:道德导论1.道德的本质是什么?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哪些?道德的功能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包括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教育功能。
三者各不相同,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首先,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其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和精神力量。
再次,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简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首先从本质上看,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是一致的,两者都属于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
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都体现相同的阶级意志和共同的历史使命。
其次从历史上看,不论哪一个统治阶级,都总是一方面借助本阶级的道德来为他们的法律规范及其实施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又借助本阶级的法律来维护和推行他们的道德。
再次从见容上看,两者都是社会规范,都是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矩。
最后从作用上看,两都互相补充。
4.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是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一是致的。
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都是为了确立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但是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社会主义道德主要是由社会舆论确定的,表现为一般社会意志,由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保证其存在和发生作用。
而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表现形式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一、职业道德知识点:1.职业操守:指职业人员在从事工作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包括积极勤奋、正直诚信、服务客户、保守商业机密等。
2.职业形象:指职业人员在职场中的外部形象,包括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
良好的职业形象可以提升个人竞争力和职业声誉。
3.职业行为规范:指职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遵守职业规章制度、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等。
4.职业责任感:指职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包括对工作任务的认真负责、对客户的尊重和保护、对社会的贡献等。
5.职业规划:指职业人员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和思考,包括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制定职业发展计划等。
6.职业素质:指职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
二、法律知识点:1.劳动法: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主要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劳动报酬和工时等方面的规定。
2.知识产权法: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主要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强调知识产权的创造、转让、使用和保护。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合同法:主要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定,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竞争。
5.企业法律责任:包括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劳动安全法等,主要规定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责任和规定,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
6.侵权法:主要包括民事侵权法和行政侵权法,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赔偿义务。
以上仅是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范围,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和具体。
作为中职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正确行使职业职责、维护自身权益、遵守法律法规以及提升自身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法考备考中的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重点

法考备考中的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重点在法律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方面的备考,对于法考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从业人员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法律基础知识则是法学领域的基础、核心知识。
本文将针对法考备考中的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重点进行论述。
一、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律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应该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它包括了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1. 客观中立原则法律从业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始终坚持客观中立的原则,不受个人感情、利益等干扰,客观公正地对待案件或者法律事务。
他们应当避免主观偏见,并在态度、言行上表现出公正客观的形象。
2. 保守秘密原则法律职业人员在履行职业职责时,必须保护客户的隐私和相关事务的保密性。
他们有义务将与客户有关的一切秘密保密,除非法律允许或者客户本人同意。
3. 忠诚义务法律从业人员应始终保持忠诚于客户或者公共利益,在执业或办案过程中,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维护诚实、公正、廉洁的职业形象。
二、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是法律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涵盖了法律的基本原理、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判例等基础文献。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顺利通过法考至关重要。
1. 宪法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
备考时,应重点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以及各项权利、义务等内容。
2. 民商法律民商法律是保护民事、商事权益的法律规范,包括了《合同法》、《公司法》、《民法通则》等。
备考时,需熟悉这些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相关条款。
3. 刑法法律刑法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法律规范,涉及到犯罪与刑罚的内容。
备考时,应重点关注刑法中各类罪名的构成要件、刑法责任和量刑等相关知识。
4. 行政法律行政法是调整和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包括行政组织、行政权力、行政程序等内容。
备考时,应重点掌握行政法律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规范与救济等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必修二:职业道德与法律1.1 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1)、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2)、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3)、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1)善于与人交谈(2)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3)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4)以礼做客,以礼待客2.1 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1)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至距对方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手适度,与人握手,神态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含笑容,目视对方双眼,同时向对方问候(2)递物接物递物时需用双手,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3)拜访,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最好事前与被访者联系,使对方有所准备。
(4)赴宴时,要仪表整洁,不宜过早或过迟。
(5)言谈言谈首先要注意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适宜,语调平和沉稳,还要注意使用敬语,以表示尊敬和礼貌。
(6)打电话时特别要注意语气和声调,以显示我们是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2.2 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职业礼仪的作用:(1)是职业成功的助力(2)促进企业和谐—增强凝聚力(3)树立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3.1 了解道德的含义;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3.2 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3 了解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3.4 理解道德的作用;'..道德对于我们个人的健康成长、人生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1)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有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潜能(3)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4.1 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4.2 了解爱岗敬业的意义;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工作。
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1)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2)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的表现。
4.3 理解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乐业、勤业、精业,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乐业是一种良好的职业情感,是爱岗敬业的前提;勤业是一种高超的工作态度,是爱岗敬业的重要体现。
4.4 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在古往今来的交往中产生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
其基本要求是(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2)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
办事公道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公道与公平、大致相同,意指坚持原则,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实事求是的待人处事。
4.5 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意义;诚实守信的意义(1)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2)诚信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是各行各业树立良好信誉的根本办事公道的意义(1)办事公道,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凝聚力,增强团队协作的合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2)个人具有办事公道的良好职业道德,能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最终为企业赢得较好的信誉,使企业发展壮大4.6 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1)为服务对象着想,我们做事情,都要想到服务对象的利益,为群众谋利益;(2)提供热情、周到、耐心服务,使服务对象有“宾至如归”的感受;(3)熟练掌握服务技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当三者关系发生矛盾时,个1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自觉增3(2)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兢兢业业4强社会责任感,在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方面为社会作贡献(做好本职工作,在岗位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意义;4.7)践行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带给我们21)人人需要服务,人人要有服务精神(服务群众的意义(成就感和快乐,使我们在服务的本职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有助于营造互助互爱、21)奉献社会,能充分实现我们的自我价值(奉献社会的意义(安定和谐的社会风气 5.1 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1)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一方面,能坚定人的职业道德信念,促使从业者以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的心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方法切实可行。
(2)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3)慎独有助于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4)慎独有助于完善个人的道德人格,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
5.2 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1)内省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
通过内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可以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得与失,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真切的认识。
(2)内省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内在动力。
内省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自动的,只有通过自觉的内省,才能真诚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促进自己不断地进步。
(3)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有效方法。
知道了自己存在什么毛病,知道了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犯什么错误,就可以预测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从而避免犯大错误6.1 理解纪律、法律的作用;纪律的作用(1)它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纠正人们的违纪行为,达到群体活动的目的,保障人们正当权益(2)具有惩罚性,违反纪律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处罚(3)纪律是一种他律,当我们认识其作用而自觉遵守时变成自律法律的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有(1)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预测作用(4)教育作用(5)强制作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人;6.2依靠遵守校规校纪(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1)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处入眼,防微杜渐;(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持之以恒,贯穿始终。
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6.3 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法可依是指法律法规要完善,做到解决问题能有法可循,是后三者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有法必依都必须遵守法律、即指一切国家机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和任何个人,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即指执行的司法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依法办事。
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 定实施法律,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
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
即指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个方面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理解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等观念,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6.4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
依法治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治国方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一、: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1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2)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加强立法工作、严格执法、二、国家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执政水平等(2)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包括:避免执法、司法腐败避免冤假错案及不公正案不断增强法律意识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3)中职生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②积极宣传法(件等律知识③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7.1我们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维护宪法的尊严,增强宪法意识,积极'..)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
(1)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3)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4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理解法律程序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增强程序正义的观念;8.1)在人类通往正义的道路上,法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实现正义主要1()要想实现真正的正义,仅仅按照实体法的规定作出正确、2有两种方式: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在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3公正的判决是不够的。
还必须确保整个判决过程正确、公平、合法。
(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程序的不正义往往会导致实体的不正义。
动摇人们对法律的信心,甚至导致整个司法制度受到损害,司法权威受到蔑视,从而从根本上阻碍依法治国)65)程序正义可以有力地保障人权(的实现。
(4)程序正义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程序正义可以促使实体结果为人们所接受,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
了解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8.2 个阶段,即侦查阶段3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庭审准备1.传唤当事人2.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3.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